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功放正常的使用壽命為十年左右,甚至十五年以上。
本文不僅適用于星工場音響,也適用于其他不帶HDMI接口的日系老舊解碼功放,如“天龍、安橋、馬蘭士”等,原理相同。
由于疫情原因,一些營業性私人影院倒閉,里面的影音設備包括星工場音響被低價處理,因此總有人來找我配遙控器和咨詢功放的問題,單獨指導太費時間,特撰此文當作統一回復。
星工場音響
一、 功放、播放器、顯示器如何連接:
私人影院場所用的星工場電影功放都具備杜比和DTS解碼功能,部分機型應客戶要求沒有HDMI接口,只有光纖、同軸和AUX左右聲道輸入。
因此,播放器要用HDMI線連接電視機或投影機出圖像,聲音部分通過光纖或同軸來傳輸。
音箱和低音炮按功放后板絲印文字接上即可,要注意音箱線的正負極不能反,音箱前后左右中的擺放位置和接線也要一一對應,低音炮任意放在電視柜兩邊即可。
光纖和同軸輸入接口是專門用來傳輸數字信號的,因此需要另外買一條光纖線或者同軸線來連接播放器和功放,而且只有這種連接方式才能實現真正的5.1解碼音效。
星工場功放后板,無HDMI接口的為老型號。
二、 播放器的重要性;
雖然很多網絡盒子或者智能電視機、LED投影機里都有在線片源,也能外接硬盤,但大部分機型都是不能當作電影播放器來使用的。
1、 大多數的網絡盒子、智能電視機或LED投影機是沒有光纖和同軸接口的,而且也沒有數字音頻的設置選項,即使通過HDMI來傳輸聲音,用任何功放都只能是兩聲道,達不到5.1的家庭影院效果。
2、 用作電影播放器的大致有三種:電腦(HTPC)、硬盤播放器、網絡盒子。電腦使用較為麻煩,現在用的人不多,不做推薦。硬盤播放器和網絡盒子實際上是同樣的東西,只是配置不同、個頭大小不一樣、價格不同而已,基本的功能是一樣的。
三、 網絡盒子選擇
既然音響系統已屬老舊,因此也就沒必要購買幾千元的播放器了,選擇幾百元的網絡盒子即可。
根據多年的實際經驗,推薦如下兩款網絡盒子。
1、 華為盒子,型號:M330或M321。
這是華為公司幾年前的產品,原本的價格兩百多,但現在已經不生產了,一些懂行商家的庫存新機已經漲到600元左右。但二手平臺上還有大量的舊機,價格在100—200元,介紹用戶購買過多臺都能夠正常使用。驗貨時只要能正常開機、可以掛硬盤、能夠安裝“當貝市場”等APP即可放心收下,但一定要這兩個型號,無論賣家說他的機器比這兩個型號如何更強大都不要理,只認這兩個型號。
選華為盒子M330/M321的原因是這兩款型號有數字音頻輸出的設置選項,而且它的AV輸出接口可以當同軸輸出使用,可以掛硬盤、可以安裝在線5.1APP,接老式解碼功放很方便,二手價格便宜。
2、 海美迪HD600A,新機價格500元,比華為盒子更強一些,機身有光纖接口,很方便連接老舊功放。
3、 其他便宜的盒子如小米盒子4S、泰捷盒子等也測試過,都具備數字音頻設置選項,接帶HDMI接口的功放可以實現真5.1效果,但接老式解碼功放時需要另外買一個HDMI轉光纖同軸的換器,較為麻煩。
四、 播放器的設置
要想實現真正的5.1解碼,播放器是需要進行音頻設置的。
無論哪種盒子,包括智能電視機、投影機內置的播放器,都可以在設置選項里查看有沒有數字音頻輸出的選項,如果有這個選項,基本證實本機能實現5.1效果。
