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度的體育盛宴在卡塔爾開啟,與往年歷屆世界杯不同的是,這次多了幾個“第一”:這是中東國家第一次舉行的世界杯,卡塔爾已經在相關的基礎建設上投入了2200億美元,創下了歷史第一高的金額紀錄。
以上兩個“第一”相信大家都毫無爭議,但海信作為本屆世界杯的二級贊助商,也在足球場上打出顯眼的廣告標語“中國第一,世界第二”。隨后有網友發帖詢問海信是拿了什么第一,海信官方微博則回復稱,“第一是心中位置,第二是前進動力”。
像世界杯這樣的頂級“IP”,是品牌營銷無法抗拒的最佳熱點。不管是綠茵場內,還是綠茵場外,一場看不見硝煙的營銷大戰都已開啟。海信拿下了今年世界杯的官方贊助商名額,作為國貨品牌,能夠走向世界宣傳自然是一件好事。
海信的中文廣告語“中國第一,世界第二”隨著賽事進行傳播,因包含了“絕對性”的表述,在網上引起了諸多討論。如果單獨從適用范圍和事件發生的地點而言,海信的標語確實不受廣告法約束。但是,支撐海信標語的是電視機產品的出貨量,而廣告中并沒有表明這一點,可能使消費者誤解為海信電視各方面都是“中國第一”,與事實不符。
海信視像(600060.SH)11月25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也向問詢的投資者回復表示:根據奧維睿沃(AVC Revo)發布的報告數據顯示,海信系的電視在2022年1至10月的出貨量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二、中國第一。
而在隨后的其他一些報道中,援引了第三方市場調研機構奧姆迪亞的報告,其數據顯示2022年前三季度全球電視銷量/銷售額排名,海信并非居于中國品牌的首位。
據了解,奧姆迪亞統計數據以銷量為統計維度,即電視廠商的產品完成售賣,到達消費者端的數據,能夠反映實際銷量情況。前三季度數據出爐,中國品牌只有TCL位列前三。第一名和第二名分別是三星和LG,海信則位列第四。
從上圖這份數據可以看出,從2019年至今,前三甲的排位基本無變化。因此,如果以銷量作為統計維度,海信也從未實現對三星電子、LG和TCL的超越。
實際上,這并非海信的第一次在廣告語上打出第一的口號,2018年的世界杯曾因為此事受到關注和熱度。海信方面公開的數據顯示,海信的全球知名度從2016年的37%上升到2021年的59%。
歷經了2016歐洲杯、2018世界杯、2020歐洲杯再到今年的卡塔爾世界杯,海信在海外營銷方面頻頻重金出擊。很可能是因為海信家電在海外市場競爭力不強,發展遭遇瓶頸的緣故。
海信公司2021年營業收入468億,較上年同期增幅19.04%,而到2022年前三季度,海信的收入為325.1億元,同比下降4.16%。這說明雖然海信前十月的全球出貨量提升了18%,但是這是以犧牲價格和利潤為前提。
專業性的不足以及精力的分配問題,或許是海信家電大而不強的一個主要原因所在。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家電技術更新速度很快,但是由于研發投入、研發實力的欠缺,使得海信的核心競爭能力有所下降。
2021年海信35.36億元的銷售費用幾乎是研發費用18.51億元的2倍,2020年33.33億元的銷售費用同樣約為17.40億元的2倍。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截至11月26日,海信的投訴高達4771條。其中部分涉及屏幕開膠、花屏、黑線等等的電視產品質量問題,證明海信在產品品控仍有待提升的空間。與其砸重金營銷玩文字游戲,不如花更多心思提升產品質量。產品是品牌的奠基石,當下經濟大環境處于低迷時期,作為企業更應當狠抓產品質量,做到以質取勝。
研發投入的不斷提升對吸引創新人才,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具有重要意義。其中,對于家電這類技術型企業來說,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是衡量創新活動廣泛使用的指標之一。
