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基礎款 MacBookAir(8GB統一內存)進行了測試,通過 Activity Monitor 來查看內存利用率。MacBook Air 能夠流暢地打開每個應用程序,并不需要任何的等待,即使是在打開的應用數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
Safari, Maps, Mail, Messages, Keynote, Numbers, Pages, the App Store, Notes, Reminders 等應用程序都在后端運行的情況下,8GB 統一內存能夠駕馭所有這些應用。在所有應用程序都運行狀態下,App Memory 顯示容量為 3.38 GB。
需要注意的是,蘋果的 M1 MacBook Air 并沒有內置風扇進行散熱,因此這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成就。MacBook Air 和蘋果的其他 M1 Mac 在各種基準測試和速度測試中均表現出色,全面擊敗了基于英特爾的高端機器。
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真真夢
創作立場聲明:分享我的一些使用心得和個人觀點,供參考。
雖說仍是用虛擬機運行,實際體驗非常流暢。
前段時間Windows 11鏡像泄漏之后,相信很多小伙伴第一時間都安裝上開始體驗了。我覺得Windows 11最大的變化是界面越來越“蘋果化了”,屏幕底部的“任務欄”與Mac OS的招牌“程序塢”簡直一模一樣,可以把常用的軟件固定到任務欄,對于蘋果用戶來說會覺得很熟悉,使用上也倍感方便:
除此之外還增加了側邊小組件等功能,可以直接運行安卓APP目前還體驗不到,不知道具體表現如何。其他系統組件和內核感覺還是在沿用Windows 10的,所以體驗下來除了UI外和win10區別不大,畢竟目前還沒有正式發布。
本文要說的其實是在M1上安裝Windows 11的事。Windows體驗版剛泄露出來的時候,網上各大媒體都在傳由于Windows 11需要電腦內置TPM 2.0芯片的緣故,蘋果電腦將徹底與Windows 11無緣的消息;特別是對于去年年底蘋果新出的M1自研芯片電腦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畢竟M1是ARM架構的,前段時間ARM版Windows 10都還在測試中...我認為這些都不是事,因為微軟在推出Windows 11的同時也更新了Windows 11的ARM版本,這對他們來說是再簡單不過了,目前也只是改了下UI嘛。
昨天微軟放出了win11的22000.1測試版,這個版本已經內置簡體中文語言了,無需再單獨安裝漢化包,我第一時間在我的M1 Macbook Air上安裝體驗了一番,覺得很流暢,作為正式版使用也沒有什么大問題了。
要在M1上安裝體驗Windows系統,需要安裝Paralles Desktop 16這個虛擬機軟件,其他虛擬機暫時都還不好用。這個軟件是要收費的,但也提供了14天試用時間,試用期結束后可以更改系統日期長期使用。目前M1安裝Windows 11有兩個方法,一是安裝ARM版本Win10后直接等待系統更新推送,順利的話等待更新完成就行了;但可能會碰到更新時出現“該電腦不適合安裝Windows 11”的提示,這樣就無法更新了,只能下載Windows 11鏡像解壓縮到文件夾,替換某個dll文件繞過TPM檢測進行安裝,具體安裝過程有視頻,比較簡單,這里就不做介紹了。
我用的機器是M1 Macbook Air,內存是16G的,給虛擬機分配了8G內存:
安裝完之后給我的體驗是非常舒服的,即使將虛擬機以4K分辨率輸出到顯示器上仍然很流暢,完全不用擔心性能問題,作為ARM架構的處理器(或者說是SOC),M1還是很強的:
有必要的話你可以用其中一個屏顯示原機Mac OS系統,另一個屏全屏顯示、運行Windows 11的內容,并且虛擬機和主機之間支持剪貼板共享以及拖放操作,單屏的話融合模式也很給力。當然你想要主機、虛擬機都流暢的話,建議還是買16G內存版本的M1吧,很多人的虛擬機體驗不好,實際上就是內存不夠的鍋。M1配置的話16 RAM + 256G SSD就可以了,SSD不夠可以用外接雷電硬盤解決,我的虛擬機就是放置在外置硬盤里的:
想必有很多和我一樣買M1做主力機又安裝Windows虛擬機的朋友,我們這類人一般平時使用Mac OS為主,但又有一些軟件需要在Windows上臨時運行一下,或者偶爾玩一下老游戲。
劃重點,雖說M1可以運行Windows 11了,但不能完全依賴虛擬機運行的Windows 11,畢竟這個win11也是ARM架構的,目前大多數Windows上的軟件都是X86和X64架構的,運行這些軟件也需要轉譯,有一定性能損耗,并且可能存在兼容問題,比如某一些網銀插件仍不能正常工作,但日常使用軟件的QQ、Chrome瀏覽器、媒體播放器等等都可以完美運行。
在虛擬機Windows 11下運行了一下魯大師跑分,M1居然可以跑到60萬分,有點夸張啊,畢竟這還是ARM精簡指令集轉譯后的跑分!
