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多家公司受網絡安全公司CrowdStrike相關的故障影響。有報道指,美國和澳大利亞一些機場、超市和銀行都受到波及。新加坡樟宜機場受影響,人工檢票排長龍。
(路透社)
新報業媒體集團旗下的刊物,包括《聯合早報》《海峽時報》也受影響,不過內容仍會持續更新。讀者也可以繼續通過早報的社媒平臺了解最新資訊。
根據網絡狀況監測站Downdetector的數據,好些服務供應商在過去幾個小時接到不少通報,指服務受影響。例如,Microsoft 365在7月19日中午22分有一起通報,指服務受影響,但到下午2時07分,通報增至152起。
(小紅書截圖)
新加坡中央商業區部分停車場,懷疑因為此次網絡癱瘓,導致閘門無法打開。大批車輛受困停車場。(李冠衛攝)
新加坡政府新一批獎學金得主誕生,他們都去哪些國家留學?
新加坡2024年預計經濟增長2%至3%,核心通脹率明年降至2%
新加坡組屋區驚現果子貍家族,為拍全家福,攝影愛好者做地圖蹲守
為人機交互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筆記本電腦屏幕進化一直以來都沒有停止過。尤其是近幾年的發展速度之快,可以說是超乎想像。
大約10年前,筆記本行業開始意識到屏幕的重要性。最初的革新之路有三條:其一是從1366×768邁向1920×1080,也就是逐步普及全高清分辨率;其二是面板技術革新。可視角度差,色彩飽和度、還原度不高的TN屏被廣視角、高色域的IPS屏替代;其三是由2合1電腦、超極本引發的觸控屏技術迭代。
經過數年發展之后,筆記本電腦屏幕已經全面升級為IPS+1080p規格,而觸控則成為類似甜點般的功能,被作為可選擇項而存在。此外,創新型OLED面板也逐漸被PC廠商嘗試用來改變筆記本電腦的顯示效果。
另一方面,近年來隨著游戲本不斷升級,業界又意識到屏幕刷新率的重要性。“萬年不變”的60Hz,逐漸被90Hz、120Hz、144Hz、240Hz、300Hz甚至是360Hz取代,這意味著筆記本屏幕革新的科技樹實現了更多分支的拓展。與此同時,筆記本屏幕的分辨率也一直在朝2K、4K拓展,同時還衍生出了2.5K、2.8K等維度。此外,筆記本屏幕的屏占比也是重要升級點,從82%到突破90%,窄邊框、微邊框帶來的屏占比提升使得視覺體驗更具沉浸感。
由此我們可以清晰的梳理出筆記本電腦屏幕的進化路線:分辨率、面板技術、刷新率、屏占比以及包含觸控技術、防窺技術等在內的其它甜點功能技術的演進。
去年,華碩公布了#華碩好屏#戰略,率先開啟了全產品線的OLED屏升級,同時也將OLED屏筆記本價格下探一步到位。而今年,伴隨著華碩無雙這款優秀的OLED屏筆記本電腦上市,高刷+OLED,成為了筆記本屏幕技術迭代的新主線。
對于整個筆記本行業而言,屏幕面板技術革新的大趨勢中,OLED必將成為重要一環,而華碩通過#華碩好屏#戰略,無疑搶占了先機。
#華碩好屏#這一概念不只是提供一塊OLED屏這么簡單,事實上,好屏的標準包含多個維度,其中包括更加優質的面板、更加精準的色彩調校、與屏幕相適配的功能、防燒屏技術等等,這些特性綜合在一起,力求給用戶帶來最佳視覺體驗。
01 高刷屏全面改善視覺體驗
可能有人會說,“高刷新率對于游戲體驗的提升非常明顯,但是你一個輕薄商用向的筆記本搞什么高刷屏?”
