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華擎Q1900B-ITX主板概況介紹回頂部

    【PConline評測】隨著Bay Trail低功耗處理器進入桌面平臺,市面上出現了不少板載Bay Trail-D系列處理器的主板。由于其性能能夠滿足高清播放、網頁瀏覽等日常應用,功耗比起傳統的桌面PC更是要低很多,并且大部分都采用了靜音的被動散熱設計,因此也受到了不少對性能要求不高但追求節能靜音的HTPC裝機用戶青睞。今天的評測就再次為大家帶來一款基于Bay Trail-D平臺的ITX主板——華擎 Q1900B-ITX的評測。

    入門HTPC最佳拍檔 華擎Q1900B-ITX評測

    主板概況介紹:

    華擎 Q1900B-ITX圖片評測論壇報價網購實價

    華擎 Q1900B-ITX采用了Mini-ITX板型結構。板載CPU賽揚J1900為四核心設計,Silvermont架構,2MB二級緩存,主頻2.00GHz,最高加速頻率可達2.42GHz。由于桌面系列的Bay Trail-D系列產品TDP僅為10W,因此CPU部分只采用被動散熱。

    擴展插槽

    擴展插槽部分,受限于Bay Trail-D系列僅提供非常有限的PCIE通道,主板只提供了一條PCIE x1插槽。

    磁盤接口

    存儲方面,華擎Q1900B-ITX配備了原生提供的兩個SATA2,接口帶寬為3Gb/s。

    背板I/O接口

    背板I/O方面,主板配備了兩個PS/2鍵鼠接口、串行端口、并行端口、3xUSB2.0、1xUSB3.0、3個音頻輸入輸出接口、RJ-45網線接口,支持HDMI/VGA視頻輸出。

    尺寸架構ITX
    CPU插槽類型FCBGA1170
    主板芯片 CPU集成
    內存插槽2 x DDR3 SODIMM
    顯卡支持PCI-E x1
    SATA接口2 x SATA 2.0
    USB3.0接口1 x USB 3.0,0前1后
    產品特色低功耗被動散熱、ITX迷你板型、破解支持DDR3內存
    參考價格429~599元

    華擎 Q1900B-ITX目前在京東商城售價為599元,而在天貓則有429元的報價,總體來說價格比較實惠,適合要組建HTPC平臺或是入門裝機用戶購買。

    2華擎Q1900b-ITX主板細節賞析回頂部

    主板細節賞析:

    被動散熱設計

    CPU采用被動式散熱設計,賽揚J1900核心被覆蓋于一塊外擴式的鋁制散熱片下面。

    CPU供電部分

    CPU供電部分,主板的PWM芯片為RT8172A,可支持1+1相供電,分別分配給CPU核心和GPU核心。MOSFET用料不錯,為德儀的87350D,單芯片封裝,直接整合了上下橋。

    內存插槽

    主板破解了Bay Trai平臺的內存,支持DDR3/DRR3L,最大支持雙通道16GB以及1333MHz內存。但由于板型的限制,主板提供了兩條DDR3-SODIMM,而非一般的臺式機內存插槽。

    網卡

    板載網卡為瑞昱的RTL8111GR,支持遠程網絡喚醒功能,可搭配“華擎云”云端服務應用使用(在附加閱讀處有詳細介紹)。

    聲卡

    板載聲卡則是同為瑞昱出品的ALC662,支持5.1聲道音頻輸出,并配備了ELNA音效電容。

    USB2.0 HUB芯片

    GL850G為HUB芯片,可擴展USB2.0接口的數量。

    傳感器控制芯片

    主板I/O監控芯片為NCT6776D,可以對主板各部分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監測,如溫度、電壓、風扇轉速等數據。

    3BIOS試用與基準性能測試回頂部

    評測平臺與評測方法介紹:

    CPU
    主板
    內存
    硬盤
    顯卡
    軟件平臺
    系統軟件
    BIOS版本
    評測軟件

    CPU/內存性能測試:

    Fritz國際象棋測試

    CineBench R11.5 x64

    X264 FHD BenchMark 1.0.1 X64

    WinRAR 5.00

    3D/游戲性能測試:

    新3DMark(Cloud Gate)

    磁盤讀寫測試:

    AS SSD Benchmark 1.6

    發熱量測試:

    Prime95

    本次評測主要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BIOS試用,第二部分是增強版性能測試,最后是發熱量測試。

