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與秋作伴



    本文,你可以找到2022年10月前市售絕大多數主流國產機械鍵盤的評價。

    今年618期間寫了一個百圖萬字的機械鍵盤選購攻略,其中純科普的內容差不多已經有6000多字了,雖然其中還有一些錯誤或者表述不完整的地方,但是自認為也是目前最新,最全的機械鍵盤選購攻略。那么今年雙11,我們就總結一下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機械鍵盤,對他們的軸體、功能、進行匯總,點評,并列表,梳理產品矩陣,希望能給大家的選購提供一個參考。


    雖然之前考慮根據價格、或者根據配列去進行分類,但是當我實際去做的時候,發現做這種大匯總,無論以哪個緯度去分類都不合理。因為同一個產品系列會有不同的軸體、不同的配列,以及單模三模不同的版本,價格跨度會很大。所以最終以品牌為主干、系列為枝干,再添加具體使用的軸體、版本等樹葉算是我能想到最合理的分類方法。

    因為要做成詞典級的匯總,文章會很長,對讀取帶來不便,而值此雙11,很多廠家也都會推出新品鍵盤,所以第一部分我會推薦今年雙11的熱門或者新品鍵盤。給大家的選購提供參考。

    本文涉及的均為國產機械鍵盤。

    一,雙11值得購買的熱門新品鍵盤推薦。

    以下推薦不分先后順序,而且雙11值得推薦的也不止有這10把鍵盤,雙11后續為文章我還會補充一些新品鍵盤,歡迎關注。

    1,Keychron Q1

    特點:低價鋁坨坨,精致質感

    首先介紹的不是一個鍵盤整機,而是一個套件。雖然Q1本身不是新品了,但是套件在今年推出了V1和V2兩個版本。

    渴創可以說是國內目前做鋁坨坨配列最全的品牌,Q系列涵蓋了幾乎所有主流配列(甚至還有Alice和40%),而且價格也不貴,有三種顏色可以選擇,非常適合剛剛想要用上鋁坨坨但是預算不高的小伙伴。Q系列多款都是有專門的套件售賣的,減去了軸體和鍵帽測成本,可以方便小伙伴更加自由DIY組合一把自己喜歡的鍵盤。


    首先要說的是這個套件用料是真的頂啊,沒上軸體和鍵帽直接就3斤半了,真防身神器。


    包裝靠譜,套件到手沒有瑕疵,CNC工藝陽極的表面質感非常好有細膩磨砂感,不滑手。采用的是硬Gasket結構,pron棉固定金屬定位板,按壓可以感到很大的緩沖空間,加上基本不用調整的PCB衛星軸,算是質感非常不錯的一款75%配列的套件了。有黑色、灰色和克萊因藍色可選,我選的是灰色款,顏值不錯。


    我搭配的是小黃魚收來的紫金軸和一套雪山鍵帽,整個安裝過程還是輕松愉快的,紫金配色的軸體不多見,這是一款段落加大的類茶軸,略接近提前大段落。


    雖然沒有過多的修飾,但是單單這金屬質感就已經甩出同價位鍵盤的一大截了,手感不錯,主要是整個套件很扎實,實實在在的鋁坨坨。如果對聲音有比較高的要求的話,網上有針對keychron各系列的專門的聲音包,可以自己動手改造一下。

    今年雙11期間Q1的V1版大概是628的樣子,不過拼多多果園隨便澆下水基本580左右就拿下了,有85折券的話價格更低,同時送一套幻影黃軸,參考閑魚價格65左右,相當于套件500出頭就能拿下,性價比很不錯,而且keychron的售后也比較靠譜。


    2,黑峽谷E4

    特點:簡約性價比Gasket

    黑峽谷在9月剛剛推出了618新品y系列的新軸體版本,這馬上又推出了高性價比的Gasket結構E系列鍵盤。這個系列擁有75%的83鍵和99鍵兩個版本可以選擇。其中E4是黑峽谷第一次推出這98配列的產品。可以說是同時填補了Y系列和X系列中間的空檔價位和空檔配列。特點是采用了很少見的漆面設計以及黑峽谷一如既往的手托。

    E系列這兩個配列的特點就是緊湊的同時避免誤觸,F區與ESC之間保留了空隙,12顆F區按鈕每6顆在一個分區。配色有白、藍兩色可選,尤其是白色版本和Y系列真的是太像了,如果不是Y系列剛剛更新了品質更好的冰淇淋軸和兩款靜音軸體,E系列簡直完全背刺自家老大哥。

    最近一段E4是我的主用鍵盤,雖然定位版并沒有像Y系列一樣開槽,但是手感和Y系列是非常接近的,鍵帽表面觸感還要更好一些。缺點是鍵盤在上漆前沒有打磨成光面,導致看到的漆面試凹凸不平的,白色版看起來尤其明顯。

    E4的價格是499元,同價位下98配列的Gasket競爭對手不多,實力相對也不那么強,所以比較推薦得是E4的藍色版本。


    3,阿米洛 嫦娥

    特點:中國風主題、熱升華鍵帽、靜電容軸

    我說阿米洛,你怎么不在中秋推出這個配列呢,不過這一年來我國探月工程取得了巨大成果,推出嫦娥主題鍵盤也算是恰如其分了。而且2023也恰好是兔年,白兔搗藥、嫦娥奔月,都和兔子離不開關系。

    眾所周知,阿米洛的主打賣點就是靜電容軸體和漂亮的高品質熱升華鍵帽,這把嫦娥當然也是在這兩個賣點下開發出的一款全新鍵盤。除了在鍵帽刻字上使用了類似花旦娘的古典漢字設計,在整個鍵盤套件的正面和背面還印上了奔月壁畫,這幾乎可以說是阿米洛有史以來鍵盤上圖案做得最復雜且精細的一款鍵盤。

    尤其是嫦娥加入了月相設計,F區按鍵上都有一個隱藏的月亮,在關燈的時候是看不見的,開燈后月亮亮起,這個區域的15顆按鍵正好對應月亮15天里不同的形態。說實話,暗光情況下,第一次看到那16個月亮幽幽亮起的時候……我驚了。

    這把鍵盤大概有20顆鍵帽使用了五面熱升華工藝,空格非常平整,完全沒有蹺蹺板。F區的鍵帽質感和主鍵區不一樣,是光滑觸感,

    制臻軸或者靜電容軸,凱華版和cherry版支持三模和熱插拔。我手上收到的這把是阿米洛新出的紫羅蘭軸,是一款類似茶軸的輕微段落軸體。目前市場上類茶的產品比較少,有限的精力大家都去做提前大斷落了。而阿米洛這款軸體應該算是標準段落的類茶軸,延續了靜電容軸一貫的順滑手感,段落感比和cherry茶非常接近,打字的時候還是阿米洛獨有的帶陶瓷質感的觸底聲音,加上新升級的鍵帽,整個輸入質感很不錯。

    如果買凱華臻軸版本,就支持熱插拔和三模,如果買靜電容軸版本,那么只支持有線模式并不能熱插拔,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


    4,skyloong GK75

    特點:百變玩法、半透明外殼、提前大段落軸

    skylonng小呆蟲,原本屬于極客定制,后來獨立出來,旗下很多的鍵盤都很有創意。

    這次的GK75比較有意思的主要有兩點。

    ①最多可以加四個旋鈕,一步實現旋鈕自由。

    ②支持常規空格與分裂空格,自由切換。

    另外,外觀采用了磨砂面的黑透設計。軸體方面個人推薦茶軸,原因是,這軸八成是佳達隆代工的,我個人使用體驗感覺非常像小袋鼠,聲音非常好聽。

    聲音好聽的另一個原因是這把鍵盤也是延續了小呆蟲的專利設計lite Gasket,采用螺柱+硅膠墊緩震,雖然沒有標準Gasket軟彈,是介于Gasket和普通鋼定之間的一個觸底感覺,同時聲音上表現更好。大鍵很完美,無肉感無雜音。

    配件方面極為豐富,幾乎是配了大全套的鍵帽,獨特高度的球帽設計,手感圓潤舒適,鍵盤上自帶一個旋鈕,包裝里送一個旋鈕。雖然上限支持4個,其實日常使用2個已經 夠用了。

    稍顯遺憾雖然分體空格下最多可以安置三顆軸體配三顆按鍵,但是標配的鍵帽并沒有單獨為分體空格部分配置鍵帽,只能用其他按鍵代替,希望后續能夠改進。

    值得一提的是GK75還有青春版,外觀一樣,把有意思的功能和RGB背光砍了,軸體換光軸,但是就日常使用手感和聲音都是一樣的。299的價格性價比很不錯。


    5,黑爵AK966

    特點:類98配列三模Gasket鍵盤、三層poron消音棉、10000mAh大電池

    AK966可以算是黑爵整個產品線里最有競爭力的一款產品,拿到整個國產市場上,也是相當有特色。

    近年最流行的標準98鍵位設計,去掉了個別使用頻率偏低的按鍵(畢竟要規避專利),加上了音量旋鈕,Gasket結構,凱華的全POM材料MX冰激凌軸體。填充材料不是EVA、不是硅膠而是實實在在的Poron棉,軸下墊同樣也配齊了。

    最重要的,作為一把支持藍牙、無線三種連接方式的鍵盤,AK966的10000mAh電池可算得上量產No1,可以告別續航焦慮,算是堆料堆滿了。

    雖然黑軸這兩年已經不那么流行了但是對于很多游戲玩家或者對按鍵反饋比較敏感的用戶來說,還是比較喜歡壓力克數大一點的軸體的。MX冰淇淋軸的壓力為55g,對比cherry黑軸要輕5g,但是因為順滑度要好很多而且POM材料軸體是越用越滑,所以實際使用時感知到的壓力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享受到的反而是更有力更跟手的回彈反饋。

    隨著現在輕壓力軸的大行其道,這種類黑軸鍵盤越來越少,而AK966則是目前市場上極為少見的大壓力克數線性軸鍵盤,對于各位指力比較大或者喜歡很強回彈感、在游戲中喜歡快速反應的朋友來說,是非常合適的選擇。

    當然,如果你喜歡其他手感的軸體,AK966是一把支持全鍵熱插拔可更換任意軸體的鍵盤,搭載凱華熱插拔軸座,可以兼容市面上任意三腳、五腳軸體,拔插更換,十分方便。

    這款鍵盤雙11期間參與跨店滿減疊加優惠券后大概600左右可以拿下。


    6,達爾優Z82小方糖

    特點:高顏值Gasket、超強軟彈感

    在機械鍵盤圈,女性向的鍵盤向來是各個品牌用來割韭菜的,外觀上一定要漂亮或者可愛,軸體差不多就行,結構上更不會下功夫。萬萬沒想到的是,外設領域摸爬滾打了這么多年的達爾優居然是個實在人,出了這么一把Gasket結構的小方糖Z82。

    Z82到手之后讓我相當相當的意外,因為這把鍵盤相當的軟彈,這還是在定位板沒有開槽的情況下。軸體的話還是推薦凱華的輕音軸,一方面就像它的名字一樣,是一顆壓力克數輕的靜音軸。另外,并沒有特別極致的去追求靜音,整個手感還是不錯的,不會感覺過于的肉。

    鍵帽采用了弧形倒角內凹的球帽,稍稍需要適應一下,不過實際拿它打字的時候并沒有發生誤觸的情況,而且邊緣是圓滑的,摸起來很舒服。沒有RGB背光,但是白光其實更符合這把鍵盤的氣質。

    這把鍵盤著實是給了我不小的驚喜,軟彈的手感在打字時候的回饋非常柔和。達爾優目前所出的所有Gasket鍵盤不管價格高低都是市場上的一流水準。可惜不支持熱插,否則我還挺好奇如果換成普通軸體它的聲音表現會怎么樣,再就是右上角的這個旋鈕質感比較一般是個小遺憾。

    但是這個可愛的小貓爪硅膠套是蠻能俘獲妹子的芳心的,可以說的上是一把好看又好用的鍵盤。預售到手409元的價格也是不錯。


    7,御斧 L75

    特點:彩屏小窗可自定義、巨人之心RGB軸

    御斧是今年機械鍵盤圈的一匹黑馬,當然,今年的黑馬太多了,御斧是最黑的那一匹。雙11,御斧有了沖擊中高端的想法,推出了L系列機械鍵盤,暫時有L75和L98兩種配列。

    看到L75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右上角的小窗,這個小窗是彩色的,Morten顯示時間電量連接模式等信息,同時還可以通過驅動生產照片或者手繪,自定義上面的內容。

    手里這款在設計上有點工業灰的感覺,一圈邊框的磨砂質感非常細膩。前側是一根細細的RGB燈條,有點綴作用又不會喧賓奪主。這次L75的審美上我找不到槽點,估計應該可以讓絕大多數用戶滿意了。

    軸體使用的是TTC新發布的巨人之心RGB軸,可以認為是愛心軸的陽剛版,按壓的質感明顯好于快銀、金粉等軸體,但是這款軸體的終端零售價要5塊多,這也是這把鍵盤的主要溢價點。

    另外這次御斧終于用上了真Gasket結構,雖然依然還算是硬Gas,但是用力按壓后的形變程度是我用過的量產里最大之一,所以沒有經過優化的L75雖然并沒有極致的麻將音,但是打字時候的Q彈手感還是讓人越用越上癮。值得一提的是Y系列上翻車的大鍵這次在L系列上交出了完美答卷。

    至少從我手上的L75來說,它絕對是一把好鍵盤,無論從做工、手感還是功能上。不過我唯一擔心的還是價格,畢竟御斧在消費者心中超高性價比的形象已經根深蒂固。消費者是否有心理準備來接受一把顏值和手感全面超過自家前作,但是價格也高出很多的御斧呢?


    8,rk r104

    特點:極致性價比、越級大鍵及軸體順滑感

    千呼萬喚,rk 今年下半年賣爆了的百元級機械鍵盤r87終于迎來了完全版,r104,在今年雙11,來了!依然還是黑白兩色,外觀延續了r87的設計風格,保留了側面的RGB燈條,類燃風的外殼設計。

    rk的r系列最大的特點就是堆料足,這有次單色光18鍵熱插拔版本和RGB全鍵熱插拔兩個版本。其中白色鍵盤的單色背光為冰藍色,黑色版本為白色背光。軸體依然還是推薦九紫代工的兩款線性軸。38g壓力的K白軸和50g壓力的K黃軸。這兩套軸體在100元價位上順滑度上還找不到可以超過他們的。

    拆了一顆看了一下,K銀軸采用了雙端式的長彈簧,軸心有薄薄一層油膜,導軌上并沒有上潤滑,這也說明這款軸體本身的精度很不錯,不需要導軌潤滑就可以達到現在的順滑水準。

    之前一直比較擔心這個系列軸的壽命問題,畢竟低價軸普遍不耐用,不過從最開始搭載在rk98上K黃出來有半年多了,貌似沒什么斷觸的消息,還是可以讓讓人放心的。

    大鍵還是rk新開的那套模具,比我之前買的r87更好了一點,無雜音且相當干脆利落,且沒有出現個別大鍵過垮的情況。

    二色的鍵帽的透光度不錯,不過表面有點偏光滑,有點擔心耐磨度且個別鍵帽有注塑瑕疵,比如右側shift字符周圍的的白色會和整個鍵帽有一定色差,不過這個價位也難以要求更多了。

    r104預計會在11月1日發售,依然還是那么的卷,需要高性價比全配列鍵盤的小伙伴可以關注一波。暫時先放一個r87的鏈接。


    9,VGN811+VGN211

    特點:大小鍵盤組合、黑白小窗、熱升華鍵帽

    今年下半年最火的75%鍵盤是珂芝K75,其次就是堆料王VGN811了,而帶顯示窗的75%鍵盤+帶旋鈕數字小鍵盤的組合可謂相當有創意。

    我們來一個一個說,首先主鍵盤是一把75%配列的鍵盤VGN811,初看之下是標準的公模外觀設計,仔細一看右上角是一個單色的小屏幕,機器自帶幾種簡單的圖案,后續還可以在驅動中自己更改圖案。

    底部為磨砂半透明的設計,而且安裝了RGB燈光,燈光可以通過底部散發出來,非常的漂亮。

    軸體使用的是TTC最新推出的烈焰雪軸,當然還有金粉、快銀和烈焰紫軸可以選擇。鍵帽為熱升華工藝,圖案很漂亮,熱升華效果也很好, 看不到明顯的暈染。鍵盤你內部的填充棉使用的是目前最好的pron材料,同時標配了軸下墊,基本上能給的配置都給滿了。

    VGN211是一個pad數字區小鍵盤,左上角還有一個旋鈕可以調節音量或者一鍵靜音,非常實用。使用的同樣是烈焰雪軸。

    有點遺憾的是主鍵盤VGN811和數字區小鍵盤VGN211也許真的不是統一進行設計的,兩者在高度和寬度甚至顏色方面均有一定的偏差,粗看沒感覺,細看還是比較明顯的,而且二者要用各自的2.4G接收器連接電腦,不能做到一拖二。如果后續能改進一下就更好了。


    10,杜伽 K610W

    特點:清新簡約風、精致做工、長續航

    K610是今年618剛剛推出的系列,不過雙11之前,杜伽對610進行了升級,推出了白色背光版本,更重要的時更換了軸體,雖然我覺得之前的佳達隆晶軸已經蠻不錯的了,但是這次還是換成了最新的凱華軸。

    我手里這款是白色為主色調的回聲配色版本,正面和背面都是白色的,而中間包圍了三面黑色,這一整塊的黑色凸起很好地分隔了整把鍵盤的線條,這也是杜伽近一段時間以來的設計語言。從K330到K610,簡約清新的外觀設計越來越爐火純青。

    最新的凱華軸體從使用角度來說我覺得和之前的佳達隆晶軸似乎沒有明顯的差別,軸體也使用的是常規結構而不是凱華的專屬box結構。開軸來看也是只有軸心有薄薄一層油,導軌上沒有上油。紅軸版本使用下來感覺比晶軸的手感更加輕盈。

    采用了原廠高度的透光鍵帽,和之前K310和K330W上的鍵帽水準差不多,表面有細膩的磨砂紋路,PBT含量據說不錯。空格鍵在拇指按的方向做了一個圓弧倒角,避免割手使用起來會更加舒適。透光度不錯,白色的背光非常契合這把鍵盤的整體設計,給顏值也是增色不少。

    K610W的另一個亮點是在藍牙模式下,每天使用8h,可以做到360天的驚人續航,就是2.4G模式下,關燈續航也可以達到200天。一年沖一次的鋰電池無線鍵盤,真的是給使用帶來了更多的方便,當然也要贊一下現在國產的無線驅動越來越成熟了。

    雙十一期間104版本的白光K610W的價格是819元、87版本為719元。這顯然不是一個主打性價比的系列,但是獨特清新的設計,考究的細節和細膩的做工是杜伽的核心競爭力。它雖然不夠酷炫,但是無論辦公還是家用都非常合適,出色的手感也讓人有物有所值的感覺。