事實上,高刷新率對于視覺體驗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但因為人眼自身特性的原因,超過60Hz之后,高刷新率帶來的收益會逐漸被人眼所“忽視”。不過我相信每一個用過高刷屏的人都有這樣的體驗——用之前或者用著的時候覺得也沒啥太大區別,但用了之后再用回低刷新率屏幕,就真的很難再回去了。
那么高刷新率屏幕的視覺體驗為何會更加舒適呢?大家可以參考下面這張圖:
上面是120Hz刷新率的華碩無雙屏幕直拍圖,下面是某款60Hz刷新率筆記本屏幕的直拍圖,可以清晰的看到,如果屏幕最高只有60Hz刷新率的話,動態圖像的拖影就會非常明顯,相反,120Hz或者更高刷新率屏幕顯示的動態圖像就更加平滑。大家也可以參考下面的動圖來感受一下高刷屏和低刷屏的差異:
不少人認為只有游戲才需要高刷,但實際上所有涉及到動態圖像的應用,都會從高刷新率中獲得收益。就比如我們日常進行Web或文檔瀏覽時,高刷屏拖動后的觀感體驗就要比60Hz刷新率屏幕好很多。下面我們用華碩無雙和另外一款60Hz刷新率筆記本做了對比,可以看到網頁下拉時,華碩無雙的120Hz刷新率屏幕非常順滑,而60Hz刷新率屏幕會有比較明顯的拖影和遲滯。
華碩無雙頁面滑動順暢絲滑,反應較快
其他60Hz刷新率筆記本滑動有明顯卡頓和拖影
02 OLED屏,天生好屏
OLED屏在電視行業應用已經有些年頭,但在對于筆記本行業而言還是新技術。
此前,中小尺寸OLED屏幕面板成本較高,且由于OLED自身特性,會有導致燒屏的可能。去年開始,中小尺寸OLED面板良率提升、成本下降,再加上三星E4材料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燒屏等問題,華碩率先成為OLED屏筆記本的推動者。而自大受好評的無畏之后,華碩今年推出了無雙,這是現階段OLED屏筆記本的“絕殺”!出色的性價比、優異的屏幕素質、過硬的設計做工,無可挑剔。
同時,華碩并非簡單為筆記本配一塊OLED面板,而是針對OLED屏特性,進行了相關技術的自研開發。華碩無雙這塊120Hz高刷OLED屏,擁有2880×1620分辨率,支持100% DCI-P3色域覆蓋,并且除原生色域外,還提供了sRGB、DCI-P3以及Display P3三種色域切換。同時,這塊屏幕還支持HDR600,以及ASUS OLED Care、像素級補償技術在內的OLED屏專有技術。
那么相對于IPS,OLED屏有哪些優勢呢?
首先,OLED面板更薄更輕,且因為是自發光,所以能耗更低。
其次,OLED屏亮度更高、色域容積更大、色準表現更好,整體素質要優于IPS。目前,調校較好的IPS屏幕色準ΔE平均值能夠做到1左右,而OLED屏起步就在1以下,色準偏離度極低,色彩還原精準。如華碩無雙這塊OLED屏幕,實測P3色域容積100%,色準平均ΔE值為0.79,顯示效果驚艷!
此外,OLED屏對于高對比度明暗區域的寬容度也更高,我們通過屏攝方式對比了華碩無雙和某品牌IPS屏筆記本電腦,二者顯示效果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具體如下:
首先可以看到,OLED屏暗部細節更加豐富。如圖一所示,刀身部分OLED屏曝光控制極佳,能夠還原出木頭刀鞘的質感,而且若隱若現的紫色區域也沒有缺失。而IPS屏幕顯示出來的效果甚至由于部分區域過曝而改變了刀身本來的色彩,同時過曝也體現在白色繩結區域,OLED屏完全保留了繩結細節,而IPS屏則幾乎確實殆盡。
此外由于IPS屏暗部細節缺失明顯,一些色彩細節因為過曝原因都無法還原本來面貌,尤其是明暗過渡失真導致整個畫面景深和質感較OLED屏遜色不少。另外從色彩細節過渡方面也可以看出,OLED屏顯然更勝一籌,色階過渡自然平滑,還原精準。
其次在色彩表現上,以圖二為例,牛排和火焰部分,IPS屏效果明顯有些失真,而OLED屏則還原出了比較真實的色彩細節。同時,時下一些游戲和不少視頻都已經支持HDR,使用華碩無雙可以直接欣賞HDR視頻或HDR游戲畫面,體驗絕佳視效。同時,華碩無雙這塊OLED屏出色的素質,也能夠更加原汁原味的展現HDR的魅力。
HDR非常重要的一個特性就是高動態范圍,通俗來講就是“黑的地方更黑,白的地方更白”。它的作用并不是讓色彩表現更加鮮艷,而是通過高動態范圍讓畫面呈現出更加明顯的層次感,場景更為立體化。
HDR開啟后畫面細節更加豐富
HDR關閉時畫面細節缺失
HDR開啟時,右側紅框中光芒的呈現效果非常柔和,左側紅框區域也沒有過曝現象。
HDR關閉時,右側紅框中光芒明顯過曝,左側紅框區域的高光部分也失去了控制。
亮度也是OLED屏最大優勢,圖一、圖二都能很明顯地看出OLED屏亮度更高。
此外,筆者還把華碩無雙拿給了公司設計部和影響部分的同事做了體驗,他們對于OLED屏的效果一致給出好評,所有素材調色都可以做到所見即所得,無需再為色準擔憂。
