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來播客與直播可以說是蓬勃發展,在這類的應用環境中,麥克風是硬件設備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麥克風的優劣會直接影響錄音品質,清晰的錄音品質可以讓收聽者能輕松收聽。這次筆者要介紹一款錄音室級綜合音頻解決方案的麥克風,由 Elgato 推出的 Wave:3 電容麥克風。擁有96KHz/24bit高解析品質,指向性為心型,心型設計可以將背景噪音降到最低。內置有低切濾波器可以處理低頻噪音,而防削頂失真功能可以防止爆音炸麥。同時,麥克風內置零延遲耳機監聽插孔和一鍵靜音按鍵,在麥克風收音的同時,使用者也能通過耳機聽到自己的講話聲,更方便控制說話時的音量大小。傳輸接口為USB,USB接口免驅動隨插即用。內置聲卡且搭載Wave Link混音應用,可以豐富硬件的功能。Wave:3有提供支架,也可安裝在1/4 "與 3/8"支架上,應用層面相當廣泛,馬上就來看Elgato Wave:3電容麥克風的收音表現吧!
在包裝方面沿襲Elgato一貫的藍色包材特點,正面封繪有產品實物圖、品牌以及型號,背面則印有該產品的亮點特性。除了Elgato WAVE:3麥克風以外,官方還提供防震架、防噴罩、懸臂支架等周邊配件,這次我也同時入手了防噴罩。
Elgato WAVE:3 麥克風 主要特色:
配套的Wave Link 混音軟件:
那么回歸主題,我們接下來看一下產品的本身。整體的外形是麥克風常見的扁平化設計,黑色的配色顯得十分硬派。Elgato Wave:3 電容麥克風大致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麥克風主體、U型支架和底座。
隨Elgato Wave:3 麥克風附送了一個U型底座,支持左右 360° 的旋轉。轉軸非常靈活,還可以通過側面的螺絲調節阻尼。
Elgato Wave:3 上半部分是帶有 Elgato 標志的柵格防護罩,內置了17mm電容收音頭。下半部分是指示燈和多功能旋鈕,旋轉旋鈕調節音量,觸摸旋鈕靜音。而在硬件規格上,Elgato Wave:3 內置了噗聲消除器,高性能電容式音頭,支持心型指向模式,它是專為捕捉人聲設計的,基本尺寸152x66x40mm,擁有24-bit的比特率和96kHz的采樣率(Wave:1只有48kHz),相應頻率從70Hz至20kHz,靈敏度-25dBFS至15dBFS,最大聲壓級和動態范圍分別是120dB和95dB,但啟用Clipguard后能分別提升至140dB和115dB。
麥克風的操作邏輯還是非常直接了當的,通過旋鈕,我們可以在麥克風增益、監聽耳機音量和麥克風/PC音量監聽比之間進行切換。旋鈕上方的7枚指示燈也對應顯示調節大小。
在Elgato Wave:3 的頂部有 MUTE 觸摸式靜音按鍵,可以一鍵關閉Elgato Wave:3 的錄音模式,此時正面旋鈕會變紅,再次觸摸可復位。
麥克風的I/O接口被設計在了后面, USB 負責供電和數據傳輸,耳機孔可以提供音頻輸出與監聽輸出。
麥克風本身配備底座,并且底部也有大面積防滑墊,放置在桌面上也可保證其穩定性。
Elgato Wave:3 麥克風可以自由進行拆卸組合,配合1/4轉更大尺寸的螺絲轉換頭,可以用于連接麥克風支架,應用性廣泛。
Elgato Wave:3的官方配件還有防噴罩和防震架,但需要用戶單獨購買。這里我也同時了防噴罩,裝上去就顯得更專業了。
