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測評產品:LINNER 主動降噪耳機
測評來源:什么值得買
感謝張大媽提供測評機會,同時感謝廠商LINNER提供測評產品。從拿到耳機到發布這篇內容已經用了大概一多月了。整體感覺還是蠻不錯的,中間還推薦身邊的朋友買了一個,當時正好是眾籌的最后一天。銷售價一半的價格入手,還是蠻劃算的。
目前在張大媽的強推之下,入手過一個HD598se,當時的目的也就是為了看電影,說是直推神器。我個人在耳機的使用上基本上也屬于手機黨,沒有配任何的外設。偶爾會用一下IPOD,當然,這個和手機屬于一類。廢話不多說,一起來看!
一、開箱
話說,產品做工如何,可以從外包裝略窺一二;同時,開箱的過程也是對于產品顏值的一大考驗。尤其對于和小編一樣的手機黨,可能對于顏值的要求會更甚于對于音質的要求。目前來說,文字很難準確的傳遞聲音,所以,我們一起看Linner的顏值如何。
Linner寓意是“傾聽者”,是一家2015年誕生在美國硅谷的公司推出一款耳機。品牌的LOGO是一只孤立的蝙蝠,象征著品牌獨特的個性和不卑不亢的品牌態度。技術方面,Linner與AMS合作,開發了聲學降噪技術。同時,在一年的時間里面布局全球13個國家和地區,備受年輕用戶的推崇。
Linner聆耳的外包裝簡潔,材質簡單。白色的紙盒配上清爽的設計,沒有多余一點的信息,方面連產品的參數、二維碼之類的都沒有,純白的。讓這款被譽為性價比之王的主動降噪耳機又多了一層神奇的面紗。拿去外包裝看到一個更簡潔的盒子,只有一個LOGO,設計風格有點輕奢主義。我想說的是,這么節約印刷,我很喜歡。Linner聆耳一共有三個配色:香檳金、曜石黑、爵士藍,這次我眾測的Linner聆耳是香檳金,也可以說是土豪金。
包裝的上半部分是Linner聆耳耳機,下半部分的盒子里面裝著配件。配件有:說明書、收納袋、1套耳掛,2套耳塞(大和小),一個充電轉接頭(還有1套耳套和耳塞在耳機上面)。包裝整體布局的很精致。說明書的設計延續了外包裝的簡潔,白黑風格很顯檔次。
耳機細節。黑色的小孔內置MEMS,有效降噪率95%。關于工藝方面看一張官方效果圖:
線控部分:按鈕的作用可以快捷的接聽和掛斷電話,同時在聽歌的時候,按一下暫停,連續按兩下是下一首。在入手Linner聆耳后,我已經收起了手機的原配耳機。
耳機細節,這款耳機是不帶麥的。
二、體驗
一般說到主動降噪,看到最多的,被提到最多的就是BOSE;偶爾評論里連大法都容易被忽略。不過,張大媽上面搜索一下,BOSE同樣式的消噪耳機低價也要1600+。當然,這里不是做對比,另外兩個牌子的我也沒體驗過。只是聽說。這里可以看看價格。
參數及操作
操作方面比較簡單,耳機的線控部分除了剛剛上面提到的按鈕,側邊還有一個可以上下滑動的開關,滑到A就是降噪,滑到M就是監聽。Linner聆耳同時具備主動降噪和監聽功能。
基本參數
降噪:ANC(主動降噪) 有效降噪范圍:45Hz-3kHz
降噪效果:有效消除95%環境音 電話麥克風:EMC x1
降噪/監聽麥克風: MEMS x2 電池容量:20mAh
接口:標準3.5mm 頻寬:10-22kHz
阻抗:32Ω 靈敏度:101dB SPL/V(降噪關) 105dB SPL/V(降噪開)
降噪續航:約4小時
剛剛說到的操作,可以看到綠色的指示燈長亮,滑動到A就是降噪,滑動到M就是監聽。
充電的時候紅色的燈常亮,充電時間約1.5小時。為了方便拍圖,在外面用移動電源充電的。
降噪與監聽
Linner聆耳采取的是主動降噪,根據耳機接受環境聲音,通過處理產生反弦聲波的原理,與外界環境聲音所抵消,來達到主動降噪的目的。再看一張官方圖:
說說體驗感覺,當我撥動按鈕到A(降噪),第一感覺就是聲音被推上了一個音量(最直觀的感受)。
場景體驗:肯德基
在肯德基拍圖的時候,選擇降噪模式的時候,基本上聽不到周圍的人聲(肯德基人多的時候跟菜市場一樣),但是可以隱約聽到肯德基里喇叭的音樂。
