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維修信息系統,是基于轎車、越野車、重型汽車和跑車、SMART的維修信息系統。該系統面向北美,南非,歐洲,中國等全球市場包含了各控制單元、電子系統、機械系統和變速器系統等詳盡的診斷+維修+電路圖信息,是維修奔馳系列車型的必備資料。奔馳WIS集成了奔馳上百款車型,集維修手冊、電路圖、診斷信息等于一體,內容全面,查詢方便。
1、安裝鏡像裝載軟件
針對Xp和win7?等不能自主加載,win8和win10可以跳過這部分。按著圖片的順序往下操作,一些已經省略。
之后等待安裝完成,然后打開軟件。
2、打開鏡像安裝ewa
按著圖片的順序往下操作,一些已經省略。?打開第一個鏡像,依次打開ewa/setup !
注意:界面是英文,點擊PREFERENCES/LANGUAGE?,再選擇CHINESE,即可將界面變為中文!
3、安裝wis數據庫
圖一
點擊1處,把2處的數據復制,然后打開下面的注冊機(在原來的那個安裝包里有)。
把復制的數據粘貼到2處,3處表示用戶人數,下面表示注冊失效時間,之后單機5處,跳出4處注冊的密鑰。將4處的數據分別為復制到圖一3,4處,之后點擊保存。點擊圖一標題中的WIS,選安裝wis數據庫。
選擇安裝的地址。
4、配置網頁端
點擊開始-所有程序-EWA net---EWA net 進入網頁。進入登錄頁面,用戶為:admin 口令為:admin 進入后提示修改密碼,您可以輸入自定義密碼。
如果未安裝Java的(即沒有第一處打勾的),下載安裝。(在百度中輸入Java,然后進入官網下載安裝后即可)
進入后,選擇一下菜單,再進入組別選擇,選擇“創建”。
在創建選項中EPC進入許可和WIS進入許可,選擇“如同維修間進入許可”,點擊保存。
安裝完成后,再次點擊左導航欄最上方的“程序”,此時會出現EPC、WIS、幫助三個圖標,說明安裝成功(如未出現請關掉瀏覽器重新進入EWA NET),點擊WIS,系統自動啟動JAVA程序,然后就會彈出WIS的。
5、奔馳WIS的使用
先選擇車輛類型、車輛型號、主機類型,也可以直接輸入VIN號。這里提供一個,大家可以試下,輸入在WDB后的那個框:WDD2210561A250512。
此時出現了目錄,選擇要查詢的內容(勾選方框,左側為目錄,右側為類型)點擊“2,開始查找”。
選擇顯示文件
中間是目錄,點擊目錄展開,即可在下方顯示。
如上圖,點擊文件上方有向上小箭頭,即可收起目錄。
6、適用車型
注意:以下車型代碼后面的代碼全部省略,例S300 SEL后面的SEL省略,以下只 列出了主要車型,很多車型在此省略未列出。
A系列:A160、A150、A160、A170、A190、A200、A210
B系列:B150、B160、B170、B180、B200、B220
C系列:C180、C200、C220、C230、C240、C250、C270、C280、C320、C350
CL系列:CL500、CL600
E系列:E200、E220、E250、E270、E280、E290、E300、E320、E350、E430、E500、E550
G系列:G270、G280、G300、G320、G350、G400、G500
GL系列:GL320、GL350、GL420、GL450、GL500、GL550
GLK系列:GLK200、GLK220、GLK250、GLK280、GLK320、GLK350、GLK430、GLK500
M系列:M230、M250、M270、M280、M300、M320、M350、M400、M420、M430、M450、M500
R系列:R280、R300、R320、R350、R500、R550
S系列:S280、S300、S320、S350、S400、S420、S430、S500、S600
SL系列:SL280、SL350、SL500
SLK系列:SLK200、SLK230、SLK320、SLK350
SLS系列:SLS AMG
(備注--A:中小型轎車、B:中級轎車、C:中高級轎車、CLS:轎跑、E:商務行政轎車、G:純越野車、GL:大型SUV、GLK:中型SUV、M:越野、R:旅行車(MPV)、S:豪華轎車、SLK:敞篷跑車、敞篷跑車、SLS:硬頂敞篷跑車)
前言:最近奔馳推出了C級車的中期改款產品,街上也陸陸續續多了起來。想著再不趕緊投個稿什么的,出風頭的機會就要錯過了。這次中期改款的力度不可謂不大,外觀拉拉皮就不說了,連動力系統都進行了大換血。事實上,此次奔馳C級相對于其他競品車型而言都可以當做是大換代。有幸一朋友剛好想買車,并且走進奔馳4S店就挪不動步伐;又有幸我就是老奔馳C級車主,來一期對比評測簡直比任何媒體感受都要深刻得多。
找不同——于我而言,2019款C級三大件與我的2016款C級完全不同,這也是我最感興趣的地方,此番聽我細細道來:
1.發動機
之前奔馳的主流車型2.0T基本都是M274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但是隨著發動機年事已高加上排放法規的日益嚴苛,小排量渦輪增壓加上48V輕混勢在必行,畢竟關于這點奧迪已經走在前列,只不過奔馳率先在中型車上投入。代替之前奔馳C200L上M274發動機的,是最新研發的代號M264 的1.5T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加上一套48V輕混系統,車型命名C260L。作為豪華品牌龍頭老大,奔馳暫時沒有向三缸妥協,如此甚好(想買A級的童鞋們肯定也是松了一口氣,全系四缸) 。
那么這套動力系統開起來怎么樣呢?
