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ralic Altair G1應是目前市面上同價位中帶最好的流媒體播放器。論功能,論性能,論設(shè)計,論實用,論操作,它都是第一。
說起我與Auralic結(jié)緣,時間要拉到2018年初。我在試用過Vega G2和Aries G2之后,就請朋友幫忙引進Aries Mini。Aries G2雖好,我卻負擔不了,Aries G2最大效益是要結(jié)合Vega G2,以Auralic自家的Lightning Link連接,這樣花下去可是一大筆錢。我有DAC,需要的就是一臺數(shù)位轉(zhuǎn)盤,這樣我就可以跳脫電腦這最弱的環(huán)節(jié),提升家中系統(tǒng)數(shù)位流媒體播放的效果。Aries Mini可說是Auralic最超值的產(chǎn)品,我比較過,同價位里,Aries Mini也是冠軍。
此后,我又陸續(xù)寫了好幾篇Auralic器材的報道和評論。不過,在我點評Auralic眾多器材中漏了一個,我知道它,卻沒試過,那就是Altair。Altair是一臺帶有流媒體功能的DAC,像是把Aries和Vega合成一個,具備有線、WiFi和藍牙功能,又兼容了Auralic引以為傲的搭載飛秒級時鐘的DAC。去年,一位朋友想找?guī)Я髅襟w的DAC,問我選什么好。我列了幾臺他預算內(nèi)的選擇,試聽后,憑感覺選的就是Altair。
當然,朋友買的Altair是舊版的,我這次選的則是今年新出的Altair G1,是Auralic全面改版的其中一塊拼圖,拼的位置,則是預算有限、務實主義的用戶。因此,如果你是這樣的人,又喜歡聽音樂,這Auralic Altair就值得你留意了。
Auralic現(xiàn)階段的器材長相幾乎一樣,厚實的鋁合金機箱,霧黑的漆面處理,看起來簡約典雅。較高階段的G2系列(現(xiàn)為G2.1)旋鈕與機身同為黑色,G1系列則將旋鈕顏色改為銀色。Auralic器材最迷人的就是前面板當中的4吋銀幕,解析度更高達300ppi,這幾乎就是iPhone銀幕的等級。別說Altair G1所處的價位帶,就把所有流媒體器材一起比較看看,大概除了Naim Uniti系列與它有的比,還很難找出有誰家的屏幕堪比Altair G1。
豐富的界面是Altair G1最引以為傲的地方。有多豐富呢?你可聽好:它有AES/EBU輸入,有同軸,有光纖,有流媒體用的USB type B,有外接硬盤的USB type A,有RJ45網(wǎng)絡接口,有三頻WiFi。夠不夠多?輸出呢,RCA和XLR各一組之外,前面板上還有一組6.3mm的耳機輸出;你要接音響系統(tǒng),或是接耳機聽都可以。
至于它的數(shù)位處理核心,Altair G1采用Auralic自家開發(fā)的Tesla G2平臺,其處理器比起我用的Aries Mini內(nèi)置的Tesla G1平臺,效能提高了50%。又增加了一倍的記憶體的容量,使新的Altair G1更勝第一代。
此外,Auralic為Tesla G2的數(shù)位處理平臺增設(shè)了1GB的快速記憶體,這一方面有效降低了網(wǎng)路的阻礙,一方面則有助于音質(zhì)的提升。音樂訊息送播放后,會先存入緩沖記憶體,Tesla G2平臺會進行多次的資料比對,確認數(shù)位資料的時間序后,再往前送去DAC解碼,如此一來,大幅降低了時間誤差的發(fā)生。
在時間處理方面,Auralic在Altai G1里加裝了雙72飛秒的時鐘,而且特別有一個低噪音的3uV的電源供應器負責供電,以將相位噪音降至最低,并且嚴加控管時鐘的溫度,以維持其精準性。
在透過電腦USB的傳統(tǒng)流媒體路徑上,Auralic的ActiveUSB技術(shù),現(xiàn)已進化到第二代。此技術(shù)強調(diào)USB的非同步傳輸,并且透過re-clock的時鐘控制,強化聲音的精準性,降低時基誤差。此外,ActiveUSB技術(shù)也阻隔了USB線的電源,而是改用Altair G1自身的Purer-Power線性電源。因此,如果你連接電腦,就不怕來自電腦帶噪音的音樂訊號被傳送過來。
Altair G1搭載了Auralic的Purer-Power技術(shù),內(nèi)置的線性電源模組,可以有效降低直流噪音最高達90dB,其中,特別訂制的環(huán)形變壓器采特殊繞線,振動更低,通過的噪音僅不到1uV。這樣一來,噪音少了,音樂的細節(jié)就更豐富清楚。
除此之外,還有兩大亮點,一個是他們自行撰寫的Lightning DS工作平臺,在App Store下載了Lightning DS 的App之后,就可以在上面完整操作并調(diào)整Auralic的器材,如果擁有多部不同的Auralic,都可透過一臺平板,或一只手機操作、調(diào)整并設(shè)定。Lightning DS除了可以連接網(wǎng)路電臺、本地的音樂服務,還可對外連接Tidal、Qobuz等流媒體服務。選曲、播放、音控、編寫播放清單,都可在上面完成。而在設(shè)定頁面里更有多重設(shè)定,你大可慢慢探索。