    二,主要國產機械鍵盤品牌及產品匯總

    以下品牌根據拼音或英文首字母進行排序,序號不代表推薦次序。不會列個各個品牌的所有機械鍵盤產品,但是會幫大家梳理品牌的產品線,對于產品比較豐富的品牌還會幫大家列表,以看得更加清晰。

    然而本文的工量著實是意想不到的大……所以有些表格沒做

    A

    1,阿米洛/手里鍵

    阿米洛作為國產中高端量產鍵盤的代表品牌,并沒有參與近2年多了國產機械鍵盤的內卷風暴,所以市面上流行的RGB、三模、熱插拔、Gasket結構,阿米洛大部分產品都沒有,雖然從去年底開始也有了三模產品、今年618開始也有了熱插拔的尤加利,但是總體而言,阿米洛的產品主要是還是傳統的兩個賣點——靜電容軸+主題熱升華鍵帽。

    包括最新推出的副品牌手里鍵,也是以靜電容軸為主要賣點,同時輔以比較有特色的外觀設計。

    整體而言,主要依靠出色的手感、外觀設計,不錯的做工贏得消費者,適合非價格敏感且追求鍵盤顏值和質感的用戶,另外個人不建議購買阿米洛配櫻桃軸體的產品,各種靜電容軸和凱華定制軸體系列手感都要好很多。

    鍵帽算是阿米洛的精髓,熱升華鍵帽除了可以做出更好看的團,另外耐磨度也好于大部分的二色鍵帽。后來推出了V-Silk PBT鍵帽在表面紋理上做了調整,手感更舒適。基本上阿米洛近期出廠的產品已經都更新鍵帽了。

    如果把阿米洛所有的的產品都列舉出來篇幅未免過長,所以做了一個歸類,純個人總結,未必科學,歡迎拍磚。

    ①主題系列一代:海韻、櫻花這倆是阿米洛的早期經典作品,而后來的夢蝶系列、滿天星、夜色系列也可以歸于此類,就是有一套工藝水準很高的熱升華主題鍵帽,但是外殼套件本身是純色設計。

    熊貓、早櫻茉莉薰衣草、山巔也可以算在這里面,但是他們的外殼上有類似木紋的紋路,不過最近看到海韻、櫻花這些老主題也更換這款紋路外殼了。

    ②主題系列二代:花旦娘、錦鯉娘、鴛鴦娘、魁拔、勇士翱翔、耀星、大圣歸來、小鈴鐺以及今年雙11前推出的嫦娥系列,都是主題熱升華鍵帽+外殼部分同樣有主題圖案的設計。

    ③主題系列二代新模具:問鶴娘,因為是用了全新的模具,所以問鶴的整個結構更合理,每個鍵區的外圍也會有一圈金邊,內部消音結構做了一定的強化。八云用的應該也是同款模具,但是整個設計上簡單很多。

    ④尤加利系列是阿米洛今年618新推出的一個系列產品,外觀上個人形容是比較淡雅,整體做工水準非常高,手感也很不錯,算是一款極為精致的小鍵盤,這把鍵盤也是有靜電容軸和凱華定制軸兩個系列可選,凱華軸的款支持軸體熱插拔。

    另外,雙11阿米洛尤推出了姬秋麗,整個配色很有冬日暖陽的感覺,而且有三模版本。

    ⑤Sword2系列:具備客制化水準的全金屬機械鍵盤,108鍵的價格已經達到了2500元價位。整體的鍵盤外形、做工水準都完全不輸甚至好于同價位的客制化套件,不過作為一把量產鍵盤它的銷量就相對一般了。

    ⑥手里鍵目前有半藏、才藏兩款產品,都是復古風格設計的雙模鍵盤,并具有雙旋鈕。手里鍵的設計風格在目前的量產機械鍵盤市場上可以說是獨樹一幟,就看你愿不愿意為此買單了。另外多說一句半藏的腳撐設計可以說是相當的有創意。

    總體而言阿米洛的鍵盤從外觀到手感,品質感都不錯,早幾年大鍵還有偏肉的問題,今年入手的兩款產品就都已經是完美大鍵了。盡管全系沒有Gasket結構的,但是阿米洛的觸底聲音也一直都是有特色的,有點類似敲擊陶瓷的聲音。如果你喜歡他的外觀,預算也夠,買就是了,阿米洛不是一個追求性價比的品牌。

    因為不需要觸點,靜電容軸的順滑度是絕對的優勢所在,我比較喜歡類銀軸的曇白軸,短鍵程觸發,回彈很給力,手感特別Q彈。手里鍵獨占的艾草灰手感與之類似,但是總鍵程是常規的4mm,曇白為3.4mm。喜歡輕盈手感的推薦雛菊黃,35g的壓力,但是手感明顯比37g的金粉還要輕很多,順滑度非常好。提前大段落軸鳶尾藍也很有特點。凱華臻系列兩款軸的評價反饋也都很不錯。

    個人比較推薦的除了前面說的新款嫦娥,還有尤加利、問鶴、手里鍵才藏,再就看喜歡哪款的外觀了。


    2,艾石頭

    艾石頭是鍵圈古董級大佬大韓創立的品牌,大韓同時還是cherry中國的主代理商。產品線方面并不豐富,主要是低端的FE系列和中低端的AL系列。

    FE主打的就是高性價比,但是近期也推出了不少特色鍵帽以及主題外觀版本。AL系列名氣比較小,主要特點是有一個全鋁的外殼。但是注意它其實甚至算不上鋁皮皮,只能叫鋁框框,大概和cherry的MX3.0有點類似,就是外面套了一個拼接的鋁框,單模版本價格只要249元,AL87pro則是三模、RGB、熱插板配滿。

    軸體方面,FE軸體為集賢代工,順滑度不錯,耐用性一般,建議購買熱插拔版本或者在售后穩定的京東自營購買。AL87和AL87pro則分別使用了艾石頭V2和艾石頭V3軸體。

    個人比較推薦的是FE87和104的熱插拔+RGB版本,以及幻彩版本。FE系列為狼派代工,整個套件做工在100元價位基本上是最好的水準。


    3,Akko

    akko原本是ducky的一個大陸代理,后來自己拉出來單干,當時的路線有點類似于低價阿米洛,同樣是以PBT熱升華鍵帽為賣點,至今為止,akko依然是國內手握聯名IP最多的機械鍵盤品牌。當然了,一分錢一分貨,akko的主題鍵帽無論是顏值還是工藝對比阿米洛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不過從2020年雙11開始,akko成為了最早一批使用TTC金粉軸、金紅軸的品牌之一,在此之前,TTC的這些軸體還只活躍于客制化圈,量產圈國產軸還是凱華BOX軸和佳達隆軸的天下。也是從akko搭載TTC金粉軸開始,國產機械鍵盤開始卷起來軸體,徹底遠遠的甩開了和cherry軸手感上的差距。

    akko的模具和做工水準都比較一般,但是因為價格低,軸體好,鍵帽水準在同價位也比較不錯,所以一度被調侃是買軸體送鍵盤。買akko拆軸后再賣套件和鍵帽的人也是非常多。akko也從一個三線品牌銷量飆升,成為鍵圈熱門。不過過去的大半年來akko的聲量小了很多,有消息說他家的軸體合作出現了點變化,具體情況我也不太清楚。

    akko現在也在出售自己的軸體,為康騰特軸,價格普遍1元左右,性價比不突出,個別的比如CS銀軸評價不錯,也在賣自己的主題鍵帽,價格不算便宜,但是在品牌鍵帽里性價比算比較不錯的。

    產品方面,3108和5108均為108鍵配列,套件上本身區別不大,3108目前均為單模普通OEM高度鍵帽。5108有三模也有有線版,但是鍵帽方面比較出彩,不同版本搭載了不同高度的球帽,而且增補鍵帽給的也比較全,基本上買鍵盤的同時就擁有了一個小全套甚至大全套的主題鍵帽。

    108鍵還有一個MG108系列,采用的是撞色鍵帽設計,特色奶油軸體,只有有線款。

    3108和5108系列向下有96%、87、68、61四種配列,整體素質和特點與108系列差不多。

    比較有特色的是akko有Alice配列的鍵盤,而且價格也不錯。

    75%配列方面akko有5075系列和PC75系列2個產品線,其中PC75有一定的客制化感覺。

    3084也是一個老系列,不過因為75%配列最近比較火,過于緊湊的84配列最近不吃香了。

    酷創者是akko出品的鋁坨坨系列,之前的配列還比較齊全,算是比較早的量產鋁坨坨,不知道為什么沒有接著做下去,現在只剩下一點點尾貨。

    ACR TOP75是akko一個新出的產品,采用了客制化比較常見的TOP結構,也是比較少見的TOP結構量產鍵盤之一。同期推出的有金屬和亞克力兩種外殼材質的產品,不過金屬套件貌似已經無貨了。

    另外在老的標準98配列被告下架之后akko推出了新的F區緊湊型98配列產品,PC98,這款套件比原本的3系和5系套件看起來水準要好不少,而且采用了PC材質的透明上蓋也是最近你比較流行的設計。

    因為akko的產品線實在過于豐富,且主題眾多,3系和5系后面跟著配列再往后還有不同的字母,整個產品線,想理清其實比較難,表格如果有差錯歡迎指出。

    比較推薦的一個是Alice配列產品,畢竟300多的量產alice是很多想嘗試這個配列的小伙伴比較理想的入門選擇。

    如果預算不高,對鍵盤細節不太在意,但是喜歡漂亮的主題鍵帽的話,可以選擇3108有線系列,基本上200多可以買到108配列和主題鍵帽款。akko的微信小程序還能199買到甩貨的標準98配列鍵盤,除了鍵盤放得可能久了一點,但是性價比非常不錯。

    外觀黨同樣可以考慮5108S,有多款不同主題球帽的產品可以選擇,且套件上也都有各種圖案,除了套價本身素質相對一般,但是顏值在同價位可以說是無敵的。


    C

    4,CoolKiller

    前段非常火的一個品牌,旗下主力也是唯一的常規高度軸體產品就是CK75,送軍火箱以及全透明的PC上蓋配四周透明的布丁鍵帽是CK75最大的特征和優勢。所以說到底,CK75是主要賣外觀顏值的一個品牌。

    產品本身品質來說,Gasket結構,圓潤的外殼設計,右下角既是銘牌又是2.4G接收器的收納倉,這款產品在設計上應該說非常成功,包括這套鍵帽的顏值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閑魚上不少專門收這把鍵盤的鍵帽的。

    缺點在于除去顏值之外即使是首發699還送軍火箱的價格,性價比也想對一般,做工合格,熱插拔功能使用的是高特軸座,在使用次數上表現比較一般,不如凱華和TTC軸座,甚至不如佳達隆軸座。如果喜歡它的外觀,買就行了,產品本身手感和質量都過關,聲音也好聽,到手就有麻將音,就是別頻繁多次的換軸體就好。

    配色主要由黑、綠、粉三種,另有無色全透殼的北極熊版本,更貴一點。


    5,赤度

    早在2017年,赤度就推出了棱鏡軸機械鍵盤,其實就是光軸,其中還有一把外殼是木制紋路的,質感不錯。

    不過呢,現在的赤度市場聲量就比較一般了。

    簡單總結一下赤度的幾款產品。

    ABM641一款小配列船殼鋁坨坨,采用了電泳工藝,有白色和黃色兩種,避免還有一些紋路,售價599元,還是貴了點,尤其是60%配列使用也不方便。

    ABM084是一把帶旋鈕的三模類87配列鍵盤,外觀有點小意思,鍵帽采用的是熱升華工藝,圓弧形的側邊也比較有辨識度,問題在于,他如果能便宜100多元就好了。

    ABM648,一個三模的鋁坨坨套件,又是60%的設計,但是有了獨立的方向鍵,但是右shift被分割得比較小,這回價格依然是定高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把網吧風的鋁合金鍵盤和一把棱鏡軸的87配列鍵盤。

    D

    6,達爾優

    達爾優曾經在鍵盤圈的口碑比較一般,直到A98的出現算是打了一個非常漂亮的翻身仗。實際上從EK861和EK871開始,就可以看出達爾優開始認認真真要做鍵盤了。目前比較值得購買的鍵盤主要還是A系列,本著節省時間節省筆墨的原則,本文只對達爾優比較值得推薦的系列進行介紹和盤點。

    首先達爾優的A系列是整個品牌的旗艦,絕大多數的A系列鍵盤素質和手感都非常不錯,尤其是A98,作為最早推出的一批量產Gasket鍵盤,整個設計非常合理,手感軟彈,聲音好聽。下半年推出了釉下青主題的A98更是直接解決了A98之前的兩大短板,大鍵肉以及鍵帽顏值一般。再加上幾乎是加量不加價的價格,可以說是目前達爾優品牌旗下最值得購買的鍵盤之一。

    A98的87版本A87pro也可以算是A98 的小改進版,整個配色比較和諧,大鍵調校至少比我的首發版A98要好一些。

    A100和A84的這種完全緊湊型配列放到今年稍微有點過時,且沒有Gasket結構,性價比、做工、手感尚可,喜歡外觀可以考慮。

    100元以內價位的DK100依然還是很有性價比,預算比較低的朋友依然可以考慮,不過稍微高點就可以入艾石頭甚至rk r87了,主要看你更吃誰的顏。

    A84pro應該算是達爾優推出的第一款鋁坨坨機械鍵盤了吧,屬于緊湊型配列,如果像最近流行的75%那樣可能會減少誤觸,但是這個配件的設計上其實個人還是很喜歡的,頂部一個拾音燈條非常有創意,希望后續有機會能推出其他配列的版本。

    今年雙11最新推出了A81,借鑒了一部分客制化圈比較成型的設計,也是量產鍵盤里推出的一個無 定位板Gasket鍵盤。從先期媒體測試機的反饋來說評價不錯,這把鍵盤我也下單了黑透版本,截止發文已經從京東收到,11月1日后的一篇小清單會詳細說。


    7,杜伽

    杜伽這個品牌向來是不去和大家卷性價比的,但是并不代表他的價格貴。整個品牌的產品設計都是非常在線,總體的上是一種簡潔清新的思路。而且杜伽的驅動軟件也算是國產鍵盤里做得比較不錯的了。

    除了前面推薦的K610系列目前主要的幾個產品線分別是

    ①K310/K320系列

    這是杜伽的開山系列,可以說是奠定了整個品牌的氣質,在當初那個年代的做工和性價比都還比較不錯,不過時過境遷,cherry軸越來越拉胯,K310/320系列沒有及時更換軸體,也沒有補充隔音棉,購買的意義變得比較低了。其實我還是挺喜歡杜伽能把這個系列改版換軸的,畢竟四個配色個人都非常喜歡,整個套件的素質也還不錯。至少目前來說,此系列適合cherry軸愛好者考慮。

    另外白澤主題鍵盤也是使用的同款模具,比普通K310高了100元左右,這個溢價不算高,甚至對比普通版的K310有點值,畢竟熱升華鍵帽和這個外殼工藝、顏值都很在線。

    ②K330系列

    K330系列的外觀設計讓人眼前一亮,漂亮的60%小鍵盤,整個做工和手感也都非常在線,十分適合出門攜帶。缺點還是在于沒有獨立的方向鍵,使用起來需要適應。杜伽也是在這個系列開始使用了佳達隆晶軸的,這個軸體的素質個人感覺很不錯,順滑度、穩定性以及回彈跟手程度都比較在線。

    ③Fusion系列

    Fusion的復古式外觀設計在剛出的時候讓我驚為天人,真的是太好看了,不過在我即將下單的時候被友商的另一款鍵盤給拉走了。我對Fusion的期待還是希望能出一個使用佳達隆晶軸且支持熱插拔的版本。

    ④今年最近推出了G系列,看起來是走電競風了,一同上市的還有鼠標產品,具體怎么樣,等后續市場反饋吧。


    K520則缺少杜伽味道,類似電競品牌的懸浮式設計,僅有Cherry軸體,非鍵線分離結構,本身杜伽也沒有做太多的宣發,至少我是沒有找到這把鍵盤的亮點,故不做推薦。

    8,達摩鯊

    達摩鯊算是一個做工不錯,設計有一點自己的特點的品牌,但是缺少一些特別能打動人的特長,加上性價比并不夠卷,所以一直也算是一個不溫不火的品牌。

    達摩鯊的產品目前均是以K開頭,根據不同的配列賦予不同的編號,分別是K1pro、K3、K5、K6、K7pro和K9。

    品牌特色個人認為就是五面熱升華球帽,顏值上有自己的特色,以及在部分型號外殼設計上的一些小圓角、小巧思。


    9,杜卡洛

    鍵圈大佬退圈之后重出江湖創立的杜卡洛,至于是哪位大佬,歡迎小伙伴在評論區里說出來。

    杜卡洛目前只有2款產品,VN66特點是目前相對少見的65%配列帶旋鈕的產品,且有Gasket結構帶黃銅定位板,簡潔且精致的一款小鍵盤。

    不過最推薦的還是VN96,圓潤復古的外觀設計,超大的旋鈕,邊緣非常圓潤的MDA-V2鍵帽,6000mAh的大電池,可以說是設計上非常有特色的一把鍵盤,泰億代工,整體做工也是不錯的。其中中間的水粉藍是新配色,整個外觀還是很清新的。


    10,e元素/紅龍

    兩個品牌其實是一家,主要生產低端鍵盤,這兩個品牌最有特色的地方還是在于幾個比較罕見的配列。

    ①擁有獨立方向鍵的60%配列

    ②帶數字區的緊湊型78鍵配列

    ③游戲玩家專用的單手鍵盤

    都是很實用而且比較有新意的配列。

    除此之外,多種配配列都有矮軸版,且有很多不到200元的三模熱插拔鍵盤,雖熱使用的是套筒熱插拔,但是這個價格也不能要求更多。質量上相對價格還可以,軸體多數用的是環諾,還算比較靠譜。這個品牌適合喜歡這幾種配列或者對功能有要求但是預算有限的玩家。

    推薦他家的特殊配列吧。


    11,腹靈

    腹靈其實是大名鼎鼎的網際快車旗下的品牌,也是比較早入局機械鍵盤的廠商,之前也是以低端鍵盤為主,但是有點漸入佳境的感覺,后來推出的FL980和CMK系列在玩家中的口碑都挺不錯的,不過也受到了不少外觀抄襲的指責。不提這個,我們說產品。

    腹靈第一個在鍵圈比較火的鍵盤是F12,在國產機械鍵盤剛開始內卷的時候,F12以相對不錯的整體素質、68緊湊配列、熱插拔贏得了市場,現在看來這個系列就有點缺少引起人購買的動力了。