播放器的設置步驟各品牌機型大同小異,只要在開機畫面出現后找到“設置”里的“音頻”選項即可。在音頻輸出里找到“直通”或者“SPDIF”、“RAW”字樣的選項,選定此項就能傳輸數字音頻信號到功放里進行5.1解碼了。
播放器系統設置圖標
網絡盒子里只要有這個聲音輸出選項就能當電影播放器用
五、 片源的重要性和來源
再好的設備,沒有多聲道的片源也是白搭。
電影片源的解決方案一般有:
1、 購買藍光盤用藍光DVD機播放。
2、 專門的網站上下載具備5.1音軌的高清電影拷到硬盤里用硬盤播放器或網絡盒子播放。
3、 在上述推薦的網絡盒子上安裝APP,內有數千部5.1在線片源,常用且好用的APP有“銀河奇異果”和“影牛牛”。
這兩個都需要開通會員,奇異果每年300元左右,影牛牛500元,前者片源多,后者音效更好。
要特別注意的是,這兩個APP安裝好以后還需要在APP內進行設置,懂的人不多,有興趣者請留言。若有需求,下期再講,
感謝閱讀,我是星工場老楊,經濟型家庭影院積極倡導者,分享基礎影音知識,歡迎關注。
營業性私人影院房間,采用的是星工場音響加1080P投影機,影音設備總價一萬元左右,
年之前,本人曾用過一款藍牙轉換器,號稱可以讓家中的有源音箱繼續“發揮余熱”,通過轉換傳輸,也能如同藍牙音箱一樣無線聆聽音樂。不過由于當時的技術所限,功能太過簡單不說,整體體驗感也欠佳。不久前,國內音頻廠商乂度(XDuoo)新發布了一款藍牙音頻轉盤——XQ-50。具備光纖、同軸等多種接口,功能全面、玩法豐富,349元的價格也倍顯親民。經近段時間使用后還是相當值得推薦分享的,下面就讓我們來圍觀下這款“全能型選手”有著怎樣的實力表現吧:
此次產品的包裝雖然仍為外封+內盒的設計,但內盒不再是“小黑盒”,而改為了“牛皮黃”翻蓋的形式,封套盒繪也十分簡單素雅,可以看到效果圖上的機身依舊延續了乂度一貫的硬朗的金屬風格。
翻至盒身背部則會看到詳細的簡介、特性及內容物清單羅列。作為一款無線音頻轉盤,XQ-50的主打賣點就是內置的三顆芯片,分別是ES9018K2M DAC,支持藍牙5.0的高通QCC3008,以及數字轉換芯片CS8406;以及豐富的接口,包括Type-C,光纖、同軸、RCA(即俗稱的蓮花頭)等,不僅使用場景更為豐富,玩法也更為多樣。
拆開包裝后可以看到保修卡、使用說明書等“片紙”,而主機、天線及線纜則分門別類的擺放在泡沫卡位板內(可惜隨機附送的并無光纖線)。
開包后的黑色短棒為外置高增益藍牙天線,方便拆卸。因為家用時,手機會在各房間移動,所以對信號的穩定性要求較高,而安裝天線后,官方宣稱有效距離在10米內,實測相隔一堵墻,或再遠些也都是無任何問題的。并不會有延遲和斷續的情況出現。
用過乂度的朋友一定對其磨砂黑的鋁合金外殼非常熟悉了。而作為最新發布的XQ-50也依然沒能“擺脫”,雖然結實耐操,不過個人還是建議多整幾款不同配色,比如時下熱門CP:紅與藍。這樣擺放起來也更有時尚感。鑒于之前的X20已相繼出了多種顏色,所以不排除后期廠商會“解鎖”更多。
雖然轉盤外觀上看起來很剛毅,但四角圓潤,握在手里也并無扎手感。而105*76*34mm的尺寸相當于普通書本的一半還要小上幾圈,所以單手即可盈握。165克的重量也比預想中要輕上很多。
與同為乂度自家的X3 II播放器大小相比,長度是差不多的。前面說過,XQ-50采用的藍牙芯片是高通的QCC3008,支持最新的藍牙5.0,與以往的4.X版本相比,在信號、距離及抗干擾等方面都有著很大的提升和優勢。音頻格式上除SBC和AAC外,還支持高通的APT-X,不過比較遺憾的是并非“全家桶”,APTX-LL/HD以及LDAC都是“缺席”的。