看完外觀與設計,我們來詳談它的使用感受。電容麥克風是即插即用的,在通過USB接入電腦后,就可以和一般USB麥克風那樣使用了。連接電腦后記得要去把錄音格式設定為96KHz/24bit,這樣才能達到最佳錄音效果。
作為一個高性能的電容麥克風,以心形模式捕捉聲音,適合大多數近距離口播和歌唱表演。它為24 位、96KHz模擬到數字濾波器提供了一些非常干凈的電路。我在使用時,沒有出現過任何干擾、嗡嗡聲。可以說,Elgato Wave:3 在聲音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并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來自環境的任何背景噪音。
Elgato Wave:3有自己的官方配套軟件Wave Link,在軟件中加入了兩個非常棒的聲音功能,這兩個功能非常有用,一定要試一下。第一個是低切濾波器,可用于消除錄音中的一些背景房間聲音或風扇噪音,開啟該功能或多或少能讓被處理過的音源更純凈。第二個是一個出色的基于硬件的防削頂失真功能,稱為 Clipguard。當聲音峰值超過某個閾值時,麥克風會立即切換到模數轉換器中的單獨硬件信號路徑,該路徑會安靜 20dB。這有效地將 95dB 動態范圍擴展到 115dB。Clipguard 正是內容創作者需要的東西。
除了Wave Link的聲音優化功能外,軟件還提供有便捷的混音功能。在輸入板塊可以根據應用場景加入不同音源,比如游戲、音樂等通道,進行集成式的混音管理,最多支持九個混音通道,同時也可以進行雙軌道監聽,直播的時候能分別調節創作者和觀眾所聽到的不同混音音軌。
在Wave Link中我們可以管理整臺PC不同的音源,還可以將這些音源以不同音量推流出去,對于直播主來說非常有用。并且它支持VST音效插件功能,Elgato官網也提供各類第三方VST插件,如均衡器,壓縮器,噪聲門,混響等,實用性也是非常豐富的。
使用這些插件的方法也非常簡單。首先我們下載完VST插件后直接安裝(安裝路徑為系統自動目錄),接著在Wave Link軟件的偏好設置中掃描已安裝的VST插件,最后在Wave Link的音頻效果中添加音效即可。
比如LV-60 EQ均衡器,它自帶10個濾波器頻段,配有模擬式飽和電路,并且可以調整12dB的負增益和正增益。
再者是Graillon 2這個人聲效果的插件,它根據音高的跟蹤而上下變換聲音,并針對聲音進行了優化。發出八度音,繼而豐富聲音的特性。這款插件非常有意思,也推薦你使用。
綜合而言,Elgato Wave:3 麥克風的規格真的很棒,采用錄音室等級的麥克風,提供96KHz/24bit高解析品質,操作也非常簡單好上手,有快速靜音,還有耳機監聽功能,可以應用在非常多的環境。收音指向性為心型,可以過濾掉環境噪音,讓收音品質更好。結合配套軟件Wave Link,對聲音做更多樣化的調整,防爆音系統等。官方也提供周邊配件,防噴罩和防震架都可以單獨購買。如果有專業支架的使用者也可以安裝在自己的支架上。對于想找一款收音品質媲美錄音室等級的麥克風,Elgato Wave:3 電容麥克風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產的音頻器材廠家科嘜最新發布了VDLive10,一款2.4G無線一拖二USB麥克風,千元價位,自帶充電收納盒,有黑、白、粉三色可選,也可選蘋果安卓接口。VDLive10可雙向傳輸,既可用于日常視頻拍攝收音,也支持線上直播、會議和教學等各種場景,是手機Vlog和直播達人的收音利器!