    FL系列是腹靈的另一個巔峰,外觀和某靜電容品牌高度相似,最經典的980由于配列專利糾紛下架,后來推出了小改配列并換上gasket結構的980V2,同時還有750和68兩種配列,整體來說中規中矩,但是競爭力稍顯不足。

    CMK借用了某客制化鍵盤的經典設計,在外殼上增加了兩塊金屬配重塊,一方面提升了顏值,一方面降低了敲擊鍵盤時候德共振。目前仍是大家經常推薦的一款鍵盤。整個套件的水準,大鍵調校,FSA高度球帽、所用的幾款凱華軸體,評價都很不錯。軸體選擇上比較推薦牛油果和冰淇淋兩款新軸體。今年雙11新推出了CMK99,搭載了TTC軸體,尤其是799的虎軸版本上市就賣光了。

    Q系列目前只有Q75一把,也是市場上比較早推出的全透明機械鍵盤,顏值上還是不錯的,結構上不夠完美。

    GP108和F11G目前來看都有點亮點不足,性價比也不突出。

    MK870是腹靈推出的一款87鍵位套件,其中包括有透明外殼的產品,這個套件素質水準還不錯,性價比也還行,有興趣可以買。

    所以比較推薦的還是CMK系列和MK870套件。


    另外RX980雖然是另外一個品牌,但是何FL980的相似程度很高,外觀上基本上FL980底部增加了一點倒角設計,黑色版外殼改為半透明、大鍵略有提升的一個產品。據說這款鍵盤本身就是腹靈代工的。因為這個品牌到目前為止也就只有這一款產品,我甚至有點懷疑它是腹靈為了防止配列因為專利原因被ban而做得小號了。這把鍵盤也有套件產品,個人人為比鍵盤本身更值得購買。


    12,Ganss

    我人生的第二把機械鍵盤就是2011年的時候在Ganss老板家買的,當時他還沒有創立Ganss,一晃,Ganss這個品牌也已經在鍵圈摸爬滾打了這么多年。目前Ganss主要由D、T、S三個系列。

    其中C系列比較老了,使用的還是清一色的cherry軸,我個人懷疑可能還是rk代工的產品線。而D系列和T系列是由信必成代工,做工和模具精度都要好一些。G系列也同樣只剩下底貨,

    D系列出得其實也比較早,目前只有cherry軸版本,如果只是打算買一個相對比較耐用,價格不貴的鍵盤,是可以考慮得。實際上我買的第一把Ganss就是他剛換代工廠后出的108D。在當時還是比較有特點且性價比不錯的鍵盤。現在看來也是同樣有點落后于時代了。

    108T和87T在最近一段時間做了升級,填充了夾心棉和底棉,空腔音明顯改善,大鍵的調校也做了一定的改變,基本上沒有雜音了,批次不同有的可能會肉一些。最大的優勢就是軸體多,配色多,簡而言之就是選擇多喜歡他家的配色風格的話可以選購。

    不過Ganss品牌我最推薦的還是8月底剛剛推出的75T。首先這款鍵盤雖然沒有Gasket結構把隔音棉、底棉甚至軸下墊都配滿了,所以聲音雖然沒有那么HIIFI,但是也比較純凈無雜音。亮點主要還是在于配備的幾款軸體,無論是提前段落軸小袋鼠軸還是有聲段落軸知夏軸亦或者是線性的冰淇淋軸,三者都是各自類型里最好的量產軸且配備這三款軸的產品價格上都不貴,所以性價比還是非常不錯的。右上角配備了一個塑料旋鈕,有點小,好在可以方便更換。右下角方向鍵上面增加了一個搖桿,非常有趣且實用的設計,這個搖桿的四個方向通過驅動可以設置成不同的功能,甚至設置成宏或者組合鍵,非常好用。實物方面,黑曜還是煙云紫的是比較好看的兩個配色。

    今年雙11,Ganss推出了98Tpro,想必應該可以延續75T的表現吧。


    H

    13,黑峽谷

    黑峽谷來有三寶,凱華軸、布丁帽,凱華軸座插得牢。

    作為最早的國產軸廠商凱華的親兒子,黑峽谷的X系列和GK系列都是性價比比較高的產品系列。GK系列個人只推薦基礎版,200元左右的鍵盤這個價位上配BOX軸質量穩定性和性價比都非常高,甚至多款是帶熱插拔的。即使是龍華軸也能很靠譜,耐用性很好。但是黑峽谷還推出了不少300多元的GK系列主題鍵帽版本,比如饕餮、精靈,不過套價本身的素質一般,所以不太建議購入。

    X和Xpro系列是低端里很長一段時間的萬金油推薦,BOX軸+布丁鍵帽算是比較有特點,畢竟黑峽谷的品牌做工、售后和軸體都比較靠譜。不過這個套件上蓋很小整個結構和無上蓋的船殼類似,手感上我還是更喜歡后續部分品牌推出的標準天地蓋結構同樣搭載BOX軸的產品。不過X系列的貌似最近優惠活動比較多,如果價格足夠劃算還是可以買的。

    68配列的模具出了soda和BOX系列,這兩把鍵盤大概主要針對國際市場吧,套件本身設計上手感上都很不錯,只是價格不親民。顏控且預算充裕,soda系列可以考慮的,里面做工用料都比較扎實,除了性價比確實一般,其他都蠻好。

    E系列前面已經推薦了,而E系列的上位Y系列也就是黑峽谷的旗艦款。論性價比的話肯定是不如E系列值得買。但是配備了目前量產最強線性軸冰淇淋pro和量產最靜音的深海pro軸體。設計上也有很多有趣且用心的地方,整體做工很不錯。從軸體到套件手感在1000元以內量產鍵盤里是穩穩的第一梯隊。不過Y5的冰淇淋pro軸價格已經達到了799元,很多消費者應該是還沒有做好花800塊買一把黑峽谷的準備。


    14,黑爵

    從我個人的視角來看,黑爵在早期主要是生產一些低端鍵鼠,在13/14年左右開始探索一條比較有特色的高品質鍵盤道路,記得當年它家的AK33-82鍵機械鍵盤曾風靡一時。

    它家的低端系列這里就不做贅述了,下面按照大概時間線寫一下黑爵的幾個系列。

    ①設計師熱升華系列:蜻蜓點水、巧克力、毛茸茸這三個主題鍵盤在設計上和熱升華工藝上都做的不錯。剛上市的時候毛茸茸和巧克力都是搭載德國cherry軸賣到過699,現在降到399后,蜻蜓做了小改加了旋鈕,毛茸茸無變化,巧克力增加87配列換了自主軸價格也更低。考慮到毛茸茸和巧克力套件本身的獨特性,如果你比較喜歡它的外觀的話,這個價格是可以的。

    畢竟即使放到500以內,也只有新貴和黑爵兩個量產大牌做圖案復雜的熱升華,而黑爵套件還有圖案,比新貴更進一步。我2年多前買的毛茸茸的大鍵雜音比較多,現在應該已經有所改善了。

    ②客制化輕氪系列:量產品牌真正的鋁坨坨系列,第一是渴創,第二差不多就是黑爵。目前輕氪系列有64、67、81三種配列,而且黑爵的鋁坨坨都有一些自己的心思,客制化味道更濃一點。AC064是這個系列的第一把三模鋁坨坨,屬于高性價比,這個雙十一的價格不到400塊,還是很能打;AC081是75%配列的鋁坨坨,有貓爪、和平2版本,顏值都很耐看;AC067就更特別些,有遠峰藍、赤峰紅、奶酪等不同主題。

    輕氪系列在套件用料上還是很良心的,67配列大概整機有1287g,81配列有1700多g。采用了Gasket結構,鋁制打孔或PC定位板都有。我手里有一把AC067遠峰藍,雖然鍵帽和軸體對我個人來說不算出彩,但整個套件是很扎實的,而且是三模鋁坨坨,活動的時候699,性價比還是可以的。81系列還可以換自定義金屬銘牌,可玩性蠻高的。

    ③常規鍵盤:開頭提到的AK966,另外,同樣這款模具,黑爵今年雙11又出了一款NGA聯名款的機械鍵盤,使用的是黑爵的自主POM材料軸體,這個軸體具體表現怎么樣還要看市場反饋。另有一款貴一點的9009復古版使用了佳達隆的新軸體——小浣熊軸,和前面提到的MX冰激凌軸的觸發壓力是一樣的,了解了一下,這是一款加長軸芯的線性軸。

    而AK816pro是一款75%配列的Gasket產品,滿減之后500出頭,使用的是佳達隆G銀pro2.0軸體,還送一個大鼠標墊。

    幾個系列都有一定的推薦價值,不過除了③,都偏個性化需求的一些產品。


    15,黑吉蛇

    一個比較低端的偏客制化的品牌,鍵盤和套件都有在賣(套件為主),而同樣的這一套,在拼多多上累計至少有4個品牌。按照套路來看是一個代工廠給四個不同的代理做得產品,黑吉蛇還是其中最出名出貨量最大的一個。

    如果預算不多,打算買一個套件自己組裝的話,黑吉蛇是一個可以考慮得選擇,主要是配列的選擇也是比較齊全,61、67、68、84、100。發現沒,其實都是船殼緊湊配列,所以說到底還是試軸器的屬性。

    不過黑吉蛇今年雙11有個新款,DK66。

    這個顏值設計上是真的不錯唉,水晶藍透外殼、三模、帶旋鈕、凱華軸座熱插拔、RGB背光+側光,4000mAh電池,填充厚厚的硅膠墊。309的價格不能說性價比高吧,但是可以接受。剛看了個全網首測,做工不錯,實際觀感很好,大鍵雜音多,聲音散,然后……還有點肉,到手需處理。目前只有某寶有貨,所以不上鏈接了,喜歡外觀會調衛星軸的沖吧。

    16,華碩

    華碩外設這邊的產品主要還是在ROG,主品牌的鍵盤主要還是配合自己其他產品系列推出的。目前能買到的就是飛行堡壘和天選系列。

    產品本身沒有太多亮點,性價比不高,但也不算是太離譜,品牌和顏值溢價大概在100~150元,尤其是天選白色版本還真的是挺好看的。

    17,宏碁

    宏碁應該是沒有自己的機械鍵盤產品線的,但是畢竟品牌知名度很高,經常還是可以看到有人去問宏碁的鍵盤。

    目前在售可查的宏碁鍵盤一個是緊湊型的OKR140、一個是標準配列的OKB110,另一個則是光頭的75V3模具做的 OKR214,模具和做工都一般,亮點還是帶旋鈕,Gasket結構以及8000mAh的大電池,其他沒啥可說的,基本算是掛著宏碁品牌唯一值得買的機械鍵盤吧。


    18,ikbc

    從2013年推出C104開始,ikbc這個品牌在大陸已經快有10年歷史了。更換了兩個代工廠后,現在的ikbc鍵盤是智迪代工,目前cherry國內生產的這些鍵盤也都是智迪代工,所以某種意義上說ikbc和cherry算是同廠生產。

    經歷了好多年的輝煌后,ikbc現在在圈內的熱度已經比較低了,目前ikbc的鍵盤主要使用的仍然還是cherry軸,個別型號使用TTC軸也是低端軸體,再加上外觀模具和結構上也沒有什么新意,以至于對于閱鍵無數的玩家來說實在是沒有什么吸引力。

    至于系列選擇上,C系列是ikbc最早的產品線,就是基礎的cherry軸有線鍵盤;Z系列可以算C的姊妹系列使用的是TTC軸體,而且配列為108鍵。W系列支持無線2.4G模式,F系列有RGB背光并配有PBT材質的透光鍵帽。另外還有各種個性鍵帽版本,B站款可以理解為W系列的換殼版本。R系列可以理解為加了藍色背光和透光鍵帽的C系列,S系列主打無線+圓形鍵帽,是比較女性向的鍵盤。

    就鍵盤本身來說,做工合格,cherry軸順滑度差但是耐用度也還不錯,ikbc的價格上雖然說不上性價比高但也比較合理,比較適合入門的,不打算折騰鍵盤的玩家選擇。尤其適合一定要選擇櫻桃軸鍵盤的玩家,畢竟和cherry中國同廠,性價比好很多,樣式、主題選擇也多。


    19,iQunix

    iqunix在玩家口中習慣于稱之為鋁廠,是因為在市場上還是清一色的塑料鍵盤的情況下,推出了2個全鋁外殼配列的鍵盤產品,也就奠定了鋁廠的名號。不過現在鋁廠的重心已經不再是鋁坨坨了。實際上iqunix是75%配列的推廣先鋒,目前評價比較高銷量比較好的都是這個配列的產品。下面來看一下已經有點名不副實的鋁廠的產品線。

    ①F97系列:鋁廠賴以成名的系列,不過個人是不太建議購買的,一來是96%配列從我個人使用的體驗來看是一個瘋狂誤觸的系列,F區誤觸,方向鍵誤觸,很難適應。其次是這套鋁坨坨實際上是四邊開口的,比起現在市場上這些鋁坨坨套件結構上沒任何優勢,價格上也不便宜,除了顏值真愛粉,我都不推薦。

    ②75%系列包括

    L80:L80和A80是鋁廠75%配列的第一代產品,2020年雙11上市的時候我也是第一批用戶,當時這兩款的產品設計甚至可以說是領先國產其他品牌一截的水準,十分具有客制化的精髓。而且大鍵采用了改良的平衡桿設計,具體表現嘛,倒是非議很多,最后總結的時候統一說一下。

    只是可惜這兩款鍵盤當時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翻車,雖然后來鋁廠的解決方案還是很有誠意的,該返廠返廠,該送鍵帽的送鍵帽,但是二次上市已經是2021年的618之間,此時國產鍵盤市場已經大變天,著實是錯過了最佳時機。后續這兩款套件也推出了很多其他配色,顏值也都挺不錯。

    A80:首發的時候A80和L80我糾結了很久,A80是一樣看上去就想買,但是我覺得L80更耐看。事實上初代A80比L80翻車更厲害,現在已經是相對成熟的產品了,并且演變出了大賣的OG80。

    OG80:基本是A80小改,鋁廠果然是潮流擁有者,看到現在遍地開花的全透鍵盤,而OG80系列算是推出比較早的透明外殼鍵盤,好看是真的很好看,不過進灰之后也會讓人很糾結。

    ZX75:相對80系列,ZX75是最新的模具,整體設計上更加合理,尤其是80系列的配列有點怪,右側的一列按鍵很難到非常合適的匹配鍵帽,逼死強迫癥。而ZX75是沒有這個問題的,相對來說也是最推薦的款。

    M80:挺可愛的一把女性向鍵盤,配色也挺豐富,手感不要有過高期待,矮軸的手感絕大多數是比不了常規軸體的。

    之前的更小配列現在看來是已經完全放棄了。

    總得來說iqunix雖然并不是性價比品牌,但是外觀設計上是真的出挑,有多款經典的套件以及鍵帽,自身做工除了L80、A80最開始上市的時候出現了翻車之外,水準還是在線的。

    大鍵是iqunix非議比較多的地方,一方面平衡桿的大鍵有著衛星軸沒有的爽快感,絲毫沒有拖泥帶水的感覺,同時穩定感不如衛星軸,而且難調整,從我L80的體驗來看,空格敲下去是咚咚咚的聲音,我個人覺得蠻好,但是不少朋友是忍不了的。好在iqunix的售后很不錯,無論是7天無理由還是鍵盤本身的瑕疵,都不用擔心退換問題。

    如果你預算到了800,那么也就不在乎再多出200了吧,所以推薦ZX75兩款



    J

    20,賤驢

    賤驢是keychron在國內的一個牌子,主打的是性價比。實際上賤驢也并不是新品牌,大概2015年前后就已經在國內售賣了,而且當時就是以低端高性價比聞名。之后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了keychron出國賺外匯去了,成了海外最火的國產機械鍵盤品牌之一。而賤驢也是在最近一年多的時間里才大舉回歸的。

    產品方面:

    611:懸浮式低端鍵盤,沒啥特點,價格不夠低,也不是主打款。

    619RS:我怎么記得619是賤驢N多年前就有的外觀款式呢,比較有特點的懸浮式鍵盤,其他方面沒什么亮點。RS4也是基本相同的情況。

    接下來三款全推薦,推薦次序為列出的先后順序。

    RS2:性價比最高的帶數字區Gasket三模鍵盤,類98設計,但是中間多出一豎排,從而擁有了完整的數字區,2U的0鍵。套件的自身設計也比較合理,受成本所限,做工細節一般,但是399不能要求更多。同時有獨立的套件在賣,方便玩家DIY。

    RS6:不是Gasket結構,標準98配列扣下倆按鍵加上個旋鈕,亮點還是透明外殼,無論是紅色和黑色都挺好看的,推薦順位低于RS2,但是性價比也還是不錯的,畢竟標準98鍵位也蠻好用且RS6也確實好看。

    A3:先出套件后出的鍵盤,75%配列的套件市場上最出名的應該是光頭的75V系列了吧。Gasket結構的A3優勢就是售后和質量穩定性,總結起來就是買的安心。另外A3和keychron的大部分鍵盤一樣用的是PCB衛星軸,相對而言確實沒有鋼板衛星軸好調,但是這套PCB衛星軸的水準還行,不是對聲音要求特別高的話,沒有更換的必要。A3套件是偏復古設計,邊框比較寬,同時前高又比較高,所以如果沒有手托的話用起來可能會比較別扭。


    21,京造

    京造的產品基本都是keychron代工,個別在賤驢和keychron產品線看不到的款也不是太推薦,所以這一偷個懶不做匯總了。但是會有一些自己獨特的配色或者做一些小的調整。


    比如JZ990,軸體換成了全新的輕壓力冰晶軸,應該還是佳達隆代工的,補全了軸下墊,主要是定位板從PC定位板升級了目前Gasket結構最好的FR4玻璃纖維定位板。喜歡RS2配列同時又想在手感上更進一步的小伙伴可以考慮。


    22,機械師

    作為一個整機品牌,機械師在出了K600機械鍵盤后居然在這個路上越走越遠了,生生的有了一個機械鍵盤系列。

    機械師實際上目前是有五個系列,其中K500、K600和KT68都有不同的配列和細分款式。K7pro和CK600暫時看來是沒有延伸款式的。

    K500定位低端,100多元的價位,有94和84兩種配列,環諾軸,套筒熱插拔、RGB背光,主要是價格便宜,不考慮背光這個價位有更好的選擇。

    K600主要特色是透明外殼,有68和98兩種配列,我買過一把68,大鍵就是最爛的那種,也沒啥調校,我那把從軸到衛星軸到鍵帽已經全換掉了,就上面那圖。

    98配列其實實際上是分離的100配列,比68好看一些,尤其是底殼和上殼還是雙色的,套件本身素質一般,后來又出了普魯士藍款,軸體從BOX換成了雷創,鍵帽換成FSA高度球帽,價格也小降一些。你要是特別喜歡它的外觀是可以入,但是你要明白它的整體素質是不如同價位的這些新款鍵盤的。

    k7pro主要特色是黑透鍵帽,其他方面乏善可陳,今年雙11新品,具體情況看后續市場反應。

    CK600算是K600的小改進,沒有了透明外殼,也就失去了最大的購買動力。鍵帽換成了手感更好的球帽,大鍵也有進步,但是它的最大亮點在于背部,背面設計豐富而好看,但可是……鍵盤是正著用的,你在看不到的一面堆那么多設計是不是勁用反了?而且這把鍵盤空腔音很大。

