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非CS玩家可能不知道,小時候在學校電腦上玩的CS系列游戲,時隔20多年,終于從大家熟知的1.6更新到了CS 2版本。
這次CS 2是在CS:GO原有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的大規模更新,繼承了CS:GO原有的地圖以及玩家賬號中的配件。
當CS 2剛發布時,游戲配件(相當于王者榮耀中的英雄皮膚,沒有屬性)的價格飛漲。
雖然此后整體價格有所下降,但部分配件雖然上漲但并未降下來。 去年,小發在STEAM社區以40元的價格出售了久經沙場的沙漠之鷹飾品大Boss龍。 現在價格已經漲到150元了。 。 。
配件漲價并非沒有原因。 畢竟有一個重大版本更新,基本上對CS:GO進行了里里外外的升級。 你把它當作一款新游戲也不是不可能。
有些地圖進行了徹底的修改,只保留了大致的地形結構,而建筑物和其他東西則完全改變了。
一些沒有明顯改變的地圖也使用了新的Origin 2引擎,升級了地圖的紋理、光照和反射。 乍一看,環境改善了很多,PM2.5明顯減少了。
槍械、刀具、噴漆、人物等核心游戲元素也受益于新引擎的優異性能。 地圖中的紋理更加生動,色彩更加鮮艷。
MAC-10沖鋒槍皮膚俗稱吹風機,有“銀色”皮膚。 原價兩塊錢,卻能顯示出20塊錢的水平。 如果這件首飾的價格不漲才奇怪。
原來的橢圓形煙霧彈現在變得更加真實。
它可以根據環境填充空間,并且像真煙一樣,不會從每個縫隙泄漏。
同時,除了滅火之外,煙霧彈還擁有新的能力。
當你將手榴彈扔進煙霧中或射擊時,可以暫時使一定范圍內的煙霧消失,讓對手措手不及。
除了上述內容之外,還有一些不那么容易察覺的更新,比如環境音效更加準確,游戲UI也得到了優化。 。 。
更新內容我這里就不說了。 無論如何,這是一款免費游戲,所以您最好在自己的下一個客戶端上嘗試一下。
也許有人會說,CS 2做得這么好,肯定有很多好評。
然而10月6日,知名CS職業選手s1mple破防。 他在推特上表示,現在這是一個shit game(原詞是shit game),別再玩了,等更新吧。
不僅職業玩家評價一般,普通玩家的體驗也很差。 CS 2 已成為 Valve 歷史上評分最差的游戲。
除了面臨游戲bug之外,大家對很多事情都是陌生的。
槍械這個看似神秘的東西,給人的感覺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音效和外觀的變化,讓人感覺這把槍除了名字之外,靈魂都變了。
曾經在沙漠中用沙鷹殺死兩人的自己,從槍炮大師變成了夕陽紅人體彩繪大師。
地圖更新,看似是新游戲好處的改變,也不得不讓玩家重新開始尋找投擲道具的瞄準點。
發現差異
這就像參加駕駛執照考試一樣。 考場里的一朵野花、一塊磚頭,都是考生開車時的參照物。 你在考試前把考場裝修一下,看看考生是否想毆打你。
如果地圖能夠逐漸熟悉,射擊手感能夠逐漸適應,那么最難以接受的就是CS 2更新帶來的subtick(動態刻度)問題。
其他射擊游戲的玩家可能不太關注這個東西,但它卻經常出現在CS玩家的討論中。
想要知道什么是subtick,首先要了解什么是tick。
網絡游戲需要玩家計算機上的客戶端與游戲服務器之間進行通信。 tick是客戶端每秒向服務器發送的數據包數量。 64tick表示每秒發送64個數據包,128tick表示每秒發送128個數據包。
擁有更多的數據包有一個天然的好處,就是讓客戶端和服務器的連接更加緊密。 就人類而言,當你發射一堆子彈時,在64個tick時,你可能會感覺有些子彈明顯擊中了人,但沒有造成任何傷害,因為子彈擊中數據沒有傳輸。
換句話說,128tick意味著開槍時,玩家可以有更多“我打中就會造成傷害”的感覺,不需要憤怒地砸鍵盤。
除了影響投籃外,跳躍、投擲等重要動作也會受到影響。 玩游戲越多,官方服務器的64個tick和社區服務器的128個tick之間的差異就會很大。
CS 2有這個subtick(動態tick),類似于手機的自適應刷新率。 刻度也會根據玩家的動作而變化。 不可否認,這個改動確實比CS:GO先進很多,但是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使用了CS:GO 64tick的老服務器。
