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語
大概是在上周吧,我在日常水群中看見了老哥們在討論這款SE的新作——《星之海洋6》。
怎么說呢,最近SE的作品都不太對我胃口,加上群里老哥們對于《星之海洋5》的嗤之以鼻,那種仿佛是玩完制作優良的仙劍四后去玩口碑墊底的仙劍五,然后化身小黑子的感覺讓我幾乎快放棄了這款作品。
——說穿了是不想賭,一款JRPG想要好好玩玩怎么也得扔個幾十個小時進去,在賽博陽痿日益嚴重的今天,你讓我去打兩把刀塔拿個免費的至寶我都有點犯懶,這一下就更不想動了。
不過“緣”這玩意,不只是守望先鋒里半藏的箭,我看著電腦里的《星之海洋6》感嘆著它的妙不可及,我也慶幸自己最終還是點開了這個游戲。
不知道群里老大哥們玩了之后怎么想,《星之海洋6》可比我想象中的好玩多了。
《星之海洋6》的劇情,充滿了“王道”的氣息。
神秘來客×王國公主,尋找失落友人×抵抗敵國侵略,這一聽就是JRPG的通俗模板,想要講出一個史詩級的故事很難,同時劇情還要出彩就更難了。
但《星之海洋6》沒有這個壓力,從《星之海洋》的初代作品中我們就能看到SE對于這個系列的方針:王道故事中加入科幻元素。
科幻元素的加入讓《星之海洋》的背景世界觀和JRPG一直以來流行的劍與魔法等產生了明顯的反差,在《星之海洋6》中就具體表現在:我們是飛船失事來自天外的神秘來客,對面則是這顆星球土生土長的王國公主,我們要尋找同樣迫降在這個星球的船員,而公主也請求我們幫助他們的王國來阻擋帝國侵略。
在2022年這個什么詭異設定都能看見的年頭,就干巴巴的看我介紹可能感覺不到多么出奇,但這是一款滋味純正的JRPG,能保證游戲時長的豐富游戲流程足夠你見證有著兩種思維方式的男女主是如何相處生活的。加上本作采用了雙主角設定,這種意識形態上的沖突讓《星之海洋6》的劇情充滿了趣味性。
比如在序章中,決定同行的男女主一行人在酒館談心時,男主向女主一行人解釋自己的來路,這段對話特別有意思,讓我印象深刻。
我們的男主身份是穿梭在各個星系之間運送貨物的貨船船長,經常會因為一些原因降落在其他星球上,所以他少不了要和當地居民打交道,這從他的言辭中就能看出來:“我要說出目前為止最莫名其妙的話了哦”,他清楚的知道和一些科技未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原住民交流會充滿坎坷。
這段劇情也通過幾句話就將人物的性格進一步揭示,這也是JRPG日廠非常擅長的技巧,用一些細膩的對話來讓你對角色的性格有更多的了解:一個喜歡新奇玩意兒的公主,和一個思維守舊傳統的貼身侍衛。
不只是如此,男主的樂天派性格也讓這場旅程充滿了趣味性,也就是我們前文提到的“意識形態沖突”。例如他啟動了逃生艙的隱形功能以及打星際電話聯絡家人這段,男主在做出原住民難以理解事情的同時,也在無意識散發著一些令人感到親切的氣場,這讓反差充滿了戲劇性,劇情因此變得亮點十足。
對于女主一行人對科技的不理解,男主當起了最優秀的那個大哥哥
在之后的旅程中慢慢科普——這算不算科學啟蒙?
