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常辦公買多少錢的筆記本合適?如果是我的話,大概預算會定在4000元到5000元。但如果日常工作僅僅是文案、PPT之類,其實更便宜的筆記本就能勝任。比如Acer就有16英寸大屏筆記本售價才1999元,對我來說幾乎屬于用壞了都不心疼的那種,太適合買來扔在工作單位了。

    這款筆記本屬于Acer的非凡系列,不過說起來有點復雜,因為同一款筆記本,第三方商家和直營商家賣的型號不一樣,第三方商家那里叫Acer非凡Go16 Plus 2023,直營店鋪賣的型號叫Acer非凡Go青春版16英寸,但外觀、配置、價格是一模一樣的,選哪個都沒區別。

    硬件配置上,這款筆記本賣1999元是有它的道理的。因為處理器是Intel N100。這款處理器應該算是非常弱的,但也還可以,和七代酷睿i5相當,或者相當于十代酷睿i3-1005G1這種性能。

    其他方面,筆記本采用了板載LPDDR5內存,所以沒法升級,容量只有8GB。標配512GB SSD,容量倒是夠日常使用了。另外它的無線網絡是WIFI5規格,現在看確實老了一點。但整個硬件平臺是2023年推出的,上市時間并不早。

    屏幕部分,這款筆記本是16英寸1920×1200全高清屏幕,但沒有高色域加持,在這個價位倒是也不奇怪。筆記本標配攝像頭,而且帶有防窺開關,不用時可以直接灌上。

    作為16英寸筆記本,Acer非凡Go16 Plus 2023配備了全尺寸的鍵盤,包括一刀沒砍的方向鍵以及完整的數字鍵盤,可能會讓一些小伙伴喜歡。

    至于說擴展接口,這款筆記本戰斗力就有點強了。筆記本采用了3A1C方案,還有額外的圓孔電源,所以可以選擇原配電源或者自己帶個65W小型電源。在固定位置使用的話,帶接地的圓孔電源更好一點。接口數量夠用,還有HDMI和MicroSD讀卡器,沒什么可挑剔的。

    總結來看,作為1999元的筆記本,它的性能其實還可以,可能沒某些人想象中那么慢。8GB內存確實小了點,但這款筆記本也不適合運行太吃性能的程序,所以四舍五入也就算內存容量夠用了。最重要的還是1999元,這價格真是怎么折騰都不會太心疼,在某些工作場景,可能比那些貴的筆記本更合適。

    碁最近兩年可以說在輕薄本領域不斷發力,尤其是緊跟Intel的Evo認證體系,相繼推出了一系列非常有看點的產品,行成了全面豐富的輕薄本產品線布局。從非凡S3到火爆全網的極致輕薄本傳奇Edge,Evo+好屏+極致輕薄構成宏碁輕薄本新的產品競爭力。我們這次收到的是宏碁非凡S3系列的進化版產品——非凡Go14,也是一款搭載13代酷睿RPL-H處理器和2.8K OLED屏的迭代進化產品。

    配置與規格

    ■屏幕:14英寸2880×1800分辨率90Hz刷新率 100%DCI-P3廣色域低藍光OLED屏

    ■處理器:英特爾13代酷睿i7-13700H(14核20線程)

    ■內存:16GB雙通道LPDDR5 4800

    ■顯卡:Intel Iris Xe Graphics 96核顯(96EU)

    ■硬盤:西部數據SN740(i7版)/雙M.2槽

    ■網絡:Intel killer AX1675i WiFi6E無線+藍牙5.2

    ■機身左側:2×雷電4接口(兼電源口,支持PD100W充電)、USB3.2Gen1 TypeA大口、HDMI口

    ■機身右側:3.5mm復合音頻口、USB3.2Gen1 TypeA大口、MicroSD卡槽、防盜鎖

    ■重量:1.3kg(含65Wh電池)

    ■參考價格:5999元(i5 13500H版5099元)

