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8日,京東在“京東618,又好又便宜”發布會上宣布,今年的京東618將于5月31日晚8點正式開啟。發布會上,京東3C數碼采銷團隊展示了其深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精神。
在《采銷冠軍》環節,京東相機品類采銷斌哥接受了奧運冠軍諶龍和冬奧冠軍徐夢桃的挑戰。徐夢桃拿起一款相機拍照,斌哥蒙眼僅憑快門聲就能迅速辨別相機品牌和型號,贏得了兩位冠軍的連連稱贊。諶龍表示,斌哥的技能就像羽毛球運動員的扣殺一樣,是長期訓練的結果,體現了專業精神和熱愛。
斌哥在京東任職六年,與無數相機"親密接觸",一天內按下過上萬次快門,練就了"聽快門聲音辨識相機品牌和型號"的絕技。這不僅是他個人的技能,更是京東采銷對專業價值的堅守。
京東3C數碼采銷團隊憑借專業知識和洞察力,為消費者爭取又好又便宜的數碼產品。目前,京東數碼相機品類已覆蓋全球近500個品牌,上千種型號,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京東618期間,京東3C數碼將帶來海量現貨好物,消費者可享30天價保、爆款產品滿減、以舊換新補貼等福利。
5月31日晚8點,Redmi Note 12T Pro、聯想小新15、華碩a豆14、惠普戰66等多款3C數碼產品將以超值價格亮相。京東618,京東3C數碼以專業精神和優質服務,讓消費者省錢、省時、省心,享受購物狂歡。
龍湖
有一段時間,每次外拍回來在電腦屏幕上看到拍的那些照片,竟沒有一張是滿意的,心里亂得很,也非常沮喪,幾乎沒有了拍照的樂趣。即使拿著相機在街頭,也茫然,實在找不到心目中的光影、趣事以及美妙的瞬間……懷疑自己根本就不是玩攝影的料。就算是個愛好,也不能對不起自己的付出吧!多少得有幾張拿得出手的的作品吧!
這攝影到底是個啥玩意兒?本來就是個興趣愛好,卻弄得我茶飯不思,懷疑人生。放棄吧,自己業余還能干點啥?我把床底下幾大包以前洗印的底片、照片翻出來,又制作了一個翻拍裝置,用數碼相機一張一張翻拍,忙活了幾個月。頭腦像過電影似的,每一張都記憶猶新,清晰可見。那些景,那些人和事,竟歷歷在目,仿佛又回到了從前。
北龍湖
真是奇怪啊,看著一張張有些劃痕的照片,撫摸著心愛的尼康相機,心里竟又升起了拍照的欲望。有一位“色友”開導我:不要太在乎拍照的結果,只在乎拍照的過程就好了。我現在發現這句話對我而言已經不適用了,我既想享受過程,又要結果。不過經過了這次折騰,有一個疑惑始終困擾著我:攝影是什么,竟讓人如此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北龍湖
一位有同樣疑惑的攝影師經過翻書尋字,給攝影這樣定義:
1、攝影是文化的符號與載體,與聲音、文字屬于同一性質。視覺形象在攝影術發明之前只限于繪畫和雕塑。攝影的光學圖像符號將文化媒介中的視覺形象表現得更為客觀、真實,提高了文化載體的表達和再現能力。攝影直接表現世界。
2、攝影是通過科學器材提取的一定波長的圖像符號。這是一個物質概念。
能撩撥我們拍照欲望的其實就是一種“快感”。這種快感來自我們的指尖接觸快門的那一瞬間,我們對客觀世界的觀察在快門開啟的瞬間得到了印證,于是得到了心理上的滿足。滿足是快感的基本因素,沒有人因缺憾而得到快感。
我似乎終于明白了攝影是什么,但僅限于攝影對于自己的生活意義而言,至于攝影的社會責任啥的,離自己還有很長的距離吧。
北龍湖
可在今天中午,我從醫院輸完液來到附近的中原圖書大廈,偶然看到了大科學家錢學森首創的“大成智慧說”,對攝影是什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錢先生的大成智慧理論認為,攝影包含了人類兩種不同的認識活動。一是求真,即客觀地反映和記錄自然世界;二是描述觀點,即認識主體對客體的價值評價活動,包括審美評價和道義評價。因此,藝術與科學,主觀與客觀,評價與表達,構成多方位全體系。
我由衷地欽佩我國這位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國家杰出貢獻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自創的認識方法,竟讓攝影界的灰色理論更加黯淡無光,沒有了光,什么評選的這“獎”那“佳”,已顯得毫無意義。當然,可能有商業上的附加值,那只是對市場而言,真正想把攝影做出點兒學問,還是要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
有時間讀一讀錢先生的《大成智慧說》,或許能讓在攝影獎落選、影展出局的攝影人得到解脫。
距離第一臺安裝攝像頭的手機誕生已經過去了22年,最開始攝像頭之于手機更像是一個新潮的玩具,沒有人拿它當真去攝影。但隨著技術的進步,手機攝像頭不僅可以掃碼,真的可以攝影了,甚至在一些場景下,比普通相機拍出的效果還要好。今年,一英寸傳感器出現在手機上,讓手機攝影的效果更上一層樓,這個傳感器尺寸甚至比絕大部分的便攜式數碼相機的傳感器都要大,那么我們不禁好奇,對普通人而言,手機拍照是否可以取代相機呢?相信還有人直言,現在的相機要用就用全幅微單,沒有多少人會用便攜相機了。那么,手機跟全畫幅微單相機PK又會如何呢?
