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則讓無數資深網吧愛好者深感惶恐的悲劇,在網上掀起千層浪。
浙江溫州,一名年僅29歲的男子在一家網吧上網時猝死,他坐的位置屬于網吧里開放式的大廳位置,上網的客人絡繹不絕,人來人往,可他卻在猝死后超過24個小時才被人發現。
換而言之就是,這些前來上網的人誰都沒有意識到,當自己還沉浸在游戲世界里熱血沸騰時,有一條年輕的生命,已經在距離自己不過咫尺的地方黯然消逝,了無生機。
視頻發布者告訴媒體,死者是他的小舅子。
小舅子于6月1日來到這家網吧上網,連續上了一天一夜的網,6月2日外出買過一次早餐,打包帶回了網吧吃,待到6月3日家屬接到消息已是噩耗傳來。
“有前來上網的顧客發現他坐在卡座沙發上低著頭,喊他,拍打他都沒有任何反應,隨后店員報了警,警方初步判斷死因為猝死,根據他放在桌上的早餐推測,很有可能2號就已去世。”
家屬憑此認為,小舅子被發現的時候,應該已經去世超過30個小時,因為家屬不同意解剖,法醫無法確定準確的死亡時間,但警方表示,小舅子被發現時已經去世超過24小時。
讓人頗為毛骨悚然的是家屬的這一句話,“小舅子所坐的位置是網吧的開放式卡座,而非封閉式包廂,周圍應該有人能發現的”,但店員卻未能及時發現,因此網吧理應承擔責任。
不知道前來上網的顧客們是什么心情,但網吧老板顯然不愿意承擔這個責任,“網吧老板一直避而不見,說不關他的事。”
覺得自己頗為委屈的網吧老板告訴媒體,死者是一名年輕小伙,是店里的常客,事發前一個月幾乎每天或者隔兩天來網吧上網,每次都會上5至6個小時,看起來身體狀態還不錯。
事發后,他們已經閉店,生意徹底停滯,往后哪怕再開門,也很難再保證客流量了。
“什么樣的人會長時間泡在網吧里呢?”
這是一眾媒體和網友們問得最多的問題,但根據這名29歲男子的生前軌跡來看,他其實并非人們想象中徹底躺平然后終日泡在網吧的“網吧大神”。
他似乎是有工作的,生前的最后一個月里,他幾乎每天或者隔兩天到網吧上網,每次上網5至6個小時,這說明除了上網以外,他一定還有著別的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有人下班后沉浸在手機世界里,有人下班后沉浸在短視頻世界里,而他則選擇了下班后沉浸在網吧的游戲虛擬世界里,以此來暫且逃避現實世界,獲得精神與靈魂的慰藉與放松。
他來到網吧那天,是端午節假期,三天假期,不用上班,幾乎是本著報復式消遣的念頭在網吧里待了一天一夜,就連早餐也要帶回網吧吃,結果在熱鬧嘈雜的網吧大廳區域悄然猝死。
為何網吧的工作人員沒能及時發現?
網吧老板解釋稱,店里有兩名網管兩班倒,每個店員上12個小時班,店員交接時并未能及時注意到男子已經“睡”了很久,兩名店員都以為男子在正常休息,因此沒有主動去叫醒他。
“很多人脾氣很暴躁的,如果他們正常睡覺的時候被叫醒,會把店員痛罵一頓,網吧里有人睡覺,趕不走是常有的事兒。”
這一說法也幾乎是所有網吧約定成俗的規定,幾乎所有網吧都不會打擾或是驅趕在座位上睡覺的人,哪怕他看起來再落魄。
一是因為這些睡在網吧的人,往往也正是網吧的常客,屬于網吧的“穩定客流量”,打擾或者驅趕他們,惹得他們心情不愉快不說,還會損失穩定客流量。
二是因為只要店員驅趕了睡在網吧的人,那么其他前來上網的顧客無論會不會在網吧睡覺,都已經默默在內心給了這家網吧差評,導致形象受損,進而流失客流量。