不過遺憾的是這個魯大師跑分是BUG,內存就占了31萬分......
用64位的CPU-Z測一下,測得性能和老i7-4790K有一拼。原生的ARM架構測試這里就不必做了吧,ARM架構里M1芯片有多么強悍
再用這個Windows 11跑老游戲試試。如圖,可以流暢運行暗黑破壞神2,幀數是穩定在25FPS,不要驚訝,因為暗黑2單機版幀數本來就被限制在25FPS:
運行王國保衛戰-起源這樣的休閑塔防游戲,幀數可以穩定在60FPS。
跑這樣的老游戲,CPU占用率完全可以忽略,所以你想用M1安裝Windows 11玩老游戲懷舊一下也是完全可行的:
龐大一點的游戲這里就不做測試了,肯定不行,畢竟都需要ARM仿真,M1的GPU也是弱項。之后我再隨便下載了幾十款常用的軟件,全部都是ARM仿真(轉譯)的,全部都可以正常運行,很少有延遲卡頓的現象,開啟一堆后臺后仍然很流暢,可以得出結論是Windows 11目前應該還是用的Win10內核,兼容性比較好;M1電腦虛擬的ARM版本Windows 11屬于可用級別。
至于發熱方面完全不用擔心,虛擬Windows 11在運行一些常用的軟件時M1的溫度變化不大,玩游戲時升溫比較明顯,MAC OS會用增加風扇轉速、降頻等方式保證系統穩定性,在過往的使用以及這次測試期間,從未發生過死機等現象。最后我們可以進行總結了,我覺得目前版本的Windows 11兼容性比較好,沒有遇到不能運行的軟件和游戲。也不用擔心Windows 11正式版發布時會進一步限制在不滿足要求的電腦上安裝,之前一些虛擬機就可以添加虛擬TPM2.0芯片,到時或許也有更多的辦法繞過檢測機制。使用M1蘋果電腦虛擬機運行ARM版本Windows 11也屬于可用級別,性能損耗并不明顯,運行比較流暢,微軟的ARM仿真很靠譜,但有一點要注意,就是想玩虛擬機,一定一定要買16G內存的M1電腦!否則你不會有很好的使用體驗。
果產品主打軟硬件結合,在為Mac換裝M1處理器后,PC產品上這塊拼圖也基本完整了。盡管M1 Mac在上市伊始得到了不少讓人眼前一亮的驚艷評價,但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多,更多問題開始暴露出來,比如軟件兼容問題。
分析師Patrick Moorhead新入手了一臺M1處理器的MacBook Pro,他吐槽更新到Big Sur后重啟需要花費11分鐘甚至更長時間。
此外還有Adobe Reader X1 11.0.10無法安裝、Acrobat DC無法安裝、Office啟動時間過于漫長、羅技C922攝像頭管理軟件突然閃退、三星T5 SSD備份軟件無法安裝、惠普智能打印程序不工作、Box Drive無法安裝、WinZip 8安裝后無法運行等。
當然,出問題的不止Moorhead一人,社交平臺上類似的反饋一搜一大把。甚至還有注冊了Is Apple Silicon Ready?的賬號,Up主表示,自己常用的6成軟件都無法和M1 Mac很好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