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2月15日,英特爾全新一代移動平臺處理器酷睿Ultra終于來了!其實早在今年9月,英特爾就公布了新筆記本處理器的相關信息,不同于常規的降功耗、提頻率升級路線,代號為Meteor Lake的酷睿Ultra處理器采用了Intel 4工藝和全新的架構以及全新的封裝方式,并首次引入低功率計算島E-Core和專用低功耗AI引擎NPU,而這一切的疊加,就帶給了酷睿Ultra天翻地覆的變化,讓筆記本的性能、核顯、續航、AI等均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華碩靈耀14 2024即是首批上市且通過了英特爾Evo認證的機型之一,我們也在第一時間拿到了測評樣機。那么,作為華碩的新款高端輕薄本產品,華碩靈耀14 2024的使用體驗有哪些優點和不足?酷睿Ultra處理器的實際綜合表現到底如何?對于這些問題,大家很快就能一窺究竟了。

    配置規格:

    ■屏幕:14英寸2.8K 100%P3色域120Hz OLED華碩好屏

    ■處理器:英特爾酷睿Ultra 7 155H(6P/8E/2LPE,最高睿頻4.8GHz)

    ■顯卡:Intel Arc Graphics 128EU

    ■內存:32GB LPDDR5X 7467MHz

    ■硬盤:1TB M.2 PCIe4.0 SSD

    ■網絡:AX211 WiFi6E無線+藍牙5.3

    ■電池:75Wh大容量電池

    ■左側接口:USB-A 3.2 Gen1

    ■右側接口:Thunderbolt4×2、HDMI 2.1、3.5mm復合音頻口

    ■其他:靜音鍵盤、FHD人臉識別攝像頭、AI雙向智能降噪麥克風、華碩閃傳

    ■機身重量:1.19kg(機身含電池)+0.218kg(65W電源適配器)

    參考價格:6599元

    1.19kg超輕薄時尚典雅機身

    在筆記本經過了多年的競爭與發展以后,產品在硬件參數上漸漸趨向于同質化。但如果你熟悉筆記本的話,就會發現其實各大品牌旗下的主力輕薄本都有了自己獨特的調性,有的品牌以強力性能為賣點,有的品牌則主打中庸水桶……但要說起哪個品牌的輕薄本機身設計最為別致和鮮明,我想很多小伙伴都會同意牛叔的答案——華碩。

    作為華碩的高端筆記本靈耀系列產品,靈耀14 2024同樣承襲了這一優點。測評款機身是藍色,華碩稱之為夜空藍,此外還有冰川銀款可選。它的機身設計很有特色:A面采用了經典刻花標識搭配堅固楔形設計,加上大量的幾何線條,形成了整機典雅而時尚的氣質。如果你已經厭倦了那些設計千篇一律的輕薄本,靈耀14 2024會讓你眼前一亮。而在合上頂蓋之后,整機簡潔沉穩,毫無疑問,這樣風格的機身設計適用于任何場合,商務洽談或者線下會議,都沒有問題。

    與此同時,靈耀14 2024的機身很輕薄,重量僅為1.19kg,機身薄至13.9mm,整機造型精致而便攜。因為測評的緣故,我也帶著它進行了上下班通勤,給我的感受是非常輕松的。

    ▲這種精致感當然也少不了4面窄邊框設計的功勞,該機屏占比88%,上邊框保留了攝像頭,下邊框也很窄,凸顯出了高端輕薄本精湛的細節把控。說到攝像頭,該機搭載的是帶有防窺撥片且支持3DNR的FHD攝像頭,相比普通筆記本的720P攝像頭,更為清晰,在低光照條件下也能提高圖像質量,搭配AI雙向智能降噪麥克風,方便用戶進行通暢的網絡通話/會議。

    ▲屏幕支持180°開合,能在飛機座位等狹窄的空間中上立起來看屏幕,同時在一些商務場合也更方便分享查看文件。

    ▲該機的鍵盤設計也值得稱道,采用的是靜音鍵盤,具備1.4mm鍵程和0.3mm下凹弧面鍵帽,并有19.05mm全尺寸鍵距,在輕薄本的鍵盤手感中算是挺不錯的——而且大個頭長鍵程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隔熱會更好一些,高負載下也不會影響用戶的打字體驗。鍵盤支持三級背光調節+自動背光功能。

    ▲接口方面,機身左側是一個USB-A 3.2 Gen1,用于接駁鼠標、U盤、A口移動硬盤等設備。

    ▲右側是雙雷電4接口(支持DP 1.4+PD充電)、HDMI2.1(TMDS)、3.5mm音頻插孔。單USB-A口稍有些小遺憾,好在雙雷電4的規格足夠高,借助擴展塢,即便是經常有多設備外接的情況也能滿足使用需求。注意一個細節:機身有“小翹跟”設計,打開屏幕可同時墊高機身,有利于增強機身散熱和提升用戶的打字舒適度。

