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波新手機上市了
宣傳的亮點無疑是誰拍照最強
感覺現在拍攝沒相機什么事兒
手持58秒拍夜景的技術都出來了
感覺要扔相機了
手機真能手持58秒拍夜景?
前兩周來自新西蘭的攝影師JonathanUsher,日前在Facebook主頁上分享了一組銀河照。因為手持拍攝,60秒而引起攝影界的關注。
后來他也做了解釋,所謂的60秒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手持60秒,而是拍了10張照片,每張長曝6秒,最后通過堆棧而成”。
這么一說,似乎可信了,不過能手持6秒也是大神了。
這兩天某品牌手機爆出手持58秒拍夜景(為何是58秒,61秒不好么)?相機也好,手機也好,技術上的進步是肯定的。但拍夜景手持,這么玩的人不多。原因只有一個。經不起放大!很多手機拍的照片,尤其是夜景照片,在朋友圈看看還可以,如果一旦在電腦上放大。原形就暴漏無疑。即使后期降噪技術再好,也掩蓋不了,畫面模糊色塊失真的缺陷。經得起放大看才是硬道理。
手機拍攝,放大的效果
相機拍攝放大,可以看到畫面的各部分細節是比較清晰的
那么手機能否手持58秒拍夜景呢?能!只要手機能拍夜景,10秒、20秒、1分鐘,都是可以的。所謂的AIS多幀降噪技術,不就是堆棧的原理嗎?只要手不是帕金森患者,堅持1分鐘,拍幾十張照片,軟件通過后期堆棧方式處理一張照片是可以的。軟件可以自動對齊、裁剪、計算色差等。這些技術早就有,并不新鮮。但后期計算再強,也是改變不了先天的不足。
一張高清的夜景照片,還是需要硬實力的,這里的硬實力,包括器材和技術。器材就不用說了,更不要拿手機跟單反比了,半畫幅和全畫幅的差距也是巨大的。下面還是來探討一下,拍一張高清夜景照片需要達到哪些標準吧。
一張高清夜景照片的標準
避開藝術層面,本次我們就從一張高清的夜景照片的拍攝為例。什么樣的照片才算是高清?下面老狼給個參考的標準吧。
合格的高清夜景的標準:
1.沒有面積的死黑和大面的慘白
2.畫面從最亮到最暗的部分都有細節
3.畫面干凈、清爽
本幅作品由攝影師吳錕提供
不合格的夜景照片:
1.畫面有大面積的死黑和或者慘白的高光
2.畫面亮部和暗部分缺少細節
3.畫面給人的感覺比較臟、渾濁
這樣的
或者這樣的
如何拍攝更高清的夜景?
說道拍夜景,除了器材上的考慮,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踩點。除了考慮機位的角度外,還有對拍攝的環境也要有所了解,比如太陽下山時間、方向位置,已經太陽下山后多長時間,城市建筑的燈開始亮……這些工作越是充分,最后的拍攝效果越好。下面老狼選擇一個自己熟悉的地方作為拍攝演示。
拍攝,分階段分重點
如果要拍攝一張高清的夜景照片,并不是拍攝一張完成,而是拍攝多張最后通過堆棧而完成的。我們要通過不同時間來完成拍攝。每張的拍攝重點也是不一樣,有的是保證亮部細節,有的是保證畫面的暗部細節,還有中間細節。最后合成一張,從亮部到暗細節都比較清晰的一張照片。
注意:由于是通過多張合成,在拍攝時一旦確定好機位就不要動了。
拍攝時間,選擇時間的選擇非常重要,拍攝夜景時間最佳是在日落后10~30分鐘。這時的天空還是藍的,明度比較高,有細節。城市的燈光逐漸亮起來,天空還有一點光線,城市的建筑還能看到細節。如果在這段時間建筑物燈光同時亮起,那么是拍攝的最佳時間。
拍攝這張時,天空還比較亮,城市的燈光已經完全亮起來了,這是拍攝的最佳時間,如果掌握得好,可以一次完成拍攝。
慢慢天空暗下來,城市的燈光更亮,這張得拍攝重點是保證建筑的正常曝光,現在暗部細節已經慢慢看不清楚了。
當天空完全暗下來,整個城市已經被黑色所包圍,暗部越來越多,細節越來越少,這時可以收工了。
在這段時間里,老狼在同一個機位一共拍攝了10張照片。這10張照片拍攝的重點是不一樣的,有的是保值亮部細節,有的是保值暗部細節,后面我們需要把這10張照片做堆棧處理。
如何讓拍攝更清晰?
