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電腦分區(qū),建議用GPT全新分區(qū),256G/250G/240G以上固態(tài)硬盤,分區(qū):ESP=300MB,C盤=100G/120G,D盤=剩余容量。如果120G固態(tài)+機械硬盤方式,分區(qū):ESP=300MB,C盤=120G,D盤=機械硬盤容量。
2、新電腦安裝系統(tǒng),建議用純凈、無功能精減的Ghost版win10系統(tǒng),win7有些過時,win11在習慣性和兼容性上還要過度些時間。
電腦分區(qū)有兩種,MBR和GPT,分區(qū)與引導對應的是Legacy和UEFI。1、以前電腦用MBR分區(qū)+Legac引導,導引文件存在系統(tǒng)盤下,經(jīng)常容易損壞而使系統(tǒng)不能正常啟動。MBR不能管理2T以上硬盤。2、GPT分區(qū)+UEFI引導,ESP區(qū)是存放引導文件,且是隱藏分區(qū),比較安全,可以管理2T以上硬盤。所以現(xiàn)在新電腦都是UEFI啟動+GPT分區(qū)。以前的舊電腦也有支持UEFI啟動的,如果不支持UEFI啟動的電腦,是很老的的電腦了,也到了報廢程度。硬盤分兩個區(qū)主是方便管理和有效利用空間,日常使用占空間大的有微信記錄、QQ記錄、企業(yè)微信記錄、郵件等,通常把這些占空間大的應用記錄和桌面路徑放在D盤。
像辦公電腦,微信記錄可能達80G,郵件達100G,如果C盤或D盤小于180G,就存滿了,所以除系統(tǒng)盤,剩余空間分為D盤,空間有效利用了。桌面路徑放在D盤好處是,重裝系統(tǒng)、恢復系統(tǒng),資料都在D盤,不用轉(zhuǎn)移和丟失。
新電腦建議用Ghost版的win10系統(tǒng),新電腦原裝系統(tǒng)和安裝版系統(tǒng)沒做優(yōu)化,不好用。一般Ghost系統(tǒng),在封裝前打上安全補丁、裝上常用運行庫(GoRuntime_DirectX_9.0c、GoRuntime_DotNetFramework_3.x、GoRuntime_DotNetFramework_4.x、GoRuntime_VCRedist)、做一些適合國人習慣的優(yōu)化(安全隱私及系統(tǒng)更新相關(guān)+開始菜單、桌面、及任務欄相關(guān)+系統(tǒng)性能體驗相關(guān)+文件、文件夾及資源管理器相關(guān)+系統(tǒng)自帶各種軟件相關(guān)等)、一些常用基本軟件(Google瀏覽器+火絨殺毒+WinRAR+OFFICE+五筆輸入法+拼音輸入法等)。一般在新單位都會新封裝一版Ghost win10系統(tǒng),給使用人更好的系統(tǒng)體驗,提高工作效率,也減少自己維護工作量。
雖然現(xiàn)在 PC 上主流的操作系統(tǒng)仍然還是 Windows ,但其他諸如 MacOS、Linux、ChromeOS 等也是發(fā)展迅速。
多系統(tǒng)這個花一份錢得到多份快樂的東西,也不算冷門了。
多年前流行的 Clover 引導多系統(tǒng)但一提起多系統(tǒng)這個詞就把小白勸退,但實際上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非常簡單的方案。
正如標題所說,小孩子才做選擇,小A已經(jīng)18了,請務必多來點。
01 、 多系統(tǒng)原理
拿容易見到的 Windows 舉例,要想順利進入系統(tǒng)除了要有系統(tǒng)分區(qū)(C盤)外,還有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引導。
它的作用就是告訴電腦硬盤上哪里有系統(tǒng)、應該怎么來啟動,不然誰知道你硬盤里裝的是什么。
Windows UEFI 引導示意圖現(xiàn)在都推薦的 UEFI 引導方式下,引導會以獨立分區(qū)的形式存在于你的磁盤上,也就是隱藏的 ESP(EFI)分區(qū)。
系統(tǒng)+引導缺一不可,但又是兩個獨立的存在。
其他系統(tǒng)也基本是一樣的道理,所以我們只需要將不同的系統(tǒng)釋放到不同分區(qū),然后為它們添加引導即可實現(xiàn)一臺電腦上共存多個系統(tǒng)。
聽上去很簡單,可具體要如何做呢?
02 、 rEFInd 管理工具
如果你只是想要 Win8、10、11 這樣的多系統(tǒng),安裝系統(tǒng)添加引導即可
但如果要其他的,就需要用到第三方的啟動管理工具,小A推薦開源免費的 rEFInd 。
https://www.rodsbooks.com/refind/
啟動管理器是作用于引導程序之前的,它只是簡單的啟動管理工具。
不像 OC 、GRUB 等既是啟動管理工具又是引導程序,配置難度就相當于18歲和8歲的區(qū)別。
并且,rEFInd 的主題也是十分豐富,在我們同♂交友網(wǎng)站上搜索 rEFInd theme 即可找到一大堆。
03 、安裝 rEFInd
rEFInd 只支持 UEFI ,我們可以使用分區(qū)助手找到我們的 EFI 分區(qū)。
右鍵為其分配一個盤符,就能在文件資源管理器中訪問這個分區(qū)了,如果遇到權(quán)限問題,也可以 PE 下操作。
解壓配置好的 rEFInd 文件,將其復制到 EFI 分區(qū)的 \EFI 文件夾下,就安裝完成了。
可以和下圖比照一下路徑。
不用擔心原本 Windows 會不會掛了。所有操作都沒有動 EFI 分區(qū)下 EFI\Microsoft 文件夾,就算 rEFInd 出錯了也仍然可以啟動 Windows 。
不過對于小白來說,還是建議事先備份。
04 、 添加啟動項
接著我們只需要再添加一個UEFI 啟動項就可以使用了。
管理員身份運行 BOOTICEx64,在 UEFI 選項下點擊修改啟動序列。
已有的不用管,點擊添加,選擇剛剛復制到 EFI 分區(qū)下的 refind_x64.efi 。
一般來說添加成功保存就完成了,除名稱外其他的如果不懂請不要亂動,建議和下圖對照一下。
重啟電腦和通過U盤 PE 啟動一樣狂按 F1-F12 中的某個鍵,選擇我們剛才添加的啟動項即可進入 rEFInd 多系統(tǒng)選擇界面啦。
05、添加系統(tǒng)
如果你使用的是「普通版」rEFInd ,進入系統(tǒng)選擇界面應該看到的就只有一個Windows 。
添加額外系統(tǒng)則需要你先安裝其他系統(tǒng)到不同分區(qū),再將它們的引導文件夾復制到 EFI 分區(qū) EFI 文件夾下即可,rEFInd 可以自動掃描這些不同的引導程序。
而你如果想不勞而獲,可以使用另一份特殊的 rEFInd 文件,進入系統(tǒng)選擇界面直接就有10個系統(tǒng)了。
當然它們是并不存在的,作用大概也就是裝裝X。
復制粘貼,添加啟動項兩步是不是只需要1分鐘嘛?開機是不是有十個系統(tǒng)嘛?
并且這還不占硬盤空間,屬于是充分考慮大家的需求了,要是覺得不夠自己整個999合1也是可以的。
其實多系統(tǒng)安裝、引導都是非常簡單的事,本文算是一個入門引領(lǐng),一通百通了。不是個個系統(tǒng)都像 MacOS 需要折騰,用膩了 Windows 就體驗體驗別的換換口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