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個不爭的事實是,隨著任天堂 3DS 系列的停產,傳統意義的掌機基本上已經落幕了。

    雖然任天堂的 Switch 掌機模式也是適應移動游戲場景而生,后續推出的 Switch Lite 在便攜性上又更近了一步,但掌機的外形還在,其與主機涇渭分明的掌上游戲體系早已枯萎。

    手游的火熱讓掌機失去了「手掌游戲」的獨特性,不斷增強的手機性能也讓攜帶一臺掌機玩游戲這件事變得多余。

    《塞爾達傳說縮小帽》《牧場物語》《星之卡比》等小而美的掌機游戲已經被手游「殺」死了,掌機想要重新征服玩家的手掌,必須要做出一些體驗突破,與手機拉開距離——比如玩主機游戲。

    這是個美好的構想,但想要實現,廠家既需要打造一臺硬件體驗優秀的掌機,又要能提供一個豐富的游戲平臺供玩家消費。能擁有這樣極強的軟硬件協同能力的廠家,任天堂是第一個,而 Valve 很有可能會是下一個。

    造一臺游戲機,而不是一臺縮小版的 PC

    對于資深玩家來說,Valve 是游戲業最傳奇的廠商之一。

    無論是其打造的半條命系列等熱門游戲,還是旗下已經成長為 PC 最大游戲平臺的 Steam,都讓玩家們對這家成立于 1996 年的老牌游戲公司敬畏有加。

    在今年的 7 月,Valve 突然發布了一款 Steam Deck 的游戲掌機,昔日的掌機玩家紛紛表示期待,他們在 Steam Deck 上看到了掌機復興的火花。

    根據 Valve 介紹,在 Steam Deck 上可以游玩 Steam 商店里的大部分游戲,這意味著像《只狼》《地平線 5》《GTA 5》等大型游戲也能像《超級馬里奧賽車 8》那樣被玩家捧在手心里玩。玩游戲的場景發生變化,游戲的意義也自然隨之不同。

    Valve 在當時只公布了 Steam Deck 的核心硬件,包括采用 Zen2+RDNA2 架構的 APU,16GB LDDR5 的內存,以及分辨率為 1280×800 的 LCD 屏幕等等。

    最近在 Valve 舉辦的開發者大會上,我們終于可以了解到 Steam Deck 的一些細節——它是臺掌上游戲 PC,但要把 PC 游戲搬到手掌上,并不只是將硬件做小這么簡單。

    首先是 CPU 芯片,Steam Deck 采用了一顆由 AMD 定制的 Zen2 架構 APU,Valve 將其命名為名為 Aerith SOC,名字的靈感很可能是來自于最終幻想 7 的女主角愛麗絲。

    Aerith SOC 擁有 4 核 8 線程,TDP 控制在 4W-15W 之間,Valve 表示他們的調試是以穩定運行為目標,而不是盡可能壓榨這顆 APU 的性能,根據 Valve 的性能數據,Aerith SOC 要稍弱于 Ryzen 3 Pro 4450U。

    Steam Deck 采用了和 MacBook 相似的統一內存架構,配備了 16GB LDDR5 內存。Valve 稱這樣即便 GPU 顯存只有 1GB,GPU 還能調用 8GB 的統一內存作為顯存使用。

    Aerith SOC 最大的優勢在于它有著很好的運作穩定性,Valve 在大會上稱即使玩家持續玩兩個小時,性能也和剛開機時沒什么兩樣,不會因為發熱而有太大的折扣,并且無論是否外接電源,Steam Deck 的性能都不會打折。

    通常對于游戲筆記本等 PC 產品來說,追求極致的移動性能和運行穩定性通常不會是其首要考慮的問題,但對于一個掌機來說,這卻是一道必考題。

    畢竟沒有人會愿意在地鐵上捧著一塊火熱的「磚頭」玩游戲,更別說每過兩個站游戲的畫質就會因為 GPU 降頻而發生變化。

    為了能盡可能的降低發熱,并且節省電量,Valve 建議開發者鎖定游戲的運行幀率,例如在游玩《傳送門 2》時,不鎖幀的情況下 Steam Deck 的續航時間為 4 小時,而如果把幀率鎖定在 30fps,續航可以延長約 2 個小時,這對于一款強調移動場景的設備來說,提升非??捎^。

    拓展性方面 Steam Deck 支持 45W 輸入和 7.5W 輸出,可以外接鼠標、鍵盤等外設使用,并且能夠外接 2 臺 4K 顯示器,拓展成主機使用使用。

    而如果外接顯示器使用,Steam Deck 還支持 AMD 的 FidelityFX 超分辨率提升功能,能夠通過算法提高畫面的邊緣細節,從而帶來近似提高分辨率的高畫質有欻體驗。

    除此之外 Steam Deck 支持 Vulkan 動態渲染功能,簡單來說,Steam Deck 的畫質顯示并沒有因為掌機模式而做太大的犧牲,反而盡可能向臺式機畫面看齊。

    比較遺憾的是,Steam Deck 不支持 Thunderbolt 接口,也不支持更先進的 Wi-Fi 6 或者 Wi-Fi 6E,而采用 Wi-Fi 5。不過 Valve 稱 Steam Deck 依然支持串流游玩 PC 游戲,并且通過串流游玩的功耗更低。

    硬盤配置可能是不同版本的 Steam Deck 之間最大的差異,Steam Deck 共有 3 種儲存版本,分別為 64GB(eMMC)、256GB(NVMe SSD)和 512GB(高速 NVMe SSD)。

