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數據庫的啟動過程:啟動實例---加載數據庫---打開數據庫
1、startup命令后,執行的順序如下:
a、首先使用服務器上的spfileSID文件啟動實例;
b、如果沒有找到spfileSID文件,就使用服務器上默認的SPFILE文件啟動實例;
c、如果沒有找到默認的SPFILE文件,就使用服務器上initSID文件啟動實例;
d、如果沒有找到initSID文件,就使用服務器上默認的PFILE文件啟動實例。
2、nomount:只在創建數據庫或重建控制文件時使用;
a、只啟動實例,不打開數據庫中的文件,連控制文件也不打開;
b、分配SGA,即配置所有的內存緩沖區和相關結構;
c、啟動所需的全部后臺進程;
d、打開報警文件和追蹤文件。
3、mount:只在對數據庫進行維護期間時使用,如系統表空間恢復、修改數據文件名、移動數據文件 等;
啟動實例并打開控制文件,進行如下工作:
a、將一數據庫與已啟動的實例關聯起來;
b、利用初始化參數文件中的說明鎖定并打開控制文件;
c、讀控制文件以獲取數據文件和重做日志文件的名稱和狀態信息,但并不檢查這些文件此時是否 存在;
4、open:啟動實例并打開控制文件,進行如下工作:
a、打開所有的聯機數據文件;
b、打開所有的聯機重做日志文件;
5、alter database可以 從nomount狀態轉為mount狀態,或從mount狀態轉為open狀態;
Linux服務器上設置oracle數據庫開機自啟動
1. 前提條件:確保已經在Linux系統中正確安裝好oracle數據庫的服務,使用手動方式可以正常啟動。
2. 先以root身份登錄到linux系統,使用客戶端遠程連接到linux服務器,推薦使用的遠程連接軟件是xshell。
3. 鍵入命令"vi /etc/oratab"(使用vi編輯器編輯文件/etc/oratab)。
4. 進入vi編輯器后,找到"orcl:/u01/app/oracle/product/12.1.0/dbhome_1:N",改為"orcl:/u01/app/oracle/product/12.1.0/dbhome_1:Y"。修改完成后,保存退出vi編輯器。
說明:orcl為實例名;/u01/app/oracle/product/12.1.0/dbhome_1為oracle安裝目錄;會因每個人安裝目錄的情況不同而有所不同。
5. 鍵入命令"vi /etc/rc.d/rc.local",打開修改文件的界面。
6. 在vi編輯器中,添加如下內容:
su oracle -lc "/u01/app/oracle/product/12.1.0/dbhome_1/bin/lsnrctl start"
su oracle -lc /u01/app/oracle/product/12.1.0/dbhome_1/bin/dbstart
說明:/u01/app/oracle/product/12.1.0/dbhome_1為oracle的安裝目錄,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修改。
7.保存并退出vi。
重啟服務器,預祝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