帶著同樣的好奇,我們使用全畫幅微單相機,配合兩支鏡頭來跟手機做個人像拍攝的對比。手機我們選擇在人像攝影方面頗具造詣的品牌vivo,機型則選擇影像手機旗艦vivo X90 Pro+,來看看號稱手機人像攝影“天花板”跟全幅微單硬剛的結果如何。
·2X視角實拍對比
拍攝時,我們選擇二者類似的焦段進行對比。因為vivo X90 Pro+此次具備非常有特點的蔡司雙焦段人像鏡頭,一支等效50mm,一支等效90mm。這兩個焦段都是人像攝影非常經典的焦段,我們也使用相機上接近50mm和90mm的兩支鏡頭進行對比。因為手機與相機的傳感器尺寸與鏡頭光圈大小差異都很大,所以我們并不是焦段非常嚴謹的對比,但在拍攝時使用相機光圈優先模式,采用與手機等效的F2.0光圈拍攝。以此給大家一個直觀的展示,你可以從中看出二者在背景虛化、人物膚色方面的差別。
·3.5X視角實拍對比
如果你熟悉手機人像攝影,你會發現一點,那就是手機拍攝出的人像背景虛化效果,與它的光圈值未必密切相關。除了光學因素,手機還會對人像進行后期“加工”讓背景更柔和,甚至比同光圈類似焦段的相機鏡頭拍攝出的人像背景更加虛化柔美。此外,手機的人像效果還會給模特做美顏,例如皮膚的修飾、膚色的調整、甚至臉型的微調、局部立體感重塑等等,這些都是手機的優勢,也是目前相機所不具備的。
不論是50mm焦段人像,還是90mm焦段人像,通過幾組簡單的對比你就會發現,好看的人像都是手機拍攝的。上面我們已經說過,以vivo X90 Pro+為例,在拍攝人像時手機會啟動其獨有的人像算法,不僅對皮膚的膚質和膚色進行美化,還會修飾五官與臉型。有人可能會說,你這是作弊啊,手機修圖了,怎么可以跟相機比呢?的確,你一般很難看到攝影師拍攝的人像原片,即使是大明星,也很難接受攝影師放“生圖”。沒錯,那接下來我們簡單的對一張相機拍攝的人像進行后期處理,你來感受下前后的變化。
相機出圖后期過程(GIF加速)
手機實拍與相機實拍、后期效果對比
在“簡單”的對照片進行了美膚、調色、局部微調等幾十步調整后,相機拍攝的人像照片才有了能和手機出圖對比的可能。一張照片倒入電腦進行后期調整,最少也需要3-5分鐘的時間,如果皮膚瑕疵較多,則需要更為細致和繁復的調整,耗時則會倍增。而手機通過強大的算法,在拍攝完的瞬間就做完了這一整套操作,不得不說是多快好省。
·更多手機人像樣片展示
焦距:8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50
曝光時間:1/125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50
曝光時間:1/864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50
曝光時間:1/481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焦距:8mm 光圈:f/2.0 ISO感光度:50
曝光時間:1/585s 曝光補償:0EV 白平衡:自動
看完了手機與相機拍攝人像效果的對比,我們暫且不說手機與相機攜帶方便與否,單就是直出效果,手機出圖就可以吸引大部分模特的目光了。相機具備更優秀的光學素質,在超高分辨率人像出圖方面具備優勢,當然,還有一個既是優勢也是劣勢的特點,那就是“忠實”。在很多攝影題材上,忠實都是前提,但人像攝影是個例外,不論是婚紗寫真,還是旅游隨拍,但凡涉及人像,我們都希望盡量美化一些,“美”是人像攝影的前提。這就要求使用相機拍攝人像后要進行復雜的后期處理才能出圖,想要在拍攝現場直接出圖那幾乎是不可能的。而手機具備天生的強運算的優勢,除了常規的人物美膚、摳圖、虛化背景、控制色彩與影調等操作,vivo X90 Pro+這款手機還具備若干種獨家的蔡司人像風格,可以選擇蔡司耀斑效果,在逆光拍攝時手機會自動測算角度與亮度,為人像加上漂亮的光斑;也可以選擇Biotar風格,虛化的背景會出現旋焦的感覺,并會將光斑處理成紡錘形的效果,模仿蔡司Biotar鏡頭的風格等等。時至今日,如果你問我手機能否取代相機?我想并不能完全取代,但在人像攝影方面,手機在出圖速度、后期質量、功能多樣性方面都已經超越相機,對絕大多數不想使用電腦進行人像后期的用戶來說,用X90 Pro+拍攝人像就是最優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