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獲得更多信息,請您點擊“關注”按鈕,圖文每日更新,不要錯過精彩內容~ 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最大動力。知道您在看,喜歡請點贊![比心]
告別了“雪糕刺客”,咱們日常生活之中還有哪些商品會讓你大跌眼鏡成為“刺客”嗎?有的,藥品,人吃五谷雜糧沒有不生病的,生病之后有的人會選擇到醫院去求醫問診,有人覺得我這是老毛病了,或者說我只是感冒了咳嗽了,我到藥店去買點藥就行了。這個情況你有沒有意識到你到藥店買的藥它價格實際上非常非常昂貴,貴到就像“雪糕刺客”一樣,更為關鍵的是,很多人突然發現同樣一款藥品如果你不選擇在藥店買,而到互聯網上去購買,它的價格竟然出奇的便宜。
比如說有一個網友小萌,她就爆料說她在一個連鎖藥店買了一瓶再普通不過的維生素B2,多少錢呢?26塊6,到網一搜,同款銷量最高的不到8塊錢,再便宜的只要5塊錢左右。消費者看到這個價格實在是吃了一驚,在藥品銷售渠道多元化的當下,同一款藥存在一定的價差咱能理解,但問題是一個賣26塊6一個賣5塊,價差達到四五倍。
然而是同樣一種藥,這實在是讓消費者接受不了,小萌的經歷說實話很多人都遇到過,只不過大量的老百姓尤其是年輕人咱們不經常生病,說實話你到藥店買藥一年就那么一兩次,很多藥你也不知道該賣多少錢,到了藥店之后你把自己的情況跟這個服務員一說,人家就給你推薦一款藥你就買了,你并不知道這款藥在別的地方會賣多便宜。可是對于有些得慢性病的患者,他可能常年要買某一種藥,他可能常年在某一個藥店固定買藥,可是如果有一天他突然到網上去搜索一下價格的話,他絕對會大跌眼鏡,他絕對會發現寶藏,怎么同一款藥網上賣的這么便宜,我早發現不就早省錢了嗎。
過往20年間,我國互聯網經濟大行其道,很多人都說為什么中國的消費者越來越愿意到互聯網上去購物呢,原因很簡單,就是倆字兒便宜,我們每個城市的實體店都在慢慢的消亡,說實話有的時候我們也想照顧一下實體店的生意。有網友就說有一次他家里的狗糧斷貨了,到互聯網上買有點來不及,所以他就到家門口的那個實體店去買同款狗糧,由于他常年買這一款狗糧,他自然知道在互聯網上的價格是怎么樣的,但是他發現實體店的售價竟然是互聯網的三倍之多,沒辦法,由于青黃不接,狗狗在家要吃飯,所以他只能忍痛花三倍的價格買了這個狗糧。當然從此之后,他就要做好規劃了,所有的狗糧必須要提前在網上購買,早早地送到家里去,他就不需要花這個冤枉錢了。
網友說他真想照顧一下周邊實體店的生意,但是實體店是真不照顧他,你說你們多收個10%、20%利潤,大家能理解你,一下子價格是三倍誰能干?今天真的很多人在網上是買衣服的,如果你讓他們再到實體店去,你會發現實體店給你報的價簡直就是天價,真的不是我們消費者不想光顧實體店,實在是因為你們的價格太高了。尤其是電子產品更是這樣,早十幾年間很多人都說你要攢個電腦啥的,最好別到各個城市的電腦城,那里面真是有一個騙一個有一個宰一個。
沒辦法咱們也知道他們在拿貨價上跟網上沒法比,所以他們就只能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那個時候說實話一些經驗老道的消費者他還是敢去逛電腦城的,到電腦城憑他的火眼金睛和對產品的了解,是有可能淘到便宜貨的。可今天很多老鳥都告訴我們說打死都別去電腦城,你去那里絕對就是被宰,因為邏輯上他就不可能賣便宜東西給你,你在網上買到的東西說不定比他的進貨價還便宜,何況人家要加上店租和人員成本。
但是令我們沒想到的是原來實體藥店也這么坑人,是的有的網友就留言說他買了個維生素D3的滴劑,在某藥房102.82元,回家上網一查同款網上只要30塊錢,像這樣的價差有的消費者說已經挺合理了,有很多藥的價差更是高達五六倍,為什么實體店賣藥這樣的坑人呢?我覺得無外乎兩個原因,首先第一實體藥店確實成本壓力大,大家有沒有發現近些年來很多城市的實體店鋪在不斷的倒閉,但是真的藥店是越開越多了,有的時候一整條街下來能開個10家8家藥店,咱們是真不知道怎么,咱中國老百姓天天得病嗎?
