巴黎奧運會 | 11歲女孩“玩兒”進巴黎奧運會——記中國奧運軍團最年輕運動員鄭好好
巴黎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13日在北京正式成立,405名運動健兒即將出征巴黎,11歲的滑板運動員鄭好好成為代表團最年輕的運動員。
5月16日,中國選手鄭好好在比賽后慶祝,當日,巴黎奧運會資格系列賽上海站滑板女子碗池預賽在上海舉行。新華社記者 王楷焱 攝
誰能想象到,這個女孩10天前剛剛小學畢業(yè),20多天前才拿到奧運會門票,四年前才開始玩滑板。
她是天才少女,也是普通女孩,她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卻也是“玩兒”進了奧運會。
圓夢
6月底,沐浴著夏日陽光的布達佩斯如一顆閃閃發(fā)光的明珠,鑲嵌在多瑙河上。
巴黎奧運會資格賽滑板女子碗池比賽正在激烈進行。首輪,鄭好好發(fā)揮出色,得到63.49分。第二輪,她出現失誤僅僅拿到43.84分。陪鄭好好到布達佩斯的媽媽王哲在和教練計算后,得出一個結論——最后一輪,鄭好好必須拿到67.34分以上,才有機會晉級奧運會。
6月20日,中國選手鄭好好在比賽中。當日,巴黎奧運會資格系列賽布達佩斯站滑板女子碗池預賽在布達佩斯舉行。新華社記者 賀燦鈴 攝
命懸一線,唯有放手一搏!鄭好好在最后一輪,直接加了兩個難度動作。
“她下碗池滑行那45秒,幾乎是我人生中最漫長的45秒。”王哲說。
面對巨大的壓力,這個11歲的女孩卻在最后一滑中發(fā)揮到極致:72.6分,這是個奇跡!
“那一刻,有種夢想成真的感覺。”鄭好好說。
此刻,距離鄭好好第一次踏上滑板,僅僅過去四年而已。
禮物
鄭好好的第一塊滑板,木板已經爆裂,如今靜靜地躺在家里——它是鄭好好的7歲生日禮物。
鄭好好和她的第一塊滑板。
在母親王哲的記憶里,鄭好好從一歲學會走路開始,就再也不坐嬰兒車了。“走路她又不想走平路,而那種坑坑洼洼的、可以爬石頭爬臺階的,她最喜歡。”
在女兒成長的過程中,王哲給她試過很多興趣班——琴棋書畫歌舞,但感覺沒有一個是她的心頭好。直到鄭好好上二年級時,王哲給她買了塊滑板做生日禮物。
“那時滑板確實是一個比較新穎的項目,并沒有很多人玩,但是以我的直覺,就覺得鄭好好一定會喜歡。”王哲說。
“之前玩過輪滑,琴棋書畫也都試過,最喜歡的就是輪滑。后面接觸了滑板之后,輪滑就變成第二了。”鄭好好說。
而鄭好好開始玩滑板的地方,就是杭州亞運會冠軍陳燁的爸爸陳玩欽開的俱樂部。當時,為了陳燁的滑板夢,陳玩欽自己搭建了碗池,在當地滑板圈小有名氣。
2020年9月30日,鄭好好在中國·安徽滑板公開賽女子碗池決賽中。新華社記者 周牧 攝
2019年,廣東省體育局指導惠州成立廣東省輪滑(滑板)隊,總教練衛(wèi)乃章開始到各地選材。“那時候找個滑板苗子,如同大海撈針。”2021年,衛(wèi)乃章在陳玩欽的俱樂部選材時,驚喜地發(fā)現了這個“好苗子”。
“她雖然年齡很小,但對滑板非常專注,一個動作如果做不好,她能馬上發(fā)現問題,改進之后立刻就能做得很好。”談及第一次見到鄭好好的場景,衛(wèi)乃章記憶猶新。
入隊開始正式訓練后,鄭好好提高得很快。2021年9月,剛剛9歲的她就代表廣東隊參加了全運會,在半決賽中位列第14名。2022年8月,她代表惠州獲得廣東省運會女子乙組碗池項目金牌。
2023年11月4日,鄭好好(前左)和教練在第一屆全國學生(青年)運動會滑板女子碗池決賽中。新華社記者 胡星宇 攝
2023年,鄭好好開始參加國際比賽,第一次出國,就是到阿根廷參加世界滑板巡回賽。
回憶起這次比賽,王哲和衛(wèi)乃章仍然覺得驚魂未定——廣東省的體育、外事等部門全力支持,僅僅用了10天時間就辦好護照和簽證,拿到簽證后,馬上訂了當晚的機票飛到阿根廷。鄭好好抵達比賽地時,剛剛趕在報到截止時間之前。
而這站比賽同時也是滑板首場奧運積分賽,可以說是鄭好好進軍巴黎的起點。當時也有國內運動員因為護照、簽證等手續(xù)問題,遺憾沒能趕去阿根廷。
“好好有希望進奧運會,但其實非常微妙,她要抓住每一次機會,進去和不進去就在毫厘之間,從開始到后面每一步都不能錯,錯過哪怕一次,就錯過奧運會了。”衛(wèi)乃章說。
松弛
這張通往巴黎奧運會的門票來之不易,但如今相關物品就隨意地躺在鄭好好的書桌上。