    對于動輒上百 GB 的 3A 大作來說,這點容量依然是捉襟見肘,因此 Steam Deck 也支持 Micro SD 卡拓展。

    不同儲存介質下,游戲的讀取速度有著些許差異,根據 Valva 給出的測試數據 eMMC 和 SD 卡的相比 NVMe SSD,下載儲存速率大概要慢 12% 和 18%,啟動時間則要慢 25%。

    64GB 和 512GB 版本存在近 2000 元的差價,選擇性價比,還是更極致的游戲體驗,是 Valve 留給玩家的第一道選擇題。

    在此之前,Valve 還發布了一支很有意思的影片——教玩家如何拆解 Steam Deck。在視頻的開頭,Valve 明確的表示官方并不建議玩家自行拆解自己的游戲機,但是如果玩家硬是要拆,他們只好提供一個安全且正確的教程。

    影片中 Valve 有介紹如何更換 Steam Deck 的搖桿以及固態硬盤(天地良心),不過自行更換硬盤有可能會造成電磁干擾等未知的后果,這需要玩家自行承擔。

    從硬件水平來看,擁有定制芯片、統一內存以及 AMD 特制優化的 Steam Deck 有著相當過硬的硬件素質,但這并不代表著 Steam Deck 就能成為一臺合格的游戲機,正如上文提到的那樣,Valve 在軟件上需要下更大的功夫。

    游戲機要有「游戲機的樣子」

    Steam Deck 會是任天堂 Switch 的對手嗎?這個問題從一開始可能是就是個偽命題,雖然 Steam Deck 和 Switch 都將手掌視為主戰場,但是兩者的游戲品類和性質并沒有太大的重合。

    你不能拆下 Steam Deck 一邊的手柄給女朋友一起玩《馬里奧網球》,也不能用 Switch 玩 IGN 滿分的《死亡循環》,因此同時擁有 Steam Deck 和 Switch 并不沖突,而 Steam Deck 真正的對手,應該還是手機。

    Steam Deck 需要給玩家一個理由,讓玩家在擁擠的地鐵里、慵懶的沙發上愿意捧起沉重的它而不是輕巧的手機。在此之前,它的前輩 Switch 已經交出了一份不錯的答卷——無時無刻(Always-On)的游戲體驗。

    Switch 最打動我的,不是通過拆分手柄實現 3 種形態的靈活轉變,也不是馬里奧、塞爾達傳說等任系第一方大作,而是玩家可以按下電源鍵隨時開始或者暫停游戲,而不需要等待漫長的開關機過程。

    這種「隨開隨玩」的體驗大大降低了玩家對于重度游戲的心理負擔,另一方面也降低玩游戲的門檻,和 PC 上需要開機、登錄賬號、漫長等待的體驗相比,游戲機的體驗顯然更優。

    因此,Valve 認為 Steam Deck 也應該是這樣一臺設備,這也是 Steam Deck 與一臺掌上 PC 最大的不同:它不是一臺為游戲而生的 PC,而是一臺更加純粹的游戲機。

    為此,Steam Deck 的開發團隊基于 Linux 開發了 SteamOS 3.0,而不是使用常見的 Windows 系統(當然你也可以自己刷入),Steam 軟件的 UI 特別針對 Steam Deck 的屏幕做了優化,更適應小屏幕和搖桿按鍵組合的操作。

    最重要的是,Valve 開發了一個與 Switch 類似的暫停、恢復機制,玩累了可以隨時熄屏,有時間再拾起 Steam Deck 時,又會上從此暫停的地方繼續冒險。

    并且 Steam Deck 還支持 Steam 的云存檔功能,理論上玩家在臺式機上玩的進度可以在掌機上接力,讓游戲在生活中得到延伸。

    在這場開發者大會上,Valve 還展示了一臺白色的 Steam Deck 原型機,在它的背后有個很有意思的小細節:Logo 是《傳送門》里的 Aperture 公司!不過可惜的是 Valve 表示白色版本目前還沒有開售的計劃。

    根據 Valve 公布的 Steam 用戶報告,Steam 的月活用戶已經達到了 1.204 億,平均日活用戶接近 2000 萬,目前 PC 游戲的市場相當龐大,因此 Valve 對 Steam Deck 的前景也比較樂觀。

    Steam 平臺已經有著相當成熟的生產、銷售和社區一整套體系,Valve 需要做的只是將這些原汁原味地搬到玩家的手心里。

    那么問題來了,還需要多久才能在地鐵里玩《地鐵 2033》?Valve 在大會上給出了一個壞消息:由于芯片短缺,Steam Deck 要在 2022 年 2 月(延后 2 個月)發貨。

    為任天堂旗下的當家產品—Nintendo Switch已經發布超過一年的時間,從發布之初的飽受期待到現在的砥礪前行,Nintendo Switch的表現到底如何呢?目前的游戲陣容又擴大到了何種程度呢?現在又是否是購買的好時機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Nintendo Switch配置參數

    屏幕:6.2 英寸 LCD 720p 觸摸屏

    影像輸出:最高1080p 60 幀

    處理器:NVIDIA Tegra X1 處理器

    運行內存:4GB

    存儲:32GB(最高支持2TB 拓展)

    連接:藍牙4.1、802.11ac Wi- Fi 標準

    電池容量:4310mAh

    續航時間:2.5 ~ 6.5 小時(根據不同游戲)

