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方面對比
1、在各種3D大作的測試中,win11的表現也有略好于win10,其平均幀率都要高于win10。
2、但是win11目前優化較差,對于內存、CPU的消耗要比win10高很多。
二、流暢性方面對比
1、根據進程的測試,win11在單線程、多線程、渲染和3DMark運行時都要比win10流暢一些。
2、不過目前win11還存在響應速度較慢,很多時候點擊之后需要等待一段時間。
三、操作方面對比
1、win11對于界面進行了重做,所有的窗口、對話框都使用了圓角窗口。
2、根據消息,win11還會刪除控制面板功能,所有的設置功能都可以在系統設置中進行實現。
3、全新的桌面ui,任務欄居中,去除磁貼的開始菜單,全新的右鍵菜單都需要用戶親自體驗才能了解。
4、因此小編推薦大家在本站下載安裝一個win11系統,自己體驗一下。
四、開始菜單欄方面對比
1、win11的開始菜單和win10相比做出了很大的改變。
2、整體改變了布局形式和背景的顏色看起來更舒適。
五、窗口功能方面對比
1、在win10系統中可以使用該功能將附加功能對齊到屏幕的每一個角落。
2、而在win11系統中將其進行了全新的提升,只要將光標懸停在右上角最大化窗口即可。
六、任務欄方面對比
1、相比較win10系統的任務欄進行了極致的簡化,并且進行了居中看起來更加清晰。
2、還為用戶節省了更多的空間,你想在這里做什么都可以直接的進行點擊操作。
七、圖標和UI調整方面對比
1、win11系統中將所有的圖標都進行了調整,看起來更加的舒服并且使用了圓角功能。
2、而且可以讓你在設置中選擇更多的優質壁紙來進行下載,讓你看起來更加舒服。
八、系統支持方面對比
1、12代酷睿Alder Lake在Win10下的性能嚴重下滑,甚至可以說慘不忍睹,單核及多核都會受到嚴重影響。至于為什么會出現這個情況,那也很簡單,Alder Lake的大小核架構嚴重依賴調度,Win11有優化,Win10沒有,Intel自己的線程調度器似乎也只針對Win11有效,一旦不能正確調度CPU線程,那么很可能大量應用都是跑在了小核心上,性能自然嚴重受影響。
2、簡單來說,12代酷睿的玩家一定要注意,哪怕你不喜歡Win11系統,也一定升級到Win11系統再用新一代平臺,否則性能嚴重下降。如果非要使用WIN7或WIN10的話,建議關閉小核使用。
3、另外,也希望Intel和微軟能改變下想法,Win10確實是幾年前的系統了,但它會在長時間內都是主流,12代酷睿的線程調度優化不太可能說只能用于Win11而技術上不支持Win10,只要兩家公司愿意,Win10系統正常支持12代酷睿并沒有什么問題,除非他們是真的希望強推Win11。
總結:以上就是windows10和11哪個好用的最詳細區別對比,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趕在 Build 大會正式開始之前,微軟今天凌晨舉辦了一場名為「Surface 和 Windows AI」的活動,會上「軟」「硬」盡出。一方面,醞釀已久的新版 Windows 在圍繞 AI 構建新的功能和體驗,比如活動上微軟重點介紹的 Recall(召回)。
另一方面,微軟在硬件上為了 AI 也是「全力以赴」,新款 Surface 筆記本處處都在強調面向 AI 的 NPU 算力,還將 Windows 陣營 40TOPS 以上 NPU 算力的下一代 AI PC 定義為:
Copilot+ PC。
圖/微軟
所有人都知道,這屆 Build 大會的核心就是 AI。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場名為「Surface 和 Windows AI」的活動,更像是明天凌晨 Build 大會的預演,也像是微軟 2024 年的戰前演講。
正如之前一系列的報道,新版 Windows 最重要的升級都是圍繞 AI。微軟不僅宣布此前 OpenAI 官宣的桌面客戶端也將來到 Windows,并提前「劇透」了還在開發的 Recall ——代號「AI Explorer」。
僅從表面上理解,Recall 很像 Windows 過去放棄的「時間線」功能,都可以看到之前打開的內容、應用,可以簡單理解為操作系統層面的「歷史記錄」。
但不同于用起來殘廢的「時間線」功能,Recall 更像是 Mac 平臺上一款第三方 AI 應用——Rewind,最核心的能力是追蹤用戶在 Windows 上看到的所有內容、進行的所有操作,并且能夠通過 AI 隨時進行全歷史的「回溯」。
圖/微軟
回想一下,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時刻,我們都曾拼命回憶、想要找到之前在 PC 上看到的內容、進行的操作。但實際上往往很難,尤其將時間拉長到幾周甚至幾個月,我們的大腦可能已經刪掉或者壓縮了大部分記憶。
不管是 Rewind 還是 Recall,都是先通過「快照」形式保存 PC 上的所有歷史,用戶需要回溯時,就可以通過提示詞讓 AI 找到相關「歷史片段」。微軟就在演示中展示,用戶如何通過 Recall 找到一份 PPT 中的特定幻燈頁等。
圖/微軟
當然,這也就意味著大量涉及隱私的數據必須被儲存在設備端,同時還要有低功耗的端側 NPU 算力,來驅動新版 Windows 內置的 AI 模型。
所以微軟只打算在下一代 AI PCs —— Copilot+ PCs 上推出這項功能。微軟不僅要求 PC 得 NPU 算力要達到 40TOPS 以上——目前搭載英特爾和 AMD 芯片的 AI PC 都不滿足,還要求硬盤空間最低為 256GB,且至少有 50GB 的可用空間。
