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好,業余時間給自己找一項興趣愛好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可以說是一件幸事,而大多數人更喜歡唱歌這項活動。而且網絡時代的高速發展,各種唱歌平臺也是紛紛崛起,讓我們可以更好的展示自己的歌喉,通過把自己的作品上傳到這些互聯網平臺,獲得別人的夸贊與認可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不過天生麗質,歌喉動人的還是少數,網友們也經常會搞笑的稱那些唱歌好聽的朋友喉嚨被天使吻過,而我的喉嚨被二哈啃過。
那如何能夠在眾多朋友身前脫穎而出呢!今天筆者就給大家推薦一款讓普通人也能擁有一副好嗓門的神器,有了它可以讓你的聲音猶如神助,讓唱歌好變得更好聽,唱歌一般的變好聽,那些二哈啃過的喉嚨,讓你唱的歌變能聽,它就是由唱吧推出的麥克風聲卡套裝,包含了麥克風*1,聲卡K10*1,耳機A2*1,專用支架*1。
雖然是套裝,但是筆者收到的產品每一個都是有著獨立的包裝,在包裝設計上也是相對簡約,因為同屬一個廠商的產品,都是采用的白色簡潔的方案,低調但不低價,畢竟太繁瑣的設計在現在并不怎么惹人喜愛。下面我們就來對這款套裝進行詳細的拆解,從每一個產品來了解這款產品的神奇之處。
作為一款K歌神器,在這個套裝里聲卡絕對是擁有著最大的地位,也是這款套裝里價格最重要的一個產品,所以筆者這次會對于這款聲卡進行一個比較充分的講解。聲卡為什么會是K歌神器,這就要了解一下什么叫聲卡。聲卡也叫音頻卡,是多媒體技術中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是實現聲波數字信號相互轉換的一種硬件,它可以通過信號放大,降噪電路,使得輸出音頻的信號精度提升,所以在音質輸出效果要好,而且現在市面上所銷售的聲卡都支持調音、變音等豐富功能。
唱吧聲卡K10整體的外觀可以說是非常的輕薄,全金屬機身+磨沙的手感握在手里也是非常的舒適。正面一塊彩色顯示屏,下方則是這款聲卡的多功能鍵以及一些其它的功能鍵。這款聲卡的操作還是非常的易上手,筆者看了一下說明書大概就已經了解了,大部分的操作都可以通過顯示屏下方左側的旋鈕進行調節,而且其它的特效設置也可以實時的顯示在聲卡的顯示屏上。
此次唱吧推出的聲卡K10在功能上非常的豐富,它擁有一個非常不錯的彩色顯示屏,讓一切功能可視化操作,比如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定制,不管是男生還是女聲,想要高音、中間、或者低音,都可以進行調節,讓我們完美駕馭日常K歌中你不擅長的領域,擴展自己的K歌能力,可以說簡直不能太方便。
唱吧聲卡K10除了可以定制高中低音,還可以設置豐富的網絡氛圍特效,比如在K歌途中的哄笑聲,鼓掌聲,用戶還可以根據不同的歌曲設置不同的場景,比如DJ現場、雨聲、婚禮現場、DJ音效等,根據不同的情況用戶可以自由搭配出幾十鐘不同的氛圍物資。而且唱吧聲卡卡K10還支持TF擴展,用戶可以通過一些電腦軟件進行一些專門定制的特效,多大上萬種的氛圍氛圍完全滿足K歌途中的各種需求。
除了上述的功能聲卡K10還支持混音效果,比如我們經常在直播中見到的電音、蘿莉音、喊麥、男神、搖滾等各種混音效果,讓你秒變撩妹男神、萌萌蘿莉。說句實話筆者以前確實不怎么了解聲卡這個東東,只覺得聲卡肯定會對唱歌有幫助,但不會影響太大,以前也在一些直播中看到網友彈幕笑談稱:我一歌手只差一個聲卡、調音師。但是筆者自從體驗了這款聲卡之后,徹底改變了以前的認知,覺得網上的笑談真得是一點也不夸張。
說完了聲卡筆者再來和大家談談這款套裝內另一個不可缺少的產品:麥克風,筆者的這款套裝內麥克風是只有1個的,如果用戶有需要可以再多買一個。麥克風在K歌環節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收音,此次配備的這款麥克風它可以實現全音域拾音,低音可以延伸到20HZ以下的低頻,高音則可以輕松達到20Khz,無論是你想要的嗨唱高音,還是深沉低音,這款麥克風都可以滿足。