    總體來看,靈耀14 2024稱得上是一款高顏值的精致機型,輕薄好攜帶。不過有一點我也要提醒一下大家:使用時機身比較容易沾染指紋,要想保持靚麗好看,用戶需注意經常擦拭來保持機身的清潔。

    Ultra 7 155H實戰測試:超輕薄本也有了強勁性能

    靈耀14 2024搭載的第一代酷睿Ultra 7 155H隸屬于H系列,代號Meteor Lake,基礎功耗28W,具備6P+8E+2LPE的核心數量,最高睿頻4.8GHz。相較之前的英特爾CPU,第一代酷睿Ultra進行了變革與創新,采用的是分離式模塊設計,由四大模塊構成——計算模塊、IO模塊、SoC模塊和圖形模塊。

    ●計算模塊:大家所熟悉的傳統性能核(P-Core)和能效核(E-Core)都采用了全新的微架構,并首次引入了Intel 4制程工藝打造,相比Intel7,英特爾表示,Intel 4的能效提升了約20%以上。舉個簡單的例子,以往像靈耀14 2024這類機身極為輕薄的機型,原本搭載的基本是酷睿P或者酷睿U處理器,但現在,它們能裝載上了酷睿Ultra H處理器。

    ●IO模塊:這個部分功能相對簡單,集成了Thunderbolt4和PCIe5。

    ●SoC模塊:該模塊即是酷睿Ultra處理器的創新重頭,引入了全新的“低功耗E-Core”。這兩個核心的作用是干嘛的呢?主要應對一些超低負載應用(目前的典型應用是視頻播放),以此來延長筆記本的續航能力。

    另外,繼CPU中央處理單元、GPU圖像處理單元后,現在處理器里又多出了NPU神經網絡處理單元,NPU的作用主要是加速AI應用的運算,可構建起“NPU+CPU+GPU”協同工作的生猛形態,AI應用的效率會大幅提升。

    ●圖形模塊:酷睿Ultra的核顯采用了Arc銳炫核顯,相較于之前使用的Iris Xe核顯,每瓦性能號稱翻倍!而且還支持光線追蹤,并針對DX12U進行了優化,支持倍幀功能,還有移動端獨享的一個新特性“Out of Order Sampling”。簡而言之,核顯性能也是酷睿Ultra處理器的重點升級之處。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酷睿Ultra的實際表現。考慮到相較以往同類型輕薄本常見的酷睿P處理器,Ultra 7 155H的基礎功耗同樣是28W。所以在下面的性能對比測試中,牛叔加入作為參考的是功耗類似、產品類似的第13代酷睿P處理器輕薄本實測數據,也就是產品對位對比。

    小提示:酷睿Ultra處理器仍然是“千機千面”,每一臺機型都有其設定的性能釋放水平,有標準功耗機型,也有超標性能釋放機型,因此下面的跑分僅代表測試機型的性能表現。

    處理器基準跑分

    處理器基準測試中,以大家熟悉的Cinebench R23多核測試來看,靈耀搭載的第一代酷睿Ultra 7 155H跑到了15044的高分!相比同類型輕薄本原本10553的跑分,提升幅度達到了42%左右!這個幅度無疑是十分巨大的,尤其是當你考慮到靈耀筆記本的重量僅為1.19kg、機身厚度僅為13.9mm時——第一代酷睿Ultra的意義就更加凸顯了出來,讓這類超輕薄產品范疇的機型也能實現強力的性能輸出!此外,其他多核基準測試跑分也有40%左右的性能提升,也證明了這點。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要想跑到15044的多核分數,對于靈耀14 2024以及類似的超輕薄產品的確是存在著前提條件的:爆發功耗得足夠高!以靈耀14 2024為例,該機在跑Cinebench R23多核測試時,處理器功耗變化為50W~35W。這也說明了另一點:只要產品的散熱規格跟得上,Ultra 7 155H的性能上限也有更多的“解鎖”空間。此外,高爆發功耗對于日常應用而言的意義是,在打開大型軟件時可以提供強力的性能支持。

    處理器滿載渲染測試

    與跑分測試不同的是,滿載渲染測試考查的是筆記本的長期持續輸出性能表現,測試項目為blender渲染,渲染項目為Classroom,最終該機耗時為9分18秒,此外,在試驗特性下渲染,該機耗時為8分29秒。在運行中我們觀察到,該機長期滿載的輸出功率為28W,也就是Ultra 7 155H的基礎功耗,在長期滿載中,屬于標準性能釋放。作為參考,30W功率輸出的12核16線程的酷睿P耗時9分59秒。較長時間的測試就沒有短時基準測試的提升幅度那么大了,主要原因是,筆記本的功率輸出限制到了28W。當然,相比30W的酷睿P處理器而言,效率還是要更高的。