    尺寸:102mm×239mm×13.9mm

    重量:297g

    價格:299.99 美元

    Joy-Con 配置參數

    震動: HD 震動

    電池容量:525mAh

    續航時間:20 小時

    尺寸:102mm×35.9mm×28.4mm

    重量:單個50g 左右

    價格 :79.99 美元

    機身細節詳解

    終于規矩了一回

    Nintendo Switch采用了家用機掌機一體化設計,其機身是一個類似Wii U的GamePad設計,但與此前不同的是,Switch可以拆卸下兩邊的手柄,玩法更加多樣。機身方面,Switch配備了一塊6.2英寸分辨率為1280×720的觸摸屏,相比手機行業的超高屏占比和超清屏幕,Switch這塊屏幕看上去似乎既不精致又不驚艷。

    ▲Switch機身正面詳解

    不過在實際體驗中,用戶的注意力大多數都被游戲所本身吸引,黑邊也并沒有那么明顯,而720P的分辨率在掌機界已經算是頂尖了,既平衡了性能也保證了續航,實際觀感也較為不錯。值得一提的是,Switch的前面板為塑料材質,不太耐刮卻十分堅固,就算不經意間掉在地上也并不會發生屏幕破碎的情況。

    ▲Switch機身背面詳解

    硬件方面,Switch搭載了基于20nm工藝的定制版NVIDIA Tegra X1芯片,僅保留Tegra X1中的4顆Cortex- A57核心,其主頻最高為2GHz。GPU方面,Switch擁有共計256個流處理器(CUDA),浮點性能為1TeraFlops。此外,Switch內置32GB閃存作為存儲介質,沒有內置硬盤也暫不支持外接硬盤,但可以通過Micro SD卡來擴展存儲空間,最大可支持2TB拓展。從配置上看,Switch的硬件性能一般,相比PS4和XBox One來說卻落后不少,但考慮到任天堂向來不以性能著稱,這樣的硬件配置其實也完全可以接受。

    從機身細節上來看,Switch像一臺平板電腦,不僅電源鍵、音量鍵、揚聲器、耳機插孔、光線感應都一應俱全,甚至還在機身背后自備了一個小支架,拉出來就能撐起整個機身,不過這個支架看著有些弱不禁風,角度也不可調節,在以桌面模式玩游戲時限制較大。

    說完了相同之處,來說點不同的地方:Switch在左右兩側各有一個滑軌,用于安裝手柄;Switch的頂端還有一個游戲卡插槽和少見的散熱孔,卡槽是用于用戶更換實體游戲時使用的,而散熱孔自然是Switch在全力運行時散熱的保障。

    總的來說,Switch主體的造型更符合普通玩家的審美,相比起3DS或者Wii U上的奇特造型,Switch看起來更像是一臺正常的游戲機,一直不走尋常路的任天堂,終于在主機造型上“規矩”了一回。

    三種模式隨心換

    手柄也能玩出花

    不過要說Switch與其他游戲主機或掌機最大的不同,肯定還是可隨意切換的游戲模式,你見過既是掌機,又是平板,還是主機的游戲機嗎?沒錯,Switch就是那個能合三為一的游戲主機,接下來我們將介紹關于Switch的三種不同模式以及每種模式下的操作體驗。

    掌機模式

    這或許是最多Switch用戶使用的游戲模式了,掌機模式下的Switch相當便攜,就好比一個長一點的手機,你可以在汽車上、輕軌上或者飛機上用各種姿勢使用它。掌機形態下的Switch配合左右兩個帶有震動功能的Joy- Con(手柄),在你游戲過程中會帶來奇特的手感,不過需要注意的是, Switch還是有點份量的,比起自家的3DS或者PSV都要沉不少,如果長時間手持還是有些吃不消。

    ▲掌機模式一覽

    除去重量不談,掌機模式下Switch的操作手感如何呢?這當然要取決于隨機附贈的兩個Joy-Con,也就是Switch的兩個自帶手柄。Joy-Con最大的特點就是兩個手柄既可以組裝為單人游戲的手柄,也可以分成兩人使用的獨立手柄,其功能拓展性可見一斑。

    和PS4或Xbox One上的一對手柄不同,兩個Joy-Con雖然看起來非常相似,但實際上有著細微的差別。他們的尺寸相同、均擁有HD震動功能,內置電池容量大小均一樣,續航可達20小時。不同的地方在于兩個Joy- Con的按鍵略有區別,且右Joy-Con多了一個NFC功能和一個IR照相機,所以右Joy- Con的重量也稍重了3g左右。

    ▲Joy-Con正面詳解

    ▲Joy-Con背面詳解

    在操作手感上,Joy- Con的按鍵依舊是偏硬的調校風格,不過玩家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會熟悉這種鍵程,左右兩個搖桿不僅反饋力適中,并且支持下壓,這對掌機來說可不太常見。當然,Joy-Con也有不足之處,例如ZL/ZR兩個鍵不是線性輸入,這在賽車游戲中無法控制油門的大小,且這兩個鍵的面積較L/R鍵大不少,在游戲中偶爾會有誤觸的情況發生。

    平板模式

    當你取下左右兩側的Joy- Con并打開后置支架時,Switch就化身平板模式了。相比起掌機模式,平板模式無疑有著更多的掣肘,比如你得在平整的平面擺放Switch,比如你觀看Switch的角度有著一定限制,再比如你在平板模式下不能邊充邊玩(因為桌面擋住了你的充電口)。