03 結語
120Hz高刷、2.8K分辨率、OLED屏,“華碩好屏”給我的直觀感受就是四個字——視覺盛宴。
對于筆記本行業而言,屏幕技術的革新一直以來都極為重要,人們對于視覺感觀體驗的提升有著迫切需求。無論是高分辨率、高刷新率這些技術層面的進步,還是LCD、OLED這些面板材質方面的進化,都能夠給用戶帶來切切實實的感觀升級。
目前OLED面板廣泛應用于手機和電視領域,它已經成為當前電子科技產品升級迭代的核心部分,筆記本電腦領域近年來也看到有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推出OLED屏幕的筆記本,華碩就是其中開始全線應用OLED屏幕的代表,我們也看到OLED屏將成為未來幾年筆記本屏幕的一個重要選項。
“華碩好屏”顧名思義,就是為用戶提供最好的屏幕視覺體驗。但正如我們前面所言,“好屏”二字所包含的維度并不僅僅是提供OLED面板這么簡單,它同時還包含了刷新率、分辨率、色域、色準等眾多層面。
而從長遠發展來看,華碩好屏或許就是站在用戶角度,第一時間不斷為用戶帶來最先進的屏幕技術。這也意味著,華碩將在筆記本屏幕科技樹上的多條線上同步并進,為推動筆記本電腦屏幕技術創新帶來助益。
最后如果大家想要詳細了解華碩無雙的話,可以參看此前我們的評測文章:
《華碩無雙評測:品玩5千元價位最香生產力工具》
(7903581)
常關注手機動態的朋友,這兩年“高刷屏”這個詞出現的頻率很高,從最初的90Hz,120Hz,再到現在的144Hz都是高頻詞匯。
“高刷屏”就指的得是“屏幕高刷新率”,目前手機領域一般都是90Hz起步的高刷屏,而電腦,筆記本一般都是75Hz刷新率起步的高刷屏,一般到到這樣標準以上的屏幕,就被稱作“屏幕高刷新率”了。
下面聊聊屏幕高刷新率的好處,畢竟人眼的直接觀感才是最直接的,不能僅僅看商家的宣傳不是。
1、普通的手機屏幕,電腦顯示器屏幕都是60Hz刷新率,當升級為高刷屏之后,給人眼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頻閃降低,越高越明顯,顯示圖像閃爍、抖動越不明顯,人眼看屏幕更舒適,特別是電腦顯示器上60Hz屏幕與75Hz屏幕就有明顯的差距。筆者還記得當年CRT顯示器提高刷新率,顯示器發生滋滋的聲響。
2、高刷新率屏幕其實對于普通視頻播放效果沒有明顯提升,畢竟人眼對24幀率的畫面就感受到流暢了,簡單講,就是一秒顯示24張畫面。一般視頻的幀率是25FPS,高質量的視頻也就60FPS。所以,播放視頻對于普通的屏幕都沒有任何壓力。
換個意思來講吧,比如你家電視是90Hz的高刷屏,播放的是25幀率的足球比賽,高速運動的足球依舊不那么清晰。但是你家的電視如果比較高級,電視有動態“插幀”功能,當然效果還是有一定提升的。手機,電腦的屏幕道理都一樣。
3、事實上,對于運動畫面,高刷新率與高幀率同步后才會有明顯的清晰感。
上圖60Hz屏幕24幀電影的效果,放慢也不行。
上圖是120Hz屏幕120幀電影的效果,放慢效果會更明顯一些。
當然上面的圖都是一些手機廠商宣傳解析圖,事實上高速運動的畫面人眼看起來都會有模糊的,你把手放在眼前快速抖動看看,不信你能看得清晰。所以,在屏幕顯示領域,為了模擬真實感,還會通過人為技術模擬動態模糊。
畢竟人眼都運動畫面會有視覺殘留的。
4、如果我們玩游戲時,你如果開啟高幀率,而你的屏幕不是高刷屏,簡單理解就是第一張畫面還沒刷新完,第二張圖系統就給傳來進行刷新,這時畫面就會割裂感。所以高刷屏對于高幀率游戲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當然一般游戲30幀就很流暢,但絕對沒有90幀,120幀配合響應高刷屏感覺爽,可能是筆者視覺感知能力差,手機游戲90幀我就感覺很過癮了,再高我也沒太大的感覺。哈哈。
5、再聊聊高刷屏的延時率,很顯然屏幕高刷新率延遲更低。60H在的屏幕延遲為16.67ms,如果是120H就是1000ms÷60Hz,大約是8.33ms,當然是降低了一半。
看上圖,鼠標的運動軌跡延遲圖,優勢就是屏幕更流暢了。同時滑動屏幕就是下圖的感受,拖影感還是有所降低的,慢速播放的效果:
6、由于游戲也都是不同幀的畫面組合而成,高刷屏理論上單位時間內刷新的畫面比普通屏幕更多,因此,對于運動畫面,可以觀察到物體運動的軌跡畫面更多。電腦游戲時鼠標確定位置、手機游戲時觸控都更精準一些,當然也只是高幀率游戲。
總結,屏幕高刷新確實會在特定場景下會給人帶來更好觀感,特別是屏幕的閃爍感降低這一點還是很突出的。當然,我們也應該感受到手機廠商的宣傳畫面,與我們人眼實際看到的會有出入。
一定要認識到一點,高速畫面人眼看到的就是運動軌跡的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