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兩臺最貴的手機,卻享受了最差的服務。”沈婷被榮耀折疊屏手機廠商質保服務拒之門外,理由也很簡單:人為損壞。
不到一個月時間,沈婷所購買的兩部榮耀Magic V3接連出現小A殼(折疊屏手機零部件,即兩塊內屏邊框之間的防塵麥拉)問題,不在保修范圍這一結論則讓她怒火難平。“至少與榮耀官方客服通過四次電話,對方幾乎都以向有關部門反饋的說法回應。”
購買了小米MIX Fold 3的陳開,同樣困在了折疊屏手機售后維修,“他們沒提供鑒定報告,只要邊框有劃痕或外屏有磕碰就認定人為原因,還說有這方面的標準。”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調查發現,折疊屏手機出現內屏漏液問題,往往因手機表面出現的磕碰痕跡被“籠統”定論為人為損壞,手機廠商售后并未主動出具相應的檢測報告。
此外,折疊屏手機出現屏幕故障的速度猝不及防,自費換屏同樣讓人“肉疼”。目前,榮耀、小米、OPPO、華為大折疊手機自費換屏價格約在3500元以上,華為Mate X5普通版和典藏版的原裝內屏價格則高達5199元和5599元。
近年來,隨著國產折疊屏手機扎堆上市,價格戰隨之打響,但保修之困以及動輒千元的屏幕維修費用,讓折疊屏手機仿佛成了“吞金獸”。
“人為損壞”之爭,3個月漏液自費換屏
張東的小米MIX Fold 2只用了約3個月,就無法快速充電。
“用原裝高速充電器充電時一直顯示斷開,只能用低速充電”,張東告訴貝殼財經記者,手機返廠自費修好后不到1個月,又打不開內屏。送到小米售后門店檢修被工作人員告知:“外觀上沒有磕碰,但中間軸斷了,導致內屏漏液”。
張東放棄了維修,因為11999元購買的MIX Fold 2,“換內屏加中間軸將近6000元”,并且這筆費用無法通過自己購買的“碎屏險”報銷。
8月22日,小米客服對貝殼財經記者稱,小米MIX Fold 2(12GB+256GB)的內屏價格是4139元。內屏和中軸連接在一起,更換內屏可能需要連中軸一起換,但具體情況也需要售后工程師檢測。
鄧聞對折疊屏手機的新鮮感,也隨著走上維修之路很快消退。7月中旬,鄧聞購入OPPO Find N3 Flip,約5天后發現內屏出現了一個亮點,將手機送修后得知屬于漏液。
貝殼財經記者采訪多位折疊屏手機用戶了解到,手機出現故障的時間最快不到一個月,最遲將近一年半。而遇到售后問題后,一年質保服務往往因為“人為損壞”這一理由,讓消費者自己為高價維修埋單。
7月20日,沈婷花費將近2.4萬元購入兩部榮耀Magic V3。大約25天后,其中一部手機的小A殼翹起,需要返廠維修。就在她將手機送修的當天,另一部手機的小A殼“已經有點變形”。第二天,這部手機被送到了同一個維修站點卻被告知“機器沒有毛病,不影響使用”。
“又過了一天,維修點工作人員卻改口說‘這部手機也要返廠(維修)’。”沈婷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兩部手機均被告知不在保修范圍內,自己無法接受這一結論。
下方紅圈為榮耀Magic V3的小A殼翹起狀態,上方紅圈為正常狀態。受訪者供圖
此后,沈婷至少與榮耀官方客服通過四次電話,“對方幾乎都是向有關部門反饋的說法。”她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在自己強硬要求維修店出具寫明外觀無異常的服務報告后,店長才說“店里出錢修”,次日,榮耀官方致電并提出了類似解決方案。
在沈婷看來,盡管手機維修經過一番維權后解決,但這并不是榮耀的免費保修。
貝殼財經記者采訪榮耀、小米、OPPO、華為折疊屏手機用戶了解到,手機維修檢測后往往遭遇類似“人為原因”的說辭。張東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小米售后門店工作人員透露,“來店里修(內屏)的不多,但一般都判定為人為原因”。