手動設置+手動對焦
在平常的拍攝中,老狼一直建議大家使用光圈優先或者快門優先,方便快速。但夜景的拍攝,還是建議大家手動設置各項參數,一是讓自己清楚明白自己所設置的參數,二是根據自己的拍攝要求可以更靈活地調整參數設置。
把鏡頭上的AF(自動對焦)改為MF(手動對焦),關閉防抖功能,有三腳架的支撐不需要防抖功能。防抖技術使用傳感器來偵測抖動,并且通過移動鏡頭模組或者傳感器本身來進行補償。雖然說這幾年新推出的鏡頭具備智能檢測功能,即便防抖不關也不會因為防抖鏡組輕微的抖動使得畫面變得不清晰。
拍攝夜景可以使用屏幕顯示對焦,在屏幕上可以放大10倍顯示。用手轉動對焦環,直到畫面清晰為止。
做完以上的常規設置后就可以拍攝了,這里需要再次提醒,我們拍攝的過程中,相機的位置是不能移動的。拍攝時需要分階段進行,在同一個地方拍攝5~10張。
后期,玩堆棧很輕松
從拍攝的10張照片中選擇5張,分別對天空、建筑、暗部細節都有比較完整的照片,然后通過堆棧的方法來合成。對于堆棧這里不詳細的介紹,網上也有很多教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學習。下面介紹一下在Photoshop中堆棧的過程。
打開Photoshop點擊“文件—腳本—將文件載入堆棧”,彈出對話框后,將這5張片子載入,勾選嘗試自動對齊源文件圖像,創建智能對象。
在拍攝時確定穩定的三腳架相機沒有移動,這里可以不用勾選“自動對齊”這個選項,載入完成后的截圖。
然后點“圖層—智能對象—堆棧模式—平均值”
接著對照片做一些曲線和銳度上的調整,這里對PS的操作就不展開介紹了。本期的重點在前面的拍攝方法,后期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進行調整。
最后完成的效果
總結:畫面清晰度要素
1.天氣條件(決定性的要素,選擇最佳的天氣)
2.拍攝時間(太陽落山的20分鐘前后)
3.拍攝方法(根據時間變化,分別對天空、建筑、暗部拍攝)
4.后期調整(對多張照片進行優化調整)
PS:堆棧和拍攝一張照片的差別?
使用堆棧的照片,畫面的清晰度更高,沒有明顯的暗部的死黑和亮部的慘白。這種清晰度的超過人眼看到的畫面,一般用于商業照片中。
本幅作品由攝影師吳錕提供
本幅作品由攝影師吳錕提供
而拍攝一張,拍攝的時間和天氣就非常關鍵
雖然畫面會有明顯的過曝和死黑,但顯得更真實
更多的攝影技巧請關注狼族攝影微信公眾號(ilangzu)
30 Pro外觀:柔性高刷大屏+硬朗輕薄外觀
【PChome手機頻道評測】時隔651天,努比亞Z系列旗艦產品終于更新,全新的Z30 Pro與前代Z20雖然只差了不到2年,但給人的感覺從內到外都完全不同,好比兩個時代的產品。雖然來得有些晚,但Z30 Pro并不缺乏亮點,比如該機的外觀非常獨特,同時硬件配置達到了旗艦水準,總共兩億像素的后置四攝為專業攝影提供了保障。新品體驗究竟如何呢,今天老牛仔就帶大家聊聊這款新品。
全新的Z30 Pro在外觀方面,相比前代Z20系列有了較大變化,最大的不同在于產品定位。Z30 Pro的硬件配置更加突出旗艦定位,同時重點提高了影像部分的堆料,這些改變讓外觀更加趨近大眾化,這也是近一年智能手機的發展大趨勢。
配色方面,Z30 Pro提供了星際銀、浩瀚黑、黑金傳奇三款顏色,筆者手上這臺是浩瀚黑版本,整體非常深邃、神秘,整體觀感有一些商務的韻味。
機身背面的設計整體比較簡潔,主要設計分為三部分,分別是攝像頭、攝像頭區域玻璃以及玻璃后殼。首先機身背面除了上方的攝像頭,其他位置都是AG磨砂玻璃,這塊玻璃采用了復雜的工藝,在顆粒度、透過率,霧度、光澤度等維度進行了大量優化,真機上手的感覺觸感極為細膩,同時不容易沾染指紋。
