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你習慣看書的話,一定會知道掌閱。拋開沉重的紙質書擁抱電子書,掌閱必定是首選,事實上也是如此,多家權威調研機構都有統計,掌閱絕對是手機閱讀界的南玻萬。作為老牌閱讀工具,掌閱從誕生至今一直都沒有大的變化,不過在2016年末,掌閱要迎來一次巨大變革。想不想提前知道全新的掌閱6.0是什么樣呢?往下看!
掌閱6.0外觀體驗:功能模塊重構
首先看名字。你手中的掌閱閱讀器叫什么名字?掌閱iReader?還是愛讀掌閱?這些都將成為歷史,新的APP名字只有兩個字,那就是掌閱。這次發布的6.0版本是掌閱團隊精心打磨的作品,光廢棄的設計稿就有200多份。
剛拿到全新的6.0版就迫不及待的安裝。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是一位睡眠拖延癥患者,愛夜讀,那最好把右側的權限管理界面“懸浮窗”權限打開,這樣才能正常使用掌閱的護眼模式。
打開軟件之后是一個熟悉又陌生的界面,用過掌閱的一定知道這個引導界面,它也改版了,不過基本功能依然不變。
默認界面。左邊是全新的掌閱6.0,右邊是現在的掌閱iReader,可以看到變化相當大。擬物風格與扁平風格之爭也蔓延到了閱讀界,掌閱6.0的界面被“拍扁”了。傳統的木質書架界面被舍棄了,轉變成了簡潔的平面風格。
這一點變化也很好理解,擬物風格雖然看起來更有質感,但對于如今的信息化環境并不合適。比如上方的簽到就非常突兀,另外和個人頁面、書城的風格銜接也不夠緊密。而新界面就做到了渾然一體。圖書列表上方還增加了新書推薦,界面美觀功能也更實用。
社交屬性全面增強:徹底解決“下一本看什么”難題
在圖書列表的下方有四個圖標,分別是讀書、書城、發現、我的。只要用手指一點就能來回切換,這比現在的切換方式方便多了。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來,掌閱為讀者提供的信息量正在逐漸變大,但同時也要保持簡潔,在越來越多的內容中讓讀者能夠以最快速度找到自己想要的功能。
再回頭看看舊版,不僅僅是界面切換的割裂感太強,更突出的問題是可以顯示的信息有限,這會導致用戶不得不多次點擊才能查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或者頁面。可以說掌閱6.0的扁平化和垂直化是必然趨勢,也確實能帶來更好的使用體驗。
掌閱6.0的“發現”是一個亮點,它讓書城徹底成為一個書的海洋,把與之關系不大的功能剝離出來。發現頻道是一個讀者互相交流的空間,除了交流另一個重要的功能則是發現新書和了解各種免費、限時免費、折扣信息等等。
圖書推薦也被移入到了發現當中,這樣可以提供更大的信息量和更豐富的內容,也更容易讓讀者找到自己喜歡的書。另外,電子出版物和紙質圖書也剝離開了,確實有很多人讀完電子版會習慣性收藏紙質書籍,在發現頻道就可以購買。
在我的頻道里,新增了皮膚專區和安全管理功能。皮膚專區目前還沒上線,估計以后喜歡個性化或者懷舊書架風格的用戶會在這里得到驚喜。而安全管理功能也變得更加強大,有效避免帳號被盜用,并且能顯示出最近使用的設備列表,更方便知道自己帳號的使用情況。
三大閱讀器同場競技:設計邏輯決定成敗
說到全新的掌閱6.0,就不能不提幾位老朋友,國產閱讀三大神器。那么經過涅磐重生之后的掌閱6.0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呢?當然是大量的系統優化和提速,接下來就用掌閱6.0和他們比比看。
