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回家較晚,飯桌上小朋友忽然問我:“爸爸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說:“技術...” 小朋友接下來的話就出現了標題中的一幕——“有同學問我這個問題,我說您是裝Win7的,我們都不懂是啥意思...”
小朋友笑得前仰后合,不一會離開了飯桌,只剩下一臉苦笑的我,懷著五味雜陳的心情...
不錯,公眾號里是有一個《Win7 | 老系統懷舊專輯》,但想起有位同事不時提起的那句話:“你不要只是自己玩得挺High...(大致意思吧)” 我承認,自己不是一個做事目的性太強的人,特別是業余時間寫點啥或者琢磨點啥,這些年也干了一些費力不討好的事。如果說浪費了啥,主要是自己的休息和學習時間吧。
如果說玩Win7有多High?我想回復一句:別光看著賊吃肉,也要想著賊挨揍。
Win7問題緣起
關于Win7,去年2月寫那篇,是因為同事又一次來問我聲卡驅動支持錄音的事。也是趕上機緣巧合在那1、2個機型上解決了。
4月寫的用硬盤保護卡裝Win7 32位那個方法,后來新的純UEFI機型徹底沒有CSM(Legacy Option Rom)支持后也不能用了。
去年發布10代Intel Core機型時,如今已經搖身變為“國家隊”的技術專員小伙子說:“這一代要不我們就別Support(Win7)了...” 我的回答是:“有的品牌新平臺已經能用,我們也要從技術角度驗證一下。” 以前不是沒出現過代理商悶頭賣著機器,而我們對自己同事卻說不行且未充分測試過的情況。
至于曾經有移動工作站、筆記本機型裸機可以裝Win7,我以后不會再無緣無故測了,至少到現在沒遇到普遍的需求。某1-2位用戶/代理商咨詢過,厚道點的還給我發了紅包(沒有收)。印象中也曾有同事來盤問裝Win7都有哪些限制時,頗有點像甲方審乙方那個架勢...
至于有人舉報我的網盤鏈接,或者善意提醒我刪除分享,倒也還算正常。
btw,上周就有一位金主爸爸(開玩笑了,其實也是朋友)讓我找一臺老筆記本裝上Win7。6代U官方都有驅動,只是UEFI居然不行,“奢侈”地切換到Legacy啟動就好了:)
在Win7這個問題上,我真的是有點累了。可能我的初衷,只是幫用戶提供多一種“軟件利舊”方案,除了計劃中可能要買新主機之外,又沒有多余的成本。如果真的能因此幫到一些人,我就想起《共和國之戀》里面唱的一句:“當世界向你微笑,我就在你的淚光里...”
硬件和軟件天花板
前一段在論談/討論群里看到OptiPlex 5080也能裝上Win7了,我測了一下確實(不是用之前自己打包的鏡像)。但新版本i219LM網卡驅動有點麻煩,網上有i219V的解決方案可以參考,我沒在這款機型上實際測過。
此外,我還是不時會看到有人問及,比5080定位高的機型裝不上Win7?10代CPU工作站為什么不行?等等。有時我也想反問一句:如果真是用戶的剛需,B460芯片組的3080和成銘機型為什么不行?工作站也還有可以替代的老型號。
作為替代選擇,IDV方案我從開始準備也差不多2年了。和所有技術方案一樣,IDV也多少有些限制不能說十全十美。另外就是人們習慣了能 “白嫖” 解決就不愿花錢買;還別說,我從網上下載個音樂也是這心態。
裸機裝Win7技巧也好,IDV(虛擬機)云桌面也罷,都只是一種技術手段。而生意有時則是另一回事,到這里我本想再多吐槽幾句,還是不寫了罷。寶寶想靜靜:)
注: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任何組織機構無關,如有錯誤和不足之處歡迎在留言中批評指正。如果您想在這個公眾號上分享自己的技術干貨,也歡迎聯系我:)
尊重知識,轉載時請保留全文。感謝您的閱讀和支持!