至于將男主擊落在這顆星球的星際勢力和試圖引起戰火的原住民帝國,他們成為了游戲中劇情的核心,在二者的傾軋之下,《星之海洋6》那充滿魅力的劇情也將在這一行人面前緩緩展開。
《星之海洋》作為最早一批在回合制當道的JRPG中加入動作元素的游戲,戰斗方面的底蘊不用多說,雖然我不曾玩過那個被老哥們反復鞭尸的《星之海洋5》,但單論《星之海洋6》來說,這可能是我這一個月玩的最爽快的游戲了。
游戲中的戰斗是無縫銜接 不管是在城鎮還是在原野,只要有戰斗立馬就能加入進去
首先聊聊這個AP系統。
在《星之海洋6》的戰斗中,玩家沒有常見的“普攻”,無論是戰技還是法術統稱為“戰斗技能”,使用戰斗技能需要消耗AP,在游戲初期,技能的消耗大約是在一點到兩點AP。
最開始,各位玩家應該會和我一樣,覺得這個系統非常卡手。
沒錯,在最開始的幾場戰斗中,經常會出現砍個兩三刀就沒AP可用,需要繞著走兩步等它回復才能再攻擊,盡管AP只要你不攻擊不翻滾回的很快,但卡頓感還是非常明顯,像是一個動作游戲強行加入了回合制的要素。
但隨著游戲推進一小段,我們拿到游戲核心能力“DUMA”后,你就會發現這系統到底有多爽。
“DUMA”就是我們男主運送的重要貨物,在飛船受到襲擊后,被船員用逃生艙送了下來,DUMA在戰斗中可以給玩家帶來特殊力量(多了一個VA計量條),借用這個力量,玩家可以做到彈反和“VA”(先鋒突擊)這兩個非常強大的效果。
彈反相信不用我過多介紹,VA則是讓《星之海洋6》中的戰斗充滿爽快感的重要因素。VA說穿了其實就是一次華麗特效的沖刺攻擊,但他強在可以在快要擊中敵人時通過推搖桿改變方向,原本面朝你的怪物看見你沖過來已經做好準備了,結果你突然閃到了一側戳他的肋巴骨,怪物當即表示我受不了了,直接進入一個名為“盲點”的效果。
觸發了“盲點”效果,不光意味著怪物將會陷入短暫的僵直以及承受更多傷害,還會給你提供暫時的AP上限,從基礎的5點到最高的15點,只要你能頻繁觸發盲點就會越打越順手。
AP也好VA也好盲點也好,這些玩意兒單獨聽起來麻煩,但在戰斗中是連成一套的,而且都為了玩家玩的爽服務。你使用VA攻擊虛晃一槍打出怪物盲點,不光怪物各種不爽,你還會有各種加成,而隨著你AP上限的增多連招越來越猛,你的VA計量條也會越來越多,你的VA攻擊造成的盲點效果也會更強——生生不息,爽。
哪怕你哪下攻擊失誤了,VA計量條也掉了AP上限也減了幾格,代價也絕非難以承受,還記得我之前說過的AP只要在不攻擊時恢復速度極快嗎,當你研究戰法的時候就已經可以卷土重來了,如果還有VA沖鋒的機會那更是美事,起身就是一個突刺,教教這些人學科技的重要性。
玩家能操控的角色也是多種多樣,從善使大劍與雙刀,一力量一靈巧的男女主角配置外,還有使用飛輪與法術的侍衛,以及變形武器的男主船員,奶媽也準備就緒,只等著你一聲令下。并且VA系統并不綁定主角使用,無論你喜歡使用那個角色,都不影響你打的爽。
戰斗已經如此爽了,針對于戰斗的輔助系統也得相應的安排上。
對于技能按鍵的設計,每家都有自己的心得。《星之海洋6》采用了名為“連結連段”的系統,將這些技能一個個串起來,你可以通過他來設定三個按鍵“連按”與“長按”共六種組合。
連按可以自行將戰斗技能與主動技能安排進順序表里,在戰斗中你只要一直點擊這個按鍵就可以自動釋放提前設計好順序的技能,你甚至還可以在里面加入道具,例如某個爆發技能前喝口臨時加攻擊的藥就是個非常好的應對精英敵人的連結連段套路。
而長按就是彌補了玩家想用某些大威力或者特殊能力技能的需求,這些技能可能是一個僵直較大不適合塞進連招里的大威力技能,也可能是諸如“群體復活”這種特殊場景才會釋放的技能,預留的三個位置在游戲中綽綽有余(更多的時候是用VA在無腦沖鋒)。
游戲還加入了前作中好評的部位破壞系統,盡管這個系統并不是罕見,但在《星之海洋6》中VA攻擊的作用下,這個系統顯得更加有趣——或者說更爽了。
例如這個強盜操控的巨型石像,弱點在頭部的強盜控制者,我們只需要按住VA鍵位高高躍起,一個沖鋒過去,弱點擊碎部位破壞的效果就會在屏幕上炸裂,帶來極大的視覺沖擊感,并且這操作并不復雜,但依舊保留了操作性——如果在你沖鋒過程中怪物馬上就要攻擊到你,你可以推搖桿來轉移進攻方向,躲避后繼續攻擊,從而回到我上文說的爽循環。