也就是說,Valve的技術非常好,但是硬件卻捉襟見肘。 它大致相當于擁有最新版本的 Windows 11,但它安裝在二十年前的 Pentium 3 筆記本電腦上。
不管怎樣,這樣的舉動給比賽帶來了很多問題。 有些玩家在不見人的情況下就失去生命值,或者躲進掩體中被打死。
尤其是CS領域,玩家數量非常多。 當人多了,服務器就有點不堪重負,出現問題的頻率也越來越高。 這種看似對玩家有利的小動作,實際上卻讓游戲體驗變得更差。
總之,如果你玩慣了CS:GO,CS 2就會到處都有問題。
或許V社也認為玩家們不滿意,所以才來走樓梯出了家門。 CS 2的更新并不是一款新游戲,而是直接淘汰了CS:GO。
原始 CS:GO 商店頁面、客戶端和服務器。 。 。 一切都被CS 2奪走了,只剩下steam評論區里憤怒的玩家們。
現在,一幫前朝的老兵(不是貶義的意思)已經開始想辦法讓CS:GO恢復昔日的輝煌。
有人好心教你如何通過更改游戲屬性設置來重新啟動CS:GO客戶端。
可惜因為服務器沒了,這樣開始的游戲就無法聯網了,只能欺負電腦人了。
還有人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教你如何玩 CS:GO 的社區服務器。
社區服務器相當于你在本地客戶端玩游戲,但是游戲是在非官方的社區服務器上玩的,所以你逃了,還是可以和網友對戰的。
繞過服務器限制,您可以像以前一樣玩CS:GO。
如今的CS玩家要么正在慢慢習慣CS 2,要么就像上面提到的,他們正在努力尋找重返CS:GO時代的方法。
不過,一些非CS玩家可能已經發現,上面提到的很多問題,除了惡性bug之外,只需要玩家去習慣和適應即可。
很多玩過CS 1.5和1.6的人對CS 2并沒有那么反感。
但為什么玩家不愿意像適應CS:GO那樣去適應它呢?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記得CS:GO是一款2012年推出的老游戲,比GTA5早一年,經常被玩家調侃什么時候發售。
非射擊游戲玩家對它的印象大概就是互相射擊、拆包拆包、解救人質、中路狙擊,以及“為什么這么多人玩沙漠2?”
但親身經歷過CS:GO時代的人對這款游戲的理解更加深刻。
為了玩好這個游戲,玩家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訓練和學習。 在CS:GO的創意工坊里,身體動作訓練、投擲物訓練、爆頭訓練、槍線訓練等一系列由玩家自愿創作的地圖常年受到訂閱。
也許為了學會如何從重生點向中間扔煙霧彈,玩家必須花幾周的時間學習,然后再花幾周的時間在實戰中鞏固。 他們在學校上課不那么認真。
更何況,CS:GO不是一張地圖,還有不止兩三個煙霧彈和燃燒瓶投擲點需要掌握。
同時,V Club也喜歡不時更新地圖。 此前,《沙漠2》中的強盜重生點多了一道墻,招致了全球玩家的不少批評。
對于玩家來說,這個看似微小的變化意味著他們需要重新探索戰術,這可能至少需要幾周的時間。
如果你不跟隨和學習,你就會被學習的人玩弄,游戲就會像監獄一樣。 一旦學會了,你就能利用自己的優勢碾壓對手,獲得巨大的成就感。
這樣十幾年了,版本更新的小變化大家都熟悉了。 那個在網吧里激戰一整晚的戰神,漸漸變成了一個小肚腩的社交猛獸。
就這樣,CS 2匆匆而來??。 起初,每個人都充滿喜悅。 然而,直到游戲上線后,他們才發現,這些年來所學到的大部分知識都失效了。 眼前的游戲是熟悉又陌生。 如果我想繼續踢球,我就必須投入精力去訓練,重新走一遍十一年的旅程。
但我已經不是精力充沛的年紀了,抽不出那么多時間了。 我在游戲中度過了一天一夜,就是為了學會如何旋轉和跳躍到幻影地圖中間的VIP小房間。
總有人年輕,也有人終將老去。 有些人被迫停留在之前的版本,想著熟悉地圖每個角落的CS:GO。
說到這里,小發突然明白了為什么這么多年了,仍然有人頑固地玩著紅警2,日復一日地黑傳奇。
為什么用War3玩Dota的玩家總是說Dota1很優秀,Dota2很無聊?
