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文逐句細讀《梁園吟》,深入李白彼時復雜的內在狀態,展現這位“謫仙”心中和普通人一樣的波瀾起伏。正如作者雷武鈴所說,李白讓我們熱愛、感動,就因為他和我們一樣,深陷矛盾、彷徨、痛苦的無解之中。

    梁園吟

    我浮黃河去京闕,掛席欲進波連山。

    天長水闊厭遠涉,訪古始及平臺間。

    平臺為客憂思多,對酒遂作梁園歌。

    卻憶蓬池阮公詠,因吟“淥水揚洪波”。

    洪波浩蕩迷舊國,路遠西歸安可得!

    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

    平頭奴子搖大扇,五月不熱疑清秋。

    玉盤楊梅為君設,吳鹽如花皎白雪。

    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夷齊事高潔。

    昔人豪貴信陵君,今人耕種信陵墳。

    荒城虛照碧山月,古木盡入蒼梧云。

    梁王宮闕今安在?枚馬先歸不相待。

    舞影歌聲散綠池,空馀汴水東流海。

    沉吟此事淚滿衣,黃金買醉未能歸。

    連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賭酒酣馳暉。

    歌且謠,意方遠。

    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

    為什么寫《梁園吟》

    這首詩題為《梁園吟》,也稱《梁園醉酒歌》。梁園是個有著多重歷史回聲的地名。西漢時文帝封其子劉武到開封、商丘一帶為梁孝王。漢梁孝王在此建了規模很大的宮殿苑囿,稱之為梁園。梁孝王在此招攬文學之士,西漢最著名的辭賦家枚乘、鄒衍、司馬相如都曾聚集在這里,寫下眾多不朽辭賦。其留下的梁園遺址,是古代著名的游覽懷舊之地。很多詩人留下詩句,其中唐前最著名的是魏晉詩人阮籍《詠懷詩·十六》。

    而在更早的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商丘屬于宋國,宋是商的后裔,春秋時宋平公在此建了平臺。戰國時開封是魏國的都城大梁,大梁留下眾多歷史記載,最著名的是戰國四君子之一、曾竊符救趙的信陵君。李白的這首詩中寫到了這一帶眾多的古代人事典故。其中的地方遺址有:平臺(訪古始及平臺間,平臺為客憂思多),蓬池(卻憶蓬池阮公詠),梁園(對酒遂作梁園歌);其中的人物有:信陵君(昔人豪貴信陵君,今人耕種信陵墳),梁王、枚乘、司馬相如(梁王宮殿今安在,枚馬先歸不相待),阮籍(卻憶蓬池阮公詠)。因此,從題目和這些內容來說,這是一首懷古詩。但這首懷古詩有點特別的是,它以一段紀行詩開始:

    我浮黃河去京闕,掛席欲進波連山。

    天長水闊厭遠涉,訪古始及平臺間。

    平臺為客憂思多,對酒遂作梁園歌。

    寫的是李白如何到梁園,為什么要寫《梁園吟》。他是從帝京長安(西安),坐船順著黃河東來,水路太遠、水流太洶涌,同時為了訪古,所以在汴州(開封)上岸,到了平臺(梁園)。平臺(梁園)這個充滿歷史故事的地方,讓身為游客的他充滿了憂思,因此他邊喝酒邊寫下了這首歌行體詩。

    南宋 馬遠《舟人形圖》。

    我們看具體詩句的理解。掛席,是掛帆,坐船的意思。這樣的例子很多,如“揚帆采石華,掛席拾海月”(謝靈運),“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孟浩然),“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孟浩然),“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李白)。古代的船帆,不全是布帆,還有草或竹編的席片作風帆,反正帆的功用就在于兜住風,布太貴,竹草編織便宜。掛席句和前句“我浮黃河去京闕”一起,意思就是坐船沿黃河而下,離開當時的京都長安?!霸L古始到平臺間”,梁宋一帶充滿古跡,吸引人到此平臺訪古。這里有個疑點,黃河從陜西到開封段的通航問題:這是實寫,還只是比喻虛寫?還是虛實兼有?因為這段航程在詩中少見。當然,李白寫到黃河通航是很困難的。這是一個引子,敘述交代來路。