    ▲平板模式一覽

    但更多的限制帶來的是更好的體驗,在平板模式下,你不用端著沉重的機身,僅用雙手握著Joy- Con就能暢快的游戲,此刻的Joy- Con可以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的實力,內置的HD震動會給予你驚喜的反饋感,沒有限制的握持姿勢更是能帶給你從未擁有的操控體驗。

    ▲Joy-Con側面詳解

    ▲腕帶正面詳解

    對于多人游戲來說,平板模式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僅需立起Switch,再分給好友一個Joy- Con,立馬就能戰斗起來,Switch最多可支持4人本地同屏游戲。不過玩家在操控單個Joy-Con時,最好將Joy- Con安裝上自帶手繩,手繩不僅擁有滑動鎖扣可避免Joy- Con松脫,還增大了頂部L/R的按鍵面積,在游戲操控時更得心應手。

    主機模式

    如果說掌機模式時為了便攜,平板模式是為了分享,那么主機模式就只有一個目的—為了最好的游戲體驗。主機模式下的Switch火力全開,最高支持1080P 60幀的高清畫面,這比起前兩個模式來說要好上不少,更大的屏幕、更好的體驗,當然也需要更多的設備支持—Switch必須連接到底座上,然后將電源和HDMI線連接起來,才能實現主機模式。這個方方正正的底座內部非常簡單,它沒有搭載什么拓展芯片或者其他花里胡哨的設計,它僅僅是一個HUB而已,只起到了連接Switch和電視的作用。

    ▲主機模式一覽

    Switch底座的側面擁有兩個USB接口,目前來看可以連接USB網卡、有線手柄、鍵鼠外設等,將來或許可以外接硬盤或者接入官方外設。裝上底座的Switch全力運轉,為用戶帶來極好的游戲體驗,但在另一方面,主機模式下的Switch會發出較大的熱量,如果散熱不好的話可能導致機身變彎,外接延長線或者加裝散熱風扇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法。

    ▲底座詳解

    ▲Joy-Con握把詳解

    既然在畫質上達到了Switch的巔峰,那么此時在操控上應當如何得到最佳體驗呢。喜歡分離無拘束的玩家依舊可以雙手各握一支Joy- Con進行游戲,但遇到有關射擊的游戲時,隨機附贈的Joy- Con握把便起到了它作用。這個附贈握把可以通過兩側的滑軌將Joy- Con安裝進去,完全體的Joy- Con握把可以讓玩家獲得近似傳統手柄的體驗,不過在實際操作中,正方形的造型和豎置式的按鍵位置還是有別于傳統手柄,初次上手的玩家需要多熟悉一段時間才行。

    配件推薦清單

    按需購買更重要

    介紹完Switch的所有硬件配置,我們得出一個結論:Switch在硬件設計上已經足夠出色,但受限于成本或者其他原因,它本可以表現得更好一些。不過別著急,諸多任天堂出品的官方配件和一些第三方配件可以將用戶體驗再上一級,這里我們一共推薦了10款配件供大家挑選。

    1.Pro手柄

    作為嬌小的Joy-Con原裝手柄的補充,任天堂還推出了一款手感更好的Pro手柄。傳統的手柄造型讓玩家們更為適應,而更大的ABXY鍵面和更廣的搖桿鍵程帶來了更好的操作,扎實的做工和一體化的體驗讓Pro手柄在玩賽車游戲或是擊游戲時也更得心應手。對了,Pro手柄也搭載六軸重力感應和HD震動,游戲反饋感與Joy- Con同樣出彩。

    必備指數:★★★★

    售價:69.99美元

    2.干電池式Joy-Con

    如果長期將Switch當做主機來用的玩家,勢必會遇到Joy- Con無處充電的情況,因為目前Joy- Con只能通過插在Switch滑軌上充電?;蛟S你需要一個干電池式Joy- Con,從此不必充電,只需更換電池即可,游戲暢玩更輕松。

    必備指數:★★

    售價:29.99美元

    3.充電式握把

    如果不喜歡上個干電池Joy-Con,那么你可以選擇一個帶有充電功能的Joy- Con

    握把。當然,它的目標人群也是那些長期將Switch當做主機來用的玩家,當你長時間不將Joy- Con連接Switch充電時,擁有一個充電式握把無疑是個好選擇。

    必備指數:★★

    售價:29.99美元

    4.Joy-Con方向盤

    只看造型就知道,這是任天堂為旗下當紅游戲《馬里奧賽車8豪華版》所打造的定制外設。只需將Joy- Con貼合在方向盤上,就可以利用體感或者按鍵暢玩游戲了。當然,它也支持其他一些賽車游戲。

    必備指數:★★

    售價:14.99美元

    5.另一對Joy-Con

    隨Switch附贈的一對Joy- Con最多可供兩人游戲,如果你舉辦聚會或者兩人進行特殊游戲(例如兩個各自需要一對完整的Joy- Con)時,再購入一對Joy- Con是不錯的選擇。而且在第二對Joy- Con上,你會有更多色彩上選擇的余地。

    必備指數:★★★

    售價:19.99美元

    6.屏幕貼膜

    不同于我們常見的手機屏幕,Switch的屏幕是塑料材質,雖然有助于在跌落時可以更好地保證其完整性,但在日常使用中,例如在拔插底座時就會產生難看的刮痕,所以一張鋼化玻璃屏幕貼膜十分重要,不僅將Switch變得更加精致,保護性也更好。