    試驗特性渲染測試結果

    辦公應用測試

    在實際應用中,靈耀這類輕薄本最為普遍的真實應用需求其實還是比較輕度的Office辦公、網頁瀏覽、視頻播放等應用,包括大家熟悉的Office三件套(Word、Excel、PowerPoint)等。

    ▲PCMark10的辦公性能測試包含了常用基本功能(程序啟動、視頻會議、網頁瀏覽)、生產力(表格和文檔)、數位內容創作(照片編輯、渲染和視頻編輯),是多次重復測試求得較為準確的數據。華碩靈耀14 2024的分數是6715,表現很不錯,作為參考,12核16線程酷睿P輕薄本的總分是5912,說明在日常輕度辦公使用中,Ultra 7 155H性能表現更強。

    ▲WebXPRT4,一個執行6類工作負載的在線辦公測試項目,靈耀14 2024的分數是322分,算是比較高的分數了——之前我們測試過的一款8核16線程U處理器輕薄本分數是255分。

    ▲SSD測試,TLC顆粒,PCIe4.0,跑分不錯,日常使用響應疾速。

    CPU測試小結:從靈耀14 2024搭載的第一代酷睿Ultra 7 155H實測表現來看,其性能表現非常不錯,能輕松勝任辦公應用中的多任務處理。另外有一點值得重點強調,以往的輕薄本要想搭載H處理器,基本得是重量在1.4kg以上的機型才行,但現在靈耀14 2024這類1.19kg重量的14英寸本也能搞得定了,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超輕薄本上的性能天花板。那么可以預見的是,在酷睿Ultra處理器系列產品中,未來我們會見到更多的高性能+輕薄兼顧的筆記本。

    Arc銳炫核顯測試:性能翻倍,搞定AI加速

    酷睿Ultra的核顯采用了Arc銳炫顯卡,具備128個EU。靈耀14還為Ultra 7 155H核顯配備了32GB LPDDR5X的大容量內存,并且頻率高達7467MHz,從參數來看就十分給力,那么它的實際性能表現還有沒有驚喜呢?

    圖形性能測試

    ▲先看看基準跑分,上圖是大家熟悉的3DMark Time Spy場景測試,靈耀14 2024的顯卡得分為3444。作為參考,上代i7 13700H的核顯跑分大概是1750分上下,新一代核顯基準跑分基本實現了翻倍!并且已經接近入門級獨顯50W款的GTX 1650的表現了!性能提升十分可觀。另外,大家知道,在此之前筆記本上最強的核顯是780M,它的跑分大概是2800分——顯然,這一次它也被Ultra 7 155H碾壓了,亦標志著酷睿核顯再次回到了筆記本平臺的領先位置。

    ▲接下來是游戲實戰體驗,《LOL》是全球熱度最高的電競游戲之一。測試之前的酷睿核顯輕薄本時,我們都建議大家在FHD全高清分辨率下運行該游戲,不過到了強勁的Ultra 7 155H身上就無需再降低分辨率了:實測在2880×1800分辨率下,靈耀14 2024運行《LOL》最高畫質10分鐘的平均幀速是123fps,非常流暢。

    AI性能測試

    AI是時下最為火熱的風口領域,Ultra 7 155H的Arc銳炫核顯表現怎么樣?

    ▲先來看看量化的AI推理算力測試。我們使用了UL PROCYON的AI推理測試模塊來進行測試,這是目前Windows環境下唯一的量化AI推理算力測試軟件,該機的跑分是403分,大家還記得第13代酷睿核顯筆記本的跑分是多少嗎——131分,該機有超過3倍的性能提升!顯然,酷睿第一代Ultra處理器的AI性能已經輕松碾壓了前代輕薄本處理器,面對未來愈加流行的AI應用也更加得心應手。

    ▲Stable Diffusion是當下非常流行的AI創作工具,安裝完成Stable Diffusion和WebUI配置后,默認配置下運行AI文生圖,最終生成效率為單張圖93秒左右,相比上一代200秒左右的出圖效率提升很明顯。另外,如果采用CPU運算,那么則需要耗時223秒左右。由此可見,如果要用輕薄本完成Stable Diffusion本地出圖任務,那么酷睿Ultra核顯會是一個高效的選擇。

    核顯測試小結:Ultra 7 155H的核顯圖形基準跑分相比上代核顯翻倍,還具備對于輕薄本來講已經算是很出色的本地AI加速性能,對于移動辦公用戶的輕量級AI出圖需求來講具備非常高的實用價值。

    2.8K 120Hz OLED華碩好屏:顯示細膩,體驗舒適

    人機交互方面,屏幕是筆記本電腦和用戶最重要的交互渠道,屏幕的規格和素質,會直接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在這點上,靈耀14 2024表現非常出彩,一方面是源于其屏幕素質高,另一方面,則是其屏幕的附加功能/保障也非常全面。

