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起因
老爸說我幾年前忽悠他買的聯想U450超薄帶指紋驗證的筆記本電腦,運行一段時間后就會死機,讓我修一下(還給了我¥300塊的預算~~)。我用360卸載了一些流氓插件后,用魯大師做溫度壓力測試,1小時56分后能到95攝氏度,
于是懷疑是原裝硅脂老化造成溫度過高,進而導致死機,就決定換了(但事后證明這個思路是錯的,和硅脂無關—.—)。
■資料準備
去優酷看不相關的其他機型的拆機視頻2個,沒辦法,相同機型的找不到。學到一個磁懸浮風扇槳葉可以拆下來刷的概念,不錯,以前中關村有第三方的電腦維修店的拉客人員,忽悠我說原裝風扇是滾珠軸承的,噪音大;他們有磁懸浮軸承的,噪音小。結果實際上都是磁懸浮的,這個技術早就被山寨普及了~~不過也不能說他們道德差,房租壓力太大啦。
在什么值得買搜索關鍵詞“硅脂”,把找到的拆機帖子,不管是不是同機型的,都盡量看看,也去第三方網站看了幾個,學到一個把擰下來的螺絲插到復印紙上,來確定螺絲位置的招數,以防丟失或擰錯位置。不過忘了打賞了……下面是找到的U450拆機貼子,如果您也有同款機型要拆,最好都看一遍增加點經驗值,以及信心。 而且我拍的照片也不清楚,夜間缺乏閃光燈的手機就是夠嗆,可以多看他們的圖來彌補。
lenovo 聯想 U450筆記本維護:拆機清灰、換風扇、換硅脂、換固態硬盤、...
(其實我寫的還不如這位前輩呢,我都沒有裝固態硬盤,本文也就是幫拆機初學者增加點信心,我一個初中輟學的家伙都能把當年賣¥7000的超薄筆記本給拆了,又換上相變硅脂,你們也沒問題的~~)
■工具準備
頭部帶磁鐵鍍層的3毫米直徑的鉻釩鋼十字螺絲刀(¥4但不包郵)
鵬工 鉻釩鋼磁頭十字螺絲刀3*75_淘寶搜索
其實這個買誰家的都一樣,只不過為了省運費,我是和相變硅脂一起買的。
筆記本撬棒或者類似的東西……專門的撬棒¥1到¥6.5都有,前者是塑料的,后者是金屬的。
金屬拆機工具 PDA PSP 手機 金屬拆機棒 金屬撬棒_淘寶搜索...
(圖片來自商家,同樣,買誰家的都可以。考慮到以后其它電腦也要用,最好買金屬的,耐用些。)
也可用鐘表起子(就是微型的螺絲刀):¥9.99左右。
TS東工6件套鐘表批精密螺絲刀套裝起子組工具手表手機筆記本維修...
說實話,為了省錢,我沒有買撬棒,而是用了老爸以前買的這玩意。為了省事我就不拍照了,上面是隨機找的天貓旗艦店的鏈接,點開可以看大圖。奇怪,現在的鐘表起子都不送鑷子了,比老爸買的無品牌產品都不如?當初老爸買了這玩意,隨手把家里的石英鐘給拆了,想看看運行原理啥的?結果就裝不上了~~熊孩子的終極版本就是熊大人~~
橡皮吹氣球/皮老虎:一般¥9.9包郵吧。
橡皮吹氣球_淘寶搜索
(圖片來自商家,我自己的太臟了~~那種尾部也有單向進氣閥的可能會更省力?大家也可以買來試試。)
0.2毫米厚的相變(固液可變)硅脂(高溫下為液態,常溫下為固態,像是預裁剪過的,介于液態和固態硅脂之間的導熱耗材)¥1.5*2,因為要買兩片,CPU和顯卡各用一片。
(新款)進口相變材料固態硅脂導相變硅脂墊筆記本導熱硅脂墊15*15_淘寶...