三大閱讀神器里掌閱對資源占用是最小的,體積比另外兩款應用少了三分之一以上,這樣帶來的自然是更快的啟動速度和更流暢的使用體驗。我們翻紙質書會卡頓嗎?會不流暢嗎?當然不會,所以好的電子書閱讀器自然也要追求這種感覺。而在產品的設計邏輯上,也能明顯看出掌閱6.0明顯比另外兩款好很多。
首先看掌閱6.0的界面,整個界面分為兩層三頁,最常用的功能放在第一層,第二層則根據設置更改的頻率不同分成兩頁,把最不常用的設置放在了最末端,整個界面邏輯非常清晰。
針對不同閱讀環境,提供了白天模式和夜間模式,可以一鍵切換。
對于需要長時間閱讀的讀者,掌閱6.0在第二層菜單里放置了護眼模式,減少屏幕藍光,避免視疲勞。
對比QQ閱讀,雖然也采用了兩層結構,但是設置并不夠人性化,而且菜單布局不科學。比如白天/夜間切換,這個常用的功能被放置在太隱蔽的位置,為了彌補這個問題又在主界面上增加了一根燈繩作為快捷操作圖標,設計邏輯不是很清晰,而且QQ閱讀沒有護眼模式。
同樣的問題也存在于多看閱讀上,同樣雙層菜單結構,但第二層的功能設計形同虛設,全部圖標化的界面需要用戶點擊更多次才能設計好,設置界面上卻浪費大量空間。
多看閱讀提供了護眼模式和夜間模式,但全部隱藏在二級菜單中,然后在閱讀界面上額外增加了快捷設置圖標。可以看出整個界面設計其實非常隨意,也許設計者實際閱讀需求并不是很強。
速度和兼容性:更好的閱讀體驗
說完了掌閱6.0的設計優勢,那么三款閱讀工具性能表現又如何呢?在各自書城中的圖書,都采用了自家優化最好的格式,當然使用體驗不會差太多,但如果是讀者手中的圖書,恐怕就很容易看出差距了。
我們隨便找了4種格式共8本圖書進行測試,掌閱6.0在大部分測試中都居于前列的,可見研發團隊在產品優化上做了不少努力。另外掌閱6.0也是三款里唯一支持mobi格式的,完全不挑食。不過我們發現的還不止這些,因為實際打開圖書之后發現兼容性有所不同。
上圖是打開某本epub圖書正文時的情景,QQ閱讀出現了一頁只有4個字的情況,字體、字號無法調節,整本書也變成了足足上萬頁的“巨著”,可見支持了不代表兼容性一定好。
從上圖來看,如果將閱讀工具、書城綜合起來的話,掌閱6.0相對于另外兩款產品的優勢就更明顯了。比如通過WIFI從電腦導入書籍的功能是另外兩款沒有的,期刊雜志也是另外兩款所沒有的,而在對讀者福利上,掌閱6.0則是給的最足的。掌閱每天簽到均有代金券贈送,并且用支付寶充值只要超過10元就能獲得1元以上的代金券贈送。對于掌閱用戶來說,只要有耐心,不管多貴的書都能換來巨大折扣,另外兩款在這方面少得可憐,導致讀者購書花費更高。
通過掌閱6.0的解讀以及三款閱讀器對比,可以看到新款掌閱6.0不單單是變強了,而是對整個閱讀器所有的功能和結構進行了重新設計,整個產品的結構更清晰、功能豐富也更好用,加上掌閱具備天生的兼容性優勢,相對于這些來說性能提升反倒是被放在了次要位置。使用體驗是綜合性的因素,而這次掌閱的進步也恰好是讓它的綜合水平全面提升,成為了徹底超越競品的閱讀器。
您可關注微信號【shumapingjia】
我們將回答您各種購機問題留言
知道為什么,前幾年平靜的電子書市場在 2019 年迎來了一個小爆發,除了行業傳統老大 Amazon 更新了旗艦機型 Kindle Oasis 3,硬件廠商文石的 Boox Note 系列、掌閱書城自家的 iReader 系列、付費知識平臺得到的閱讀器等都在 2019 年吸引了很多閱讀愛好者們的目光。作為多看閱讀的擁有者,小米自然也不想錯過這樣的浪潮。