跟M274完全不一樣。我最痛恨M274冷啟動時的噪音,常常令我對自己這部奔馳的印象很差,而在M264上這個問題不復存在。M264發動機跟低功率M274發動機的馬力一樣,都是184匹,峰值扭矩280牛米,少了20牛米。只不過峰值扭矩是在3000-4000轉的時候才出現,略晚。不過48伏電機的加入讓這一切變得都不是問題。雖然只有14匹馬力,160牛米扭矩,但足以使C級起步十分輕快。
最最神奇的是,48V輕混系統的加入,令新C級的自動啟停可以做到悄無聲息,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大的驚喜——意味著很多人不需要上車就關掉自動啟停了,因為這一切都發生在車內人員的談笑之間而我們并不會有所察覺。48V輕混還提升了一個重要的駕乘體驗:現在長時間等紅燈時空調也會一直開著了,不會因為能量不足而強制讓停掉的發動機啟動。
難道沒有缺點?也不是!我是個對聲音很敏感的人,可以說C260L在起步和低速階段給了我很大的驚喜。但是一深踩油門小排量的弊端就出現了,這時1.5T發動機的聲音高亢且有些聲嘶力竭,像要燃燒掉生命最后的輝煌一般向人宣誓著它所作出的貢獻。我放緩車速,靜下心來,聽聽這具新發動機還有沒有其他瑕疵。當我降下速度之后,我聽到了來自奔馳系列發動機的“通病”——聲音不潤,不順暢,低速的時候細細聽總有不規則的“聽鈴哐啷”的底噪。總而言之,奔馳發動機的噪音控制,在我看來顯得不夠完美——AMG除外。
再者, 由于排量變小、扭矩爆發靠后(3000-4000轉),勻速巡航時想要超車,動力遲滯就有些明顯了。可能有奔馳粉要噴我了,唉,愛到深處自然黑。況且我并不是那種自己買什么車就極力維護的主兒——還是產品力說話。
2.變速箱
說到變速箱,其實只是因為我正好是16款車型,還是祖傳的7AT, 17款以后就進化成9AT了,對我來說也算是個遺憾。有個情況是,我的7AT由于學習能力,偶而才會有頓挫。但是一旦暴力駕駛,該頓挫還是頓挫,物理上的特性難以用軟件去調整。
然而新C260L還是讓我好生羨慕,這是一具9AT變速箱,談頓挫好像已經不太合適了,搭配上48V輕混,低速基本感受不到頓挫,在城市代步簡直是一種享受。更好的變速箱、幾乎無察覺的啟停系統、輕快的起步,無一不宣誓著這是一輛適合慢悠悠開的奔馳,暴力駕駛與其無關。
可以說,奔馳自己研發的這具9AT變速箱,已經上升到可以跟ZF 8AT并駕齊驅的地位了。
3.底盤
令我出乎意料的是,C260L的底盤設定跟老款的C200L是不一樣的。很明顯新C的底盤經過了重新標定,雖然用的結構和材料還是一樣,但是調校風格發生了改變——之前的C200L可以說調校得并不完美,避震邦邦硬,但是彈簧又偏軟,導致我在地下車庫那種實際上不太平整的水泥地上開的時候車身總是左右晃,缺乏高級感。在過減速帶的時候又是震得厲害,兩頭兼顧不到。但是一上手C260L,明顯感受到過減速帶柔和多了。假設說C200L與320Li避震的軟硬是0分和100分,那么C260L是在70分,這個度拿捏得非常好。作為一個家里有C200L和320Li的人來說,C總是太硬,而3系又過于軟,新C260L的調校于我而言簡直完美。
再來說說過彎。前面說到C200L底盤很硬,開起來底盤特別整,甚至整過頭了,高速過彎的時候會感覺車頭回正是被充滿剛性的底盤給彈正的。而3系的懸掛調校有點軟,高速過彎時會感到底盤和車身有扭曲,把車頭扭正了。這是兩者之間的區別。此番C260L的過彎就很舒服,雖然底盤還是很整,但沒有那么夸張,這點對于絕大多數人都是好事,駕駛都變得更舒適了,羨慕。
綜上所述,搭載這套動力系統的奔馳C級的使用場景就是讓你舒適且享受的在城市中游走,這也很符合C級很小資的調性。運動?交給別人吧!