第二個有趣且特別的,就是Altair G1背后的USB type A輸入,不但可以連接外接儲存裝置,更可連接外接的CD ROM轉(zhuǎn)盤。因為Altair G1內(nèi)置的Tesla運算平臺,提供了1GB的快取記憶體,作為讀取音樂資訊的緩沖區(qū),如此可以大幅降低時間誤差。這個新功能,就真的很有意思了。如今,平價CD唱盤越來越少,Auralic開出這個替代方案,讓用戶可以最少花費,換得低jitter的CD讀取結(jié)果,實為愛音樂人之福音。
Altair G1的聲音如何?干凈,但不生硬;透明,卻非無味。在近乎直接的音色中帶有一絲微微的暖意,添加了音樂的美感。質(zhì)地滑順,不干不冷,不見粗礫。不見有何頻段被刻意凸顯,收束而適中的低頻量感,讓音樂得以維持暢快和活力。細節(jié)訊息量豐富,卻又不顯得吵雜。聲音開放,流暢自然,音場的寬度和深度適中,不會過分張揚。這是一臺越聽越覺得超值的器材。
聽Patricia Petibon新出的「L’amour, la mort, la mer」專輯,第一軌是Jean Cras的歌曲「邂逅」,唱片中,樂曲開頭加入了海浪音效,那波浪沖擊海岸激放浪花,音場開闊而有深度,伴隨著笛音和風動聲響,畫面活力。隨著鋼琴伴奏展開,導入了歌唱,并且加入了口琴和小提琴的伴奏。器樂的質(zhì)感溫暖飽滿,透露出Sony錄音的特征。Petibon的歌聲圓潤清甜,形體凝聚而飽滿,轉(zhuǎn)音與換氣的表情俱皆清楚。結(jié)尾處,Petibon在一段漸弱長音中幾番轉(zhuǎn)折后,加上了嘆息,那些訊息都賦予了歌曲前后呼應的美感。聽Faure的Au bord de l’eau「在水邊」一曲,簡單的歌曲,意境卻極美。聽Petibon唱來,那歌曲中所言花草所散發(fā)的香氣,似乎更甜更清新了。Altair G1的解析,賦予音樂夠多的訊息,它的美好音質(zhì),則讓歌唱有了人味。
Altair G1的透明和清澈,讓室內(nèi)樂聽起來格外脫俗高貴。以美藝三重奏的拉威爾鋼琴三重奏為例,第一樂章開頭,鋼琴與小提琴呼應著奏出主題,聽鋼琴左手低音和弦奏出頑固的音型,然后小提琴與大提琴再次導入主題。這畫面的透明,更顯拉威爾此一名作的美好。第三樂章的帕薩喀利亞舞曲,以聲音奏出緩慢的古調(diào)旋律,聽鋼琴在低音域低迴,大提琴和小提琴接連悠揚呈示主題。聽拉威爾在這段緩慢輕柔的舞曲中,怎么探索和聲的多端變化,并展開力度的多元層次,樂曲中段是樂章的高潮所在,鋼琴以強勁的力道,左右手分別在低音域和高音域游移,創(chuàng)造出大的對比。Altair G1表現(xiàn)起鋼琴,確實有一套,干凈而澄澈的聲底,卻又不顯干硬生澀。而且它的透明,讓大提琴和小提琴個體的聲線清晰,和聲卻又優(yōu)美。聽最后在鋼琴的導引下,音樂在低音琴弦沈吟中漸逝,真是太美了。
也因為這樣的特質(zhì),它在表現(xiàn)大編制音樂時,也能展現(xiàn)音樂的層次之美。以Michael Tilson Thomas指揮舊金山交響樂團的馬勒第五號交響曲為例,第一樂章是送葬進行曲,開頭便是小號的宣告,進行曲走著是2/2拍,配上鼓號伴奏,步履雖然整齊,卻是緩慢沉重。透過Altair G1,樂團各聲部層次清楚,音場深遠,銅管拔起之時,顯得光輝,那是旭日東升,與前頭的悲戚情緒既成對比,又加重了愁緒。 第二樂章則如暴風雨般激烈,音樂從低音部起始,然后小提琴主導性十足地加入,把緊張情緒堆高。隨后的第二主題則將情緒一轉(zhuǎn),放慢的速度,大提琴又把送葬曲帶回。情緒在此醞釀,直到力道加強后,再度聽見開頭的低音部分。這些音樂的起伏和轉(zhuǎn)折,復雜又細微,Altair G1以其6萬余的售價,卻一點無礙于表現(xiàn)這些美好,實屬難得。
放起流行音樂,Altair G1本身爽朗而敏快的特質(zhì),讓音樂聽來富有生氣。例如Sting的「Fields of Gold」,當中鼓邊敲擊聽來利落爽脆,穩(wěn)定的節(jié)奏,賦予歌曲穩(wěn)定的力量。Altair G1也讓Sting的嗓聲顯現(xiàn)出一層微微的溫暖,而且質(zhì)地滑順,十分容易入耳。這曲子里雜著口琴、吉他,還有特別的小型風笛,更有鄉(xiāng)村田園的氣息。在「Heavy Cloud No Rain」一曲里,節(jié)奏力道強了,鍵盤做出顫音琴的音色,電吉他在中段加入效果器,Altair G1把這些變化的音色表現(xiàn)的既顯溫暖,又見色彩。
正因為有著圓潤溫暖又滑順的音質(zhì),因此,就算流行音樂里元素豐富,演奏激昂熱烈,也不顯吵躁。例如,聽Steve Vai的Make a Noise專輯,鼓聲強勁有重量,貝斯飽滿有張力,而Steve Vai華麗又張揚的電吉他演奏,聽來過癮極了。
這專輯叫做Make a Noise,我在Altair G1上聽來卻一點不noisy,它以一種比較溫和內(nèi)斂的氣質(zhì),重現(xiàn)了Steve Vai性感的吉他演奏。