現在市面上無線麥克風有很多選擇,那開篇我們先來聊聊這款VDLive10最大的特色,那便是它發射端與接收端音頻數據雙向傳輸的功能,也就是說發射端與接收端可互相監聽。常規麥克風只可以在接收端上監聽發射端的聲音,不能在發射端上監聽接收端所連接設備的聲音。但VDLive10可以實現這樣的功能,具體的實現的方式就是,先將發射端和接收端配對好,再將接收端插入到手機或者電腦上,然后把麥克風開關撥到“D”,也就是雙向模式。
這樣就可以通過接收端監聽發射端麥克風的聲音,也可以通過發射端監聽接收端所連接設備發出的聲音。得益于這樣的特性,將這款無線麥克風用在手機上搞戶外直播就會非常的便捷,或許產品名稱VDLive10就是因此而得名。
將VDLive10用在手機上進行直播時,無需插耳機線在手機的3.5mm音頻接口處監聽收音效果,只要在麥克風發射端的3.5mm接口處插入耳機,就夠既監聽到麥克風的聲音,也監聽到手機的聲音,用戶在“單兵作戰”式的直播中用它收音,就不會被蜘蛛網式的連線磕磕絆絆,監聽和收音都能自己一個人搞定,畫面內外都清秀整潔。當然,你也可以將開關撥到“S”,轉回單向模式,這樣就回歸到和普通無線麥克風一樣的使用模式。
更低音頻傳輸延遲
這款VDLive10采用WIFI作為無線信號傳輸音頻,雖然WIFI和藍牙一樣都是2.4G無線技術,但是相比較于藍牙來說,WIFI的特點是帶寬高、延遲低,可以帶來兩個好處,第一,保證直播過程中語速更自然。在“單兵作戰”式的直播工作中,為了保證收音的正常,通常需要邊自拍邊自己監聽。
如果無線麥克風延遲太高會引發這樣的后果,自己說完一句話,剛準備說下一句時,發現監聽耳機里語音還未同步,于是會下意識的去等耳機里的聲音說完,這樣累計下來,語速會變得越來越慢,越來越不自然,這種狀況將給直播的品質帶來不好的影響。
VDLive10因為采用的是WIFI技術作為無線信號,聲音延遲特別小,我們實際使用過程中幾乎沒有產生人耳可聽辨的明顯延遲。
第二個好處就是聲音和畫面的匹配程度更高,2.4G藍牙技術在聲音傳輸延遲上會比WIFI的延遲大,在拍攝工作中,如果用藍牙技術的麥克風進行收音,延遲的存在會讓聲音和畫面有錯位感。這樣的錯位雖然在拍攝小幅度運動的場景中體現得并不明顯,但如果拍攝大幅度且快速運動的場景,聲畫不同步的現象就會明顯起來。
如果所拍攝的內容要經過后期制作,那這樣的延遲還能調整過來,但如果是直播的話,這樣的錯位將會一定程度上影響觀看效果。查閱科嘜官方網頁的信息,我們得知VDLive10的音頻延遲小于20ms,雖然我們沒有定量的測試手上這款產品的具體延遲時間,但通過和藍牙技術的無線麥克風相比較,確實能感受到VDLive10延遲更低。我們將藍牙技術的麥克風連接成左聲道,VDLive10連接成右聲道,錄制一段聲音素材放在非編上進行觀察,也都能明顯看到藍牙麥克風的延遲高于VDLive10。
更穩妥的聲音采集和監聽方式
目前市面上適合手機用的小型無線麥克風中,有一部分只有一個3.5mm的插孔作為音頻輸出接口,這樣的話要么插入耳機監聽就無法插手機進行收音,要么插入手機中進行收音就無法用耳機監聽。VDLive10通過設計避開了這一尷尬局面,它同時擁有3.5mm插孔以及USB接口作為音頻輸出接口。
目前的套餐有供安卓使用的USB-C插頭和供蘋果設備使用的Lightning插頭兩種可供選擇,不管使用的是那種插頭,將插頭插入設備之后,兩個接口便“各司其職”,USB負責傳輸數字音頻給設備進行記錄,3.5mm負責傳輸模擬音頻,只需插入耳機就能夠監聽聲音,既可以監聽麥克風的聲音,也可以在雙向模式下監聽手機所播放的聲音。
在直播、或者錄制視頻的過程當中,能夠實時監聽設備的提示音,也能夠監聽麥克風的聲音,保證錄制的安全,也保證設備和麥克風的兩者的聲音在混合的時候,兩者都有恰當的音量大小。