除此以外,網吧老板還強調稱,發現男子猝死在座位上的并非顧客,而是店員發現他一直在“睡覺”,過去提醒才發現其身體冰涼,慌忙報了警。
網吧老板和家屬的核心矛盾就在于責任歸屬問題,一個認為自己老老實實開店沒有責任不需要賠償,一個認為人是在網吧猝死的且店員未能及時發現理應承擔賠償責任。
以往類似的判例并不少。
江西南昌曾有位男大學生,因為連續在網吧上網長達40個小時,從網吧出來乘坐公交車回學校途中猝死,家屬認為網吧沒有做到提醒義務,憤而將網吧老板告上法庭,索賠24萬元。
法院認為男大學生作為成年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對自己的行為應承擔后果,且其死因與網吧老板沒有直接關系,因此還是以調解為主。
經調解雙方達成一致,網吧老板賠償男大學生家屬5萬元。這筆錢算是人道主義賠償。
因此這一次哪怕家屬將網吧老板告上法庭,大概率也還是以調解為主,最終調解結果如何全看老板意愿。
不過,哪怕再多的錢財,也終究換不回來一個活生生的人,人沒了,一切都是空談。
有位急救科的醫生說過,長時間上網對身體的危害性極大。
“網吧猝死多是由于身體脫水引起,長時間持續不停歇上網玩游戲會使得身體抵抗力急劇下降,因為身體脫水使得血液太黏稠,容易引發心血管問題,再加上過度疲勞,空氣渾濁,供氧不足,這就極大增加了猝死的可能性。”
別總在他人的死亡里,想起自己的健康。
無論樂衷或沉迷于任何一項愛好,都請記得規律作息,尤其不要輕易熬夜,不要讓身體超過自我運行的負荷極限,“猝死可能發生在每一個年輕人身上”,這話從來都不是危言聳聽。
可以適當放松,但不能無節制的放縱,放縱的代價真不是身體能夠輕易承受得起的,尤其對于平常根本沒有運動習慣的人而言,代價降臨的時候,往往招呼都不會打一聲。
如果說身體健康是“1”,那么其余萬事萬物都是后面的“0”,一旦沒有前面的“1”,則后面的所有“0”徹底失去存在意義,一切都將化為烏有。
所以,沒有什么比健康的身體更為重要了,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吧,該運動就運動,該調作息就調作息,該休息就休息,別等到身體發出預警才追悔莫及。
#頭條創作挑戰賽#
卡音質好,
n卡網速快,
amd能制冷,
intel能發電,
1, 某客戶買了電腦,買的高配,i7加gtx970,買回去玩lol 卡得不行,生氣投訴我們,我讓客戶把機箱后面拍照給我看,果然顯示器插在集顯上了,重新插回獨顯正常。而且每天很多人買了獨顯的電腦,把顯示器接集顯上,卡得不行前來投訴。
(獨顯的電腦,視頻線要插獨顯上.)
評論區有群眾反映,插獨顯集顯是不亮的,我正式解釋一下,那都是老黃歷了。100系主板之后,在主板BIOS里面可以設置插獨顯是否屏蔽集顯。一般廠家都是默認插獨顯不屏蔽的。比如我自己的電腦華擎B150M-ITX就不會屏蔽。貌似技嘉默認也不會屏蔽。至于集顯打LOL卡不卡的問題,正常情況是不會卡的,但是集顯畢竟是集顯,單通道內存,最高特效1080P分辨率下,爆發劇烈團戰的時候,偶爾還是會卡的。
2,吸取教訓,公司決定在機箱后面顯卡位置貼上“請插此處”。某日有客戶剛買電腦開機能進系統,但是沒圖標,來找售后,我也是頭一次遇到這種問題,照理說能進系統能顯示說明硬件都正常運行了,所以讓客戶把機箱里里外外都拍照我看,看到顯卡上接了一個dvi線一個hdmi線,問客戶是不是接了兩個顯示器,答曰都接一個顯示器上了,讓客戶拔掉一根重啟,瞬間正常。客戶怒道;不是你們寫著請插此處的嗎?