小米多看電紙書于 2019 年 11 月 18 日在小米商城上架眾籌,目前已經開放購買,售價為 599 元,只有深灰色一款型號可選。我拿到這款電子閱讀器大概有兩周的時間了,平均每天閱讀 2 小時左右,并且穿插著使用了一段時間 Kindle 咪咕版和 Kindle PaperWhite 4,那么來和大家談一談小米多看電紙書這款產品的使用感受,希望能給有興趣購買的朋友一點參考。
不過在開始之前,我覺得還是有必要來說明一下小米多看電紙書的兩個比較對象:根據小米高級產品總監李創奇的 說法,小米多看電紙書的對標產品是 Kindle 青春版,售價是 658 元。不過我手上沒有 Kindle 青春版,所以找了一臺同樣是 6 英寸 167ppi 的Kindle 咪咕版來代替。而 Kindle PaperWhite 4 是稍高一檔的產品,拿出來比較是為了看看小米多看電紙書離市場主流電子閱讀器的差距在哪里。
小米多看電紙書的外觀設計還是挺值得玩味的。
尺寸方面,小米多看電紙書 159.2 × 116.0 × 8.3 毫米的三圍與 Kindle 青春版、Kindle 咪咕版都差不太多,在厚度上略微勝出。雖然在閱讀的過程中單手握持沒有什么問題,但是翻頁的體驗不如兩款 Kindle,原因下面再說;而在重量方面,小米多看電紙書是 178 克,Kindle 青春版是 174 克,Kindle 咪咕版是 161 克,比起來稍微沉了一點點,但是在我每天接近 2 小時的閱讀過程中幾乎感受不到手腕酸。
小米多看電紙書采用了熊貓配色,正面是米白色的塑料材質,和紙張的顏色非常接近,所以即使邊框較寬,在視覺觀感的一體性上比非黑即白的兩款 Kindle 要稍好一點;背面采用的是深灰色的親膚防指紋涂層,摸起來手感很好,而且不像 Kindle PaperWhite 的親膚涂層那么容易留下指紋,但是問題是有點滑,單手握持時如果用大拇指去翻頁就很容易脫手,這也就導致了前面提到的小米多看電紙書的單手翻頁體驗不如兩款 Kindle。不過小米多看電紙書提供了一個自動翻頁的功能,如果你像我一樣手滑的話可以試試開啟這個功能。
最后不得不說的是小米多看電紙書的接口,是大家喜聞樂見的 Type-C,而是不像 Kindle 一樣祖傳 microUSB。這樣一來,如果你帶著小米多看電紙書出遠門就可以少備一條線,只需一條 Type-C 數據線就可以為手機、電腦、Switch、小米多看電紙書等設備充電了。
小米多看電紙書和 Kindle 青春版一樣采用的是非純平的屏幕設計,看起來肯定沒有純平屏幕舒服,用起來也稍微有點影響,不過作為這個價位的產品自然也無可厚非。至于小米重點宣傳的 212ppi,雖然參數上要高于 Kindle 青春版(和咪咕版)的 167ppi,但在實際的觀感上卻沒有明顯的差距。
Kindle 青春版是在最近一次的升級中才加入了閱讀燈,而小米多看電紙書初代就配備了這個功能。因為我手上的 Kindle 咪咕版沒有閱讀燈,所以我姑且只能拿 Kindle PaperWhite 4 來對比了。首先,小米多看電紙書和 Kindle PaperWhite 4 的閱讀燈都可以實現 24 級調節,基本上可以滿足絕大多數人的需求了;其次,小米宣稱這款電紙書的閱讀燈亮度均勻性高達 90% 以上,我特地關了燈對比了一下, 在兩者都調到最高亮度后,在均勻度上沒有什么差距。不過回想起我之前買過的 Kindle PaperWhite 2,那一代的閱讀燈的確打得非常不均勻,所以說小米多看電紙書在這方面做得還是不錯的。
左:小米 / 右:Kindle