    屏幕的具體參數是:2880×1800分辨率,支持120Hz VRR可變刷新率,響應時間0.2ms,宣稱100%P3廣色域,且支持10-bit色深和色域切換,有DisplayHDR True Black 600認證,支持HDR視頻等內容瀏覽,具備TüV硬件級低藍光無頻閃認證、SGS Eye Care護眼認證、HDR下支持全亮度DC調光。

    ▲實測色域(原生色域顯示模式):100%sRGB、99.9%P3、91.2%的AdobeRGB,妥妥的廣色域屏,作為對比,普通高色域屏筆記本能達到100%sRGB色域,但P3色域覆蓋一般只有75%左右,意味著用該機做一些視頻編輯、圖片后期等創作應用也是可以勝任的。

    ▲有的小伙伴擔心Windows在部分使用場景下原生色域太廣,導致畫面飽和度過高怎么辦?上面提到過,它是支持色域切換的,很簡單,在內置應用“華碩管家”中切換即可。切換到sRGB色域下再進行測試,此時結果是:98.7%sRGB、71.4%P3、69%的AdobeRGB,效果很明顯,這就是該機屏幕功能全面的證明之一。

    ▲色準測試,P3色域下平均△E為0.78,最大值也只有2.15;切換到sRGB 色域,平均△E為0.82,最大值2.03,機器內的校色文件顯示出了效果,保障用戶所見所得,做視覺創意類時不用擔心偏色的問題。

    ▲亮度方面,SDR模式下大概是400尼特。開啟HDR后,峰值亮度達到了636尼特,欣賞HDR視頻可以提供優秀的明暗對比畫面。

    ▲實際顯示效果如何呢?我們找來了一臺普通高色域LCD屏筆記本作為對比,可以看到在播放HDR視頻時,左側的靈耀14 2024,明暗對比更加通透,而右側普通LCD屏略顯發灰。

    ▲同樣的,仔細觀察之下,你會發現右側的LCD屏畫面有些泛白,左側的靈耀14 2024屏幕中對比度更高、顏色層次更豐富。

    靈耀14 2024屏幕支持最高120Hz刷新率(支持智能刷新率切換),而且由于OLED面板特性,其屏幕響應時間為0.2ms,可保證日常使用中的窗口拖動、網頁滾動流暢無拖影。

    ▲TestUFO可以識別顯示器刷新率并匹配相應的幀率,左側是靈耀14 2024的120Hz OLED屏,右側是普通筆記本的120Hz LCD屏。從實拍中可以看到,同樣的刷新率下,120Hz OLED屏的顯示效果更為清晰流暢,而120Hz LCD屏下則有明顯的拖影。

    另外,說到OLED屏,部分小伙伴擔心出現燒屏的問題,對此,就要提到華碩OLED屏筆記本的多重保障功能與措施了:包括出廠默認采用Windows深色模式、具備三星OLED老化優化技術、默認采用OLED屏幕保護以及加入屏幕保護程序“華碩OLED Care”,例如像素偏移、像素刷新等等,可有效保障OLED屏使用壽命。同時在售后方面,針對該機,華碩還推出了無憂換新:購機一個月內出現亮點免費換屏,標準保修期內(屏幕標準保修期限為24個月),非人為損壞導致屏幕出現殘影可免費更換新屏幕。

    所以,談到選OLED屏筆記本這個問題,盡管各家品牌的筆記本屏幕參數可能相差不大,但目前華碩仍有功能和保障方面的優勢,并且具備色域切換這一撒手锏功能,更值得優先考慮。

    其他體驗:揚聲器音量大,續航超給力

    靈耀14 2024采用了超線性立體聲揚聲器,支持Smart AMP智能功放,支持比全景聲&哈曼卡頓認證音效,實際體驗也相當不錯,聲音洪亮,輕松就能滿足用戶的日常看視頻、聽音樂需求,比如在室內觀影,40%左右的音量就很充沛了——熟悉筆記本的小伙伴都知道,華碩高端筆記本的揚聲器表現一般都不會讓人失望。

    該機內置75Wh長壽命大容量電池,實測在70%屏幕亮度、40%音量設置下,關閉WiFi開啟節能模式,連續播放本地720P視頻10小時候剩余電量還有55%,由此推測,該機的本地視頻播放續航能力能達到20小時以上,妥妥的超長續航。同時,牛叔也測試了該機的PCMark10現代辦公續航測試,依然是70%的亮度設置,連上WiFi模擬用戶日常使用情況,最終該機的續航成績是16小時12分鐘,滿足日常8小時輕度辦公使用可以說綽綽有余了。看來,得益于LPE核的加入,酷睿Ultra的續航表現是相當給力了。此外,該機還支持充電寶供電,緊急補能更方便。

