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聲放大器不像以前那樣簡單和緊湊了。只配備模擬輸入輸出和一對揚聲器終端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
隨著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和流媒體服務成為越來越流行的音樂來源,集成功放機也在與時俱進。現(xiàn)在很多都內置了數(shù)字-模擬轉換器(DACs),用于唱盤的唱機臺,USB連接和藍牙流功能。 有些甚至集成了網(wǎng)絡流。
我們收集了市場上一些最好的各種預算的功放,可以為您提供廣泛的功能選。我們相信,應該有一些適合您預算和要求的東西,并為您的音響系統(tǒng)注入全新的生命。
參考價格:4200元
購買理由:清晰而有力的音樂輸出, 廣泛的連接方式以及堅實的做工
適合人群:想要物有所值的最佳音樂和家庭影院發(fā)燒友
推薦理由:新的馬蘭士 PM6007采用了馬蘭茲PM6006英國版的風格,并設法從中實現(xiàn)了更大的性能的提升。
不過,我們應該先把它們的負面因素列出。它沒有USB輸入或藍牙連接,有些用戶可能非常需要這些,但除此之外,PM6007幾乎是完美的。
PM6007具有標志性的Marantz風格,是一款堅固,精巧的集成功放,具有傳統(tǒng)的高保真音響效果。
改進之處包括新的DAC和新的濾波器(可以在使用功放的數(shù)字輸入時在它們之間切換),以及功率放大器和唱機級的新組件。 后者的電路也得到了升級。
結果不言而喻。 聲音柔和,飽滿,平衡,并具有令人愉悅的寬敞感。 就像PM6006一樣,而且它的價格也和您期望的性能一樣好。
參考價格:12999元
購買理由:強悍的表現(xiàn)力 絕佳臨場感覺以及很棒的細節(jié)
適合人群:想要最好的功放機而又有足夠預算的的最佳音樂和家庭影院發(fā)燒友
推薦理由:盡管在外觀上做了一些小調整,CXA81看起來可能與它的前輩CXA80非常相似,所有的改進都是在內部進行的。
劍橋音頻公司的工程師已經(jīng)升級了信號通路,以及前置放大器和電源放大器部分的電容器。另外還有添加了一個新的DAC和一個改進的USB輸入,支持高分辨率的音頻。
這一切意味著什么呢?這意味著在表現(xiàn)上將有天壤之別。它是擁有一種強勁有力的聲音。然而,它的細節(jié)部分表現(xiàn)方面也同樣出色,它的精益和敏捷足以處理任何你提供給它的音源。
加上用于無線播放的aptX藍牙格式,您將以這個價格獲得最好的立體聲功放。 它在這個價格范圍內為高保真功放設定了新的標準——應該短時間內無法被超越。
參考價格:3250 元
購買理由:一臺像樣的功放,擁有流暢精細的聲音和動態(tài)表現(xiàn),以及適用的數(shù)字連接方式。
適合人群:想要買一臺不太貴的功放來升級音響系統(tǒng)體驗的音頻愛好者
推薦理由:Marantz成功地設計了一款標準的PM6006,并做了一些小而明顯的改進。
它聽起來明顯比前一代更干凈、更清脆,在中音部分的改進尤其引人注目——而且它也變得更加堅固,有助于將聲音凝聚在一起,讓聲音更有表現(xiàn)力。
它與它的前輩的傳統(tǒng)連接方式相同,有4個線級輸入,一個唱機級放大器,6.3毫米耳機接口和用于錄音的磁帶循環(huán)。同樣的24位/192kHz支持和單個同軸輸入。但是,藍牙和USB的缺席是顯而易見的。不過,這一切都有助于把價格壓低。如果你真的需要的話,你可以用適配器把筆記本電腦連接到它的同軸輸入口。
對某些人來說,沒有藍牙或USB輸入可能很重要,但在這個價位下的你或許已經(jīng)找不到更好的替代品了。
參考價格:49800元
購買理由:一臺完美的功放 擁有完美的細節(jié)和聲音 時尚精致的做工和友好的功能。
適合人群:想要追求頂級體驗又不差錢的音樂發(fā)燒友
推薦理由:就旗艦立體聲放大器而言,Edge A是一款令人驚嘆的產(chǎn)品。 弧形的彎角使表殼顯得圓滑,而滾花式輸入選擇器的工作精度極高。它甚至配備了一流的遠程聽筒。其功能主要包括一系列數(shù)字和模擬輸入,包括平衡XLRs和USB (A型),以及藍牙aptX HD,甚至還有一個HDMI插口,以幫助您更便捷的播放電視的聲音。