    測試平臺截圖

    我們測試選擇的硬件是Intel i7 4770K,公版GTX750和16G 1600MHz雙通道內存, 我們會加入其它主板在這套硬件上的測試成績作對比。

    主板BIOS試用:

    BIOS界面

    華擎Q1900B-ITX的BIOS風格沿襲了其8系主板的圖形化設計,支持中文語言及鼠標操作。

    詳細BIOS選項

    由于Bay Trail-D系列性能和擴展能力都比較一般,因此BIOS內提供調節的選項并不像傳統PC裝機的主板那樣豐富。CPU部分,可以調節不同的節能狀態,Intel虛擬化技術的開關等。而內存部分則可以設置不同的電壓,但時序和頻率都不可調。

    其他BIOS選項(點擊查看大圖)

    基準性能測試:

    為了方便用戶了解這款主板的性能表現,我們加入了另一款主板作為參考對比,由于測試準確性關系,我們一般把3%以內的差距視為誤差。

    測試項目華擎 Q1900B-ITX華擎 Q1900M Pro3差距
    CPU/內存性能
    國際象棋40074018+0%
    X264 FHD BenchMark5.35.3+0%
    CineBench R11.51.801.80+0%
    WinRAR文件壓縮21452160-1%
    3D游戲性能
    新3DMark (FS)16601665+0%
    磁盤讀寫測試
    SSD平均連續讀取206203+1%
    SSD平均連續寫入126125+1%

    在基準性能測試中,主板的測試成績與另一款主板同配置組建的平臺相近,能夠正常發揮出賽揚J1900和平臺其他硬件的性能。

    CPU常規性能正常
    內存性能正常
    3D游戲性能正常
    磁盤性能測試正常

    4功耗與發熱量測試回頂部

    平臺功耗測試:

    由于主板因供電設計、用料以及技術的差異,整機功耗也會有所不同,下面我們看看主板的功耗表現在同類型的產品中處于什么水平,測試采用高精度功耗儀,記錄閑置(CPU、顯卡空載)及滿載(CPU滿載、顯卡空載)時兩個數據。

    平臺功耗對比

    功耗部分,華擎 Q1900B-ITX與參照主板的功耗基本接近,而整機滿載37W這個功耗也要比傳統的桌面PC平臺功耗要低不少。

    主板溫度測試

    溫度測試部分,我們主要考察主板CPU供電部分的問題,這部分溫度是主板發熱量較大的地方,也是影響主板穩定性的關鍵。我們采用福祿克Ti25熱成像儀進行測試,記錄閑置(CPU、顯卡空載)及滿載(CPU滿載、顯卡空載)時兩個數據。

    平臺發熱量(左滿載右閑置)

    經過我們的整理,主板發熱量如下圖:

    發熱量對比

    主板發熱量較大的地方主要處于供電部分電感處,不過因為功耗不高,滿載5分鐘后最高溫處為53度,實際發熱量也并不高。

    5PConline評測室總結回頂部

    PConline評測室總結:

    華擎 Q1900B-ITX

    性能與特色上,華擎 Q1900B-ITX板載了賽揚J1900四核處理器,具備支持普通日常使用的性能,而其熱設計功耗僅10W,采用靜音的被動散熱設計,小巧的身材也非常適合搭配各種空間占用較小的HTPC機箱使用。另外主板也破解了賽揚J1900的DDR3L內存支持限制,在內存選擇上具有更多的靈活性。

    價格上,華擎 Q1900B-ITX目前在京東商城售價為599元,而在天貓則有429元的報價,總體來說價格比較實惠。

    不足的地方,擴展能力較弱。

    優點缺點

    起手機芯片,人們首先會想到的廠商大概還是高通,這家被網友戲稱為“買基帶送處理器”的廠商,憑借其在通信領域深耕多年的功力,成功在一片紅海的智能機時代殺出重圍,成為了故事的絕對主角。然而時光荏苒,智能機市場競爭的慘烈程度超過了任何一個領域,城頭變幻大王旗的故事不止一次發生。

    就在高通持續霸占移動芯片頭把交椅的這些年間,三星、海思、聯發科并沒有放棄努力,反而通過一些奇招頻頻出擊,其中以聯發科最為典型。那我們今天就來聊聊,聯發科是如何一步步實現逆襲,一步步被市場認可的。

    一、出奇制勝的多核戰術

    聯發科早年迎來第一春還是在山寨機橫行的年代,其獨創的“交鑰匙”解決方案為各類實力一般的小廠商提供了便捷的做機方式,由此很是滋潤。但進入智能機時代的初期,聯發科顯得有些遲鈍,錯過了第一波智能機爆發的紅利,好在及時調頭,于是有了MT6575誕生,成功扳回一局。