    必備指數:★★★★

    售價:分品牌

    7.收納包

    前文我們提到過,掌機模式下的Switch三圍可觀且手柄按鍵稍有突出,再加上卡帶或者外設,如何外帶成了一個難題。你可以選擇只裝Switch本體和幾張卡帶的輕便收納包,也可以選擇帶有可調節支架的輔助收納包,又或者購買是將底座、充電器等所有配件裝進去的全功能收納包。

    必備指數:★★★★☆

    售價:分品牌

    8.第三方底座

    我們也在前文提到過,主機模式下的Switch性能出眾,體驗極佳,但底座的散熱和反復插拔或許會對Switch機身帶來傷害。于是各種第三方底座應運而生,有追求輕便的,有追求散熱的,不過我們要提醒的是,盡量不要選擇第三方底座,不久前由NYKO出品的底座Ban機風波未落(Ban機即是指任天堂官方鎖機,無法正常開機運行),未經認證的第三方底座始終是個雷區。

    必備指數:★

    售價:分品牌

    9.Type-C數據線公轉母延長線

    相比起第三方底座,Type- C數據線公轉母延長線應該是底散熱和刮擦最佳的解決辦法,將其一頭連接底座,另一頭連接Switch機身,可以將Switch從底座中抽離出來,不過缺點就是不太好看和擺放問題,畢竟USB的接口在機身下方,你還需要一個支架才行。

    必備指數:★★★★☆

    售價:分品牌

    10.快充充電寶

    變化成一款掌機,Switch可以隨著你到處奔波,在無聊的時候來一局游戲,但也因為它嬌小的體型,其續航時間注定不會太長。所以你需要一個支持USB- C端口、支持QC3.0協議的快充大容量充電寶,不僅可以隨時給你的Switch補充電量,還能給你的手機補充電量,大幅提升游戲時間。

    必備指數:★★★★☆

    售價:分品牌

    我們沒有為其中任何一款配件打上五顆星,因為我們認為沒有任何配件是每個玩家必須的,無論是極具性價比的玻璃保護膜還是帶來極致體驗的Pro手柄,每位玩家的需求都不盡相同,按需購買才是最好的選擇!

    系統單一卻高效

    期待更多功能加入

    相比之前的3DS或是NDS,Switch在系統上的改變不可謂不大,卡通特效、高光按鈕完全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簡潔易用的界面。主界面正中央留給了游戲封面,第一個總是你最近玩過的那個游戲。界面左上角是系統用戶頭像,Switch最多支持同時登陸8個賬戶。界面右上角則是時間、Wi-Fi狀態和電池狀態。游戲封面下方擁有六個圖標,從左到右依次是資訊、Eshop、相冊、手柄、設置和電源,你可以進入其中并詳細進行設置。

    在使用過程中,Switch UI給人以最大感覺便是高效,你可以用手柄或者觸屏來進行操控,它的響應速度十分驚人,幾乎達到了隨按隨到的狀態,不僅是在移動光標或者輸入字符時運行飛快,就連在加載卡帶和休眠喚醒時也快到以往掌機從未達到的高度,體驗相當順暢。

    ▲Switch UI主界面

    不過,除了高效以外,我還在Switch UI上體會到了功能的單一,說得不好聽一點則叫做“簡陋”。發售已經一年之久,Switch除了截圖分享、下載游戲和添加好友等基礎功能外,其他諸如瀏覽器、多媒體播放器、串流App等功能一律欠奉,僅比發售之初多了短視頻錄制等小功能,而中文操作系統也是遙遙無期。

    ▲僅能實現一些簡單功能,且沒有中文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Switch UI中加入了家長控制功能,家長可以通過手機App控制Switch的運行時間甚至強制中斷,還能針對游戲分級進行合理選擇。此外,App還能同步更新游戲發售,當玩家在手機上購買新游戲后,Switch可以進行預下載。

    ▲Switch的家長控制功能。

    神作連連玩不停

    Switch的游戲推薦和展望

    對于一款游戲機來說,最重要的不是硬件性能或是軟件體驗,衡量游戲機足夠優秀的標尺絕對是游戲本身。游戲數量和游戲質量成了購買游戲機的重要指標。那么首發游戲前所未有強勢的Switch如今游戲陣容如何呢?經歷了一年的洗禮,未來的Switch又將為我們帶來哪些大作呢?

    已經發售

    ①《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

    作為Switch的首發游戲陣容中最重要的一款,《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幾乎贏得了全球游戲媒體的所有贊譽,IGN表示:《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是開放世界游戲中的大師級作品,它展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充滿奧秘的沙盒世界。它在你面前放置了無數無比誘人的事物,讓你無比迫切地想要去探索。

    ②《超級馬里奧:奧德賽》

    如果沒有《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攪局,《超級馬里奧:奧德賽》或許能獲得更多的獎項,《馬里奧》系列游戲的歷史幾乎和游戲主機的年齡差不多漫長,但它從來沒有過放棄成長。全年齡向的《超級馬里奧:奧德賽》目前收獲了超過1000萬份的銷量,這就是對其質量的最佳褒獎。

    ③《馬里奧卡丁車8:豪華版》

    作為Switch上最棒的賽車游戲,《馬里奧卡丁車8:豪華版》在《馬里奧卡丁車8》上進行了更新和重置,全新的戰斗模式以及5個新增玩法十分值得玩家體驗,豐富的賽車選擇以及配件搭載讓游戲變得有趣不少,而本地多人對戰和聯網對戰的特色也讓眾多玩家沉迷不已。