注意,聯想U450當年是¥7000的中檔機器,顯卡和導熱管那塊有2個固定螺絲,扣具好些,所以買0.2毫米厚的就可以了。如果是聯想G450那種顯卡和鍍銅導熱鋁管附近沒有固定螺絲,就遠處有1個螺絲的¥4000的中低檔機器,則要買中間有銅片,兩面是相變硅脂的,0.5到0.8毫米的硅脂銅片復合導熱墊了。
筆記本顯卡/導熱墊散熱片散熱墊純銅片/紫銅片/硅脂復合墊_淘寶搜索...
為什么要用相變硅脂呢?貼吧里的DIYer們會說啥相變硅脂在低負載條件下導熱效果比液態硅脂差,但是高溫滿載情況下,導熱效果相同且耐久時間長,因為基本無硅油,揮發效應不明顯。不過,我自己以前用G450的實驗,其實耐久時間都是一年。
德國酷冷博液態金屬、日本納米石墨粉硅脂、美國低硅油高粘性硅脂、美日合資相變硅脂,都是一年,除非在夏天玩3D游戲比較多會減少幾個月,否則一般都是一年(酷冷大師含氧化銀粉末的硅脂只在短期內測試過,后來就送人了,不知道耐久性如何)。
可是液態金屬貴,還導電,要用帶高溫不干膠的發泡海綿,或其它便宜的固態硅脂,或絕緣漆為芯片上的微電子零件做絕緣保護層,防止它在高溫下溢出到其它地方導致短路,前兩種絕緣材料我都用過,就絕緣漆沒用過,據說有很強的化學異味,這樣安裝時就更麻煩了,還會增大耗材購買成本;它理論上還含汞,長期使用會有微量汞蒸汽蒸發出來,不環保(《微型計算機》雜志介紹的)。
而各種液態硅脂,要涂抹得又均勻又薄,操作起來也挺麻煩;且開封后如果沒有裝入塑料瓶進行雙重密封,一年后就可能由于硅油微量風干而降低黏性(我就曾因為只把納米石墨粉硅脂放入原來的卡套,而沒想到裝瓶,產生了黏性下降問題,在聯想G450那種扣具不合格的低檔機的顯卡上就粘不住了),而一次性用完也不太可能,總會買過量的。
這些問題我買的這家的相變硅脂就解決了,一方面賣家附贈塑料小盒,沒用掉的可以放進去存著,經試驗一年后取出依然有效果;另一方面這玩意本身的厚度就是0.2毫米,不用糾結如何涂得又均勻又薄了——
從短的一側開始撕,撕下來后貼到導熱管上,等幾分鐘讓其略微風干粘附,再把另一側也撕掉(如果有粘附到保護膜的情況,則用鐘表起子刮下來一點后壓住相變硅脂再撕),最后把整個導熱管貼到CPU上即可(當然顯卡GPU上所對應的導熱管位置也需要貼一片)。
整體的使用感受類似雙面膠,相對方便一點(如果撕壞了,碎了,把碎片刮下來,像面團一樣用鐘表起子壓到CPU上也能生效,以前試過)。
不過,我買的這家,最貴的15mm*15mm*0.2mm厚尺寸的相變硅脂,居然無任何品牌,商家只說是進口的某種美日合資品牌……這點很怪。此商家也在賣著名的美國Laird牌相變硅脂,每片同樣尺寸的便宜2毛錢,大家也可以考慮買Laird的,更加省錢~~以后我也要試試,看看會不會效果也是一樣的,不能太迷信貴貨。
另外,不知道這種相變硅脂有沒有國產的?一直沒見過。誰要是知道的話希望能科普一下,我以后也去買來試試看。
高露潔按摩型牙刷(我用的是廢的):好像¥18元兩支? 用來刷灰塵的。
高露潔按摩型牙刷 兩支特惠裝 軟毛刷頭 2支 清除牙菌斑按摩牙齦_淘寶...