    2012年發布的MT6575絕對算得上聯發科歷史中里程碑式的芯片,雖然其僅僅是1GHz主頻的Cortex-A9單核CPU配上PowerVR SGX531 GPU。但就是這顆芯片,大幅降低了智能機的成本和價格,打造出聯想A750、vivo S7等一系列火爆的千元機,成為很多人第一次接觸安卓智能機的選擇。

    小試牛刀之后,聯發科嘗到了安卓帶來的甜頭,在新一代芯片研發上投入更多資源,當中的代表無疑就是2012年底推出的MT6589。作為全球第一款量產的四核芯片,MT6589憑借28nm新制程和低功耗核心Cortex-A7成功實現了四核CPU在移動設備上的商用;同時GPU部分也升級為PowerVR SGX544,性能相比上一代的SGX531提升將近3倍,運行當時流行的各類3D游戲更為給力。

    另外,MT6589還是第一顆整合W+G/TD+G/W+TD雙通功能的產品,支持1080P屏幕和1300萬像素攝像頭,這種底層的支持促成了當時手機硬件的大踏步前進。

    在多核戰術初見成效后,聯發科繼續沿著這條路往下走,于是全球第一款八核芯片MT6592在2013年7月誕生了。這顆芯片在制程和處理器內核上沒有變化,但是引入了ARM全新的big.LITTLE大小核架構,帶來了主頻高達1.7-2.0GHz的八核心CPU,而且它們可以同時運行,性能非常強悍。之后還推出了升級版MT6592T和低頻版MT6592M,搭載的知名手機包括華為榮耀3X、酷派大神F1等等,足見它的受歡迎程度。

    但是相對于通信專利豐厚的高通來說,制約聯發科繼續高歌猛進的就是4G通信的發展!隨著三大運營商在2013年底陸續領到4G牌照,新的戰役就正式打響。對此,2014年2月聯發科推出了4G LTE手機芯片MT6595,這顆芯片不僅在網絡制式上支持最高150Mbps下載、50Mbps上傳的FDD/TDD-LTE網絡,還支持了最新的無線標準802.11ac。在性能方面,CPU的高性能核心更換為新一代的Cortex-A17,GPU也升級為新一代的PowerVR G6200,完全不輸高通的當家花旦驍龍801。

    在中端市場,聯發科更是推出了MT6752,這款64位A53八核CPU和ARM當時最強的Mali-T760 GPU非常有誠意。之后還通過MT6735、MT6753整合CDMA2000技術,兼容了全球主要網絡制式,支持B1-B41各個頻段,成為很多主打全網通手機標配的芯片。

    最后我們要提的就是全球第一款十核芯片MT6797,也就是我們熟知的Helio X20,它創新地采用了一種三叢集(Tri-Cluster)的架構設計,包含兩個負責展現最高性能的2.3-2.5GHz A72核心、四個平衡性能與功耗的2.0GHz A53核心、四個負責低負載任務和節能省電的1.4GHz A53核心一共十核,為此還特地研發了一套用于互聯的總線系統,以20nm的新制程制造。GPU部分更換了ARM家最強的Mali-T880MP4,性能比MT6595提升最多40%、功耗降低最多40%。目前市面上很多熱銷的手機就是采用這款芯片,如魅族MX6、樂視2代等等。

    另外,Helio P10也是另一款大熱的芯片,被OPPO R9、魅藍Note 3所選擇。接下來,Helio P20和X30也將登場,相信這將成為我們明年最熟知的芯片之一。可以說,聯發科正在一步一步走向蛻變。

    二、僅靠多核策略搶奪市場?

    看完聯發科各大經典芯片的回顧,可能大家會以為聯發科搶奪市場依靠的僅是多核心策略,然而事實上并沒有這么簡單。

    首先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交鑰匙式解決方案。從功能機年代開始,聯發科便推出一整套的多媒體解決方案,該方案不僅成本比其他芯片廠商更低更成熟,還能大大降低制造手機的門檻,同時也縮短了制造手機的周期。隨后高通也意識到這樣做更能得到廠商的青睞,所以也學著推出了QRD(參考設計計劃),通過提供硬件元器件、工具、測試、文檔、完整的材料清單、硬件設計、PCBA設計及結構外觀、軟件組件等,來幫助合作伙伴快速開發Android手機。