當然也有人說這可能是資本運作,有很多大資本進入來,他們要在短時間內開幾千家上萬家藥店,以便將來在資本市場能炒作一番。另一方面他們確實也抓準了患者的一個心理,就是很多患者不愿意到醫院去,一方面他們覺得醫院賣藥會不會很貴,另一方面咱們也知道越是好的醫院越是人滿為患,你去看一個病拿個藥而已,你得排半天還得掛號,你得等很長時間你還有額外支出,所以很多患者覺得反正我這個慢性病,我知道它是什么情況,我知道吃什么藥可以,我干脆到藥房去買得了,很多人都覺得這個藥房越開越多,它的競爭一定很激烈,所以它的價格不應該高。
就像我們今天很多城市開出很多便利店一樣,大家覺得到便利店比網上能貴一點,但是方便呀,馬上就拿到手了,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不可能有人把同樣一款商品賣個兩三倍的價格吧?這樣的經驗誤導了我們,讓我們覺得實體藥店的價格和網上會差不多,當然實體藥店的成本很高,你想想實體藥店得開店得租房子,有水電費有人工費,而且真的,今天很多實體藥店是門可羅雀的,一天也進來不了幾個人,那么好不容易進來個患者他們今天的所有利潤就得靠這個患者來給了。
另一方面確實實體藥店比互聯網藥店有一個優勢,那就是速度問題,什么情況下我們要買藥,除了說有慢性病要常年買某一種藥的人,大多數患者都是一個突發性。比如說我今天肚子疼,我今天咳嗽了,我今天感冒了,我今天發熱了,我要馬上去買個藥,這種情況下當然是到離你家最近的一個小藥店,你要馬上買到藥,服用來治你這個病,這種情況下一方面很少有人想到我要到網上搜一下,另一方面即便網上便宜,但是它得第二天第三天才送到,你來不及,因此很多藥店抓住了患者這個心理,就把價標的高高的。
當然想破解這個問題其實也很簡單,第一很多互聯網藥店現在是可以送外賣的,大家知道嗎,有的藥店總部可能就在你這個城市,你下了個外賣訂單都不用出戶他就給你送來了,這個價格比到實體藥店便宜。甚至有的消費者更為氣憤的在哪,同樣一個連鎖藥店你到他門市上去買這個藥可能要上百塊錢,你下外賣訂單,外賣騎手去取藥,再給你送過來才賣幾十塊錢,這不是一種赤裸裸的歧視嗎?外賣比我自己去買還要便宜,沒辦法有些藥店就是算準了你對它的迷信,只要你敢到實體店去買,人家就把價標得很高。
而我們的應對方式除了外賣之外我覺得就應當建立一個家庭基本藥箱,什么頭疼腦熱的各種常備藥咱們備一點,到互聯網上買是很便宜的。當然大家在儲備的時候要注意這個有效期,有了這個常備藥箱,一方面遭遇到突發疾病的時候,你不需要去買高價藥了,另一方面真是遭遇到一些極端惡劣的天氣和自然情況,你家里有藥心里不慌。
當然也有朋友說實體藥店能賣這么高的藥價,成為“醫藥刺客”,還有一種原因就是很多藥店是可以刷醫保卡的,什么意思?工作的朋友們我們都要繳納五險一金,這其中就有醫療保險我們的醫保卡中有個個人賬戶,每個月都會往里存錢,這筆錢是不能取出來的,這筆錢是救命錢,但是這筆錢可以用于醫院的掛號買藥,而且有很多藥店和醫保系統是關聯的,你到這個藥店去消費你就是可以刷醫保卡的,所以對于有的患者來講,他可能沒算明白這個賬,他覺得醫保卡里這個錢反正我拿不出來,那么我干脆買藥吧,即便這個傳統藥它藥賣的比較貴,但畢竟好像是沒花我自己的錢。
而如果我到互聯網上去買藥,雖然它的藥價相對便宜點,但它使用的是我自己的錢,我們特別得提醒大家醫保賬戶里的錢雖然你不能馬上提出來,但那也是你的錢關鍵時刻那是救命的錢,所以千萬不要以為那個錢會貶值。而另一方面我們也建議有的這個互聯網藥廠能不能也和這個醫保部門協調,如果你在網上也允許我們刷醫保卡的話,那么是不是就能打破很多傳統藥店的壟斷,消費者就不需要再花大頭錢了。
但不管怎么樣我們真想提醒各位好朋友這個現象已經存在很長時間了,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在互聯網上買藥真的比實體店要便宜一大截。更關鍵的是那就是一模一樣的藥沒有任何其他的問題。所以掌握了這個情況之后,以后如果需要買藥的話,我真是建議大家先到互聯網上去搜索一番,哪怕在同一個藥店買藥你去叫外賣,都比你登門要便宜,只有我們每個人都了解這個情況,我覺得“醫藥刺客”的現象才能逐漸消失。