Auralic 自家的播放平臺Lightning DS相當實用,而且操作直接且流暢;當然,裝置的性能也會影響流暢度。唯需注意的是:它僅限在iPhone和iPad上操作,不支持Android系統(tǒng)。雖然手機方便,而且總是離我們很近,但作為遠端操作平臺,還是建議用平板電腦為宜,大畫面可呈現(xiàn)更完整的訊息,專輯封面每頁可顯示的也多。
免費的自家軟體播放,是用戶最可親的選擇。不過,如果你跟我一樣有Roon,你可以比比看,Roon放出來的效果還是勝于Lightning DS。同樣的音樂,同樣的來源,在Lightning DS下播放,音量會大一點點,但是聲音比較平面,音場開展不足,音響還會前傾。如果不比較,Lightning DS實用且好用,依然很好,跟Roon相比,我仍要回頭選Roon來播放
此外,你若想要讓音質(zhì)更好,請關(guān)閉Altair G1的藍牙和AirPlay,差別很細微,不甚明顯,卻足以讓人辨別。一旦把藍牙和AirPlay關(guān)掉,聲音的輪廓會更清楚、更立體,音樂的層次會更清楚。還有,Altair G1的屏幕除了亮度可調(diào)(七段亮度),還可以關(guān)閉。將顯示器在「空閑狀態(tài)」設(shè)定成「自動」,當你完成任何一項操作,幾秒鐘后,屏幕就會自動關(guān)閉。這時,你可以感覺音樂更透明,而且立體之余還更豐潤。同樣是微小差異,卻已足讓人驚喜。
至于四段數(shù)位濾波模式—精準(Precise)、動態(tài)(Dynamic)、平衡(Balance)、細膩(Smooth),我也一檔一檔去試了,果不其然,正如原廠所言,Smooth是「all-best」的最佳選擇。但你喜歡哪一檔,就還得自己去試了。至于它內(nèi)置的數(shù)位EQ調(diào)整,如果不用,也請關(guān)掉。
最后,我要呼應文章開頭所說的話:Altair G1是現(xiàn)階段市面上同價位帶中最好的流媒體播放DAC。它的聲音表現(xiàn)夠好,可以滿足喜愛音樂人的需要,它的功能夠多,能應付一般消費者的廣大而多樣的需求。如果你家的音響還沒有流媒體器材,不妨從Altair G1開始,恐怕你會跟我一樣,就此離不開流媒體播放,而且,也會被Auralic所說服。
形式:網(wǎng)路流媒體DAC
數(shù)位輸入:AES/EBU x1;同軸x1;光纖x1;USB x1;RJ45乙太網(wǎng)路;藍牙
類比輸出:XLR x1;RCA x1;6.3mm 耳機輸出x1
頻率響應:20 - 20KHz(+/- 0.1dB)
總諧波失真:< 0.0002% (XLR); < 0.0003% (RCA), 20Hz-20KHz @ 0dBFS
動態(tài)范圍:124dB, 20Hz-20KHz, A-weighted
支持流媒體檔案格式:無損格式/ AIFF, ALAC, APE, DIFF, DSF, FLAC, OGG, WAV, WV;有損格式/ AAC, MP3, WMA
支持取樣率:PCM/ 44.1kHz~384kHz, 32bit;up to DSD512
網(wǎng)路:802.11b/g/n/ac Tri-Band WiFi;Gigabit Ethernet
尺寸:340 x 320 x 80 mm(WxDxH)
重量:6.8 kg
售價:68,000元
<文中價格均為新臺幣為單位>
昨天,機哥收到一份超厚重大禮。
拿在手上,不僅硬邦邦,還沉甸甸的。
就是這家伙
翻譯:“1% 被選中”
天選之子的感覺有木有
來張側(cè)面圖,大家就能想象它的手感了。
沒錯,書封面寫得很清楚,這禮物是魅族 16s 旗艦手機發(fā)布會邀請函。
內(nèi)容嘛...絕對勁爆,是機哥沒見過的船新版本。
信息量有多大?
別眨眼,機哥馬上揭曉。
。
。
。
那么厚一本書,每一頁都是空白!
無字天書?可把機哥整蒙了。
機哥轉(zhuǎn)頭想問送書來的魅族小姐姐,可美人說走就走,神秘感十足啊。。
沒辦法,機哥只好自己找答案。
魅族邀請函,機哥六號線豪宅里也攢下不少。印象中,魅族家的邀請函都特別 騷氣 有創(chuàng)意,擺在家做裝飾都 hin 不錯。
So,機哥決定,從魅族之前的邀請函中,找找規(guī)律,看能不能破解這回的無字天書。
顏值鋪路,材質(zhì)先行
仔細一想,最初驚艷到機哥的魅族邀請函,是魅族 MX2 發(fā)布會那張。
就是一塊透明板子,上面刻著魅族 logo 和發(fā)布會時間。
全透明,實在太引人遐想...瞬間腦補科幻片中的透明手機。
但從現(xiàn)實想,好像不太可能。那到底是什么呢?魅族吊足胃口。
那時機哥只能在電腦前,眼巴巴地等新機上市。
當機哥一見 MX2 真機圖,瞬間明白了:
魅族 MX2 屏幕特別光潔透亮,它采用 TOL 單片玻璃觸控解決方案,在液晶屏基礎(chǔ)上加一層玻璃,讓顯示效果更清晰。
屏幕下小圓點,在玻璃中發(fā)出更魅惑的光。
還不夠過癮?上呼吸燈。
注意,這是 2012 年的機子!七年前的魅族手機就如此精致。
當年,在一眾機型里,魅族在細節(jié)上最突出。窄邊框、呼吸燈,哪個不是優(yōu)化到極致。
在安卓三大金剛的包圍下,魅族小圈圈,成為多少人心頭白月光啊!
