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蝸牛就來手把手教你把整套家庭影院系統連接起來。
首先我們要科普下需要用到的線
很多剛入門的小伙伴連喇叭線和音頻線都搞不清楚,如果搞不清楚,請進傳送門:《音頻線、音箱線傻傻分不清,家庭影院常見問題(八) 》。
我們在組建家庭影院時用到的信號線主要有四種:HDMI線,喇叭線,音頻信號線,網線,下面有對應的照片,先來熟悉下。再有就是電源線,這個不用說,大家都懂的。
上圖是HDMI線,扁的插頭,注意不要熱插拔。
上圖是喇叭線,注意區分顏色,一般有紅色/黑色或者紅色/白色區分,接錯了會有相位問題。
上圖是音頻信號線,線材帶屏蔽,接線有插頭。
另外還有純前后級用到的卡農頭平衡信號線,不過設備玩到那個檔次,就不需要看這個帖子了,要么自己就是老司機,要么肯定請專家級的調音師來上門服務。
開始接線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家庭影院接線的拓撲圖,很多人有個誤區,認為還是像很多年以前那樣,功放只負責聲音。其實時代早就變了,看下圖你就會發現,AV功放才是整個影院系統的核心樞紐,這也是為什么老蝸牛建議大家別在功放上省錢,只看重音箱的原因,它只接影響著整個系統的綜合表現。
首先說作為信號源的藍光播放機,你需要一條HDMI線連接到AV功放的HDMI輸入接口。
注意別插錯了,高端的播放機會有兩個HDMI輸出接口,main和audio only,可以實現音畫分離,避免信號被低檔AV功放拖后腿,不過這樣比較麻煩的是功放OSD菜單就看不到了,對經常折騰的用戶不太友好。
電源線不必說,再有就是看網絡視頻的話還需要插一條網線。
播放機HDMI OUTPUT(MAIN)連接AV功放HDMI IN具體哪個插口呢?其實可以隨意查,記住連接端口的名字,用功放遙控器按對應文字的按鈕,切換到對應的通道即可,如果你有其它信號源,比如有線電視,電腦,游戲機等,都可以在這里接入家庭影院系統。
播放機過來的信號進入AV功放,然后信號會被分成兩部分,音頻部分交給功放處理,視頻部分呢?會轉發給投影機,也就是還需要一條HDMI線連接AV功放的HDMI OUT(MONITOR1)到投影機的HDMI 1接口。
有沒有感覺很簡單?事實就是這樣,其實從功放到音箱的接線也很簡單,窗戶紙一捅就破。
再說低音炮,因為家庭影院系統大多是有源炮+無源音箱的組合,這里我們也說有源炮的接法,而無源炮呢,其實就相當于無源音箱+后級的接法,我們后面再說。
注意看AV功放后面有個PRE OUT區域,這些插口就是用來接后級功放和有源低音炮的,如果你只有一只低音炮或者外接低管,就找到一條音頻信號線,連接AV功放的SUBWOOFER1和低音炮的LFE IN或者LINE IN插口即可。
接下來就是遇到問題最多的音箱接線。
一般音箱后面會有正負兩個接線柱(有些高端音箱會有很多接線柱,默認會有跳線相連接),喇叭線里的紅色線芯連接音箱的紅色接線柱,線另一端也接AV功放的紅色接線柱。
接線柱五花八門,有傳統擰螺絲扣的接線柱,有彈性快裝的,有壓接的,還有帶插孔可以插入香蕉頭的,最簡單的接法就是先用剝線鉗把喇叭線外皮剝開5厘米左右,再把兩個線芯分別剝開1厘米,擰開音箱接線柱,喇叭線橫著插進小孔,再擰緊接線柱螺帽即可。
音箱全部接好以后,另一端就要連接功放機了。
一般AV功放最下面一排就是連接所有聲道音箱的接線柱,以日系為例,從左到右一般是:右聲道,左聲道,中置聲道,右環繞,左環繞,右后環繞,左后環繞,右前頂置聲道,左前頂置聲道,右后頂置聲道,左后頂置聲道。
但是有個問題,裝修預留的一大把喇叭線,到底哪條對應哪個聲道呢?其實我們可以用"電池大法"解決。
隨便找一節電池,在機柜這邊先接好負極,正極在電池正極劃一下,對應的音箱喇叭會響一下,仔細聽,依次標記好對應的聲道。
日系功放做得比較貼心的就是會附贈一個不干膠標記貼紙(照片里空白區域被我用掉了),可以快速做標記,方便后期維護。
功放這邊接法和音箱接線基本是一樣的,就是把喇叭線插進去,擰緊。其實功放后面有一個簡單的圖示說明,只不過很多人沒有注意而已。
至此,一套基本的家庭影院系統就接線完工了,接下來進入調試流程……
下面是答疑時間
問:音箱上有四個接線柱,應該接哪個?
