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月蘋果發布會后,macOS Monterey新系統也隨之面世,但不少舊款Mac升級新系統后,卻出現了“內存泄漏”的情況——也就是某些macOS進程或應用在后臺長時間運行并消耗大量內存。目前Mac用戶都在等待蘋果公司回復并修復bug,而在bug被修復之前,最有效的解決方案似乎只能是及時用第三方清理軟件拯救內存。
但其實,無論系統會不會出bug,日常使用Mac時,我們都應該多清理垃圾、釋放內存,這樣才能保證電腦的良好運行,而不至于多打開幾個軟件,電腦就容易出現卡死的情況。
接下來呢,我就為大家介紹一款我一直在用的免費垃圾清理軟件——檸檬清理。
1、垃圾清理慢?
我以前用過一個很喜歡的付費清理軟件,它有蠻多定制的功能,其中我最喜歡空文件夾清理,因為我比較極簡主義,很煩沒用的東西堆在電腦里。但它有個缺點就是,掃描磁盤實在太慢了,差不多要三分多鐘,簡直要等到天荒地老,所以后來我也就不用了。
但是檸檬清理完全不會這樣,不但免費,而且十多秒就能掃描識別完整個電腦的垃圾,然后點擊「立即清理」,垃圾就能一鍵掃除了,特別方便,再也不會和從前一樣覺得是項苦差事了。
2、垃圾清理不全面?
眾所周知Mac電腦只有一個磁盤,系統數據和應用數據都裝在里面,所以如果系統數據體積過大,就會擠壓應用的儲存空間,甚至打不開應用也是常有的事。
檸檬清理可以很好地解決這點,它有個功能叫「磁盤空間分析」,能將系統數據掃描成可視化的文件夾,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文件內容來刪除不必要的數據,避免無效信息占用內存。
3、垃圾清理太常規?
我個人對垃圾清理軟件還有個要求是,能多維度清理電腦/手機,所以我在手機上裝了兩個清理APP,一個清理常規垃圾,一個清理大文件、重復文件什么的。本來電腦上我也準備這么做,但后來發現檸檬清理上這些功能都有,根本不需要多下軟件。
①大文件清理
幾乎每個工作黨電腦里都有不少體積200M+的大文件,如果哪天它沒用了,但你又找不到在哪里刪除,那就只能白白讓它占用內存,實在是件很頭疼的事。
這時就可以用上檸檬清理的「大文件清理」功能,它會按體積大小,將大文件一一排列出來,看到不想保留的直接刪除就好,很好操作。
②重復文件清理
電腦里重復文件過多也是個很常見的問題。
因為工作需要,我經常會把同一個內容發給好幾個人,這就導致微信里有好多一模一樣的文檔,想刪除也不好刪。一開始就讓它去了,后來下載檸檬清理后,我就用「重復文件清理」直接一鍵掃描電腦里的所有重復文件,讓軟件自動清理,有時真的能釋放不少內存。
③應用卸載
另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但我有段時間總是遇到:一個應用打開后死活退出不了。而Mac上想卸載應用,必須先退出使用該應用,沒辦法強制卸載,特別鬧心。
檸檬清理首頁有「應用卸載」功能,找到你不想要的應用,確認刪除就好,大大拯救了我這個喜歡嘗試新應用的人。
總體來說,清理垃圾對Mac來說還是很重要的,畢竟Mac是公認的高效生產工具,很多人拿它來做大項目。而大項目都很考驗電腦速度和內存空間,及時清理才是上上選。如果有苦惱清理問題的朋友,可以試試檸檬清理。
前我的筆記本是惠普的戰66,因為已經過保了,所以我就自己拆機把原裝的512GB的NV固態升級成了1TB的NV固態,又額外加裝了1GB的SATA固態,這樣2TB的空間用起來就比較充裕了。
把筆記本上原裝的512GB的固態硬盤裝到Orico的透明硬盤盒里,做了個移動硬盤。日常用完的素材,我則是放到另一個4TB的希捷機械硬盤里。
后來搭載了M1的蘋果筆記本出來,沒忍住入了臺8+256GB的嘗鮮,因為我經常剪視頻用,256GB真的太小了,裝幾個大型軟件就空間告急了,視頻素材根本無法安放。我DIY的那個移動硬盤出了大力,不過,裝的東西多了之后,速度就變得很慢,我先湊合著用了。