而且它還采用了鍍金音頭,相對于普通音頭拾音更靈敏,錄入的聲音也更有磁性,猶如讓你置身于專業的錄音棚內,而且正面超大面積的大音腔設計,讓麥克風擁有了更大的立體收音空間,能夠不遺漏任何的聲音細節,讓聲音變得更加的明亮通透,無論是自聽還是發給朋友聽,讓大家都喜歡上你的聲音。
音頭是麥克風的一個重要關鍵,為了更好的使麥克風更穩定,這款麥克風采用的是蜂巢微距抗震結構,可以有效的防抖、防震、防顫,確定使用者聲音在K歌、直播過程中的穩定性。并且還擁有錄音棚級別的PU聲學棉,來用于增強人聲,隔絕環境噪聲,并有效的吸納聲音反射,讓音質更加的動感,讓用戶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聲音。
套裝內的麥克風還采用了發燒友級別的卡儂線材,擁有專業高純度無氧銅屏蔽芯線,可以經過住長時間的使用,而且還自帶了抗射頻干擾設計,可以有效的屏蔽手機直播過程中,因手機來電、手機信息推送所引起的提示音、電流音、雜音等。這里要提醒用戶一下,使用時一定要用有麥克風標志的一面進行拾音,因為這樣才能保證人聲清亮,使用其它面拾音會出現發悶的情況哦。
耳機部分筆者就來一個比較簡短的介紹,相對于聲卡和麥克風,耳機的占重稍少一些,但也不能忽視。套裝內的耳機A2筆者在這段時間的體驗中還是不錯的,第一就是采用入耳式的設計佩戴還是比較舒適的,耳機線長3米絕對是專門為直播者而設計的,對于普通耳機1米左右的線材長度,這個3米的長度完全不用擔心被束縛,可以適應更多的直播場景。
畢竟套裝內的耳機A2它是專門為直播定制的一款耳機,它可以搭配大部分的唱吧電容麥克風、手機麥克風進行直播。并且采用民進口的喇叭震膜,行業先進的日本大黑公司出品的線圈,機身輕盈,再加上不錯的拾音效果總得來說體驗還是非常不錯的,當然有更高需求的朋友可以更換更專業的耳機設備匹配。
總得來說這款產品還是非常不錯的,四件套的套裝對于大多數的消費者來說都已足夠,當然更專業級的設備對于咱們這些普通用戶來說也消費不起,四件產品的總價值在千元左右,其實聲卡一個產品就要700多元。唱吧作為一個比較知名的品牌,在K歌方面還是有著非常專業的水平,目前這款產品也己適配各種網張直播平臺、聊天軟件等,用戶不用擔心兼容的問題,如果你有興趣可以關注一下這套產品哦。
月20日,唱吧攜新品精靈麥克風Q3亮相李佳琦直播間,進行首次在線新品發布,全網首發, 5分鐘售出超2萬臺!
新品首發直播間內,李佳琦不但與助理大玩麥克風的變聲功能:小黃人、怪獸音隨意隨心切換,還跟小助理分別拿著唱吧精靈麥克風Q3一展歌喉,粉絲激動的不斷互動,瞬間登上微博熱搜。
為什么歌手、主播們唱歌總是特別動聽?
為什么聽到自己錄得歌聲和自己以為的歌聲差距那么大?
因為除了天賦和技巧,修音師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要知道,專業的調音師就是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就算你五音不全,調音師一頓操作之后,你也是天生的歌神。
所以唱吧根據自己用戶的聲線大數據,定制了音效處理DSP芯片CB8988。
這就相當于麥克風里住著一位年薪百萬的專業調音師,你發出的每一個音符都能被現場優化~
簡直就是聲音版的“美圖秀秀”啊!用唱吧精靈麥克風唱過,聽自己的歌聲,那絕對是走調的音符音準了,不足的氣息也有力了,歌神本神就是你。
除此之外,為了讓每一個唱歌的體驗更棒,唱吧特意將音網做城了球形。
因為這樣于普通音網相比,它的聲音會更加細膩,更加清晰~
而且唱吧還斥巨資打造了豎琴式音頭支架,這樣就使得唱吧精靈麥克風的避震性特好,就算是大聲嗨唱也完全hold得住。
當然,唱吧精靈麥克風不僅僅可以在家使用哦,為了在室外也能唱出震撼得效果,從振膜、音圈到磁鐵唱吧重新定制研發了全新的大喇叭~
簡而言之,有了唱吧精靈麥克風,就能夠隨時隨地嗨唱起來,音癡也能秒變歌王咯!