劍橋Edge A聽起來就像一個真正完整的聲音放大器。它產(chǎn)生了一種巨大的權威感和規(guī)模感,具有驚人的動態(tài)范圍。由于其表現(xiàn)的清晰度和控制力,該放大器還具有對低級細節(jié)的出色掌握,但是想要擁有它您首先要戰(zhàn)勝它的價格。
如果您正在尋找一款適合隨身攜帶的優(yōu)質高保真功放,那么我們在這個水平上再也找不到更好的選擇了。
參考價格:2600元
購買理由:表現(xiàn)出色 良好的時序和動態(tài)效果
適合人群:想要為自己的書架音箱尋找一個價格實惠,且表現(xiàn)出色的小型功放的音樂愛好者。
推薦理由:如果您想要上述Marantz(馬蘭士)的替代品,那么我們建議您選擇NAD D 3020 V2。它的設計更小,而且它可以直立,這意味著它在放置方面更加靈活。
NAD還包含了很多有用的特性。它有用于離線流媒體的藍牙,還有用于連接唱機轉盤的移動磁鐵唱機臺。在音頻源方面,這為您提供了更多選擇。此外,你還可以獲得光學、同軸和RCA連接,以及用于增加低頻的低音炮等等。
在這個價位段它的動態(tài)范圍和時序已經(jīng)無人能敵了,而且細節(jié)水平也讓人令人印象深刻。即使馬蘭士確實提供了全方位的音質,但是NAD在功能和易用性方面要優(yōu)于價格遠遠高于它的馬蘭士。,如果你想要尋找一款方便易攜帶且又豐富的兼容性的功放,那么NAD D 3020 V2 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
您認為哪款功放的表現(xiàn)更好呢?您有沒有更好的選擇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qū)給出您的觀點)
如果您喜歡本文,還請您動動小手為小編點個贊,也歡迎大家踴躍地評論、分享、轉發(fā)!
想要獲取更多相關資訊?請點擊上方頭像,獲取關注。
品零售價:¥15,880元/臺 如果您是一位音樂愛好者,家中有一定的CD和黑膠收藏、但同時也會通過手機、平板或者電腦聆聽最新的音樂,偶爾又會在家中看部電影的話,需要怎樣的音響器材才能滿足使用需求?是要CD機網(wǎng)絡播放機黑膠轉盤前級后級和音箱以及一堆線材?不!只需要一臺audiolab Omnia就能勝任!
|
AD M33,NAD最新的旗艦兩聲道合并功放!這臺功放標價41800元。
當看到這里,必然會有人和我杠——4萬多的功放也適合普通人用?
沒錯!我這里的普通人并不是指生活壓力比較大的工薪族,而是指并非發(fā)燒友,但想購買一套還不錯音響的普通人!
我來還原一個場景,大家感受一下:
“摩大,我才搬了新家,想買一套音響5萬元,你能不能給我推薦一個好用的音響!我要求不高,我不是發(fā)燒友,能方便手機聽音樂就行。我不是發(fā)燒友哦!”
這個時候,我更愿意給他一張圖片,比如下面這樣
然后問他,這樣一套音響,你會喜歡嗎?外觀時尚漂亮!手機播放音樂很方便,還能隨時點播你存在家庭服務器里面的音樂。
關于M33的定位,有很多關鍵字可以描述,他們是一體機、全新的D類放大技術、NAD Hi-Fi旗艦。如果要敞開講這臺機器,那真的會很累,所以我得想辦法給大家歸納一下。
首先,這臺機器有三部分組成,它們分別是管推音響的后級放大部分、前級放大部分、DAC和串流網(wǎng)播部分(包括BluOS系統(tǒng))。
所以,你能看到M33的參數(shù)在官網(wǎng)上被分成了三個部分:
這看起來,是不是感覺怪怪的,一點都不像一臺傳統(tǒng)音響品牌的旗艦Hi-Fi功放的介紹。
在官方還有一個統(tǒng)一一點的參數(shù)表。
很明顯,這個參數(shù)表就是綜合的了,他指出這臺功放有200W一個聲道的推力,用了最新的HybridDigital Purifi Eigentakt?這一數(shù)字放大技術。
同時,這臺功放有32-BIT/384kHz的DAC芯片,有Dirac Live!的簡化版本的房間聲學修正系統(tǒng)。
同時,還有一塊大彩屏和BluOS系統(tǒng)。
簡化地講,這機器就是一個特點,就是啥都有!