    再者,是聯發科敏銳的市場嗅覺,緊抓市場需求,靠多核心數來吸引用戶就是典型,另一個例子就是全網通,相信不少消費者買手機之前都有一個煩惱,就是這個版本到底支不支持我現在用的運營商呢?全網通芯片的出現很完美地解決了這種糾結,在高通發布全網通芯片后不久,聯發科快速和威盛達成CDMA2000授權協議,補齊了基帶技術上的最后一塊短板,接著連續推出的MT6735、Helio X20/P10等等全都支持全網通,讓全網通幾乎成了2016年手機的標配,并往下向千元機普及開去。

    最后,聯發科不光只盯著CPU提升,在多媒體性能、功耗上也做了很多優化。比如在Helio X20處理器中,其內置了一顆Cortex-M4低功耗協處理器,支持Always-On Display屏幕顯示功能;還可在保持極低功耗的情況下處理性能需求不大的任務,無需調用CPU核心,節省電池的消耗,比如MP3播放和聲控。

    同時,X20還內置了全新的Imagiq影像處理器,最大的特點就是對當下流行的雙攝像頭進行了優化,提升拍攝畫質。另外,還擁有相位/激光混合對焦、自動圖像防抖、32倍超慢鏡、4K HDR錄像等一系列高級影像功能。屏幕顯示方面則引入MiraVision技術,可過濾藍光、根據環境調整屏幕色彩及亮度、補強低分辨率視頻、優化VR流暢度,以此提高顯示性能。這些新技術的加持,讓聯發科芯片越來越貼近當初“Helio”高端品牌的設想,有理由相信未來聯發科的產品將逐漸擺脫低端廉價的形象。

    可見,無論是成本、時間、功能還是賣點上,聯發科的芯片都是手機廠商們上佳的選擇,這種綜合實力的匯聚讓聯發科漸漸被手機廠商、消費者所認可。

    三、總結

    除了聯發科這個最大的對手外,三星的Exynos處理器、海思的麒麟處理器也在不斷進步,同時這也反映出芯片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在經歷第一輪洗牌后,德州儀器、意法愛立信、博通退場,高通稱霸。可這種情況沒能維持太久,新對手就抓住時機給予了有力反擊。可以說,聯發科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持之以恒的勤奮和緊跟消費者需求的眼光。

    熱門文章推薦——

    蘋果iPhone 7 Plus 拆解:為了防水居然用起了膠水?

    東芝55U8450C評測前言回頂部

    【PConline 評測】說起東芝電視,給筆者的第一印象除了日系電視慣有的良好畫質傳統外,就是其流暢的電視操作系統了。去年來東芝開始大幅的削減全球電視市場的銷售公司,對其在全球的電視業務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但卻對智能電視的研發卻一直未曾停滯過。這一次,太平洋評測室收到了來自東芝公司的智能電視新品——東芝55U8450C,在全球電視市場環境日趨嚴峻、競爭愈發激烈的今天,昔日“彩電之父”的新品能夠有怎么樣的表現,讓我們一起進入今天對其的專業評測吧。

    東芝 55U8450C圖片評測論壇報價

    東芝55U8450C擁有簡潔的外觀設計,搭載東芝獨有的REGEZA高畫質引擎、操作系統方面仍然采用谷歌CTS認證的原生安卓系統,售價方面較日系和韓系其他品牌的電視來說更具有吸引力。

    東芝55U8450C主要參數
    型號東芝55U8450C
    處理器CPU:四核A9架構 , 1.45GHz GPU:四核Mali450圖形處理器
    屏幕尺寸/英寸55
    分辨率3840×2160
    音響技術伴音輸出功率(左+右音響):10w+10w
    操作系統經過谷歌CTS認證的4.3安卓系統
    特色功能經過谷歌CTS認證的4.3安卓系統
    內置wifi(2.4/5G)
    無線互聯
    主要接口復合音視頻、USB3.0、CI卡槽、HDMI、天線、VGA接口、USB3.0
    USB2.0、WLAN、分量視頻、音頻輸入、模擬信號輸入
    重量/kg(不含底座)22kg
    (含底座)29.5kg
    尺寸/mm含底座:1233.6×760.2×243.2mm
    不含底座:1233.6×716.2×49mm
    參考價格/元8599元