    KT68可以多說一點,今年618的時候機械師推出了KT68,上面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元素,但是至少玩家圈反響平平。雙11期間KT68升級直接出了帶智慧屏的版本。由于前魅族高管李楠離開魅族后創立了客制化鍵盤品牌怒喵,該品牌的特點就是有一塊電子屏幕。所以KT68智慧屏版出現之后,玩家開始戲稱怒喵為小機械師。

    KT68的金銀軸版本799,冰靜軸V2版本999,區別在于前者相對常規而后者是全透明鍵盤,即外殼、軸體和鍵帽都是透明的,其中鍵帽和外殼是磨砂透明,相對好打理一點點也保證了基礎的手感。冰靜軸V2是很不錯的軸體,單顆好像3塊多,顏值高,靜音性和手感都很好。這把鍵盤右上角有個小撥鈕也是比較有意思的一個設計。

    不要問值不值得買了,誰買它是為了手感或者實用?噱頭夠足,玩法夠多,喜歡就買不喜歡就pass。反正怒喵咱也買不起,量產鍵盤有新意的設計是值得鼓勵的。


    23,吉利鴨

    說到鴨子不禁要唏噓一下,曾經大F之下最出名機械鍵盤品牌,機械鍵盤玩燈界的前輩。如果說大L是韓國filco,那么鴨子就是寶島filco,因為這兩個品牌都有產品和filco來自同一個代工廠——立寶。甚至機械鍵盤吧和目前裝備前線的雙料大佬當年因為是ducky的粉絲而得到了鴨頭的外號。

    就這么一個超級牛的品牌,現在在大陸的產品線已經凋零到只剩下4款鍵盤產品。其中幾次換代理對ducky的影響不可謂不大,甚至ducky在大陸代工的第一款產品2108S其實和ikbc的開山之作C104就是同廠生產(恒宇),而且2108S推出更早。

    芝芝桃桃這款鍵盤的亮點就是用了TTC愛心軸,能說的也就是白色背光、PBT鍵帽,你覺得值699嗎?大概需要充值300元左右的信仰才行。

    One本來是吉利鴨的性價比系列,配列齊全,現在官方店只剩下61、67兩種賣得不太好的配列。

    9108在售一把S7,ducky最經典的系列,嗯,現在毫無吸引力。

    9108青豆實際用券之后是359可以拿下,算起來價格還行,畢竟配的是凱華的提前大段落杜若軸,單買108顆也要300多,可惜不能熱插拔要不這鍵盤早清光了。

    現在吉利鴨的旗艦店感覺就是一個清貨狀態,值得買的就只有9108青豆,359你可以買到一把全鍵杜若軸,還不錯的PBT鍵帽,以及看一下一把曾經與大F近乎齊名的品牌現在怎么樣了。


    K

    24,珂芝

    rk的小號,主要是rk前期主要是以中低端性價比鍵盤為主,所以可能考慮換一個品牌可能會更容易上自己的新產品被接受吧。

    所以你可以看到珂芝的所有產品,都有一些自己獨特的,有意思的設計。

    K75是今年的年度爆品,完全把珂芝品牌提升了一個檔次的那種,從上市開始就一直在斷貨,據說是因為芯片供應不足,畢竟鍵圈內卷如此,是沒有必要饑餓營銷的。K75的特點就在于Gasket結構,金粉V2軸、快銀V2軸、靜音紅V3軸,包括最近增加了TTC最新的烈焰紫軸,即使不用調,打字音也非常好聽。外觀設計上集采眾家優秀元素,融合得很好,右上角帶有電量顯示小窗,前面有USB HUB口。舊版有RGB燈光偏暗的問題在新版上也得到了解決,即使到了雙11,K75依然是這個價位上極具競爭力的一把鍵盤。

    雙11,K系列推出了K68,基本延續K75的設計,而且功能鍵是分離的,設計語言也和75%配列一樣。

    K104看起來是最平庸的那個,就普通的cherry軸104鍵,可換上蓋嘛。亮點在于他送的上蓋是一個高一低的所以K104有三種形態——無上蓋懸浮、普通標準天地蓋、低上蓋漏軸天地蓋。喜歡cherry軸,預算有限的朋友可以考慮。

    K61我是挺喜歡的,外殼和鍵帽都做的很好看,結構上也蠻好,不過既然是新開模鍵盤為啥不做個緊湊的68,而61沒有獨立方向鍵實在太不方便了。而和K75一樣的HUB設計挺不錯的。

    K87延續了K104的換上蓋設計,可以選凱華BOX軸和TTC軸,不過在今年這個國產機械鍵盤內卷如此嚴重的情況下,缺少一點獨特的競爭力。尤其電池只有1850mAh,成了一個短板。

    除了K75,K104和K61也均做有限條件下的推薦。


    25,Keychron

    中文名渴創,國產鍵盤海外目前銷量最大的品牌之一,文章寫到渴創這里我停了得有2天,真的keychron的產品線實在是太龐大了。其實想想也比較容易理順。

    Q系列:前面推薦了Q1,包括104鍵的Q6、100鍵的Q5、87鍵的Q3、65%的Q2、兩款Alice配料的Q8、Q10,甚至還包括數字區小鍵盤Q0以及非常少見的40%配列Q9m。每一個配列型號都有三種顏色可以選,做工方面中規中矩,PCB衛星軸到手即用。是入門鋁坨坨非常好的選擇,如果對聲音要求比較高,幾個熱門型號可以在某寶上賣到專屬聲音包,改造后就有好聽的麻將音了。keychron的自家旗艦店,也有Q系列不同型號不同材質的定位板在售賣。

    K系列是一直以來的主銷系列,有普通軸體版和矮軸版,常規高度版有的配列比如K8pro可以選擇塑膠邊框和全鋁邊框兩個版本。尤其要說的是佳達隆的矮軸是做得比較不錯的。

    V系列:V系列推出相對晚一些,全系layout設計黑透外殼,以及南向RGB燈,算是今年比較流行的設計風格了。

    C系列沒啥好說的,就是比較基礎的鍵盤了,個別型號支持熱插拔,軸體都是佳達隆的Gpro軸。

    keychron的各個系列,從造型到配色是高度的一致,或者說即使沒有品牌名字,也能一眼就看出這是渴創家的鍵盤。很少聽人說keychron的鍵盤丑,說它好看的也并不多,整體設計很經典也比較耐看,有一種商務感。

    keychron旗下的鍵盤絕大多數都支持win/mac雙系統并有專門的切換鈕,基本都支持QMK&VIA開源改鍵,自由更改所有按鍵。渴創給人以沉穩可靠的印象,產品并不以性價比出眾聞名,畢竟有老兄弟賤驢去和大家卷,同時定價也比較合理。如果你想選一把低調扎實的辦公鍵盤,它是很好的選擇。

    比較推薦得還是鋁坨坨系列和矮軸鍵盤。


    26,凱酷

    作為國內機械鍵盤第一代御三家,凱酷是比較老的機械鍵盤品牌,到今年已經有11年的歷史了。不過后來凱酷更換了老板,現在的掌門人業內都稱他為老劉。凱酷現在的整體策略有了一些變化,主打的低端玩家定制路線,另外還賣一些定制軸體。做工方面肯定不算是優秀,畢竟凱酷很多模具比較老了,不過售后方面也不用擔心,問題的解決都是很快的,老劉成天在群里和大家聊天,比較親切的一個品牌。

    凱酷現在基本都是公模的模具,其實沒什么新意,前段時間看到老劉發的帶RGB燈條的鍵盤,在旗艦店也沒有找到。

    目前凱酷的主要幾個配列就是108、104、87、84、68,再就是21鍵的小鍵盤。鍵帽,軸體選擇比較多,但是因為現在凱酷自身體量不夠大,所以議價能力也不夠強,所以倒是比較建議買凱酷自己的極影軸、冰晶軸,顏值不錯,潤一潤之后手感還不錯。

    出了一個透明的船殼84鍵盤,84配列的目的我能理解,因為可以做船殼,但是這種特別緊湊的配列真的沒有75%合理。

    凱酷還有一套鋁坨坨,1399單模,結合外觀,價格還行,不過現在只有84配列,求求你凱酷別再糾結84配列了。

    喜歡定制以及pad數字區小鍵盤的朋友可以考慮一下凱酷。三模墨綠這個是新產品。雖然貴點,但是實際上小鍵盤普遍都不便宜,這款好歹保證了做工品質。


    27,Keydous

    全家其實只有三款產品,但是評價非常高,尤其是NJ80簡直是75%非Gasket結構的神啊,平時推薦鍵盤的時候不會掉坑的一款產品,幾乎可以說是無差評。

    Keydous最開始推出的是NJ68,整體做工手感都不錯,但是現在68的好鍵盤太多了,NJ68顯得競爭力不夠強。

    NJ81是NJ80之后推出的一款鍵盤,沒有了旋鈕,增加了一個小屏幕,主要是右側的四顆功能鍵和主鍵區靠在一起,另外現階段NJ80只有藍牙沒有2.4G,這會對游戲帶來比較明顯的延遲,其他手感什么的延續了NJ 80的優秀水準。

    最后說NJ80,這把鍵盤也是可以上手就用,雖然不是Gasket,但是也有非常好聽的麻將音,尤其銅定位板版本,聲音更加好聽也更好看。看起來并不出類拔萃,但是手感扎實穩定舒適,觸底干脆,是那種很硬朗觸感的好鍵盤。有單套件可以選擇,并有透明外殼版本。雖然NJ80價格有點點小貴,但是買到之后我還是覺得物有所值,稍稍有點遺憾的是方向鍵和主鍵區沒有分離,有一定的誤觸可能。


    L

    28,雷柏

    雷柏是國產機械鍵盤的老品牌了,也是最早使用國產軸的機械鍵盤品牌。不過目前雷柏仍然主攻的是低端市場。雷柏這邊我也不做表了,比較值得買的就是V500pro系列,也是今年之前的百元機械鍵盤御三家之一。

    V500pro使用的是雷柏的自主軸體,個人覺得順滑度一般,金屬上蓋,懸浮式設計,多種背光和鍵帽版本可以選擇,如果預算有限,同時喜歡它的外觀的話,可以考慮買,尤其是有券的時候價格還挺不錯的。

    第一張圖是我前段時間測的V700-8A。


    29,洛斐

    洛斐是這樣一個品牌,發燒級的機械鍵盤玩家都不會選擇,但是基本上機械鍵盤的品牌都比較佩服他,洛斐以一己之力拓寬了機械鍵盤的消費人群,開辟了嶄新的市場,而洛斐自身的設計上也是非常有功底的。

    洛斐的產品線看似眼花繚亂,其實很好理清,不過這邊就不上表格了,因為對于洛斐品牌來說,參數是不重要的。

    圓形鍵帽系列全系不推薦,前段時間我同事還問我這個可不可以買,我說這個打字會很痛苦,

    1%系列算是所有透明鍵盤里,質感可以排在前列的,而且衍生出了很多不同的配色,好看是真的好看價格也是真的不便宜,還是那句,喜歡買就好了。

    主打的是小翹系列,有適合女生的這種軟萌的棉花糖,也有適合男生的水泥灰,鍵帽邊緣手感圓潤,摸起來很柔和。不過100這個緊湊配列我還是吐槽一下誤觸。68配列的小翹是沒問題的。洛斐不少鍵盤就是換套鍵帽或者外殼換個顏色,但是洛斐的鍵帽是確實好看。設計能賣錢,合理得。

    小浪嘛,可能更切中數碼愛好者的審美,類似登機箱的上蓋,右側一條加個蓋子,有點和狼途GK85那套模具,但是整個處理和做工確實好多了。

    作為一個已經有了1%元氣橙的用戶,讓我推薦洛斐的產品,我應該優先會推薦小浪。


    30,雷咖澤

    今年有不少新品牌依靠一把鍵盤爆火,雷咖澤算是其中之一吧,因為雷咖澤75算是有一定熱度,但是不至于爆。這款75其實就是TOM75的模具。

    對比公模模具,有邊框處有類似船甲板的紋路,顯得十分硬朗。套價本身的做工還可以,三模、熱插、旋鈕、各種填充結構齊全,Gasket結構配上好一點的軸體聲音也不錯,299元的套件價格,算是一套素質絕對對得起價格套件。因為品牌議價能力可能沒有那么強,TTC系軸的價格不算便宜。喜歡的話可以買套件,不想自己動手的話比較建議購買性價比更高的灰木軸版本。


    31,雷神

    今年開始,一些一直做低端的老牌機械鍵盤廠商都覺醒了,我在2016年測過一把雷神……真是久遠的回憶,而且在那個時代我還是做的視頻評測,雖然嗯,總做的很爛,但我也算是最早的鍵盤視頻評測作者啊(你就吹吧)。

    不扯了,雷神的產品線不少,我篩剩下了三條。

    ①低端K104系列,完全沒有評測,純云一下,RGB背光,其實還有混彩版的K87,離譜離譜,篩掉。PBT雙色鍵帽,軸座熱插拔,前臉帶燈條,以及確實顏值不錯的設計,大鍵也做過調校,加上不錯的外觀設計,低端鍵盤評測狂魔的我心動了。稍晚些時候,我會和大家測試一下這把廠商根本沒有做宣發的鍵盤。

    ②ZERO系列,今年618推出的一個系列類98設計,但是為了規避專利,做成了96鍵,右上角兩個按鍵改成了zero銘牌。初始的兩個配色就挺不錯了,使用的是雷創軸體,大鍵經過調校,合格偏好一點點水準,鍵帽很不錯,是指尖文創代工的,可能是同價位素質比較高的一款鍵帽了。后續又推出了其他主題的,換了佳達隆軸的版本,主要是聯名了,也就貴了,不是一定吃那個顏值的話還是建議買原版。注意這把鍵盤的背光非常非常非常暗。

    ③vic84,這是一款84鍵位的全鋁……鋁皮皮。940g的整機重量,確實是一層皮,不過畢竟是全鋁外殼,599的價格很有吸引力。采用了上蓋和定位板一體式設計,上下蓋的綠還不太一樣,中間夾層部分有燈條,提升顏值。底殼內部套了層塑料殼,奇怪的操作。支持三模,絕對好評。軸體是雷創代工的水準,水準中等,據說后續有TTC軸版本,估計價格也會漲。

    能接受84緊湊配列,不在意外殼比較薄,喜歡金屬質感的話這把鍵盤是完全可以買的。畢竟老肖老薛這種真正鋁坨坨裝上軸和鍵帽這個價格下不來,這把顏值不錯而且還不是三模。還是夠卷的。


    32,聯想

    聯想這個品牌在臺式機領域是Goat級別的,不過在機械鍵盤這邊雖然也出了一些產品,但是圈內買的不多,除了之前一段時間清庫存,159元賣cherry軸的拯救者是真的香,除此之外大家就很少談起他了。

    鑒于本人對聯想品牌的鍵盤了解也不多,身邊朋友對他的了解也不多,所以我就不在這里瞎評價了,不過咱就說上面這張拯救者K7的圖做得是不是有點問題……所以估計聯想自己可能也太重視這條產品線,很多時候產品可能也是其他工廠代工的。

    k104這把鍵盤價格是100出頭,混彩設計,側面海魚RGB燈條,像極了微星G50Z。


    33,綠聯

    綠聯也開始做鍵盤了,雖然只有一把,不過還是挺符合品牌風格的,就是一把藍牙/有線雙模的矮軸機械鍵盤。采用了佳達隆的矮茶軸,圓潤的外形已經圓弧形的鍵帽很像小鵝卵石。主打超薄和便攜,顏值也十分不錯。手感方面只能說還行,畢竟矮軸的手感對比常規軸體本身就是打了折扣的。如果比較喜歡它的外觀且有一定的外出攜帶需求,那么可以考慮。


    34,狼途

    狼途也是耕耘低端機械鍵盤多年,今年也是加入了機械鍵盤的內卷大軍。今年我測試了狼途的一個型號的鍵盤,自己買了一把狼途的鍵盤,這兩個價格差不少,但是正好是狼途目前最主要使用的兩款模具。兩者都是緊湊型的,一個是102鍵的改良96%配列,另一個是85鍵配列,都是狼途獨有的。

    102配列系列:低端的GK102以及中端的L8魷魚。兩者都使用了狼途獨有的Light Gasket結構,總結起來就是PC定位板,有常規船殼鍵盤的支撐柱,同時定位板卡在底殼邊框上作為主要的支撐結構。對比真正得Gasket少了緩沖結構,但是聲音上很好聽。其中GK102作為一把100出頭的全配列鍵盤,底棉和夾心棉都加滿了,大鍵也進行了一定的調校,軸體使用的是經過廠潤的定制金軸,支持套筒熱插,性價比非常不錯。炫彩版采用了混彩光設計,顯得有點廉價,建議購買RGB版或者三模RGB版。

    L8的幾款鍵帽配色還挺好看的,使用的軸體應該是海木代工的,在這個內卷的時代,產品力不算突出。

    GK85大概相當于85鍵版本的GK102,有不支持熱插的無光版本、支持熱插的混彩和三模混彩版可選。L9和L8差不多的配置,主要是配列上有所區別,尤其是我覺得L9的兩款鍵帽配色比L8更為經典。

    L10和GK65是狼途的小配列,其中L10的設計也是市面上非常少見的,采用了光亮面的鍵帽,而空格使用的是金屬材質,看起來非常亮眼。

    推薦GK102和L10。


    35,狼派

    狼派出過很多非常經典的套件也是玩家自組鍵盤經常會選擇的品牌,另外也給一些品牌做過代工。不過狼派自己本身最火的其實是三把套件,分別是:

    CIY68:玩家組鍵盤最常見的一個套件,99元不到還是三模,甚至很多淘寶店用它裝上軸和鍵帽組新的鍵盤然后賣個300塊錢的樣子。普通船殼套件,基礎還行,網上大量改造教程,小白入門DIY試手神器。

    CIY67:之前是最便宜的Gasket套件,現在不確定是不是,透明外殼,所有配件全部需要玩家自己親自動手安裝,而且本身從pron到衛星軸素質都很不錯。

    CIY84:風頭比前兩個差了不少,主要還是便宜,因為是緊湊船殼,本身這個配列受歡迎程度就不如前面兩個,但是鋁制中框還是有一定特點的。

    PS:這幾天ciy84賣99元了,性價比過于的高,無腦入了一把,下篇和大家分享體驗。

    LM89pro:這是一把成品鍵盤,看起來是常規的87配列,但是暗藏玄機,方向鍵上面是數字區。適合剛需數字區但是桌面空間有限的朋友。性價比不管突出,但是也不貴,狼派的基礎做工在這個價位還可以的。如果覺得這把的價格有點高,往下看狼派LM98、X57也是這個配列。