到下一臺魅族 MX3 ,邀請函仍然是手機造型。
不過,材質(zhì)變成木頭。
而且看起來,木頭手機背部弧度,有手工痕跡。
弄啥嘞,從玻璃板到木頭手機?
后來機哥才知道,在 MX3 背部設(shè)計上,魅族老板黃章把電腦一扔,直接用木頭刻了 31 個版型。
但是捏,MX3 樣機出來后,跟定好的版型有 0.07 毫米誤差。
黃老板又去改動 18 套模具,耗資百萬,就為了一個手感的優(yōu)化。
原來,邀請函本身就是暗示,魅族百分百的工匠精神。
成品出來,比起 MX2 的方正,MX3 多了一份圓潤。
各家媒體上手感想出來后,機哥第一次知道,“溫潤如玉”還能用來形容手機的手感。
機哥年幼滴心靈,受到?jīng)_擊。
是美感沖擊。就這樣,魅族和顏值這個詞,再也分不開。
到 MX4,邀請函成了一塊塊拼圖。有不同版本,拼出來不同界面,比如錄音機、計算器、鍵盤等,代表 Flyme 4.0。
不過,這拼圖不是一般的硬紙片,而是鋁合金做成。
鋁合金的用意,還是要到真機上手才知道——是鋁合金中框。
這樣一來,機身整體金屬感增強,而且輕。
屏幕邊框 2.6 毫米,當時全球最窄。魅族的打磨,真是執(zhí)著百分百。
由此,魅族拉開嘗試金屬外殼的帷幕。
到 MX5 的時候,終于實現(xiàn)了全金屬外殼!
當時邀請函,是這樣的:
咦?這玩意長得像吃雞帽子,跟金屬有啥關(guān)系?
機哥深挖才知道,印有 BORN TO KILL 的帽子,出自電影《Full Metal Jacket》海報。
電影名字翻譯過來,正是“全金屬外殼”。
魅族,真·梗王。
曾有人提議,MX5 發(fā)布會邀請函干脆就送刀具。因為,MX5 機身鋁板經(jīng)歷 68 道工序,從 250 克打磨到 21 克,正好用上 68 把刀。
68 道工序...這細節(jié)優(yōu)化,可不是普通刀具能駕馭的,得軍刀級別。
軍刀配軍帽,沒毛病。
懷舊流行,一網(wǎng)打盡
魅族邀請函除了緊盯材質(zhì),還會送實用好物。
比如 PRO5 發(fā)布會前,直接每人送一臺 GoPro。
這個好猜,魅族 PRO5 是它家 PRO 系列首臺。
GO PRO=走向 PRO
難怪魅族黃老板說,做手機就是交個朋友。。
壕,請跟我做朋友吧!
但是,機哥要說個急轉(zhuǎn)彎的但是了。
在邀請函送好禮,倒不是魅族 PRO 系列專屬。
魅族 MX6 邀請函中,也送了電子產(chǎn)品。
比起 GoPro 的時尚,MX6 邀請函送 MP3 播放器,經(jīng)典。
MP3 也是魅族自家的,老本行嘛,型號有 M3 和 M6。
戴上耳機就能聽,MP3 里有一首歌,叫《我依然奔跑在路上》。
包裝盒上有宣言:“為大家走了條路”。
魅族到底走了哪條路呢?
接下來機哥要講的邀請函,可能會揭示一些奧秘。
圖文游戲,象征精神
魅族 15,可能是魅族最后一款,將 mBack 放在實體 Home 鍵上的手機。
隨邀請函一起的,是一枚刻有數(shù)字的圓環(huán)。數(shù)字 15 著重標出。
顯然,象征小圓點。
就連個 Home 鍵,魅族 15 都要打磨到全球最小,很像前輩 MX 們。
是對小圈圈的致敬,也是重生。
魅族16 邀請函,同樣走意識流路線。
用洗發(fā)水調(diào)侃劉海屏:
用牛肉和刀,呼應“16 是魅族 15 小試牛刀后黃章的大作”。
魅族 16 在設(shè)計上,依然百分百堅守理念,不搞劉海屏,而是將上下巴優(yōu)化。
有點惡搞,又很真實。妙得令人會心一笑。
機哥這波看下來,魅族邀請函的套路大概摸清,三部曲:
暗示手機材質(zhì)、送壕禮、象征精神
這次機哥收到的邀請函,又屬于哪個套路呢?
機哥想來想去,感覺魅族 PRO6 邀請函,跟這次最像。
PRO6 邀請函很簡單,白紙一張。
上面文字都是魅族員工手寫的,誠意滿滿。
但是,機哥要說但是了。
這回機哥收到的邀請函,一個文字都沒。
唯一讓機哥感覺有玄機的,就是夾在白紙中間那張黑紙。
左瞧右看,這唯一黑紙,也是黑得徹底,沒見什么提示。
剛好八弟端著熱水路過,他提出,會不會跟電視劇那樣,滴點液體到紙上,就會有東西顯示出來?