    智能應用方面,該機內置了Intel Unison,這是Intel的多設備協同,不管是ios或者Android用戶安裝配對以后,可實現電腦和手機設備之間的文件快速傳輸、通話、查看短信、查看手機圖庫等功能。從牛叔測試來看,不與筆記本處于同一局域網時,傳輸速度在5MB/s左右,傳小文件時能省一根數據線,還是挺方便的。

    滿載考機測試:持續性能釋放28W,C面溫度很低

    接下來再看看靈耀14 2024的考機表現。室溫24℃左右,高效模式下,對該機進行單考處理器測試,持續時間1小時,情況表現如下所示:

    CPU:Ultra 7 155H的穩定功耗為28W,溫度約73℃,考機時P核頻率約2GHz,E核頻率約1.7GHz,LPE核頻率約1.1GHz,屬于標準的TDP性能釋放水平,也符合該機1.19kg的機身重量。

    風扇噪聲:滿載時用戶位風扇噪聲大概是44分貝,能聽到風扇正常運轉的聲音,不算吵鬧,比一些考機46分貝的第13代酷睿H處理器輕薄本要低一些。

    C面溫度:熱量堆積區域在鍵盤YU按鍵附近,整個按鍵區域最高也不到40℃,基本沒什么明顯的熱感,重度使用時也完全不用擔心C面會熱。

    總的來說,靈耀14 2024的持續考機功耗是28W,屬于標準性能釋放,高負載下能聽到不算吵的風扇聲音,C面溫度很低表現不錯。

    總結:高效而精致的長續航輕薄本

    作為首批上市的酷睿Ultra處理器筆記本產品之一,靈耀14 2024優秀的綜合素質值得肯定!從我的使用感受和測評數據來看,它是一款將1.19kg輕薄機身、16小時超長續航、2.8K 120Hz OLED屏+超線性立體聲揚聲器優異視聽完美融合的精致機型。并且在第一代酷睿Ultra 7 155H的加持下,該機還具備強勁的爆發性能和高效的辦公應用體驗,稱得上是配置無短板,體驗有保障。

    而酷睿Ultra 7 155H也展現出了強悍的實力。相較以往的筆記本處理器,酷睿Ultra進行了大幅度的變革與創新,不僅采用了全新的制程工藝和微架構,而且加入了全新的低功耗E核與NPU處理單元,煥裝了Arc銳炫核顯。讓筆記本處理器中原本較為薄弱的圖形性能、AI性能等得到了大幅度增強,全方位地提升了筆記本的應用性能,并使得超輕薄本也能輕松壓住標準TDP的酷睿Ultra H處理器。

    當然,挑剔的看,靈耀14 2024也有些許不足:它的外殼容易沾染指紋需要用戶經常注意打理清潔,另外如果USB-A口再多一個就完美了。

    最后,購買建議方面,如果你對輕薄本的機身造型、屏幕顯示效果、揚聲器以及續航要求非常高,那么華碩靈耀14 2024就是一款為你量身打造的產品,它的表現值得推薦。

    碩主板怎么搭配PU?華碩主板等級分類。

    到了主板選擇第二期,華碩主板等級分類。華碩主板主要分四大類:入門比、性價比大師系列、prime中端顏值TUF系列、高端輕奢ROG猛禽系列、STRIX旗艦信仰ROG玩家系列。

    ·首先先講英特爾CPU的主板,想聽AMD主板的可以往后滑。

    →首先大師系列最具有性價比,其中最蓋三兄弟的是杠f、杠二、杠d,這三款主板都是閹割了部分功能和供電,一般用于低端的CPU。例如華碩大師H610M杠f與i3、12100F可以搭配使用。

    →其次是杠E和杠k,H610M杠k去掉了部分功能和規格,供電卻沒有砍,性價比高,搭配i5的12400F是劃算的。

    →杠yW杠a杠plus屬于大師系列高端的了,華碩B760M杠ayw比B760M杠k增加了散熱,杠a的主板價格普遍偏高。當然一分價錢一分貨,貴的東西也帶來了更好的品質。

    →H610M杠a適合i5的12400F、12490F、13400F、13490F,當然B760M杠a也適合這四款CPU。

    它倆有什么區別?區別就是760主板比610主板的擴展接口要多一些,而且B760內存頻率可以用3600頻率,大家按預算來安排。

    →最后是杠plus,這個就是大師系列的ATX大版,就像蘋果15和蘋果15plus的區別。

    入門大師系列講完了,你真棒!最難區分的大師系列你已經學完了。

    ·接下來是終端TUF系列,TUF系列也是華碩顏值的入門款,喜歡顏值但預算有限的可以選了。

    →首先是杠plus。

    ·杠plus有ATX大版和Matx中版,其中帶Gaming的杠plus就是我們所熟悉的重炮手,不錯的做工與用料,i5、i7都可以帶tuf,Z790 plus大版更不用說了,也是都可以帶TUF。