    僅1.3kg,EVO認證加持

    非凡Go14相對于上一代非凡S3系列,平臺上最大的進化就是處理器從i5-1240P和i7-1260P的28W低電壓U,直接進化到了TDP為45W的標壓版i7-13700H和i5-13500H!非凡Go 14搭載全新第13代英特爾? 酷睿RPL-H處理器,在13代酷睿?i7-13700H處理器的加持下,賦予非凡Go 14無限潛能,性能釋放高達45W,異構設計帶來多達14核心,多任務處理性能暴漲。

    但是,對于采用標壓CPU的輕薄本來說,將重量維持在1.5kg以下是比較困難的事情,畢竟標壓CPU的高性能需要更大的散熱系統和供電支持,因此在散熱部分和供電部分勢必增加用料,提升總體重量。在這點上,非凡Go14給了我們一些驚喜,機身凈重控制在了1.3kg,在背包里裝著明顯感覺輕巧,尤其是與正在評測的其他品牌14英寸新品輕薄本1.4Kg的重量相比,非凡Go14的便攜優勢還是很明顯的。畢竟非凡Go14是一款名副其實的Evo認證機型,無論是重量、高速接口,還是環境適應性,都嚴格遵循Evo嚴苛的認證標準。

    要知道,全新英特爾Evo認證分為“超強性能”和“超極智能”兩大部分,除了以往超快鏈接、超長續航等功能外,多設備協同、智能連接、智能識別等功能更加滿足用戶對輕薄本隨時隨地工作的需求,帶有英特爾Evo標的超能輕薄本,不斷進化,拿到手的,就是不落伍的產品。

    除此之外,像英特爾Evo ?平臺認證需要的其他標準,非凡Go支持電源指紋按鍵二合一,方便快速解鎖,前置1440p高清攝像頭,配合全新第13代英特爾? 酷睿? RPL-H處理器升級的AI能力,可以實現智慧會議功能(自動取景,背景模糊,眼神接觸)。同樣這臺筆記本還支持手機互聯,也就是英特爾的Unison多設備協同,不管是ios或者Android用戶安裝配對以后,可實現電腦和手機設備之間的文件快速傳輸,并通過擴展功能,讓用戶通過手機拍攝照片或錄制視頻,并能夠在電腦上實現編輯操作。短信、通話都可以在電腦端操作控制,這些功能會更加方便辦公使用。

    電源鍵支持電源和指紋識別功能二合一

    重量降到極致,宏碁非凡Go14大量采用了鎂鋁合金,銀色的外殼非常漂亮,導熱性也非常不錯。拉絲工藝的掌托給人的手感也非常讓人滿意。觸控板區域面積在同級別中算比較大的,操作十分輕松。如果說到優化的地方,因為機身輕巧屏幕的轉軸顯得稍微有點緊,需要雙手配合才能自由開合。

    說到接口,非凡Go有兩點值得稱贊:作為如此極致輕薄的14英寸輕薄本,有雙雷電4接口(支持100W PD充電),還有兩個USB3.2 Gen1大口和HDMI口,易用性上得到了有效提高。而且還很罕見的在這種超輕薄本上加入讀卡器,方便了影像工作者作為生產力工具。

    另外,非凡Go14鍵盤的帶有三級背光設計,暗光環境下使用內容輸入更加準確,同時數字鍵和功能鍵區采用了獨立設計,沒有為了輕量化犧牲鍵盤布局,鍵盤靜音表現出色,開放式辦公室或晚上加班都不會打擾別人。

    非凡Go14的屏幕采用了三面窄邊框設計,屏占比高達90%,尤其是在VEAS HDR TRUE BLACK 500認證OLED屏純黑色系統主題之下,整個屏幕渾然一體,顏值極高。

    2.8K OLED:屏幕檔次進一步提升

    非凡Go14搭載了三星2.8K OLED屏,根據EDID信息,其為SDC4181面板。相比今年很多在售OLED屏幕輕薄本還在使用的上一代SDC4171面板,性能有了進一步的提升,也可見非凡Go14十足的誠意。

    當然,作為一款高素質的OLED屏幕,非凡Go14這塊OLED屏幕的實際色域測試結果,表現也極為出色:超過100%的sRGB色域和NTSC色域覆蓋,完全保證了日常應用和廣電影音生產力輸出的常用色域,同時還做到了對100%DCI P3色域的覆蓋,這樣對于數字影音和游戲的體驗也有更好的助力。