    “平臺為客憂思多,對酒遂作梁園歌”,最后落在作梁園歌。這一系列事件非常連貫:他離京浮黃河而下,但黃河波浪太大,不愿走更遠,才在此登陸訪古,到此平臺。而在此平臺做客,憂思多。憂思多,才對酒作歌,寫這首詩。這一路下來是環環相扣的。直接起因是平臺憂思多,更遠的起因是去京闕,是波連山,是厭遠涉,是訪古平臺。為什么平臺做客憂思多?因為自己命運不順,因為梁園的歷史意味。這些詩句都是交代,是敘述和描寫,但這些客觀事實過程的敘述和描寫,既是事實又是隱喻,帶著強烈的情感色彩,意味豐富,非常有表現力:“浮黃河”“波連山”“天長水闊”,都體現出人生道路艱險波折。李白會在詩中交代自己寫詩的緣起,像“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將進酒》),“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保ā稄]山謠寄盧侍御虛舟》),這交代作詩緣由的引子,相當于這首梁園歌的前奏曲,相當于一段紀行詩。這首詩題目是懷古詩,一開始是紀行詩,紀行的結尾要轉為抒懷詩(作歌,“歌以詠懷”)。下面就是梁園歌的詠懷內容了。

    享樂也是空虛

    卻憶蓬池阮公詠,因吟“淥水揚洪波”。

    洪波浩蕩迷舊國,路遠西歸安可得!

    這里用了“卻憶”?!皡s”是轉折,語氣上非常有力,帶來突兀感,但這個轉折在意思上非常自然,是很自然的聯想,因為要作“梁園歌”,因此想到此前的詩人在這里曾經寫過的詩。當然,這種轉折的語氣也可以理解為本來自己要當場作歌了,突然又停下來,吟唱起前人的歌。李白唱起了魏晉詩人阮籍的《詠懷詩·十六》“徘徊蓬池上,還顧望大梁。綠水揚洪波,曠野莽茫茫”。蓬池,古代澤藪名,即逢澤 ,在今河南省開封市東南,屬戰國時魏國。作為典故被后代詩人征用,如:“至今蓬池上,遠集八方賓”(唐韋應物《大梁亭會李四棲梧作》),“蓬池已在梁園里,嘯歌綠水洪波起”(明何景明《黃河篇》)。

    李白詩中多有直接引用前人的詩句,這里直接引用阮籍的詩句“綠水揚洪波”就是其中一例?!昂椴ê剖幟耘f國,路遠西歸安可得!”“洪波浩蕩”順接前面的“揚洪波”,極自然,但落到自己現實的處境:“迷舊國”,“路遠西歸安可得”。這種現實困境和挫折,落到強烈的抒懷情感。剛離去就強烈地想回去。這又照應到前一部分紀行的主題,前面說“去京闕”,現在是“歸舊國”,前面是“欲進波連山”,現在是“西歸路太遠”。前面作歌是憂思多,現在所歌正是憂思本身的透露。前后構成了一個回環,情感和情緒上的回環:剛不得已離開,馬上想回而回不去。皆是憂思。從這些紀行、詠懷和歷史記載我們知道,李白在744年遭受人生最大的挫折,被玄宗“賜金放還”,離開長安后東行到了齊梁間,和杜甫、高適同游。此詩應是這段游歷間所寫。

    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

    平頭奴子搖大扇,五月不熱疑清秋。

    玉盤楊梅為君設,吳鹽如花皎白雪。

    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夷齊事高潔。

    此處一聲高喊,終于打破前面低沉的憂思的兩重唱:“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痹谠馐苋松畲蟠煺蹠r,如何面對這種挫折困境,如何從這低沉的憂思中解脫?這是詩的核心。人生曠達,怎顧得上憂愁呢,抓緊時間享受人生的快樂吧,“且飲美酒登高樓”這一句,“飲美酒”承接前面“豈暇愁”的議論;“登高樓”,是遠望超脫,也順便轉入下面的享樂場景:“平頭奴子搖大扇,五月不熱疑清秋。玉盤楊梅為君設,吳鹽如花皎白雪?!背院认硎埽瑮蠲氛喊},用的是貴重的玉盤,很高級的雪白如花的鹽,在當時屬于奢華的享受。但最后一句,“莫學夷齊事高潔”,別學伯夷、叔齊,為了一種氣節、道德、理想,恥食周粟,活活餓死。喝酒自己喝就是了,還講什么道理,為什么還扯上古人?

