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5日,共話“智能建造”——從智能設計到自動化生產發布會在北京三一產業園召開,由三一筑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一筑工”)、北京構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構力科技”)共同研發的PKPM+SPCS 2022版裝配式智能深化設計軟件正式發布。
智能建造代表了建筑業“數字化、工業化、綠色化”的發展方向,是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義。當前,創新突破智能建造相關核心技術,形成涵蓋設計、生產、施工裝配、運營等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是行業企業致力的重點。
△三一筑工建筑設計研究院馬云飛院長開場發言
本次活動由三一筑工建筑設計研究院馬云飛院長主持,馬云飛院長首先向遠道而來參會的領導及專家,向線上收看直播的行業同仁及觀眾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并介紹了本次大會的主題及議程。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 劉美霞處長講話
發布會期間,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劉美霞處長就智能建造的概念和范疇、發展智能建造的意義、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思考等三大內容展開系統性、權威性論述。“發展智能建造是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實現雙碳目標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新城建、有效拉動內需、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更是搶占科技競爭制高點、提升建筑業國際競爭力的有力抓手。”
劉美霞處長表示,推進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應遵循“12345”發展思路,即打造一個模式(科技成果與產業化循環迭代推廣模式)、夯實兩個基礎(工程建設的標準化和數字化基礎)、聚焦三個領域(建筑產業互聯網、建筑機器人、裝配式建筑)、打通四個環節(設計、生產、施工、運維)、實施五大工程(大數據工程、智能建造標準體系發展工程、關鍵技術創新工程、產業基地建設工程、人才隊伍發展工程),匯聚裝配式建筑大數據,智造驅動建筑產業現代化,為智能建造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三一集團唐修國總裁講話
三一集團唐修國總裁在長沙遠程致辭中講到,響應住建部推進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號召,筑工一直將“把建筑工業化”和“共建開放協同的智能建造新生態”作為企業的使命與愿景。他表示,缺乏智能裝備和燈塔工廠的智能建造就是“皇帝的新裝”,PKPM+SPCS 2022版裝配式智能深化設計軟件經過3年近30家設計單位、50余個項目、總建筑面積約300萬平方米的實踐,實現全面升級 ,運營效率和易用性得到大幅提升。希望軟件的廣泛推廣,能夠助力智能建造蝶變升級。
唐修國總裁表示,三一SPCS智能建造系統方案現在已經進入到規模化發展階段,北京、上海等超過十個省份都有應用,正在從百萬量級向千萬量級推廣,特別期待這次共話智能建造活動能夠進一步凝聚共識,也堅定地相信智能建造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北京構力科技有限公司夏緒勇總經理講話
北京構力科技有限公司夏緒勇總經理表示,作為新型建筑工業化重點發展形式的裝配式建筑,一定要采用基于BIM技術的數字化、智能化、標準化和一體化的集成設計,并把構件設計與生產、裝配打通,才能真正發揮新型建筑工業化系統集成的綜合優勢。
構力科技與三一筑工建立戰略合作,雙方團隊共同研發了PKPM+SPCS裝配式智能深化設計軟件,致力于解決設計效率低、設計質量差、數據應用難的問題。今天,全面搭載了基于完全自主研發的國產化BIMBase平臺的PKPM+SPCS 2022版本全新發布,相信“最好的軟件+最強的生產線+最優的裝配式建筑體系”,將為“十四五”智能建造提供最佳解決方案。
△三一筑工建筑設計研究院馬云飛院長講話
三一筑工建筑設計研究院馬云飛院長在“三一裝配式建筑系統-SPCS,共建開放協同的智能建造生態”及“SPCS技術和專版設計軟件”的發言中提到,建筑工業化和智能建造的發展,離不開專業的深化設計工具。三一聯合構力科技共同研發了針對裝配式建筑的智能深化設計軟件“PKPM+SPCS”,結合三一自主研發的產業互聯網平臺,實現了預制構件從智能設計到數據驅動自動化生產,為智能建造快速發展再添“利器”。
△北京構力科技有限公司建筑工業化軟件事業部 趙瑞陽技術總監講話
北京構力科技有限公司建筑工業化軟件事業部趙瑞陽技術總監表示,自主可控BIM技術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是國家戰略、行業需求,也是攻關目標。面向多行業應用的BIMBase平臺現已入選國有企業科技創新十大成果、國資委《中央企業科技創新成果推薦目錄(2020年版)》。
裝配式建筑設計軟件PKPM-PC可實現數字化、標準化、智能化、協同設計,讓裝配式設計更加容易、更加合理、更加自由,在預制構件設計與編輯、埋件設計、施工設計、自定義構件設計、BOM清單等眾多方面表現出眾,并就該軟件的實際應用項目做了現場分享。