前段時間,跟微軟合作,體驗了4K觸屏之后愛不釋手了,于是我留用了一臺,筆記本是512GB的,剪視頻的話,空間同樣不夠用,我這邊一個7分鐘左右的視頻就得有60GB多的素材,稍長點的就100GB以上了。
于是,輕薄筆記本空間不足的問題再次困擾我了,如果是剛好手里有閑置的NV固態或SATA固態,那可以買一硬盤盒來充分利用起來,速度慢點就忍忍。但是對我來說,已經不能忍了,速度和容量都不想再忍了,于是我就想買個雷電3盒子,再買塊2TB的NV固態自己組一個,結果一搜傻眼了:雷電3盒子便宜的800+,2TB的NV固態稍看上眼的1800+,合計下來2600+了。要知道,這種自組的移動硬盤,體積大,發熱高。算來算去都不如直接入一臺希捷小銘PSSD,同樣2TB,體積小,發熱低,主要是還能省下好幾百。
產品內容比較簡單,一塊PSSD硬盤,兩根短短的數據線,一根USB-A to Type-C的,一根Type-C to Type-C的。
相對于其他2TB的移動硬盤來說,這個希捷小銘體積就小多了,尺寸分別是50mmx70mmx10.6mm,比公交卡都要小很多。
重量也只有46g,非常小巧輕薄了。
放到一起對比一下就比較明顯了,最左側是我之前入手的希捷4TB機械硬盤,也是銘系列,當時買的藍色,主要當成倉庫盤在用;中間那個是我自己組裝的,用的是HP筆記本上換下來的NV固態,加了一個Orico的透明盒子。
我買小銘時想買個藍色的,這樣就可以和機械地銘套娃了,不過,藍色一直缺貨,我又著急用,就買了銀色。
這是小銘和機械銘的對比,小銘正面是金屬拉絲,側面是布藝的,機械銘側面是普通的塑料的。
再就是接口方面,小銘是Type-C接口,旁邊的小孔是LED指示燈,機械銘是Micro B接口。
接入電腦之后,小銘立刻被識別出來了,exFAT格式,顯示有1.81TB空間可用,蘋果系統,Window系統都能正常識別使用。
用CrystalDiskInfo 查看了一下硬盤的狀態,通電次數是10,通電時間不到1小時,確定是全新的。
再用CrystalDiskMark 7測試了一下空盤的速度,寫入達到了1033MB/s,比官方宣傳的1030MB/s還快了一丟丟,這個速度可以,通過USB外接到筆記本上的速度基本接近一般的板載NV固態的速度了。
用了一段時間之后我又進行了50%的臟盤測試,硬盤里裝入了1TB多的數據文檔,此時,讀取速度為456MB/s,寫入速度為442MB/s,符合臟盤的理論性能表現。
再來看一下實際拷貝文件的傳輸速度,先從筆記本內置硬盤往小銘PSSD里寫入,寫入速度全程穩定在330MB/s,這個速度比較給力,拷貝視頻素材時,再也不用等太久了。
我又測試了一下,同時拷貝兩個文件到小銘里面,你們猜怎么著,總速度居然達到了400MB/s,哎,這還是臟盤測試的結果,如果是空盤測試的話,估計很容易突破600或800的。
再測試一下讀取速度,從小銘PSSD里讀取往筆記本內置硬盤里寫入,全程穩定在360MB/s,這個速度也是比較理想的。
達到這個速度,完全可以把這塊小銘PSSD當成掛機硬盤來用,可以直接在小銘上剪輯素材,甚至大型軟件、游戲也能安裝到這里面,需要運行時,接上就能直接運行,就跟筆記本內置的硬盤一樣,反正我現在用蘋果M1剪視頻時,就是直接放在小銘PSSD里剪的,使用時并沒有覺得不流暢或速度跟不上。
還有一點比較好的就是,這款小銘PSSD可以直接接入安卓手機使用,有時會用手機錄一些素材,或者用手機來看一下硬盤里存的一些視頻、照片、學習資料啥的,非常方便。而自己組裝的移動硬盤很有可能會出現供電不足的現象,不僅會掉盤,嚴重了還會丟數據。
把這塊2TB的PSSD接入手機之后,可以很輕松地帶動,播放下載的電影很流暢,拖動播放也不會掉幀。
再就是,小銘PSSD還自帶Toolkit管理軟件,這款軟件可以自動備份數據、鏡像系統;再就是還有3年內一次的免費原廠數據救援,萬一數據丟失,可以官方售后找回。要知道,我們公司之前恢復了個160GB的移動硬盤,花了1500元,要是自費恢復2TB的硬盤,天啊,想都不敢想啊!