    明 丁云鵬《漉酒圖軸》(局部)。

    李白喝酒享樂是一種自覺的生活態度,和他對世界的認識有關,和他的人生態度有關,是他自己的選擇,不是亂喝的。他試圖給自己享樂的人生態度找理由、找根據、找正當性,上升到一種普世真理的高度。因為他不滿足于只是活著、自己痛快就夠了,他是有意識地主動選擇自己的生活而非盲目地吃喝,他要“合乎理想、踐行真理地活著”,要代表“正確”的活法,作為一個秉性驕傲的人,他很在意這一點。這一句引出下面一段的古人事跡例證:

    昔人豪貴信陵君,今人耕種信陵墳。

    荒城虛照碧山月,古木盡入蒼梧云。

    梁王宮闕今安在?枚馬先歸不相待。

    舞影歌聲散綠池,空馀汴水東流海。

    終于進入詩題《梁園吟》所含的懷古內容,寫到與大梁和梁園相關的歷史人物,都是大名鼎鼎的讓人稱羨的人:聲名卓著、竊符救趙、威震諸侯的信陵君,但現在連墳墓都變成了耕地,曾經繁華的城市也已荒廢,只有月亮照耀著,歷盡滄桑的大樹都如云一樣隱沒飄散了。梁園當年的主人漢梁孝王劉武,以宮殿苑囿而著名,現在什么也沒有了,圍繞其周邊的著名辭賦家枚乘、司馬相如也都死了,當年他們歌舞享樂之地,只剩汴水東流。

    中國古代懷古詩最基本的思想主題就是伴隨這種歷史虛無感而來的生命虛無感。當然,我們現在要懷古的話更慘,連汴水都沒有了,連山河都變了,連天地氣候都變了。這部分詩中,比較費解的是“荒城虛照碧山月,古木盡入蒼梧云”兩句。前一句是典型的特別的詩歌語法,詩歌句式,在杜甫、黃庭堅這樣的律詩大師那里常見。李白這樣的歌行體語句曉暢,句法都很平順,這樣濃縮倒拗的句式少見。

    按詩歌語法,詩中的詞可以很自由地組合“荒城碧山虛照月”、“月照荒城碧山虛”、“虛照碧山荒城月”,因為動詞“照”,就確定了主語必須是“月”,無論“月”出現在句子的什么位置;而“荒城”“碧山”在句子的哪里,都是被“照”的對象,是謂語動詞的賓語。這句詩的標準句法是“月(亮)虛照(著這)荒城碧山”,這是散文句法,詩不能這樣寫。還有這句詩中,荒城和碧山相對照,人造的城荒蕪了,是對人力的否定,而山的碧綠是自然之力,自然之力仍然生機旺盛。還有“虛照”的虛字,月亮的光亮所照的是虛影,而不是實有;同時也映射出人世生命的虛無與空虛。這是一種評判,寄托了詩人的認識和情感。

    最難解的是“古木盡入蒼梧云”,古木和前句的荒城一樣自然是當年的古人所植所建,“蒼梧云”是典故,蒼梧,現在廣西梧州有蒼梧縣,但在古代指的是傳說舜帝去世的地方,湖南寧遠的九嶷山。南齊謝朓《新亭渚別范零陵云》“云去蒼梧野,水還江漢流”。謝朓的這首詩是送范云去當零陵郡內史,零陵是現在的永州,九嶷山就在永州的寧遠縣,和廣西交界,是湘江的源頭,湘江北流到洞庭湖入長江,就是江漢一帶,這很好理解,完全不用注釋。但云和蒼梧總是連用,似有什么特別出處與含義。

    “古木盡入蒼梧云”,有人認為蒼梧為舜葬之地,因舜的死,以及他的二妃的追尋痛哭、落淚成斑竹的傳說而著名。蒼梧云是死亡的象征,在此指當初豪貴的一切隨死亡遠去,消散了。但這里還有一個問題:相隔這么遠的大梁和蒼梧云是怎么關聯到一起的?唐初李善(630-689年)注《文選》所收的謝朓《新亭渚別范零陵云》,引用了《歸藏·啟筮》“有云出自蒼梧,入于大梁”,意思是從湖南九嶷山的云,飄入了河南的開封,這和謝朓的詩沒有一點關系。但蒼梧云從此和大梁故事聯系在了一起,成了后世很多人用來寫大梁人事的典故。李白還寫過“大梁貴公子,氣蓋蒼梧云。若無三千客,誰道信陵君。救趙復存魏,英威天下聞”。這是專寫信陵君的,這里“氣蓋蒼梧云”中的蒼梧云,顯然沒有死亡的意思,就是高空的行云。那么“古木盡入蒼梧云”,就是古木蒼蒼高聳入云的意思。當然,云和月都是超出人之生命的自然存在,這恒常的自然存在映襯出人生命存在的短暫與空無。