    ·杠E是供電閹割版,價格高的同時還降低性能,我發現很多線下店會推這一款,大家一定擦亮眼睛,不推薦。

    ·杠pro是特別加強版,也是ATX大版,和吹雪差不多,但顏值卻沒吹雪高,價格相差幾百塊錢,大家酌情考慮。

    ·接下來是高端輕奢ROG猛禽系列,大家經常聽到的吹雪就是這個系列,杠a就是大板吹雪,杠g就是中板版型小吹雪,杠h就是黑色吹雪,吹雪系列顏值高性能強,顏值黨放心入。

    ·杠f在供電用料上更強,R杠1是旗艦型號,這兩款富哥哥富姐姐入I719都能帶后綴,是i的是ETAX小主板,杠p是吹雪閹割后的入門款。

    ·最后就是旗艦信仰ROG玩家系列,這部分就是顏值和性能的天花板,每一款都在5000人民幣以上,其中hero是黑色基礎款,APEX是超頻款,EXTREME是旗艦款,formula支持分體式水冷,extreme,glacial是至尊旗艦冰川版全水冷覆蓋。

    AMD搭配的華碩主板推薦我也放在這了,由于主板太多,我怕弄混,這樣方便大家觀看。

    好了這期視頻已經講完了,下期視頻我們來講講微星主板的等級分類,大家可以點點關注,讓我們期待下一期視頻。

    2015年前后萌芽到2019年落地,英特爾創意設計PC經歷了四年的厚積薄發,一舉解決了文創人群“選電腦難”的問題。

    “創意設計PC”概念從誕生到最終的落地,有一批默默無聞的人在背后付出了諸多努力,也得益于像華碩這樣的具有創新精神的PC廠商參與其中。它絕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概念,也不是拍腦袋想出來的細分品類,而是經過持續性的嚴謹測試、經過與業內專家反復研討、以及不斷接收、分析業內用戶深度反饋而打造出的一個全新細分市場。

    時下,越來越多的專業創意設計PC登臺,使得這個新興市場越發熱鬧起來。

    2020開年,華碩就為我們帶來了一款重量級產品——華碩ProArt Q17。ProArt是華碩旗下面向設計師人群的品牌,專門為內容創作者設計產品。每一款ProArt產品都融入了華碩的創新設計和尖端技術,力求為用戶提供專業的、優秀的綜合體驗。

    本次我們拿到的這款ProArt Q17,其總體包括以下九項特性:

    華碩ProArt Q17設計師筆記本電腦特性

    在本篇評測過程中,筆者會帶著大家一步步深入到這款產品的每一個細節當中,進而能夠充分了解這款產品。

    ·專業不失優雅的外觀設計

    ProArt Q17整體設計靈感來源于耐用的公文包,擁有星空灰和青石灰兩種配色可供選擇。總體設計簡約大氣,做工質感一上手就能感覺到非常的出色,可以說是華碩認認真真打造的一款專業級產品。

    機器的頂蓋和D面都采用了鋁合金材質,面板邊緣采用了晶鉆切割工藝打造,為簡約的設計增添了一抹時尚的韻味。

    其頂蓋表面采用了斜向的拉絲紋理做裝飾,整體質感較為硬朗,有一種沉穩的商務氣息。同時,機器的整體做工非常精良,面板切割嚴絲合縫,質量上乘,無愧于“ProArt”這樣的命名。

    雖然是一款17英寸大屏幕筆記本電腦,但是由于其采用了5.3mm窄邊框設計,所以整體機身尺寸只有傳統的15.6英寸筆記本大小,在視覺體驗和尺寸上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同時得益于18.4毫米的機身厚度,讓這款17英寸筆記本看起來并不顯得笨重。而且這樣的厚度也造就了ProArt Q17全球范圍內最纖薄Quadro專業圖顯平臺的名號。

    掀起屏幕,整個C面映入眼簾。由于并未設計獨立的數字鍵區,所有整個C面顯得非常開闊,完全沒有局促的感覺。另外先別急著為沒有獨立數字鍵區開噴,因為華碩將數字鍵區與觸控板進行了結合,通過觸控板右上角的開關可以一鍵開啟。同時,在數字鍵區開啟的狀態下,觸控板本身的功能并未被取代,用戶仍然可以進行觸控板操控,這一細節考慮的非常周全,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煩。

    此外可以看到,ProArt Q17整個C面采用了兩種風格的面板打造,鍵盤周圍采用了金屬面板噴砂工藝,下方的腕托區域采用了塑料材質、并在表面設計了斜向紋理,既美觀的同時又能夠增強手腕部分的摩擦力和舒適度,使整體的使用體驗更加舒適。