對此,貝殼財經記者走訪了小米線下門店及撥打專線電話咨詢,有工作人員根據經驗表達了類似觀點:屏幕損壞來維修的大多是使用不當導致。“屏幕壞了要看情況,如果是非人為損壞,漏液或者是花屏、燒屏之類的也是可以保的”一位小米客服表示:“我也是工作了很久,就見過幾例屏幕漏液是自己漏的,一般不會自己漏液。手機磕碰后可能當時看不出來漏液,后續因為磕到了相應的地方,它會慢慢顯出漏液。”
非人為造成的損壞才能享受手機廠商的質保服務,如今,模糊的“人為損壞”說法成了不少折疊屏手機用戶跨不過去的門檻。
小米MIX Fold 3用戶陳開認為,手機稍微磕磕碰碰很正常,“哪怕放口袋都可能有磨損”。貝殼財經記者采訪的消費者印象中,自己幾乎沒有暴力使用手機的習慣,打開內屏無非是看視頻、文件、打游戲等。有人甚至還有另一部備用機,折疊屏手機使用頻率不算高。
“他們(手機廠商)可能成本也高,但立下這個規定,個人感覺還是牽強了一點。”陳開說。
自費換屏入“坑”:3500元起步,“碎屏險”收費千元
入了折疊屏手機的坑,不少人因為漏液自費換屏,也再度遭遇“收割”。
貝殼財經記者通過專線電話咨詢了解到,目前,榮耀、小米、OPPO、華為在售的“大折疊”(橫向折疊)手機,在不考慮首次折扣和碎屏險的情況下,自費換屏價格約為3500元以上。其中,華為價格最高,Mate X5普通版和典藏版的原裝內屏價格分別為5199元和5599元。
“第一年有優惠換屏活動,是3699元。”華為Mate X系列專線工程師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另外,榮耀、OPPO在自費換屏方面也有折扣,但折算下來仍需要2600元以上。相比之下,非折疊屏手機換屏一般為1千多元。
高價換屏“隱痛”之下,手機廠商推出“碎屏險”“碎屏寶”,費用同樣不低。這類保險通常只保一年,可延期,內外屏各保一次。榮耀、小米、OPPO、華為網上商城在售機型中,“大折疊”手機的碎屏險一年期標價900元至1600元,“小折疊”(縱向折疊)手機在400元至1000元之間。其中,榮耀價格相對較高,Magic V3“碎屏險”在無優惠情況下為1588元,Magic V Flip為998元。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這類碎屏險保障因意外造成的屏幕損壞,如碎裂、開裂等,故意行為導致的故障、外觀磨損或屏幕劃痕等不在保障范圍內。另外,華為、小米、OPPO強調,手機進液等情況也不在碎屏險服務范圍內。
華為碎屏險的服務內容。華為網上商城頁面截圖
貝殼財經記者算了一筆賬,消費者購買“碎屏險”后,首次更換內屏需要支付的服務費普遍不超過500元,其中,華為和OPPO的大折疊手機內外屏同時更換分別要798元、299元;兩家的小折疊手機則分別需要298元和199元。購買保險后,有的廠商提供1次免費換屏。
實際上,并不是所有店家都會主動告訴消費者“碎屏險”的存在。“我去華為線下授權店買手機的時候,銷售(寧可)給我推一個239元的鋼化膜,都沒有給我推999元的保險。”王瑋說。
“碎屏險”一般是隨機購買,后續補購存在一定時效。近日,貝殼財經記者走訪榮耀、小米、OPPO、華為線下門店時,僅一家門店主動提及“碎屏險”。
折疊屏手機“天價”維修過程中,手機廠商在價格上也會有所讓步。小米售后給陳開的報價從將近3800元降到打5折再加修外屏,一共2200元;華為售后為王瑋在3699元的基礎上再減800元,收費2899元。兩人都接受了最終的維修價格。
對于花兩千多元修屏幕,陳開覺得“還是蠻貴”。“并不是非要免費修,而是你要講清楚,如果是設計缺陷或判斷是人為原因,要有個報告。如果確實存在設計缺陷,應該像車企一樣做召回,這是一個大企業應該有的做法。”