    同時,這塊屏通過VESA HDR True Black500標準是實實在在的,我們在標準“10%中心法”測試下最低亮度超過了500尼特,而系統也識別出屏幕峰值亮度可達617尼特。因此,這塊屏不僅有HDR下超過500尼特的峰值亮度特性 ,還具有10bit硬件色深、全屏長期HDR最低亮度300尼特、純黑屏亮度僅0.0005尼特的強悍總體性能,而純色表現相對普通OLED屏幕來說也是更上一層樓。加上OLED自發光屏的帶來的0.2ms高響應速度和近乎于無限的對比度特性和90Hz刷新率的配合,整個屏幕顯示效果非常驚艷,層次豐富、細節清晰,動態清楚。

    另外,這塊OLED屏幕還通過了TUV萊茵防藍光認證,加上OLED屏幕更好的純色表現,護眼功能更突出。同時,Acer Quick Access軟件中也內置Acer專用的Bluelight Shield藍光盾牌模塊,打開即可進一步開啟防藍光模式,更加護眼。

    標壓英特爾i7-13700H: 45W滿血輸出!

    本次我們評測的宏碁非凡Go 14搭載了13代酷睿i7-13700H處理器,同時也有酷睿i5-13500H配置可選。和上代產品酷睿i7-1260P比較,它們主要的不同是:i7-13700H架構改為RPL-H,核心為14核20線程,大大領先于十二代酷睿i7-1260P的12核16線程,功率釋放PL1由i7-1260P的28W大幅度提升到45W,且能效比進一步提高,也給散熱等設計留出了更多的余地。

    那么,具有45W TDP的這顆標壓13代酷睿i7,能否真正在非常GO14這臺輕薄本上實現高功率的性能釋放?我們來實際看看。

    處理器基準對比

    首先來看處理器基準性能,可以看出,在所有的基準測試項目,無論是單核性能還是多核性能,非凡Go 14這款i7-13700H的處理器相對于上一代非凡的i7-1260P都有了提升,而且這一切都是在45W TDP及同樣的制程工藝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實現的,13代酷睿架構的能效比相對12代再次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

    綜合基準對比

    CrossMark是BAPCo公司推出的跨平臺日常應用基準測試軟件,除了Windows版本,還有iOS版、MacOS(OSX)版、安卓版,可進行跨平臺的比較。而且它的基準涵蓋了生產率應用、創造性應用以及反應能力三大方面,相對于GeekBench雖然跨平臺,但單純只比較極限算力而言,CrossMark的測試結果也更貼近實際應用場景。

    在Cross Mark的測試中,非凡Go 14的i7-13700H相對前代的i7-1260P提升巨大,且總評分和各單項得分均超過CrossMark全球排行榜的i7-13700H機型的平均得分,也超過了部分i5-12500H的RTX 3050獨顯本,可見在綜合性能上,無論是處理器的性能基礎還是Acer對這臺輕薄本的散熱等調校都是做得非常到位的。而在PC MARK10的綜合性能測試中,非凡Go 14也全面壓倒性地領先酷睿i7-1260P的機型,可見在日常應用和辦公等場景中,非凡Go 14的性能足夠強大。

    生產力項目測試

    在Blender官方樣張BMW27的渲染中,非凡Go 14的i7-13700H的成績相比i7-1260P提升了接近3分鐘!性能領先幅度幾乎超過一倍!而在跨平臺的V-RAY測試中,測試成績領先幅度達到214%!在影音編碼的x265 HD BENCHMARK測試中,i7-13700H對i7-1260p有接近一倍的性能提升!因此,在生產力應用上,非凡GO14相對上一代非凡的代際性能提升更為明顯,誠意十足!