場景體驗:輕軌
在輕軌上面,同樣打開降噪的時候可以聽到報站的聲音,人聲模糊了,包括走在路上身邊的人根說說話,感覺都是很輕很模糊的;打開監聽的時候,環境聲音很多,但是可以清楚聽到距離我最近的人的談話,比不開的時候清楚一些。
感覺比較常用的就是類似這樣的場景,營造一個適合聽音樂的安靜環境。
音質與佩戴
音質方面,首先對比我自己的常用的耳機,肯定是有明顯的提升的;周末去聽了一下謝蘭圖,好吧,聽完了之后旁邊拜亞的人問我感覺怎么樣,我傻帽了,第一次聽歌劇,我很想回他一句:耳機沒雜音,又怕他吐血,笑著說,很好。不過真的很好的感覺。
寫貼之前我也看過一些測評,包括整個寫貼的兩個小時我一直帶著耳機,一方面測佩戴的舒適感,一方面,效仿別人原創里寫的聽到歌聲里的元素。
佩戴方面,感覺中號的耳塞不適合我,待久了有點不舒服,我換成了最小的。畢竟以前很少聽入耳式,通俗的解釋,木耳的耳朵還是一個雛。換上小的耳塞之后感覺舒適了很多。耳機很輕,看介紹說不足20g。說說聽歌的感受,老司機請憋著別笑。
聽月亮代表我的心,先出來的是鳥叫聲,然后是樂器(什么樂器我不知道),然后開始唱;聽南海姑娘的時候旋律從左耳起到右耳,然后切換回來往復。尤其在聽一些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還是挺帶感的,但是如果輕一點的音樂,會覺得有點悶的感覺。帶著這個耳機看了一部電影,細節聲也很明顯,不知道是不是測評看多了,腦放功能增強了!
三、總結
據說這款耳機在國外的眾籌價格是99美元(網易新聞),在國內199的眾籌價格很具吸引力了。我看多沒有眾測到的用戶都在評論里追問關于耳機的測評。作為一個非發燒友的用戶,如果問我是否推薦,我覺得199元的價格,是完全可以入手的(眾籌結束以恢復原價)。
整體來看,耳機無論是外觀還是配搭體驗都是很好的,對于降噪和監聽這樣的功能,對于普通用戶是完全可以滿足的。音質對得起價格,顏值對得起出街,整體來說是一款很不錯的產品。
不足之處,多多指正,如果還需要了解更多可以留言溝通。
微博:火星測評
首發張大媽,細節有改動。
原創: 譯/Hansong Zhang
PuTTY 是一個自由開源且支持包括 SSH、Telnet 和 Rlogin 在內的多種協議的 GUI 客戶端。一般來說,Windows 管理員們會把 PuTTY 當成 SSH 或 Telnet 客戶端來在本地 Windows 系統和遠程 Linux 服務器之間建立連接。不過,PuTTY 可不是 Windows 的獨占軟件。它在 Linux 用戶之中也是很流行的。本篇文章將會告訴你如何在 Linux 中安裝并使用 PuTTY。
PuTTY 已經包含在了許多 Linux 發行版的官方源中。舉個例子,在 Arch Linux 中,我們可以通過這個命令安裝 PuTTY:
$ sudo pacman -S putty
在 Debian、Ubuntu 或是 Linux Mint 中安裝它:
$ sudo apt install putty
在安裝完 PuTTY 之后,你可以在菜單或啟動器中打開它。如果你想用終端打開它,也是可以的:
$ putty
PuTTY 的默認界面長這個樣子:
PuTTY 默認界面
如你所見,許多選項都配上了說明。在左側面板中,你可以配置許多項目,比如:
1. 修改 PuTTY 登錄會話選項;
2. 修改終端模擬器控制選項,控制各個按鍵的功能;
3. 控制終端響鈴的聲音;
4. 啟用/禁用終端的高級功能;
5. 設定 PuTTY 窗口大小;
6. 控制命令回滾長度(默認是 2000 行);
7. 修改 PuTTY 窗口或光標的外觀;
8. 調整窗口邊緣;
9. 調整字體;
10. 保存登錄信息;
11. 設置代理;
12. 修改各協議的控制選項;
13. 以及更多。
所有選項基本都有注釋,相信你理解起來不難。
