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是一臺電腦的軀干,其他配件都需要通過主板連接才能發揮自己的作用,而且不同配件的主板也不兼容,比如英特爾和AMD的處理器使用的主板就各不相同。因此我們在選擇主板的時候不能隨便,應該多花功夫挑選一塊性能出色、穩定性強的產品,這樣才能保證電腦長時間穩定運行。主板品牌眾多,型號也分高中低檔,這就讓許多初次裝機的小伙伴在選擇主板的時候不知如何下手,下面筆者就給大家普及一下如何挑選質量過硬主板。
購買主板之前首先要確定處理器使用的芯片組。上面筆者說到英特爾和AMD的處理器使用的主板各不相同,其實不僅如此,即使是同一品牌的處理器,不同代的處理器使用的主板也不同,AMD還好些,架構不變主板基本都通用,英特爾就沒那么厚道了,每一代酷睿處理器基本都要更換主板芯片組。即使是通用的主板芯片也分高中低檔,有的性價比高,有的可以超頻,適合不同用戶選擇。
確定完主板芯片組,我們再來看看主板的做工。首先是主板PCB板,主板的零部件都要固定在PCB板上,它采用印刷技術進行電路設計,電路需要使用絕緣層一層層的分隔開,一些質量差的主板會使用四層PCB,而質量好的產品都會使用六層或八層PCB,當然PCB層數也不是越多越好,PCB的層數越多工藝越復雜,對主板廠商的要求也越高,當然價格也越貴。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主板上供電相數和電容的質量。我們常說的主板四相供電、六相供電就是指的供電相數,相數多少決定了主板供電是否穩定,中低端處理器對供電要求不高,要是使用高端處理器,打算超頻的用戶就得注意選擇供電相數更多的主板,一些服務器主板甚至會提供32相供電。電容的作用是保證主板電壓及電流的穩定,這也是主板最容易偷工減料的地方。現在質量好的主板大多使用固態電容,固態電容壽命長、穩定性高,一些低端主板會使用液態電容,這種電容的壽命比固態電容短很多。
以上就是挑選主板幾點需要注意的地方,希望大家都買到稱心如意的主板。
法一:通過BIOS查詢。
1. 系統啟動時按 DEL 鍵進入 BIOS。
2. 在 UEFI BIOS 中的 EZ 模式下檢查您的型號名稱。 (下圖以ROG STRIX Z590-A GAMING WIFI為例)
方法 2:檢查主板上的型號名稱。
1. 您可以查看印在主板上的型號名稱。 (下圖以PRIME X299-DELUXE II為例)
2. 您還可以在主板背面看到序列號標簽。
方法三:查看包裝盒上的型號名稱。
您可以從包裝盒上的貼紙上查看型號名稱。 (下圖以PRIME X299 EDITION 30為例)
里主要是以intel芯片為例,intel的主板基本上都是以芯片參數來命名的,比如說:510,560,590,它們代表的是芯片的名字。主板在命名時開頭都是有一個字母,這個字母代表的是主板的等級。比如說H代表的是入門級產品,如H510,這種產品主要用于辦公或家用型。B代表中端型產品,如B560。Z代表高端系列主板,同時也是可以超頻的,如:Z590。
主板型號的查看方法
主板大小尺寸也是有區分的,從網上購買主板還是了解一下主板型號,來選擇合適的尺寸。主板大小的不同,主要體現在可擴展性不同,主板一般分三大類:
1.E-ATX:加強大板
2.ATX:大板
3.M-ATX:小板
主板型號數字后面沒有字母的表示是加強大板或大板。
加強大板主板
M-ATX小板,在型號數字后面都會帶有一個M,M后面的K,F,PLUS等一般是生產商家區分產品命名的,是這個產品的系列,也可以理解為規格。
M型小板
主板的擴展性其實就是多幾個USB接口,PCI-I插槽,內存條插槽,SATA硬盤接口,這些都是可以用肉眼直觀地看出來。
主板到底是如何選呢?可以通過芯片組來做區分,最便宜的H510主板是可以上i3CPU,但是此主板也可以上i5或i7,雖說H510主板可以兼容高端型號的CPU,不同芯片組主板對CPU的供電能力是不一樣的,所以說用H510的主板安裝一個i7的CPU,用起來的感覺與i3的沒有多大區別。
反過來說,i7的CPU搭配一塊H510的主板,運行速度最多也是i5的感覺,資源完全浪費!如果說是辦公或家用H510的CPU搭配普通的i10代cpu就行了,完全可以滿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