機身前面板的LOGO與標識均為白色絲印。靠下位置是XQ-50唯一按鍵,長按為開關機,短按為播放/暫停(開機狀態下雙擊可進入強制配對模式)。而右下角兩顆指示燈分別為狀態(ST)與高清格式顯示(HD),前者在未配對前為藍燈慢閃,成功后為常亮;后者在播放APTX格式音頻時會綠燈常亮,直觀明了。外露的螺絲還是比較粗曠的。
DAC上,XQ-50則選擇了ESS的ES9018K2M,這顆芯片在早年前曾被廣泛用于HIFI手機,相必玩機的朋友都不會陌生。ES9018版本眾多,作為最早專為移動端定制的版本,ES9018K2M擁有127dB DNR的動態范圍,能將音樂細節很好的展現出來,而-120dB THD+N的超低失真,也能夠更好的還原音樂本質。
連接手機、音箱后,播放音樂時的指示燈狀態特寫:
鏡頭轉至機身背部,可以看到一組AUX(白/紅對應左右聲道)及COAXIAL(同軸)、OPTICAL(光纖)輸出一應俱全,電源口則為時下流行的Type-C插口。XQ-50的DC輸入規格為5V 1A。既可作藍牙轉換和轉盤使用,亦可以直接插入電腦USB口,作USB DAC聲卡使用(既插即用,不用特別安裝驅動程序),
可以通過將音箱或老式的解碼功放連接XQ-50的RCA接口,將之與手機藍牙配對(支持“一拖二”,可同時連接兩部手機),即可實現藍牙播放。此時你可以盡情躺在沙發甚或床上,愜意享受無線音樂帶來的便利與享受。
最后談下具體感受吧,自用的電腦當初配的是普通桌面音箱,并沒有藍牙功能。有時回到家中想聽歌,懶得再開電腦了,此時XQ-50就派上了用場。長按電源鍵,藍牙連接還是很方便的,而聽感方面,也較之前有所提升,在沒接入之前,聲音較為單薄平淡,缺少情感流露。而高頻也有一定的毛刺感,層次感一般,低頻缺乏臨場感和力量感。而在連上XQ-50以后,三頻間的銜接要更為自然均衡,低頻的力量感回來了,下潛與彈性也都是不錯的,凝聚感很好,空間層次感明晰,不會有沉悶、局促之感。聲音通透飽滿,潤澤而不再干澀。與樂器間的分離度較好,并不會有“雜亂無章”的混沌感。聽蔡琴的經典曲目《渡口》時,嗓音低沉而富有磁性。相比之前,不僅更富有韻味和情感,而且也頗為耐聽、舒適。高頻明亮舒展,解析力和聲場都有所提升,清晰度與瞬態也更好。
總 結:乂度XQ-50的綜合素質還是相當不錯的。特色的地方也有很多,接口的豐富性也非常適合不同應用場景下的使用,而不到4張的價格也是很有性價比的。如果你想為家中的老式音箱、解碼功放添加更為方便的藍牙播放功能,不妨考慮下這款“小家伙”!
者:戴忠群
▲本文作者四十五年后又拿出當年這張唱片,準備放在音箱上試聽音樂效果,重溫當年音箱旁的那個味。
七十年代末,打沙發、做音箱風靡大江南北。當您漫步街頭巷尾,到處可以聽到娓娓動聽、宛轉悠揚、高山流水、蕩氣回腸的歌曲和樂曲,這都是落地大音箱播放出來了,讓來往行人注足聆聽。
聽到這美妙的音響效果,激勵著我心里癢癢的,我也要趕時髦,買電唱機,買唱片,買電子元件,準備著自己動手組裝落地大音箱。這些難忘的事,讓我娓娓道來。
1977年春節前,我家省吃儉用,買了一臺電唱機,買到家后,讓美好的憧憬如愿以償。當我從朋友那里借來一張唱片,放進唱機里,那動人的樂曲流岀,余音繞梁三日不絕于耳,甭提多美了。
▲本文作者77年買回家的那臺電唱機,至今放上唱片還有動靜!