除了在暗光環境下的表現可圈可點,小米電紙書在強光環境下的表現也相當不錯。我選在正午時分,測試了一下小米電紙書在陽光直射的情況下屏幕的表現,結果是幾乎沒有屏幕反光,正常的閱讀不會收到任何影響。
感謝我爸的手友情出鏡
不過,我還是要指出小米多看電紙書的屏幕最嚴重的一個問題:屏幕刷新后有明顯的殘影。在書架頁面這個現象尤其明顯,從下面的第一張圖片中可以看到很多書本的封面上都有毫不相關的文字痕跡。而在下面第二張圖的書籍內頁中,雖然頁面刷新后留下的痕跡沒有那么明顯,但是仔細看也是能看到的。
看文字有殘影尚且能忍,但是用小米多看電紙書看漫畫出現殘影就有點夸張了。我在多看閱讀的書城里隨便找了一部漫畫,打開之后震驚了,閱讀體驗可以說是非常糟糕。至于官方宣傳的漫畫可以自行調節對比度的功能,我也沒有找到。
我認為小米也是知道這個問題的,所以它在設置中放了一個「閱讀全刷頻率」的選項,簡而言之就是 X 頁后強制刷新整個頁面,這樣就不會出現殘影的情況,但是小米多看電紙書提供最高的全刷頻率也只有 5 頁,這也就意味著每 5 頁中有 4 頁你會看到殘影。Kindle 其實也提供了類似的選項——頁面刷新,但是 Kindle 可以設置為每次翻頁都刷新,而且即使不是每次翻頁都刷新,我在兩款 Kindle 上都沒有看到任何殘影。
小米多看電紙書內置的是多看桌面,我可以通過小米或者微信賬號直接登錄到多看閱讀,所有的購買記錄和閱讀進度都可以實時地同步過來,幾乎可以獲得完整的多看閱讀體驗。
首先,在多看桌面內,我可以購買書籍,也可以給自己的多看賬戶充值,付款方式目前只有微信支付。
在樣式方面,多看閱讀提供了字號、字體和排版三類設置項。字號只有大、小兩個選擇,但字體包括了方正仿宋、方正蘭亭黑、方正蘭亭刊黑、方正書宋、方正小標宋、方正新楷體、方正悠宋、方正中等線以及系統字體、書中指定字體,選擇還是挺豐富的。在間距和邊距的設置上,多看閱讀提供了完全自定義的設置,我可以自己設定行間距、段間距、上下邊距、左右邊距的數值,而不像 Kindle 一樣只提供了 3 套預設模版。
多看閱讀的標注功能分為了劃線和想法兩種,劃線對應的就是 Kindle 中的標注,而想法對應的就是 Kindle 中的筆記,并且也可以在「目錄、書簽、想法」窗口中方便地回顧和導出,導出方式目前有印象筆記和藍牙傳輸兩種。這里必須要表揚多看閱讀的一點是,在選擇文字的過程中會出現一個放大的浮窗,這樣一來可以獲得更高的精準度,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電子墨水屏刷新率低的缺點。
如果不滿足于多看書城的資源,那么我還可以通過 WLAN 傳書、多看云或者百度網盤來將自己的電子書加入到小米多看電紙書的書架上,從這一方面來看的確比 Kindle 方便了很多。并且,小米多看電紙書支持 EPUB、TEXT、PDF、DOC、DOCX、PPT、PPTX、XLS、XLSX、WPS、CSV、ET、DPS、HTML、MHT 等多種格式,比 Kindle 支持的格式要豐富很多,幾乎涵蓋了市面上所有主流的文本格式。
我先測試了一下 WLAN 傳書功能,只需在電腦上打開相應的 IP 地址,我就可以進入多看閱讀的傳書界面。傳書的方式也很簡單,把文件直接拖進去就可以了,文件會開始自動傳輸到小米多看電紙書上并添加到書架。我測試了 EPUB、PDF、DOC 等不同格式的文件,都可以正常傳輸到小米多看電紙書上并打開。其中有一個 7MB 大小、總計 500 多頁的 PDF 文檔,傳輸到小米多看電紙書上后,可以非常快速地打開并且流暢地翻頁,看來這臺閱讀器的性能還是不錯的。