請在左側面板點擊 “Session” 選項卡,輸入遠程主機名(或 IP 地址)。然后,請選擇連接類型(比如 Telnet、Rlogin 以及 SSH 等)。根據你選擇的連接類型,PuTTY 會自動選擇對應連接類型的默認端口號(比如 SSH 是 22、Telnet 是 23),如果你修改了默認端口號,別忘了手動把它輸入到 “Port” 里。在這里,我用 SSH 連接到遠程主機。在輸入所有信息后,請點擊 “Open”。
通過 SSH 連接
如果這是你首次連接到這個遠程主機,PuTTY 會顯示一個安全警告,問你是否信任你連接到的遠程主機。點擊 “Accept” 即可將遠程主機的密鑰加入 PuTTY 的緩存當中:
PuTTY 安全警告
接下來,輸入遠程主機的用戶名和密碼。然后你就成功地連接上遠程主機啦。
已連接上遠程主機
一些 Linux 管理員可能在服務器上配置了密鑰認證。舉個例子,在用 PuTTY 訪問 AMS 實例的時候,你需要指定密鑰文件的位置。PuTTY 可以使用它自己的格式(.ppk 文件)來進行公鑰驗證。
首先輸入主機名或 IP。之后,在 “Category” 選項卡中,展開 “Connection”,再展開 “SSH”,然后選擇 “Auth”,之后便可選擇 .ppk 密鑰文件了。
點擊 “Accept” 來關閉安全提示。然后,輸入遠程主機的密碼(如果密鑰被密碼保護)來建立連接。
有些時候,你可能需要多次連接到同一個遠程主機,你可以保存這些會話并在之后不輸入信息訪問他們。
請輸入主機名(或 IP 地址),并提供一個會話名稱,然后點擊 “Save”。如果你有密鑰文件,請確保你在點擊 “Save” 按鈕之前指定它們。
現在,你可以通過選擇 “Saved sessions”,然后點擊 “Load”,再點擊 “Open” 來啟動連接。
通常來說,Linux 用戶和管理員會使用 scp 這個命令行工具來從本地往遠程主機傳輸文件。不過 PuTTY 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叫做 PuTTY 安全復制客戶端PuTTY Secure Copy Client(簡寫為 pscp)的工具來干這個事情。如果你的本地主機運行的是 Windows,你可能需要這個工具。PSCP 在 Windows 和 Linux 下都是可用的。
使用這個命令來將 file.txt 從本地的 Arch Linux 拷貝到遠程的 Ubuntu 上:
pscp -i test.ppk file.txt sk@192.168.225.22:/home/sk/
讓我們來分析這個命令:
? -i test.ppk:訪問遠程主機所用的密鑰文件;
? file.txt:要拷貝到遠程主機的文件;
? sk@192.168.225.22:遠程主機的用戶名與 IP;
? /home/sk/:目標路徑。
要拷貝一個目錄,請使用 -r(遞歸Recursive)參數:
pscp -i test.ppk -r dir/ sk@192.168.225.22:/home/sk/
要使用 pscp 傳輸文件,請執行以下命令:
pscp -i test.ppk c:\documents\file.txt.txt sk@192.168.225.22:/home/sk/
你現在應該了解了 PuTTY 是什么,知道了如何安裝它和如何使用它。同時,你也學習到了如何使用 pscp 程序在本地和遠程主機上傳輸文件。
以上便是所有了,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
干杯!
via: https://www.ostechnix.com/how-to-install-and-use-putty-on-linux/
作者:SK[2] 選題:lujun9972 譯者:zhs852 校對:w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