(一個顯示器只需要接一根視頻線就好了)
3,又有客戶買了高配主機用了半年,感覺有點卡找到我,有了上次經驗,我胸有成竹說,您看下是不是顯示器信號線接集顯上,如果是的話,接獨顯上就好了,那上面寫了請插此處的。客戶答曰沒看到其他地方有接口,我一驚,莫不是倉庫發貨漏發顯卡了,趕緊查發貨單,清楚寫著顯卡一起發出了,馬上讓客戶打開配件盒子找,嶄新的顯卡躺在里面,遠程指導客戶安裝顯卡后正常,客戶心還是挺大的;“原來這就是顯卡,我以為是風扇我就沒裝。”
(高配的電腦,顯卡都比較大,為了避免運輸途中顯卡摔壞,顯卡都是單獨打包,客戶自己安裝的)
4,客戶因為獨顯的電腦魯大師cpu跑分比同cpu集顯的低,堅決要退貨,我讓客戶拔掉顯卡顯示器接集顯跑分,分數上去了,客戶很高興,并決定以后不插顯卡,任我怎么勸都沒用。
(魯大師測試cpu分數里面有一項異構計算得分,就是利用集顯的計算能力,所以同一個處理器,如果只用集顯,那么測出來cpu分數高,如果有獨顯屏蔽了集顯,那么cpu分數就低)
5,女神要買筆記本,qq上發來一個筆記本型號問我,這個型號的筆記本的網速快嗎?這個問題還真問倒我了。于是我解釋了一堆筆記本配置和網速并無直接關系,并推薦了另一款筆記本,后來她果然聽信了別人的話,4000塊錢買了一臺主頻1.3GHZ的華碩amd雙核筆記本,平時卡的不行,女神畢業的時候這個筆記本主板燒了,幾乎是同時“畢業”,從此華碩一生黑。
(配置高低和網速沒有關系,網速和你家連的多少m的寬帶有直接關系)
6,客戶說開機慢,運行卡,前來售后,一番檢查接口都沒問題,一打開桌面,我吃了一驚桌面右下角一排360殺毒,360安全衛士,騰訊管家,瑞星殺毒,金山毒霸,2345安全衛士。我邊遠程卸載邊向客戶吐槽;如今的軟件廠家真是如狼似虎,無孔不入。客戶回答:不關他們事,我自己裝的,這樣電腦更安全。
(安全軟件要么不裝,要么只安裝一個廠家,因為安全軟件很吃資源,而且殺毒軟件之間確實會打架)
7,客戶:你們賣假貨,我要315投訴,我買的顯卡是藍寶石r7 260x 魯大師里面顯示是ati r7 200
(amd的顯卡在安裝官網通用驅動的時候,一般都會顯示顯卡系列型號,例如,r7 260 ,r7 240都會顯示為r7 200 因為它們都屬于r7 200系列)
8, 客戶:騙子,你解釋下我買的技嘉gtx970為什么變成Nvidia gtx970了!
(gtx都是nvidia的,技嘉,華碩,七彩虹,索泰什么的只不過是不同的生產商而已)
9,客戶收到電腦:那個客服兄弟,問你件事,你們賣的那個i5是幾個核心的?我禮貌回答:先生您好,是四核的。客戶:噢?是嗎,我剛才在機箱找了半天,只找到一個核啊!
(普通個人電腦只有一個cpu,但是一個cpu里面可以有多個核心)
10: 客戶要退貨:7天無理由,老子要退貨,mlgb,無良商家,客服快滾出來!我趕忙安撫:可以退的,請問你是哪里不滿意要退呢?客戶:我把電腦抱到電腦城,老板說同樣的配置2000塊錢就能配下來,你這電腦賣3000多塊,真tm黑心。我穩住客戶,瞄了一眼配置,四代i5+gtx960......
(i5基本上都是1000多,gtx960當時也是一千大幾,這兩個加起來都2000多了,整機2000那是不可能的)
11:“只玩lol,買哪個配置好?”因為我是售后,我賣電腦沒提成,一般都良心推薦:i3+750ti就行,全特效包流暢,不流暢到我這里退,只要2k多點.客戶:2k多的不行,還是給我來個四千的吧!
(電腦當然是越貴越好,但是還是根據需求來吧)
12,客戶上來就罵:你們什么垃圾公司配的垃圾電腦,5000塊錢打lol一直60幀,卡得要命。我:先生,您在lol設置里面把垂直同步關閉后再試試!
(開了垂直同步會將游戲幀數鎖定為顯示器的刷新速度,主流顯示器都是60hz的刷新率)
13,客戶問我,硬盤選那種比較好,答曰:選固態盤,速度快。過了一會,客戶又來問我:那你說說,那個液態盤哪里不好了?我一臉懵逼,液態盤?什么鬼?