與AG磨砂后殼銜接的是啞光玻璃區域,觀感非常不錯,同時可以更好的呼應凸起的攝像頭。據悉這塊啞光區域采用了納米霧化蝕刻工藝,霧化層薄至0.01mm,最終實現光面玻璃鏡頭區域與啞面磨砂區域的無縫銜接和“零過渡”觸感。同時,在光線的照射下,還可以呈現“流光一體”紋理視效,視覺觀感非常有規律且統一,并不會顯得雜亂。
攝像頭凸起部分為2億像素旗艦影像組合,包括三顆主攝鏡頭,以及一顆長焦攝像頭。攝像頭區域右上角是閃光燈和激光輔助對焦,與下方的攝像頭參數文字一起,整體排布在一個矩形的凸起區域,攝像頭、傳感器與文字都做到了居中對齊,所以看起來很整齊。
機身正面采用了一塊AMOLED挖孔屏,柔性屏幕加上曲面設計視覺觀感非常震撼,屏占比也達到了93.45%。這塊屏幕的參數也非常不錯,尺寸達到了6.67英寸,具備144Hz高刷新率與240Hz觸控采樣率,支持百分百DCI P3色域與10Bit色深顯示,同時也獲得了SGS低藍光護眼認證。
系統設置中提供了刷新率調節選項,支持60、90、120、144Hz四檔可調節,同時我們使用檢測工具看到這塊屏幕也支持HDR10+等配置,總體來看不論是日常使用還是游戲,這塊屏幕都可以提供非常好的基礎。
從側面可以看到,Z30 Pro的設計類似于環形跑道,正面和背面邊框的彎曲角度相同,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對稱設計。邊框采用了航空鋁材合金一體化設計,質地輕盈、堅固抗摔,外表剛正挺立,內在圓潤其中,盡顯平衡之道。
機身三圍方面,Z30 Pro作為一款影像旗艦標桿,在配備三主攝的情況下,整機厚度控制在8.5mm,機身寬度僅為73.01mm,重量198g。在今年發布旗艦手機中屬于正常水平,比較輕薄。
星軌等模式可實現秒拍 小白也能輕松上手
努比亞手機自誕生起,就非常注重拍照體驗,Z系列作為努比亞的高端產品線,自然在拍照方面做足了功課。全新的Z30 Pro相比前代Z20系列更加激進,后置采用了2億像素組合、旗艦四攝。2億組合就是后置四顆攝像頭的總像素數相加達到了2億;旗艦四攝就比較直觀了,就是四顆主攝都達到了旗艦級別。實際表現究竟如何,下面我們來看看體驗。
在體驗之前還是先來說說參數,Z30 Pro的后置四攝配置有了很大升級,分別是6400萬高清主攝+6400萬超廣角主攝+6400萬人文主攝+800萬潛望后置攝像頭。其中主攝為索尼IMX686傳感器,超廣角主攝和人文主攝都是三星GW3,配合潛望長焦鏡頭,就可以覆蓋13到123毫米的等效焦段,同時也是目前市面上最高后置像素組合。
體驗方面經過兩年多的打磨,努比亞手機的相機家族也在不斷升級,Z30 Pro上首次搭載了Neovision 10相機家族影像系統。這套系統最大的升級點還是在星軌模式上,其獨家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恒星研究團隊合作,運用恒星研究團隊大數據+努比亞自研AI算法,實現了秒拍星軌的功能,可以省去過去數小時的曝光時長等待。
此外,之前就具備的全場景相機家族多焦段系統,在Neovision 10相機家族中也得到了保留,目前共有多達20個拍攝功能可供用戶選擇。
在Neovision 10相機家族里,拍攝星軌時新增了選項,用戶可以選擇專業模式或者是秒拍模式。顧名思義,專業模式就是通過6400萬主攝大底+長時間曝光+專業的效果調校+nubia特有的星軌疊加技術,最終合成照片。這樣拍攝的好處是更加接近真實,同時星軌照片的質量也是最好的,堪比專業星軌攝影效果。