    從參數表我們可以看到,東芝55U8450C搭載的CPU為目前主流的A9結構,主頻為1.45GHz;GPU采用的也是目前較為主流的高端配置——Mali450;內存方面容量為2G。整體看來東芝55U8450C的配置還是相當不錯的,尤其是CPU和GPU,能夠確保4K片源的高速處理與極致畫質。系統上采用接近安卓原生系統操作系統,流暢度和兼容性都十分理想。

    2東芝55U8450C外觀賞析回頂部

    東芝55U8450C外觀篇

    東芝55U8450C仍然采用以往經典的凸顯電視輕薄特性的極簡設計,屏占比很高,美感十足,不過確實沒有什么值得令人驚喜的地方。

    銀色超薄邊框與黑色窄邊框的組合讓東芝55U8450C視覺上凸顯一種極簡的美感,沒有太多冗余的部分,時尚氣質由內到外的散發而出。

    電視背板的平整大氣,散熱口錯落分布,很好解決散熱問題;銘牌顯示產品產地在惠州,消耗功率為150W,能耗為三級。底部為隱藏式反射音響,更有利于加強低音效果的呈現。

    東芝55U8450C的底座采用純金屬一體式底座,分量十足,很好的固定面板。左下角為TOSHIBA的浮雕logo,顯得很樸素;右下角為紅外遙控的接收口與開關指示呼吸燈,開機狀態下為綠色燈光,筆者個人比較傾向于這種簡單有趣的設計。

    接口方面東芝55U8450C是非常齊全豪華的,考慮到一些舊接口用戶的使用,諸如VGA,色差端子等接口都能看到身影,人性化十足,這也不禁讓筆者想起其說明書上齊全的文字翻譯。

    遙控器的設計是東芝55U8450C的亮點之一,簡潔的設計涵蓋了各種功能,尤其是USB鍵的設計,能讓用戶很快找到自己U盤所在,雖然只是小小的改進,卻顯然是細心考慮用戶體驗的結果。

    東芝55U8450C還隨機贈送了一個2.4G無線鼠標,將底部電池蓋打開取出無線USB接收器,將其接入電視接口區的USB接口即可使用。無線USB鼠標在電視游戲中發揮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之后游戲部分的評測將會使用到無線鼠標。值得一提的是,東芝仍然本著方便用戶的理念,配送了四顆電池,這點還是值得稱贊的。

    除此之外,東芝55U8450C還贈送了兩幅3D眼鏡,雖然說3D功能是電視中很少使用到的功能,但是不得不說現在像東芝這樣實在的送這么多配件的廠商已經不多。

    小結:東芝55U8450C在硬件配置上絕對是走在前沿,外觀設計上雖然沒有太多的創新,但是傳統的簡潔設計也是可圈可點的;配件方面,3D眼睛、無線鼠標操控都是不錯的附加功能配件;接口方面屬比較齊全的水平,能夠滿足用戶各種外設與輸入輸出要求。因此,東芝55U8450C的外觀設計還是一直處于一個較高的水平的。

    3東芝55U8450C色彩性能評測回頂部

    ●東芝55U8450C畫質測試

    評測室使用專業儀器對其進行詳細的測試,在測試中,我們將電視調節至標準圖像模式,背光調整至最亮,其他默認,而產品的全部測試項目及評分結果我們做成五維性能圖置于上圖。

    東芝55U8450C
    中央亮度492cd/㎡
    平均亮度422cd/㎡
    1659: 1
    色域范圍(相當于NTSC)74.32%

    通過儀器的評測過后東芝55U8450C的數據如上表格,在色彩調節方面,東芝55U8450C色域值為74.32%,也是目前普通液晶電視的正常水平,控光性能是東芝55U8450C的一塊明顯的短板,全屏漏光的現象比較嚴重,漏光不均勻。相比起控光成績的不理想,動態方面東芝55U8450C則表現得相當不錯,細節的刻畫不會過多的丟失和模糊。

    功耗性能測試

    東芝55U8450C功耗測試
    型號/畫面色彩過渡
    東芝55U8450C137.44w137.83w137.21w

    138.67w

    137.46w 138.28w

    功耗方面,東芝55U8450C表現一般,能耗為三級,不過這也是目前4K電視的普遍水平,因此筆者在功耗環節給予其7.5的分數。

    色彩性能測試

    東芝55U8450C色域值為74.32%,從彩色過渡的畫面來看,色彩的過渡也很和諧自然,不過綠色整體偏黃,這和從色域測試上得到的結果是一致的,對比度方面,測得的數據為1659:1,從數值上看是不錯的數據了,不過實際東芝55U8450C的黑色畫面表現并不是特別的理想,這部分我們留到控光部分再說。