這一點,讓他看起來怪怪的,因為傳統(tǒng)音響品牌的Hi-Fi功放往往是就只有放大功能,然后要DAC,要啥網(wǎng)播,讓你去買其他組件,很貴幾拓組一起他才能用。
而NAD這臺旗艦M33把全部給搞在一起它好嗎?
我也很好奇,其他媒體人如何評價這款產(chǎn)品,一搜,正好劉漢盛老師已經(jīng)試過了這臺機器,他在開篇就把這一問題點透了!
聽過NADM33之后,我非常驚訝,同時也非常惋惜。驚訝的是現(xiàn)在的D類擴大機竟然可以發(fā)出那么美的聲音;
惋惜的是許多人見到NAD、見到D類擴大機,就會下意識把聲音表現(xiàn)水平壓得低低的,認為這只是廉價擴大機而已。
殊不知,NAD M33是一部可以搭配百萬級喇叭而毫不羞愧的擴大機,是一部可以讓您省很多錢就能夠聽到非常好聲的擴大機。
假若您能拋開成見把這篇評論看完,我相信您可以用很低的預算組成一套非常好聲的音響組合。如果因為固有的觀念作祟而錯過這部擴大機,那真的是您的損失。
很簡單,劉漢盛認為是一臺性價比很高的機器,他可以驅動中大型音箱,并且這臺一體機可以壓低除開音箱之外的其他預算。但大多數(shù)人會認為NAD這一品牌并不高端,同時D類放大技術不好,所以這款M33對于很多人會是被錯過的好產(chǎn)品。
而全文的連接在這里:值得搭配百萬級喇叭 NAD M33
這篇文章詳細地解讀了NAD M33的每一個技術細節(jié),我全網(wǎng)搜了一下,不會有人比劉老師把這臺機器的技術要點講得更透徹,這當然也包括了我!所以本文我就不會去講這臺機器的任何放大技術,我會更多關于這臺機器適合哪種人群,以及我的使用感受。
好了,正文開始!
在電腦前使用一臺NAD旗艦Hi-Fi功放是什么感覺?
我可以告訴你!這臺NAD M33剛到辦公室的時候,我是拿來驅動KEF LS50 Meta。
KEF LS50 Meta是熱度經(jīng)較高的KEF50周年紀念無源版的第二代產(chǎn)品。
KEF LS50 Meta的工藝和顏值深得我心,這款音箱的第一代產(chǎn)品號稱是大家熟知的經(jīng)典BBC設計的LS3/5A的現(xiàn)代版。這也使得這款音箱用于近場監(jiān)聽應用也沒啥大問題!
而搭配NAD M33在電腦上使用,確實是太方便了:
1、可以從電腦用RCA線直接連接。
2、可以用通過藍牙,讓NAD M33播放電腦的聲音,用起來也很方便。
3、可以通過BluOS讓這對音箱播放我放在NAS里面的音樂,而音源的切換,前面板的液晶屏點幾下就能搞定。
而在電腦跟前,我的聲學環(huán)境其實有點小問題——因為我是一塊弧形顯示器,所以它會有一定的聲聚焦問題。
而這個時候,我在位置上,支起Dirac的麥克風,跑一下Dirac Live!的測試,這一問題就可以修正。
而跑了Dirac live后,我就可以直接在前面板切換。OFF是不進行任何處理,就像一臺最傳統(tǒng)的Hi-Fi功放那樣。而Dest就是我用這臺功放的原配Mic跑的測試。
而MiniDSP則是我用MiniDSP的umik-1這根Dirac官方推薦Mic進行的測試。
而最后的聽感是,MiniDSP聲音清晰度大于原配Mic大于不進行任何處理。
而在用Dirac live功能之后,這對KEF LS50 Meta的聲音聽起來,那是聲音是標準了不少。之前有點不修邊幅的人聲,輪廓變得非常清晰實在。
跑過Dirac live就是這種感覺——坐在這套KEF Meta加NAD M33跟前,你能輕松聽到一個有前后左右標準3D聲場的立體聲效果,就像你一眼就能看出這個孫悟空是一個3D的人偶。
但是這個3D聲場中的任何一個聲音細節(jié),也都無比清晰,就像你看這個3D孫悟空身上的2D涂裝還原了漫畫中所有的色彩元素一樣。
這種感覺,我想用美妙這個詞來形容。特別是聽著音樂,看著液晶屏上模擬出來的跳動指針,有時候會讓我忘記工作,進入發(fā)呆的狀態(tài)。
我這個用法,同事意見比較大,說我浪費!