2021年全年,從前100名中國企業PCT國際專利申請數量來看,其中華為以7140件專利位居第一,OPPO以2534件專利排名第二,TCL以1414件專利排名第六,海信則只有271件專利,排名25。
作為近年銷量第一的國產電視品牌,TCL是代表家電行業的轉型升級者,而華為是進入家電行業的互聯網新勢力。兩者在行業獲得的成功,在市場份額上的體現,都與研發創新的投入都密不可分。事實證明,技術創新的門檻更高,其構筑的競爭護城河也越深越寬,所釋放的紅利也越持久。
品牌商對于世界杯贊助商的位置趨之若鶩,作為全球性矚目的賽事,贊助商的確能收獲巨大的經濟效益,但這“賬本”卻還是要精打細算才行。
長期以來,外界對海信對體育賽事贊助巨額花費并不看好。近五年海信家電的平均銷售費用率和管理費用率分別為15%、2%,海信家電的出口業務可能基本處于收入增長越快,虧損越多的情況。
在上一屆世界杯,海信付出巨額費用成為 2018 年俄羅斯世界杯贊助商,但是收效甚微,甚至由于廣告費用的急速上漲,導致當期凈利潤同比下滑59.4%。如今回頭來看,海信電器3.92億的利潤,卻分攤了超2億贊助費用,這樣的投入產出比不僅與世界杯期間,贊助法國隊的華帝無法相比,即使與同行的TCL、康佳等公司2018年收入、利潤同漲相比,也顯得有點落寞。而從結果上來看,巨額的營銷費用,只帶來了6.87%的營收增長,實在難言成功。
2021年海信家電創下了自身的歷史最高營業收入紀錄,同時也創下自2016年來最低的凈利潤水平。不少媒體曾報道,海信在布局海外業務方面投入了100億元,但這用錢砸出來的海外市場似乎難以回以應有的期望。
顯然,而且通過贊助賽事走出國門只是第一步,摒棄浮躁,修煉內功才是企業參與全球化的核心競爭力。如今,隨著更多的中國品牌進軍世界體育大賽的營銷大業,海信或許也應開始考慮采用更多維度的目標設立和品牌策略。
止于目前,暫時仍未看到世界杯營銷對海信帶來的正向影響,國際賽事是中國企業釋放品牌實力的舞臺之一,卻不是唯一,更因此不能過度迷戀營銷的力量。
營銷不是根本目的,而提升企業競爭力才是,只有企業硬核實力有了提升,才能參與更高層次的國際化競爭。縱觀消費變遷的歷程,無論在哪個發展階段,科技的推動力和創新的牽引力始終是引領消費升級的原動力,科技與創新筑造而成的企業護城河,才是中國企業的走向全球化的堅實橋梁。
結語
在全球化這條苦練內功的道路上有很多中國企業漫長的努力?;谥袊湹钠放普掷m向全球市場輸出,誕生諸如華為、TikTok、Shein等全球化品牌。而從中國家電業整體趨勢看,全球化更是中國家電制造業持續增長的利器。向科技要發展,向創新要效益。只有激發一個企業的創新活力,方能為企業發展增強動力。
期望未來在國際賽場上看到的是中國企業核心競爭力、自主創新能力、硬核科技實力等方面的第一,讓用戶感受品牌創新更多的可能性,而不僅僅是營銷方式、噱頭層面第一。技術創新沒有捷徑,行業回歸技術之爭,將倒逼企業加大創新力度,同時讓那些真正注重技術積累的品牌引領行業前行。
其實我們在剛剛拿到Ryzen APU的時候就覺得這是非常有潛力的系列產品,為什么?首先自從Ryzen處理器上市后我們都看到Zen架構能效的進步,還有組建平臺的經濟性,以Ryzen APU為例,組建平臺的話不僅不用買獨顯,B350主板也有很多比較便宜實惠的產品,同時Ryzen APU自帶散熱器,另外需要占據的空間非常小,再加上核顯的性能也接近入門級獨顯(GeForce GT 1030)的水平,拿來組建一套低成本的入門級緊湊游戲平臺是極好的。
按照Ryzen APU接近入門級獨顯的性能,其實硬件需求不高的游戲玩起來是沒有多少難度的,比如說《反恐精英:全球攻勢》、《文明6》、《塵埃:拉力》,甚至還有《守望先鋒》都可以挑戰1920*1080分辨率,這種程度的性能其實對于核顯來說已經是驚喜,平時碎片化時間玩玩游戲是絕對夠的,但如果來點認真的,比如說無人不知的《絕地求生》能夠駕馭嗎?如果現在的APU都可以吃雞,那豈不是玩家的福音?