就是這種刷頭可以彎曲的牙刷,特難買,本來物美就有;后來沃爾瑪才有,騎車去沃爾瑪還把我的二手Nokia E72i手機給震壞了(怕迷路,開著GPS放車筐里了—.—),悲劇啊。
不過這種牙刷有山寨仿制品,我也不知道我搜到的這家是不是原版正品,哈哈,只是看著形狀基本一致。
■正式拆機
【警告:自行拆機前,請先用手接觸金屬物體——如水龍頭等,釋放靜電,否則可能會有小概率發生靜電擊穿電子零件的風險。】
首先擰下來U450背面的各種螺絲,每個擰下來的螺絲都插到草稿紙上的類似位置,防止將來裝錯。
不過此照片拍的不準確,就17個,忘了把內存倉蓋板下隱藏的1個螺絲也擰下來固定上去了,內存倉蓋板本身也有2個螺絲的。
當背面有鍵盤標志的兩個螺絲被擰下來以后,就可以用鐘表起子,插入F5和F12兩個鍵附近,向前推,把鍵盤撬出來,這個過程中如果把塑料片上的凸起處撬斷了也沒太大關系,反正鍵盤是用螺絲固定的。但是要注意不能把數據排線拉斷。
鍵盤上面有2個凸起,左右好像各1個,下面卻有4個凸起,所以一定要從上面撬,最后從上面拉出來。
萬一真把數據排線拉斷了,哈哈,其實也不用太擔心,去淘寶上買個新的U450鍵盤好了,大概¥47左右包郵吧。
鍵盤下面的數據排線是這樣的,把紅箭頭處的兩處排線夾的凸起處往左側推出來一些,就可以把排線拔出去了。
整個拆機過程中類似的排線夾有好幾個,推的時候發現有一處的鉤子已經斷掉了,不知道是用了幾年了,塑料件老化被我推斷了?還是以前老爸單位同事把這臺機器摔到地上去的時候斷掉的?這機器用到現在還沒徹底報廢真是命大。當然這種夾子上的鉤子斷了一邊的也沒關系,也能湊合用~~
成功拔出排線后就是上圖所示的樣子了,右下方的那個排線其實也要拔掉的,也是同樣的方法。
至此鍵盤就拆出來了。我還試圖把每個按鈕都拆下來摳掉污垢,結果掰斷了2個鍵盤按鈕支架后只得放棄了,扭來扭去地把支架塞回去,裝作沒斷的樣子,再把鍵帽也按上去,也能繼續湊合用~~
開始拆掌托,要把正面的三個螺絲擰掉,同時把三處數據排線也拆掉,但是后者一開始我忘了。
習慣性地又放了一張草稿紙去定位螺絲,除了這3個螺絲,機器背面內存蓋下面有個隱藏的螺絲據說也要擰下來,我是擰下來的。
圖中鐘表起子所指示的三處排線,都要把排線夾推開來,拔出。我是先撬后拔的,拍照順序也是亂的,不過寫文章的時候修改了排版順序。
之后要用鐘表起子,插入掌托和底座之間的縫隙處,再向上推,把卡住U型卡眼的幾個塑料卡榫都撬開來。
底部左側一個。
底部右側倆。繼續撬……
這是電腦左側的3個U型卡眼。右側也有類似的卡眼3個,同樣要撬開,我忘記拍照了,但方法是一樣的。別人的帖子里可能有拍了右側的?可以去找找看。
接下來最麻煩的來了,電池倉里有……好像6個卡榫?左右靠近屏軸的地方各1個,剩下的在中下部。全部都要用硬物頂開。
就是這樣的塑料小卡榫,我頂一個斷一個!—.—,大概弄斷2、3個?唉,往事不堪回首,當時就沒拍照……