每個人喜歡的音樂風格都不同,所以唱吧還非常貼心的設置了8種音效模式。
如果你喜歡自己原本的聲音,那就用“原聲音效”就ok;如果你喜歡搖滾風,那就開啟“快歌或搖滾音效”;如果你喜歡民謠情歌,“慢歌音效”也能祝你一臂之力。
當然,如果你喜歡聽民歌、軍歌,唱吧精靈麥克風也能滿足你~
還有為主持人準備的“主持人音效 ”, 畢竟好聽的聲音,更能讓人集中注意力。
更棒的是,唱吧精靈麥克風與設備的兼容性也很強~
打開手機藍牙,搜索到“唱吧精靈麥克風Q3”,配對連接。
打開電腦藍牙,也同樣可以輕松配對鏈接。
在電視上同樣可以這樣操作,跟電視相連就更有那種KTV包廂的fell了~
當然,如果沒有藍牙功能,精靈麥克風也支持有線操作哦~
兩個麥克風也可以同時連接在同一臺手機上,甜蜜的男女對唱了解一下?!
精靈麥克風的造型也非常令人驚喜,靈感來自英國皇家衛兵,看著就非常的時尚前衛。
麥克風的按鍵也非常有質感。
親膚級人體工程學觸感漆,摸上去的手感也很圓滑,跟高級的手辦有一拼~
精靈麥克風還采用了隱藏式接口設計,將充電接口、音箱線、手機接口、3.5mm耳機接口、藍牙復位按鍵等擴展接口隱藏在機身之內。
提升整機一體性和美觀度,塑料材質上蓋還起到防塵作用,細節設計方面表現得體貼周到。
機身的底部是外放喇叭,隨機身采用了圓形設計。
底部還配備了橡膠材質的防滑墊,防滑墊可以有效防止麥克風在光滑桌面上隨意滑動,而且也保證了美觀哦~
鏡像娛樂原創
文丨金子
編輯丨李芊雪
日前,唱吧第四次沖擊上市,此前三次上市未果,這次唱吧能否跨至新起點?猶未可知。在唱吧發展軌跡上,可以看到老牌網絡K歌公司的宿命,那就是跟不上時代潮流,便會被時代淹沒。
唱吧這一路,眼看身邊“小弟”崛起,自己卻無能為力,心有不甘。這也是唱吧迎頭追趕,轉型為泛娛樂平臺的動力。
唱吧未至一個“三十年”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老話已不能具體到唱吧的個案上,身處互聯網快速迭代環境,網絡K歌格局瞬息萬變,或許不能以三十年為界論。
2012年唱吧逐鹿移動互聯網,是在線K歌一個“新物種”,也是“現象級產品”。上線首日注冊用戶破十萬,上線五天登頂app store,上線兩年收割1.4億用戶,碾壓酷我K歌、YY語音等眾多在線K歌產品,曾連續兩年穩居移動K歌市場第一的寶座,一時間風頭無兩,戰績可觀。
本以為上市就能鞏固地位,怎料唱吧接連失敗備受打擊。唱吧此前進行了三次上市:2015年在普華資本、芒果傳媒等投資下,唱吧完成4.5億元人民幣D輪融資,并展開赴美上市計劃,但無疾而終;2016年唱吧退至A股上市,曾獲得汪涵、何炅、謝娜等人投資,在中金公司輔導兩年后,亦未如愿登陸A股;2018年,中金公司又對唱吧進行為期一年半的上市指導,認定唱吧符合上市資格,可進行IPO準備,但最終還是不了了之。而在2016年與2018年唱吧為上市焦慮之際,唱吧競品全民K歌迅速崛起,同時斗魚與虎牙、抖音與快手定立了直播、短視頻賽道霸主地位。
其實,唱吧也并非只顧著上市。8年間,唱吧在自己固有理念中打轉,也曾擁抱變化,但收效有限。2014年,唱吧涉足手游業務未果,又大手筆投資線下KTV,但市場也不樂觀;2015年唱吧推出硬件麥克風,當時唱吧創始人陳華認為,該款麥克風沒必要做成與手機云同步的“智能硬件”,直抵用戶核心需求即可;2016年,唱吧追趕直播熱勢,推出“唱吧直播APP”、“火星直播”,但其重心仍在K歌,直播業務未有較大聲量,陳華曾講唱吧應以固本為上,獨立直播APP開發運營風險大;2017年唱吧象征性投資“智能硬件”如“膠囊”麥克風、“小巨蛋”麥克風等,它們還出現在湖南衛視《乘風破浪的姐姐》等熱綜中,甚至在央視新聞、李佳琦、羅永浩的直播中也取得不錯的銷售成績。然而,這些產品都不在唱吧主營業務圈,自然受公司資源傾向少,不是主力盈利來源。