機哥本來想試試,又有點舍不得弄濕這精美的本子。
八弟拍拍機哥:“看你也想很久了,休息下吧,多喝熱水。”
熱...熱水,靈光一現(xiàn)!
不弄濕本子,隔空加熱還是可以搞下。
機哥說干就干,拿起熱風槍,向魅族邀請函呼過去。
哇!一擊即中。
經(jīng)過加熱,黑紙上顯出文字:
100% Efforts(百分百努力)
跟封面 1% Selected 結(jié)合起來看,機哥總算明白了魅族的心意——
為產(chǎn)品上百分之一的細節(jié)處,
付出百分百的努力。
好絕一邀請函。
想想也是,一直以來,細節(jié)狂魔魅族就是為了那些百里挑一的人在努力。這顆赤誠之心,就是最好的加熱器。
如果說新手機是一個即將面世的新人,那邀請函就是留下第一印象的名片。
魅族邀請函里的創(chuàng)意在告訴我們:創(chuàng)立 16 年,魅族還是那么清新脫俗,甚至美艷動人(設(shè)計上)。
驚艷的原因,邀請函也揭秘了:是每一代魅族旗艦都百分百優(yōu)化設(shè)計的結(jié)果。
要說什么是設(shè)計中的英雄主義,那應該就是匠心和堅持了。匠心為懂得欣賞的人存在,堅持則為自身而奔跑。
魅族的 100% 努力,魅友都看在眼里。
下圖是個歌單,飽含魅友期望啊!
機哥到魅族官微逛了一圈,全是魅友呼喊。。
對魅族16s,他們急得不行,天天催官宣。
終于,今天魅族官宣,魅友們闊以松一口氣!
機哥也暗爽,因為我將 1% 和 100% 的意思,猜得八九不離十。
4 月 23 日(下周二),魅族 16s 旗艦手機發(fā)布會舉行。
至于魅族 16s 的配置,它家老板黃章和工程獅們都有爆料。
黃老板前腳說,16s 雙攝,會有光學防抖。
魅族工程獅后腳就放出 16s 測試拍照樣張,開了超級夜景模式:
哪里景色極端就往哪里拍
其他的話,機哥可以確定,魅族 16s 會用上驍龍 855。
外觀也放心,是祖?zhèn)鞯臉O致無劉海全面屏。渲染圖和工信部證件照,機哥就不放了,還是等真機吧,美得更真實點。
售價嘛...小道消息:3398 元起。
美滋滋,機哥抱著邀請函小本本,坐等魅族這回的百分百努力。
為夢想?夢想是天空中閃爍著的一顆顆耀眼的繁星,堅持不放棄的夢想更是繁星中最純真、最美好的,就像嫩筍一般清爽可人。 夢想會止于何處?夢想不光在我們的腦海里,也存在與我們的血液中,只要我們血液在流動夢想就永不停止。
關(guān)于 “夢”
說到魅族,很多人就會想到夢想,追逐夢想成為了他的代名詞。當然每個人都會有夢想,而每個人的夢想又是不一樣的,比如魅族的夢想是做國人的夢想之機,而我的夢想是開一家咖啡吧,一家有文化氣息有格調(diào)的咖啡吧,里面的設(shè)計全是我自己設(shè)計,而非純商業(yè)性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咖啡 + 書 + 設(shè)計 + 甜點”。在充滿異國情調(diào)的,飄揚著浪漫背景音樂的咖啡書吧里,每天下午可以聞著咖啡香,曬著太陽,獨自沉浸在一本小說的情節(jié)里,有時候還可以坐著獨自發(fā)發(fā)呆,或是瀏覽精美的畫冊,那是多美的享受啊!
在我夢想的咖啡書吧里,你不需要花太多的錢就能品嘗我親自為你做的各色咖啡和甜點。里面的店員和客人都是熟實的,店員知道每位客人喜歡坐哪個位置,喜歡哪款咖啡,哪個甜品,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帶上你的筆記本電腦可以呆上一整天,不受任何打擾。店里面有只可愛的小貓咪,調(diào)皮的嬉鬧,或者卷一團打著小呼嚕做著美夢,還有很多漂亮的各種花和淡淡的花香!