DUMA帶來的不只是VA這個在戰斗中大放異彩的系統,對于跑圖來說這也是個非常爽的能力。
在游戲序章階段,游戲中的地圖設計非常有縱深感,光靠跑的是件很累的事情,但在獲得了DUMA后,你就將解鎖用VA能力在天空中短暫“飛行”的能力,這讓地圖探索從平面直接來到了“3D”,極大的增加了玩家跑圖體驗。
沒有任何消耗和CD,即便沖刺般的飛行結束了還可以用滑翔滯空一段,SE在原本就很好用的這個系統上又加了一個非常貼心的關于物體碰撞的小設定:如果你沖刺某個建筑的邊緣,你的角色并不會傻乎乎的對著墻壁一直鉆,而是會順著邊緣自動向上移動并在建筑上方停下。
這個功能是真的真的非常方便,尤其獲取一些柱子上的寶箱,我們再也不用尋找一個高處慢慢滑翔停留到上面,而是簡單的一個沖刺,不管上面可以站腳的地方多么小,游戲都會幫我們自動停好。
游戲中還加入了小游戲的設定,玩過巫師三仙劍七的玩家肯定都不陌生,這些小游戲某種程度上是玩家冒險之余最好的休閑方式,而且這次給我們準備的也不是可能大家玩夠的打牌了,而是下棋。
冒險?我先下兩盤棋
首先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切換目標的鍵位,居然是離譜的左下十字鍵位的左右——這真的很不方便,原本就很忙的左手還要負責切換目標,這讓我在許多需要頻繁切換目標的戰斗中不得不使用“暫停游戲”這個用來分析局勢的功能來切換目標,給原本非常爽快的戰斗帶來了不適——打一會一暫停很影響戰斗體驗的。
多目標的切換非常難頂
然后就是使用道具的問題,如果你把道具放到上文中的連結連段中使用,倒是非常方便的東西,但如果你想要用一個角色給另一個角色使用恢復藥品,那就是一個非常折磨的行動了,你需要先使用“暫停游戲”,然后選擇使用的道具,然后選擇對象,最后看著角色進行一個猶如掌機時代怪物獵人的大僵直動作,最后才能使用成功。
問題在于,一般使用道具的情況出現在團隊突然減員,這時照著上面的一個流程整一瓶復活藥是非常困難也操作起來非常不爽的事情,尤其是當你在大僵直期間被怪物擊飛出去,這個不爽將會更進一步。
解決辦法倒不是沒有——你需要死盯著其他角色的血量,一但跌破警戒值就切換過去用方便的快捷鍵使用道具。但總會有不注意的時候,而且這對于我這種盯著一個角色玩的玩家非常不友好,在奶媽入隊之后稍有緩解,不過這依舊是一個可以優化的點。
盡管這兩個缺點都與戰斗有關,但就像我上面所說的那樣,《星之海洋6》中的戰斗系統依舊值得我推薦,因為打起來真的很爽,“瑕不掩瑜”非常適合形容這款游戲的戰斗部分。
而劇情上的優秀設計也讓我非常期待后續游戲流程中的展開,在玩之前看見很多人都表示對《星之海洋6》中的“洋娃娃”臉感到不適,但看久了反而挺有感覺的。
在“五代的碟換不到一個洗臉盆”“SE已經不能賣星之海洋的情懷了,因為被5代賣光了”這樣口碑崩塌的前作影響下,《星之海洋6》能拿出這樣的完成度我非常意外,許多老哥也因為游戲本身的質量而并非“續作”的名頭來游玩這場游戲,也算是《星之海洋6》的一件幸事。
——畢竟拋去“6”不談,這可是以動作當道的“星之海洋”,被玩家夸玩得爽已經是最好的稱贊。
知恥而后勇,帶著一股勁做出來的《星之海洋6》,和我開頭說的那樣,比我想象中的要好玩兒多了。
昨晚(10月11日)舉行的直播活動中,SE宣布《星之海洋4:最后的希望》將以高清重制的形式登陸PC和PS4。
重制版預告:
【游俠網】《星之海洋4》重制版預告
這次游戲是全高清重置,支持4K。
游戲將于11月28日發售,售價2800日元(約合人民幣164元)+稅,PS4下載版明日開始預約,預約還可以享受九折優惠。
視頻截圖:
延伸閱讀
首頁上一頁123下一頁共3頁
提示:支持鍵盤“← →”鍵翻頁
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
更多相關討論請前往:星之海洋4:最后的希望論壇
文來源NGA游戲綜合區,本文作者:lelfuy
第一章:星之海洋的誕生
這次帶給大家的是《星之海洋4-最后的希望》希望您能喜歡。
首先,簡單說明一下這個系列,可能好多水友沒聽過這個游戲,所以首先介紹一下這個系列的游戲。