    提一下狼派的天貓店價格比某寶官方店會稍稍貴一點,買的時候建議去某寶。

    主要推薦兩個套件,CIY84在狼派的某寶店鋪,建議自行尋找。


    36,狼蛛

    主要生產低端網吧風機械鍵盤,價格普遍在100~200元之間,燈光酷炫,懸浮式設計,手感不要有過高期待就行。

    比較值得一說的呢就是推出了一把三模鋁坨坨的套件,F3184,普通船殼設計,2800mAh電池,然后也就沒什么了。

    M

    37,米物

    “米物是小米生態鏈旗下的企業,但是不屬于小米,也不屬于米家”這句話我從小米吧里粘出來的。

    不過米物這個牌子還是挺有意思的,做鍵盤的思路和傳統的機械鍵盤品牌是不同的。

    一款矮軸鍵不說了,常規配列的重力沒什么亮點。pop、art外觀都有一定特色。

    比較引人注意的其實是兩把。

    一把是在售的Z830,非常少見的紅色外觀,很有圣誕老人的感覺,Gasket結構,G黃pro軸(好像是),整體做工和大鍵調校都還不錯。也是米物旗下目前唯一推薦的鍵盤。當你吃它的顏的時候,它的使用體驗也會讓你滿意。

    另外一個全透的Black IO,整個宣發過程也很……個性,不過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黑透殼已經遍地開花了,甚至Black IO剛開始宣布眾籌這世界還不是這樣子,米物唯一的優勢是現在黑透還是75%配列比較多,但是奈何最近的黑透競品價格實在過于的低,799的米物感覺沒那么香了。當然,公正的講,暫時這些黑透里,米物看起來還是最酷的,但不是特別著急的話可以再等等。


    38,MelGeek

    有人戲稱MelGeek是年輕人上的第一個當,哈哈。

    其實也不至于了,這是一個主打外觀的品牌,確實每一個產品的設計都非常有特點,如果不看價格,絕對會心動的那種。看了價格之后,心跳有點停止,這不是它的錯,是我的錯,因為買起來真的會肉疼。

    其實鍵盤本來各個品牌的定位就是不同的,有主打性價比的,也有主打外觀的,就像衣服同樣是可以御寒保暖、遮擋身體,也有貴的和便宜的,好看的和普通的。機械鍵盤本身就是作為一個改善體驗型的外設。

    所以關于MelGeek的具體配置什么的,我其實而沒什么必要拉表給大家看了,看圖就行了。


    39,魔咖

    魔咖是今年涌現出的一個主打性價比的品牌,今年618,我后知后覺的發現了它,買了一把ae98,到手比618價格還貴了幾十。說實話有點小失望,主要是海木的線性軸觸底感覺偏肉,但是據說海木的段落軸海鹽軸還是不錯的。另外ae98和ae75還都有單套件出售,而這么便宜的98配列Gasket套件在量產品牌里也就是它了。素質方面呢,不算多好,也不算多差。如果預算更充裕的話還是推薦賤驢RS2的套件。

    另外有一款87鍵盤以及匹配的87三模套件價格也很不錯,有時候有點心疼這些國產廠商,真的是在用心做產品,但是現在國產鍵盤真的是太卷了。并不是僅僅懷揣了對機械鍵盤的喜愛以及比利潤盡量壓低就能做出讓玩家滿意的鍵盤的。

    希望魔咖堅持下去,其實ae75的彩色機身加右上角的亞克力LOGO設計還是挺有辨識度的。同價位下對比渴創的A3套件,可以說是各有優勢,不失為頗具差異化的一個選擇。


    40,邁從

    這個品牌是最近一兩個月冒出來的低端卷王。產品線里,一把網吧風的鍵盤就不推薦了,68鍵盤不知道為什么沒賣幾把就無貨了。

    在售的一個104、一個87、一個98。


    104這款在旗艦店的兩個鏈接類有不一樣的價格,按低的那個算,169元有線,199元無線,加上鍵帽配色很不錯,喜歡的話可以考慮。

    87這把性價比更好一些,尤其是三模版本,199元,還有RGB燈光和全鍵熱插拔,貌似這個價位還沒有其他品牌做到這個配置。

    98配列是邁從主推的一款,BOX V1或者V2或者灰木軸,建議灰木,這個版本的價格是369元,整體做工比較扎實,厚實的一體式硅膠夾心墊、底墊,升級版是凱華軸座,很適合不追求Gasket但是需要一把好用、實用的鍵盤的朋友。

    87和98兩款均值得購買。


    41,MIKIT

    鋁廠旗下的新品牌,外形設計可以說相當之有特點,簡單來說就是有一個大大的面板,然后鍵盤本身又是緊湊型配列。它也不需要迎合所有的人的外觀喜好,只要有一部分手受眾喜歡,也就夠了。

    Mikit M65是一把原諒色的緊湊型小鍵盤,為了避免草原不夠大,特意在左邊給你開辟了一個小花園,上面還有一個旋鈕。因為電池被放在了右飄小花園的位置,所以真個鍵盤的厚度得到了一定的收窄。從網上的一些評測來看,整體手感還可以。有凱華BOX v2軸和TTC軸金粉V2軸和快銀V1軸可選。

    CL80則是一塊更大的面板上加了個80配列的鍵盤,F區做了一個分隔,主鍵區還是緊湊型設計,使用的是TTC矮軸,厚度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控制。右邊的X和—可以分別用來增加和減小音量。

    有溢價但不太高,設計上很有特色,市場上出現這樣一些差異化的產品顯然是一件好事。

    N

    42,寧芝niz

    嚴格來說寧芝并不能算是機械鍵盤,他其實是國產唯一的靜電容鍵盤品牌。來自國內鍵盤的股東級大佬A大,寧芝是以他孩子的名字命名的品牌。而A大之前的品牌叫做PLUM,是比國內初代御三家PLU、Noppoo、凱酷更早的國產機械鍵盤品牌。

    其實NIZ使用的大量配件都是進口的,這幾年因為成本上漲一直在漲價,但是依然比另外兩個日系的靜電容品牌HHKB和RF要便宜一倍還多。也給想要體驗靜電容但是預算不高的朋友一個新的選擇。當然了,雖然結構和兩款日系品牌相近,但是按鍵風格還是有一定的區別。



    雖然產品經歷了更新,但是在售的還都是同一代。只有配列和是否無線的區別。

    靜電容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之前的科普文有說,有興趣區看一下,這里就不贅述了。個人不太喜歡niz的感覺,同時這個手感其實和靜音軸是有幾分相似的,可以簡單做一個參考。

    R

    43,ROG

    電競品牌們的機械鍵盤產品價格真的是嚇人,你感覺它似乎也沒什么配置,然后就賣1000多。寶島華碩旗下的ROG是我現階段幾乎推薦的唯一電競機械鍵盤品牌,雖然被戲稱為敗家之眼,但是ROG的一部分產品其實性價比真的還可以。

    首先首推游俠家族,注意游俠家族有104和TKL即87兩種配列,有標準機械軸的NX軸和光軸RX軸兩類軸體。推薦RX軸版本,尤其是RX紅軸。這個軸體唯一的的缺點就是沒法還鍵帽。除此之外,在順滑度和軸心穩定性當面可以說超過所有現在量產機械軸體。在之前觀緯評測發布的軸體天梯中,RX紅軸的順滑度是遙遙領先所有光軸和機械軸的。而且我實際體驗回彈也相當跟手。關鍵是有線版的RX軸PBT鍵帽版最近已經掉到500多了,真的很劃算。

    同樣RX軸的還有系列旗艦龍騎士2,主打數字區小鍵盤可以自由放在左右,燈光亮度比游俠差一點,性價比也沒那么高,但是你喜歡而話也可以買,使用體驗是很好的。

    耀光2是一個完全為了玩光準備的系列,只有普通NX系列軸體,論實用個人覺得不如游俠。

    狂戰士從我個人角度沒有找到特別合適的購買理由。

    魔導士配的時cherry或NX軸,有消息說后續會出RX軸版本,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不過鍵盤本身還是挺有意思的,側面交互觸控面板,又能做防塵蓋又能做底殼的蓋子。而且電競品牌三模鍵盤普遍比較貴的情況下魔導士對比之后反而顯得有點濃眉大眼了。

    鍵盤的無線連接穩定性方面,羅技是獨一檔的,而幾個主流的電競外設品牌實際比常規外設的連接相對更穩定一些。所以經常也可以看到同品牌同配置的三模和單模差了300~400甚至更多。這里的溢價肯定是很高,但是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推薦魔導士和游俠有線版。


    44,RK

    RK今年干了件大事,就是開了一套素質特別好的衛星軸模具,這樣整個rk產品線上的鍵盤大鍵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躍升市場上的T0級別。

    品牌定位來說,rk多年來一直都是深耕低端市場,而且是低端同價位里品控做的相對不錯的品牌。

    今年最火的兩個系列除了前面介紹的r系列就是75%配列的H81。

    r系列除了104還有87,優缺點一樣。建議買全鍵熱插拔版本或者新出的18鍵熱插拔版本。之前的5鍵熱插拔基礎版好像也基本不補貨了。

    H81算是性價比比較高的三模Gasket鍵盤,而且獨享TTC七彩紅軸,順滑度很不錯,只是軸心穩定性不如金粉、快銀等。不到400元的價位的75%Gasket結構,應該是找不到可以壓H81一頭的產品,就是右上角的模式切換旋鈕實在有點古怪。

    H87是常規天地蓋設計,帶音量旋鈕,頭頂上有個凹槽,可以用來放手機、pad等,比較實用。

    rk98是rk的一個熱銷系列,整個配列和rk100類似,但是中間做了分隔減小了誤觸幾率,但擠在一起的F區卻也不適合F區盲操。尤其是有線款最低已經199元,同價位的競爭對手著實不多,尤其又升級了大鍵,如果預算有線還是比較推薦的。

    其他鍵盤的整個特點也都是性價比比較高,畢竟rk的產品線是很龐大的,配列十分齊全。但是雖然也普遍升級了大鍵,但是在當前機械鍵盤非常內卷的情況下,并沒有表現出高人一頭的產品力。所以還是之推薦以上幾款。


    S

    45,雙飛燕血手幽靈

    玩外設的人,其實很少有關注到雙飛燕血手幽靈的,同時,雙飛燕也是網吧鍵盤的供應大戶,光軸的先驅+推廣者,有很多獨到的技術。

    雙飛燕還有一把在正常貓狗家都買不到的飛軸產品Q500,價格便宜,口碑很好,首先看一下飛軸的結構。

    如果對鍵盤比較熟悉,你會發現這張圖里的結構……看看我剛才在niz那發的圖。

    當然,實際探究下來,有相似性,但是區別也是很大的,畢竟Q500其實是100多的一把鍵盤,在貼吧關于飛軸也有過非常激烈的討論有興趣可以去找找。

    目前雙飛燕的產品線有光軸產品有常規機械軸產品,具體的我自己沒用過,我這里的信息也比較少,所以也就到給大家匯總產品這一步了,有興趣可以自己去嘗試。

    46,Skyloong

    小呆蟲最開始應該隸屬于極客定制,所以從骨子里就非常有創新意識,做了很多行業內沒有做過的事情。前面推薦的GK75系列這里就不重復了,我們來理清一下小呆蟲現在的產品線。

    ①輕彈系列:這是小呆蟲之前一段時間的銷售主力,主打的就是lite Gasket的悅耳聲音以及自己本身非常好看的熱升華鍵帽,無論是馬卡龍還是九尾狐,都是非常成功的設計。

    ②珊瑚海系列:去年雙11前后小呆蟲的產品,基本就是一套常規的機械鍵盤,配上好看的珊瑚海主題。大鍵水準還不錯,本身基礎的素質大概就是中上等的水平。

    ③GK21S:是一把小鍵盤,不過居然有鋁坨坨版本。

    ④曉配色系列,針對喜歡光的朋友出的一把鍵帽字符透光的機械鍵盤。

    之前小呆蟲還出過一把帶橡膠鍵盤帽的機械鍵盤,可以說是把概念拉滿了,目前似乎官方店已經沒有這款貨了,但是硅膠鍵帽一直在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買一套。

    但是從顏值到設計,我還是覺得馬卡龍系列比較值得購買。


    47,首席玩家

    首席玩家出現有一段時間了,產品方面始終算是不溫不火,有時候會有一些帶有自己特色的產品。因為也不是一二線品牌,還是簡略一下,主要說三款吧。

    T98莫奈:這款鍵盤的顏值首先是值得肯定的,看起來比較圓潤,配色也很順眼。不過這個配列還申請了專利……我能說多此一舉嘛?既然都類98了,F區分隔也沒做到,方向鍵和右側shift徹底隔開也沒做到……大鍵調校還可以,算不上T0,T1有的,空格有點雜音。價格說實話略微差點意思,佳達隆Gpro軸559,TTC軸669。

    相對比較早出的75%產品,也就是因為早,所以還是不是Gasket結構。之前對標的時NJ80,同樣有黃銅定位板的版本,價格便宜不少,而且方向鍵還分離的。MDA高度的熱升華PBT鍵帽也算是個亮點。有佳達隆的POM軸心系列軸體可以選,本身產品還可以,喜歡外觀的和可以考慮,不是特有眼緣的話,就算了。

    MK980積木:特色是數字區的位置可以拼樂高,誰會有這個奇怪需求,怎么看怎么像為了避免L的98專利玩的花活。依然是MDA熱升華算是個小亮點。

    暫時沒有我認為特別值得推薦的型號。

    T

    48,鈦度

    人皇sky參與創立的外設品牌,這算是鈦度最大的標簽。

    目前鈦度的產品線一把光軸,一把常規98配列機械鍵盤,居然是支持熱插拔還帶RGB燈效的。還有雙層消音棉,帶音樂律動。軸體顯示為機甲紅軸,看評測聽聲音一點都不HIFI。兩個特殊配色+PBT鍵帽的版本價格貴30元,大鍵是經過廠潤的。整體看來性價比還行,然后也就這樣吧。除非真愛,否則不推薦。鈦度咱還是買鼠標吧。

    V

    49,VGN

    除了前面介紹的VGN811+211之外,VGN還有一把811的簡化版810,主要是單模,屏幕換成旋鈕。商品頁上的一張圖已經可以說明情況了,399的售價性價比還是不錯的。


    VGN雙11會上V98和V98pro,最低199元,另外399就能上冰淇淋pro,簡直新一代卷王。我已經定好鬧鐘準備11月1日開搶了。


    W

    50,微星

    作為硬件廠商,微星的機械鍵盤產品線上大概有3款產品,不過真正值得買的還是只有G50Z,之前的百元御三家之一,不過隨著國產機械鍵盤的內卷,推薦指數已經沒有之前那么高了。

    G50Z系列有87和104兩種配列,高特軸體,兩側的RGB燈條比較有特色,具體的看下面這張表就行了,順便說下,這張掛在產品頁上的表格里吧ABS打了成了ASB還一直沒換,是不是有點……另外低端款的背光是彩色混光,減分項。

    X

    51,新貴

    新貴也是老牌的外設廠商了,最早使用國產軸的兩個牌子之一。之前在機械鍵盤方面投入不大,從去年開始新貴開始在機械鍵盤上發力,推出了不少有一定競爭力的產品。

    先給新貴的產品分分類:

    ①緊湊型配列GMK680pro、840pro和GMK1000。都是船殼,所以理所當然都是緊湊配列。它們甚至擁有同一款主題。應該說上圖這個主題的顏值還是不錯的,喜歡的話新貴而價格定的也還可以。

    ②GMK1080:標準的108配列,不過這把鍵盤的設計語言是真的少見,這個語言絕對可以算上是小語種了。官方也并沒有給這個配色去命名,我覺得可以叫做熔巖配色或者火山配色。我這把是BOX紅軸,手感也還挺有特點的,大鍵沒有大問題。

    ③GMK780、GMK980:這倆配列雖然不一樣,但都是Gasket結構,設計語言也是一樣的。其中780和前面的紅龍配列有點類似,但是方向鍵做了分離,可以說更加合理。780最低的價格是399元,采用了透明外殼的設計,頂部一個寬額頭,上面還有圖案,這把鍵盤軟彈感據說做得也還可以。尤其推薦780這個特色配列。畢竟980不但緊湊型F區,12顆F區按鍵甚至還沒有做顏色區分,令人費解。


    52,小米



    小米目前為止只出過這一把機械鍵盤,采用的實際上是船殼設計加了兩個塑料蓋子做分隔,高特的軸體,和前面的微星一樣,不過背光是白色的,還比較容易讓多數人接受。

    這把鍵盤算是中規中矩吧,性價比也不差但也沒有太好,鍵盤本身也沒有什么亮點。

    53,新盟

    新盟這個品牌之前一直都是生產低端入門鍵盤,但是今年雙11之前,新盟放了一個大炸彈,X75!

