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無線路由器大家都非常熟悉,這是一種非常實用、常見的網絡設備,它最主要的功能是可以把家里的有線網絡轉換為無線WIFI信號,供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智能電視等終端設備上網。
這些年無線網絡技術發展速度非常快,從WiFi5一直發展到了最新的WiFi7,無線路由器的體驗也越來越好,不過,還是有一部分用戶有一定不滿,那就是價格越來越貴。
現在百元左右只能買到一款入門級產品,稍微好一點的價格都在幾百元以上,預計WiFi7無線路由器普及后,整體價格可能會更高。有些朋友可能會產生質疑:不就是一個網絡轉換設備嗎?里面貌似也沒有很多、非常昂貴的元器件,價格至于這么高嗎?
對此,下面小編將分享、介紹一個魔改案例,讓你知道你手里的普通家用無線路由器到底有多強,顛覆你的認知。
在正式介紹魔改案例之前,有必要再深入介紹一下無線路由器的結構。
雖然無線路由器(包括光貓等)的體積很小,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的內部結構和家用電腦的主機非常類似,里面也有處理器、內存等等,高級一點的還內置或者支持外掛硬盤。
隨著進戶寬帶越來越高、連接的終端數量越來越多、應用程序所消耗的帶寬越來越大(比如高清視頻、圖片等),在單位時間內,無線路由器的負載(流量分配運算量)也越來越大,對CPU性能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些年無線路由器的內置CPU也在不斷升級。
總體來說,無線路由器雖然看起來很不起眼,但本質上它也是一個縮水版的電腦主機。或者說,只要進行適當魔改(常見的操作是刷入OpenWrt),那么,就可以將無線路由器變成一個電腦主機。
將無線路由器魔改成電腦主機就是本文要分享的主題,其實這種操作在坊間一直都有,大部分是刷入OpenWrt改造成NAS,而本文要分享的內容是將無線路由器魔改成游戲主機(你沒有看錯 ),檔次不同,以前的魔改都是弟弟。
近日,一位名叫KittenLabs的德國極客展示了自己的魔改成果,他使用TP-Link TL-WDR4900(搭載QorIQ P1014 CPU)作為主機,外接AMD Radeon HD 7470顯卡,攢出了一臺非常另類的主機,可以用來運行老游戲《GTA:罪惡都市》。
魔改這臺主機,主要遇到了以下幾個技術難點:
一、如何連接顯卡
這款無線路由器的主板不同于普通家用電腦的主板,是沒有顯卡插槽的。
KittenLabs采用的是一款特殊的mini PCIe電路板,通過焊接的方式連接到路由器。間接地獲得了一個可用的PCIe 2.0接口,相當于給TP-Link TL-WDR 4900無線路由器外接了一個顯卡。
二、如何讓系統識別顯卡
把Radeon HD 7470顯卡和無線路由器在硬件層面連接,這只是第一步,如果系統和軟件層面無法識別的話,這樣做沒有任何意義。
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為TP-Link TL-WDR 4900無線路由器安裝第三方操作系統。因為最終目的是把它改造成一臺游戲主機,所以OpenWrt并不合適,最終,KittenLabs選擇了Debian Linux操作系統,因為AMD為該平臺發布了顯卡驅動程序,有技術支持。
因此,當TP-Link TL-WDR 4900無線路由器刷入Debian Linux操作系統變身為一臺電腦主機之后,從理論上講,是可以成功識別、使用Radeon HD 7470顯卡的。
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KittenLabs仍然遇到了很多兼容性問題,她最初選擇的顯卡也不是Radeon HD 7470,而是Radeon RX 570。但是很遺憾不兼容,更換成Radeon HD 7470顯卡后,很幸運,沒有這個問題,基本正常。