我為魅族MX3更換了一個高仿胡桃木的后蓋
我想開了咖啡吧以后每過一段時間我就會想出門旅游一趟,有一部分原因是我就是個吃貨,想周游世界,想把所有美食吃個遍;不過最重要的原因是我想每周末在咖啡吧里組織活動,給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旅行的趣聞,也可以組織一下機友舉行搞機活動,更可以舉行電影周回顧一下經(jīng)典的電影,這時候就可以把我旅游買來的咖啡或者點心給大家品嘗。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這樣的場所太少了。但我堅信,一定有和我一樣想法、一樣渴求的同類,雖然我現(xiàn)在的工作和經(jīng)濟條件似乎并不能立刻實現(xiàn)我的夢想,不管怎樣,至少我可以讓這盞夢想之燈一直亮著。它會催我前進,也許在實現(xiàn)夢想的道路中,會遇到無數(shù)的挫折和困難,但沒關(guān)系,跌倒了自己爬起來,為自己的夢想而前進,畢竟夢想不僅靠運氣,也靠自己創(chuàng)造出來。
關(guān)于我理解的魅族
先說說我對魅族的印象吧!我一開始喜歡魅族的原因是魅族的小情調(diào)與我喜歡的風格完全一致,不輸一線大牌的工程設(shè)計,F(xiàn)lyme把藍色和白色配色發(fā)揮到了極致,充電的泡泡效果也是我最心儀的地方。魅族團隊的低調(diào)穩(wěn)重和寸寸打磨的工匠精神同樣讓我期待這個品牌。魅族這個低調(diào)不羈風格的企業(yè)一直讓我記憶猶新,(PS:當然我說的是MX3以前)十年時間已經(jīng)過去,魅族從一個MP3制造商發(fā)展到如今國內(nèi)手機的領(lǐng)頭羊,每到發(fā)布前夕,網(wǎng)上總是充斥著各種關(guān)于它的消息、諜照。魅族一年僅有一款新品的節(jié)奏印證了這看似不緊不慢的節(jié)奏(PS:當然說的MX4以前),不激進的魅族有時間的積淀,才帶給我們許多值得回味的東西。旗下的夢想機MX系列更是經(jīng)典,比如從MX2開始以日本的“侘寂美學”作為設(shè)計理念。侘寂強調(diào)的是謙遜、低調(diào)、留有余地,同時也崇尚質(zhì)樸、自然、隨遇而安。
夢想的萌芽——魅族M8
遠的先不提,就先從M8說起,這是魅族第一次踏入智能手機市場,搭載了全新深度定制的Win CE,這在當時Windows Mobile和Symbian的大情況下是非常少見的。這一款產(chǎn)品承載了太多太多國人對自主知識產(chǎn)權(quán)智能手機的期待,當初這款產(chǎn)品可是研發(fā)了兩年之久,熱情一點也不小于游戲迷當初期待魔獸世界一樣。雖然不少人不斷對魅族提出質(zhì)疑,不過 最后產(chǎn)品證明了一切。M8是非常了不起的產(chǎn)品,在中國不是Android和IOS的大環(huán)境下讓人們認識了什么是智能手機,Win CE底層這早已被不少制造商摒棄的系統(tǒng),魅族M8讓它得到了新生。
我為魅族MX3更換了一個高仿樹根紋的后蓋
flyme的雛形是從M8就開始了,當時就擁有了屬于魅族手機應有的風格,帶有毛玻璃風格的界面、精致的圖標還有氣泡充電界面都是從那時一直保留到今日的。魅族一直在變化,但絕不放棄自我,大家玩手機的肯定清楚很多手機嘗試在進步的同時,吸收人家內(nèi)容的同時,反而自己的精神被吸收了,然而魅族不是這樣,他用改變展示著自己的堅持,用保留展示著自己的獨特。
除了獨特的系統(tǒng)、扎實的做工以外當時最令人注目的是換機政策,M8可以折價置換下一代機型,雖然后來正常改變,不過從M9到現(xiàn)在的MX3置換了四代產(chǎn)品實屬不易,這個政策可以說創(chuàng)造了手機市場的一個奇跡。從這個政策完全可以看出魅族對于用戶的真誠,用戶的利益和體驗是魅族的第一要素,這就是魅族對于手機的夢想,對行業(yè)的夢想,更是對自己的夢想。
步入正軌——魅族M9
似乎M8的熱捧讓魅族對手機有了更加的期待和要求,這時候Windows Mobile和Symbian已經(jīng)不再是引導主流的市場,Android和IOS踏上了大舞臺,WP7系統(tǒng)的發(fā)布。將近兩年時間的等待,魅族M9終于發(fā)布了,這次M9不再使用Win CE而是深度定制的Android系統(tǒng)。魅族應該是非常早的一批深度定制系統(tǒng)的嘗試,M9也不僅僅是一部手機,更是一個符號,一個時代已轉(zhuǎn)身離去,而另外一個時代,正迎面駛來!
M9 迎來了新的魅族中文LOGO,這是J.Wong親自參與設(shè)計的作品,其中60%的設(shè)計是由J.Wong操作完成的,它詮釋了魅族的企業(yè)文化和用戶理念!在手機上加入中國元素,而且是中國文字元素,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學過設(shè)計的孩子都應該知道中文在設(shè)計上的搭配比英文要難很多,特別在機器上更是如此。可以說這一舉動是非常大膽的,可謂前無古人,后也不一定有來者,可見J.Wong和魅族,不只是想做自己的夢想機,更是想做擁有中國特色之機。當然無法否認LOGO真丑......
M9可以說是M8的Android 升級版,如果M8因為系統(tǒng)擴展的限制成為小眾系統(tǒng),那么到了M9就已經(jīng)進入了主流,當時M9是基于Android OS 2.2系統(tǒng)定制的,當然也不是想大多數(shù)廠商簡簡單單的在Android系統(tǒng)上加個UI就行了,而是深層定制安卓系統(tǒng)。但M9從UI和用戶體驗方面完全看不出任何安卓的影子,M9承襲了M8的UI的灰色、平面化、簡潔設(shè)計風格。不過在UI的質(zhì)量上和美觀上有了更大的跨步,圖標的設(shè)計哪怕是丟在幾年后的今天都是美觀的,完全沒有時代感,可以說M9的時候已經(jīng)有濃烈的flyme的風格了。當時Android豐富的軟件也使M9的軟件擴展性得到了增強,讓M8之前一直被詬病的軟件數(shù)量成為歷史。兩年來的等待沒有白費,無論從做工還是硬件上都達到或者超越了當時主流Android手機的配置,包括魅族對智能手機的理解和積淀,在用戶體驗、UI設(shè)計、功能架構(gòu)方面有著其他廠商并不具備的優(yōu)勢。M9的橫空出世更是魅族集合從上至下所有資源共同努力創(chuàng)造出的產(chǎn)物,更注入了熱誠和夢想。M9也讓國內(nèi)手機行業(yè)上升了一個高度,也讓夢想邁向了嶄新的高度!