    引用古人來證明自己享樂的正當性與合理性,是李白的慣用手法(也是古代的通用手法),他不是自己享受就好了,因此每當享樂就常牽扯古人,為什么?因為在李白的意識中,他不僅生活在當下,而且還生活在一個由歷史著名人物構成的意義空間,這些古人的生活是他的參照。他要和這些人比照。在很多詩中,他其實要說服自己好好享受吧,不要去追求成就、名聲,那些都是虛無。唯有及時行樂、活在眼前是最值得的。但是這里又出了一個bug,一個矛盾?!拔栌案杪暽⒕G池,空馀汴水東流?!?,當年那些人也在享受聲色歌舞,而那些享受也成了空虛。你現在享樂,其實也是空虛。

    《長安三萬里》劇照。

    內心的強烈意愿

    沉吟此事淚滿衣,黃金買醉未能歸。

    連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賭酒酣馳暉。

    想起這些古人,讓人感慨流淚,很悲哀,而花錢飲酒享樂,也得不到內在的安寧。這和前面的“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夷齊事高潔”“昔人豪貴信陵君,今人耕種信陵墳”“梁王宮殿今安在,枚馬先歸不相待”的意圖相反,不但沒有解掉憂愁,反而加深了悲傷。本意是將古人作為及時行樂的理由、解脫的支持,卻沒有成功,反而是自己的悲傷又加上了古人的悲傷,陷入更深的憂愁:“淚滿衣”?!包S金買醉未能歸”,這里“未能歸”是痛苦的根源。很現實的問題,“去京闕”“安可歸”“不能歸”,痛苦的核心是他被賜金放還,仕進之路已斷絕?!叭松_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的作用和效果被否定了。

    怎么辦?再沒有理由了,只是自棄,更深地逃避、沉溺、墜落,放棄自我,完全投身于激情刺激,賭博、賭酒:“連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賭酒酣馳暉。”在賭博和爛醉中讓時光飛馳而去,忘掉生命的痛苦。李白寫過不少自己賭博:“有時六博快壯心,繞床三匝呼一擲”(《猛虎行》),“我昔斗雞徒,連延五陵豪”(《敘舊贈江陽宰陸調》),“閑從博陵游,帳飲雪朝酲”(《自廣平乘醉走馬六十里,至邯鄲登城樓攬古書懷》),“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行路難·二》),寫沉酣爛醉的更多。但是在這里,他并未一醉方休,就此終止在沉醉之中,詩還沒有完:

    歌且謠,意方遠。

    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

    又寫到“歌”,意思是上面是歌的內容,和開始的“對酒遂作梁園歌”相對應?!皩扑熳髁簣@歌”和“歌且謠”之間,是“歌”本身,現在從歌中出來了。當然,這里的“歌且謠,意方遠”也可以理解為這是再一次唱起,反復地繼續唱。一邊唱,一邊想到內心更遠更深的意愿。最后一句,一反前面所唱的內容(及時行樂和悲傷,放棄自我),告訴自己不要灰心,還有希望,可以像拯救東晉蒼生于危難之際的謝安一樣,東山再起。一切還來得及,還能大有作為的:“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這最后一句,和前面的段落沒有邏輯承接關系,只是節奏和緩、沉吟了一下,“歌且謠,意方遠”,休息了片刻,馬上翻轉,朝另一個方向想通了。此處的轉折是硬生生的扭轉,所憑借的完全是一種個人意愿,內心的力量,發自李白個人內心的強烈意愿和信心。李白這種強大的個人意志的力量,剛受到最沉重的打擊,被賜金放還,馬上又無端地升起信心和希望,這也正是李白的偉大之處。詩到這里才完全結束。

    這首詩屬長篇歌行體,是李白最擅長的詩體,是最能代表其詩歌風格和精神(思想)面貌的詩之一。它始終有著極其飽滿的情感,有著非常強烈的感染力,這是李白詩典型的藝術效果。