    另外,在C面左上角設計有鍍鉻表面的矩形電源鍵,電源鍵左側為揚聲單元區域,左側腕托左上角配置了一枚指紋識別器。

    為了給用戶帶來更好的安全性和便利性,ProArt Q17利用鍵盤的F9、F10、F11和F12四個鍵,設置了關閉攝像頭/麥克風快捷鍵、設置了系統鎖定快捷鍵和快速截屏鍵,在我體驗ProArt Q17的這幾天里,后兩個按鍵的實用性非常高。而對于一些經常參加視頻會議的用戶來說,關閉攝像頭/麥克風兩個快捷鍵的實用性也不言而喻,同時還能夠增強安全性,有效保護用戶隱私。

    ·搭載滿速雷電3與SD 4.0讀卡器 支持Wi-Fi 6

    作為大尺寸產品,同時又是設計師定位的產品,在接口擴展性上自然要有足夠可靠的表現。機身左側配有安全鎖孔、電源插孔、滿速雷電3接口、標準HDMI接口、USB 3.1 GEN 2接口、3.5mm耳麥插孔以及標準的SD 4.0/UHS II讀卡器。

    這里需要的關注的自然是滿速雷電3接口了。它可以達到40Gbps的傳輸速度,而且兼容DP 1.4標準,加上旁邊的HDMI 2.0,可以輕松實現多屏輸出。

    此外,SD 4.0讀卡器也是一大亮點。相對于普通SD讀卡器來說,SD 4.0/UHS II讀卡器能夠達到312MB/s傳輸速度,傳輸高清視頻或大型圖像文件只需幾秒鐘,非常適合攝影、影視行業的用戶使用。

    機身右側配有兩個USB 3.1 GEN 2接口,雖然它們的速度沒有雷電3快,但是標準的TYPE-A,以及10Gbps的傳輸速度對于現在的用戶而言無疑是既方便又實用。

    除了外部的豐富接口帶來出色擴展性和連接性之外,ProArt Q17還內置了雙頻Intel AX200 Wi-Fi 6(802.11ax)無線網卡,速度高達2.4Gbps,傳輸速度是Wi-Fi 5(802.11ac)的3倍,帶寬是Wi-Fi 5(802.11ac)的4倍,能夠有效降低網絡延遲,配合華碩自家的Wi-Fi 6路由使用效果更好。同時,網卡內建藍牙5.0,與藍牙設備的適配更加穩定。

    ·PANTONE認證 100% DPI-P3色域顯示屏

    17英寸對于設計、文創類用戶來說是視覺體驗極佳的尺寸,配合1920×1200分辨率可以達到舒適的視覺體驗,而且不需要拉高分辨率縮放,就按照100%比例顯示也不會像小尺寸屏幕那樣看不清楚。同時,180°開合使其具有更好的內容分享體驗。

    這塊屏幕采用了16:10比例,縱向視野更開闊,對于修圖、文檔處理等工作會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同時這塊顯示屏通過了PANTONE認證,該認證是國際性的色彩權威認證,說明其顯示屏素質非常出眾。目前來看,市場上通過PANTONE認證的創意設計PC屈指可數。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塊屏幕的實際素質到底如何?

    首先來看色彩精確度,通過48色測試標準可以看到,ProArt Q17屏幕色準平均ΔE值為1.75,整體表現非常不錯,達到專業級顯示器水準。

    色域覆蓋方面,這塊屏幕支持100% DCI-P3色域,100% sRGB色域,88% AdobeRGB色域以及86% NTSC色域,四大色域覆蓋范圍非常廣,適合各類設計用戶使用。從色準和色域覆蓋來看,ProArt Q17這塊顯示屏已經達到專業水準。

    ·配備至強E-2276M處理器

    華碩ProArt Q17配備了專業級的英特爾至強E-2276M處理器,這顆處理器基于14nm制程工藝打造,主頻2.8GHz,睿頻加速4.7GHz,采用6核12線程設計,三級緩存12MB,標準TDP 45W。從規格來看,這顆處理器與消費級的英特爾酷睿i7 9750H處理器相仿,只是在主頻和睿頻方面比i7 9750H高0.2GHz。

    當然,至強E-2276M處理器還擁有酷睿i7 9750H處理器沒有的一些特性,比如支持vPro技術,支持ECC內存,支持Intel TSX-NI指令集(該指令集可以大大提升多核心的數據處理效率)等等。

    我們使用CINEBENCH R15和R20分別對其進行了單核、多核性能評估,結果如下:

    在CINEBENCH R15測試環境中,英特爾至強E-2276M處理器單核得分201cb,多核得分1319cb;CINEBENCH R20測試環境中,其單核得分464cb,多核得分2701cb,相對于酷睿i7 9750H處理器來說,單核和多核性能都更強一些。

    ·雙通道64GB ECC內存

    至強處理器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支持ECC內存。與普通內存相比,ECC對于專業用戶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它能夠進行CRC校驗并用于檢查編碼錯誤,常在數據量龐大的服務器中運用,可以有效避免“比特反轉”問題的發生,使得系統運行更加安全穩定。