讀完這篇文章,你可能知道有一群玩家不愿意更新版本,仍然對CS:GO懷揣著夢想。
但有多少人知道,在CS:GO最巔峰的那些年,依然有大量玩家留在CS 1.6,創建了無數的社區服務器。 連外國兄弟都聽說過這些中國選手。 他們的癡迷。
現在的我們和那些留在CS 1.6的反恐精英玩家有什么區別。
上周有外媒爆出了一個和谷歌隱私安全有關的小瓜。事兒本身不大,但聊一聊還是蠻有意思的。
報道講說,谷歌自家的Pixel 手機系統內置的 “ Markup ” 截圖工具,存在一個嚴重的隱私漏洞。
只要你通過這個截圖工具來剪輯 PNG 格式的圖片,就有一定概率還原出原圖被截掉的其他信息。。。
發現這個漏洞的程序員 Simon Aarons,還寫了一個可以檢測這個漏洞的程序 Acropalypse。
只要你把 Pixel 手機的機型和用 Markup 裁出的上傳上去,就能得到原圖的其他信息。
世超拿 Pixel 4 試了一下,效果拔群。。。
一石激起千層浪啊,谷歌這事兒被爆出來之后,被一群碼農大佬們順藤摸瓜,發現類似的 Bug,微軟似乎也有份。
他們直接使用 Windows 系統重的截圖工具,也重現了和谷歌Pixel 一樣的問題。
這下問題就大條了。
要說 Pixel 手機用的人少和咱們關系也不大,可 Windows 的截圖工具,可是大伙兒經常會摸到的常用工具。
數以十億計的用戶,可能在自以為隱私部分已經抹掉了的情況下,把截圖發了出去。
但凡有什么個人隱私信息,想想都覺得后脊背發涼。那世超就好奇了,兩家大廠,在兩個毫不相關的系統上,出現了一模一樣的嚴重錯誤。。。
難道是 PNG 的標準實在是太老被鉆了漏洞,或者是什么基礎軟件有問題?