事實上,《星之海洋》系列也是日本RPG巔峰代表作之一。雖然在影響力層面比不上我上次測評的《最終幻想》系列。但是,肉包子吃多了偶爾吃吃素餡包子也不錯,兩種口味各有千秋。
時間:1996年星之海洋第一版發布
地點:日本秋葉原,一家街邊電玩綜合店鋪
本系列誕生于1996年,作者只玩過重制的第一版。于是,為了寫好測評,筆者坐著時光機器特地穿越回1996年,也就是星之海洋剛發售的那年。讓我們一起來體驗首發游戲的樂趣(我辣么努力,求個贊不過分吧)
在秋葉原街頭的電玩店門口,我正在排隊,今天是《星之海洋》首發。雖然這是一款全新游戲,但是由于整個開發團隊是從去年大受好評的《幻想傳說》系列無縫移植過來的,依然出現了首發火爆的場面。(幻想傳說系列1995年初版)
我看了看手表,暗想道:好不容易來一次秋葉原,把時間都浪費到排隊上是在是太傷了。還有大把的民俗店沒去呢,現役女高中生什么的最可愛了。要知道九六年蒼老師還是個13歲的蘿莉呢,哇哈哈。于是,我拍了拍前面那個宅男的肩膀,小聲對他說:“嗨,你知道么,我其實是坐時光機回來的,只要你把位置讓給我,我就告訴你未來20年的股票狀況。包你出任CEO,贏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可是他以看SB似的眼神直勾勾的看著我,絲毫沒有被我說動的意思。
嗚嗚嗚,人和人之間說好的信任呢?
經過漫長的等待,終于輪到我了,我走上前去,拿出準備好的游戲付錢一次完成,只見售貨小姐看著我給的錢看了好久……
我看了她一眼,道:“快找錢。“
她不好意思的對我說:“先生,您的錢我們這里不能收,不好意思。”
我大怒,做時光機之前在銀行換的日元怎么就有問題了? 我拿回一看,果然不對,不怨人家不收,不抓我就不錯了。我這是2000年后改版的日元,現在時間還沒到……(小知識:2000年日元500元改版)
發售日期??作品名稱??遊戲平臺??備注
1996年7月19日??星海遊俠 SFC??本篇
1998年7月30日??星海遊俠 第二個故事PS??本篇
2003年2月27日??星海遊俠 直到時間的盡頭PS2??本篇
2004年1月22日??星海遊俠 直到時間的盡頭導演剪輯版??PS2??加入新要素、修正錯誤
2007年12月27日??星海遊俠1 初次啟航PSP??SO1的重製版
2008年4月2日??星海遊俠2 二次進化PSP??SO2的重製版
2009年2月19日??星之海洋4 最后的希望Xbox360 PS3??本篇
2015年??星海遊俠5 忠誠與背叛PS3 PS4??本篇
第二章,星之海洋4內容
大家一起走進星海的世界,讓我們來看看這個系列的世界觀是什么。
首先整個星海系列的起源世界觀基本是一樣的(各部都有微調,但總體思路不變),在公元2064年發生了第三次世界大戰。之后就是各國用核武器對轟了,然后地球就基本進入核冬天毀滅了。在人們痛定思痛后決定開發外太空技術,進行尋找新的地球的活動。換句話說就是星際移民開始了(有種大航海時代的感覺)。《星之海洋4》整個故事是以主角們乘坐宇宙飛船在宇宙中尋找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為目標的一系列冒險。星海4的冒險故事以男女主角的探險經歷和不斷加入的新角色為故事主線。當然,來到陌生環境外星怪獸總是要來挑釁,互相攻擊就是正常的了。
前期的怪比較簡單,就是這個蜘蛛怪,第一關到最后的大怪感覺像是伊瑟拉,(這么說主角是到了翡翠夢境了。)
整個游戲是純日式角色扮演rpg風格,整部作品基本的主線是主角的星際冒險。每一個章節都有新角色加入。當然是以妹子為主,青梅竹馬,貓耳娘,御姐,鳥人等等,加分后宮選項逐一加入主角團隊。總共有9個角色在整個故事中出現。
當然主角的本命是青梅竹馬。
Edge Maverick 男主角,第一個出現的人物,武器是劍。地球人,自愿加入SRF充當星際開發先行者。
Reimi Saionji 女主角,第二個出現的人物,武器是弓,地球人,男主的青梅竹馬。兩人在同一艘星艦四處撒狗糧。
Faize Beleth 外星人,外形唯美的男生,精靈的耳朵。
Lymle Phi 外星女生,小個子,使用法杖,基本上充當蘿莉的角色。
Bacchus D-79 半機械人,和正義聯盟里的那個鋼骨很像。