三、尋找對應版本的《GTA:罪惡都市》
看到這里,可能有些朋友認為既然操作系統和顯卡都已經搞定了,那么下一步就可以用來測試跑游戲了,實際情況還沒這么簡單。
因為原生的《GTA:罪惡都市》并不能直接在Debian / PowerPC 系統上運行,功夫不負有心人,KittenLabs最終找到了該游戲的一個第三方移植版本。
這個版本仍然存在很多兼容性問題,對此,KittenLabs摸索安裝了Mesa 3D圖形庫更新和眾多的相關依賴項,最后游戲運行基本正常。
最終,KittenLabs將TP-Link TL-WDR4900無線路由器加Radeon HD 7470這套組合魔改成了一臺游戲機,《GTA:罪惡都市》可流暢運行。
——老將Radeon HD 7470可能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和一臺無線路由器聯姻。
當然作為游戲機來說,主要考驗的是顯卡,Radeon HD 7470的功勞最大,但是處理器的性能也不能太拉胯。所以說,TP-Link TL-WDR4900和主流無線路由器的硬件性能,并沒有大家想得那么差,總體還是物有所值的。
然現在4G、5G網絡已經實現了絕大部分區域的信號覆蓋,不過寬帶網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辦公以及經營場所等地依然非常重要。寬帶網絡入戶線接到路由器,然后通過路由器給臺式機PC、手機等設備聯網使用。這里就以電腦設置家用型路由器wifi為例,向大家介紹路由器wifi設置的步驟(手機設置路由器的wifi步驟大同小異,只是連接方式通過wifi替代了有線連接)
將前端上網的寬帶線連接到路由器的WAN口,上網電腦連接到路由器的LAN口上。目前常用的寬帶入戶線路主要分為電話線、光纖盒網線三種方式,根據不同的入戶寬帶線路類型,連接方式如下圖所示:
不同入戶線路寬帶的連接示意圖
線路連好后,路由器的WAN口和有線連接電腦的LAN口對應的指示燈都會常亮或閃爍,如果對應端口的指示燈不亮或電腦的網絡圖標顯示“×” ,則表明線路連接有問題,請檢查確認網線連接牢固或嘗試換一根網線。
[1] 打開瀏覽器,在瀏覽器地址欄并輸入TP品牌路由器的管理地址tplogin.cn(部分較早期的路由器管理地址是192.168.1.1,其它品牌的路由管理地址請查看說明書或路由器標簽),首次使用時并在彈出的窗口中設置路由器的登錄用戶名和管理密碼,這個密碼密碼用于管理路由器(就像家門鎖的鑰匙的作用一樣)。設置界面如下圖:
路由器首次使用設置一個管理密碼
[2] 登錄成功后,路由器會自動檢測上網方式,界面如下圖:
路由器自動識別上網方式
[3] 根據檢測到的上網方式或手動選擇自身的寬帶類型,填寫自己寬帶上網方式的對應參數:寬帶有寬帶撥號、自動獲取IP地址、固定IP地址三種上網方式。上網方式是由寬帶運營商決定的,如果無法確認上網方式,聯系寬帶運營商確認。
選擇上網方式并輸入寬帶賬號、密碼
[4] 設置wifi名稱和密碼,如下圖:
設置路由器的wifi名稱及密碼
需要注意的時,TP-LINK路由器首次使用時默認的無線信號名稱為"TP-LINK_xxxx ",且沒有密碼(手機配置路由器就是通過連接這個初始wifi信號,然后進入路由器管理頁面設置的)。
[5] 設置完成,等待保存配置:
路由器輸入寬帶信息、設置號wifi信號后等待保存生效
到這一步后路由器設置完成,電腦可以打開網頁嘗試上網了。如果是手機、平板電腦等wifi連接方式上網的設備,則打款wlan設置——選擇配置號的wifi名稱,并輸入wifi密碼,然后就可以嘗試正常上網了。
說有一客戶,華為的路由器需要返廠維修,所以臨時需要借用一臺設備,倉庫里找了找,閑置的有思科2800 和 juniper ssg 5,問他要借哪個,誰知道居然都被嫌棄了,說是不帶WIFI功能。
好吧,客戶就是上帝,被嫌棄了咱就另想辦法,看到倉庫貨架上有塊PCI的無線網卡,這就好辦了,舊電腦咱們還是有幾臺的。
