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牙(Bluetooth)是一種無線連接標準,目的在于將獨立的設備連接起來,并實現短距離數據傳輸。藍牙名稱來源于古代的維京傳說,相傳公元十世紀的維京國王哈拉德·藍牙,他將丹麥的各個部落統一成了一個王國。藍牙技術于1994年由愛立信公司提出,但直到1998年現在的藍牙技術聯盟才由愛立信、IBM、英特爾、東芝和諾基亞組建,1999年藍牙技術開始標準化。目前我們最為廣泛使用的版本是2011年推出的藍牙v4.0,升級的藍牙v4.2。現在,藍牙5.0也已經廣泛應用。
nRF52832支持Bluetooth 5。支持NFC,ANT和2.4 GHz專有協議。
藍牙5.0的七大特色
l 傳輸的速度有一個明顯提升:藍牙5.0的傳輸速度最高可以達到2Mbps,比4.2 BLE的傳輸速度高兩倍。
l 通訊距離更遠:藍牙5.0通訊距離最遠可以達到300米。
l 導航的功能
l 物聯網功能:物聯網還在持續火爆,因此,藍牙5.0針對物聯網進行了很多底層優化,力求以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性能為智能家居服務。
l 升級硬件:此前的一些藍牙版本更新只要求升級軟件,但藍牙5.0很可能要求升級到新的芯片。不過,舊的硬件仍可以兼容藍牙5.0,你就無法享用其新的性能了。
l 更多的傳輸功能:全新的藍牙5.0能夠增加更多的數據傳輸功能,硬件廠商可以通過藍牙5.0創建更復雜的連接系統,比如Beacon或位置服務。因此通過藍牙設備發送的廣告數據可以發送少量信息到目標設備中,甚至無需配對。
l 更低的功耗:眾所周知,藍牙是智能手機的必備功能,隨著智能設備和移動支付等越來越多需要打開藍牙,才能享受便利功能逐漸融入人們的生活之中,藍牙的功耗成為了智能手機待機時間的一大殺手。為此藍牙5.0將大大降低了藍牙的功耗,使人們在使用藍牙的過程中再也不必擔心待機時間短的問題。
了解更多熱門資訊、玩機技巧、數碼評測、科普深扒,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
----------------------------------
在我們每個人的手機上,存在著一個有顏色,經常用、名字看起來像人體“最硬器官”的功能。
?
它便是從諾基亞時代默默伴隨我們成長的——藍牙。
?
藍牙現在可謂是無處不在,無物不連,出門居家必備功能。
如蘋果的Air Pods、無線鼠標、無線鍵盤、無線音箱等各種設備,它們的連接全靠藍牙提供。
?
小雷每天也用藍牙連接小米手環記錄運動情況。
晚上再連連99塊包郵的Redmi AirDots(紅米真無線耳機),沉浸在曼妙的音樂世界。(別問為什么全是小米,因為“便宜”)
隨著這些無線設備的盛行,藍牙的銷量也啟動“蒸蒸日上”模式,一年能賣40億臺,是中國手機銷量的10倍。
?
但很少人知道,藍牙(Bluetooth)這個熟爛于心的詞,取自1100年前,中世紀丹麥國王哈拉爾的名字——Harald Bluetooth。
?
這位國王的名字也有段淵源。
古代歐洲一直戰火不斷,年年掐架,從公元前打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直至美國蘇聯造出原子彈方停歇。
最早希臘原住民在歐洲和平發育,過著悠閑的日子,卻被閑得腎疼的羅馬人上門來切磋技藝。
?
(圖源:知乎機事本)
待羅馬人切磋掉希臘后,又被日耳曼人找事掐架。
?
日耳曼人剛掐完還沒站穩腳跟,穆斯林興沖沖開始搞事。
?
然而穆斯林戰力比不過戰斗民族日耳曼,搞事失敗。
結果換成位居戰力頂點、人均滿級狂戰士的維京人上門踢館,稱霸歐洲。
?
維京人信仰奧丁,善燒殺搶掠,一度弄得歐洲大陸民不聊生
這時丹麥國王出現,統治了挪威和瑞典,把基督教引入國內。
感化維京人改信上帝,從此狂戰士轉職圣光牧師,歐洲迎來和平美好,欣欣向榮的景象。
?
這位搞了個“壯舉”的國王,因長著一顆“藍色的牙齒”,遂被歐洲人民傳頌為“Bluetooth”。(翻譯:藍色的牙齒)
?
藍牙的名字便是如此得來,而讓“藍牙”成為手機無線連接名字的緣由,則得穿越到1997年。
當時愛立信、諾基亞、英特爾、東芝都在研發“短距離無線通訊技術”,就是現在的藍牙。
?