總之這個時候就可以把帶掌托的那個C面外殼整個拆下來了,拆下后,機器內部如下圖所示:
我把C面外殼翻過來,放在主機上拍了個照。
鐘表起子所指的地方都是卡榫,有的已經被我頂斷了……其實在18個螺絲的固定下這些卡榫斷幾個也能用,就沒有去淘寶上花88塊買個新C殼……42塊能買個二手的C殼,但不清楚會不會也像我這樣有的地方拆斷了~~
之后把左右喇叭上的螺絲擰松,把喇叭拆下來稍微放遠一點,方便拆其它東西。
這個照片是后來拍的,風扇都拆下來了,不過這時倒沒有啥先后順序了。
左邊有個USB接口和讀卡器模塊,也要擰下螺絲,拔掉數據排線拆出來。否則就不能拆主板。
左上方有個風扇,把它的3個固定螺絲擰下來,右側的電源線拔掉就可以拆下來了。中間那塊高溫不干膠可以撕開來的,沒關系的。
風扇和讀卡器都拆掉后是下面這個樣子。
風扇還可以繼續拆哦,上面有幾個特別小的螺絲,用3毫米直徑的螺絲刀才能擰下來。拆開后就可以用鐘表起子去刮槳葉上面的灰了。其它地方的灰我是用廢高露潔按摩型牙刷刷的。
其實風扇葉片也可以拔出來的,它不是靠螺絲固定的,而是依靠環形磁鐵的吸力磁懸浮式固定的,直接可以拔。當時我不知道就沒拔,后來都裝起來了也就算了。下面這個圖是用我自己的G450筆記本里的風扇槳葉拔出來后拍照的。
清理完灰塵之后,再把風扇重新裝配起來放在一邊備用。
接著拆主板,左邊讀卡器的數據排線拔出后,右邊的一個小電源排線也要拔出。
呃,右邊第二個鐘表起子所指的排線用不用拔的?好像不用的?邊拆機邊拍照,最后后寫文章就是容易出錯,都裝好了有些地方就記不清了……各位拆的時候先觀察一下,和主板有連接的排線就拔出來,沒有的就算了。
拆主板最難的地方就是要從右往左,把有CPU和GPU顯卡的這半塊主板,拔出來。這個挺費勁,不敢使力,怕損傷電子零件,最后連手指都劃破了一些才拔出來。拔出后翻過來,就能看到CPU和GPU了。4個固定螺絲的是CPU,2個固定螺絲的是GPU(顯卡芯片)。
紅線指的地方就是和另外半塊主板連接起來的金手指部分,有點像臺式機上的PCI插槽結構。這個照片是第二天白天拍的,光線好了很多。第一天晚上太累了,睡覺了,很多照片都漏拍了,請見諒。
把導熱管上的6個螺絲擰下來,就可以把它拆下了。
【警告:理論上,擰CPU和GPU上的固定螺絲時,要按照原廠的編號,按1、2、3、4、5、6的位置擰,先擰松但不一次性擰下CPU的附近的4個螺絲,再擰松GPU的,最后再徹底擰下來,也就是沿著對角線擰螺絲,防止壓力不均損壞CPU和GPU。】
導熱管的厚度確實不大,這就是超薄機型的特點,各種零件都薄。
拆下后要把CPU、GPU、導熱管上殘留的原有硅脂都用衛生紙擦掉。其實理論上應該用鏡頭紙加純酒精擦的,但那個一份要5塊錢,以前買過,覺得太貴了~~發現衛生紙也能用,就湊合了。注意用擦拭后,不要留下紙屑影響散熱。
現在開始安裝相變硅脂,理論上要從短邊開始撕,先撕掉黏性大的灰色的那面薄膜,我又忘記了,全給搞反了,先從長邊開始撕,撕的是綠色的~~