而下方的秒拍模式,則是針對普通用戶準備的,在拍攝時完全不用專業設備,也不用專業場地,甚至白天都可以直接手持拍攝,對準想要拍的場景一鍵開啟秒拍星軌,三秒立刻成像。稍等片刻,相機系統就會實時繪制出絢麗的星軌。
專業模式的效果相信大家看過不少,筆者重點體驗了秒拍模式。只要把相機對準天空和目標建筑,稍等片刻就能開始自動合成。通過體驗不難發現,這套算法的原理主要是通過AI識別天空,然后根據真實數據生成星軌,實拍過程中只要是建筑物、風景輪廓明顯,總體成片率還是比較高的。
星軌模式秒拍樣張
星軌模式秒拍樣張
筆者分別拍攝了兩組,可以看到秒拍星軌的效果總體而言比較夸張,畢竟有專業數據支撐,實際效果與真實星軌相差不大,成片效果還是非常高大上的。既然是專為小白用戶準備,筆者認為可玩性其實要比成片效果更重要,所以秒拍星軌這樣的高級功能平民化體驗還是值得肯定的。
星空模式秒拍樣張
星空模式秒拍樣張
除了星軌模式,星空模式也增加秒拍選項。筆者實拍了兩組照片,可以看到效果與秒拍星軌大體一致,主體突出、星空效果非常絢麗夸張,雖然部分細節有待改進,但對于朋友圈黨來說,這樣的效果已經非常夠了。
時光模式實拍
主攝普通模式實拍
主攝夜景模式實拍
超廣角主攝實拍
夜景環境長焦鏡頭實拍
50倍變焦中央電視塔實拍
微距模式實拍
除了高大上的星軌、星空等模式,筆者也體驗了一下Z30 Pro的全焦段拍攝能力,從圖中可以看到Z30 Pro夜景實拍表現非常不錯,三主攝的配置在夜晚不論怎么拍都可以獲得非常好的解析力。同時潛望式長焦鏡頭為日常拍攝增添了不少樂趣,以前肉眼看不到的細節,都可以通過長焦放大看得一清二楚。
標準旗艦機性能鐵三角 120W快充體驗領先
性能體驗部分,Z30 Pro搭載了性能鐵三角,包括高通驍龍888移動平臺、LPDDR5內存、UFS 3.1閃存,這套組合已經是2021年上半年高端安卓旗艦的標配,所有廠商都在使用這套組合,成熟度和體驗都非常可靠。
筆者使用安兔兔進行跑分測試,常溫下不借助散熱配件,可以跑出80W+的分數,性能釋放非常不錯。同時在閃存存儲部分,實測連續讀寫分別可以達到1945MB和569MB速度,隨機讀取速度也都超過200MB/s,達到了UFS 3.1的平均水平。
游戲部分由于工程機系統適配等問題,我們測試了王者榮耀90幀模式下的表現。排位賽打滿一局,全程激烈對抗,整體幀率基本都保持在90幀,只有第一次死亡時幀率出現了一次小波動,單幀率也保持在了70幀以上沒有感受到任何卡頓。
除了優秀的綜合硬件規格,在充電體驗方面Z30 Pro也有較大升級,首次在Z系列上搭載了120W超級快充,相比前代提升了好幾倍。與此同時,Z30 Pro包裝里還標配附送了120W氮化鎵充電器,充電器的體積相比第一代120W充電器更加小巧。
在息屏狀態下實測充電,Z30 Pro內置的4200mAh的雙電芯電池,使用原配120W超級快充充電器,16分鐘多點就能UI充滿100%,結束涓流完整充電也只要20分鐘左右,整體效率非常驚人。
從功率變化圖可以看到,Z30 Pro的120W超級快充,在前3分鐘都可以保持超100W的高功率,在3-8分鐘會逐步穩定在50W以上功率。當電量達到60%后,功率逐漸降低到50W,然后保持到電量達到90%。此后功率逐漸下降,直到最后充電結束。
充電溫度方面,我們使用儀器全程監測機身背面的溫度,可以看到Z30 Pro由于功率高充電時間短,所以直到充電完全結束才達到最高溫36.1度,溫度控制良好。
相比其他品牌的120W快充技術只能使用4000毫安時電池,Z30 Pro則使用了更大的4200毫安時雙電芯電池,電池總容量大了5%。通過5小時模擬續航測試,可以看到實際耗電量為51%,如果正常使用1天還是比較可靠的,每天如果有1-2小時的輕度游戲也沒有太大問題,在120W快充的手機中這個數據就算不錯的水平了。