    這首詩給人印象最深的,一是它多重意思與情感的層疊、反復與推進。一開始是憂思(平臺為客憂思多),接著是迷惘(洪波浩蕩迷舊國);然后是解脫憂思,通過達觀享樂,通過吃喝,通過對古人事例之虛無的超越;但這種解脫的努力最終又失效了,“沉吟此事淚滿衣”,“黃金買醉”也無法解脫,只好沉溺于更刺激的賭博賭酒的消愁行為;但最后,又生出了東山再起的豪情壯志。這樣一層翻過來一層翻過去再一層翻過來,跌宕起落,反復沉吟。低沉和高昂交錯疊交,回環不已、不盡。各個意思的層面之間充滿了矛盾和對立:憂思,享樂,憂思,放縱,虛無,振奮。李白的詩就是把這眾多的矛盾容納為一體,內部充滿張力的矛盾統一體。這正是歌行體詩特有的一唱三嘆的效果。

    二是它的章法結構很清晰。章法就是各詩歌段落意思的發展、連接與轉折。沒有章法則凌亂,尤其是這種內容豐富、情緒多變的歌行體抒情長詩。這首詩這么多層次,卻非常連貫,邏輯線索非常清楚,從頭到尾完全是一個整體,各層之間的轉換與發展非常自然順暢。不覺察地,詩就轉入下一層,上下的連接非常自然緊密,天衣無縫。比如第一段,事件發生的順序、事情的因果關系,非常清晰又自然。離京,浮黃河而下,到平臺,天長水闊厭遠涉,憂思多,對酒作歌的原因。

    三是李白的矛盾和他無解的痛苦。正是矛盾才帶來痛苦,矛盾的無解帶來痛苦的無解。為什么痛苦?因為他愛得強烈深沉。李白的感受力超強。詩人的偉大就是因為其承受著矛盾,承受著矛盾的痛苦。他不像他所寫的伯夷、叔齊,有堅定的原則與信仰,他們為自己的道德理想而甘于餓死??鬃釉u論他們:“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笨鬃诱f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李白和這些人不同,欲望強烈,進取心強,因此憂思多、怨思多。李白和常人一樣,在世間受苦,在欲望中掙扎。那些圣賢我們只是敬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保ㄐ⊙牛把鲋畯浉撸@之彌堅”(論語·子罕)。這樣的人道德高潔,是人性的高標指引,他們做到了我們做不到的行為,我們“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李白氣質上被稱為“謫仙”,非常瀟灑、超脫,其實他的痛苦、欲望和凡俗人最一樣,和我們一樣仍然在紅塵中,雖然他一直想成仙得道。李白的詩一般人最容易接受,最感親近,因為他雖然天才橫溢,極為自信,也有和普通人一樣的貪嗔癡怨。他和我們有這種情感、情緒和心理上的共同之處。李白讓我們熱愛、感動,就因為他和我們一樣,深陷矛盾、彷徨、痛苦無解之中,甚至比我們更矛盾、更痛苦。他替我們說出了我們的痛苦,并且是酣暢淋漓極為痛快地說出。當然,他也比我們更堅強、自信,承受能力更強。

    《長安三萬里》劇照。

    《梁園吟》寫于何時?

    這首詩牽涉一個爭議,就是它寫于什么時候。因為沒有可靠的外部歷史依據,因此只能基于詩歌內部的依據來判斷。詩中提到,這是他從長安到開封一帶的行程中寫的。有新觀點認為李白從長安到梁宋間有幾次,此詩寫于開元十九年(731)或開元二十二年(734)。我傾向于傳統觀點,認為此詩是天寶三年(744年)李白被賜金放還后到梁宋間所作。

    原因之一,詩中“洪波浩蕩迷舊國,路遠西歸安可得”,“黃金買醉未能歸”。這個“舊國”應該是在那兒待過挺長時間。這個“歸”字,當然是指回到從前擁有過的地方、地位,不管李白去過長安幾次(傳統認為就一次,新觀點認為兩次,甚至有三次的),他就天寶元年(742年)那一次進入宮廷,和玄宗皇帝有親近關系。同時,“安可歸”,“未能歸”,指的是無法自主的決定,不是尋常地回到長安,而是指不能回到曾經的地位。這首詩的核心主題,“去京闕,不得歸”,就是被放逐而無法回去。

    原因之二,“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謝安東山再起的典故,60多歲運籌帷幄打贏淝水之戰,還有這個“未應晚”的“晚”字,說明李白寫這詩的時候年紀不小了。