    ④《噴射戰士2》

    當其他射擊游戲都在比拼寫實的畫面和爆炸的排場時,《噴射戰士2》玩起了水槍和顏料,將顏料噴在地上不僅能為己方搭建快速移動通道,而且還能為敵人的行動創造阻礙。獨特的戰斗模式和有趣的技能搭配讓游戲簡約而不簡單,如果要論目前在Switch上最暢爽的射擊游戲,《噴射戰士2》可當之無愧。

    ⑤《1-2-Switch》

    作為為數不多能充分發揮J oy - C o n手柄功能的游戲,《1-2-Switch》以其獨特的游戲模式讓你與朋友可以一同分享快樂,多達28款小游戲的合集十分容易上手,規則也極其簡單。你完全可以將其當做是“聚會游戲”,在家庭聚會或是朋友聚集時你掏出來的第一款游戲肯定是它。

    以上五款游戲為截止目前銷量最好的Switch游戲,此外,還有諸如《異度神劍2》、《獵天使魔女》、《馬里奧瘋兔:王國之戰》、《上古卷軸5:天際》、《魔界戰記5》、《森喜剛:熱帶寒流》、《火影忍者疾風傳》等大作值得推薦,而在獨立游戲和小成本游戲領域,《蔚藍》、《鏟子騎士》、《洞穴物語》、《星露谷物語》、《節奏地牢》、《以撒的結合:胎衣+》等高分游戲也層出不窮,玩家可以按需選擇。

    即將發售

    ①《馬里奧網球ACE》

    在即將到來的6月,《馬里奧網球ACE》會帶來前所未有的網球體驗,除了畫面的明顯進步,《馬里奧網球ACE》還新增了故事模式,讓玩家可以通過體感來控制馬里奧擊球,游戲支持TV、桌面、掌機三種方式,并且支持兩人各拿一半Joy-con一同游玩,聯機則可最多4人同樂。

    ②《向前進:奇諾比奧隊長》

    由《馬里奧》中的“蘑菇隊長”衍生而來的《向前進:奇諾比奧隊長》將在7月正式面世,《向前進:奇諾比奧隊長》每一關都是精致的庭院解密,難度適中能適應大多數用戶,卡通畫風也極為討喜,而Switch版本還將支持支援雙人模式,由其中一名玩家操控奇諾比奧隊長、另一名玩家負責援護的方式進行。

    ③《任天堂明星大亂斗》

    作為任天堂旗下的一線IP,《任天堂明星大亂斗》一直擁有著不俗的評價和出色銷量,特別是在歐美市場中,當今年3月9日任天堂直面會完結之時,突然扔下了一顆“核彈”—《任天堂明星大亂斗》新作即將發售,引發了國外玩家的討論熱潮。如果拿國內的格斗游戲來作比較,《任天堂明星大亂斗》就好比國內的《拳皇97》,其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④《火焰紋章》新作

    時隔11年,《火焰紋章》新作即將在Switch主機上發布,這部作品不同于其他高清重制或者與光榮合作的無雙作品,這是繼2007年Wii上的《火焰紋章:曉之女神》之后的第一部家用機正統續作,值得玩家期待。

    ⑤《精靈寶可夢》新作

    如果要說玩家在Switch上最期待的游戲,或許就是確認將在Switch上發售的第八代《精靈寶可夢》了。Swtich的火爆銷量,讓任天堂決心將家用機和掌機合二為一,畢竟將掌機上如此重要的I P 放在Swtich上本身就需要不小的勇氣。那

    么這臺橫跨掌機模式和TV模式的全新《精靈寶可夢》到底會為我們帶來什么樣的驚喜呢,我們唯有拭目以待了。

    我們盤點了Switch上即將發售的諸多大作,還有一些重要游戲也應當提及一下,例如《八方旅人》、《太鼓達人》、《妖怪手表4》、《耀西》新作、《獵天使魔女3》和《牧場物語》等,不過其中還有很多游戲發售日期未定,玩家們需要擁有足夠的耐心。至于業界認為極具開創性的LABO套裝,我們將在未來進行測評,暫且略過不表。

    這樣買游戲更優惠

    賬號注冊和游戲購買詳解

    Switch不僅在硬件和功能上做出了許多改變和革新,在游戲運營以及游戲購買上也都做了誠意十足的改變,其中最關鍵的是任天堂不再對游戲進行鎖區。不鎖區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玩家不僅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對戰,還可以通過登錄不同地區的賬號來獲得低價游戲。

    ▲在Switch上可以切換用戶來進入不同區域的eShop

    就拿《塞爾達傳說:荒野之息》來說吧,在eShop(任天堂游戲商店)中,最便宜的美國區價格為381元,而最貴的丹麥區價格達到了571元,價格高了接近50%。在其他游戲售價上也同樣如此,例如《超級馬里奧:奧德賽》的日本區售價為377元,而墨西哥區售價高達530元。我們應當支持正版,但本著小處不省錢袋空的想法,選擇一個低價區購買游戲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如何查看哪個區的游戲價格最低呢?我們這里推薦一個簡單的方法:在微信小程序中使用“Switch助手折扣最低價”進行查詢,你可以在其中查看相同游戲在不同地區的售價,也能看到每款游戲的綜合評分,以及每款游戲是否支持中文、歷史最低價、幾人游玩、有無試玩等詳細信息,然后記下想要購買的游戲名和低價地區。