    X75有黑透和白透兩個顏色可以選擇,可以是最近半年來最為流行的設計,雖然暫時只有單模版本,但是最低199元的售價也是目前最便宜的全透鍵盤。除了外觀,這把鍵盤的內在也絲毫不遜色,Gasket結構,凱華熱插拔軸座。雖然最低價是鹽白軸199元,但是鹽冰軸要現在再買要239元,水母軸價格為269元。

    如果到手準備換軸,建議買水母軸版本,因為比較容易出二手。如果到手準備自己用,建議鹽冰軸。喜歡段落軸買鹽白軸,價格也是最便宜的。

    因為我19日下的單要11月1日才能發出,所以簡單管賣家要了幾張實拍圖,這把鍵盤后續我會出一些詳細的體驗分享給大家。


    Y

    54,御斧

    御斧是今年殺出的一匹黑馬,來自老牌外設廠商富德。第一款K系列似乎是沒有什么聲響,接下來R系列和Y系列都是性價比很高的熱門產品,而今年雙11的新品是L系列,從今年4月到現在,7個月的時間里,御斧總共出了3個配列共計9款不同配列的產品,可謂高產。

    首先是R系列,作為御斧重點宣發的第一個系列,確實一出道就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主要是使用了TTC 金粉V2軸體,KDA高度球帽邊緣是圓弧形的,手感非常不錯,關鍵是性價比真的是太高了。但是全系列船殼加上鍵帽縫隙比較小,略微容易誤觸。建議108和87兩個配列,100配列容易誤觸,68配列退格左移且過于小。

    Y系列給我的驚喜甚至大于R系列,剛收到Y68還不知道售價的時候我以為要500多,畢竟方方面面看起來都可以對標CMK了,目前塑料鍵盤里的質感第一梯隊。手感比R系列也更進一步。不過大鍵的調校上和R系列一樣仍然存在雜音,算是美中不足的地方。Y系列還有個神奇的地方在于它的內部已經有Gasket結構的基礎了,四邊是軟性連接。但是又在Gasket基礎上增加了船殼一樣的螺柱支撐,生生變回普通天地蓋,很奇怪的操作。

    接下來就是前面說的L系列了。前面已經提過了。

    另外御斧還有個K系列,個人覺得一般吧,沒必要太關注。

    御斧早期版本的無線方案比較看人品,部分朋友遇到比較嚴重的斷聯,后續做了改進,目前官方渠道購買的應該是可以放心,別買到半年前的存貨就行。

    Y系列和R系列在同價位的鍵盤里都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款式。


    55,銀塵

    銀塵旗下其實只有三款機械鍵盤,一款普普通通的光軸104、一款常規機械軸104,一款配列和設計上都非常有新意的緊湊型類84鍵盤。104的兩款也就不提了,沒什么辨識度,直接說他家的D84。

    D84使用的是佳達隆的Gpro軸體,沒什么好說的,支撐起599元價格的主要還是他的設計。多款配色都很有辨識度也很好看,兩側的弧形倒角卡扣讓整個鍵盤的視覺上更加柔和,而且這個卡扣是可以更換的。鍵位的設計以及鍵帽本身也比較有特點,尤其是方向鍵并沒有侵入右側shift,總體來說還是一款以外觀為主要賣點的鍵盤。


    寫完之后,部分鍵盤也更新了雙11的產品,由于文字篇幅很長,工作了也確實很大,所以也就不同步再進行更新了,但是如果有比較有特點、市場反應比較好的新品,我盡量會在未來和大家分享。另外,如果我漏過了什么寶藏品牌、寶藏鍵盤,也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PS:截止發文前,399元的重2Kg的75%鋁坨坨魔極客M1已下單,到貨后后續文章會和他家分享,歡迎持續關注。

    在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網絡文學作為新時代中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代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不斷拓展創作領域和傳播半徑,在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繁榮社會主義文藝進程中取得了可喜的發展成績;作為大眾參與、全球共創,彰顯中華文化原創力的生動實踐,成長為當下最活躍、受眾最多、覆蓋面最廣的文學樣式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生動文化名片。

    2023年,中國網絡文學產業增長勢頭不減,同時受到精品化、IP轉化提速、全球化等趨勢推動,進一步呈現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新格局,并依托多方共創華語IP的積極探索,在全球視野下將大眾創作、全民閱讀風潮推向新高度。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1109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6.4%。其中,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到5.37億人,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較2022年12月增長3592萬,占網民整體的49.0%。網絡文學的社會影響力持續增強。

    ——網絡文學總體規模不斷擴大。市場規模達404.3億,同比增長3.8%,網絡文學IP市場規模大幅躍升至2605億元,同比增長近百億;作家、作品、讀者數量呈穩健增長態勢,作者規模達2405萬,新增作者225萬,作品數量達3620萬部,新增作品420萬部,用戶數量達5.37億,同比增長9%。

    ——“國潮”和現實題材再創歷史新高。網絡文學融入非遺、國風元素,擁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現實題材創作年增速超20%,新增讀者00后占比過半,以“好故事照見人間煙火”映照現實、直抵人心,為時代畫像、立傳、明德。

    ——AIGC成為創作傳播新引擎。AIGC開創“內容生產自動化”新模式,新技術輔助創作并賦能機器翻譯和粉絲共創,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并降低翻譯成本,同時為粉絲提供了新的閱讀體驗。AIGC成為年度網絡文學新熱點。

    ——IP開發效率提升引領市場擴容。內容平臺在作品連載階段便啟動孵化、前置開發,有效的互動和二創驅動成平臺孵化殺手锏;短劇釋放中腰部IP價值風口,精品化成短劇發展必然趨勢;降本增效大背景帶動IP影視改編的效率和質量提升,年影視劇熱播60%改編自網絡文學。

    ——海外影響力持續擴展。隨著傳播半徑不斷延伸、覆蓋范圍持續擴大,作品內容、行業規模、營業收入、運作模式、技術支持等方面顯示出日益強勁的國際化影響和市場化活力。AI技術的突飛猛進和文化交流的持續深入,拓展了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的規模化、精品化和生態化水平。

    本報告以網絡文學創作為基礎,對作家作品、IP開發、海外傳播、版權保護等進行全方位觀察、分析和研判,力求摹繪出年度發展的總體概貌。

    一、作家迭代、題材多元,精品佳作助力“高質量發展”

    網絡文學以其新銳之姿,一直以來不斷吸納年輕力量加入,繼以往大眾創作、作者全年齡段覆蓋的基礎之上,2023年網絡作家在年齡和教育結構上得到進一步優化。從行業數據觀察,2023年網絡文學作家、作品、讀者數量都呈穩健增長態勢,其中作者規模達2405萬,新增作者225萬,作品數量達3620萬部,新增作品420萬部,用戶數量達5.37億,同比增長9%。

    (一)年齡、教育結構持續優化,95、00后引領創作風潮

    2023年,網文寫作年輕化趨勢持續深入,95后、00后作家以崛起之姿引領網絡文學創作新風潮,00后作家成為網文作家新增主力。以代表性網絡文學平臺為例,閱文集團新增作家60%是00后,00后作家萬訂作品新增230%,新增白金大神60%是90后、95后,2023網絡文學榜樣作家“十二天王”中80%是95后;字節跳動旗下番茄小說數據顯示,入駐作者較2022年上漲42%,簽約作者中57%為95后,26%為85后,75后則只占9%;七貓中文網原創新增簽約作者數量同比增長104.18%,90后作者占比55%。

    2023年網絡作家在職業和教育結構上也進一步得到優化。多數作家系非文學專業教育背景,且多為兼職寫作的“斜杠青年”。例如最白的烏鴉是檢察官助理,可憐的夕夕是精算系畢業的海歸碩士,殺蟲隊隊員本專業是藝術學,三九音域曾修建筑學和金融工程,00后作家季越人、鸚鵡咬舌是在讀大學生。作者身份幾乎涵蓋了57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來自各行各業的寫作者源源不斷地為網絡文學注入了新鮮血液。同時,近年科幻題材火熱和人工智能興起,吸引了更多網生代和教育程度較高的群體加入網絡文學用戶隊伍。以起點為例,約超7成科幻品類簽約作家為本科在讀及以上學歷,首次創作科幻題材的作家72%為00后,近7成科幻讀者年齡小于30歲,40%左右為本科及以上學歷。更廣泛的創作者背景,使得作品的關注視角、題材涵蓋更加多元、專業、立體,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讀者的關注與共鳴。

    與此同時,伴隨著起點讀書、番茄小說等頭部網文平臺成為年輕作家成名快車道,“一書封神”作為2023年中國網絡文學行業發展的獨特現象,進一步彰顯了網絡文學價值賦能的時代指征。更多新人作家可以憑借作品迅速破圈,成長周期大為縮短。狐尾的筆的《道詭異仙》、季越人的《玄鑒仙族》、情何以甚的《赤心巡天》、殺蟲隊隊員的《十日終焉》等都可謂“一書封神”的典型案例。在網絡文學精品化持續升級趨勢下,更多作品實現收入提升。2023年閱文集團總收入超10萬的新書數量同比提升25%;作品收入超10萬的新人作家增長六成,新書收入超100萬的作家中,新人作家占比近1/3;10萬均訂作品較去年同比增長75%。七貓中文網稿費總支出同比增長48.57%,月均稿費過萬作者達565人,男頻單月最高稿費202萬,女頻為76萬。數據顯示出行業頭部平臺新人孵化機制日趨完善,創作生態持續迸發活力,青年新銳躋身各類榜單,引領網文創作風潮。

    (二)頭部突破、長尾精進,精品網文全民向、陪伴性凸顯

    得益于95后、00后為網絡文學注入多元銳氣,2023年網絡文學內容創作質量顯著增強、創作生態活力迸發,精品網文全民向、陪伴性凸顯,并呈現出頭部突破、長尾精進的并行發展態勢。

    就頭部作品而言,一方面,宏大世界觀設定、人物命運跌宕起伏的作品更能引發用戶的情緒共鳴,不僅蘊藏著巨大的IP開發潛力,相關作品更持續刷新著各項紀錄。截至2023年底,起點讀書10萬均訂作品同比增長75%,包括當年度首部連載期間10萬均訂作品《道詭異仙》(狐尾的筆)、打破最快20萬均訂紀錄的《靈境行者》(賣報小郎君)、打破全網首訂紀錄并刷新網文評論最快百萬紀錄的《宿命之環》(愛潛水的烏賊)等典型代表作。另一方面,快節奏、輕松、有梗有腦洞的“小白文”,因其適合碎片時間閱讀的天然特性,俘獲了大批高黏性網文用戶,很多“小白文”代表作品在起點讀書突破10萬均訂。現實、科幻、歷史等品類所代表的長尾精品網文不僅成為了全民閱讀的重要內容來源和創新支點,更進一步推動網絡文學的內涵深化發展,其消遣性、陪伴性和高黏性正在推動全民閱讀成為一種持續的生活方式。

    與之呼應的是,社會認可和政策扶持力度也持續增強。2023年除中宣部和中國作家協會等官方權威機構專門發布“中國網絡文學影響力榜(2022年度)”“2023優秀網絡文藝作品年展”“新時代十年百部”“網絡文學青春榜”等網絡文學榜單之外,一些傳統獎項如中華文學基金會“茅盾新人獎”、中國小說學會“2023年度中國好小說”“百花文學獎”“天馬文學獎”等也都增設網絡文學分類,愛潛水的烏賊、驍騎校等多位作家攜作品登榜獲獎。2023年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啟動“閱評計劃”開啟《關鍵路徑》(匪迦)等12部網文作品在場評論,《中國網絡文學編年簡史》、“中國網絡文學三十年叢書”等學術史著作出版,則從評價體系和學科建設角度進一步為網絡文學精品化和高質量發展加碼助力。

    (三)類型化題材復合發展,深度開掘智性轉向

    在澎湃新聞與閱文集團聯合發布《2023網絡文學十大關鍵詞》中,“考研”“種田”“非遺”“短劇”“坐忘道”“無CP”“全員上桌”“智商在線”“AI金手指”“霸總全球化”等詞上榜,背后指征的正是全年的創作趨勢。仙俠、都市、歷史、現實、玄幻、輕小說、游戲、科幻等多個題材成為年度熱門,優質作品呈現仙俠歷史齊飛、科幻勢頭更勁的特點。

    在各種類型題材更加垂直細分的同時,不同類型之間互相疊加、雜糅,出現很多復合發展的類型文。天瑞說符的《保衛南山公園》融合末日、機甲、巨型工程等多種科幻元素,林海聽濤的《禁區之狐》是“架空+體育”,輕泉流響的《御獸之王》是“玄幻+都市+異術超能”,錯哪兒了的《都重生了誰談戀愛啊》是“重生+都市+商業+言情”。最白的烏鴉《誰讓他修仙的!》被網友評價為“仙俠爆梗文”,以各種爆笑梗和腦洞吸引讀者,呼應了學界關于網絡文學“萌要素”式“數據庫”寫作的論斷。類似《重生的我只想專心學習》(純純的橙)這樣的考研考公文,正是現實生活熱潮在網絡小說中的反映。“類型+”成為IP改編賽道中的顯性標簽。

    “坐忘道”一詞出圈見證了《道詭異仙》(狐尾的筆)這一類以怪誕燒腦著稱的玄幻小說的熱度,而克蘇魯這一設定自《詭秘之主》(愛潛水的烏賊)大熱后在多部作品中成為重要元素,一定程度上因其不可名狀或不確定性而成為小說把握時代情緒的某種表征,不僅帶火了現象級作品,連帶新書《宿命之環》(愛潛水的烏賊)、《故障烏托邦》(狐尾的筆)等也持續熱度走高。“群像”一詞也在諸如起點讀書等App標簽熱度中位列TOP1,《劍來》(烽火戲諸侯)、《這游戲也太真實了》(晨星LL)、《劍出鞘》(沉筱之)、《女主對此感到厭煩》(妚鶴)、《為什么它永無止境》(柯遙42)等作品也為讀者貢獻了一批玄幻、修仙、推理、種田或女性互助自強的群像。值得一提的是,和男頻流行“戀愛腦”相呼應的是,2023年女頻文開始流行“無CP”,進一步探索性別意識變革。如須尾俱全的《末日樂園》、御井烹香的《買活》、有花在野的《我在廢土世界掃垃圾》、群星觀測的《寄生之子》等,可以說都是打破CP慣勢、意在言情婚戀之外的“女強”文或“愛女”文。網站平臺也及時調整版塊區分,面對用戶市場需求作出迅速響應。

    “智商在線”在“升級打怪”無腦爽的慣例之外豐富甚至更新了網文“爽”感定義。《靈境行者》(賣報小郎君)、《天啟預報》(風月)、《異獸迷城》(彭湃)、《明克街13號》(純潔滴小龍)、《我在精神病院學斬神》(三九音域)等作品以嚴謹的設定、燒腦的情節、豐富的文化資源等成為網絡小說深耕內容、優化生產機制的轉向性代表作。西湖遇雨的《大明國師》運用貨幣史、國富論、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等知識,連續數月位居歷史品類暢銷榜榜首。《滿唐華彩》(怪誕的表哥)、《唐人的餐桌》(孑與二)等重現“昭昭有唐,天俾萬國”歷史畫卷的唐朝品類崛起。

    (四)“國潮”寫作帶動年度風尚,傳統文化融入多元題材

    文化自信、強國敘事成為網絡文學創作新趨勢。2023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在政策、行業和市場引導下,2023年網絡文學更突出地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多元題材和類型,踐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探索“第二個結合”的有效路徑,其中歷史、現實和科幻等題材尤為突出。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與閱文集團主辦的“閱見非遺”第一屆征文大賽,帶來6萬多部非遺題材作品,涉及京劇、木雕、造紙技藝、獅舞等127個非遺項目。金獎作品金色茉莉花的《我本無意成仙》以主角訪仙為主線,融入了古時各地村廟、廟會風俗,穿插評書、木雕、打鐵花技藝等傳統元素。旨在傳承民族文化、鼓勵網絡文學創作的第三屆石榴杯征文中,《瓊音繚繞》(湘竹MM)、《盛世春》(青銅穗)、《我為長生仙》(閻ZK)、《相醫為命》(牛瑩)、《衣冠不南渡》(歷史系之狼)等10部網絡文學作品獲獎,涵蓋保衛地球、三國末期歷史圖景、三代傳承創新海南瓊劇、中華傳統醫學等多種題材。千山茶客的《燈花笑》、空谷流韻的《大明英華》用扣人心弦的故事賦予非遺嶄新色彩。這些作品既是網絡文學藝術形式的突破,也是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搭起傳統文化與海內外讀者的橋梁,向世界傳達別具一格的東方文化。

    除了直接將中華民族歷史或建筑、服飾、曲藝、繪畫、飲食等非遺文化作為創作題材之外,《西游記》《山海經》《搜神記》等經典名著或“司馬光砸缸”“干將莫邪”等中國傳統神話、歷史傳說也都成為網絡文學取之不盡的傳統文化資源。宅豬的經典玄幻作品《擇日飛升》化用《捕蛇者說》的角色和意境,借鑒中國古代神話敘事傳統架構其世界和修煉體系,在映射現實世界的同時寓意家國情懷。《道爺要飛升》作者裴屠狗自稱深受傳統經典影響,將道教文化與江湖武俠融合于小說文本;鸚鵡咬舌的《食仙主》則在修仙文中承繼了金庸、古龍等傳統武俠中重然諾、輕生死的少年意氣。殺蟲隊隊員的《十日終焉》融合了大量“北斗”“武曲”“木牛流馬”等中華傳統文化元素,在游戲關卡設計中突出“國風”特色。歷史題材成為頭部平臺男頻五年復合增長率TOP1品類,優質作品相繼涌現。化用經典或傳統元素融合的作品也出現在知乎、豆瓣、每天讀點故事等小眾平臺中,玄鵺的《時間裂縫》、凌東君的《賽博神話》、菇涼子的《全員發瘋》等都可謂傳統文學的“故事新編”。

    2023年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再創歷史新高,“現實+”題材進入創作視野。題材年增速超20%,新增讀者00后占比過半,“現實生活”更成為閱文女頻五年復合增長率TOP1品類。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支持、閱文集團主辦的第七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征文大賽,總計收獲作品38092部,吸引了來自各行各業的近4萬人參賽,同比增長26%。榮獲特等獎的《只手摘星斗》是作者掃3帝的首部作品,作為中國最早批次衛星導航從業者,他將深耕多年、富于時代性與現實性的職業經驗融進作品中。眉師娘的《茫茫白晝漫游》借盲人按摩師視角,將小人物的生存理想和命運浮沉濃縮于世間百態,反映不同階層人群面臨的困境與挑戰。花潘的社會懸疑題材《十七歲少女失蹤事件》,以一場惡作劇般的少女失蹤事件開啟南方國營大廠出身的三代女性之間的成長糾葛,揭示意外背后的人性考量。慢三的《狐之光》以時代巨變背景下女性命運的輾轉與韌性串聯起社會變遷二十年的發展歷程,荊洚曉的《熾熱月光》以南派舞獅文化為線索,卓牧閑的《濱江警事》在警務題材中另辟蹊徑,還有風曉櫻寒的《逆行的不等式》、流浪的軍刀的《逆火救援》、檸檬羽嫣的《柳葉刀與野玫瑰》、何常在的《向上》等都是現實題材賽道的精品佳作,在多輪次開發中持續傳遞向上向善向美的價值理念。網絡文學現實題材匯聚了一支前所未有的全民創作隊伍,傳承創新中華優秀文化,描摹當代中國全息畫像,在選擇、創作和接受上呈現了人民大眾的文化主體性。

    網絡科幻文學近年來增長勢頭強勁,交織強國敘事、弘揚科學精神、面向科技前沿、探索人類未來的佳作井噴式涌現,進化超能、未來世界、星際文明、超級科技等細分題材增幅較大。網站平臺也全力打造特色科幻網文扶持模式為創作助攻,如閱文集團啟動“科幻夢想啟航計劃”,中文在線啟動“科幻網絡文學創作扶持計劃”,咪咕文學推出“奇想空間”廠牌,嗶哩嗶哩聯合未來局、《青年文摘》等發起“科幻春晚”等。創作成果令人矚目,遠瞳的《深海余燼》、滾開的《隱秘死角》等6部作品分獲第33和第34屆中國科幻銀河獎;《深淵獨行》(言歸正傳)、《星域四萬年》(臥牛真人)等12部作品入選《中國科幻文學IP改編價值潛力榜(2023)》。此外九月醬的《大國科技》、不吃小南瓜的《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新手釣魚人的《走進不科學》、星云落煙雨的《超自然事件調查筆記》、偽戒的《永生世界》等都是科幻品類膾炙人口的佳作。這些獨具中國特色的網絡科幻文學,以巧妙獨特的世界觀和天馬行空的腦洞設定,將求新求變的中國精神和文化融入全球娛樂文化語境。