第一次撕的照片就是前面那張展示相變硅脂時用的,就不重復插入了。
撕下以后就往導熱銅管上貼……理論上按壓以后還要等幾分鐘(賣Laird的商家這么說的,賣我貨的這個商家沒說),我當時懶得等,直接拿鐘表起子壓住相變硅脂,刮下來有粘連的部分,生生地就把保護膜給撕掉了,居然沒破~~
先貼的是CPU上的相變硅脂,貼好后不放心,又用商家送的指套戴在手指上按了按。湊合算平的,其實高溫下這玩意會融化成液態,不平也平了。
第2片相變硅脂是從短邊開始撕,這次想起來了,先撕的是灰色的。
然后貼到GPU所對應的導熱銅管所在的位置上,不用擔心貼錯,廠家給你畫了兩個“L”形狀的記號,防止你貼到不相干的地方。因此我估計原廠的安裝方法就是這樣的,可能他們用的也是相變硅脂,因為節省安裝時間啊~~
我還是等不及了,直接用鐘表起子壓住相變硅脂的一邊后,就去撕綠色的保護膜了……又撕出了一些鼓包,然后拿指套按平的。
■之后就開始往回安裝各種零件了。
把導熱管用螺絲重新固定到主板上(注意還是要要按1、2、3、4、5、6,先CPU后GPU的順序擰,每個螺絲第一遍先擰一半,第二遍再擰緊,防止施壓不均損壞芯片。相變硅脂受到的壓強大時導熱效果會更好,所以可以稍微擰緊一點,但別用蠻力);
再把主板的金手指部分插到底座插槽里,左右兩側的排線也都插上;
把讀卡器模塊裝回去再擰上螺絲;兩個喇叭也裝回去擰上螺絲;散熱風扇除了擰上裝回去擰上螺絲之外,別忘了還要接上電源線,如果忘了,電腦稍微用久一點就會因為芯片過熱自動關機,你還得拆機重新裝;
接下來,插好C殼上的3個數據排線,再把C殼按壓到底座上去(這之前理論上應該接通電源測試一下啥的?但我懶得測了,看著沒發現有漏插的數據排線,草稿紙上也沒有多余的螺絲了),把各種卡榫插回原位,別忘了正面固定C殼的3個螺絲也擰回去;
隨后把鍵盤數據排線插回去,就可以把鍵盤也按壓上去了;機器反面的18個螺絲也可以擰回去了(注意別忘了內存蓋里的隱藏螺絲,另外,沒裝鍵盤之前,那倆用于固定鍵盤的螺絲是擰不上的);再把內存蓋也裝回去,擰上它自己的2個螺絲。
整個過程中,看著草稿紙上的位置來,不要搞錯,別漏擰,所有排線插回去以后要把排線夾也推回去,別漏掉。過程中小心別劃傷手指,我又劃傷了,悲劇……
■然后開機測試……
系統提示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的儲存芯片斷電過(插拔各種排線不可避免的導致主板斷電了),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里的數據丟失,問我要載入默認設置還是手動設置?我選Yes載入出廠設置,結果就悲劇了,要么過一會兒藍屏死機,說ati什么.sys文件錯誤或者沖突?要么運行幾分鐘后直接死機,連藍屏都沒有!
開機按F8進入XP的安全模式重裝各種驅動,裝顯卡的時候直接就提示找不到顯卡。差點把我嚇死,換了個相變硅脂,弄斷幾個塑料卡榫電腦GPU就壞了?