夢想的起航——魅族MX
魅族MX對于魅族今天來說有更深的意義,就像是M8和M9是作為積淀,而MX更是“逐夢之作”,的確是近年來國產(chǎn)手機中難得一見的用心之作。MX這個名字可說是具有多重意義,可以說是M10或是MX是魅族第一件03年推出的 MP3產(chǎn)品的名稱,難怪在包裝上會出現(xiàn)由MX到MX的字樣,對于魅族來說這個產(chǎn)品更是夢想的傳承。
我為魅族MX3更換了一個全金屬的后蓋,手感更加強于MX4
用料和配置而言,MX可說是集很多國人喜歡的元素一身,魅族對于頂級工藝的專注,有著極致執(zhí)著而不變的追求!多年的設(shè)計功底,成就了魅族MX的窄邊框做到了當時之最。背面則采用了白色雙料注塑工藝,手感和做工都絕對堪稱上乘,白色的材質(zhì)上露出了一絲透明和俏皮。除了優(yōu)秀的做工和高端的配置以外,MX還帶了兩個名稱,一個是夢想,一個是Flyme,夢想表明了魅族的決心和期望,F(xiàn)lyme讓這個深度定制的系統(tǒng)又有了新的名字,擁有了更好的交互方式。Flyme從MX開始也正式從基于Android 2.X系統(tǒng)也上升到了Android 4.X系統(tǒng),讓系統(tǒng)更佳人性化操作,擁有更智能、簡潔、易用的特點。Flyme OS更多的是在Android基礎(chǔ)上按照魅族自己的理解進行了一個很不錯的整改,用戶體驗上確實發(fā)生了非常多的積極變化,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完美的顛覆——魅族MX2
MX2是對MX基礎(chǔ)上的一種升華一種顛覆,給魅友們帶來了太多的驚喜。MX2讓當時一眾旗艦機型黯然無光,讓國內(nèi)手機有提升了幾個高度,不管是創(chuàng)意性、體驗度還是工藝性都可以說是國際級別的。魅族在發(fā)布會上還一直強調(diào)著一句口號叫做“忘記參數(shù),盡情享用”,激烈的手機市場,很多廠商忘記了本質(zhì)而且做參數(shù)戰(zhàn),這都是本末倒置的行為,目光還是應該回到作品本身。
魅族在工業(yè)設(shè)計上一直都非常的出眾,MX2使用的單玻璃貼合技術(shù)不光能讓屏幕更通透配合超窄邊框設(shè)計能在手機尺寸上有很大突破。特別是超窄邊設(shè)計達到了3.15mm,比起同樣大的屏幕手機更小了,更能貼合我們的手,握感及單手操作會更好。MX2全不銹鋼骨架非常不錯,工藝上也有很大的突破,我個人也是比較喜歡金屬質(zhì)感的,摸起來很舒服指尖的摩擦會擦出不一樣的感覺。MX2突破真的很大,不僅僅是設(shè)計上,工藝上,配置上下足了功夫,但是魅族要告訴大家請忘記參數(shù)請盡情享用體驗,魅族在系統(tǒng)上都做出了很人性化的設(shè)置,讓用戶得到輕松、流暢的操作體驗。確實我認為材料與制造工藝才是手機的品質(zhì),材料可以看出廠商對產(chǎn)品研發(fā)的投入和創(chuàng)新的精神,制造工藝可以看出廠商的積累、品質(zhì)。鐘表工藝說白了也不只是工藝,而是追求極致的精神,專業(yè)、專注、一絲不茍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對藝術(shù)、精品的堅持追求,其利雖微,卻永留于世。
MX2上我最愛的還是完全改革Home鍵,這可能是對于Webos的情節(jié)吧,對于安卓來說正面沒有實體按鍵的手機喚醒屏幕很麻煩每次都需要按距離很遠的電源鍵。這次新home鍵設(shè)計也很有創(chuàng)意熒光材料同時擁有呼吸燈功能十分實用,當有未接電話、未讀短信時,Home鍵會變身呼吸燈閃爍,非常漂亮。
Flyme 一直是魅族的精髓之一,F(xiàn)lyme 雛形應該從M8就開始了深度優(yōu)化的Windows CE6.0 創(chuàng)立了國產(chǎn)廠商做系統(tǒng)的先河,M9開始深度優(yōu)化安卓系統(tǒng)拋棄了程序列表的設(shè)計保留了主屏這也是開先河的設(shè)計,終于在MX真正的Flyme OS降臨了,MX2 Flyme OS的改進讓整個系統(tǒng)更加的易用,最喜歡的設(shè)計還是奶白和藍色的配色!