全新nubia UI自然優雅 通訊體驗是亮點
系統體驗方面,Z30 Pro搭載了nubia UI 9.0系統,該系統整體風格更加輕盈,同時極富細膩的品質感。當然在美觀的同時,功能性也有不錯的改進。根據官方數據,nubia UI 9.0系統提供了上千種功能應用的更新、升級,主要提升重點則是通訊、流暢度以及個人隱私保護。
網絡通訊方面,依靠驍龍888旗艦平臺的硬件能力,Z30 Pro可以支持雙模5G,頻段數量非常豐富,包括六個NSA頻段:n41/78/79/1/3/28,以及七個SA頻段:n1/n3/n41/n77/n78/n79/n28。
在系統中,智慧通訊功能不僅可以實現信號的可視化,還包括了豐富的功能,比如三路并發、智能雙卡切換、搶紅包等等。
在5G單連接的狀態下,實測Z30 Pro的5G速率可以跑滿帶寬,下行速率高達777Mbps,同時上行速率接近300Mbps,總體性能非常優秀。
在開啟三路并發網絡加速功能后,可以看到自帶的應用市場下載速度有了較大提升,日常使用用戶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開關,對于喜歡游戲、看電影、搶票的用戶來說,這個功能無疑非常實用。
全新的游戲空間進行了界面優化,從右側呼出后可以進行相關操作。里面包括實時監控、一鍵加速網速、CPU/GPU當前狀態等功能。同時對于支持自動掛機升級的角色扮演類游戲,可進入熄屏掛機狀態,省電省心又防止誤觸。
總的來說,全新的Z30 Pro還是比較有誠意的,外觀方面有自己的風格,同時硬件配置強悍,其獨有的影像拍攝體驗在市面上也是獨樹一幟的存在。當然好的產品力并不代表所有用戶都能接受,Z30 Pro起售價4999元顯然并不便宜。縱觀2021年上半年發布的旗艦手機,比如同樣是多主攝的小米11U起售價也達到了6K,而其它標榜頂級旗艦的驍龍888手機,也很少有5K以內的價格,所以這樣來看,4999元的起售價還算有一定的性價比。
借今天的科技,攝影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創造出令人驚嘆的圖像。大多數人都會通過 Photoshop 來為圖片進行后期加工。但攝影師 Mathias Fast 則發現了一個神奇的攝影技巧,無需到處找水洼,無需電腦后期,即可隨手獲得夢幻般的倒影效果。
其實,他只是簡單地使用了他的手機屏幕,為畫面添加了一個反射元素。.
這個聰明的攝影技巧有很多好處,只需要通過隨身攜帶的手機作為反射面,就可以掩蓋難看的元素,增加趣味性,使圖像更有趣。最重要的是,很便利!
第一步:把手機水平地放在相機鏡頭的底部。
......................................................................
第二步:通過取景器觀察畫面,保持手機緊貼鏡頭,并稍微調整反射角度。
第三步:獲得理想反射效果后,立刻按下快門即可。
Mathias Fast 還為大家提供了幾條實用小貼士,讓你能更好地使用這項“黑科技”:
1、拆掉你厚重的手機殼,反射的過渡效果將更加順暢。
2、反射部分通常會與實物有明暗差距,可以通過后期調整讓畫面看上去更有趣。
3、用這個方法來拍攝有建筑元素的構圖(窗戶、柱子、拱門等),效果會更突出。
4、不一定要完全鏡像。多嘗試不同的角度,你甚至可以拍出多重曝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