2月25日,蔣勁夫在個人公眾號更新一篇題為《我在上海》的文章,這是蔣勁夫在家暴事件后首次發長文坦露心聲,他把家暴事件比作”餿包子”,而這個”餿包子”已經被他咽下去了,疑似已經放下過去,開始重新生活。
蔣勁夫在文中寫到,自己在經歷著一系列事件后覺得自己以前很傻,自己曾經把道理看得很明白,但是事情攤到自己身上就會發懵。他還寫到爸爸曾經對他說過的話:“人如果倒著活可以少走很多彎路”,“路是自己走的,誰都不能替你走你自己的人生之路。”。他把此次家暴事件比作“餿了的包子”,稱餿了的包子已經被他咽下去,疑似已經放下過去,開始重新生活。
蔣勁夫《我在上海》全文:
記得上一次指尖在鍵盤上飛舞,系統好像叫windows。
我對電腦的自信建立于小學,那時盛行一種叫“星際爭霸”的游戲。男生們下了課,課桌圍著,樓道上走著,食堂飯桌吃著,唧唧喳喳三五成群的無不聊著這個游戲,什么人族蟲族還有神族,順帶一提的是我是神族的粉絲,那個好像是叫影子武士的對吧,可以隱身,走路帶風那個,我幻想過自己手臂上也能長出那樣的激光劍,游走在戰場間,取敵人首級于瞬息之間。
這是一點點還殘存在我腦海中的記憶。
當然之后的“反恐精英”槍戰游戲也是如同“星際爭霸”一般,將每個男生的心抓得牢牢。
可就是不知道怎么了,電腦,這個曾經這么息息相關,和生命緊緊綁在一起的時代產物,隨著時間的推進突然像一節脫了節的列車,“唰”的一聲飛出了軌道,神不知鬼不覺,我自己也全然沒有感受到列車車身變輕,只看著眼前的風景飛一般的往腦后躥去。
不得不說,用電腦打字是真的吃不消啊。手連接小臂,小臂連同大臂,大臂頂端肌肉又連接著斜方肌和后脖頸,像擰毛巾一般揪在一起,這不算什么。最擰巴的不是肌肉組織,而是生了銹的大腦,那不是能用擰巴能形容的,那感覺如同餿了的一個包子扔進馬桶里,堵得嚴嚴實實,沖下去是臭,沖不下去冒上來的也是臭。
那為什么還要這么堅持下去呢?
合上電腦,打游戲去吧!
合上電腦,喝酒去吧!
合上電腦,看電視劇去吧!
合上電腦,不就完了嗎?
我習慣了手中緊握的筆和筆尖在白紙上飛舞時留下的“沙沙”悅耳聲音。在最艱難的那段時間,這悅耳聲音由我自己創造,這悅耳聲音將我思緒抽離,這悅耳聲音助我脫離苦海。我寫掉了兩支圓珠筆。我看著心里烏云密布的天空開始嘀嗒嘀嗒落下雨滴,我看著所有雨滴串成了線順著筆尖留在了白紙上,不一會兒字里行間吸收了雨水的情緒,變成了不會笑也不會哭的墓碑,深深地落在土地里,土地因為墓碑的沉重而向外擠壓,翻出泥土,清柔的紙張被每一次有力的落筆而留下除了筆墨之外深深的痕跡,這痕跡又留在下一張還未書寫的紙張上。
我看著一頁頁牢固的回憶而感到舒心。
現在低頭看著鍵盤上的一個個字母按鍵,鬧心。
電腦熒屏發出無力的熒光讓我感到惡心。
我想起那個餿了的包子,那時我無論如何都要吃下去的包子。扔掉了,堵在那里,會更惡心。
我總會,不對,應該說人總會回頭看看自己的過去,有時想到一些事,或低頭一聲苦笑,或長舒一口氣陷入深深的沉思。前兩天來上海的一位友人說:
“你要是覺得自己以前傻了呀,那就說明你進步了”
爸爸也曾和我說過,如果人能倒著活,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道理真的都明白,別人的破事兒感覺自己看得也比誰都明白,可為什么換到自己頭上就懵了呢?想必不僅是我,大家也許都會有這樣的問題。這很正常。
路是自己走的,誰都不能替你走你自己的人生之路。
每一個腳印深深地落下,感觸大地的深沉,呼吸天空的靈氣,順遂時間的引導。前面或許是陽光道,也有可能是荊棘地,陽光道飛馳體會陽光普照之明朗極速奔跑之快意,荊棘地前行體會匍匐之艱辛與荊棘枝條劃破皮膚之火辣,無一不是體會。
也算是第一次自己獨立用電腦完成的一篇文章了吧,全程如同便秘一般難受,渾身冒汗筋疲力竭。
不過這餿了的包子終究沒有堵在那里,也不是沖下去了,是我咽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