    華碩ProArt Q17搭載了2×32GB DDR4 2666 ECC內存,以下是其讀寫、拷貝與延遲性能的測試結果:

    ·2TB Raid 0固態硬盤

    配置豪華是ProArt Q17的主要特點。除了至強處理器、64GB ECC內存之外,它還配備了2TB Raid 0固態硬盤。通過軟件測試可以看到,Raid 0之后讀寫性能幾乎翻倍,1GiB數據、5次測試之后,隊列深度32、線程為1的情況下,讀取速度高達6256.5MB/s,寫入速度高達2994.6MB/s;4KiB、隊列深度8、線程為8的情況下,讀取速度高達1437.4MB/s,寫入速度高達1367.6MB/s,性能表現卓越!

    從處理器到內存、再到硬盤,華碩ProArt Q17全方位的解決了系統、軟件運行速度和穩定性的問題,這使得這款產品在使用時完全感覺不到卡頓,運行極其流暢。

    ·Quadro RTX 3000 Max-Q專業圖顯

    事實上,ProArt Q17從配置來看即便是作為專業工作站也綽綽有余,尤其是在搭載了NVIDIA Quadro RTX 3000 Max-Q獨顯之后更是如此。Quadro是NVIDIA旗下的專業圖形顯卡品牌,雖然通過常規測試其性能往往與GeForce顯卡差不多,但在實際應用中,Quadro顯卡在渲染、多屏輸出等功能性方面,卻有著GeForce顯卡所不具備的專業優勢。比如某些設計類軟件所制作的3D素材,必須要使用Quadro圖顯才能很好的完成渲染工作,普通GeForce顯卡可能會造成素材細節的丟失。

    ProArt Q17搭載的NVIDIA Quadro RTX 3000 Max-Q擁有1920個流處理器、6GB GDDR6顯存、192bit顯存位寬。由于支持光線追蹤,因此它還擁有30個RT核心和240個Tensor核心,總體性能非常不錯。

    使用3DMark軟件測試,我們可以看到其Time Spy圖形性能5201分;FireStrike Extreme圖形性能6402分;Port Royal光追圖形性能2916分。基準性能要比GeForce RTX 2060低一些,不過Quadro顯卡主要用于專業領域,這里的分數大家只作為參考看看就可以了,因為它的價值并不在這里。

    ·各項專業測試

    了解了各項主要硬件的基準性能之后,我們再來看看ProArt Q17在專業應用領域的表現。在專業應用測試中,我選擇了渲染、視頻轉碼和Premiere實際應用進行了測試和體驗,結果如下:

    Octanebench是一款強大的渲染測試工具,我們所用的最新版Octanebench 4.0以GTX 980獨顯作為性能參照。從測試結果來看,Quadro RTX 3000 Max-Q性能和效率遠超后者,能夠在渲染加速中帶來更為高效的表現。

    H.264轉碼是視頻剪輯中常見的應用,ProArt Q17強大的處理器、內存、硬盤和顯卡能夠保證這一任務的高效進行。

    作為強勁的生產力工具,擁有64GB超大容量內存的ProArt Q17非常適合做視頻剪輯類的應用,利用顯卡加速,我們將一段大碼流AVI格式4K視頻做簡單調色之后,輸出為H.265編碼視頻時,大概所用時間僅為1分03秒,效率非常高。同樣操作放在16GB內存的普通酷睿電腦上,耗時超過2分鐘。

    ·散熱效率不錯 性能輸出穩定

    最后來看看散熱。

    擁有如此高效的硬件,如果散熱沒做好的話,在實際應用中也是白搭。ProArt Q17內部采用五銅管雙風扇散熱模組,機身尾部和側面左右區域均有出風口。此外還配有83葉片、0.25mm扇葉風扇,實際效率如何呢?一起來看看。

    從測試結果來看,在AIDA 64 FPU和Furmark雙拷機測試中,核心溫度平均為80℃左右,處理器TDP穩定在45W標準水平,顯卡溫度保持在69℃,整體散熱效率極佳,充分做到了散熱和性能輸出的均衡。

    ·ProArt Q17——強悍生產力工具

    雖然價格高達29999元,但是華碩ProArt Q17豪華的硬件配置、出眾的做工品質完全符合這樣的價格定位。而且對于專業領域的用戶來說,29999元的高端生產力工具真的不算貴。

    總體來說,華碩ProArt Q17是一款強悍的專業生產力工具,至強E-2276M處理器、64GB ECC內存、2TB Raid 0固態硬盤、Quadro RTX 3000 Max-Q獨顯都體現了它的強悍與專業,毫無瓶頸的硬件配置使其在應對高強度的3D渲染、建模、4K/8K視頻渲染等任務時,依然能夠游刃有余,大幅提升用戶的工作效率,單單是這一點,就使其足以成為專業用戶的強勁生產力平臺。

    (7359279)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