    在絲綢標準測試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東芝55U8450C的色彩的還原能力相當不錯,色彩比較柔和自然,同個色系的不同深淺的顏色都可以很好的區分開來,沒有偏色出現,細節刻畫也非常細膩。

    從毛線球的標準測試畫面可以看到,顏色的的表現較為準確,細節刻畫明顯,右下角的紅粉粘滯區幾乎不存在,不過中間藍色毛線球有些許偏色。

    手持紅、白、黃三色玫瑰的兩位女生,三色玫瑰色彩表現準確,黃種人和白種人膚色表現自然,色彩還原度高,較為柔和。

    小結:綜合測試數據與屏拍樣張,我們可以發現東芝55U8450C的色彩還原性能還是不錯的,雖然色域值在70%的水平線附近,不算特別高,并且一致性測試成績平平,但回放出來的色彩表現還可接受,亞洲人的黃皮膚和歐美人的白皮膚都很準確,因此筆者基于其色彩性能8.0的分數。

    4東芝55U8450C光控性能評測回頂部

    光控性能測試

    亮度測試我們只將背光源調至最亮,但亮度值使用默認,這樣的亮度看起來更自然一些。畫面的亮度參數并不是電視畫質的決定性參數,即便畫面亮度較低,由于面板的出廠設定的問題,平均亮度低但最終畫質表現優秀的產品并不鮮見,通過實拍的畫面可以看到東芝55U8450C的白色畫面畫質十分優秀,畫面清晰細致。

    前面提到控光部分是東芝55U8450C的短板,從灰階圖我們就可以看出,0-2階之間的黑色部分區分度較差,白色部分則相對好些,這必然導致黑色畫面細節的刻畫能力大大下降。

    全黑漏光上,東芝55U8450C也表現的不是特別理想,屏幕中間左偏上部分有兩處漏光比較嚴重的地方。其他位置也均有大小不一的漏光情況出現。

    ANSI對比度測試方法采用16點黑白相間色塊,8個白色區域亮度平均值和8個黑色區域亮度平均值之間比值即為ANSI對比度。在之前儀器的亮度值測試中東芝55U8450C的實現亮度250cd/㎡,數值十分接近要求值(250cd/㎡)一致,按道理黑白表現能力應當不錯,然而從黑白女士的測試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白色女士在黑色背景中頭發的細節變得模糊,但是衣服細節還是明顯的,而黑色女士在白色背景中其黑色衣服細節也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這與灰階圖得出的結論是一致的,東芝55U8450C黑色畫面的表現力不是特別理想。

    黑白標準測試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東芝55U8450C白色畫面表現優秀,黑色畫面表現力不強的問題仍然存在。木炭部分,屏幕沒有絲毫泛白現象的出現,但左側暗處部分細節仍有存在只是比較難以辨認;東京塔部分,中間廣告牌的暗格區分較為明顯,天空暗得下去,亮部沒有過曝現象出現;黑白禮服女士測試畫面中,白女士的禮服細節都不會和背景混在一起,區分度理想,但黑女士這邊的表現還是存在黑色禮服無法從背景區分的情況。

    小結:控光部分,東芝55U8450C的表現難免還是有些遺憾的,尤其是灰階部分確實黑色部分區分度有失水準,但是瑕不掩瑜,白色部分的表現還是相當優秀的,該有的細節都能得到刻畫。綜合畫面表現力與全黑漏光,筆者也只能給予其7.5分這個尷尬的分數。

    5東芝55U8450C動態性能評測回頂部

    動態性能測試

    動態處理方面東芝55U8450C也毫不遜色,通過100%放大的火車測試圖中可以看到,透過高速行駛的火車車窗看到的從房屋與樹枝部分都非常的清晰,沒有明顯的拖影現象,因此筆者給予其動態表現8.5分的高分。

    屏拍樣張

    小結:在實際的屏幕翻拍過程,無論是動靜態畫面或者是復雜色彩畫面,東芝55U8450C都能夠完美的將其呈現出來,由于配備發燒級的硬件配置,播放過程十分流暢,幾乎沒有畫面掉幀,拖影等現象的出現,動態性能相當優秀,色彩上的還原程度相當理想。