(這個純粹是口誤加腦洞大了)
14,客戶:你們那個128GB內存看起來有點小啊,我看別人內存都是500GB的,你給我加到1TB吧,整好點,不差錢。我要做直播的內存小了不行。
(內存和硬盤是兩個不同的硬件)
15,客戶:我在你們這邊買的diy整機,你們電腦沒有聲卡,回去聽歌看電影機箱都沒聲音,我要退貨。
(現在電腦基本都集成聲卡,diy整機需要自己插耳機或者音響才有聲音的)
16,客戶:我在你們這里買的電腦,電腦收到了,怎么顯示器還沒送過來。
(diy整機沒有顯示器的,需要自己買)
17,客戶;c盤里面有09年的文件,你們固態盤是翻新的。
(那個是系統文件,如果安裝xp系統,還可以找到更古老的文件)
18,客戶:為什么我c盤的文件越來越多,都快占滿了,我以前在網吧上網從沒發生過這種事。
(網吧是無盤系統,重啟電腦,會重新給你加載一份系統)
19,客戶:藍屏了,代碼xxxxxxx。我:麻煩您把內存條重新插拔一下試試呢!可能是松動了。客戶回答:插過了,那個帶風扇的內存條我都不知道插了多少次了,還是不行。
(內存顯卡不分)
20,客戶:“開機顯示器提示nvidia power down........”“麻煩您把顯卡的供電線接上就好了”
客戶:“拉倒吧,我修電腦修了十幾年,我經驗告訴我這個是顯卡壞了。”
哈哈,算了不寫了,總之每天遇到的事沒有最奇葩,只有更奇葩,現在想起來其實也挺開心的。
(中高檔顯卡都是需要額外接顯卡供電線才可以工作的)
剛工作的時候確實每天都頭疼這些問題,每天都覺得自己是在伺候一群腦殘,每天都懷疑自己是不是智障學院的院長,覺得自己工作毫無意義,不過最終還是還是堅持下來了。
因為我明白了一個道理
你每天覺得你面對的那些人是智障是腦殘,那是因為你身處你所熟悉的領域。
某天你去問別人熟悉領域內的問題的時候,別人也會覺得你是個腦殘。
所以還是多一些耐心在自己領域盡可能幫助小白,因為你說不定在別的的領域需要這些小白的幫助。
起買游戲的話,在GBA時代我還是買過幾張的,比如《拳皇EX2》、《惡魔城:曉月圓舞曲》什么的。當時以為自己在支持正版,實際上玩的仍然是盜版。
真正買正版應該是進入次時代之后的事情了。那時候剛有機會用電腦,第一次看Nintendo Direct就碰上了《怪物獵人3G》公布,于是這盤游戲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我自己花錢買的第一盤正版游戲。
這游戲剛入手的時候我頓時覺得逼格提升了一個檔次,開了3D之后頓時進入新世界。這游戲也是早期3DS上畫面不錯的游戲了,而且還認識了一幫老獵人,至今我也覺得買的非常值(雖然當時JS炒到450RMB)。
某次聯機聚會照片
如果說到“擁有過”的正版的話,第一盤正版游戲就要追溯到更早的時候了。當時電腦剛出現在二三線小城市,學校教學用的還是DOS系統,光驅那是見都沒見過。
這個時候,家里買了一臺電腦,帶光驅的,硬盤居然有10G。小孩子總是對沒見過的事物比較感興趣,當時的我也是這樣。為了防止我把這玩意拆了,我爸去買了一套教學用的軟件,叫《開天辟地》。這套教學軟件就成了我第一盤正版游戲。
教學軟件怎么就成了游戲呢?其實是這套軟件中順便附送了一個游戲,叫《自由與榮耀》,是國內早期的一個3D即時戰略游戲。
我在無意間發現這游戲之后立刻被它吸引住了,這種人類大戰外星人的設定非常符合中二期少年的口味,比看電腦老師打《紅色警戒》有意思多了。雖然最后由于電腦機能的問題,最后也沒能通關(載入一關等半小時),最后反而是那本附送的小說設定集把我改造了……
我的第一款正版游戲和村長一樣,是電腦教學軟件《開天辟地》贈送的國產即時戰略游戲《自由與榮耀》。關于這款游戲我最大的記憶就是它的視角跟我后來見到的各種即時戰略游戲都不太一樣,并不是四十五度上帝視角,而是更加自由的視角,不過就因為這個讓我困惑了好久,沒玩下去。
自己真正買到的第一款正版游戲應該是《FIFA 2001》。對于這款游戲的記憶是,每次我進到游戲里我發現自己都完全不能控制場上的兩支球隊,就跟看足球比賽一樣。隨后我就刪了這游戲。直到有一天一個鄰居大哥哥來我家里,發現了擺在我桌上的《FIFA 2001》,并教給了我打開游戲的終極奧義——在比賽開始前摁左右光標選擇球隊!