在王瑋看來,企業的做法讓他感覺“技術不過關又賣這么貴,還沒有切合老百姓的保障”。他將這次維修過程的感受總結為:“先把責任推給你,是你使用過程導致的問題,然后才幫你申請處理優惠。”
萬元折疊屏手機打響價格戰,搶市場仍需破解保修之困
8月初,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的消費者投訴,移動手機投訴量增幅明顯。上半年,移動手機投訴量為23671件,同比增長65.54%,其中,折疊屏手機售后服務糾紛多。折疊屏手機保修期內出現內屏漏液、花屏等問題,但商家以手機人為損壞、掉漆磨損等為由不予保修引發糾紛。
8月20日,貝殼財經記者以“折疊屏手機售后”為關鍵詞在黑貓投訴平臺上檢索到1555條投訴內容,涉及華為、榮耀、三星、(聯想)摩托羅拉、vivo、小米等品牌,大多為手機出現屏幕損壞、出現異響等問題商家不予保修。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對貝殼財經記者分析稱,國內手機廠商在折疊屏的屏幕、轉軸等方面已經有了大量技術、專利,相應的技術成熟度也在快速提高,但這些技術原理與實現大批量、穩定、高質量生產之間仍存在差距。
他認為,問題主要出在供應鏈各環節零部件的質量與工藝上。另外,在價格壓力下,各手機廠商對更換屏幕等零件的成本容忍度也不同。“消費者對這些廠家在供應鏈、生產過程和質量檢測管理之間存在的成本差異毫不知情。總體來說,折疊屏手機離直板機達到的質量保證水平還有明顯差距。”
“手機廠商之間還是有一點價格戰的意思。為了降成本、推低價產品,它們可能會犧牲一些性能,這些犧牲可能在用戶端有所體現。”付亮說,這只是概率事件。
根據IDC數據,今年二季度,華為、vivo、榮耀、OPPO、三星、中興、聯想為國內折疊屏手機市場主要廠商。貝殼財經記者根據這八家品牌的網上商城數據統計看到,以最新款折疊屏手機的最低配版本來看,各品牌之間價格差距跨度較大。排除優惠等因素影響,小折疊手機售價普遍在2900元-8000元之間,大折疊手機價格在6900元-14000元不等。其中,三星小折疊和大折疊手機售價相對較高,分別為7999元和13999元,高配版則加價1000元、2000元。
三星Galaxy Z Fold6 和Galaxy Z Flip6售價。三星網上商城頁面截圖
“目前折疊屏的技術均為柔性屏幕,內屏比較脆弱,而且折疊屏的形態決定了它處于折疊狀態時會發生接觸,相比平板、手機屏幕而言,更容易被損壞。”北京市律師協會律師、同為折疊屏用戶的李源說,這屬于折疊屏手機的產品特性,也是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應當格外注意的事項。根據法律規定,應當以顯著的方式進行提醒、銷售時予以充分告知。
李源認為,手機廠商可以通過降低“碎屏險”的成本或贈送碎屏維修等服務,降低消費者的購物門檻和維權難度。“這樣也將更有利于折疊屏這樣新形態產品的推廣和普及。”
自華為和三星布局折疊屏市場以來,近兩年,各大廠商陸續跟進,折疊屏手機產品發布頻率開始上升,并在智能手機整體市場行情下逆勢增長。
根據艾瑞咨詢《2024年中國折疊屏手機消費洞察報告》,2020年至2023年,折疊屏手機出貨量增速呈上升趨勢,在2022年一度達到了154.4%,預計2024年至2025年仍將保持74.5%和64.7%的高速增長。另外,折疊屏手機占高端機市場的份額也不斷提升,預計2025年底將達到20%的水平。
市場份額方面,華為占據國內折疊屏市場半壁江山。據艾瑞咨詢統計的2023年中國各品牌折疊屏手機市場份額,華為以50.3%占比位居第一,其余依次為OPPO、三星、vivo、榮耀、小米。在2023年中國超高端折疊屏手機市場(售價高于1萬元)份額方面,華為、三星分食65.6%、31%的份額,其他品牌僅占3.4%的空間。
