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產品新人,在剛接觸到產品設計的時候,總是免不了被Diss,被懷疑,這樣的經歷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是什么讓你在考慮的過程中遺漏了那些重點?自己前期到底應該怎么樣去做產品設計前的準備?以下兩點是筆者在工作過程中的一些思考,對我的產品設計產生了很多的影響,分享給你,希望對你也有幫助。
產品新人初入職場,快速學習業務知識是在入職期間最大的挑戰,由于業務知識之間的不對等,讓你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總是會有所遺漏,這樣就難免在評審會上受到同仁的DISS。
雖然就像喬布斯所說:我喜歡和聰明人一起工作,因為他們不用在乎他們的尊嚴。(不在乎尊嚴的人將批評看成自己變得優秀的機會,所以他們的成長也會更快)
但是多次的犯同類錯誤,或者小的錯誤,只會讓你在同事心中的地位下降,而產品經理是一個需要拿結果推動同事工作的人,如果你多次犯錯的話,只會影響你與團隊間的信任關系,推動事情的發展也相應的會變得會很困難。
因此這里是筆者在犯過2次錯誤后,進行對項目的復盤后,總結出的兩個做好產品設計的方法,可以讓你更出色地做好產品設計。
思維導圖俗稱腦圖,是產品經理的常用技能之一,你可能在平時也了解或者經常操作過,但是對于我們產品經理在工作過程中,腦圖到底該怎么用?用它來輸出什么?下面是筆者的一些經驗:
首先思維導圖的三點優勢這里詳細介紹下:
思維導圖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讓你在梳理一個想法的時候,可以將自己大腦中想到的所有想法都躍然于紙面,通過頭腦風暴似的梳理出所有的信息關鍵點。
首先思維導圖的界面都猶如一張白紙,一個中心點出發,每有一條關鍵數據就可以從中心點上進行分支,節點數量沒有限制,每一個分點需要細分的時候,也可將此分點作為中心點繼續細分,就像大樹一樣,不斷地生枝發芽。所以一張腦圖做完以后側看過來就像一棵大樹。
省去了筆和紙,只需要用一個電腦就可以,你可以將自己關在一個無人打擾地空間里,盡情地發散自己地思維,并且紙張多多少少是有邊界地,但是思維導圖地記錄是無邊界地。
而對于思維導圖的工具,個人推薦x-mind,當然思維導圖的工具繁多,線上的,線下的都有不少,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是一個人的思維會決定最后的產出結果。工具永遠只是一個輔助工具。
在你得到一個需求以后,你要怎么完成接下來地工作呢?寫文檔?畫原型?我覺得這些都為時尚早,你接到一個需求以后,應該用思維導圖去畫出這個功能實際的結構模式,就如《金字塔思維》里說的那樣,只有假設自己完成了這個問題,才能更好地提出創造性解決問題地方案。而思維導圖就是讓你在一個頁面中將這個需求功能涵蓋的所有信息都記錄在其中,并且在記錄的時候一定是有順序有條理的(之前筆者就曾犯過錯誤,認為腦圖需要自己看懂就好了。但是實際上腦圖一定程度上展示你分析問題的過程,所以如果腦圖很混亂,也就說明你在考慮問題的時候也就是很沒有邏輯的)
所以在你產品設計地第一步,你需要根據你得到地需求信息,用思維導圖將其功能操作羅列下來,羅列的信息可能包括:
這里需要特別提到的一點就是“完全窮盡,沒有遺漏”,每一步都要盡可能地詳細,每一步地分叉要極盡所有可能,每一步都進行到不能分支為止,甚至要考慮到分支地字段類型以及相應地枚舉值。你在思維導圖上花費的功夫,會在你后續的工作中統統返回給你,因為在你窮盡每個可能的時候,你才會知道你沒有考慮的地方是什么?也就更少的減少你在產品中的盲點。
而且在思維發散的過程中,你就會知道,你與業務方之間的不對等的信息在哪里,標記下來,這也就是你下次找業務方主要了解的問題。而且在與業務方聊天的過程中,你完全可以把你的腦圖拿出來,把你的想法照著腦圖說一遍,讓業務方去發現問題。只有你真真確確了解業務方的需求信息,以及想要的結果,那么你才更有可能完成你的設計。