仔細想了想,突然想到XP是不支持雙顯卡熱切換的,可能是這個引發了驅動程序沖突?于是開機按F2進入BIOS,一看果然出廠時BIOS的默認設置是開啟雙顯卡熱切換功能的。
于是找到Configuation(配置)頁面,再不斷按↓箭頭鍵,移動到Graphics Display Mode(圖形顯示模式)這個項目,回車后,選擇Discrite Graphic Only(只用獨立圖形加速器),最后按F10,選yes保存并退出。
熱啟后,藍屏、死機問題都沒有了。
此時又明白一件事,老爹用這個機器的時候,可能無意中把機器右下角的顯卡切換按鈕,當成Wifi網卡開關,從上邊位置的DIS(獨立顯卡)撥到了下邊位置的UMA(集成顯卡),之后就引發了不定時的死機問題了。
其實保持這個按鈕在右側,然后在BIOS里關閉熱雙顯卡切換功能,本次換硅脂的維護作業不搞,整臺電腦也不會再不定時死機了……搞了半天都沒有找到問題的關鍵點。
不過,換相變硅脂也不是沒意義的,重新用魯大師做了2個小時的溫度壓力測試:
GPU和CPU的溫度,分別從96和92攝氏度,降低到了62和59攝氏度,溫度下降了35%。散熱有很大改善~~
■做溫度壓力測試很無聊,過程中,我還用手指甲摳掉了屏幕上的很多污垢~~
說起來比較滑稽,這臺U450筆記本,當初我自己噴了好多屏幕清潔液去貼膜,貼到了一個氣泡都沒有——但是屏幕進水了,出現好多亮斑!不得不把膜撕掉,垂直立起來讓噴進去的清潔液流出來,晾干后還是在屏幕右下角留下了幾個亮斑,算是傷疤。
之后就一直沒敢貼膜,結果上面的污垢現在卻很容易用手指甲摳掉~~
而我自己的G450筆記本電腦,找別人貼膜的,在邊緣貼出來1、2個起泡,沒有返工。之后有了污垢時,用手指甲一摳就容易導致污垢擴散,還得水平摳,垂直摳,幾個方向反復摳,反而不好清理了。所以貼膜有利于清潔的觀點似乎站不住腳啊……不過我也只貼過10塊左右的膜,沒貼過80的,不知道那種高檔是否真的有利于清潔?
另外其實貼鍵盤膜還是有意義的,防止灰塵和水落進去。可惜老爸說看不清,不愿意用我幫他買的透明鍵盤膜……
算了,就此打住,下一篇帖子再談鍵盤膜問題好了,一次性談得越多大家越反感,我拿的金幣還越少,虧死,哈哈哈。
本文結束,謝謝您忍受我的啰嗦到現在。
| 漠影
智東西2024美國CES現場報道,一年一度的美國消費電子展(CES)正在舉行,本屆大展上,聯想集團集中展示了40多款基于人工智能的全新設備與解決方案亮相,其中包括10余款AI PC,為消費者和企業用戶提供全新的個人計算體驗。
今年是聯想時隔4年再次線下參與CES,2024年被稱為AI PC元年,AIPC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大模型推動的生成式AI(AIGC)正快速在PC、手機等終端電子產品落地,聯想推出的系列新品和服務也是適逢其時。
▲CES2024上聯想集中展示亮相的新產品
整體看,聯想此次集中展示的新品包含兩大類,一類是AI PC產品,從Think系列到Yoga、Legion PC等都有覆蓋;另一類則是人工智能設備與解決方案。
聯想最早展示AI PC其實是在2023年下半年的聯想TechWorld上,此次展示的產品則更為集中和豐富。
其中,ThinkPad X1 Carbon AI是全球首款商務AI PC,內嵌混合AI算力,希望打造成為“AI全互聯旗艦商務本”。
ThinkPad X1 Carbon AI搭載英特爾最新發布的酷睿Ultra 7處理器,該款處理器采用全新Intel 4制程工藝,性能全面提升18%,續航表現提升36%。內置CPU+GPU+NPU三大AI引擎,能夠更好地釋放本地AI能力,應對不同的商務辦公場景。
▲ThinkPad X1 Carbon AI
在ThinkBook系列里,聯想推出了ThinkBook Plus Gen 5 Hybrid,改機型可無縫切換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兩種模式,可獨立或協同工作,所以它同時是一臺完整的Windows 11筆記本電腦和Android平板。
▲ThinkBook Plus Gen 5 Hybrid