    ▲“Switch助手折扣最低價”中可以看到諸多游戲的各地區售價

    接下來就是正式的游戲購買環節,要想購買低價地區的游戲,在賬號方面將面臨兩種選擇,一是每購買一個不同區域的游戲就要進入任天堂官網修改賬戶地址,二是建立多個地區的賬戶并同時登陸在Switch上,需要哪個地區購買時直接切換即可。兩者方法比對自然是第二種更方便,玩家僅需一開始注冊多個賬號并登陸,即可完成自由切換賬戶進行購買,無需繁雜操作。如果在每個賬戶的名字最后加上該賬戶的區域簡寫,分辨起來就更加清楚了。

    當成功建立賬戶并進入eShop后,付款時會有三種支付方式,分別是信用卡、eShop充值卡和Paypal,對于擁有VISA、MasterCard這兩種信用卡的用戶來說是最方便的,直接填寫信用卡信息即可完成購買,實時匯率也比較優惠。如果沒有VISA、MasterCard信用卡但又擁有銀聯卡的話,也可以選擇Paypal進行支付,不過記得在付款前登陸Paypal官網切換實時匯率,使用默認匯率十分不劃算。

    ▲購買數字版游戲時的三種付款方式

    第三個選擇就是eShop充值卡,這有些類似以前的游戲點卡或是蘋果的禮品卡,你可以通過淘寶或者其他電商渠道進行購買,然后輸入卡密即可兌換成功,最后再付款時選擇點卡支付。雖然eShop充值卡時有優惠,但要避免黑卡(即賣家盜刷他人信用卡獲得的eShop充值卡),又要選擇正確的國家充值(日本區的eShop充值卡只能在日本區eShop充值,其他地區同理),所以就操作方面要較前兩種麻煩一些。

    當然,這只是Switch數字版游戲的購買方法,如果該游戲有對應的實體卡帶版的話,還可以購買實體卡帶,一般來說實體卡帶售價更為便宜且通關后可以二次出售,還降低了游戲成本。而數字版的優勢在于無需頻繁插拔卡帶,攜帶和使用時更加便捷。對了,如果你數字版游戲較多或容量較大的話還得備上一張micro SD卡,Switch自帶的32GB容量可裝不了幾個游戲。

    ▲咸魚上琳瑯滿目的各類二手卡帶

    購買指導與建議

    在發布一年之后,Switch是否還推薦購買呢?答案是肯定的,你很難找到一款在家用電視玩,出門手持玩,聚會放桌子玩的游戲機,你幾乎可以在各個場景中使用它。當你在游戲正酣時卻不得不出門的時候;當你出門玩手游到家也盯著那個小屏幕的時候;當你苦于無法和朋友家人分享一款好玩的游戲的時候,你絕對會第一個想起就是它——Switch。

    并且相比起發布之初時的瘋狂加價,發布一年后的Switch價格終于來到了一個理性的階段,目前各個版本的Switch價格大多在2000左右,鑒于Switch依舊沒有大陸行貨,所以購買的版本還得是美版、日版、港版和歐版,又由于不鎖區的原因,無論選擇哪個版本的Switch功能都是一樣的,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港版Switch插頭與國內不同,需要一個轉接頭,稍有不便。

    至于購買途徑方面,如果有家人或者朋友在海外或是毗鄰香港等區域,代購是最好的選擇。其二則是亞馬遜海淘轉運,之前在美亞還一度出現過低至1600元的超大折扣。如果在淘寶或者其他電商渠道購買,記得到貨時檢查Switch的插口、滑軌和螺絲處,還要看屏幕有無斑點和壞點,卡帶接觸是否良好。

    寫在最后

    截止到今年3月底,發售超過一年的Nintendo Switch已經售出1779萬臺,配套游戲也出售超過6897萬份,這驚人銷量的背后是任天堂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極致的創新。Switch既不是機能最強的游戲機,也不是最便攜的游戲機,但唯有當你親自觸摸過、體驗過它的魅力,方才知道將喜歡的游戲握在手中的美妙。試想一下你可以在任何地方都能玩到任天堂的主機級游戲時,還有誰會在意那些無關緊要的瑕疵呢。

    如果能為Switch打上一個分數,我愿意給它一個滿分,滿分并不意味著這臺游戲機完美無缺,給予它如此評價無非是為了向制作人員對游戲本質的不懈追求表達我們的崇高敬意。在一臺如此出色的游戲主機加持下,我們有理由相信任天堂會走得更久、更遠。

    入門二合一 質量過硬回頂部

    PConline 單機評測】平板適合零碎時間和輕度操作,原本很多用電腦才能實現的任務,用平板會有更好的體驗。但是涉及到一些稍專業點的操作時,平板就不是那么從容了,畢竟多數軟件對鍵鼠有很好的兼容性,但對觸屏基本沒有優化。如何讓筆記本帶有平板般操控體驗,為筆記本增加觸摸屏以實現在操作和使用體驗上的提升,歷過無數次的嘗試,二合一是比較完善的結合方式。

    宏碁 Aspire Switch 10 E(SW3-013-17K6)圖片系列評測論壇報價網購實價

    ■宏碁Switch 10 E:入門二合一 質量過硬

    宏碁Switch 10 E是一款入門級的二合一筆記本,獨具特色,鍵盤部分可以和平板部分分離,鍵盤底殼和平板頂蓋采用了宏碁今年的新風格——織紋風格。宏碁Switch 10 E擁有多種色彩,我們手中的Switch 10 E顏色為淡紫色。無論是平板部分還是鍵盤部分,都非常結實,非常有質感。