總結:思維導圖既是一個發散思維的好工具,它可以讓你羅列出很多種可能,窮盡所有信息,還是一個分析問題的好工具,因為就像金字塔思維一樣,它會帶著你的思維一層一層的反復下沉,下層的又都是服務上層的,直到不能下層為止。而你要做的工作就是做出結構,完全窮盡,找出問題,溝通補充。
流程圖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的重要性是要大于PRD等需求文檔的,無論是在產品內部的評審會還是開發評審會,能將一個流程跑通暢,無遺漏,重要節點講清楚,你就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溝通,所以產品經理的日常工作中要把重要的精力放在流程圖的繪制中。
首先對于工具來說,推薦visio與ProcessOn兩種,一種線上,一種線下,但是還是那句話,工具只是讓你更快捷的梳理出自己的邏輯,如果嫌麻煩,你可以直接拿一張紙,一根筆就開畫。
其次對于流程圖的一些常用的元素做下簡單的說明:
上面一點我們說到了思維導圖幫助我們將產品功能涉及到的所有關鍵信息進行羅列,而流程圖就是幫助我們將它們進行串聯起來,流程圖在制作的過程中必須要囊括所有可能的情況,并且每一個判定流程實際上都會對應一個用戶的使用場景,在做流程圖的過程中,也是我們熟悉業務,了解用戶操作的過程。
舉一個例子:筆者在做一個對專家薪酬信息的統計的時候,因為實際涉及到的業務方有三個角色,一個執行專員,一個執行經理,一個財務,所以不通過流程圖,你是很難理清三者的對應操作關系的,并且一旦產生問題,你是不知道該找哪個業務方去得到答案的。而通過流程圖,將每一步的操作都記下來,判斷場景,決定結果,你會發現在執行專員的角色實際上就是信息的錄入與編輯,執行經理僅僅需要信息的判斷(通過與不通過),財務僅僅需要對信息進行薪資的發放,并且給與反饋(發款款與不發款),將三個角色不同的操作搞清楚,實際界限劃分開,你才會更好的了解不同業務方間的業務訴求。下圖就是我當時的流程圖:(也是改了幾次才完成)
所以,更好地畫出流程圖,下面是筆者的幾點建議:
當接到一個需求,不知道怎么開始的時候,先用思維導圖理清必要的結構,再用流程圖梳理業務流程,這兩點做好了,你的產品設計也就完成大半了,并且會減少你出錯的概率。
產品文檔與原型圖不要著急寫,著急畫,先理清這兩點,再去做文檔與原型,你會更快捷,修改的次數也會減少(親身經歷告訴你),產品經理不應該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寫文檔,畫原型上。
無論是思維導圖還是流程圖都是將梳理自己的邏輯并展現出來的過程,所以核心還是要鍛煉自己的邏輯能力。
本文由 @喂 Barret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于 CC0 協議
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
讓“冰墩墩”火成了“頂流”
26日
隨著“雪容融”官方宣傳片正式發布
這個以“大紅燈籠”為原型的
北京冬殘奧會吉祥物
正式接棒“冰墩墩”
歡喜“上崗”
與此同時,作為“雪容融”誕生地,冰雪旅游產業興旺、冰雪文化豐厚的長春,也步入大眾視野。被網友們親切地稱作“燈籠寶寶”的“雪容融”是如何誕生的?它的身上又隱藏著怎樣的文化底蘊?27日,長春日報融媒體記者深度對話吉林藝術學院“雪容融”創作團隊兩位核心成員——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副院長吳軼博、產品設計系教師馮犇湲,揭秘“雪容融”橫空出世的重要節點。
吉林藝術學院“雪容融”創作團隊核心成員排除困難,在無數次的修改中,成功創造“雪容融”形象。
大數據助力 “吉祥如意”躋身三甲
作為北方冰雪城市,長春是北京冬奧組委組織專家團開展吉祥物征集宣講活動不容錯過的一站。然而,從2018年9月專家團走進吉林藝術學院時算起,到當年10月30日正式提交作品,留給吉藝師生們構思、創作、修改的時間不多了。
怎么辦?