ThinkBook X則具有超薄、超輕、續航能力強等特點,擁有13英寸筆記本電腦中最大的74WHr電池,內置Windows Copilot key快捷鍵;搭載英特爾酷睿Ultra處理器,通過AI提升用戶在辦公、數字內容創作等場景中的體驗。該機型還是聯想首款獲得英國標準協會(BSI)認證的SMB市場碳中和產品。
Think系列的新品還包括可實現AI PC功能,搭載英特爾酷睿Ultra處理器,配備高達32GB雙通道LPDDR5X內存、內置英特爾銳炬顯卡和85Wh電源的ThinkBook 14 i Gen 6+,同時可將聯想新推出的智能圖形解決方案ThinkBook Graphics Extension(TGX)與之連接,從而外接英偉達的RTX桌面GPU。
還有搭載Intel Core i9處理器(第14代)和以及NVIDIA GeForce RTX 4060 GPU,具備AI輔助功能的ThinkBook 16p Gen 5、具有強大AI功能的超小型臺式機ThinkCentre neo Ultra。
聯想推出全新Legion產品組合,通過AI提升速度與性能。全新的游戲產品線核心是聯想專有的LA AI芯片,幫助PC實現更高的FPS、提高的能效和更多功能。
其中,Legion 9i配備最新的Intel Core i9-14900HX CPU以及NVIDIA GeForce RTX 4090 GPU,并搭載最新的LA3-P AI芯片智能管理。
▲Legion 7i (16”, 9)
Legion 7i和Legion 5i配備最新的Intel Core i9 14900HX處理器,Legion Slim 5則配備了AMD Ryzen 8040系列處理器。
Legion 7i與Legion Pro 7i在鍵盤上增設了Windows Copilot key快捷鍵,用戶按鍵即可實現人工智能輔助。
▲IdeaPad 5i 2-in-1 (16”, 9)
Yoga PC產品線則推出了Yoga Pro 9i和Yoga 9i二合一為主打,達到了MIL-STD-810H1的耐用性評級,并配備了最新的英特爾酷睿Ultra處理器和聯想AI芯片。兩款機型均配備了Windows Copilot key快捷鍵,用戶可更便捷地實現AI輔助,包括文本總結、圖像生成等。
▲The Lenovo Yoga 9i 2-in-1 (14”, 9)
其中,Yoga Pro 9i是一款配備AI加速功能的強大創意筆記本電腦,最高可配備NVIDIA GeForce RTX 4070筆記本電腦GPU。
最新的Yoga系列配備了聯想Yoga Creator Zone,帶來全新的生成式AI軟件,提供圖像生成功能。Yoga系列還推出了其他新筆記本電腦,包括Yoga Slim 7i、Yoga Pro 7i、Yoga Pro 7以及Yoga 7i二合一等。
聯想此次展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設備與解決方案則更為豐富,從顯示器到概念設計產品均有包含。
▲ThinkVision-27-3D顯示器
其中,ThinkVision 27 3D顯示器,是一款無需佩戴眼鏡的3D顯示器,升級了全新的3D Explorer用戶界面,同時也能在2D模式下運行,通過內置的3D渲染引擎,無需依賴額外設備和計算能力,就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此外,顯示器還增設了專有應用程序如Design Engine,無需任何插件就能提供真正的跨維度混合設計體驗。
▲The-Mechanical-Energy-Harvesting-Combo
兩款概念解決方案也很有意思,其中之一是機械能量收集組合The Mechanical Energy Harvesting Combo,其可利用機械運動和太陽能為鼠標和鍵盤提供動力,無需外部充電。
除了硬件產品本身,最能代表AI PC靈魂的智能助理,2023 Tech World上展示了Lenovo AI Now Personal Assistant。
CES現場,聯想則對AI Now進行了更多的具體功能演示。Lenovo AI Now Personal Assistant預計將于2024年上半年在中國市場推出。
發作者:大兔崽子
前段時間網絡中爆出這樣的新聞,聯想在零售的電腦中預裝了“Superfish”廣告軟件,一時間輿論嘩然。