接上文,談一下藥店的裝修。
與其它行業大多數加盟品牌店一樣,店鋪經營者在裝修上的話語權最少。品牌方有千萬個理由要求你根據他方案來實施,藥店更甚。因為藥店的裝修及店內設備的品質還與政府主管部門的驗收有關,這關系到能不能拿得到經營牌照。所以藥店品牌方會包辦一切他想包辦的內容,經營者只要負責付錢與驗收兩樣工作就行,沒選擇權與議價權,費用大約在1000元/平米的硬裝,設施設備另計。按60平算,硬裝6萬左右,加空調,貨柜,電腦等其它東西,這一塊要算到10萬往上了。
具體如何裝修,這里不詳談了,有興趣的可以私信。因為本文的側重點是講述實體藥店的藥為什么比線上貴,所以在這里交待成本是個重點。有人可能會問不加盟,做單體店會如何?單體店在這一塊會省些錢,會經營的省個40%應該沒問題。至于為什么不選擇單體店?在后面我會談到的。
裝修完成后,品牌方會先整體驗收,合格了,就會申請政府主管部門來驗收,等著拿《藥品經營許可證》。這個環節,我要重點談談,因為這里實體店與線上網店的區別就來了。
人吃進肚子里的東西我把它分成三類,一是食品,二是保健品,三是藥品。如何區分,可以看包裝上的批號。政府對這三樣東西的監管,藥品最嚴,食品最松,所以經常看到民眾抱怨食品安全,卻很少看到抱怨藥品安全。看到有些直播間賣食品級的阿膠,卻說比藥品更好,對此我只能笑笑。相同功能的商品,藥品級的品質更有保證這是個不爭的事實。
對于藥品的生產環節,運輸環節,儲存環節,政府都有明確嚴格的要求。大家去藥店都能看到藥店中有分功能區的,比如陰涼區,處方藥區,OTC藥區,中藥區等等,這是因為藥品的存放要按要求分類的。有些藥要求常年在18攝氏度以下存放,這類藥就要單獨分開,裝個空調,室溫高時就要開空調對著藥吹來降溫。有些藥要求要低溫存放的,就必須冷鏈運輸,用冰箱冷藏存放。以上等等這些要求是有科學依據的,不然可能導致藥品失去療效。政府主管部門經常會對實體藥店這些方面進行檢查,不合格的會面臨處罰,有些處罰金額還比較大。所以他們有檢查的動力,藥店經營者會盡力避免犯規。而線上藥品這點就難監管了,你知道他藥是怎么存放的,也許從地下車庫里發出來的貨也不一定。所以這一塊就有成本的區分了。
關于申請《藥品經營許可證》的申請材料很多很雜,我看過,估計有幾百頁之多。加盟品牌,品牌方輕車熟路,材料都有現成的模版,方便處理。如果是單體店,這些東西都要自己去做,是一項大工程,有些麻煩。然后政府主管部門驗收環節,除非你有門道,不然加盟店要容易合格些,至于原因,生活在國內的人都能懂。
在這里插一個真實的笑話:一個朋友,藥店行業老手,一個新單體藥店要驗收,準備工作做得很充分了。驗收這天,一群政府主管部門領導如約而至。在店里轉了數圈,檢查每一個細節,沒有找到什么大毛病。最后時刻,一位領導,打開了衛生間的門。這個衛生間有一個蹲便器,三面鋪了瓷磚,上方是鋁塑板集成吊頂,衛生處理的也很到位,內部很干凈。
這位領導把衛生間的門開開關關了幾次后說道:“這個衛生間的門檻太低了,有老鼠從下水道里竄出來怎么辦?”
這個衛生間的門檻只高出了內部大約5公分,只是為了防止衛生間內部的水溢出到外面。我相信絕大多數衛生間都是這樣的設計吧?最后這位領導說衛生間不合格,門檻太低,要整改,建議加高,要高到老鼠爬不過,這次驗收不合格,再約時間。聽說我這個朋友后來找人操作了一番,這個衛生間門檻問題才作罷。這也是我的同學不開單體藥店的原因之一,自己要處理的麻煩事多。
今天就講到這里吧,總結一下,實體店與線上店在這一塊的成本就區分出來了,其中有些裝修成本和管理成本是必要的,為藥品安全不能省,接下來我會談談藥品的采購。
文|娛事浮沉
編輯|娛事浮沉
老板:小小顧客,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