    原因之三,這首詩屬于李白最低沉的詩之一,雖然詩中有豁達解脫,最后以豪情壯言結束,但掩蓋不住籠罩全詩的低沉情緒。這應該是他賜金放還,遭受人生最大打擊之后的表現。這首《梁園吟》是和《將進酒》《行路難》同時期的。裴斐將李白詩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賜金放還是李白人生的一個關鍵節點,也界分了李白詩歌中的思想和藝術。賜金放還之前屬早期;賜金放還到安史之亂為中期;安史之亂后為后期。這首詩屬于李白遭受生活最沉重的毒打之后沉痛、悲憤的中期詩,而不屬于他年輕氣盛、豪邁自信的早期詩。

    作者/雷武鈴

    編輯/張進

    校對/楊利

    拍的照片為啥不好看?改正風光攝影的“小毛病”,輕松拍攝風景大片

    有位粉絲,在看了侍墨的攝影點評之后留言:

    我就是你說的那個胡亂拍照的人。原來覺得自己拍的照片挺好看的,看了侍墨老師的文章以后,覺得不好看了……對照文章找出來好多毛病。

    喔,原來攝影是有這么多講究的?

    關注柳侍墨,輕松學攝影!

    是的,攝影一直都是有很多“講究”的。

    好看的照片,有好看的道理;不好看的照片,有不好看的問題。

    很多時候,你不在意的“小毛病”,會直接影響照片的質量。

    就比如說——

    圖1:照片來自粉絲“一迷球”。

    粉絲留言:想請老師點評。

    侍墨點評一:

    嗯,我答應你了。給你寫點評。

    這張照片的優點和問題都很典型。

    先說優點吧——

    雪山頂上有片云。

    可能有人不明白,有云彩咋啦?山頂有云彩還不正常嗎?

    嘿,就是這一片小小的云彩,為照片增加了趣味性。

    為什么呢?

    因為這是雪山??!

    云彩的形態,好像是冰冷的雪山“冒煙兒”了一樣。

    所以,是誰惹得雪山“發火”了呢?

    圖1-2

    這個場景不錯,你捕捉到了;

    但是你的拍攝方法,是有問題的。

    首先,拍攝山脈,應該重點體現出山形走勢。

    讓山體的線條鋪開,才能體現出巍峨的氣勢。

    你豎著拍,線條體現不完整,山的氣勢會打折。

    其次,雪山有點過曝了。

    白色的部分太亮,過曝容易丟失細節。所以,應該減檔曝光。

    這兩條看似毛病不大,但是直接影響拍攝效果。

    關注柳侍墨,輕松學攝影!

    圖2

    拍攝風景,很多人都是覺得“哇環境好美呀”,然后就咔嚓一拍。

    可是,你知道你要拍的主體,有什么特點嗎?

    拍照片,一定要體現出攝影主體獨特的魅力。

    拍山,要體現出山的巍峨,讓線條鋪開,才有氣勢。

    圖3:照片來自粉絲“仁河岸邊”。

    粉絲留言:請老師指點一下。

    侍墨點評二:

    這張照片看著像是長焦拍的。

    崇山峻嶺,云霧繚繞,層林盡染,分外妖嬈。

    秋天就是這樣,顏色多變,搖曳生姿。

    用小房子作為視覺中心,也確實有世外桃源的效果。

    圖3-2

    不過,這張照片犯了和上一張照片相同的錯誤。

    豎著拍,不足矣體現出崇山峻嶺的磅礴氣勢。

    要體現山的巍峨,要大氣磅礴,就要把山形走勢的線條鋪開。

    豎著拍,看不出來山勢險峻,影響氣勢。

    關注柳侍墨,輕松學攝影!

    圖4

    風景照片中有視覺中心,效果當然是很好的。

    畢竟視覺中心是很抓眼球的。

    但是,只有世紀中心是不夠的,拍攝自然風景,一定要注意風景中的各種線條。

    要讓線條的優美,充分展現出來。

    圖5:照片來自粉絲“星野長蕭”。

    粉絲留言:請老師指點。

    侍墨點評三:

    這張照片這么長,大概是想要拍攝出“長卷”的效果吧?

    但是,“長”的同時也會讓人覺得“窄”……不如直接用4:3來拍。

    照片太長,也會影響取景構圖的。

    圖5-2

    這張照片除了太“長”之外,還是有很多優點的。

    照片用了三分法構圖。天空1/3,水面2/3。

    顏色搭配方面,左邊是暖色,右邊是冷色。冷暖過度比較柔和。

    水面線條流暢,層次感也很強。

    下次拍照,把比例改過來吧!