    處理器雙考測試

    非凡Go 14采用了全新的雙熱管雙風扇散熱模組,在室溫18℃左右,我們對筆記本進行單考CPU測試,以考察其持續性能釋放情況。從測試來看,非凡Go 14搭載的i7-13700H表現非常出色。在實際功率釋放方面,單考半小時后,非凡Go 14的i7-13700H處理器性能釋放水平能穩定在45W左右。頻率方面,也能接近其理論最高睿頻。

    接下來的雙考測試中,主要目的是為了考察非凡Go14極限工作狀態下溫度表現。在AIDA64+FURMARK雙考30分鐘后,從拍攝的溫度熱成像圖可以看出:溫度最高處為C面鍵盤上方散熱出風口位置,為46.6℃,而在“中心”,即空格鍵附近,也是一般用戶雙手經常擱置的位置,溫度僅為33.4℃。因此非凡Go14強勁性能背后其散熱表現也是非常不錯。

    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設置系統性能時建議同時在ACER Quick Access中設置,比如最佳性能,如果只是在Windows系統設置更改電源計劃為最佳性能,最終性能釋放還是會留有一定余地的。

    續航性能:無愧EVO認證高標準

    續航測試方面,為了更貼近大家日常應用場景下的體驗,我們沒有采用常用的最節能模式法,而是采用了這樣的配置:

    1.系統電池模式及Acer Quick Access電源模式均設置為最佳性能,關鍵盤背光,喇叭無外放,音頻輸出到耳機。

    2.打開HDR及視頻自動HDR開關,屏幕亮度為100%,播放性能設置為自動優化續航。

    3.選用了4K OLED屏幕高碼率HDR10測試視頻《The Art of Essence》( HEVC,幀率60fps,固定碼率高達41.2MB)。

    4.滿電后不插電使用VLC Media Player進行循環播放片源1小時,考察剩余電量。

    在以上述的高耗能配置運行1小時后,剩余電量百分87%,因此可以大致測算出上述高負載情況下續航起碼在7個半小時以上,如果是日常結合辦公應用的混合場景,續航力超過10個小時也沒有太大問題。

    游戲性能:輕度網游無問題

    輕薄本本身是不為游戲設計的,但是13代酷睿的Iris Xe核顯性能也有不小的提升,并在加速頻率上有提升。那么它的游戲類圖形成績如何呢?

    在測試游戲綜合性能的3D MARK TIME SPY中,非凡Go 14 i7-13700H的綜合得分為2050分(i5為1642分),顯卡得分1798分(i5為1438分),CPU分數為10036分(i5為8531分),換算為1080P最高畫質的《APEX傳奇》的游戲體驗,可以達到55fps以上的可接受幀率。

    在《英雄聯盟》的人機戰局中,非凡Go 14對線在140~200fps左右,打團110~140fps之間,完全可以保證流暢開黑,作為一個輕薄本這個表現已經非常不錯了。

    結語:性能和體驗全面升級的超便攜輕薄本

    總結部分,首先最值得聊的是非凡Go14這臺超輕薄本處理器上的綜合表現。實測來看,i7-13700H處理器的功耗、頻率、規格、以及集顯性能安裝在這樣一臺僅有1.3kg的輕薄本上,幾乎無可挑剔,能夠穩定45W輸出,顯示出全新升級的非凡Go14出色的性能和能耗比表現,是一次堪稱越級的產品升級,滿足日常應用完全不在話下,還能進行一定強度的生產力工作,也能夠進行輕度游戲娛樂。

    在實際體驗方面,首先非凡Go14輕薄本1.3kg的輕薄表現,拿在手上你能感覺這種顯而易見的輕巧。其次留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這塊2.8k的高素質OLED屏幕,高分辨率、高刷新率、高色域、高色準的旗艦級屏幕素質,無論是日常使用、游戲影音娛樂、還是創意生產等應用場景,都能獲得優秀的使用體驗。

    而且作為率先將高性能Evo機型拉到主流價位的宏碁,這次發布的非凡Go14輕薄本5000元出頭的起價同樣表現出了出色的性價比,將用戶關注的產品性能、體驗細節和性價比都提升到了出色的水平,是近期Evo輕薄本市場頗具看點的一款超便攜輕薄本產品,值得持續關注。