    二、AIGC:網絡文學內容生產的新機遇與新挑戰

    2022年底,ChatGPT的橫空出世,使得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生成式人工智能)一躍成為整個2023年度當之無愧的全球性熱門話題。作為一個基于大語言模型的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ChatGPT在常規的人機對話功能之外,還展現出極為強大的多模態內容生成能力,可依據指令流暢地撰寫行政文書、計算機代碼、學術論文、詩歌小說,甚至繪制插畫、譜寫歌曲等。這種由AI擔任創作主體的內容生產模式,便是AIGC。其相關應用最早誕生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如計算機譜曲的弦樂四重奏《依利亞克組曲》和人機對話程序Eliza等),但直到21世紀10年代,才隨著語音識別、機器翻譯等技術的突破性進展而進入公眾視野。ChatGPT的發布,則又將AIGC的應用范圍與創作潛力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本世紀初,得益于互聯網技術的普及,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戶生產內容)逐步取代PGC(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專業人士生產內容),成為文化創意領域最主流的內容生產模式。中國最早的一批商業文學網站,如起點中文網、晉江文學城等,正是抓住了這樣一個“內容生產民主化”的特殊歷史機遇,才得以沖破傳統出版業對暢銷小說市場的壟斷而飛速崛起。20年后的今天,AIGC對UGC構成的挑戰,顯然是比UGC取代PGC更為規模宏大、影響深遠的變革。其中蘊含的機遇與風險,足以左右未來數十年網絡文學行業的發展走向。如何回應并把握這一“內容生產自動化”的新趨勢,已成為擺在網絡文學行業從業者、研究者面前的一道無可回避的難題。

    (一)機器翻譯助力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

    中國網絡文學與AIGC的淵源,可以追溯到網文海外傳播過程中AI翻譯工具的使用。機器翻譯是人工智能神經網絡(和ChatGPT同屬一個技術路徑)最早取得重大突破的應用之一,自2013年以來,隨著DeepL、谷歌翻譯、百度翻譯等一系列老牌翻譯工具陸續完成技術迭代,機器翻譯也逐步具備了與普通人工翻譯一較高下的水準。巧合的是,中國網絡文學作品在英語世界的傳播,正是興起于這一時期。然而,當時包括Wuxiaworld在內的一系列翻譯網站,卻多以愛好者自發翻譯,讀者捐款資助為主要運營模式。人工翻譯的速度既趕不上讀者追更的腳步,更不可能在短時期內窮盡網絡文學這個體量巨大的內容寶庫,部分心急的海外讀者甚至開始借助翻譯工具閱讀中文網絡文學作品。

    需求與產能的不匹配,自然而然地召喚著生產方式的革新,此時,技術日趨成熟、能夠大幅度提升翻譯效率、降低成本的AI翻譯便成為不二之選。2017年,旨在為文學網站提供AI翻譯服務與海外出版方案的推文科技正式成立。目前,由該公司發起的“中國網文聯合出海計劃”已囊括縱橫文學、17K小說網、掌閱等100余家文學網站,短短幾年內便有7000余部網絡小說作品經由AI翻譯順利出海。2019年底,閱文集團旗下的海外站點起點國際正式開始發布由AI翻譯的網文作品,并同步上線“用戶修訂翻譯”功能,利用讀者的真實反饋來優化其自主研發的AI模型。2023年,起點國際持續推進人機配合的AI翻譯模式,以《神話紀元,我進化成了恒星級巨獸》(中譯英)、《公爵的蒙面夫人》(英譯西班牙語)為代表的多部AI翻譯作品已成為深受讀者喜愛的暢銷佳作。

    (二)AIGC作為網絡文學創作的輔助工具

    除了機器翻譯領域的應用,AI所具備的文學創作能力也越來越受到大眾的矚目:從2007年首部完全由AI創作的小說I The Road,到2017年發布個人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的微軟“小冰”,再到如今普遍具備文學創作能力且支持用戶通過各種形式的promote進行私人化定制的聊天機器人(如ChatGPT、谷歌的Bard、百度的文心一言以及彩云小夢等)。盡管目前由AI創作的文學作品還缺乏足夠的可讀性與穩定性,但考慮到AI繪畫對漫畫、游戲行業造成的沖擊,AIGC在文學創作領域的潛力與前景,或許足以引起相關從業人員的憂慮。

    而在警惕未來可能面臨的各種行業動蕩以及法律、倫理問題之前,將AI的功能牢牢限定在“輔助創作工具”的范圍之內,盡可能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充分而有節制地利用人工智能的內容生成能力,同時有效地規避風險,或許將會是一個相對較為可行的探索方向。

    2023年7月19日,閱文集團發布了國內首個專注于網絡文學這一垂直領域的大語言模型“閱文妙筆”及其應用產品——“作家助手妙筆版”。該產品主要為網文作者提供四種內容生成功能:即世界觀設定、角色設定、情景描寫和打斗描寫。其中,自動生成世界觀、角色的相關設定資料,對于動輒便要構造復雜的背景設定并且往往包含海量出場人物的網絡小說而言,無疑是非常實用的輔助創作功能。例如,隨機生成一個修仙門派各不同等級長老的尊號(世界觀設定),或隨機生成一個僅僅出場幾百字篇幅的龍套角色的姓名、性格以及簡要生平(角色設定)等,這類工作與其浪費作者寶貴的構思時間,倒不如交給AI來完成。并且,這些由AI生成的世界觀設定、角色設定的文本,是無法逐字逐句地寫進小說里的(例如“人物性格:心思縝密、處事冷靜,任性而又堅韌”這樣的設定資料),作者在創作過程中自發進行的遴選甄別與創造性轉化,將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著作權方面的爭議。至于AI自動生成情景描寫與打斗描寫這兩項功能,就處于較為模糊曖昧的地帶了。不過,對于那些只看重故事整體走向而忽視情景、打斗描寫的作品及其讀者群體而言,在明確標注哪些段落使用了AIGC工具的情況下,由AI代勞一部分內容生產的工作,似乎也并不是不可接受的方案。

    事實上,具備類似輔助創作功能的軟件在網絡文學行業早有先例,但像“作家助手妙筆版”這樣基于AI技術和大語言模型的卻屬首例。由此牽扯出的有關訓練語料來源、產出內容的原創性、著作權等問題的爭議,將比過去面臨的任何案例都要復雜百倍。在相關政策、法規充分完善之前,更需要廣大從業者以深思熟慮、小心謹慎的態度,積極地探索未知、應對新變,同時也承擔起相應的試錯成本。

    (三)AIGC在粉絲文化活動與IP前置開發中的應用

    如今,越來越多的網文讀者傾向于通過各種形式的交流、創作活動來表達自己對某些作家作品、人氣角色的喜愛。這種以網絡文學作品為“中心文本”的同人粉絲文化,正展現出極強的創造力與活躍度。自2023年以來,隨著AIGC的興起,許多空有“腦洞”而缺乏相應藝術創作能力的讀者,也開始嘗試利用各種AI創作工具,如ChatGPT、Midjourney等,通過提供關鍵詞與引導,生成符合自身喜好的同人小說段落或漫畫作品等。在僅供自己欣賞而不涉及大范圍傳播、售賣的情況下,這種行為顯然是合理合法的。AIGC為粉絲參與同人文化活動的形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幫助他們更加靈活地分析、探索那些早已耳熟能詳的故事和角色,并將自己獨特的構思與偏好融入其中。

    除此之外,訓練具有特定性格及語言風格的聊天機器人,也是AIGC的拿手好戲。已經有許多文化名人、網紅博主被制作成AI版本,“不眠不休”地為粉絲提供聊天服務。這也為同人文化活動開辟了全新的思路,那便是定制自己喜愛的角色的聊天機器人,使其具備人機對話能力,以實現跨越時空之境、虛實之壁的交流。但訓練這樣的AI程序,畢竟在技術和成本上存在相當高的門檻,并不是普通讀者能夠輕易實現的。2023年8月11日,瀟湘書院在其移動端App上推出了一項網文場景構筑功能“筑夢島”,借助這個功能,讀者可以創造一個具有特定性格、身份的“虛擬伙伴”,由他來陪伴自己的閱讀時光,實現一邊追更一邊與書中角色暢聊的獨特體驗。相信隨著這類需求的增多,面向普通用戶的定制AI服務也會為粉絲文化活動的開展帶來更多有趣的體驗。

    總體而言,當前AIGC在網絡文學海外出版、創作輔助、同人粉絲活動中的應用,已經對行業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未來更有可能利用其強大的多模態轉化能力,在IP前置開發等領域大顯身手。而由此引發的一系列悖論與挑戰,則需要廣大從業者、研究者著眼于技術、法律以及文學創作等多重維度,充分考量AIGC的著作權歸屬、數字資產的轉化、訓練數據來源的合法性、算法的可追溯性與可解釋性、AI生成內容的鑒別與區分等等問題,在其中找到一個復雜微妙的平衡點,以促進政策、法規和文學創作倫理的制定與重估。

    三、市場提速、視頻加持,IP轉化呈現新路徑和新增量

    在2023年大眾文化和泛娛樂產業景觀中,網絡文學仍然是重要的供給側。據第三方機構極光數據預測,本年度網絡文學IP市場規模年增長近百億元。同時,網絡文學IP改編所處形勢也迎來重大改變:一方面,傳統文學改編和原創劇集爆款頻出,“后疫情”時代電影院線逐步回暖,外部競合環境面臨重塑;另一方面,大眾審美變化凸顯,微短劇成為新風口,游戲和動漫改編的系列化趨勢增強,網絡文學不僅通過豐沛而穩定的內容供給彰顯著自身作為“IP”的資源屬性,也在技術迭代和大眾審美的合力下推動著網絡文藝生態的更新。

    其中,IP改編全鏈路的結構性變化成為2023年網絡文學發展的亮點之一。IP前置開發模式逐漸成熟,內容平臺得以在作品連載階段便啟動孵化,其定制化打造的有效互動、二次創作等模式,更成為IP改編孵化“殺手锏”。比如,《宿命之環》在起點讀書App收獲了7000萬字“本章說”(讀者可在全文任意段落進行點評的功能,類似于視頻彈幕),單個用戶為作品配音最高超2800次;《道詭異仙》“本章說”字數2500萬,B站相關視頻播放量破6000萬次;起點讀書為《詭秘之主》系列IP打造的官方主題站“卷毛狒狒研究會”,依托原著豐富的世界觀設定,定制化打造出序列升級加閱讀收集魔藥的全新互動方式,上線首月快速匯聚了超60萬“詭秘”核心粉絲,用戶日活環比上線前提升超200%,這些新模式均為IP產業轉化提供了新路徑與新增量。

    (一)網文IP在影視改編資源序列中繼續領跑

    2023年是影視行業回暖復蘇、整體向好的一年,也是網文IP與原創劇集、文學改編、漫改等多種產業轉化路徑博弈“內卷”、共生共榮的一年。2023年,《狂飆》高開預熱,《繁花》勝利收官,影視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與降本增效有力帶動本年度IP影視改編效率、質量雙雙提升,“內容為王、品質至上”成為市場和觀眾對IP的檢驗標,IP開始褪去“流量”的消極標簽。在此背景下,網絡文學作為影視作品的重要資源庫,表現活躍而亮眼。在云合數據的《2023上新劇集熱播期集均有效播放霸屏榜》TOP20名單中,改編自網絡文學的作品超過半數。在《2023年播出劇集骨朵平均熱度榜單》的前五中,《長相思第一季》《蓮花樓》《長月燼明》占據3席。

    除了數量優勢之外,路徑擴容也是本年度的特點之一。起點、晉江、中文在線、17k等老牌文學網站持續發力的同時,豆瓣閱讀、知乎、番茄小說、七貓等后起之秀也在網文IP影視化的探索中嶄露頭角。根據豆瓣閱讀小說改編的《裝腔啟示錄》《九義人》《好事成雙》,根據知乎小說《洗鉛華》改編的《為有暗香來》等劇集受到廣泛關注,知乎網文的創新意識和反套路,豆瓣閱讀與現實生活的巧妙互動為網文IP提供了內容新質。番茄、七貓等文學網站也攜手愛奇藝等視頻平臺,積極推進優質作品的IP改編。在總量充沛和路徑擴容的合力下,傳統網文平臺和崛起的IP“新貴”相輔相成,體現著網絡文學題材的豐富性和風格的多元化,優化了網文IP的創作活力和產業價值。

    (二)動漫、科幻成為放大IP影響力的重要增量

    南都娛樂與閱文集團聯合發布的《2023IP風向標》指出,男頻IP為視頻平臺拓展了新空間,而動漫和科幻是支撐這一趨勢的主要力量。

    2023年,動漫已經成為網文IP改編的成熟賽道,為整個產業創造了影視改編之外的突出增量。在各視頻平臺的年度片單中,網文改編的動漫作品比重不斷攀升,騰訊視頻播出的動漫作品57%來自網文IP改編;愛奇藝公布的39部作品中,網文IP改編作品有22部;B站2023—2024國創動畫發布會片單中,網文IP作品占43%。動漫改編在本年度IP轉化中的支柱型地位還體現在,由網文改編的動漫作品爆火之后又成為劇集的IP來源之一。如根據同名網絡小說改編的動漫《少年歌行》改編為劇集后在豆瓣收獲了8.3的高口碑,動漫的用戶黏性反哺其他IP鏈路,在多樣化的產業轉換中表現出“IP經濟”的活力,助推動漫作品成為視頻平臺增收的“第二曲線”。

    長線化持續輸出作為網文改編動漫的重要特征,推動年番動漫為主流視頻平臺穩定貢獻熱度與營收,持續強化市場反饋和粉絲黏性閉環。在2023年騰訊視頻經典暢銷榜單的TOP10中,男頻IP動漫占據5部,年番動畫《斗羅大陸》《斗破蒼穹》《吞噬星空》《凡人修仙傳》作為平臺頭部作品,擁有突出的市場口碑和用戶黏性。作為國產番劇進入網絡時代后的首個“年番”動漫,《斗羅大陸》播出5年后以累計超過520億次的播放量和超過2000萬的互動量完結,生動詮釋了“年番”成為“長青番”的過程。此外,《滄元圖》《師兄啊師兄》《仙逆》等本年度開更的網文改編作品注重故事邏輯和人物塑造,播出后反響積極。

    2023年男頻IP的影響力還體現在科幻網文煥發出的產業活力上。在第34屆中國科幻銀河獎不同榜單單元中,共有《神秘盡頭》等9部網絡文學作品入圍,《隱秘死角》等2部作品獲獎;《2023科幻文學IP改編價值潛力榜》的12部入圍作品中,網絡文學占6席,充分彰顯了科幻網文的創作實力、改編潛力和行業活力。同時,“科幻+懸疑”“科幻+成長”等“科幻+”模式不斷發展完善,為硬核的科幻題材破圈拓展了類型敘事的輻射力。

    除了動漫、科幻增量的有力推動,IP系列化開發的逐步成熟,也預示著2024年將成為男頻IP影視改編的爆發之年。截至2023年底,騰訊視頻期待榜TOP5中60%是男頻IP,其中《慶余年》第二季位列電視劇期待榜第一名,預約量超過1150萬;《大奉打更人》預約量超200萬。在超高熱度背后,既離不開《慶余年》《贅婿》《雪中悍刀行》等口碑劇集整體進化,推動觀眾審美口味多元擴容,以及近年來女頻改編劇精品罕見、范式失靈等外部因素,也受到男性向作品相對豐滿的世界觀與群像塑造,能夠為編劇類型化深耕與觀眾二創提供更多空間等內部因素的影響。同時,《慶余年2》《大奉打更人》《凡人修仙傳》等存量“待爆”精品,也為男頻IP影視改編提供了充足素材與穩固支撐。

    (三)微短劇成為網文IP轉化的新風口

    艾媒咨詢發布的《2023—2024年中國微短劇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為373.9億元,同比增長267.65%。根據云合數據等機構發布的《2023年度短劇報告》,全年在國家廣電總局備案的微短劇4500余部,長短視頻平臺共同發力上新微短劇616部,較2022年的474部,產業擴張趨勢明顯。

    從產業分工視角出發,網絡文學給以重生、逆襲、穿越等“爽點”為主要內容的微短劇提供了重要的改編資源,微短劇則成為釋放中腰部網文IP價值的風口。擁有大量中腰部網文IP的平臺在微短劇的新風口中有望實現平臺價值的跨越式增長。在《2023年度短劇報告》年度上新短劇分賬票房TOP10(含并列)的13部作品中,根據網絡文學改編的作品達10部,其中《招惹》分賬票房突破了2000萬。同時還涌現出《傾世小狂醫》《武極天尊》等市場表現力優秀的作品,《風月變》在搜狐視頻和芒果TV同步播出,成為首部上星播出的微短劇。可以說,微短劇為IP生態拓展了更高效的IP可視化通道,未來的IP開發將是橫豎屏、長短視頻結合的形態。

    微短劇的迅速崛起改變了網文與短視頻的競爭格局,二者從爭奪用戶時間的競爭走向影響用戶內容消費的融合。2023年底,閱文發布“短劇星河孵化計劃”,推出百部IP培育計劃、億元創作基金扶持及探索互動短劇三大舉措,多部短劇流水過千萬,比如《萬道龍皇》72小時內流水即超過千萬,實現玄幻短劇賽道成績及精品化的雙重突破,打響網文精品短劇第一槍;國內第一部雙人互動形式作品《諜影成雙》預告片首次曝光,因首創沉浸式雙人互動影游體驗而備受用戶關注。伴隨著頭部影視機構、文娛企業、網文平臺紛紛布局,微短劇制作體系與內容水平將不斷優化,疊加用戶對精品內容的升級需求,精品化將成為微短劇發展的必然趨勢。

    四、持續推進版權保護生態共治,為網絡文學海外傳播保駕護航

    2023年,國家對版權保護的力度從政策、監管到執行,持續加大,網絡文學平臺仍然保持上一年度的高度重視的態勢,用戶版權意識不斷提升,版權環境呈現向好趨勢。在多部門聯合展開聲勢浩大的打擊盜版行動把反盜版推向新高度的基礎上,持續推進版權保護的生態共治,以全方位保障與服務為創作護航。

    (一)版權保護的制度指引

    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互為補充,為網絡版權發展提供了制度指引。近兩年,中央相繼出臺了《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2023年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和“十四五”規劃實施推進計劃》等頂層制度文件,從建設版權保護平臺、加強版權登記監管、完善知識產權法院跨區域管轄制度等多方面為網絡版權保護工作提供指引。