角度里面有臺ACER的舊電腦,看上去有年頭了,945的主板,CPU是什么型號,咱也懶得看了,反正當路由器用肯定是綽綽有余的,內存1G-DDR2,隨便找了個電源裝上,順利開機,可是。。。額定功率330W,峰值400W,呃。。。有點夸張啊。。。反正臨時用,就這么著吧。
找塊抹布擦擦干凈,把無線網卡的天線接上,貌似恢復了幾分顏值。
愛快雖好,可惜不支持無線網卡,那還是選擇Router OS吧,老牌的軟路由了。physdiskwrite重命名為pd(非必要步驟,純粹是為了方便輸入命令,嘿嘿),和Router OS的img文件一起復制到優盤(這個優盤有WinPE)。
優盤啟動這臺老舊的ACER電腦,很慢,USB接口應該是1.1的吧,進入WinPE后,打開命令窗口,輸入命令:pd -u ros525.img,系統會提示你安裝到哪一塊硬盤,這里注意看清楚,別寫到優盤上去了。
寫入完成后,拔掉優盤,直接重啟電腦就行了,很快就能看到Router OS的登錄界面,我們不必用鍵盤輸入用戶和密碼來登錄,而是直接用winbox這個工具來連接Router OS。
請注意,筆者手里的這個版本,會自動將其中一塊網卡配置為內網卡,并且配置IP地址為192.168.88.1,所以筆者是將電腦配置為這個網段的IP,然后再用winbox連接的
如果你所用的版本初始并不會自動配置IP,那你也不必配置電腦的IP地址,直接用winbox也能連接,因為winbox支持用網卡的MAC地址直接連接
1、編輯網卡名稱,以便于區分內、外網卡
三塊網卡分別對應:內網、外網、無線(當然也是內網)
2、建立網橋,目的是有線和無線在同一網段
提前申明:這一步不是必要的操作,因為客戶的網絡環境,需要把有線和無線放在同一網段,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把有線和無線分開為兩個段,兩個網段之間是可以通訊的。
將有線網卡加入這個網橋
同樣的,將無線網卡也加入這個網橋
3、配置內外網的IP地址
請注意,筆者的網絡環境,外網IP是自動獲取的(下圖1),因為光貓是路由模式,如果你的光貓是橋接模式,那么我們要配置PPPOE Client (下圖2)
配置PPPOE Client,即寬帶撥號
4、配置DHCP
(1)DHCP應該配置在bridge1上面,有線、無線在同一網段。
假如客戶端采用手動配置IP地址的,請略過這一步操作,不過,一般情況下,WIFI是不太可能手動配置IP地址的。
(2)聲明DHCP的網段
(3)配置DHCP網關地址
(4)定義IP地址范圍
(5)為DHCP客戶端配置DNS服務器
(6)指定客戶端獲取到的IP地址的有效時間
5、配置WIFI
(1)新建一個安全配置文件,用于WIFI用戶的認證,這一步主要就是配置WIFI密碼
(2)配置WIFI信息:波段、頻寬、SSID等等
6、配置地址偽裝,即配置snat,真正接通外網
(1)打開Firewall,點擊“NAT”標簽,Chain選擇為srcnat,意思是源地址轉換
(2)點擊“Action”標簽,Action選擇為masquerade,意思是地址偽裝
名詞解釋:masquerade,即地址偽裝,是源地址轉換中的一種特例,可以實現自動化的源地址轉換,也就是說,這是一種內網地址向外網訪問的一種途徑。
經過以上這些步驟的配置,這臺大型的無線路由器算是基本上改造完成了,下圖回顧一下相關配置,需要說明的是,路由表已經自動生成了,無須手動配置。
手機連接這個WIFI測試,信號滿格,能夠上網
至此,Router OS 配置完畢,其他功能,需要到客戶的網絡環境才能配置,本文不再深入探討。
寫在最后:Router OS功能強大,并不像某些人所說的那么不堪,他們只是不了解而已,總是先入為主地認為,軟路由,總是沒有“硬路由”來得硬氣,其實這也算是一種誤解,見仁見智而已。
——筆者為網絡工程師,擅長計算機網絡領域,創業多年,希望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覺得有用的,可以關注、點贊、轉發,如有相同或者不同觀點,歡迎評論,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