桌面端的Ryzen APU,準確的說法或許是Ryzen With Radeon Vega Graphic,包括Ryzen 3 2200G、Ryzen 5 2400G。規格方面后者絕對更加有成功吃雞的可能,因為后者是四核八線程設計,圖形單元部分是Vega 11核心,11組NCU,而前者是四核四線程設計,圖形單元部分是Vega 8核心,即8組NCU。其實超線程SMT并不會明顯提高性能,但是后者的頻率更高,游戲負載時可以達到3.9GHz,而且GPU頻率同樣更高,所以很明顯選擇Ryzen 5 2400G的性能更優。
匆匆上手,幀數竟然如此低?
說干就干,我們找來一條8GB的內存,再裝好散熱器、接好主板的各處供電,啟動!《絕地求生》,但讓人焦慮的是畫面是有卡頓問題的?;蛟S是默認的設置太高吧,我把分辨率降到1280*720,然后再把畫質全部調到最低(Very Low Setting),流暢度稍稍有好轉,至少有20 FPS左右的幀率,至少還能看,但是完全連吃雞的邊都夠不著好吧。這個時候我終于想起來沒有打開A-XMP,因為在之前測試Ryzen Threadripper處理器的時候就發現Ryzen對于內存頻率非常敏感,這方面要比Intel Core處理器敏感很多,而同樣使用Infinity Fabric總線的Ryzen APU勢必也是如此。解決這方面的重點后,把內存頻率提高到3200MHz,發現幀率提升還是很明顯的,可以達到35 FPS左右,看來內存帶寬和延時還是很重要的。
正確的優化姿勢是怎樣的?
但就算是這樣,30-40FPS左右的幀率也是完全不能吃雞的啊,難道還有哪里沒有優化到位的嗎?這時同事@Strike表示這樣的姿勢是不對的,因為其實對于Ryzen APU的游戲性能來說,內存通道帶來的提升要遠遠高過內存頻率,正確的優化邏輯應該是內存通道數、核顯超頻、處理器頻率。
所以我們還需要提高的是圖形性能,這方面就需要對GPU,也就是Vega 11核顯超頻,而因為Ryzen 5 2400G的CPU頻率已經達到3.9GHz,這已經是比較高的水平,所以也就沒有必要繼續超,但是Ryzen 3 2200G的用戶是應該嘗試把頻率鎖在至少3.8GHz的??傊?,內存=》顯卡=》處理器頻率是我在測試的時候確立的邏輯。
雙通道內存竟然比高頻內存有用這么多?
既然這么說的話,我們有必要針對內存的通道和頻率全面試試看,因為考慮到目前Ryzen 3 2200G、Ryzen 5 2400G的上市價格分別為779/1299元(秒殺價會稍稍便宜些),算是比較經濟的水平(尤其是前者在700元以下的價格買到的話)僅僅測試理想的16GB Dual Channel情況有點不現實(已經達到甚至超過Ryzen 5 2400G),所以我們分別有測試單通道4GB、雙通道8GB、單通道8GB、雙通道16GB多種情況,再配合內存的頻率一起看。測試當中的主板是來自微星的B350 Tomahawk,BIOS是最新的3月12日更新的,內存使用的是來自芝奇的幻光戟(16GB Dual Channel 3200MHz)、Ripjaws V(8GB Dual Channel),其實也就是單條4GB、8GB。
這里要特別說說內存的兼容性情況,其實在更新BIOS后的B350主板如果單說頻率的話,其實已經對3200MHz的頻率有不錯的兼容性,我在使用幻光戟內存還有Ripjaws V內存的時候,3200MHz頻率其實就可以一次點亮,但是嘗試3600MHz的時候還是很難成功的,所以我們最高也就是測試雙通道的3200MHz。
首先看結論還是有點驚訝,因為竟然雙通道組建8GB內存的幀率竟然還要稍高于雙通道16GB內存,我還專門反復測試過,但是大多數時候雙通道8GB內存的幀率都要高過雙通道16GB內存。但要說回總的性能的話,那么可以明顯看出雙通道內存的意義要遠遠超出高頻內存帶來的性能提升,其實我們以前也試過高頻內存對于一部分游戲,尤其是《絕地求生》來說是不太敏感的(除非你本來帶寬就很低),但怎么也沒有想到雙通道帶來的性能幾乎可以是單通道的兩倍左右。大家可以看到在使用雙通道8GB-3200MHz內存的時候其實幀率已經還算可以,也算是接近有60 FPS,當然這背后是1280*720分辨率,和Very Low Setting,你嫌棄難看也沒辦法,核顯只有這種機能,好歹幀率還算可以。