“團隊總負責人郭春方教授安排設計學院、動漫學院、新媒體學院師生共同參與,不僅專門開設了吉祥物設計課堂,還多次組織教師集體看稿,推進設計進度。”據吳軼博回憶,當時時間緊、任務急,吉藝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調取歷屆冬奧會、冬殘奧會及亞運會等體育賽事吉祥物,預先規避了出現頻率較高的動物形象。同時,借助思維導圖引導學生為設計作品融入國家形象、舉辦地文化、冰雪色彩及體育賽事等關鍵詞,麋鹿、揚子鱷,餃子、湯圓、中國結、漢字……學生們遞交的作品五花八門,可誰也不曾想,當初設計作品并不被看好的大二女生姜宇帆,竟成了“雪容融”的原創意提出者。
“雪容融”原創意提出者姜宇帆展示“雪容融”前后對比圖。
說起愛徒姜宇帆,作為日常學習和設計“雪容融”原型的雙重指導老師,馮犇湲最先想到的是“認真刻苦”4個字,即便“雪容融”被官宣后,小姜徹底火了,如今又憑借自身努力考取吉藝設計學院視覺傳達專業碩士研究生,但這位來自黑龍江邊境小城養蜂人家的孩子,卻絲毫沒有丟棄樸實的本質。也恰恰得益于此,當時距離截稿時限僅剩3天,馮犇湲建議“在所有遞交作品中特點并不突出”的姜宇帆推翻重來之時,她真的行動起來了。從最初設計的麋鹿,到中國結,再到餃子……最終,老家過年時懸掛的紅燈籠給了姜宇帆新的靈感,設計完成了以“中國結+燈籠”為視覺呈現的“吉祥如意”冬奧會冬殘奧會吉祥物組合設計圖稿。2019年1月25日,“吉祥如意”從全球征集的近6000件作品中突圍,躋身三甲,挺進下一輪修改。
2019年9月25日,吉林藝術學院“雪容融”創作團隊核心成員設計當年“雪容融”國慶表情包。
重啟新設計 “大紅燈籠”笑傲出征
入圍的消息令人欣喜,但還沒等17人創作團隊緩過興奮勁兒,北京冬奧組委就給出了言簡意賅的修改意見——“僅保留燈籠的原創屬性,重新設計形象。”這也就意味著,“雪容融”的設計又變成了一張“白紙”。
重新設計的過程可以用舉步維艱來形容。“燈籠元素獲得認可,但對于修改的方向我們卻沒有概念?!瘪T犇湲告訴記者,姜宇帆原本設計的是一個長手長腳、歡樂奔跑的燈籠形象,但臉部設計元素不足。當時長春恰逢冬季,一場大雪為大家打破僵局?!把┖蟮臒艋\上有積雪,我們就想,何不在‘雪容融’的臉上也鋪上一層薄雪,模擬東北孩子打雪仗時一閉眼就打到臉上的生動一幕呢!”于是,“雪容融”的臉龐與中國傳統的“正月十五雪打燈”“瑞雪兆豐年”等美好寓意遙相呼應,終于獲得專家認可。
2019年5月,“雪容融”前期形象基本敲定,創作團隊制作大量吉祥物文化景觀的應用和衍生品,以期展示其應用價值及傳播推廣空間;6月,團隊接到有望增加中選機率的任務——制作模型;8月,經歷了20余天等待后,團隊接到通知——全員趕往北京。2019年9月17日,北京冬奧組委正式宣布“雪容融”當選為北京冬殘奧會吉祥物。“我當時感到如釋重負?!眳禽W博說。
2019年9月25日,記者首次前往吉林藝術學院“雪容融”創作團隊的秘密基地進行采訪時,“雪容融”已被確定為北京冬殘奧會吉祥物。
打響文化牌 “雪容融”寓意深刻
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在即,“雪容融”正在帶熱話題度。在奧林匹克官方旗艦店,雖然相關紀念品還未上架,但在討論區,“雪容融”早已成為“熱詞”,令網友熱盼。
吉林藝術學院“雪容融”創作團隊核心成員設計制作“雪容融”衍生品。
作為“雪容融”的創造者之一,馮犇湲感到很欣慰,還禁不住向記者揭秘“雪容融”身上隱藏的文化符號。“‘雪容融’的頭頂可大有門道?!痹瓉?,“雪容融”頭頂上盤旋著一圈由和平鴿和天壇組成的連續紋樣?!氨本┒瑠W組委專家團在我們設計的和平鴿方案中發現,鴿子與鴿子連接處的形狀,與北京天壇的外部輪廓非常相像,我們按其修改意見進行再創作,使這個創意既融入冬殘奧會的運動元素,又展現出中國傳統文化和建筑風采?!辈粌H如此,頭頂鴿子有13對,燈籠骨也是13條,巧妙地契合了第13屆冬季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
吳軼博還向記者補充了一個溫暖細節。在雪容融的圓肚皮上,有一圈淡淡的金色光暈,它象征著以燈籠為主要元素的“雪容融”能夠自發光,這不僅與冬殘奧會運動員忘我、投入、堅強的拼搏精神極個匹配度,更寓意著“點燃自己,照亮世界”。
轉自:長春新聞
來源: 長春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