老蝸牛:一般接下面兩個正負極接線柱,注意不要拿掉并聯銅片;如果你玩雙線分音,就拿掉跳線,上下兩對接線柱分別連接功放不同的通道。
問:低音炮背面有LFE IN和LINE IN,還分L和R,到底應該連哪個?
老蝸牛:如果你不打算用低音炮自帶的前級處理電路,(新手小白)最好直接連LFE IN,反之,就接LINE IN,然后可以用低音炮自帶的DSP或EQ來進行增益補償調整。
至于L和R,隨便哪個都可以。
問:前后級功放怎么接?
老蝸牛:這個也很簡單,后級就是個一進對一出的純放大器,別接混了就行,后級用法可以參考之前的帖子:《「后級篇」全景聲時代2萬元高性價比7.1.4功放組合推薦 》,這里就不再贅述了。如果你在組建和使用家庭影院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惑,都可以私信老蝸牛聊聊,更多新鮮好玩的家庭影院技術資料,歡迎關注HDAV家庭影院網。
信我們關于投影儀必定不陌生,我們在上學的時分都見到過教師使用過投影儀。現在在開會或者培訓期間,我們常常要放映ppt,可是我們在使用電腦連接投影儀的時候卻犯了難。該怎么辦呢?先別慌,下面為大家介紹下電腦連接投影儀的辦法。
首先查看電腦適合哪種接口
1、HDMI接口及連接線
2、MiniHDMI接口及連接線
3、VGA接口及連接線
4、DP接口的數據線連接
5、MiniDP接口及數據線
二、接下來就是連接投影儀啦
1、將對應的連接線分別連接到電腦和投影儀上,當然,將功放的音頻線也插上。
連接電腦可以用這種轉換線來轉換
2 右擊桌面空白處,打開屏幕分辨率選項,這里我們點擊“連接到投影儀”。
3 隨后你就會發現有四個選項,如下圖所示,第一個選項是只在計算機上顯示,第二個復制是指兩個顯示的內容一樣,而擴展是表示顯示的內容可以不一樣。第四個是僅投影儀顯示。我們一般選擇復制就OK了。
以上是連接電腦連接投影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奇的膽機,傳奇的好聲音 Manley Stingray II合并功放
賴英智
參數:
首先說明,從Manley官網上看到Stingray II 魔鬼魚合并功放的參數時,真正嚇一大跳,密密麻麻的可以寫滿一整頁,甚至還有所謂的“刮 痕系數”,告訴你用5分錢美元硬幣與25分硬幣來刮合并功放的機身,誰比較夠力? 好笑嗎? 的確是很有意思,尤其親手觸摸那只巨大的,像最早大哥大電話一樣的遙控器,不禁要問這是哪個奇葩設計的? 這個遙控器可以切換紅外線或射頻模式,所以 Stingray II 合并功放背后那只短天線不是藍牙接受器,居然只是給遙控器用的,那種軍工器材似的結構,相信用上二十年也不擔心故障。可以在102dB范圍內以每級1dB調整的遙控音量,采用Grayhill Rotary最高級的編碼器( 香港代理每個賣六百多港幣),以前我從來不知道這個簡單的旋鈕有如此學問。參數中還把機器中不同地方使用的保險絲規格都詳列出來,如果有興趣,廠方甚至可以提供線路圖給你,從來沒有在家用音響上看過這么巨細靡遺的介紹。相較于某些Hi-End品牌簡單到極點的參數,連基本的失真、頻寬等都付諸闕如,Manley果然是錄音室的專業模范!
魔鬼魚的遙控器,像不像軍用設備 ?