所以最終還是放回器材架上,繼續(xù)介紹吧!
而當我再開機時,這臺機器自動進行了固件更新。
在剛才的使用中,我遇到了一個Bug,就是用著用著他就自己關機了。而這臺機器的關機鍵在頂部,要把手放上去,兩秒左右,它才會關機。
開關鍵
結果最后發(fā)現(xiàn),還真是我自己給按關機的。因為我喜歡把四根手指搭在頂蓋上,用大拇指去點下面的屏幕……
機殼還是很漂亮的
頂部看起來有三層,金屬網(wǎng),黑色頂和中間的鋁框
背部接口很豐富,并且還支持橋接
模擬輸入有RCA和XLR,而數(shù)字輸入支持光纖、同軸、有線和無線網(wǎng)絡以及國連接電視機的HDMI ARC。
同時,它還有兩個低音炮SUB輸出接口。
接線柱也完美地支持香蕉頭和Y插
遙控器和影院純前級M17的一模一樣,很精致,很漂亮,還帶夜光
接下來拆開看看里面了
這一塊便是兩路放大模塊,這上面蓋的這片塑料殼是可以取的
取下之后,就是完整的全貌了。
這便是整個內部
這里面分為了三大塊,最重要的當然就是PurifiIET400A Eigentakt這一全新的數(shù)字放大模塊,而最上面靠近前面板的是電源供應,而左邊藍色的PCB是DAC、前級和BluOS系統(tǒng)那一大堆。
聽不懂?不知道哪塊是哪塊?好,我打圖上。
關于這臺機器的放大電路是怎么設計的,他的來龍去脈,劉漢盛老師講得不要太清楚,所以我就不在這里重復了,大家看我前面給出來的劉漢盛老師的評測鏈接,可以了解得很清楚。
散熱片特別黃,但感覺應該不是銅,是鋁片上色
但是這個PurifiIET400A Eigentakt D類放大是怎么回事呢?我可以簡單講一下讓大家好理解。
簡單地講,之前D類比較出名的是Hypex、Pascal、ICE Power這三個技術。而之前在Philips、Hypex上過班,發(fā)明UcD與Ncore D類放大模塊的幾個技術大神,2014年在砸了丹麥成立了一家Purifi Audio的丹麥公司。
而IET400A Eigentakt單聲道D類放大模塊就是這家名為Purifi Audio公司最新的產(chǎn)品。而第一個應用這個模塊的功放便是NAD M33。
像不像電腦主板上的PCI-e
MDC擴展槽
而這兩塊是NAD專利的MDC擴展槽。如果以后有什么新的功能,可以通過相應的卡進行擴展。
接線柱部分金光閃閃
電源
這一塊都是和數(shù)字輸入輸出相關
同樣,Dirac Live模塊以及BluOS模塊也都在這里。
而功放前級功能相關的各種模擬輸入輸入板卡,在這張板卡的下面,拍不了。
上為M33,下為Studer 740 CD機
當接入了CD機之后,M33的XLR輸入接口就派上了用途。
作為一臺集合音源與放大功能的一體機,NAD M33雖然可以脫離任何播放器,直接靠手機藍牙,或者BluOS點播NAS上的音樂文件便可以使用。
但同時,如果你要把CD甚至黑膠這種傳統(tǒng)Hi-Fi音源接入,它也完全沒有問題。至于要用XLR還是RCA,隨你高興。
KEF LS50 Meta這對書架是8 Ω ,KEF給出的建議功率是40-100 W。而在8 Ω狀態(tài)下,NAD M33每聲道是200W。
也就是說,現(xiàn)在很明顯是一個大馬拉小車的狀態(tài),這時候KEF LS50 Meta的聽感是非常爽快的。
我來簡單講一下聽感,不過首先你得保證這臺功放開開心心地唱上半個小時左右,因為如果它沒熱機,聲音是會扁平并且偏薄的,就在前面板上能看到左右聲道放大電路的溫度。