6月20日,中國選手鄭好好在巴黎奧運會資格系列賽布達佩斯站滑板女子碗池預賽中。新華社記者 賀燦鈴 攝
“這場奧運會比賽,應該是我最沒有壓力、最不緊張的一場。”談及即將到來的巴黎奧運會,鄭好好說。
對這個11歲的女孩來說,比賽可能更像是一個表演的舞臺,讓她在這里認識和被認識。而滑板,更像是她與世界對話的語言。
“(參加奧運會)感覺會有更多人認識我,我喜歡交朋友,開始玩滑板也只是抱著交朋友和玩一玩的心態(tài)。”
在鄭好好的家里,有一個放獎牌的透明盒子,里面躺著八枚金牌和一枚銀牌。
“我最喜歡的就是這枚銀牌,因為顏色不一樣!”鄭好好說。
5月16日,中國選手鄭好好在比賽中準備出發(fā),當日,巴黎奧運會資格系列賽上海站滑板女子碗池預賽在上海舉行。新華社記者 王楷焱 攝
對于鄭好好來說,比賽只有“不緊張”和“最不緊張”。
讓王哲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布達佩斯的比賽前,所有運動員都在緊張地熱身,而鄭好好卻被大屏幕上的宣傳片所吸引,竟然旁若無人地定在那里看了兩分鐘。
“家長怎能不緊張不焦慮不著急,但只能拼命抑制自己,不把焦慮情緒傳染給孩子。”王哲說。
在和記者聊天時,讓鄭好好眼睛里閃出最明亮光芒的,不是獲得金牌的榮耀時刻,不是獲得奧運門票的驚心動魄,而是說到在澳大利亞比賽時,和新認識的朋友們一起從橋上跳到清澈的湖里時那份透心涼爽。
“那個湖特別干凈,特別好玩。”
鄭好好在小學畢業(yè)典禮上。
11歲進軍奧運會,她被外界稱作“天才少女”,但她也是一個普通的小女孩。
記者去惠州采訪的時間,正趕上鄭好好的小學畢業(yè)典禮。穿著白襯衫、格子裙,戴著紅領巾,鄭好好和其他參加畢業(yè)典禮的小學生別無二致。如果非要說有什么不一樣,可能是她長期在戶外運動曬出的小麥色皮膚。
訓練也會讓她疲憊,特別是正和朋友玩得開心時,被喊去訓練。
“我會很難受的,我說我無語了,我說‘媽媽今天別訓練了’。”
“但后面還是會去練,我覺得還是多練一下好。多練一下的話,我可能會離夢想更近一步。”
記者:王浩明、趙紫羽、王沁鷗、曹奕博
好好,加油!
來源: 新華社
我國有一句諺語,叫“睡覺不關門—窮壯膽”,意指家里已經窮得沒有什么值得偷的了,窮已經成為了唯一的“底氣”。在大西洋南部有一個國家,那里的人們穿衣服都十分“透明”,而且睡覺時也是“不關門”。
這個國家,就是與我國有著免簽協(xié)議的島國薩摩亞。
薩摩亞地處太平洋南部,是一個由十個小島組成的小型島國,人口也不過只有20多萬人。從這里人們的生活習慣上能夠看出,這里依然保留著熱帶地區(qū)住民特有的生活習性,比如皮膚略黑,穿著也十分“簡單”,男子經常裸露的上身能夠看到結實的肌肉以及頗有土著風格的刺青圖案,女人的健康的線條在原始的著裝風格下也若隱若現。
這里的人們并不是很在意自己的隱私,就連晚上睡覺時也沒有人關門,因為他們的房子根本沒有門,而且連墻都沒有。
因為這里靠近赤道、四周環(huán)海,所以即便這里在旱季時也能夠保持潮濕的氣候,全年平均28攝氏度的溫度讓這里的建筑都沿用了熱帶地區(qū)最常見又最原始的狀態(tài):一根柱子頂著一個房頂,根本沒有墻、沒有窗,自然也沒有門。
這里的氣候造就了這里特殊的景觀和人們的生活習慣,更主要的是,這里實在是“太窮了”。
根據薩摩亞中央銀行披露的年度財報看,2022年全年薩摩亞的收入有7.9億塔拉幣,但是支出卻有9.6億之多。穩(wěn)穩(wěn)地實現了財政赤字,累計外債達到了9億。
為什么這個國家會“窮”到這個程度呢?這還得從這個國家命運多舛的經歷說起。
公元前1000多年,薩摩亞人開始在這一片島礁上過著原始生活,大概過了1000多年的安定生活之后,薩摩亞第一次被湯加所征服,成為了湯加王國的附屬國。好在薩摩亞人反抗意識比較強,在1250年時奮起反抗,推翻了湯加的殖民統(tǒng)治,隨后不久便成立了獨立的薩摩亞王國。
不過,薩摩亞畢竟是一個島嶼國家,并沒有可以依靠的資源,但是卻因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而成為了科技逐漸發(fā)展起來的那些歐洲國家所覬覦的一塊寶地。從1722年開始,荷蘭人、英國人、美國人、德國人,先后把侵略的鐵蹄踏在了這塊土地上,讓這一片原本寧靜祥和的國度不得不充滿了鞭撻、壓迫、掙扎和鮮血。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之后,薩摩亞已經被分成了東西兩個領域,東薩摩亞被美國所占領,不斷掠取木材、橡膠等資源;西薩摩亞原本是由德國占領,一戰(zhàn)結束之后因為德國戰(zhàn)敗,而成為了一種“資源”轉為由新西蘭政府管轄。