李源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以口頭形式告知的檢測結果往往是手機品牌方自行檢測的結果,而不是第三方鑒定機構進行的檢測,難免會出現與消費者的理解不一致的情況。“品牌方自行檢測的結果不能代表最終的結論,如果消費者不認可品牌方自行檢測的結果,可以委托具備資質的第三方鑒定機構進行檢測。”
他提醒,根據法律規定,人為因素造成的損害并不屬于保修范圍。“消費者在接觸新形態的產品時要多加了解,尤其是對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予以重視,避免出現因使用不當造成財產損失。”
(應受訪者要求,沈婷、張東、鄧聞、陳開、王瑋均為化名。)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韋英姿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柳寶慶
、前言
之前在學校的時候,就接觸了很多筆記本,當時的感覺就是聯想的筆記本超級多,幾乎每個宿舍都能見到一臺Y480,剩下的就更不用說了,什么Z、什么ThinkPad T等等
聯想的筆記本多了之后,就會發現個別型號的聯想筆記本會有通病。就比如說,聯想Y480這款筆記本,其將機械硬盤放在了CPU和GPU之間,在長時間玩游戲的時候,機械硬盤的溫度會非常高,50多都是正常狀態,有的時候甚至能達到60+,而長時間的高溫對于機械硬盤來說無疑是毀滅性的,我接觸的那么小10臺Y480,所有的機械硬盤都是壞了,輕則壞道,重則完全損壞,解決方法就是添加m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將機械硬盤完全當做倉庫盤,這樣會好一些,最起碼不會影響使用
時間推移,聯想的Y系列也在更新,來到了聯想的Y400。這一代也有問題,那就是轉軸問題,我接觸過的Y400,有好幾臺轉軸都有問題,程度不一。有的就是有點松,有的就直接完全碎掉了,面對這種完全碎掉的,唯一的方法就是更換筆記本外殼了
朋友的這臺Y400就是轉軸部分出現了問題,但是其并不想更換電腦,就拿來給我修一下。其實,Y400的性能、散熱還是不錯的,音箱音質也很不錯,日常用來辦公、影音娛樂的完全沒有任何壓力
這篇更換外殼完全就是小白向,寫的會比較細
二、配件開箱
▼我給朋友說買C、D殼,淘寶賣家比較精明,將D殼分成D、E殼兩部分來賣,朋友就只買了一個C殼,我們一起來看看
▼C殼的整體外觀布局還是很原裝的很像的
▼左上角是音箱和開機鍵,外觀看起來很像,實際手感會差很多
▼掌托部分有這樣的拉絲紋理,感覺有點廉價
▼該有的金屬加強部分,這個副廠件也有,但是感覺很薄,用料很省
▼看到C殼的背面,一股子廉價塑料的感覺
▼很擔心這部分框架的強度,畢竟這是副廠的,沒有原廠鍵的塑料品質
▼第一次買的是C殼,發現沒買夠,還需要購買一個D殼,這就是買到的D殼,上手感覺和C殼一樣,廉價塑料,用料很差,輕松就能弄彎
▼翻到里面,各個部分的機構都在,細節設計也還可以
▼最重要的轉軸部分,雖然螺絲孔位沒什么問題,但是這個D殼的用料實在是太差,這部分感覺并不能受太多力
▼電池的卡口機構,手感還行
▼光盤部分同樣也有金屬加強,不過質感同樣很差
三、完全拆解Y400
▼由于朋友的Y400,轉軸部分幾乎完全崩碎,因此屏幕就不是那么容易閉合,只能找一個桌子搭邊放置,屏幕部分讓其豎直
▼擰掉所有的螺絲之后,拆掉D殼,順手把電池也拆掉,拆電池就需要將屏幕蓋回去了,比較麻煩
▼這就是碎掉的轉軸部分,受力和固定的部分已經完全碎掉,屏幕的轉軸機構完全無法固定,屏幕幾乎無法正常開啟
▼之前是朋友沒有買骨架的外殼,又等了兩天,新殼到了才繼續開始,之前拆掉D殼之后,筆記本骨架就能看到了,然后擰掉能看到的所有螺絲
▼特別是這種帶著鍵盤符號的,這是固定鍵盤用的
▼擰掉固定鍵盤的螺絲之后,就可以來到C面,將筆記本鍵盤拆下來了
▼C面還有很多排線,將所有的排線斷開
▼回到D面,將機械硬盤拆掉,因為機械硬盤是固定在骨架上的