世超懷著揣揣不安的心情,深入調查了一下這件事兒的來龍去脈。
先說結論啊:并不是圖像處理和儲存的標準出了問題,而是谷歌微軟同時以不同的方式犯了傻。
首先說明一下,這個 Bug 的真正原因,并不是 PNG 透明通道( RGBA中的A )的問題。這個有歧義的新聞讓世超原地研究半小時,下為原文
簡單來說,這個 Bug 的本質,其實是因為截圖工具沒有刪除舊圖片數據,而是直接把新圖片,覆蓋寫入在了舊圖片的開頭。
所以只要新的圖片文件大小小于舊文件,沒完全用數據把原圖覆蓋掉,就留下了可恢復的舊圖像數據。
而標準的 PNG 解碼器,在讀到新 PNG 文件尾的時候,就不會再讀下去了,所以剩余的舊數據,會被解碼器直接忽略。
這也是用戶很難發現舊圖片數據泄露的原因:不用特別手段,一般人根本看不出。
不過,雖說問題的本質一樣,但這兩個大廠出問題的理由卻并不相同。
谷歌是因為 Android 9 到 Android 10 的時候,讀寫文件相關的一個接口發生了變動,而且沒有記載在文檔和更新日志里。
祖傳的代碼在舊接口上會正確刪除舊文件,不會留下只因腳。然而在新版本下,同樣的代碼就只能覆蓋寫入舊文件,只要新文件小于舊文件,舊文件的殘余部分就會留下來。
而微軟這邊的問題可能要更大些。。。
根據微軟的 API 規則,程序員在調用覆蓋文件的接口時,如果沒有額外的特別指示 Windows 把舊文件刪掉,那么新文件就會直接從頭開始覆蓋舊文件,然后留下一堆舊文件的殘余。
但凡程序員在寫的時候沒注意到這個規則,就會有安全風險。。。
至于微軟為何要把這種不安全的行為作為接口的默認值,世超只能說,或許這就是國際大廠對編程的精妙理解吧。
好消息:微軟的接口一直都沒變過;壞消息:但是設計的和狗屎一樣。
嚴重的是,隨著這個漏洞原因的公開,已經有人在更加常用的 JPG 格式的圖像上發現了類似的問題。
考慮到大多數截屏和手機拍照都是 JPG 直出,漏洞擴展到 JPG 后,這個問題其實是是擴散了。
而且由于 JPG 和 PNG 的壓縮方式不同,文件頭部被覆蓋的 JPG 舊文件,搞不好還能實現幾乎完美的還原。。。還原的JPG圖像只是比原圖多了點噪點
這 Bug,好像有那么點剎不住車了。。。好消息是,如今信息安全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在我們的隱私完全漏勺之前,其實還有一道防線。
世超在當年試圖成為一個程序猿的時候,學到的第一課,就是絕對不能信任用戶提交的數據。
用戶試圖刪掉網站的用戶數據表
一些技術人員甚至可以利用解碼器 “ 只讀取文件尾之前數據 ” 的特性,在一張正常圖片的尾部附帶惡意代碼,從而攻擊網站服務器或其他用戶。
之前在貼吧里流行過的圖種也是類似原理。
為了清除這些可能有風險的無關數據,同時節約服務器流量和存儲,一般網站都會先用解碼器讀取圖片,然后重新編碼成低質量的 JPG。
這樣,即使是用戶上傳的圖片里有額外數據
( 比如這次 Bug 留下來的舊圖 ),也不會出現在其他用戶那里。
但也有例外。比如說,微信和 Discord 就提供下載原圖的選項,而且提供的是真正的原圖。這樣,那些無關數據就還是公開了。
按照安全原則,他們應當提供 “ 偽原圖 ”
總結一下,谷歌和微軟這次的 Bug,是兩個影響相當廣泛、原因極其簡單、后果控制不好可能會嚴重的漏洞。
其中一個從 Android 10(2019)開始,影響所有 Pixel 手機;
另一個從 Windows 10 (2015)開始,影響所有使用系統自帶截圖工具的用戶。
更離譜的是,這兩個漏洞前幾天才剛剛修復。。。
世超覺得,考慮到時間跨度、受害者數量和形成原因,這兩個漏洞完全有資格參與 “ 年度最弱智漏洞 ” 的競爭。
但不管怎么樣,在關系到用戶隱私信息這一塊的問題,谷歌和微軟確實應該加強代碼的檢查。
各家互聯網平臺運營商,也應該以此為戒,避免在公共場合分發原始圖片的原文件,這不僅可能損害自家服務器的安全,而且還可能暴露用戶的隱私。
原圖信息中甚至還能有地點定位信息
從咱們用戶自己的角度來說,世超的建議也很簡單:在任何公開平臺都不要上傳原圖!不要上傳原圖!不要上傳原圖!
當圖片經過在本地完成解碼 —— 重新編碼上傳的過程,原圖上的信息自然也就會被處理。
安全這塊兒,還得是自己把住最后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