    6東芝55U8450C本地資源播放測試回頂部

    東芝55U8450C 高清資源播放測試

    本地高清視頻播放測試

    由于目前的電視對于720p的視頻資源已普遍兼容可以流暢播放,因此將不再列入評測測試視頻的表格中。

    高清視頻格式編碼兼容表(非H.265)
    視頻名稱編碼格式分辨率碼率播放情況
    北京烤鴨完整版MPEG-4MP43840×216032.3Mbps完美播放
    哥倫比亞vs烏拉圭AVCMP43840×216024109 kbps略有卡頓
    鴨子飛了AVCMKV3840×2160248Mbps完美播放
    捷克風光MPEG-4TS3840×216051.4Mbps完美播放
    瑞士風光MPEG-4TS3840×216051.5Mbps完美播放
    變形金剛4預告MPEG-4MP43840×2160125kbps完美播放
    地獄神探WMV3WMV1920×10808000Kbps完美播放
    冰河世紀3V_MPEG4MKV1920×103612.5Mbps完美播放
    黑暗騎士V_MPEG4MKV1920×108011.3Mbps完美播放
    Eason2010廣州演唱會AVCMKV1920×108010.0Mbps完美播放
    變形金剛4預告MPEG-4MP41920X108014.2Mbps完美播放
    變形金剛2MPEG-4VMP41920×10808439Kbps完美播放
    綠葉MPEG2TS1920×108019.4Mbps完美播放
    最終幻想MPEG4MKV1920×10807621Kbps完美播放

    由于擁有2G內存以及強大的CPU和GPU,整個播放測試過程中,除了sport TV 4K測試視頻哥倫比亞VS烏拉圭略微卡頓外(文件比較大,目前測試過的電視大部分都會出現卡頓),大部分4K和1080p視頻播放沒有絲毫卡頓,快進快退零緩沖,可見東芝55U8450C的解碼能力相當不錯。

    高清視頻格式編碼兼容表(H.265)
    視頻名稱編碼格式分辨率碼率播放情況
    K-ON!! the MovieMatroskaMKV1920×1080600.4kbps完美播放
    空間站地球MPEG-4FLV3840×216023.8Mbps完美播放
    ByzantiumMPEG-4mp41280×544801 Kbps完美播放
    Arthur.NewmanMPEG-4mp41280×536535 Kbps完美播放
    地獄男MPEG-4mp41280×7202394 Kbps完美播放
    復仇者聯盟預告MPEG-4mp41280×7202261 Kbps完美播放
    BattleShipMPEG-4mp41280×7202368 Kbps完美播放

    H.265解碼表現也相當不錯,而H.265解碼能力的好壞與能否流暢在線播放4K高清資源有著一定的關系。

    在4K在線資源方面,目前市場上的擁有量還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受到網速的限制,現階段想要看到在線4K還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情,因此各大電視廠商也在這一過渡時期研發了2K轉4K的技術。東芝也不例外,讓我們來看一下2K視頻和4K視頻的同幀對比。

    變形金剛4預告:1080p

    變形金剛4預告:2160p

    可以看到,2160p的畫面較1080p的來說,細節反而沒有那么多,尤其是面部的細節,不過2160p畫面的顏色稍微會鮮艷一點,更加接近原來片源的顏色,所以,2K轉4K的作用還是相當明顯的。

    本地高清圖片播放測試

    從4K圖片的顯示效果來看,東芝55U8450C顏色還原能力相當不錯,畫面顯得很自然,很清晰。

    小結:從實測情況來看,東芝55U8450C的表現是相當不錯的,2K轉4K的作用也相當明顯,畫質表現也很穩定,值得稱贊。

    7東芝55U8450C智能系統評測回頂部

    東芝55U8450C智能系統評測

    上文就曾提到,東芝55U8450C采用的電視操作系統也是目前智能電視系統中唯一通過谷歌CTS認證的系統,在系統的流暢性和兼容性上,自然比一些深度定制的電視系統要優秀得多。首先測試一下開機時間。

    可以看到,開機時間在20秒左右,這是非常優秀的成績了,而且也不用擔心像市面上的部分“互聯網電視”出現開機廣告的情況。

    東芝55U8450C的UI同WIN8的“開始”菜單界面極其相似,主題式的UI,一共兩頁。至于到底是擬物風格的UI好看還是扁平化的UI好看這種受主觀因素影響比較重的評價筆者就不多說,不過顯然這種簡單直接的UI讓接近安卓原生系統的操作系統操作起來更加的流暢。

    東芝55U8450C的系統初次開機沒有設置向導,開機即可使用,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更換UI界面的單色背景,這一點跟WIN8也是非常相似,盡管可供選擇的背景顏色只有四種。UI左上方為輸入信號源的縮略窗口,用戶可以通過遙控器上的信號源切換鍵進行信號的切換。