▼接著斷開網卡的天線插線,斷開音箱的供電接線
▼然后就可以沿著C面側邊的縫隙,將C面整個拆出來了,主板是固定在中間骨架上的
▼接下來拆筆記本的主板,主板上也有螺絲固定
▼擰掉螺絲,就可以將主板拆掉了。拆到主板,就能拆掉音箱、屏幕排線、供電排線
▼之前完好的轉軸部分,有幾顆螺絲固定轉軸
▼之前碎掉的轉軸部分,轉軸就已經完全脫落了
▼將骨架上的所有元件都拆掉
▼碎掉的轉軸部分
四、安裝新的殼體骨架
▼大概將骨架部分擺一擺,轉軸部分對在一起
▼轉軸的固定孔位還是很一致的
▼另一側也是,固定孔位之類的都沒啥問題
▼固定轉軸之后,順便將電源排線、屏幕排線的壓好,壓在下面
▼然后將主板、音箱固定好,排線理到理線槽里,大體骨架就安裝完成了
▼骨架搞定之后,接下來安裝C面,其實C面才是比較難裝的,我們接著看
▼將新舊的C面比對一下,原裝的C面無論在細節還是質量上,都會優于副廠的一大截
▼其次,C面上有很多這種小板,帶螺絲的沒什么問題,擰掉螺絲就可以拆卸,但是不帶螺絲的,用塑料柱固定的就比較尷尬,需要暴力破拆,而且固定也是一個很困難的問題
▼這個時候,就需要烙鐵了
▼有了烙鐵之后,這種小件也可以拆卸
▼觸摸板這里比較復雜,大量的使用了這種塑料柱固定,拆解也比較麻煩,需要使用美工刀,將塑料部分去除,然后再拆掉,需要注意力度,不能損壞固定件
▼將所有的塑料柱加兩顆螺絲都拆掉之后,觸摸板就可以拿出來了
▼反過來可以看到觸摸板的正面,在邊角部分落灰很多
▼然后安放到全新的C面上去,按照對應位置放置,然后使用烙鐵將每一個塑料柱融化、固定,這樣C面就完成了
▼下面就是正常的拆裝電腦的步驟,安裝C面,插好排線就行了
▼接著固定最下面,擰上所有的螺絲,就ok了
▼開機,一次點亮,沒毛病,接著測試音箱、無線、USB接口、音頻接口、鍵盤、觸摸板等,都沒啥問題,一次成功,我的這個手藝還是很不錯的
五、總結
哎,不知道是個人問題,還是真的是通病,我印象里接觸比較多的斷轉軸部分的筆記本,幾乎全部都是聯想的。確實其中有一些是有過摔、碰之類的情況,但是也有一些是確實沒有,轉軸部分也松掉、甚至碎掉了,面對這種問題,解決方法就只能是更換C、D外殼,而對于普通用戶,這種操作幾乎不可能完成
朋友買的這個副廠的Y400的外殼,整體的表現比較一般,用料較差,手感較軟,細節部分也不精致,特別是轉軸部分,比較弱,需要將骨架與C面、甚至D面完全固定之后,才能有一定的支撐力度,完全無法媲美原裝外殼,日常打開關閉屏幕最好是輕一點、慢一點,有一定追求的小伙伴,建議去購買正品的原裝外殼
希望這篇原創可以給一些需要的小伙伴一些幫助
謝謝大家!
The End
、故障描述客戶一臺聯想E450c筆記本,左下角被磕壞了,想更換一個C殼,于是找到E450c筆記本C殼后,準備給客戶更換。
新的C殼是E455,和E450c是通用的。
二、開始更換
將筆記本底部螺絲都需要擰掉。
然后,將內存和硬盤殼,拿掉,里面還有三顆螺絲擰掉,中間一顆螺絲是鍵盤螺絲。
螺絲左右或者上下有這種標志的,都是鍵盤螺絲,把這些螺絲拿掉后,就可以直接把鍵盤拿掉。
對于新手,拆機,還是建議大家拿張A4紙,把螺的位置都標注出來,然后把擰出來的螺絲放到相應的位置上,避免螺絲長短,擰錯后,把C殼頂壞。
螺絲都擰完后,將鍵盤往前推。
然后就可以把鍵盤拿起來了。
拿出鍵盤時,注意鍵盤有兩根排線,需要撥掉,將排線卡扣向上搬,就可以撥出排線了。
鍵盤拿掉后,C殼還有三顆螺絲擰在D殼上的,需要把它擰掉。
三顆螺絲擰掉后,將C殼觸摸板排線都撥掉。
排線撥掉后,用手或三角片對筆記本拐角進行慢慢扣,將C殼拿起來了。
C殼已經成功拿出來了。
將新的C殼安裝上去,擰好三顆螺絲。
安裝完C殼后,安裝鍵盤,鍵盤排線一定是將鍵盤翻過來去安裝排線,這樣順手,如下圖所示:
安裝鍵盤。
安裝完成后,固定好螺絲,就算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