1997年Manley推出第一代的魔鬼魚Stingray合并功放,獨特的造型令人印象深刻。魔鬼魚因其在海中優雅飄逸的游姿與蝙蝠相仿,所以又叫蝠鲼,第一次見到魔鬼魚的人總會因它“異形”的外表而不知所措,其實這種古老的魚類早在中生代侏羅紀時便出現了,一億多年來幾乎沒有發生什么變化。不知道設計者David Manley 是一個“魚癡”(Manley 的產品中還有飛魚Skipjack信號切換器、虹鱒Steelhead 唱頭放大器、大蝦Jumbo Shrimp前級、馬哈魚Mahi單聲道后級等型號), 抑或他想讓Manley 的產品長命百歲,這個造型可以大小通吃。
在Manley 工廠中看到的座右銘Manley Tubes Rule,以及魔鬼魚的原型。
的確也是如此,Manley的小型功放很多都采用六角的魔鬼魚造型,這個老先生總是出人意料,有部后級取名為Snapper(甲魚,也譯為咬人的Manley),他腦袋瓜里裝的東西與眾不同啊 ! Stingray II 機身呈六角形,藍灰色的面板與黑色鋼板具有強烈專業產品氣息,兩個旋鈕有如深海中閃爍光芒的魚眼,頗有畫“魚” 點睛之趣。出身錄音室的Manley 膽機以其少于0.1%失真、自家制造的輸出變壓器、提供強而有力的低頻控制以及采用獨特線路設計 讓膽管壽命相對延長為特色,曾在美國錄音室中創下六萬小時不停工作的驚人記錄。Stingray II采用 雙單聲道方設計,不但在電路上如此,就連在信號接口及超線性與三極的轉換開關等等也是如此。與許多高端膽機一樣,魔鬼魚合并功放只有一個喇叭接線柱,提供最小2歐姆的動態輸出阻抗,適應面廣泛。相較于魔鬼魚,其實我更好奇的,是David Manley這怪老頭的精力充沛,他總共結過六次婚,成天與菸酒為伴,縱欲生活卻又能活到73歲,真是佩服!
音響界的傳奇人物David Manley
2012年David Manley因心臟病在法國去世,他的故鄉在南非開普敦,7歲時就成功制造了第一臺電子管功 放,此后成為VTL、Manley實驗室和Vital唱片公司的創始人。VTL 目前由他的大兒子Luke Manley 經營,Manley實驗室則由第五任妻子,也是薩克斯風演奏家 EveAnna Manley 掌舵,Vital唱片在意大利以Fone 新名字生存下來,由錄音師Giulio Cesare Ricci發揚光大。據形容David Manley是一個生活無序、揮霍無度的工作狂。他開始成名是從EMI/Abbey Road錄音室開始,在那里他協助錄制了一些超級發燒唱片,像是大K重新發行的馬斯奈“領 袖”等。回到南非后,與已故洛杉磯愛樂樂團前執行總監Ernest Fleischmann 合作,開設了一家Manley-VanNeikerk錄音室, 然后又在約翰尼斯堡自己家中開了家音響店。Luke Manley先是在父親的音響店打工,在地下室發現了Leak膽機,便著手改造線路,他也掉進音響的陷阱中。最終,David Manley離開了南非和他的第四任妻子,賣掉了兩艘船中的一艘在英國創立了VTL。
1986年夏天,他前往美國在芝加哥的夏季CES 展上介紹了VTL,結果叫好不叫座,他和兒子帶著Quad ESL-63靜電音箱, 一臺 Kenwood CD機和100臺膽機前往美國中西部闖天下。Luke負責出口與營銷業務,而Luke除了焊接機器外對音響行業一無所知,這時臺灣的代理商慧眼識英雄,向VTL訂制了大量產品,David不得不在南加州建立一家工廠。David想制造每個人都能負擔得起的電子管功放,但Luke并不認同,因為在外觀、金屬工藝上節省太多成本,就很難做出“高附加值”的產品,最終二父子分道揚鑣,Luke繼續經營 VTL,并讓VTL成為美國最奢華的膽機之一。
David先是到西班牙準備另起爐灶,后來與第五任太太EveAnna回到加州Chino,成立了Manley 實驗室,在那里開始錄音專業產品的設計制造。1989 年, 第一批Manley專業錄音室產品誕生了,包括60dB增益的麥克風放大器、電子管均衡器等,1993年后Manley產品更涵蓋了從麥克風、動態處理器、均衡器、解碼器和專門的Master設備等一系列的錄音室器材,央視就采用了許多 Manley產品。
掌門人EveAnna Manley一身龐克打扮,卻是很注重細節, 但又坦誠沒有花招,陽光活潑,精力充沛人。她喜歡騎著很酷的哈雷摩托車,洋溢自由的美國騎士精神,這些印象似乎和Manley膽機的聲音特質吻合。