4.外觀
外觀上整體造型幾乎沒有改變,大的改變肯定要留給大換代(到時候不會是個大A級吧)。具體細節上最明顯的改變有以下幾點:
(1) 顏色。中期改款奔馳C級增加了兩個新顏色,祖母石綠和皓沙銀。試駕車是祖母石綠,拍攝的時候天公不作美,陰雨蒙蒙。奔馳的車漆在陰雨天展現不出它應有的美感,事實上我特別喜歡這款顏色,我相信的天氣好的時候,這顏色肯定很特別。
(2)大燈和尾燈。作為中期改款,燈不改一改仿佛展現不出廠家的新科技。雖然幾何大燈是高配上才有的,但C260L上的多光束幾何大燈也不賴,只是賣相一般,有點像昆蟲的復眼。另外尾燈也是一個亮點,呈“C”字狀醒目地呈現在大家眼前,至此,奔馳S,E,C的尾燈全部自成一派。
(3)前臉。前臉算是本次中期改款變化比較大的地方。長軸距版直接換成了繁星中網,變化最大。而標準軸距版中網跟老款運動版類似。值得一說的是長軸距版的前臉,造型上更加運動,在左右兩側進風口加入了E級上類似風刀的元素,并且這次不是造型上的需求,而是實實在在的在側面有一個導流口,顯得特別運動。
5.內飾
這次中期改款的內飾可以說“既沒變也大變”。因為整體布局、結構等等幾乎是一樣的,只是一些細節變了,所以說沒變。但12.3寸液晶屏和10.25寸中控屏的加入讓新C的內飾第一眼觀感像革新了一般充滿科技感。羨慕。
伴隨著奔馳家族式大屏幕的,還有操作系統及UI的改變。倘若把C200L上的操作系統比作是Windows XP的話,那C260L上的系統、界面等完全是現代化的Windows 10了。跟E級上一樣,全新的方向盤給用戶的交互體驗也帶來了改變,方向盤左右兩邊的觸摸按鍵分別對應左右兩塊大屏幕,操作上的感受比起老款來說是一個質的飛躍,我甚至樂于去把玩把玩這套好看又好用的操作系統,而不會像老款上那樣完全沒有興趣。等紅綠燈的時候我還會來回切換不同的中控樣式來打發時間,嘿嘿。
但是有一個提升逼格的小配件被閹割掉了——中控上那塊奔馳表。雖然說表本身沒有什么科技含量,但是它也凸顯了一種對于豪華的執著,這很不應該。貼個圖懷念一下——
另外,我再整體說一說新C相對于老C內飾有改變的地方。
首先,新C增加了NFC功能,也就意味著可以對支持的手機進行無線充電。
然后,后排空調出風口那一塊更像外星人了——多了個嘴巴。當然,高配上是獨立空調。被人詬病的后排座椅也加長了約3cm,聊勝于無;前排座椅的靠背上也各自有了一個擴展的卡口。最后,啟動開關變成了E級上的那種呼吸燈樣式,非常帥(車主卻說喜歡老款那種,因為可以插鑰匙進去……腦洞)。
6.系統交互方式
前面說到 兩款C級上的人機交互邏輯事實上已經完全改變,雖然說新C上還不是MBUX系統,但是比起令我覺得異常難用的老系統,已經是質變。
駕仕總結:
這一代一直被喚作“新C”,但新C已不新,再不中期改款的話產品力就要跟不上時代,不像寶馬可以靠“操控”挺很久。或許奔馳知道3系是這個級別中運動型車的代表,所以奔馳調轉思路,安安穩穩做回老本行——豪華舒適!更換了動力系統的中期改款奔馳C級完全可以做到這兩點,它可以游刃有余地游走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放眼中國車市,在中型車級別做到如此程度的車絕無僅有。
如果預算充足,買一輛奔馳吧,或許她不是最好的,但選她永遠不會出錯。
文|慕容文藝鵝
圖|慕容文藝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