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10 1909是微軟最近推出的重磅系統更新,重點提升了多核CPU性能。但存儲即可經過實測后發現,老CPU已翻車,請大家謹慎選擇是否升級!
為優化新硬件性能而有意或無意地傷害到老硬件性能,微軟已經不是第一次了。11月13日開始推送(可選安裝)的Windows 10 1909新版操作系統應用了一套全新的負載輪換機制,即讓任務進程更積極地選擇在體質較好的核心上運行。
理論上來說,英特爾Core X系列以及AMD第三代銳龍都能從這套新的線程調度算法中受益(更高睿頻/加速頻率)。不過還有更多的CPU并不支持這一特性(不具備Favored Core),卻也被裹挾了到新算法中來,導致性能受損!
在1903和之前版本的系統中,Windows傾向于用隨機的單個核心連續執行單線程的任務負載。上圖所示,單線程象棋測試在Core i7-7700K上測試的整個過程,只在快結束時切換了一次運行核心。而從1909版本開始,Windows會頻繁地調度任務所使用的核心,一次象棋測試過程通常會切換3到5次核心。
任務在核心之間切換會有處理器緩存等方面的額外開銷,自然而然地導致性能下降。就從象棋測試來說,Core i7-7700K的對比倍數從8.37倍降低到8.29倍。在選擇使用全部8個線程進行測試時,1903和1909系統之間同樣有著十分明顯的差異,1909新的線程調度算法拖累了CPU效能。
CineBench R20成績從2603 pts降低到2534 pts。也就是說,這些老CPU(其實也包括新的9900KS)的不同核心加速能力一致,如果用適合新CPU的算法,頻繁地切換線程所在CPU核心,就會損害性能。
談到CPU性能,很多時候會跟高速NVMe固態硬盤聯系起來。存儲極客就用最近剛剛上市的東芝RD500 1TB為例,對比看看新系統對于存儲性能的影響。
PCMark 8存儲測試在硬盤上回放真實應用產生的硬盤讀寫負載,來衡量固態硬盤對電腦完成常見游戲加載、辦公軟件和設計類工作所需時間的影響。采用東芝96層堆疊BiCS4閃存與全新TC58NC1201GST主控的RD500在Windows 1903系統下能夠取得5108分的成績,而在1909系統上會下降到5105分。
三分之差并不明顯,對很多中低端固態硬盤而言甚至屬于是正常誤差范圍。但對于RD500就不同了,東芝對它的固件優化十分到位,特別是性能一致性表現上佳,正常情況下多次運行的誤差都在1分之內。所以升級1909之后3分的差距很快讓存儲極客意識到了新系統存在問題。
1909系統在個別測試項目上比1903系統慢0.1到0.2秒,雖說降級幅度不是特別大,但確實在點點滴滴中悄然拖慢了電腦運行速度。
存儲極客建議:在微軟推出針對不同CPU區分優化的補丁之前,使用非英特爾X系列和AMD第三代銳龍處理器的玩家,盡量避免升級到Windows 10 1909系統。
如何才能讓固態硬盤發揮出100%的性能?最近一份來自Intel內部的固態硬盤評測指南中透露了這個秘密。
基本的正確設置:
4K對齊、AHCI打開、確認Trim開啟,這些都已經是老生常談的固態硬盤使用常識,存儲極客就不在這方面浪費筆墨了。如有不懂的同學可在評論中交流或直接私信給我。
CPU設置影響SSD性能發揮: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電腦CPU的節能會嚴重影響固態硬盤的性能發揮。Intel建議在固態硬盤評測中應該進行如下BIOS設置:禁用C States節能、禁用EIST節能。
為了測試成績的穩定,最好應關閉CPU的Turbo Boost睿頻功能。當然如果是普通用戶日常使用,并且是非K解鎖版超頻的情況下,保持睿頻功能開啟有助于提升日常使用性能。
操作系統電源選項應選擇高性能:
關閉文件索引功能(Windows Search服務)、關閉磁盤優化計劃任務、關閉系統還原和自動更新、禁用Prefetch和Superfetch預取功能(SSD自身速度足夠快,沒必要預讀)。如果是日常使用,可以不用關虛擬內存和休眠文件、殺毒軟件,這些功能平時是有用的,僅在評測中為達到跑分最大化時可考慮關閉。
禁用Prefetch和Superfetch涉及到了注冊表的修改,普通用戶可以使用Toshiba Storage Utilities東芝固態硬盤工具箱來一鍵關閉。工具箱還提供了硬盤DIPM自我電源管理的開關選項,東芝建議系統盤開啟DIPM,不過評測中如果關閉它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禁用Windows Search索引服務后,可以使用名為Everything的小軟件來取代它的作用,作為一款綠色軟件,它的搜索效率甚至比系統自帶的搜索更高。
當然軟件上的優化只能盡可能完整的發揮性能,影響性能最主要的還是固態硬盤自身水平。什么樣的固態硬盤性能高?如果你的答案是AS SSD Benchmark跑分的話,TLC固態硬盤要笑了:利用SLC Cache它可以輕松跑高分,但使用起來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盡管過去了很多年,MLC閃存依然是高性能王道。8通道主控也是保障旗艦級性能水準的前提,只不過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固態硬盤越來越少,而且在AS跑分上并不一定比TLC縮水盤好看,導致很多人忽視了他們的性價比:
以東芝Q200為例,它的AS跑分可能僅有1000左右,但如果從實際使用體驗出發你會感覺到它比普通TLC固態硬盤響應速度更快,而基于實際應用IO回放的PC Mark 8測試成績也說明了這一點:Q200性能接近NVMe固態硬盤。
影響固態硬盤性能發揮的因素有很多,TLC固態硬盤在不同使用負載下也會有截然不同的表現,而如果選擇MLC閃存則幾乎能在所有情況下都發揮出令人滿意的效能,這就是當前3D TLC逐漸普及,MLC卻依然受歡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