但僅僅過了幾年,人老卻花心的David又跑到法國另結新歡,Manley實驗室就交給 EveAnna掌管了。雖然這位菸酒不離身的怪老頭其貌不揚,對生活卻是充滿熱情,反而他對電子管的鐘愛始終如一。目前掌管Manley實驗室的EveAnna 可不是花瓶,她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音樂專業,繼父曾是膽機制造商Ampeg的部分所有者。畢業后她前往加州,希望能在像Crate吉他音箱或Fender這樣的吉他功放廠找到一份工作,最后誤打誤撞進了VTL,又認識了風流才子David Manley。
我們聽到的很多唱片都是用 Manley 器材錄制出來的。
1999年EveAnna Dauray Manley 正式接任Manley實驗室的總裁,家庭經驗讓她可以很好的管理這家公司,并且不斷壯大發展。最早Manley把功放設計成八角形狀,目的是為了最短的傳輸路徑與良好對稱性,魔鬼魚合并功放推出后佳評如潮、從音響發燒友、搖滾音樂人、唱片制作人和音樂家到音樂系學生都對優異的聲音與不凡視覺美感贊不絕口。從錄音室出發的Manley其設計思路是在惡 劣條件下能長時間可靠使用,他們的口號是高電壓=高動態余裕=高度傳真,從輸出功率不大的魔鬼魚合并功放已經能看出端倪,這是一部十年都不擔心故障的好產品。
Manley同時有一部 Stingray itube 合并功放,可以連接ipod使用
第二代的Stingray II 合并功放造型不變,在一些地方進行了升級:
●高壓電源的儲能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產生了更堅實、更連貫的低音控制力。
●右側增加一個耳機插孔,與喇叭輸出端連接在一起,這使 Stingray II成為了一部超級耳放。
●增加了一個3.5mm 的輸入孔,方便連接便攜式設備和計算機。
●增加可使用射頻和紅外技術的遙控器,甚至可以在隔壁房間操作音量、平衡、輸入切換等功能。
●三組RCA輸入的每個輸入都可以獨立設置增益大小以匹配不同音源。
●設置完畢后,音量編碼器旋鈕的藍色LED光環可以被調暗或完全關閉,這種“星光”模式的速度和強度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進行調整。
●甚至還有一個睡眠定時器,它可以從遙控器上編程,讓你在15、30、45或60 分鐘后優雅的降低音量并進入待機模式。
●訊號經過鍍金繼電器后繼入12AT7 雙三極管,后面是音量控制, 接著由6114 管做倒相與驅動,每聲道4只EL84管作AB1類推挽功率放大,可以在18瓦三極管功率或32瓦的超線性模式推挽之間切換。每個功率管的個別偏置微調很容易,測試點就在功放的頂部,它的電源堅固又強大,好像與鯊魚一起游泳時那般快速、敏捷、流暢。
●具有連接超低音的RCA 端子,音量仍受 Stingray II 控制。
●具有可切換的磁帶回路,別忘了Manley在錄音領域的高知名度,所以既能監聽錄音的質量,也可以連接Manley的Massive Passive EQ電子管均衡器做聲音微調。
錄音室的朋友一定熟悉Manley 這款機器,老板Eva說她們是靠誠實和良心來制造產品,絕不會將成本1 千多美金的機器賣到2、3萬美金,在目前不貴不尊的Hi-End市場真是可敬佩啊!Eva還說,他們的產品外觀雖不豪華,但所有細節絲毫不馬虎,例如Manley有專門測試電位器阻抗值的人,他們發現只有20%的電位器可以完美匹配,他們要確保各種參數一致,用戶拿到機器后絕不會有左右聲道或頻率差異。此外,Manley的電源的變壓器是外面定制的,輸出變壓器必須在本廠自己制作,他們在1997年和2003年對輸出變壓器進行了設計改造,其實這才是Stingray II 進步最大的地方。對Manley來說,從元件、線路、測試都可以全部公開,沒有什么秘密,就像Manley 膽機的聲音一樣,開放而陽光。