    網絡文學版權保護工作,進一步嚴格化與全面化。由國家版權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四部門聯合啟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2023”專項行動,是全國持續開展的第19次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專項行動。自2005年起,國家版權局等部門針對網絡侵權盜版的熱點難點問題,聚焦網絡視頻、網絡音樂、網絡文學等領域,連續開展專項整治,有效打擊和震懾了網絡侵權盜版行為,規范了網絡版權秩序,得到國內外權利人的充分肯定。通過“劍網”專項行動,督辦了一批網絡文學大案。在加大打擊侵權盜版力度的同時,通過加強源頭治理和行業監管,進一步強化對網絡文學作品的版權管理。

    隨著我國網絡安全法律體系建設的日趨完善,依法管網已成為持續推進版權生態化共治、推動網絡文學海內外發展的重要保障。

    (二)頭部企業以全方位保障與服務為創作護航

    2023年,從政策、輿論環境到實踐案例,在各平臺持續將反盜版推向新高度的基礎上,在科技反盜、侵權打擊和行業戰線上持續發力,在網絡文學盜版難題上取得突破性進展,頭部企業堅持專業化、常態化打擊盜版,以全方位的保障與服務為創作護航。

    起點中文網、晉江文學城等網站在作品版權保護方面堅持不懈地打擊,反盜版持續取得突破性成果,防盜技術措施不斷升級,包括上線涉密技術方案,用于追蹤盜版源頭等。閱文集團全年成功下鏈110萬條線索,通過技術方式攔截超過1.8億次的盜版訪問。近一年來,閱文日均監測近7600萬條線索,累計打擊有效盜版線索82.7萬條,為7萬余部作品發起維權訴訟。晉江文學城投訴刪除B站侵權改編廣播劇、有聲小說音頻20000余條;投訴刪除酷狗、喜馬拉雅、懶人聽書、番茄小說侵權音頻4000余條;投訴刪除快手、LOFTER、數網侵權鏈接共計1590個;投訴下架的淘寶、拼多多等平臺上的盜版售賣頁面223個;投訴關停的盜文網站、微博用戶、微信公眾號及QQ盜文群組等若干。

    頭部企業也不斷加大刑事追究力度,在多個典型侵權案件中取得勝訴。2023年10月,閱文集團配合上海警方偵破一起侵犯公司旗下千余部網絡文學作品的著作權案,成功搗毀一個在多款App發布侵權內容以牟取非法利益的犯罪團伙,在全國多地收網抓獲包含上下游產業在內的數十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額超億元。案件的成功偵破對盜版網文產業形成強有力的震懾,切實保護了企業和作者的合法權益。另外一起典型案件為某游戲及宣發信息中使用了《贅婿》小說的人物元素,以及小說的物品、場地名稱、人物關系等元素以及電視劇中的部分元素,法院認定案涉游戲構成不正當競爭,賠償50萬元。

    晉江文學城在2023年新立民事、刑事維權案件近100起,結案1000余起。起訴民事侵權或違約等行為為作者爭取賠償近千萬元,有萬余名作者獲得賠償。晉江法務團隊在積極維權的同時不斷總結維權經驗、制作維權教程,向讀者和作者科普合法維權投訴的方式和途徑,將總結后的維權成果利用網站以及各類宣傳途徑進行主動宣傳,在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號開設了“晉江法務在行動”話題,給作者和讀者樹立維權信心。法務部門每個月在官方微博披露可以公布的相關案件進度,加強廣大用戶對維權的關注度。

    (三)加速正版化進程,提升網絡文學海外傳播效能

    近年來的版權保護成果有目共睹,除了政策法規等制度保障,行業始終保持專業化、常態化的打擊態勢,此外,學術界也對版權保護高度關注。2023年6月在“第二屆版權產業創新及知識產權保護東湖論壇”上,中南大學網絡文學研究院院長歐陽友權發布了2022年度中國網絡文學十大版權案例,入選的十大案例中,涉及抄襲作品判例2件,刑事維權1件,同名作品反不正當競爭案例1件,被告主體認定案例1件,訴前禁令案例1件,小說搜索引擎侵權案例2件,聽書改編案例1件,應用商店信息存儲空間案例1件。據發布者介紹,入選案例選擇不求面面俱到、樣樣俱全,而是聚焦重點焦點,以引起業界關注,推動網絡文學版權保護整體水平不斷提高。

    盡管版權環境日益向好,但形成網文盜版的三座大山仍然揮之不去,搜索引擎和應用市場作為盜版內容傳播的主要渠道,侵害最為嚴重。我們始終呼吁,網絡文學應該成為數字文化產業盜版治理的主戰場,加大治理力度,從源頭上消除盜版滋生的土壤,遏制盜版亂象。同時,海外市場規模超40億的中國網絡文學,也面臨海外維權難度更大的現實問題,包括跨地域侵權、證據收集和保全難度大、法律適用和管轄權問題,以及賠償和追償問題,對網絡文學的海外維權形成了巨大的阻力。中國網絡文學企業進行海外維權的成本高、壓力大,難以保障自身知識產權,不利于“出海”事業的長期發展。

    我們期待,通過各方努力,形成多元參與的網絡文學版權治理的局面,加速網文正版化進程,助力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

    五、潛能迸發,網文出海規模和機制快速拓展

    2023年12月,在“第三屆海南自貿港網絡文學論壇”上,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胡邦勝提出:“經過20多年的發展,網絡文學已經成為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載體和最突出的亮點。近年來中國網絡文學成效顯著,海外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已經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最靚麗名片。”誠如所言,隨著網文全球化深入,中國網文的傳播半徑不斷延伸、覆蓋范圍持續擴展,網文、游戲、影視已成為“文化出海”的三駕馬車。2023年,中國網絡文學在行業規模、作品內容、營業收入、運作模式、技術支持、賽道布局等方面,都顯示出日益強勁的國際化影響和市場化活力。借勢突飛猛進的AI技術和持續深入的文化交流,中國網文的海外傳播正朝著規模化、精品化和生態化方向快速拓展,未來的全球IP有望從中國網文中誕生。

    (一)出海規模日新月異,海外原創遍地花開

    回顧歷史,網絡文學經歷了一個從海外來到海外去的發展過程。20多年來,一部部網絡文學作品由涓涓細流匯聚為滔滔江河,以不可阻擋之勢奔向世界文學的海洋。如今的中國網文界,全球朋友圈越來越大、國際好伙伴越來越多、世界影響力越來越強。有研究者指出,中國網絡文學的海外傳播經從“自發的作品出海”發展到“自覺的版權出海”之后,在資本推動與產業化運作過程中,已經進入了“自主的生態出海”階段。在技術、市場與資本的合力下,“網文出海”不僅成為中國走向世界出版強國的重要助推力量,更為新時代中華文化的世界傳播探尋出一條創新路徑。

    2023年中國網文出海總體上仍然延續了前幾年的發展態勢,網文出海市場規模突破40億元,作品質量穩定提升,作品數量持續增長。以起點國際(Web Novel)為例,截至2023年底,該網站就上線約3800部譯作,同比2022年增長31%。隨著AI技術的突飛猛進,文字翻譯的瓶頸即將突破,出海作品數量有望相應出現一個井噴時期。長期蓄勢待發的全球性IP生態在AI技術加持下,早已顯露出爆發式增長態勢。以閱文為代表的知名網文企業與企鵝蘭登、Amarin、Libre等近百家海外出版機構開展合作,向日韓、東南亞、歐美等全球多地授權數字出版和實體圖書出版作品約2000部,涉及英語、法語、德語、俄語、日語、韓語、泰語、越南語、土耳其語、葡萄牙語等20多種語言。作品類型囊括仙俠、玄幻、科幻、言情、奇幻、都市等多種類型,其中2023年閱讀量最高的5部作品分別是開創基因流派的《超級神基因》、融合西方奇幻元素的《詭秘之主》、將東方文化融入世界風情的《宿命之環》、從游戲中開掘出領主流的《全民領主:我的爆率百分百》、講述了現代女性擺脫困境的《許你萬丈光芒好》。除閱文旗下的起點國際外,其他眾多文學網站的海外業務也多有較好斬獲。截至2023年12月,晉江網文出海已成功拓展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泰國、越南、緬甸、馬來西亞、韓國、日本、俄羅斯、匈牙利、葡萄牙、德國、巴西、法國、西班牙、意大利、新加坡、哈薩克斯坦、土耳其、斯里蘭卡等。

    伴隨著海外網絡作家的快速成長,海外網絡文學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原創生態。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網文創作模式給海外創作者以啟發,再經由本土作家結合奇思妙想創作出豐富多彩的故事,讓全球的讀者可以在文學的海洋中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從一定意義上說,2023年網文出海的最大亮點是海外原創作品數量的激增,截至2023年年底,海外原創作品已超過62萬部。自2018年4月上線海外原創功能以來,起點國際陸續推出全球年度有獎征文活動WSA(WebNovel Spirity Awards)、全球作家孵化項目、作家職業化發展計劃等一系列舉措,培養海外原創網絡文學生力軍,讓中國特色的網絡文學創作和商業模式成功走向全球,為全球內容生態注入創新力量。截至2023年年底,僅起點國際就培養了約41萬名海外網絡作家,為三年前同期4倍。這些作家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美國、菲律賓、印度、印度尼西亞、尼日利亞、英國、巴基斯坦、馬來西亞、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是網絡作家數量排前十的國家。海外原創隊伍,來自各行各業,覆蓋老師、醫生、會計、大學生、保險經紀人、餐廳服務員、計算機工程師、家族企業管理者等數十個職業。海外作者多為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從起點國際的簽約作家看,00后占比達到42.3%;其次為95后,占比達到27.2%。不難看出,Z世代是其中堅力量。從閱讀情況看,截至2023年年底,起點國際的海外訪問用戶數突破2.3億,為三年前同期3倍。這些用戶來自全球200多個國家及地區,日均閱讀時長90分鐘。其中,美國的用戶數量最多。從增速上看,2023年用戶增速最快的前五個國家分別是法國、突尼斯、希臘、津巴布韋和南非。讀者年齡分布與作者情況相仿,年輕人是網文閱讀的絕對主力。在起點國際的注冊用戶中,Z世代占比將近8成。

    (二)網文出海生態持續向好,賽道爆款儲蓄全球IP潛能

    中國網絡文學出海,向世界傳播的不僅是一部部優秀的文化作品,更是一整套立足于AI時代的創作機制和產業生態。在中國網文企業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海外年輕人走上網文寫作之路,海外原創網文呈現出日益繁榮的發展面貌。

    相關調研資料表明,優秀網文海外IP開發頻現佳績,諸多爆款作品打造成為全球級IP的潛能初現。例如《天啟:血術士征服之旅》《情迷》等多部作品海外實體版廣受關注,《我的吸血鬼系統》等有聲書作品最高播放量突破3000萬,覆蓋英語和印歐語系的眾多國家和地區;《龍王的不眠之夜》《我的龍系統》等多部作品海外漫畫改編“人氣值”數以億計。本年度海外上線真人有聲作品超過100部,其中《抱歉我拿的是女主劇本》有聲書以1.08億的播放量位居榜首。上線漫畫作品近3000部,其中起點國際占半數以上,瀏覽量超千萬的作品達到123部。例如,《全職高手》日文版在Piccoma單平臺累計點贊數超567萬,長居人氣榜前三。網文改編的出海動畫也取得驕人成績,自2022年9月閱文開設YouTube頻道以來,《斗破蒼穹》《武動乾坤》《星辰變》等閱文IP改編的動畫作品日均上線1集,累計訂閱數過百萬,年瀏覽量超過2.7億。影視改編更是風生水起,繼《慶余年》《贅婿》《斗羅大陸》《錦心似玉》《天才基本法》等IP劇集在海外上線后,2023年,《田耕紀》在愛奇藝泰國站、日本站登頂,《卿卿日常》在Rakuten Viki的用戶評分高達9.5分(滿分10分)。此外,《贅婿》《開端》等劇集還被外國購買影視翻拍權,網文IP影視作品已成為海外劇集的重要內容源頭。中國網文海外游戲開發業績也不容小覷,2023年,閱文首個自主海外發行的IP改編游戲產品《斗破蒼穹:怒火云嵐》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泰國上線,廣泛輻射新加坡、孟加拉國等地的IP核心用戶,實現東南亞地區2023年Q4新用戶環比增長118%,并在中國港臺地區取得App Store及Google Play下載榜第一的優異成績。

    總體上看,網文出海作品已形成15個大類100多個小類,都市、西方奇幻、東方奇幻、游戲競技、科幻成為前五大題材類型。在東方奇幻類型中,很多作家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在主題設定、人物角色、作品內核上都帶著濃濃的“中國風”。如美國網文作品《在線修真》、印度網文作品《世界行者》均直接以中文命名角色名,立足于中國神話和傳統文化,向海外讀者講述修真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女性作家更愛寫愛情喜劇、復仇文和懸疑愛情,男性作家更愛寫冒險故事、系統文和成長升級。2023WSA金獎作品《繼承至尊遺產的我》就是一部典型的成長升級文。網絡文學的一大特征在于用戶共讀。隨著海外網絡文學生態的日益成熟,在線閱讀本身的訴求和年輕世代的網絡社交習慣,讓海外的讀者們更愿意表達,更愿意去了解其他同好的想法。也因為共同的價值觀和喜好,讓圍繞內容但又不限于內容的社交變得越來越頻繁。

    起點國際將中國網文的付費閱讀模式帶到海外,培養了海外用戶的付費閱讀習慣,奠定了海外網絡文學高速發展的商業基礎。截至2023年10月,起點國際上閱讀量超千萬的作品達到238部。其中,《許你萬丈光芒好》《抱歉我拿的是女主劇本》《天道圖書館》《放開那個女巫》《超級神基因》《恰似寒光遇驕陽》《全職高手》《重生之最強劍神》《國民老公帶回家》9部翻譯作品的閱讀量破億,《許你萬丈光芒好》更是以破4.5億的閱讀量成為海外最受歡迎的網文作品。

    2023年,起點國際用戶單月消費金額最高達到7230美元。精品內容吸引海外用戶付費閱讀,進一步激勵作家創作出更好的作品,形成良性的海外發展生態。

    同時,短劇也成為網文出海的重要改編形式之一。據第三方分析平臺data.ai統計,海外短劇應用下載量從2023年5月進入爆發期,熱門短劇應用同年7月海外下載量直逼300萬,環比增長率超300%,優愛騰國際版、TikTok(抖音國際版)、kwai(快手國際版)等均已布局短劇賽道。

    (三)AI翻譯前景無限,“一鍵出海”助力全球追更

    如前所述,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經歷了出版授權、翻譯出海、模式出海等階段。如今,已進入“全球共創IP”的新階段。這種模式鼓勵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創作者共同進行網絡文學IP的培育及開發,開啟了網絡文學全球化的新一輪浪潮。此外,中國網文出海還受益于各種技術和平臺的支持。例如,AI翻譯技術的進步使得文學作品能夠快速且準確地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滿足不同國家和地區讀者的閱讀需求。同時,各種海外平臺也為中國的網絡文學作品提供了更廣闊的傳播空間。

    由于中國網絡文學作品數量巨大,人工翻譯的頭部作品只是海量作品中的冰山一角。為了能讓全球“催更”讀者更快更全面地感受中國網絡文學的魅力,滿足不斷增長的閱讀需求,起點國際于2019年啟動機器翻譯,在人工翻譯的基礎上拓展MTPE(機器翻譯+人工校對)模式。2023年6月,閱文集團啟動新一輪組織業務升級,明確公司的中長期藍圖是升級AIGC賦能原創的多模態多品類內容大平臺,構建新的IP上下游一體化生態體系。此后,閱文集團加大AIGC技術的布局,起點國際也開始探索將翻譯模式由MTPE升級為AI翻譯模式。

    在AI的助力下,網文翻譯正在突破產能和成本的限制。一方面,翻譯效率極大提升,由日均翻譯十余章節向日均翻譯上千章節躍進,效率提升近百倍;另一方面,通過建立專用詞庫人機配合,翻譯成本平均下降超九成。而在內容質量方面,AI翻譯作品也表現不俗,多部作品成為起點國際最高等級的暢銷作品。

    目前,起點國際借助AI可將作品翻譯為英語、西班牙語、印尼語、葡萄牙語、德語、法語、日語等多種語言,不僅中國網文作品從中受益,海外原創網文作品也有了更大的傳播空間。可以說,AIGC正在推動網文的規模化出海,讓中國網文無縫對接全球市場。而隨著新技術應用的持續深化,“一鍵出海”、全球追更已經成為翻譯出海的新趨勢。充分利用人工智能AI翻譯技術,已成為網文企業加快出海速度的首選。推文科技CEO童曄表示,AI翻譯系統可使行業效率提高3600倍,翻譯成本卻是此前的1%。未來,通過人機協同優化翻譯質量,中國網絡文學將向海外進一步輸出,產業生態打造也將更趨完整。

    閱文集團CEO侯曉楠說:“網絡文學,既是世界讀懂中國的一扇時代之窗,也是文明交流互鑒的一座數字橋梁。”因此,如何將網絡文學打造成中國文化世界傳播的“靚麗名片”,對每個網絡文學工作者來說,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針對當前網文出海的現狀與問題,廣大網文工作者,群策群力,集思廣益,提出來許多寶貴策略和建設性意見。例如,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提出的“四大轉型升級”倡議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一是加強對受眾和對象國的調查研究,從粗放式傳播向精準傳播轉變。二是優化出海作品題材結構,從以一般性傳統題材為主,向以反映當代中國的現實題材為主的內容生態轉變。三是改進傳播方式,由單一的文本閱讀向以視頻為代表的媒介融合傳播轉變。四是完善運營機制,由平臺在國內向海外推送,向在海外本土化發展轉變。通過轉型升級,大力提升中國網絡文學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的溝通交流和友好相處,為重塑世界新的文化版圖,提升中華文化的世界影響力作出網絡文學的新貢獻。

    結語

    2023年,網絡文學在持續繁榮的整體風貌之下,深耕內容、創新模式的內生動能悄然蓄積,改變著生產機制和行業生態的發展趨勢。精品化、IP轉化提速、全球化等年度趨勢,推動網絡文學內容富礦向實生長,網絡全民閱讀躋身生活方式;IP開發逐步成熟,AI輔助創作增效,版權保護推向新高度;網文出海再創新高,華語IP進入全球視野。一年來,中國網絡文學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核心目標提質增速,激活內驅力、優化新業態,助力構建了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的堅固底座,在弘揚時代精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中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課題組

    陳定家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課題組負責人)

    湯俏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高寒凝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桫欏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高級訪問學者

    王文靜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高級訪問學者

    鄭薇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高級訪問學者

    2024年2月

    來源: 中國社會科學網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