如果光是看幀率的話,你可能或覺得差強人意:畢竟50-60FPS的幀率看起來好像還可以玩,但畢竟是1280*720分辨率,畫質還是最低,似乎顯得很雞肋,其實你可以和隔壁Intel Core i5-8400的核顯UHD 630 Graphic來對比看看,你就知道這顆Ryzen 5 2400G當中的Vega 11性能有多強,至少對于不想花錢買獨顯,只是閑暇時間簡單體驗看看吃雞的話,沒有比這顆Ryzen 5 2400G更好的選擇。
核顯超頻,效果也很明顯
優化完內存后我們就需要針對Vega 11核顯進行超頻,默頻是1224MHz,我自己嘗試的超頻空間的話,1600MHz再往上會比較危險,有時候會有概率出現花屏,比較穩定的頻率是1575MHz。這里要特別說句,其實針對Radeon Vega 11核顯進行超頻你可以在BIOS里面超頻,也可以通過Ryzen Master軟件進行超頻,以我們手里這張MSI B350 Tomahawk為例,可以在Advanved Mode——OC Setting——里面找到設置,不過沒有上限和下限的設置,可能新手會比較沒底,而使用Ryzen Master,可以直接在Game Mode找到GFX Frequency Setting,手動直接拉就好,然后就可以重啟生效,這里還是不建議把頻率直接拉太高,第一次就在1550MHz頻率附近比較好。
其實呢,如果你沒有對Vega 11核心進行超頻的話,那么即使有雙通道-3200MHz內存的加持,你的性能大致都是在50-55 FPS左右,但是比較關鍵的一點是開闊的荒野還好,只要進入建筑內部就會比較卡,雖然不會持續很長時間,大致也就是1秒左右,但是萬一你在追趕敵人或是戰斗中就會很麻煩,而我在超頻后發現,在超到1575MHz頻率后,首先游戲的幀率可以提高到65 FPS左右,測試的時候平均幀率是67.4FPS。而且在對Vega 11核顯超頻之后,遇到的卡頓會少一些,雖然還是會出現,但至少不會那么劇烈,大致就是從65 FPS左右降到50 FPS左右,已經比之前緩和很多,所以建議大家都盡可能提高自己核顯的頻率,順便用類似MSI Afterburner的Overlay工具來顯示頻率。
超頻之后頻率可以沖上80 FPS,雖然平均下來主要時60-70FPS
其實按照我自己的傾向,會希望大家在Very Low Setting設定的基礎上優先設置抗鋸齒,其實應該是可以設置到中等這個程度,因為720p的分辨率真的有點低,如果不開抗鋸齒的話,畫面的鋸齒真的有點多,而大部分玩家比較喜歡把視野距離調到最遠,這個無所謂,因為視野距離對于幀率的影響非常小。 總之,我強烈建議大家提高抗鋸齒和視野距離的水平。
把抗鋸齒和視野拉高,其實性能不會損失太多
總之,這里只是為大家做一個展示,雖然從根本來說,Ryzen 5 2400G作為一顆處理器產品,雖然本身很有競爭力,但也有核顯無法避免的限制,比如TDP等等,所以想要吃雞的話,最理智的選擇就是組建8GB的雙通道內存,頻率其實3200MHz已經足夠,然后再在這個基礎上超頻Vega 11,其實只要超過接近1600MHz的水平,都有超過60 FPS的幀率。而如果你是使用Ryzen 3 2200G的話,還不要忘記把處理器頻率鎖在3.8GHz左右。哦對,如果還有什么要說的話,大家在點亮后最好看看VCore的電壓,我們在不止一款主板都發現電壓比較高,默認甚至有1.4V左右,這種熱量對于游戲的負面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其實降低的1.2V左右都可以。
總的來說,其實如果大家有購買Ryzen 5 2400G的準備,那么比較推薦的裝備是雙通道8GB內存,頻率其實只要有3000MHz都可以有不錯的性能,而最后不要忘記的就是可以通過Ryzen Master來對Vega 11核顯超頻,這樣才會有盡可能理想的性能被榨出來,其實在這種獨顯價格非常高的時候,購買性能接近入門級獨顯GeForce GT 1030的Ryzen 5 2400G所需要的價格還是蠻低的,對于要求不高的游戲玩家來說是很值得考慮的選擇,當然Ryzen 3 2200G的性價比更高,不過性能就要打折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