在SPCS聯盟工廠啟動儀式上,三一筑工顧問陳光總建筑師向金隅住宅產業化(唐山)有限公司、中鐵建華北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定州市筑業裝配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聲遠裝配式建筑有限公司、中鐵建大橋工程局集團建筑裝配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個單位一一授牌。
△聯盟工廠授牌儀式
△中鐵建華北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李建航副總經理講話
中鐵建華北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李建航副總經理作為聯盟工廠代表發言表示,該公司是三一筑工忠實的鐵桿用戶和戰略聯盟單位。李建航副總經理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跟大家分享了對裝配式構件體系的理解,公司將生產的灌漿套筒剪力墻、疊合式剪力墻及SPCS剪力墻三種裝配式構件綜合比對,發現SPCS結構體系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在更高層次上做到了裝配式建筑全流程、全專業、全產業的一體化集成,真正實現系統性設計、工業化制造、機械化施工。
活動的最后,裝配式建筑智能深化設計軟件PKPM+SPCS V2022正式發布,據介紹,該軟件具備專業性、靈活性、多樣性、高效性、綜合性等五大特點,并伴有底層平臺升級、功能同步升級、數據驅動生產等多項升級內容。
來 源:三一筑工官微
編 輯:高夢冉
作者 | 秦明(郵箱:qinming@36kr.com)
編輯 | 王與桐(郵箱:wangyu02@36kr.com)
**
36氪獲悉,裝配式建筑一站式云平臺「大樂裝」近期完成超億元Pre-A輪融資,由BAI資本、騰訊領投,招商局創投,鐘鼎資本、東方富海管理的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跟投。本輪融資主要用于裝配式軟件系統研發與供應鏈建設。這是大樂裝成立不到一年以來完成的第三輪融資。此前大樂裝于2020年8月和9月分別獲得東方富海和險峰長青的天使輪投資。《裝配式建筑云平臺「大樂裝」完成數千萬級天使輪融資》
「大樂裝」是一家以設計驅動的裝配式建筑一站式供應鏈云平臺,聚焦于裝配式混凝土(precast concrete)建筑細分市場。公司通過研發SaaS裝配式設計軟件,助力建筑企業完成從平面圖到裝配式模型的AI輔助標準化設計工作,并打通從前端設計數據到后端工廠生產數據應用全流程,幫助裝配式建筑行業完成產業供需鏈的深度改造。
據了解,當前建筑業占GDP總量的25%,信息化率卻僅有2%,是垂直產業鏈里數字化程度最低的行業。CEO劉慧表示,目前在政策強制與市場阻力狀況下,行業平均PC預制率下限為15%。隨著降本提效,市場達到自驅力拐點,PC建筑的預制率按中國規范最高可做到近80%,效益將實現5.3倍增幅。另外,當前僅有1/2線城市實施了裝配式政策,隨成本持平與供應鏈配套,3線以外城市也將逐步實施,效益可實現至少3倍增幅,行業規模會達萬億。
CEO劉慧告訴36氪,裝配式PC建筑市場當前存在三大痛點。(1)需求側,設計師主要通過手工離線式拆分設計,設計效率落后且協同繁瑣周期長;(2)供給側,工廠生產仍以定制非標準件為核心, 本質上是將工地現澆變為工廠現澆,增加了物流、攤銷與管理等無效成本;(3)連接側,從設計到生產全流程少數據協同,信息斷裂連接。
據CEO劉慧介紹,要解決上述問題,其核心是通過前端設計軟件實現需求標準化,這樣自動化設備才會高效運轉,從而帶動后端生產的標準化和工業化,最終解決產業鏈協同效率與結構性調整問題。另外,也談到工業機器人的出現目前主要解決的是單點問題,并不能解決裝配式行業的結構性體系問題。
大樂裝裝配式設計全流程優化
具體而言,「大樂裝」采用“云設計”模式,從方案設計階段切入,把傳統流程一站式打包在云設計軟件中,將傳統設計需1周的時間降低到20分鐘。此過程利用“AI+Bim+Cloud”快速設計,通過云端大數據選品,抽象出標準件并實現了構件信息的流通;另一方面,「大樂裝」打造“云工廠”模式,通過自建分布式構件生產工廠及供應鏈云協同系統,一是服務于云設計軟件數據的積累,實現智能算法的不斷優化,二是在供應鏈側實現網絡協同、統一調度、按需組合,將供需側數據打通,形成訂單和產能的路由器,完成一站式交付。
分布式生產工廠
對比傳統的離線設計工具,云平臺的引入,首先這極大地降低了設計師門檻,解決了新興行業設計師人才匱乏的問題;其次通過AI輔助和大數據,云端生成的部品部件更加標準化,部品部件也更容易實現跨越不同地產項目的標準化;最終標準化的設計才能實現后端生產的工業化,提高工業化施工交付效率,降低成本。當前裝配式云設計軟件以混凝土構件幾何與非幾何信息為主,隨后會拓展到鋼筋層面的信息深度。
在投資人角度看來,目前裝配式建筑市場上「大樂裝」幾乎沒有競品。對于基于REVIT的裝配式模塊,如嗡嗡科技、廣廈結構CAD或者類似于PKPM-PC這類國內綜合性服務商,「大樂裝」更注重于云平臺上的云數據流通,解決數據的離線問題,以“云設計+云工廠”的模式撬動產業供需鏈。
創始團隊由裝配式建筑資深產業專家+互聯網科技產業背景專家組成。創始人兼CEO劉慧在少年班畢業,后獲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學碩士,先后就職于此領域唯二的兩家上市公司(遠大住工和筑友智造),并擔任高層管理職位。
「大樂裝」當前的盈利來源于預制構件的銷售與裝配式設計及軟件服務。客戶包含開發商、總承包方、設計師,產業鏈生態合作伙伴等。
大樂裝投資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