不過,西薩摩亞并沒有向新形勢殖民者的統(tǒng)治而屈服,從1920年開始,西薩摩亞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反殖民運動。
一面是已經裝備半自動、半摩托化的正規(guī)軍隊,另一面則是幾乎原始狀態(tài)的西薩摩亞人,在這種無法形成戰(zhàn)斗力對比的情況下,反抗斗爭一直持續(xù)了16年。一直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之后,世界格局再次發(fā)生了改變,西薩摩亞才趁機開始了自治,并于1962年宣布獨立,再一次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國家,也開始用薩摩亞來稱呼自己,用以和被美國殖民的東薩摩亞來進行區(qū)分。
獨立之后的西薩摩亞,領地所屬的十個島嶼中只有一個能算作城市,其余的地方基本上只能用“島礁”“島嶼”“島群”來稱呼。也正是這個原因,僅有29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976公里的公路,但是卻沒有一條鐵路。
2934平方公里是一個什么概念呢?其實也就僅僅比我國的廈門市要稍微大一些而已,并且這個面積還是眾多島嶼上共同的面積總和。另外,廈門的常住人口也有532萬人,是薩摩亞總人口的26倍還多。
的確,這樣一個與水為鄰的國家,要鐵路基本沒有什么用,憑借著能夠停靠5萬噸排水量貨輪的港口,就已經基本能夠滿足基本貿易所需要的貨運量,并且還有一個國際機場能夠接待從各國到訪的客人。
如今的薩摩亞人雖然已經獨立,但因為國土資源的限制,不僅沒有礦產資源可以支持工業(yè)化發(fā)展,而且也無法讓外來資本在此地建設大規(guī)模的工廠,所以薩摩亞人只能夠以打漁、制作手工藝品出售,以及從事旅游行業(yè)。
因為薩摩亞人從很小就要開始從事漁獵工作,所以族人的身體都很健壯,再加上無論男女都按照傳統(tǒng)的方式近乎半裸著生活,所以這里也被人們稱作“強壯的國家”、“透明的國家”。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薩摩亞僅有的20多萬公民中,有60多人純正的華人,但是卻有超過3萬的華裔。這些曾經以勞工身份到這里生活的華工們,在薩摩亞獨立建國運動中、建國之后的建設中,都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或許是因為血液里有一部分中國元素的原因,我國重新回到聯(lián)合國之后,1975年11月時薩摩亞便與我國建立邦交關系,并且長期以來都保持著良好的雙邊關系以及經貿關系。薩摩亞每年向我國出口魚類產品,而我國則回饋給他們電器產品和農副產品。
然而,2021年薩摩亞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理菲婭梅上臺之后,卻宣布“緊急叫停”我國正在薩摩亞投資建設的一個商業(yè)化港口。
用菲婭梅的話說,薩摩亞目前國家債務情況已經十分緊迫,而我國又是其主要的債務國之一,其十分有必要將我國投資的這個項目“擱置”,以免增加更多的債務投資。然而,就在菲婭梅決定擱置我國的港口項目同時,一家日本的企業(yè)卻正在與薩摩亞當局對接另一個港口的投資。
盡管菲婭梅表示“想與中國和美國保持良好關系”,但其這種行為很明顯是已經受到了美國的壓力。
不過,倒向美國的薩摩亞并沒有真正做到“保持良好關系”,同樣也沒有得到美國的照顧。如今的薩摩亞依舊是債臺高筑,百姓也依舊保持貧困。不知道在接待旅游的游客時,所露出的笑容中有沒有一些尷尬。
參考資料
《世界最“開放”的島國,島上的美女如云,房子沒門沒窗毫無隱私!》光明網
《大道共通|“一帶一路”硬核聯(lián)名!看紙幣上的“中國制造”》荊楚網
《太平島島國薩摩亞候任總理:想和中美搞好關系,但中方港口項目得停》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