回到主題上,還是說輕薄筆記本的無損擴容問題,蘋果的筆記本是無解了,哪怕是拆機也無法自行擴容了,所以,蘋果用戶直接使用這種外置的高速移動硬盤就行了,沒別的招。部分Window筆記本還能通過拆機升級NV固態換大容量的硬盤,但是拆機之后基本都相當于放棄了保修,所以要三思。動手能力強的自己買一條容量大點的NV固態換上,重新做一下系統就可以搞定;動手能力不強的話,也建議用這種外置的方案,無損,不拆機,不影響保修,重要的,這種外置的移動硬盤用起來更靈活,等出了保修之后,再拆機升級硬盤也來得及。
近一段時間蘋果有新學期優惠活動,買Mac或者iPad不僅有現金折扣,還再送副AirPods無線耳機,算下來可以省個千多元,這也是蘋果官方每年最給力的優惠了,剛好考上了大學的新生,或者想換新機的高校生,應該都會感到很心動,年輕人的第一臺電腦就選它了!眾所周知MacBook Pro/Air在去年換用蘋果自研的M1芯片后,可以很好應付從文檔處理到視頻剪輯在內的中輕度工作,確實會是如今很多學生以及工作人士的主力電腦選擇。
不過現款13英寸MacBook Pro/Air最大的問題在于,它們的起步標配都只有256GB存儲空間,這個在很多同學四年大學的校園時期中,一般都是不夠用的,隨著個人文件的越積越多,可能還沒到畢業,筆記本的存儲空間就滿了,所以更大的容量存儲還是有必要的,但蘋果提供選配到512GB容量,卻要加多1350元,這個價格在SSD中算是非常昂貴的了,實在不劃算。
而且蘋果筆記本售價本來就不便宜,最基礎的MacBook Air也要7000元起步,要知道學生們買電腦的錢大多數都是來自父母,所以大家也不好直接買高容量版本的配置,畢竟爸爸媽媽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學生朋友們切勿過分要求,應該先感恩父母愿意買這么貴的筆記本給你。
那在MacBook本身已無法自行升級存儲,還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容量不夠用的問題呢?一個外置的大容量高速移動SSD,就是個非常好的解決方案了。
在現款的13英寸MacBook Pro/Air機身上,都配備了兩個USB-C接口,支持Thunderbolt以及USB 4技術,最大傳輸帶寬能達到40Gbps,用來外接存儲設備可以有非常快的傳輸速度,并不會比內置存儲慢多少,所以其實只要接一個USB-C的移動存儲盤,就可以為MacBook Pro/Air擴充大容量存儲了。
目前外置大容量存儲主要有移動硬盤和移動SSD,由于移動硬盤內部采用的HDD,雖然看著1TB容量的價格更便宜,但那個傳輸速度實在太慢了,普遍只有100MB/s的持續讀寫速度,在應付大文件讀寫時力不從心,特別是有很多同學想著之后在外接硬盤上剪輯視頻,那HDD的性能就更無法勝任了,所以移動SSD顯然是大家用在MacBook Pro/Air上,更適合的一種外接存儲。
就拿長江存儲的致鈦系列木星10移動SSD來作例子,它采用了江存儲自家的Xtacking架構3D NAND,支持USB 3.2 Gen 2接口,實測最高有550MB/s讀取和510MB/s寫入速度,這個性能用來剪輯4K分辨率的RAW格式視頻,也是可以滿足的,可以直接把素材放到移動盤里面進行剪輯,而無須再占用MacBook Pro寶貴的內置存儲,至于大家要用來放影音和游戲文件,對于移動SSD更是最輕松的工作了。
致鈦木星10 512GB的CrystalDiskMark峰值性能
致鈦木星10 512GB的ASSSD測試性能
可能有些同學會覺得MacBook Pro拖著個移動SSD,會不會對便攜性和耐用性造成麻煩呢,其實像是致鈦木星10這些產品都把體積做得很小巧,在內置1TB大容量SSD的情況下,也只是一個小盒子大小,可以輕松放進襯衫上衣袋,收納便攜性都很好,而且它采用鋅合金框架+鋁合金銘板的材料保護,并通過110厘米6向跌落測試、500G沖擊測試、彎曲測試等在內的嚴苛耐久性測試,所以能很好地保護大家的數據資料。
另外外接存儲其實也是有個很大好處的,那就是它可以讓你與其他同學更方便共享文件,只要把移動SSD的文件磁盤格式化為exFAT,這樣在Mac和Windows系統下都可以順利讀寫,另外移動SSD還可以作為MacBook Pro的備份盤,比如有iPhone的話,可以通過iTunes進行整機數據備份,把文件放在SSD上保存,還有就是做Time Machine了,可以定時備份整個macOS上的重要數據。
而且致鈦系列木星10移動SSD的外觀采用了銀灰配色,與MacBook Pro/Air的鋁制機身也是比較合拍,而最為重要的是,它目前的售價也不算貴,512GB版為519元,1TB版為799元,這可要比蘋果官方的選配存儲要劃算很多,所以大家想要為MacBook擴充存儲空間,那就很推薦考慮入手個像致鈦系列木星10這樣的大容量移動SSD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