更全面的兼容目前常見的設備
VDLive10不同的套餐擁有不同的顏色以及插頭類型,它的插頭和3.5mm的音頻孔都可以作為音頻信號的輸出接口,給不同類型的設備傳輸音頻信號。
如果是給平板電腦、手機、或者PC電腦之類的智能設備去使用,可直接將插頭插入到智能設備的接口當中,這樣音頻信號可以數字信號的形式直接傳給智能設備,省略了數模模數轉換的環節,使得智能設備所采集和記錄的聲音擁有更高的品質。
如果是給錄音機、相機、攝像機等設備使用,則可以通過3.5mm的音頻線將發射端和這種類型的設備連接在一起進行收音。在影像設備,音頻設備,智能設備上,它都能夠發揮自己的專長,為聲音的采集和記錄提供保障。
擁有可充電的收納盒
體積小巧的設備最容易丟失,為了保證設備在使用的時候不容易遺失,科嘜專門為VDLive10設計了充電收納盒。
這個盒子內置磁吸裝置,麥克風用完之后裝入盒中,更容易被吸入到相應的凹槽中進行固定和收納。并且,每一個凹槽都有充電的觸點,收納完成之后其實也是充電的時間,再次使用的時候,每一個設備的電量都得到一定程度的補充,拍攝收音更安心。
另外,收納盒外面還有一個一鍵配對專用按鈕,在連接設備之前,可以先按下這個按鍵進行配對,如果有特別重要和緊急的狀況需要拍攝,這個按鈕就能夠保證快速開機并完成無線配對連接,在可遇而不可求的拍攝場景中不掉鏈子。
哪怕是盒子與無線麥克風的電量都耗盡了,晚上休息的時候給設備充電,也只需要一根線就能夠給所有無線話筒設備充電,節約空間也節省精力,讓辛勞拍攝了一天的我們能夠盡快去休息。
再來說一說VDLive10的音質,它的頻響范圍是80Hz-20kHz,比專業槍式麥克風20Hz-20kHz的頻響范圍要窄,主要體現在低頻聲音的響應上。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VDLive10并不是主打音質的麥克風,這對用戶來說并不是壞事,在直播等場景下收音時切掉低頻,環境中設備運行時的低頻噪音也就被切掉,相當于部分槍式麥克風低切的功能。因此用它錄制人聲講解的時候,在嘈雜環境中反而低頻噪音會更干凈一些,從而讓你的直播在聲音上擁有更好的體驗。
以上提到的這些功能是我們使用頻率較高的功能,簡單總結一下:可雙向監聽的功能讓自己在自拍的時候遠離手機也可方便監聽,避免連接掉鏈子。WIFI無線技術延遲更低,自拍自我監聽的時候語速自然,不會被延遲拖慢。將接收端的USB插頭插入智能設備時,依然可以通過側面的3.5mm音頻接口監聽設備和麥克風的聲音,保證錄制的安全。有足夠的接口先擇,可兼容多種設備,只要有線纜,不怕連不通。收納和充電只需一個盒子就能搞定,大大節省了維護時間成本和體力成本。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最后來個小互動,大家在選擇無線麥克風的時候,最看中它哪一方面的性能?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想了解更多影像產品資訊和影像器材評測,歡迎全網搜索影像麥客。
克風這一行業也算是比較“年長”的行業了,從第一款麥克風出現至今已有幾十年。雖然那時候的麥克風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缺點,在設計上也有缺陷,但終究是翻開了數碼行業的新篇章。經過這么多年的技術迭代,麥克風家族成員也日益劇增,出現了許多衍生的產品;例如:無線麥克風、領夾麥克風、手機麥克風、槍式麥克風等等。雖然如今產品線豐富了,但是對于消費者來說又是一大難題,面對這么多類型的產品又該如何選擇呢?考慮到領夾麥克風和USB麥克風是熱議程度最高的兩位成員,下面將為大家解答一番領夾麥克風和USB麥克風哪個更實用?