Meracle Chamlotte 貓星人,武器是爪子,特能吃,外形可愛,好想養一只。嚯嚯嚯。
Myuria Tionysus 外星人,身材爆炸的御姐,元素法師。
Sarah Jerand 帶翅膀的眼鏡娘,奶媽型角色。
Arumat Thanatos 地球男,比較強的那種。
整個故事基本上就是在各個地圖上不停地采集物品或攻擊外星人。當然,比較喜歡情節的玩家有福了,我感覺這個游戲基本上就是一個互動的動畫片。大概有1/2 的時間是動畫情節,讓玩家玩起來很有代入感。當然,如果你的興趣是打斗,難么動畫就有點太長了。總的來說3D動畫設計和畫面還是很棒的。
這后面看上去像dva小姐姐
戰斗系統:
和正常的戰斗系統區別不大,人物屬性分為、
HP 血量 不解釋
MP 魔法量 都懂吧
ATK 攻擊力 角色能產生物理傷害
DEF 防御力 能夠減少的物理傷害
HIT 命中值 和下面的GRD對抗的屬性 越高越能打破對方的攻擊
GRD 防護值 越高越能防御對方的攻擊
INT 智力 特殊技能用的屬性
比較特殊的是在戰斗中存在屬性增強系統
分為 BEAT S 攻擊優先模式 提高傷害 減少防御率
BEAT B 防御優先模式 降低傷害 提高防御率
BEAT N 平衡模式 原始參數不會有改變
另外還有一個特殊的體系就是戰斗畫面右側的像鱗片一樣的格子
一共4種顏色
藍色:經驗加成
粉紅:HP MP回復
黃色:金錢加成
綠色:增加SP點
當然都是有條件的。留給大家去慢慢發覺吧
系統需求
最低配置:
操作系統: Windows 7 - 64 bit
處理器: Intel core i3 2100 / AMD A8-6500
內存: 2 GB RAM
圖形: NVIDIA GeForce GT630 VRAM 512MB / AMD Radeon R7 250 VRAM 512MB
DirectX 版本: 11
存儲空間: 需要 55 GB 可用空間
推薦配置:
操作系統: Windows 7, 8.1, 10 (All 64bit)
處理器: Intel Core i5 4670 / AMD A10-7850K
內存: 6 GB RAM
圖形: NVIDIA GeForce GTX960 VRAM 2GB / AMD Radeon R9 380 VRAM 2GB and over
DirectX 版本: 11
存儲空間: 需要 55 GB 可用空間
以上電腦配制信息摘自steam屆面。
評價:
畫面8分
老實說,畫面確實很好,在重新制作后,整體畫面比09年的原版有了質的提高。比如整個戰艦的清晰度遠遠高于之前的,但是問題依然存在,人物模型過于老舊,畢竟當時的3D建模技術和現在沒發比。而本版只是調整了清晰度,并沒有重新人物建模。另外在背景故事敘述和戰斗時整個畫面的分辨率有差別。戰斗時畫面質量下降。
故事情節:8分
依然是圍繞著整個系列游戲的主線來進展,就是星際探險。雖然有創新,但是沒有革命性的東西出現,不過制作確實很用心。
背景音樂:7分
沒有聽到開篇音樂,但是游戲內部戰斗時的音樂還是不錯的。不過英文配音完全不如日文配音。日文應該是請頂級聲優配的,而英文配音估計是路人甲級別的。故事中插入的音樂也很少。
戰斗系統:7分
戰斗系統還是和原來的一樣,并沒有什么改變,不過感覺比5好玩一點。當然這個戰斗系統并沒有給人驚艷的表現。不過你可以控制任意角色的設定還是很好玩的。(4個人進入戰斗,你操控自選的1個另外3個電腦操控)
綜合評價:7.5分
老實說,在星海5失敗后,此公司急需一點重新站起來的動力,而相對成功的星海4系列重制版就是這種穩定圈錢的利器。但不得不說,重制版的畫面確實要遠遠強于初版。不過缺點是基本上是新瓶裝舊酒。沒有更新內容。
我覺得這個游戲適合有大段空閑時間的玩家購買,原因是里面動畫情節太多了,需要慢慢看慢慢玩,沒時間根本玩不了。另外如果對畫面沒有過高要求,建議去購買星海4初版,價格能便宜不少。
總的來說是一款4K 級別的科幻3D卡通,適合有星際幻想的休閑玩家。
另外如果下個版本能搞幾個操控機器人或星艦駕駛元素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