魔鬼魚合并功放使用的EL84五極管,是英國Audio Note老板Peter Qvortrup的最愛之一,早在Audio Innovations時代他就推出過EL84的推挽后級,到了Audio Note,更以Oto SE來表達對EL84的鐘愛( 每聲道用一對 EL84作單端并聯,輸出功率10瓦)。Manley 原配俄羅斯EH管買起來輕松,只要不貪心追求 Mullard 大盾、西門子、德律風根、Philips等古董管,現在俄羅斯 SOVTEK EL84/6BQ5、捷克 JJ EL84/6P14 、俄羅斯 GOLD LION 金獅都不貴,是好玩又易玩的產品。
所用的音量編碼器普遍用于錄音器材中
在網上看到有人用魔鬼魚合并功放來推AKG K1000耳機得到極佳的聲音效果,K1000本身特性古怪,74dB 的超低靈敏度和120歐阻抗簡直要命,還要求耳放有平直的頻率響應與極小的失真、信噪比要高、噪聲電壓要低。音質上,需要力道充足不能沒勁,不能控制力差,不能粗更不能猛,聲音不能干癟清瘦,有充分的細節。世界上99%的耳放都被K1000打敗,唯獨拿合并功放當耳放的 Stingray II什么都不怕,在小功率功率驅動下電流充沛,聲音純凈。我拿了二副耳機來搭配,Focal Utioia全鈹耳機(阻抗80Ω、靈敏度104dB)與HiFiman 的旗艦SUSVARA平板耳機 ( 阻抗 60Ω、靈敏度83dB ) 分別是動圈與平板領域的王者,靈敏度差距甚遠。
家中有部美星MC-300B EAR 膽耳放,用 300B單端輸出8瓦,都可以很好推動二副耳機,Stingray II可以勝出嗎?玩HiFi就怕比較,一比之下300B耳放黯然退場,Manley自己有部300B前級Neo-Classic 300B RC,不知道有無機會翻盤?魔鬼魚的優勢在于較大的功率,即使用三極輸出仍有18 瓦功率,啥耳機推不動的? 在耳機中聽起來,魔鬼魚背景安靜,分離度很高,雖然不強調細節刻畫,整體豪放、灑脫、率直,甚至有些霸氣的效果個性鮮明。EL84管帶來溫暖濃郁的音色,極高頻與極低頻延伸非常杰出,低頻控制力一流,因此有極佳的動態起伏表現,只有沖擊力道方面可能不及一些晶體機。
實在不能說 Manley是美式風格,聽聽小提琴與鋼琴就知道,那種真實暖洋洋 的質感非常討人喜歡,泛音完整飄逸四散,音色非常華麗誘人,人聲豐腴有肉,打擊樂的觸及瞬態反應棒極了! 在醇和飽滿的音樂聲中,Stingray II 合并功放各頻段連貫自然,所有樂器都表現得收放自如,在低靈敏度的平板耳機上也能營造出通透龐大的音場。接駁音響時,搭配德國 Odeon奧丁No.28/3 號角音箱,93dB靈敏度,魔鬼魚用超線性工作模式,可以讓它爆出七彩。
馬斯奈-芭蕾組曲“領袖”
美國 Klavier 唱片公司再版的CD,號稱是有史以來最爆棚的管弦樂錄音之一。最早由EMI出版,法國指揮家弗雷莫克斯統率伯明翰市交響樂團演奏,著名錄音師Stuart Eltharm 操刀,錄制于英國伯明翰大學禮堂。此碟堪稱EMI唱片中的佼佼者,音場聽起來既寬又深, 各聲部的清晰度非常出色,樂器定位準確,空間包圍感好,現場感十足。錄音時所用的器材就是David Manley協助制作 的,這張唱片的效果與Manley的功放表現風格走向一致。
Stingray II 合并功放各項音響特性都很全面,愛爾蘭女歌手Enya的專輯 《Watermark》,電子樂器營造的低頻多么孔武有力,虎虎生威,卻又彈性滿滿的四處跳躍幾乎抓不住。我覺得第二代魔鬼魚最大的進步,一個是更精密的音量控制,二是高音少了硬朗多了華麗,在魔鬼魚推動下這對號角音箱不但爆棚了得, 清麗通透與濃郁多彩二種看似矛盾的音色表現輪番上陣,時時讓人訝異驚喜。大 K 版的馬斯奈-芭蕾組曲“領袖”,這是用Manley 器材錄制的發燒名盤,魔鬼魚果然是無法氣吞斗牛,讓聲音塞滿整個聽音室。但是 Stingray II 制造堂音與 殘響的能力一流,整個音場舞臺氛圍輕松而熱烈,管弦樂由左至右聲音連綿一氣,感覺音箱都變大了一號,在這個豐富的音響空間中很容易就悠游其中忘了這是罐頭音樂,可見其感染力之強。Odeon號角音箱配合Stingray II,理性與感性兼具,這是近一年來我聽過最令人刻骨銘心的聲音!Manley有一種獨特的美感,情感舒展,意態流動,波幅巨大的雄壯氣派,會讓你由衷地從中型喇叭中發現另一個大天地。我并不是說魔鬼魚萬能無敵,它的功率仍然受限、它的分析力仍有提升空間,但是那種誘人入觳,深情地沉迷于音樂深處的魅力,在同價位產品中依然是一個傳奇 !
文章轉載自《新音響》作者:賴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