一、領夾麥克風和USB麥克風有必要買嗎?
這一問題應該也是很多想問的,大部分人覺得使用手機或者筆記本自帶的麥克風就行了,為何還要外接一個麥克風?既浪費錢,又占地方。話是這么說,但從實際效果上來說,內置麥克風和外接麥克風所帶來的音質效果是相差甚遠的。手機自帶的麥克風因為受手機體型的限制,因此麥克風在體型與配置方面同樣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在拾音的過程中會將周圍的環境音和雜音等一同拾取,從而導致音質堪憂,這點大家應該深有體會。而使用外接麥克風則不受體型、功能、配置的限制,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收音的效果遠高于自帶的麥克風。
二、領夾麥克風和USB麥克風有什么不同?
①外觀不同
領夾式麥克風設計之初就是為了能夠佩戴在衣領上使用,因此體型都較小;而USB麥克風在外觀方面就要比領夾麥克風大太多,畢竟使用時無需手持,因此在體積和大小方面都相對放的比較開。
②使用方式不同
由于領夾麥克風有無線和有線兩個品類的產品,因此使用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有線的領夾麥在使用時需要手持接收器亦或者是將接收器佩戴在腰間,然后將與接收器相連接的領夾麥克風佩戴在衣領等距離嘴唇較近的位置。
而無線領夾麥主要通過藍牙進行配對,無需線材進行連接,發射器與接收器配對完成后(一般出廠即配對完成)將發射器佩戴在衣領上即可使用。
USB麥克風還有另一個名稱叫電腦麥克風,通過配備的USB接口音頻線連接使用,適用于電腦等帶有USB接口的設備使用。
2022年新款無線麥克風測評!楓笛Blink900告訴你什么叫專業
③適用人群不同
USB麥克風大多數都用于室內環境錄制,比如游戲直播、唱歌、線上會議、線上教學等相對固定的場景使用,畢竟麥克風連接的對象大多數都是電腦,你總不可能端著個電腦和麥克風到處跑吧。
領夾麥克風就適用于戶外錄制,例如戶外Vlog、旅行Vlog等需要頻繁進行移動的錄制需求,麥克風佩戴在身上也能更好的邊移動邊進行錄制。
三、入手麥克風前注意事項
選購時需要關注的參數
①靈敏度
麥克風聲電轉換效率就稱為靈敏度,單位默認是毫伏/帕,靈敏度越高,麥克風能夠提供的輸入電平也越高,有效提升信噪比。
②指向性
指向性是指麥克風的拾音范圍,我們可以根據需求來選擇不同指向性的麥克風。
全指向:麥克風會拾取周圍360°范圍的音源,拾音范圍以麥克風為圓心,一個圓形的收音范圍,一般適合大合唱時使用。
心形指向:心形指向較為常見,收音范圍為麥克風正前方,有效抑制背部及兩側的聲音,大多數錄制都會使用
8字指向:收音范圍為正面以及背面,諸如雙人對唱等錄制需求都會選用這種麥克風。
①頻率響應
頻率響應指的是麥克風在獲取到不同頻率的聲音時,輸出信號是否會跟隨頻率的變化而變化,表示輸出信號是否能夠以呈現真實原始聲音的特性。
②信號噪聲比
信噪比表示的是麥克風輸出信號電壓與內在噪聲電壓的比值,信噪比越大表示信號里的雜波就越少,聲音還原度也就越高。
③動態范圍
動態范圍是指麥克風輸出不失真信號最大值與輸出有用信號里最小值之間的電頻差值,動態范圍太小容易引起聲音的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