軟件
首先,我們來簡單說說這款軟件。雖說這款廣告軟件是用來給用戶發送精準廣告,但完成這一目的的方法卻是劫持網站用來與瀏覽器建立安全連接的授信證書。劫持授信證書,也就是說,瀏覽器的任何行為都有可能被“別有用心的人士”一一記錄在案。在大談網絡中立的今天,你私下篡改用戶搜索結果、推送廣告這本身就已經很招人嫌棄了。然后非得通過破壞計算機自身安全來實現這一手段,縱使你說你沒有竊取用戶隱私并且你真的沒有這么做,但是也難免落得狗不待見的下場。湊夠人嫌加上狗不待見其實也是一貫作風了,后文再表。
發言
事件爆發以后自然而然的就是公關,但這一公關也真是遇到了豬一樣的隊友。聯想集團CTO彼得·霍騰休斯(Peter Hortensius)在關于“Superfish”事件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居然說“但事后看來,如果我們當初知道具體的部署方式,肯定不會預裝Superfish。”拜托你是CTO好嗎?首席技術官耶!你們預裝到零售電腦的軟件在裝之前都不好好看看這個軟件到底怎么工作的嗎?如果這個軟件專門竊取/記錄信用卡信息呢?你們還這樣給用戶一個“答案”嗎?一天到晚吹噓自己世界第一大PC廠商,然后連個預裝軟件都搞不懂嗎?這樣的答案你是讓世界人民質疑你們的技術實力還是質疑這本身就是你們默許的行為現在只是一個推脫的說辭?
發酵
后來,有黑客黑了聯想官網以發泄對插件門的不爽。然后還叫囂也黑進了聯想的企業郵件系統并在稍后放出更有意思的內容,不過到現在也沒有看到有誰放出了什么“更有意思的”內容。本著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態度,小編決定繼續關注相關事態的發展。
聯想
其實咱們美帝良心企業一直就站在輿論的風口浪尖上,不過這里指的是大陸市場。對比中國大陸和美國兩個市場,其他品牌的PC/Mac相比較下也是同配置價更高的結果。不過幾個其他品牌比較之后得到的是這樣的結論:同品牌同型號同配置的前提下,中國大陸市場售價比美國市場售價大約要貴出16%~20%。以最高20%計算,會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結果:IdeaPad系列Yoga 3 Pro型號下在美國找到一個現有配置,售價x,然后在中國大陸找到一個價格為1.2x的配置,咦,4GB內存,美國那個配置可是8GB內存哦;ThinkPad系列X1 Carbon型號下在美國4GB/256GB的配置售價y,而在中國大陸其他配置不變但是4GB/128GB的配置售價還要高于1.2y。標榜民族企業的聯想就這么從價格上好好的坑了“自己人”一把,而且這里說的只是現有配置,如果選擇自選配置(CTO)的話,價差更可觀哦。單從這個配置/價格的差異上說他“美帝良心企業”就不為過了吧?可是遠遠不止這一點哦。細心的讀者可以自己去聯想的中國大陸/美國官網去看看,在自選配置方面,中國大陸官網可選的選項何等的“簡潔”?美國官網可選的選項又是何等的“復雜”?再有一個就是時效,以現在為例,美國官網都開始全面鋪開T450/T550/X250的銷售了,而中國大陸官網還在和T440/T540/X240較勁,現在的情況不是個例,前幾代的更迭時期無一例外,咱們民族自豪的大企業在對待自家用戶的慢半拍也挺自豪的不是?
寫在最后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聯想可能是民族自豪。2000年前后,聯想可能是國民PC首選品牌。但是在信息如此透明的今天,在國內大打親情牌的聯想,在國外靠低價打拼市場占有率的聯想,因為插件門失去信任的聯想,未來何去何從,前途怎樣,你還會看好他么?
本文乃eTouch自媒體原創,未經允許,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eTouch是由"資深草根"IT觀察員小山創建的原創性自媒體,微信公眾號:etouchwechat,加入eTouch,讓我們一同觸碰e時代。
投放廣告合作請添加公眾號后留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