    宏碁Switch 10 E可以輕松在筆記本和平板形態間切換,當平板模式插到鍵盤底座上的時候,宏碁Switch 10 E就是一個小型的筆記本。單拿宏碁Switch 10 E平板部分就是一款平板,絲毫沒有筆電的厚重感,但手感依舊扎實。宏碁Switch 10 E采用了一塊10.1寸的IPS觸控顯示屏,分辨率為1280×800,雖然不高,但是搭配Z3735F正好,顯示表現出色,觸控操作也很流暢。

    作為一款二合一筆記本,宏碁Switch 10 E在接駁能力方面的表現就比較孱弱了,平板部分僅有一個Micro USB接口、一個Micro HDMI接口、一個耳機接口、一個電源接口,在鍵盤部分只擁有一個USB 2.0接口,因此在拓展能力方面表現有些不足,用戶需自行購買USB HUB進行拓充。

    接下來在介紹一些機身的細節,在屏幕的上方,宏碁Switch 10 E搭載了一顆高清攝像頭,在平板部分后蓋頂部中央,有一枚高清后置攝像頭,可以滿足用戶日常的視頻和記錄拍照需求。在屏幕的下方有兩個隱蔽的揚聲器開孔,聲音效果還是比較不錯的。

    宏碁Switch 10 E采用了拆分式鍵盤設計,鍵盤可以直接插拔,采用磁吸接口。這塊鍵盤底部有一塊觸控板,左右按鍵隱藏在觸控板底部。按鍵鍵程較短,需要一定的時間適應。這款鍵盤底座附帶了一塊500GB的機械硬盤來彌補宏碁Switch 10 E平板部分容量較小的尷尬。

    2拆分變形 多模式多用途回頂部

    ■宏碁Switch 10 E:拆分變形 多模式多用途

    拆分式設計為宏碁Switch 10 E帶來了多重的使用形態,隨時插拔,說變就變。這不僅豐富了用戶的使用體驗,同時也可以滿足用戶在不同條件下的使用需求,為用戶帶來了不小的便利。

    宏碁Switch 10 E鍵盤的接口處采用了磁力吸附式的設計,這樣使得拆卸和裝配都十分的方便,而且穩定性也比較好,用起來也比較順手,而且從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平板部分與底部鍵盤之間全靠磁力鏈接吸附,細節做工不錯,上手感覺扎實。

    ■宏碁Switch 10 E:屏幕點亮 顯示效果展示

    屏幕點亮基礎展示,下面是為消費者展現筆記本屏幕點亮后的樣子,供大家參考機器使用時的基本情況。

    宏碁Switch 10 E采用了分辨率為1280×800的10.1寸屏幕,在Windows 8.1下擁有最好的兼容性??梢暯菦]問題,色溫偏暖,顏色還原比較精準,用戶可已通過下面的顯示樣張大致了解屏幕的效果,更細膩的顯示效果體驗,建議在購買前觀看真機,以判斷屏幕發色傾向是否符合個人喜好。

    3散熱測試 續航超給力回頂部

    ■宏碁Switch 10 E:極限散熱測試

    我們使用Furmark拷機軟件對Switch 10 E進行測試,Furmark會將整機的兩大發熱部件CPU與顯卡全運轉起來,運行30分鐘后溫度會上到一個極限的高度,為了讓大家可以更加直觀的看出每臺機子在運行時的散熱情況,我們還使用了FLUKE紅外熱成像儀,分別觀察各個位置的溫度升溫情況。(溫度跨幅28°C-50°C:低于溫度下限會顯示黑色;超過溫度上限會顯示白色)。

    首先向大家介紹一下測試環境的溫度,由于空調尚未供冷風,所以環境溫度約為的24-28°C,而且Switch 10 E是一款無風扇設計的平板,較高的環境溫度會對散熱情況造成一定影響。

    Switch 10 E背面熱量集中在左上側,最高約為49°C,這里應該是CPU所在區域。在正面,Switch 10 E的溫度比較低,也比較分散,最高溫度僅為41°C,感覺也僅是溫熱,不燙手,而且作為二合一筆記本正常使用中一般不會有如此高負載的使用場景。

    ● PCMark 8(Home-OpenCL)續航測試

    PCMark 8是針對Windows系統的整機性能基準測試軟件,家用(Home)測試是其中一種測試模式(共5種),主要是模擬普通用戶的使用環境,測試項目涵蓋了網頁瀏覽、文檔處理、圖片邊間、視頻聊天以及輕負載游戲等等,并包含OpenCL加速與傳統兩種測試模式,在選擇續航測試時,在剩余電量高于80%的時候會進行測試,軟件會循環運行直至電池接近耗盡時,完成測試記錄最后結果。

    4性能實測 Pconline總結回頂部

    ■宏碁Switch 10 E:性能實測與總結

    宏碁Switch 10 E作為一款二合一產品,主體是一款平板,設計也偏向平板,鍵盤區域只有一個USB接口和一塊500GB的機械硬盤。這款二合一設備采用的是Intel的Atom Z3735F,在功耗和發熱方面的表現值得稱道的,為長時續航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整重 1.240Kg 平板 0.630Kg 鍵盤 0.608Kg

    PConline評測室總結

    單看這個系列的命名就知道,這一系列都是標新立異的二合一設計,在平板和筆記本之間取得均衡,綜合兩者的優勢,帶來一款款出彩的二合一設備。宏碁Switch 10 E就是這么一款出彩的入門級二合一設備,宏碁這款機器,再老款的Switch 10的基礎上,賦予了這款產品新的風格。Switch=轉換,對于那些喜歡嘗試個性產品,手頭有不是那么富裕的人來說,這款產品還是非常值得關注的。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