而我的第一套也是唯一一套限定版游戲是奧美引進的《半條命 世紀珍藏版》。記得當初買到的是一個大大的盒子,里面包括了好幾碟,有《半條命》、《反恐精英》、《藍色行動》、《針鋒相對》和《軍團要塞》,竟然一共5款游戲(后來知道有些是資料片)!另外還有一個M4A1的模型,現在也不知道還能不能找到。本來是準備把這些游戲都通關,直到另一個鄰居大哥哥教我在《反恐精英》里增加機器人,并且告訴我網吧里玩這個游戲更有意思。
突然很想感謝一下這兩位鄰居大哥哥。
2004年,一個夏日,南京很熱,揣著新入手的生活費,湖南路新華書店召喚著我。這回前往的主要目標是購買“雞皮疙瘩叢書”的最新本,上次看的地下室爸爸的秘密還是很恐怖的,結果就入手了《毀滅戰士3》的正版游戲。也是我人生第一次買正版,心情是雀躍的,買游戲的過程并沒有多么波瀾壯闊,但是因為一件事,我小小的心靈受到了極大震顫。
這款《毀滅戰士3》的正版游戲竟然是特么閹割版的!而且他的閹割手段非常之令人發指!那就是把游戲中所有的尸體都刪除了,只要是敵人死亡,他是沒有倒下的動作的,而是整個人站在原地,然后瞬間消失,地上沒有一滴血,和任何他在這個世界上存在過的痕跡。
其實本來這樣也沒什么,畢竟我也是看過《星河戰隊》和《鐵達尼號》的鮮艷紅領巾少先隊員(門口小攤經常買)。但里面的僵尸啊、惡魔等怪物,在黑暗中走出來,你打了他幾槍,然后他就不見了,我是很怕的。因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死了,而是原地消失了,不知會從什么地方竄出來,實在是無法克服這樣的未知感覺,最后我放棄了。
克蘇魯神話的奠基人愛手藝大叔說過:“人類最古老而強烈的情緒,便是恐懼;而最古老最強烈的恐懼,便是對未知的恐懼。”原來我14歲的時候就已經切身體會到了。
我的第一張正版游戲是《洛克人X8》PC版。售價79元,購入自某書城。
然而這份正版我買來并沒有玩,我在之前就已經把盜版玩了個遍了。要說我為什么會再買一份正版,并不是什么“玩了盜版,去買張正版補償下”這種理由。那時候我還小沒有這種意識,而單純是因為沒見過這種游戲會在國內有正版賣,所以是出于好奇。記得當時囊中羞澀的我還問朋友借了30塊錢才得已入手。
這個代理版《洛克人X8》還是挺良心的,游戲文字全部中文化,還附贈一本全彩的游戲攻略,寫得相當詳細。可惜那時候我自己已經是活攻略,這本東西對我來說也沒什么用處了。
我就很納悶,你們一個個都是好記星文曲星么?這么多年前的事都能記得那么牢。
對我來說,這個問題真的挺難答上來的。小時候家里怕影響讀書,一直沒給買電腦,曾經買過幾個國產游戲帶到表弟家去玩,但一來記不得名字,二來也不知道是不是正版。
初中的時候,有同學送了我一盤《生化危機:槍下游魂》,可把我樂壞了,但回頭一想,我連PC都沒有,玩個蛋啊……這張盤對我來說就是謎一般的存在,非但至今未見其游戲畫面,究竟是不是正版也無從考證。
好不容易在網上找到的圖,也不確定是不是這個
這之后就迷上了主機游戲,不過多半時間也是在蹭機,這個我在以前的圓桌中也提過。由于機主都選擇了破解之路,我一介凡夫俗子思想境界也沒高到省吃儉用替別人買一張正版碟。
至于我的第一張100%確保的正版,入手途徑還真和大家有點不一樣。那是在大學那會兒,有幸在育碧上海實習了半年。在公司的過道上一直躺著兩箱雜亂堆放的游戲,有育碧自家游戲,也有代理的,新舊不一。
好想全都抱回家(ˉ﹃ˉ)