    023年里,RTX 4060一度是大家最為關注的游戲本獨顯,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機型價格范圍廣泛,從6000元入門價位到萬元級高端價位,無論你的預算是充足還是有限,都有機型可選。而相比之下,在上半年中,動輒五位數售價的RTX 4070游戲本情況就稍顯尷尬了,對于預算八九千元的用戶而言,即便想要更強一擋的游戲表現,但限于預算和機型的實際價格有差距,也只能望而卻步。

    但,時間來到了現在,這一情況有了明顯變化:一批價格相對實惠的RTX 4070國際品牌游戲本扎堆上市了!宏碁暗影騎士·龍即是其中玩家測評呼聲比較大的一款。一方面,它的價格實惠,近期電商活動優惠價格僅售8499元;另一方面,它的基礎硬件配置也扎實無短板,銳龍9 7940H+RTX 4070組合,且有2.5K 165Hz電競屏。那么,對于這款性價比頗高的RTX 4070游戲本而言,它還有什么優點呢?又存在著哪些遺憾?

    配置與規格:

    ■屏幕:16英寸2560×1600 100%sRGB色域165Hz IPS屏

    ■處理器:銳龍9 7940H(8/16,最高加速頻率5.2GHz)

    ■顯卡:RTX 4070 Laptop GPU(性能釋放140W)

    ■內存:16GB DDR5 5600MHz

    ■硬盤:1TB PCIe4.0 SSD(內有第二根M.2插槽)

    ■無線網卡:RZ616 WiFi 6E

    ■左側接口:USB2.0、RJ45網口、Micro SD讀卡器、3.5mm音頻口

    ■右側接口:2×USB 3.2 Gen2 Type-A

    ■尾部接口:USB 3.2 Gen2 Type-C、USB Type-C、HDMI2.1、電源口

    ■重量:2.574kg(機身含電池),1.214kg(330W電源適配器)

    參考價格:8499元

    優點:配置齊整,價格實惠;屏幕素質不錯;有RGB分區燈效;性能釋放穩妥

    遺憾:兩個USB-C口在機身尾部;極速模式下風扇噪聲較大

    外觀:16英寸機身重量2.57kg

    2023款的暗影騎士·龍外觀造型一定程度上承襲了前代產品的設計風格,同時也有一些創新。外殼采用了機甲A面的設計風格,中間是全新的暗影騎士logo,并有數條彩線裝飾,看起來有一定設計感,但整體的造型談不上多時尚,而是比較偏向大家傳統印象中的游戲本樣子。機身是塑料材質,A面較為容易沾染指紋,使用的時候就用戶需要注意打理和清潔。

    B面是一塊16英寸的2560×1600分辨率165Hz刷新率高素質電競屏,三面窄邊框設計,下面的邊框稍寬,不過從我的體驗來看,不會影響觀感,因為16英寸的屏幕足夠大,當你面對電腦的時候,眼睛的注意力基本都會被屏幕吸引。

    實測屏幕素質為色域98%sRGB,屏幕48色色準平均值0.8,最高亮度為537尼特——亮度的確很高,室內辦公室環境下,將屏幕亮度設置為70%即可完全滿足使用需求。

    C面按鍵鍵盤有個亮點:支持4分區RGB背光,對于萬元內的游戲本而言算是一個高配置。當然,作為16英寸大屏游戲本,暗影騎士·龍是有小鍵盤的,同時有不少小伙伴喜歡的是,它的光標按鍵是全尺寸設計,操控起來更順手。

    機身的接口數量挺多,但,也有一些不太完美的地方。左側是USB2.0和RJ45網口,右側是USB-A 3.2 Gen 2,尾部有兩個USB-C,支持100W PD充電,但其中一個才是USB 3.2 Gen 2規格,另外一個應該是USB 3.2 Gen 1,另有HDMI2.1口和電源口。就我的使用習慣而言,兩個USB-C口都在尾部是我挑剔的點,因為我會經常用到USB-C的移動硬盤;另外一個點是有一個USB-C口的速率偏低。