但四家的技術標準都不一樣,沒辦法通用,為了讓市場快速接受這種技術實現盈利。
于是他們決定合作,采用同一個標準,一起來分短距離無線連接的大蛋糕。
這四家公司共同的合作,和當年藍牙王一統三國改變歐洲的情況十分相似。
最后共同決定以“藍牙”作為短距離無線技術的名字,制定全球通用方案,結束市面上亂七八糟的標準。
?
而將藍牙王的名字“Harald Bluetooth”,首寫字母“H”和“B”拼在一起。
就成了如今大家熟悉的“藍牙圖標”。
?
藍牙的名字和圖標來由,我們是知道了。
但這項技術的起源,卻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小雷發現很多技術都是源自世界大戰期間,如電話手機、無線網絡、核技術等)
?
1942年8月二戰期間,好萊塢女演員員 Hedy Lamarr 和鋼琴家 George Antheil(這兩位表面是藝術家,實際是科學家,故事精彩得很),從鋼琴按鍵得到靈感。
研發出通過 88 種不同頻率的無線電控制魚雷發射的技術,并提出專利申請,這就是最早的藍牙。
可惜和當初手機通訊一樣,美國軍方壓根不感興趣,隨即被丟到疙瘩角落。
?
直到半個世紀后的1994年,愛立信把它從垃圾堆里撿回來,并用于研究手機與其他設備的連接方法。
?
繼愛立信后,諾基亞、英特爾、東芝、IBM等當時頂級科技公司也開始研發藍牙技術。
最后他們為了方便分藍牙這塊蛋糕,如前文所言,決定合作成立藍牙技術聯盟。
在1999年正式推出藍牙1.0,向全球推廣藍牙并迅速掀起一波“藍牙熱”,1年內有1500家公司加入。
?
雖然藍牙在諾基亞、愛立信的大力推廣下很火熱。
可惜由于技術不成熟,很多廠商投訴產品不兼容,根本沒法用,外加藍牙設備價格昂貴。
藍牙1.0最終沒得到普及,成為小眾冷門,只有愛立信寥寥幾位成員使用的無線連接方式。
?
(愛立信第一臺藍牙手機:T39mc)
2004年,經過5年的改良,藍牙2.0誕生,解決1.0不兼容的問題同時,添加連接多個設備的能力,傳輸速度提高到3Mbps。
如連接藍牙音響時,可以讓兩個藍牙音箱進行左右聲道播放,不再局限于單個音箱。
?
又過了5年,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藍牙3.0出現,速度提高8倍達到24Mbps。
支持電視、電腦、打印機等設備的連接,可以傳輸視頻等大文件。
?
藍牙耳機、藍牙音箱、無線鼠標鍵盤等,便是從藍牙3.0開始流行起來。
然而功耗超級高,小雷記得那會用諾基亞手機收個10M文件,立馬沒了5%的電。
?
不過很快,藍牙3.0剛蹦跶完1年,就被2010年推出的藍牙4.0替代。
這一代解決了功耗高的問題,還非常人性化地提供三種藍牙模式:低功耗藍牙、傳統藍牙、高速藍牙。
連接范圍從十幾米史詩級加強到100米以上。(然而10米斷開連接,實驗室數據,你懂的)
?
(第一臺支持藍牙4.0的手機)
轉眼6年過去,新一代的藍牙5.0在2016年降臨,宣告著老家伙藍牙4.0的退位讓賢。
藍牙5.0在4.0的基礎上進一步得到傳說級強化,速度提升2倍,連接范圍從100米提高到300米。(實際10米內還能傳文件就不錯了)
并且擁有1米內的超高精度定位,這也是蘋果支持Air Pods丟失后找回的原因。
?
能通過超精準藍牙定位捕抓Air Pods的位置,從而實現耳機找回。
如果超出藍牙連接范圍,大羅金仙也無力回天。
?
經過20年的發展,藍牙從被廠商唾棄一步步成為手機里必不可少的功能。
并且開始充斥滿了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場景。
如時隨時隨地,打開就能聽,不必遭受線材折磨的無線耳機。
?
不用WIFI、不耗流量,連接上就能傳文件的藍牙傳輸。
?
比掃二維碼解鎖共享單車快好幾倍的“藍牙解鎖”。
?
無需機頂盒、無需WIFI網線,用手機藍牙就能投屏到電視機看大片的“藍牙投屏”。
?
特別是隨后幾年,阿里、百度、小米紛紛搞智能家居,什么自動掃地機、ai音箱、智能門等。
?
而藍牙,則是連接這些智能設備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未來我們很可能靠著藍牙一個命令,就能完成從洗漱到吃飯到睡覺的一條龍服務。
小雷對這種死宅式的生活,甚為期待,你們呢?
(本文漫畫版權屬于雷科技,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
私信“交流”,即可獲得玩機技能合集,還可與眾多機友一起討論數碼科技互聯網第一線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