    東芝55U8450C的資源提供商為芒果TV,擁有足夠多的頻道與海量高清視頻資源。其中還包括其獨家擁有的自制節目資源,諸如最近很火的《我是歌手》、《武媚娘》等節目,資源的更新速度也很快。更有握手會,優惠季等頻道為用戶提供最新的優惠信息。

    芒果TV并沒有包含在線4K頻道,不過1080p的資源經過2K轉4K的處理同樣也可以十分清晰,從下面的視頻也可以看到,在4M寬帶下加載高清視頻的速度還是不錯的。

    東芝55U8450C的語音功能也十分強大,打開應用,天氣查詢,增減音量,搜索資源都可以通過語音完成,準確率高。在使用語音功能前,需要通過同時按下遙控器上的“+”,“-”鍵實現與電視的對碼。

    為了用戶不用再剛開始使用的時候找不到應用商店,東芝55U8450C人性化的提供也一鍵安裝的服務。UI頂部有萬年歷和天氣可供查看。

    小結:系統方面的不愧為東芝電視一直以來的強項,系統運行穩定流暢,功能也非常實用,沒有預安裝的一些不實用的軟件,這點也是筆者非常非常欣賞的。語音功能的識別率也非常高,不會讓語音成為一個雞肋的功能。簡單來說,東芝55U8450C的系統是筆者見過的為數不多的優秀智能系統之一。

    8無線互聯,游戲,硬件跑分回頂部

    ●無線互聯,游戲與硬件跑分

    無線互聯功能

    東芝55U8450C擁有一個無線互聯功能,可以實現將手機屏幕投影到電視屏幕上。

    這個功能就如同多屏互動功能,不過比較方便的是不用安裝手機的app,直接通過連接東芝55U8450C發出的wifi即可,相當的人性化。

    游戲體驗

    擁有如此發燒的配置與配備的無線鼠標,自然不能錯過游戲這個環節,筆者下載了一款3D斯諾克游戲進行體驗,游戲運行非常流暢,沒有半點卡頓,也沒有閃退的情況出現,這也完全歸功于其系統近乎完美的兼容性。

    筆者還測試了幾款其他的游戲應用均能流暢運行,大屏幕帶來的體驗也是電腦和手機所沒辦法滿足的,這對追求客廳娛樂的朋友來說應該是相當大的福音了吧。

    硬件跑分

    跑分為20932,分數比較理想。雖說跑分只能作為一個參考,不過至少它也代表了其硬件配置的足料。

    小結:客廳游戲越來越成為智能電視一個重要的功能之一,然而很多時候由于系統兼容性比較差,很多游戲安裝后閃退的現象時有發生,東芝55U8450C的系統擁有較好的兼容性,也就不會有這種情況出現。無線互聯的功能可以實現無app的多屏互動,人性化十足。這一部分的表現,東芝55U8450C自然也是有著令人驚喜的表現。

    9東芝55U8450C評測總結回頂部

    【PConline 評測室總結】

    1、安卓認證CTS系統,兼容性好

    2、輕薄機身

    3、芒果TV正版資源

    4、色彩還原度高,色彩相對準確

    5、無線互聯

    1、黑色畫面表現力較弱

    2、綠色顯示稍有偏差

    整個評測走下來,東芝55U8450C在畫質跟系統方面都是表現得很不錯的,盡管畫質方面還是存在著讓人遺憾的地方,特別是黑色畫面的表現力還是與以往日系電視給我們的印象有比較大的出入,畢竟現在東芝的電視也是早就步入代工時代,品控方面或許沒辦法像以前做得那么好了。不過系統的優秀表現還是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對畫質要求比較苛刻的朋友,我覺得東芝的這款產品可能沒辦法滿足你挑剔的眼球,不過你要想買一臺畫質中規中矩,智能系統表現優秀的產品的話,那么不妨可以考慮一下東芝55U8450C。

    隨著國產電視,“互聯網電視”的迅速發展,電視行業也像手機行業一樣受到了不小的沖擊,或許現在的局面是很多人追求所謂的性價比削弱畫質甚至拋棄畫質對電視的重要性的認識,日系,韓系,尤其是日系的電視也不得不面對這一嚴峻的市場趨勢,但筆者個人覺得,電視,還是要以畫質為先的,我也相信,未來的消費者一定也會回歸到關注電視畫質的正軌上來的。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