才開機時,一般在40度左右,當熱機完成,你會看到溫度顯示為59度、60度。
而這個時候,NAD M33的聲音才會整個放開。這時候,用它大音量配合KEF LS50去播放大動態(tài)的音樂,你會聽到高解析力,同時很穩(wěn)定的聲音。
而NAD M33的聲音特點是什么?和之前我做過的一些D類功放有什么不一樣?包括NAD M10。
我覺得有一個特點便是他的聽感比NAD M10明顯密度更好,低頻更飽滿同時聲音更流暢。
特別是連續(xù)開機兩小時之后,這套系統(tǒng)放一些女生,你能明顯聽到甜味出來了。
我去翻看了其他人的評測,包括劉漢盛,也包括香港一家媒體的視頻,他們也都提到了這一個情況。
其實對我來講,如果在他開機兩小時后,你直接讓我去聽,不告訴我這是一臺D類后級,我覺得我大概率會問“這臺后級是不是AB類的”?
并且我還發(fā)出了一個問題,就是我試用的畫風和別人的畫風不太一樣。因為我看是臺比較薄的D類,我就只準備了一對小音箱去試。
但是人家測試都是這個畫風!
劉漢盛也是搭配威信的Sasha DAW去試用,這時候我才想起送測的總代說,這箱子對這功放未免還太小了……
我起初還以為聲音穩(wěn)定是因為我箱子小,大馬拉小車。但看了同行的評測,都提出這箱子推出來的聲音確實是穩(wěn),透明度也優(yōu)秀。
而網(wǎng)上一搜,還真是用這個搭配丹拿輪廓落地的,B&W 8系列落地的都是常見例子。
這個情況讓我重新去思考了一個關于NAD M33的定位問題。
讓功放和音源的投資占比,在一整套音響中高過音箱是發(fā)燒友和專業(yè)人士經(jīng)常干的事情。比如上圖的KEF LS50 meta,11980元。而NAD M33售價是41800元。
這樣的配置,我們認為是合理的,但消費者并不那樣認為。
如果他們用同樣的5萬元買音響,其中4萬用在音響上,1萬用在功放上,他們會覺得更合理!為什么?
因為音響個頭更大,放在客廳更容易成為視頻的重點,他就該多用錢。而功放,推力大不大的,音色好不好,普通用戶并不了解,很多人還認為能響就算好!
所以,這一類人需要什么產(chǎn)品?
沒錯呀!十幾萬買來的音箱,只需要四萬元買臺NAD M33就能聽了,這才是符合他們需求的音響呀。哪怕有某寶某貓,他們也不知道CD哪里買。手機直接推送音樂過去就好,不管是藍牙還是Airplay2去放,他們沒所謂的。
如果要求高點,掛個硬盤在M33上,或者直接點播下載在NAS中的高清音樂,那也行呀!
如果覺得低頻差了點,像這個KEF LS50不是大落地,沒關系。M33上有兩路低音炮輸出,你可以加上炮,再用Dirac live讓他們融合在一起,美妙!
所以,看到這里,你們是不是想明白了很多事情,不管你是發(fā)燒友,還是從不玩音響的音樂愛好者,你們是不是意識到你們需要的產(chǎn)品可能壓根從形態(tài)上就不一樣?
所以,傳統(tǒng)發(fā)燒友認為這種啥都集成的D類一體機,離經(jīng)叛道,但實際上我去了解了一下,銷售情況卻很好。
因為發(fā)燒友只是滄海中的一滴水,而更多想聽音樂,并且有消費能力的人,他們更適合NAD M33這種把快節(jié)奏生活與音樂結合在一起的產(chǎn)品。
好了,本文就到這里,關于這臺機器系統(tǒng)的使用,我還是留在視頻里面去講吧。希望以后有機會用M33再去推一下落地箱,這次沒試到,多少有些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