終于有一天,老大說這箱游戲準備處理掉了,一群人瞬間蜂擁而上。我一小小實習生,沒和大家一塊兒搶,等眾人都散了,我在剩下那堆游戲中挑了一張頗有興趣并且賣相還算過得去的——《細胞分裂 雙重間諜》。
當時皮還那么厚,這套《手足兄弟連》拍完照就放回去了,一邊的鋼盔是官方周邊
不知是不是受到了“第一款正版游戲”的BUFF加成,真覺得這游戲特別好玩兒。Sam大叔手持名牌的入獄定妝照也成了我對《細胞分裂》系列最深刻的印象。
我的第一張正版游戲至今還放在老家的書柜里,印象別提有多深了。
1999年,蘇有朋和林志穎出演的《絕代雙驕》在國內播出。那時候電視臺在周末有連續劇大連播的情況,有時候一天就能放近10集。于是那年的假期在表姐家里看得是不亦樂乎。當然,各位都知道,這樣的連續劇,電視臺肯定不會只放一遍……
于是在2000年的時候,我在家附近的網吧里找到了一個名叫《新絕代雙驕2》的游戲,然后整個假期都在和這個游戲作斗爭。為啥咧?因為網吧的電腦是會還原的,而我每天最多也就在里面待5個小時,怎么都不可能打通,所以游戲的前幾章翻來覆去打了好幾遍。那個假期有這么一段時間,就是晚上回家看《絕代雙驕》的連續劇,白天去網吧玩《新絕代雙驕2》日子過得有聲有色。
好了,鋪墊了這么多,正戲來了。2001年,我從《大眾軟件》上知道了一個叫《楚留香新傳》的游戲。抱著從未通關《新絕代雙驕2》的怨念,我是死纏爛打求我母親買了一張69元的正版回家,打算好好玩玩。印象中這游戲確實玩了很長時間,中間還發生過許多事情。比如我因為貪玩游戲裝病在家,還有我中午不午睡玩游戲,我爸一氣之下把家里玻璃柜砸了等等……
熟悉的開始畫面
關于游戲本身,印象最深的是胡鐵花在長大之后,他的招式我就再也練不上去了;然后我很喜歡里面的宋甜兒,他的圖片用來當了很久的桌面;最后,最讓我驚訝的是,游戲里有個設定,楚留香居然是可以不用鼻子,而是用皮膚呼吸,這不就和《MGSV》中的靜靜一樣么?!
最后,我在寫這個圓桌的時候查資料才知道,我當時一直糾結沒有結局,原來是因為游戲必須要單獨買資料片才能打通。不僅如此,沒有這個資料片,少了大量的劇情,道具,人物甚至武功招式的等等。原來在15年前就有游戲廠商敢這么玩了啊,而我在15年之后才知道真相……_(:з」∠)_
之前看過一個帖子,闡述“女人為什么要給自己買個高貴的包包”——因為一個高貴的包能激發女性的自重自愛。她們會希望自己變得更好,因為這樣才對得起這么高貴的包,也必須更加努力,才能把買包畫的錢賺回來!前兩天雷霆成為LV代言人,接受采訪時她也說LV讓她發現了另一個自己,可能是更真實的自己……顯然這個論調是有它的道理的。
買正版游戲這事兒和女人買包大概是一個道理,當然,這算是強行攀附,前者完全不及后者“高貴”(笑)。記得自己買的第一款正版游戲大概是GBA的《火焰紋章 烈火之劍》,很貴,貴到咬牙買下后大半天自己腦中還恍恍惚惚。
但游戲真的好。當時看不懂日文劇情,但憑著幾個日文漢字以及過場CG也能體會幾分劍與魔法的復古唯美。
最初玩《烈火之劍》時一般不關戰斗動畫,因為戰斗動畫好看,看到角色發動必殺會像夏天喝冰啤酒一樣爽得嘴里發嘶嘶的聲音。現在回憶起來,整個效果是這樣的:角色從一個夠帥夠裝逼的動作起手,然后只有幾幀的過渡,幾乎看不清,唰的一聲武器已經刺中敵人,同時伴隨著畫面的震動、光線特效以及音效,此時雙方保持那個動作,等敵人HP槽緩緩降低,最后角色瀟灑回到原地,其中還有2D動畫特有的變形效果讓動畫更有張力。