    左側接口


    右側接口


    尾部接口

    機身實測重量約2.57kg,原裝的330W電源適配器功率足,個頭也大,重量1.2kg,不輕。說到這,順便也提醒一下大家,考慮16英寸重裝游戲本時需要注意:買這類機型,大屏用起來很爽,但搬走的時候就談不上啥便攜性了。

    140W RTX 4070:2.5K游戲悍將

    RTX 4070獨顯是暗影騎士·龍的主要賣點之一,而對于它,大家關心的兩點都沒問題:其一是支持獨顯直連(在英偉達顯卡控制面板中切換顯示模式),其二是性能釋放為140W,滿功耗釋放。具體參數方面,RTX 4070具備4608個流處理器,8GB顯存。

    ▲性能釋放140W的RTX 4070


    基準性能測試

    RTX 4070相比RTX 4060要強多少?對于這個問題,顯卡基準性能測試中,我們就加入了140W RTX 4060游戲本(跑分受游戲本個體影響)作為參考。

    在Time Spy(2K分辨率DX 12)場景中,暗影騎士·龍的顯卡得分是12256,RTX 4060是10424,RTX 4070的分數高了約17%;而在Fire Strike Extreme(2K分辨率DX 11)場景下,RTX 4070的顯卡分數是13914,相比RTX 4060強9%左右。綜合來看。大約是同分辨率下玩游戲,畫質要強一擋的表現,或者同畫質下幀速高一檔,幅度不算大。那么實戰性能又會怎么樣?

    2.5K游戲性能對比測試

    游戲實測,我們同樣引入了滿功耗RTX 4060和暗影騎士·龍作為對比。考慮到暗影騎士·龍搭載的是2560×1600分辨率165Hz屏,并且RTX 4070性能較強,所以我們游戲測試設置為2560×1600分辨率預設最高畫質,并開啟獨顯直連模式。

    ▲《古墓麗影:暗影》,暗影騎士·龍在2.5K下最高畫質平均幀速為97fps,RTX 4060為85fps,RTX 4070要高12幀,幀速提升幅度大概是14%。

    ▲《賽博朋克2077》,著名的優化差的游戲,暗影騎士·龍在2.5K下最高畫質平均幀速為51fps,RTX 4060為45fps,RTX 4070要高6幀,幀速提升幅度大概是13%。

    ▲《極限競速:地平線5》,暗影騎士·龍在2.5K下最高畫質平均幀速為83fps,比RTX 4060高約12%。

    ●2.5K最高畫質游戲性能測試中,暗影騎士·龍基本上都跑到了60fps以上的平均幀速,搞定2.5K最高畫質3A游戲基本妥當。有的玩家會說,像《賽博朋克2077》這種平均幀速51fps的游戲流暢度咋樣?51fps屬于可以玩的水平。另外:近幾年新出的熱門3A大作基本都支持DLSS,比如《賽博朋克2077》開啟DLSS 3質量之后,平均幀速會飆升到82fps,搞定2.5K,還是很穩妥的。

    ●相對比RTX 4060,幀速提升幅度的確不算大,總體上符合之前的總結:同畫質下幀速提升一擋。比如有的預算8000元左右的玩家,覺得在2.5K分辨率下,RTX 4060的幀速不能令人完全滿意,那么現在RTX 4070游戲本其實就是一個可以關注的選擇:價格稍高,性能也強一檔。

    銳龍9 7940H:考機功耗可到90W

    暗影騎士·龍搭載的是銳龍9 7940H處理器,4nm工藝,8大核16線程規格,熱設計功耗35-54W,最高加速頻率5.2GHz,內置AMD Radeon 780M核顯,12核心,頻率2800MHz。

    依然是極速模式,室溫24℃左右,單考處理器半小時以上(FPU),暗影騎士·龍處理器性能輸出功率為90W,頻率達到了4.6GHz左右,功率頻率都非常高,而作為代價,處理器溫度也不低,約100℃。這個考機功率表現,對于銳龍H處理器來說,已經是游戲本天花板級別的性能釋放了。

