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架構的CPU進入消費級電腦領域,這本來不是啥新鮮事,只是它們大都以低功耗、輕薄等為主打賣點,性能嘛,反正也就能用。但蘋果M1出現之后可就不一樣了,它披露出的測試成績,真的讓人覺得電腦領域要變天了。不過,真的是這樣嗎?咱們就來說一說這事兒吧。
這里當然得解釋一下M1處理器為啥有那么強大的“性能”,其實這個鍋得測試軟件來背,由于某些測試軟件過于強調一方面的能力,恰好特別適合ARM架構或者M1處理器的設計,當然成績就高了,這可并不能說明實際使用體驗就好。其實類似的例子之前也有過,有些小伙伴應該還記得某些測試中特別“驚艷”,實際體驗卻實在一般的AMD FX處理器吧。
所以,到底強不強,還得用更多測試和實際軟件來說明。3月10日,英特爾公布了一批相關的實測報告,我們就看一看這些報告里的測試吧。測試平臺分別選取了使用M1處理器+16GB內存和酷睿i7-1185G7+16GB內存的電腦,均使用內置顯示單元。
直接調用實際軟件的測試中,M1的表現還算不錯,但顯然沒有那種純粹測試某項性能的夸張了。其實細看這些項目,會發現仍然是越貼近日常應用的項目,比如在線工作、文檔和簡單圖形、視頻簡單處理等等,M1處理器的表現越好,這倒是仍然符合了ARM處理器的一貫表現。那么再看看有些小伙伴關心的游戲。
這里先說明一下,兩個高幀速游戲并不能說明M1或者十一代酷睿的內置顯示單元特別牛,而是因為這兩款游戲真的比較老。如果只從游戲幀速上看,其實M1的顯示單元已經出乎預料的強了,可以說和英特爾Xe打了個有來有回,這點值得稱道。不過看看那些不支持的游戲,就有點……
兼容性問題還不僅表現在游戲方面,同樣也存在很多軟件、外設不兼容的問題,這里要注意的是,這些軟件外設可不是只有英特爾+Windows電腦支持,之前的蘋果電腦是可以支持其中不少項目的。其實這也不奇怪,軟硬件兼容性問題在ARM+Windows電腦上同樣存在。
至于續航時間嘛,英特爾之也一直在這方面下功夫,比如Evo標準就對續航有很高要求,在實際運行條件下對比下吧。
這樣看來,M1處理器確實讓ARM架構電腦的能力有了不小的進步,不過性能、功能方面仍然問題多多。當然,如果價格合理或者極致輕薄、超長續航,買個ARM電腦日常使用問題也不大。但目前這個價格和體型嘛,除非你的工作真的在ARM架構下優勢明顯,不然確實有點不劃算哦。
小編再大膽設想一下,相對于x86底層架構的傳統電腦軟件,ARM電腦顯然更適合移植底層架構類似的移動APP。而這些APP最大的問題就不是執行效率了,而是操作習慣與電腦不同以及功能大都有簡化。所以ARM電腦要想挑戰x86平臺,恐怕還得等移動APP的能力追上傳統電腦軟件,且電腦擁有更好的交互方式,那時候小伙伴們就真的可以考慮ARM電腦了。
軟發布了新款 Surface Laptop,這是一款面向消費者的基于 Arm 的筆記本電腦。它與今年 3 月發布的Surface Laptop 6 for Business 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它配備了高通公司的 Snapdragon X Elite 芯片,而不是英特爾的 Core Ultra,微軟希望它能與蘋果公司功能強大、效率更高的 MacBook 筆記本電腦平起平坐。
新款 Surface 筆記本電腦有四種顏色,有 13.8 英寸和 15 英寸顯示屏可供選擇。該公司稱,它"比上一代產品快 80%",并提供"長達 22 小時的本地視頻播放"續航時間。它包含一個多點觸控觸摸板,就像蘋果公司多年來一直使用的 MacBook 一樣。與 MacBook Air 不同的是,微軟表示它在筆記本自身顯示屏的基礎上還可以支持三臺 4K 顯示器。
微軟稱這款新筆記本電腦為"Copilot+ PC",這要歸功于它的神經處理單元(NPU),它將為 Windows 11 的人工智能功能(如 Recall)提供支持,這項設備上的功能可以讓用戶使用 Copilot 從應用程序、文檔和文件夾等地方搜索信息。該公司表示,只有所謂的 Copilot+PC 才能處理此類功能。
微軟表示,這些人工智能機器將先于英特爾同類產品獲得 Windows AI 功能。至于這些電腦能否與蘋果的定制芯片相媲美或更勝一籌,還有待觀察,但至少在電池續航時間方面,它們應該會比英特爾酷睿 Ultra 處理器的同類產品表現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