但是用百度網盤來傳書有一點問題,我從百度網盤添加的 PDF 和 Word 文檔至今還未能成功打開,一直顯示正在下載中。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個例,已經成功打開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
續航方面,小米官方并沒有提到具體的數字,我這段時間用下來感覺還是比 Kindle 要費電一些,大概 2 周就要充電了。不過考慮到小米多看電紙書搭載的是 Android 8.1 系統,似乎這個續航時間還情有可原。
這次小米多看電紙書引以為傲的還有它采用了 Allwinner 4 核 1.5GHz 處理器以及 1GB 的大運存,雖然在日常的書籍加載速度和翻頁速度上不能體現出它的優勢,但是因為搭載了 Android 系統,所以延伸出了更多的可玩性,而這需要更強的硬件性能來作為支撐。
我給這款小米多看電紙書刷了一個第三方的啟動器,這樣一來我就可以方便地安裝第三方應用,比如說微信閱讀墨水屏版,使用的流暢度上和原生的多看閱讀沒有什么區別。雖然啟動器使用起來還是有些卡頓,但是考慮到電子墨水屏的刷新率以及絕大多數時間內都在多看桌面或者微信閱讀內閱讀,刷一個第三方的啟動器還是非常值得的。具體的啟動器安裝教程,可以參考 SMZDM 上的文章。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可以安裝第三方應用,那么能不能拿小米多看電紙書來收聽音樂、播客或者有聲書呢?小米多看電紙書其實是有藍牙功能的,開發者選項里甚至還可以選擇 LDAC 協議,于是我試著安裝了網易云音樂,也將藍牙音箱成功配對到了小米多看電紙書上,網易云音樂中的歌曲也可以正常播放,但是我的藍牙音箱沒有發出任何聲音。因為我手上沒有 Type-C 接口的有線耳機,所以沒有測試有線傳輸音頻是否可行,有試過的朋友也可以在評論區告訴大家答案。
說了這么多,大家最關心的一定是這款小米多看電紙書到底值不值得買。那么,就按小米對標的 Kindle 青春版來說吧,小米多看電紙書價格略低一些,尺寸和重量差不多,屏幕素質我覺得不如 Kindle 青春版,因為 ppi 不能說明一切,殘影的問題還是有一定的影響,但是開放的 Android 系統真的很誘人,光是可以安裝微信閱讀就讓人「垂涎三尺」了。所以在這個價位上,如果你只看書、不看漫畫,我更推薦購買小米多看電紙書。那已經買了 Kindle PaperWhite 或者 Kindle Oasis 的人還有必要買小米多看電紙書嗎?我覺得沒有,因為純平屏幕和 300ppi 的體驗優勢真的非常明顯,除非你對閱讀內容的豐富性有非常高的要求。
|張顯秋責編 |呂東興 總編|唐迪
京東好物層出不窮,最近又出現了一款小米電子閱讀器,單價999元,活動期間,感興趣的值友可以入手。
MI小米多看電紙書Pro,采用7.8英寸墨水屏,純平一體化設計,輕至251克。該電紙書的分辨率達1872X1404,像素密度300ppi,擁有24級冷端色。
擁有多看,當當,微信讀書三大書庫。支持語音搜書,自動定位關鍵詞,讓輸入更便捷,搜索更簡單,閱讀更輕松。支持五種傳書方式,百度網盤、多看網盤、WLAN傳書、USB連接電腦、藍牙傳書且支持PDF重排。如果你想博覽群書,這款產品會給你帶來豐富的知識,滋養你的大腦,使你的生活更加充實。
這就是本期的好物推薦,有感興趣的敬請期待小編下次的分享。
(7998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