根據微軟官方提供的數據,如果在最低 256GB 的設備上,Recall 默認分配 25GB,支持存儲約 3 個月的快照。換言之,如果硬盤空間更大,Recall 默認分配的空間也會越大,同時可以支持更長時間的快照保存。
而在 Recall 的背后,是微軟在新版 Windows 上內置了包含超過 40 個 AI 模型的 Windows Copilot Runtime,你可以將其簡單理解為端側部署的 Copilot。
圖/ X@ParkerOrtolani
在此基礎之上,Windows 還將支持基于 Copilot 的 AI 修圖、AI 超分甚至生成圖像,還有運行在 Xbox 游戲上的 Copilot 等功能。至于更多具體的 AI 功能,我們或許將在這屆 Build 大會上陸續看到。
但不管如何,包括英特爾 CEO 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高通 CEO 克里斯蒂亞諾·阿蒙以及 AMD CEO 蘇姿豐都在活動上表達了對下一代 AI PCs —— Copilot+ PCs 的支持,蘇媽更像立下「軍令狀」地說:
「AMD 全力以赴。」
在 Copilot+ PC 的新「旗幟」下,首先應該全力以赴的當然還得是微軟自己的 Surface。
在這次的活動上,微軟就提前發布了首批 Copilot+ PC——搭載高通驍龍 X Elite 的新一代 Surface,包括新款 Surface Laptop(7)和 Surface Pro(11)。
圖/微軟
首先是提供 13.8 英寸和 15 英寸兩個版本的 Surface Laptop,屏幕邊框變得更窄,還支持比 MacBook Air 多一個的屏幕擴展支持。同時建立在 ARM 架構的驍龍 X Elite 之上,微軟宣稱新款 Copilot+ Surface Laptop 是有史以來續航最長的 Surface:
「(甚至)電池續航超過了 MacBook Air。」
這是獨屬于 ARM 芯片的競爭。同樣搭載驍龍 X 芯片的新款 Surface Pro,在續航上雖然不如「22 小時本地視頻播放」的 Surface Laptop,但也有 14 小時的續航。同樣重要的是,微軟在這款二合一設備上實現了 90%的性能提升,還有 OLED/LCD 屏幕可選,驍龍 X Elite/Plus 可選。
同時在 NPU 算力上,驍龍 X Elite 有接近半年的「戰略窗口期」。
在微軟主導的「Copilot+ PC」概念下,NPU 算力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核心是在筆記本電腦的場景下,低功耗下的 AI 性能將是 AI PC 最核心的基礎能力之一。
圖/微軟
就目前,Windows 陣營只有驍龍 X Elite(45TOPS NPU 算力)能夠滿足微軟要求的 40TOPS 以上 NPU 算力。直到今年下半年,英特爾的 Lunar Lake 以及 AMD Strix Point 也都將實現 40TOPS 的 NPU 算力,并陸續搭載到各個品牌的 PC 產品上。
但在此之前,幾乎所有 PC 品牌都在準備推出搭載驍龍 X Elite、驍龍 X Plus 的 Copilot+ PC 了,戴爾今年會有 5 款,聯想不久后就會發布 2 款,惠普、宏基、三星、小米、榮耀……都在路上。
再回到新款 Surface 上。
作為首批 Copilot+ PC,Surface Laptop(13.8 英寸)起步版本搭載驍龍 X Elite、配備 16GB+512GB,售價 11188 元。Surface Pro 起步版本搭載驍龍 X Plus 和 LCD 屏幕、配備 16GB+256GB,售價 8688 元,搭載驍龍 X Elite 和 OLED 屏幕的 16GB+512GB 起步版本,售價 11088 元。
這里需要指出的是,Surface 系列一貫對標蘋果 MacBook,很難代表其他 Copilot+ PCs 的定位。
不過從之前戴爾內部流出的資料,驍龍 X 系列的芯片成本并不高。同時最新發布的兩款 Surface,相比幾個月前搭載 Core Ultra 的 Surface Laptop 6 商用版、Surface Pro 10 商用版也都更便宜。
「一個新的人工智能時代開始了。」
微軟提出這個口號一點也不讓人詫異。過去一年多,許多公司反復地說,反復地強調類似的口號。但微軟可能是目前這個星球上最有資格宣告「一個新的人工智能時代開始」的公司,不管從云端還是從設備端。
圖/微軟
在云端,作為 OpenAI 最大的支持者、全球第二大云計算平臺,微軟 Azure 受益于押注生成式 AI,云收入增長已經領跑了全球云計算市場,并且綁定了 GPT(OpenAI)和 Copilot,成為了很多公司 AI 化的第一選擇。
在設備端,微軟還有搭載在全球 PC 上的 Windows 操作系統。借由云端和端側 Copilot 串聯起 Windows、Office,微軟不僅可以重新激活 Windows PC 市場,也更有機會主導 PC 用戶面向 AI 時代的體驗升級,甚至影響更大范圍的全球用戶。
這不代表微軟就一定能夠主導新的人工智能時代,但大概率,微軟會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 AI 公司,并且影響所有人的 AI 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