冥冥之中,注定了唱吧的失意。當前,萬物上云已是大勢所趨,直播更是紅利巨大。唱吧錯失入局良機,且不夠重視新趨勢,造成了其不受市場歡迎的現狀。
對手林立 唱吧騰位
如今,騰訊、阿里、字節跳動、網易、快手等群強環伺,唱吧已今非昔比。
騰訊系全民K歌具有智能打分、專業混音、好友擂臺等全面功能。全民K歌在2018年與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一起上市,通過多年發展為TME貢獻不小業績,據2020年TMEQ3財報顯示,第三季度TME的在線音樂每付費用戶平均收益(ARPPU)9.40元,環比增長1.1%,同比增長5.6%,包括全民K歌、直播等的社交娛樂ARPPU為166.70元,環比增長33%,同比增長32%。全民K歌盤活騰訊系龐大資源,可以說起點高,競爭優勢強;
阿里系唱鴨在2019年誕生,是UGC短音樂社區,用戶可選清唱+樂器彈奏+節奏音效,演繹后發布作品。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月,唱吧上線10.0.0版本中的彈唱功能,因其與唱鴨風格相似度高,引起網民打擊抄襲的風波。對此,唱吧反指唱鴨碰瓷營銷;
字節跳動在2018年上線“音遇”,主打“社交+游戲”,用戶可選曲領唱、跟唱、搶唱,該產品還出現在《快樂大本營》等電視綜藝上。2018年第四季度,音遇的用戶活躍數達到417萬人,躍居在線K歌行業應用用戶規模第三位。字節跳動在2019年上線“抖唱”K歌小程序,依托抖音,主打“異步合唱”功能,用戶可與音樂達人同屏演唱,自主制作MV上傳與分享;
網易推出了音街APP,與“云村”概念協同,注重生態打造與社區運營,提供演唱、調音等功能,創新樂評、歌單、Mlog等產品,緊抓95后用戶。音街數據顯示,使用一鍵Remix作品的平均播放量達其他普通作品的8倍;而快手推出了光音App和回森App,可錄制音樂、MV及添加字幕等。
據公開信息表示,截至2019年Q4,我國在線K歌用戶規模為2.82億人,同比增長13.7%,95后已成為主流用戶群體。另外,比達咨詢《2019年度95后用戶K歌洞察報告》顯示,唱鴨全民K歌活躍用戶領跑行業,唱鴨最受95后喜歡。2019年下半年,全民K歌、唱鴨、唱吧是我國95后用戶量最高的三款K歌移動APP。
同時據艾媒咨詢數據,截至2020年11月,在網絡K歌領域,全民K歌以月獨立設備數16591萬臺位列第一,唱吧則以月獨立設備數4168萬臺居第二。同期,唱吧的活躍用戶數量為1373.11萬人,不到全民K歌活躍用戶數量的五分之一,網絡K歌行業王者寶座已換人。
唱吧死磕上市,又布局風口上的多元產品,充滿誓要回歸巔峰狀態的熱血。
2020年,陳華在唱吧嗨典上宣布新品牌“玩音樂, 就上唱吧”slogan,并升級公司戰略,更新唱吧彈唱、智能混剪等功能,又表示會實施“0門檻分享1個億”,激勵音樂創作者,該平臺已實現內容發布平臺、流量智能分發平臺、內容激勵扶持閉環,改變了曾經執著于K歌的打法。
關于唱吧的商業模式,去年陳華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唱吧當前營收來自于用戶之間的虛擬物品購買,包含會員模式、廣告模式、直播打賞等。目前該平臺已有唱吧小店,但未接入天貓、淘寶等。借助該商業模式,以視頻為入口,音樂創作者在唱吧彈唱、表演、玩音樂,創作與分享視頻并取得收益,同時該過程也為唱吧提供了UGC內容,促成唱吧從K歌工具向音樂內容社區、泛音樂內容平臺轉型。
但是唱吧的轉變會不會為時已晚?陳華曾說,錯失一些賽道紅利只是一種未能引領風潮的遺憾而已,過去帶給自己的忠告就是要進行更多思考。移動互聯網時代,流量并不是商業模式的唯一定律,而推動商業模式的不斷進化和為用戶提供價值才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