Flyme OS 一大特色的Smartbar。自從Android4.X時代后,谷歌就將虛擬按鍵集成在了屏幕中用來取代實體的按鍵,這樣的安排的確是有助于Android設(shè)備在體驗上的統(tǒng)一。但很多用戶都會抱怨稱這樣的設(shè)計會占據(jù)屏幕空間,而且在應用運行時也會發(fā)生誤點的現(xiàn)象。Smart Bar的作用就顯現(xiàn)出來了,它可以有效的整合界面里的內(nèi)容,既可以保證操作的便捷,同時也能釋放觸控空間,解決了原生Android系統(tǒng)虛擬按鍵浪費空間和誤觸。換句話說,Smart Bar有效的整合了之前谷歌原生Android系統(tǒng)中的Action Bar和Navigation Bar,融合到了一起。當然很多人不喜歡,軟件也不是都能適配。
更好用的大屏手機——魅族MX3
作為續(xù)MX2之后新一代夢想機,MX3的設(shè)計宗旨是“更好用的大屏手機”,一切增強優(yōu)化只為實現(xiàn)這一理念。MX3并沒有進行大創(chuàng)造,而是極致苛刻的三圍,在MX2基礎(chǔ)上達到了極致。特別是背殼,采用超薄有質(zhì)感也耐磨的新材質(zhì),比起MX2更加高端、大氣、上檔次。MX3這次把寬度定位在了71.9mm,特別是超窄邊框!做到了2.9mm,竟然超越MX2!看來在邊框上下了不少的功夫。厚度上,多出0.07mm對于魅族來說也不行,要的就是完美,眼里決不能容忍沙子。即使耗資百萬只要手握更舒適了,是值得的。最令人驚奇的是,如此輕薄的9.1mm竟然保留了不銹鋼材質(zhì),應該在工藝上又有非常大的提升,很期待拿到手上之后完美的體驗,極致也許已經(jīng)變成了魅族頭號代名詞。
MX3帶來了Flyme 3.0,F(xiàn)lyme 3.0 當時可以說是重頭戲了,很多地方都是為大屏幕手機做了全新的設(shè)計,讓服務和體驗相結(jié)合,讓產(chǎn)品作為核心,人作為靈魂。Smart Bar 2.0是Flyme 3.0非常大的亮點,更加優(yōu)化了交互效果,也不會出現(xiàn)誤操作,而且界面更美觀,風格也更加統(tǒng)一。這次SmartBar 2.0,在大屏幕下進行了多項改進,包括像側(cè)滑菜單,自定義顏色,根據(jù)用戶手指長度進行微調(diào)等。還有革新拖拽刷新的列表下拉懸停這個功能聽起來非常創(chuàng)新的感覺,應該是拉倒想停的地方馬上就能停下來吧,不需要拉倒底!字面上是這個意思,估計還有更多不錯的優(yōu)化。
現(xiàn)在魅族MX3升級到Flyme 3.0 后更加好用,魅族對于三星處理器的優(yōu)化和控制都要好于聯(lián)發(fā)科,所以更加流暢。
魅族MX3云服務Cloud 3.0做了更多的改變,首先與豌豆莢合作,達到了更多的60萬Apps。魅族在線音樂與多米音樂合作,我在2.41上已經(jīng)嘗試過了,非常不錯,細節(jié)上非常不錯。在上一版本上就加入了微博私信,非常不錯,在我們沒時間上網(wǎng)的時候,魅族的短信會馬上提醒給你,太贊了。果然魅族+樂視合作了,在線視頻真心期待,不知道支持不支持下載功能,這個對于影音控的我來說實在是贊。云相冊也終于有了,魅族+百度,魅族+360,兩方面合作不知道是什么方式。應該是百度云和360網(wǎng)盤作為合作,不過卻不知道除了相冊其他的是否也參與同步。這次的情景支付與支付寶合作,又是一個深度合作,讓我們更方便的支付。
步入大眾化——魅族MX4
因為是回顧貼,我就不多說新機了,只是說一點看法,MX4、MX4 PRO對于魅族來說,絕對是一個可以讓人看到魅族的轉(zhuǎn)變,你也可以看出魅族對于市場的在進行重新探索。如果說前三代MX作品是夢想,那魅族MX4 就開始接地氣了,他漸漸從小眾慢慢轉(zhuǎn)向大眾。魅族MX4 開始積極了,注重跑分了,攝像頭2070W高像素了,續(xù)航加強了,F(xiàn)lyme 4.0更好用了,更加注重服務了,可是不在工匠精神了,工藝有了退步,精致度不如上一代產(chǎn)品。感覺不在把夢想放在第一位,而賺錢才是MX4 的第一要務,當然作為煤油是失望的。
我的夢想 永不妥協(xié):
現(xiàn)在社會有些浮躁,縱觀魅族手機,M8是一個傳奇,M9是一個起點,MX是一個雛形,MX2是一個顛覆,MX3是一個修正。MX3 以前魅族一直做自己,不跟隨,拋棄參數(shù),追求實際體驗,出發(fā)點只是踏踏實實做更好用的大屏手機而已,所以產(chǎn)品才是這樣的純粹從滿著靈魂。雖然MX4 讓我對魅族有些失望,但是我堅信他未來會找回真正的自己。
有的時候?qū)ψ约旱膲粝牒苊悦#杏X堅持的生活很辛苦,不過總是堅持夢想中的“甜”,讓我繼續(xù)堅持。夢想就像一盞不滅的燈,一直照亮我前方的路,給予我勇氣和力量,在每一次跌倒或失敗后總讓我挺起胸膛,他是我成長的搖籃,更是我的動力之源!沒了夢想,就猶如汽車沒油,我們的生命就會快速枯萎,就如行尸走肉,我可不想如這一般。有了像“魅族”這莫多人和這多企業(yè)做好榜樣,我也會一直往我的夢想前進,我相信無論是服務員、畫家、作家還是工程師,只要擁有夢想和不屈的信念,那夢想就能永不褪色,他會永遠鮮艷奪目。
沒有做不起的夢,只有太早醒的人,即使世界在變化,肉體在衰老,但是我相信只要意志和靈魂里堅持那個東西,總有實現(xiàn)的一天!
愛生活,愛數(shù)碼,愛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