    另外,用戶平時使用其實是用不到這么強勁的功率輸出,完全可以把模式切換到性能模式下,風扇噪聲會低一些,相應的,處理器溫度滿載溫度自然也會降低,但依然可以維持75W的性能釋放,考機時的狀態是75W/86℃/4.4GHz——其實頻率和90W幾乎沒有差距,也就是說,看著功率差值不小,但性能輸出其實是一個級別的,更適合用戶的日常使用。

    下面是基準性能測試匯總(極速模式):

    從基準測試來看,在Cinebench R23多核測試中,銳龍9 7840H的跑分達到了17923,在8核16線程H處理器中屬于第一梯隊的表現,舉個例子,去年主流的銳龍7 6800H的多核跑分是14042(同樣考機90W)。同時單核成績也不錯,跑到了1833分,較以往的銳龍H處理器來說有明顯進步,對于游戲表現更加利好。

    較長的滿載渲染測試,采用Blender渲染classroom模型,在極速模式下,暗影騎士·龍的渲染耗時是5分10秒,作為參考,上一代的8和核16線程處理器需要6分50秒才能跑完。此外在性能模式下,該機渲染耗時是5分16秒——也說明了,75W性能釋放對于銳龍9 7940H來說,妥妥的夠了。

    總的來說,暗影騎士·龍壓住這顆銳龍9 7940H問題不大,并且具備非常強力的性能釋放,極速模式下能飆到90W,性能模式下也維持75W性能釋放,應對渲染、剪輯、建模、游戲等專業或者重度應用都沒有問題。

    滿載測試:C面溫度很低,更建議用性能模式

    室溫24℃左右,對暗影騎士·龍進行雙考測試,半小時之后的情況如下所示:銳龍9 7940H功耗約60W,溫度92℃,RTX 4070功耗約100W,溫度約87℃,極速模式下基本能保持整機160W左右的性能輸出(小提示:玩游戲時的功耗分配會傾向于獨顯)。

    滿載風扇噪聲:極速模式下,它的考機滿載風扇噪聲的確是比較大的,用戶位的感受較吵鬧,實測在60分貝左右。

    內部設計較為規整,雙風扇5熱管+均熱板散熱,內存、SSD均有保護設計

    切換到性能模式下,風扇噪聲會明顯下降,此時用戶位風扇噪聲是56分貝左右,并且整機的功耗并沒有下降多少,依然能保持150~155W的整機功率輸出——實際使用中,對暗影騎士·龍而言,性能模式才是最適合用戶的使用模式。而牛叔開到極速模式,是因為測試探究的是它的極限工況下的表現。

    鍵盤面溫度表現:你完全不用擔心今年宏碁游戲本的高負載鍵盤溫度,就兩個字“涼爽”。偏厚一些的機身讓它的外觀看起來不那么時尚,但在隔熱方面的表現就很好了,基本上按鍵區域考機時都能保持在40℃以下,完全不影響操控感受。

    總結:RTX 4070游戲本中的務實選擇

    綜合測評數據和使用體驗來看,暗影騎士·龍主要賣點是:首先價格相對實惠,8499元可買到銳龍9 7940H+RTX 4070組合游戲本,并有2.5K 165Hz電競屏,配置上不存在什么短板;其次是性能釋放的確比較給力,獨顯是滿功耗版本,銳龍9 7940H更是最高能持續90W性能輸出,表現猛。其他方面,RGB分區燈效算是一個加分點,滿載是C面涼爽表現突出。總體來說,這臺機型的兩大核心——性能與價格都到位了。

    遺憾也是有的,但也存在一些可以解決的措施。兩個USB-C口在尾部使用時稍顯麻煩,且其中一個規格偏低,這算是一個無法避開的點,用戶在傳輸數據時,得注意一下接口。極速模式下風扇噪聲的確偏大——但實測數據已經表明,該機用性能模式即可,性能基本無影響,而此模式下,風扇噪聲就與其他游戲本在同一個水平了。

    最后,購買建議方面,暗影騎士·龍適合的購機人群是,預算八九千元,對游戲本設計造型要求一般,希望在2.5K分辨率下玩游戲,對RTX 4060的性能表現不太滿意,而想買一臺性能更強的RTX 4070游戲本的小伙伴,這臺機型就很契合你的購機需求。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