“買得起馬,備不起鞍” 那可不行啊!。于是我想方設法買新唱片去。77年春節剛過,那天冰天雪地,聽說老百貨大樓要賣新唱片,一大早跑去排隊,快到排隊處,“人倒霉了,喝口涼水都塞牙”,地太滑,摔了一跤,路人扶我一把,趕到發排隊號處,超過100號,發排隊號的工作人員“打烊”了。望洋興嘆。
這時,過來一位好心小伙子,見我為買唱片還摔了一跤,主動將自已排到的97號讓給我,我當場感激涕零。當買到一張《祖國大地紅爛漫》唱片時,歡欣雀躍拿回家,剛才摔了一跤的慘狀,早已煙消云散。
▲這是本文作者四十五年前摔了一跤才買到的這張唱片,至今還保存著。
當時,停留在用電唱機放唱片欣賞音樂已不是個味了,時興落地大音箱了。于是我先做出了落地大音箱的整體設計,根據設計分段實施。
▲這是本文作者四十五年前草繪的落地大音箱的圖紙,至今還保存著。
說干就干,第一步操起“木匠活”,鋸、刨、鑿、鉆,刨面塑料貼板,忙得不亦樂乎,完成了整個箱體“工程”。現在只有大低音喇叭沒著落,那年月可不好買呀!花錢無處尋。
我跑到徐州一個電影機維修站去買大低音喇叭,站長講,他們站主要服務電影放映部門,想買,電影公司開介紹信來。無可奈何,返回山東。
回來后又從我市電影公司朋友那里開了個介紹信,又去了一趟徐州,電影放映專用大低音喇叭,如愿以償買到手。回家后把大低音喇叭,小高音喇叭安裝上,再在周圍上、左、后貼上棉花作為吸音層,音箱內設施全部安裝完畢。“剪彩”,爽!
▲這是本文作者四十五年前制作完成的音箱內全貌。
該制作功放機了。先制作功放印刷電路板。自己親自動手,用油漆描好電路,再用三氯化鐵溶液浸泡描好電路的覆銅板,當覆蓋油漆以外的銅融化掉了后,電路就顯現出來了,擦去覆蓋的油漆,印刷電路板成功。
再給印刷電路板裝元件處打上小孔,搞定!功放機架是托同學在機械廠利用邊角廢料“鍛壓”的,制好后付廠里五角錢“電費”,挺便宜!
“車馬炮”擺好,就等“總攻”,把買回來的電子元件未焊接前,用砂紙和松香把元件腿處理好,以防引起虛焊。
▲這是本文作者四十五年前像這樣認真處理元器件焊接處,避免虛焊。
我按電路圖用了三天時間,逐個元器件焊接完工,功放器大功告成。
認真檢查無誤后,通電“試車”,這時喇叭口傳出微弱沙沙響聲,有戲!當送進電唱機信號后,“我們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場……”動聽的歌聲從音箱里飄逸出來,娓娓動聽,宛轉悠揚。這種愉悅心情,比垂釣者釣上一條大魚興奮多了!
欣賞一會,好像有一種燒焦味傳來,停機檢查,末級功放管燙手,這才恍然大悟,功放管沒有散熱板,太粗心了,忘了買。我又到機械廠同學那里,找了一塊廢舊鋁板,自己加工二塊散熱板安裝上,功放器完美無瑕。妥了!
經過幾天“試運行”,電唱機,功放器,高低音喇叭“三位一體”的落地大音箱正式“下水”,當時在我們家屬院“獨此一份”。
▲這是本文作者四十五年前制作的落地大音箱,至今還保留著。
我這臺落地大音箱,周末晚上放在學校家屬院的院子中間,電源一接,唱片一放,天籟之音,男女老少陶醉在音樂的海洋里。
我家的落地大音箱也有“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之時。那年我在中學擔任物理教師同時負責校廣播室工作。有一次上級體育活動檢查組來學校檢查課間操情況。那天上午,第二節課還有15分鐘結束,廣播室值班小劉老師氣喘吁吁跑來說:“擴音機壞了!維修也來不及了!” 怎么辦?怎么辦?
說時遲,那時快,我當機立斷,讓小劉老師回廣播室拿唱片,我跑回我家﹙那時我家離學校操場100米﹚抱起落地大音箱,往學校操場跑,一切準備齊備,學生們開始往操場集結,當大音箱“開播”,我如釋重負,一屁股坐在地上,開心的笑了。我的落地大音箱立了“頭功”。
2022年4月29日
責編:黃素梅《白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