第一次通關《烈火之劍》時,最終戰一個角色死了,而BOSS只差最后一擊就可被擊敗。我當時選擇擊敗BOSS結束故事,而沒有重新讀檔去爭取一個完美的結局。
《烈火之劍》,我一共玩了3周目,喜歡得跟什么似的。所幸當時周圍的朋友都說這游戲好,不然可能會發生口角,弄得大家不痛快。再想想自己為這個好游戲肯花一筆“巨款”,就又是滿足又是驕傲,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心中滿滿的正能量。
我確實想不起來第一張正版游戲是什么了。小時候買了不少大宇的角色扮演游戲,《仙劍奇俠傳》系列、《軒轅劍》系列,也買過暴雪的,98塊的《暗黑破壞神2》印象頗深,至少盒子大,還能翻開。孩子不在乎什么正版意識,我費盡心思買正版游戲,只是因為覺得他們很酷。比如,很大的盒子。很酷。
另外一個酷的地方是正版游戲附帶的讀物。我至今印象很深的是,《軒轅劍4》送了一本白皮小冊子,叫《DOMO雜繪本》。大陸版也能送這么良心的贈品,現在想起來真的很良心。感謝。
這本書看得我笑中帶淚。
書里是游戲設定圖,和制作人員的一些雜記,排版熱情奔放創意無限。比如某員工走桃花運但某員工卻要還桃花債啦,某制作人員的爸爸打電話詢問有沒有中彩票啦,大多是一些很生活化的東西。
借張掃圖(來自天半):就是這么熱情奔放的排版
逗樂之余也有血淚。比如動畫導演林克敏描述制作游戲之苦,大意:有人說睡不著是因為不夠累,又有人說太累了睡不著。總之就是很累,又睡不著。看著這些有為青年這么投入地做一件事,做一款我喜歡的游戲,很感動,也很佩服。雖然這種生活方式也許談不上健康,但也讓當時的我也很向往。
至今《軒轅劍4》也是我最喜歡的游戲之一。它的音樂、美術、劇本、機體設計(雜繪本里也有不少原畫),都讓我感受到一種大開大合氣吞山河的氣魄。這本小書則開了一扇窗,讓我了解了那些作品背后的人和事。
小時候大愛現在也很愛的機設
順便一提,98元的《暗黑破壞神2》里,小冊子寫了每個人物的故事,野蠻人來去如風,也很精彩。
講真,我完全不記得自己第一張正版是什么時候買的啥了。我在一個八線小縣城長大,在那個年代魚龍混雜的電子市場以我當時的知識儲備要分辨什么是正版什么是盜版可謂難如登天,現在想起來,那之后很久甚至是上了大學之后買的游戲,弄不好有很多都是偽正版吧。
但要說有明確記憶的“第一張正版”,那絕對是奧美的《魔獸爭霸3》。我還非常清楚的記得,開學的時候(發售日是暑假,但哪敢那時候買啊藏都沒地方藏好么)大早上跑去小城唯一的軟件商店把攢了一個暑假的零花錢換成一個盒子,然后偷偷揣進書包,再趕去學校領教科書,一邊排隊一邊和小伙伴炫耀。然而當時并沒有手機,所以里頭的序列號也就無從兌換了,直到那個老奧美倒閉關門,我也沒拿到自己的戰網序列號。更可悲的是,我完全不知道家里的老電腦其實并跑不動《魔獸爭霸3》這個事實,所以即便我的書柜里藏著一套正版,我的《魔獸爭霸3》游戲生涯也仍然是在網吧里度過的。
包裝盒的圖實在找不到,但這個界面,那個時代的人一定都很熟悉吧
再后來,趁一次清理庫存打折補買了《星際爭霸》,然后就是《冰封王座》,然后……就沒有什么然后了。老奧美的倒閉在很大意義上象征著中國單機游戲市場一個時代的結束和潰散,那之后就是無盡的網游的天下了。直到Steam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