    圖6:照片來自粉絲“紅七兵”。

    粉絲留言:麻煩老師幫我點評一下,謝謝!

    侍墨點評四:

    這張照片挺有意思,天一半,地一半;分隔線就在對岸。

    水岸線就是水平線。

    小房子是視覺中心,三分法構圖,房子的位置畫龍點睛。

    圖6-2

    換個小房子旁邊還有一些其他景物,不知道是車?還是人?

    這樣拍也挺好。用房子的“小”,來對比出自然環境的廣博。

    天上的云彩面積那么大……人類太渺小了。

    關注柳侍墨,輕松學攝影!

    圖7

    用三分法構圖拍攝風景,除了要把“視覺中心”放在照片中的1/3位置,還要注意,盡量讓地面的畫面占比多一些。

    為什么這樣構圖?

    因為,如果地面的畫面占比太小,就會出現頭重腳輕的現象。照片看上去不夠“穩當”。

    圖8:照片來自粉絲“河谷小石子”。

    粉絲留言:老師可以幫我點評一下嗎?謝謝您。

    侍墨點評五:

    點評,這個可以有。

    夜幕中的倒影,本身就自帶一絲神秘。

    再加上,攝影主體是中式建筑。倒影又是淡淡的虛影,看上去就好像是飄渺天宮一樣。

    圖8-2

    用三分法構圖,拍攝建筑物倒影的思路,是對的。

    但是主體的位置有點偏了……

    因為,在這個金碧輝煌的天空后邊,還有一棟樓房的“燈影”。

    樓房不大,但是燈影塑造出來的輪廓很醒目。

    攝影主體的位置偏左,樓房的位置也在左邊——右邊就空了。

    畫面失衡。

    圖9:照片來自粉絲“雪域陽光”。

    粉絲留言:請老師指出缺點和不足。

    侍墨點評六:

    這張照片看樣子像是抓拍。

    兩個路過的妹子,走在雨后的晚霞里。

    廣場上殘留的雨水,反射出晚霞的美麗,和兩個妹子的身影。

    圖9-2

    這個拍攝思路是對的,但是這個拍攝效果是打了折扣的。

    因為,照片中,有三處比較明顯的拍攝失誤。

    首先,拍攝行人,最適合的構圖是三分法,把留白放在主體前面,給主體留出前進的空間。

    現在,兩個妹子的位置偏左。

    應該是抓拍的時候手慢了。

    其次,走在后面的那位妹子,頭部和她身后的路燈存在“影像重疊”。

    模特的頭上出現了奇怪的東西。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倒影中的兩個女生,只有上半身,下半身沒有。

    拍倒影要完整,不能只有上邊,沒有下邊。

    中間缺一塊,肯定不行。

    圖10:照片來自粉絲“打瞌睡的獅子”。

    粉絲留言:喜歡看你的點評。我也發一張最近在周邊溜達拍的片子,請你說道說道吧?

    侍墨點評七:

    謝謝你喜歡看我的點評。既然你想讓我“說道說道”,那我就“說道說道”吧!

    這張照片拍得挺好。

    后期做得也挺鮮艷(手機算法屬于自動后期)。

    橫平豎直的基本功也很扎實。

    橫線就是對岸的水岸線;豎線就是對岸的樓面——高樓和倒影,連成了一條豎直線。

    圖10-2

    除了橫平豎直,色彩艷麗,這張照片還有兩個優點。

    其一,是畫面元素的視覺重量相對平衡。

    左邊這一片岸上的地面,和右邊的高樓以及倒影,視覺重量大約相等;水面無風,倒影讓高樓的視覺重量翻倍了。

    其二,天空的云彩,和左側地面的光影,都是斜線,同時,也是視覺引導線,都指向右側的高樓。

    左側地面拉長的光影,看著很像是樹木的影子。

    影子這么長,說明太陽離地面很近。

    圖11:照片來自粉絲“遠方有個大桔子”。

    粉絲留言:這是手機拍的,請老師指點一下。謝謝!

    侍墨點評八:

    終于輪到這張照片了,昨天我是寫不下了,所以挪到今天發。

    照片中的線條很多,但是井然有序。

    照片中的顏色不多,但是冷暖交疊。

    現在這個效果,有點日漫小清新的味道。

    圖11-2

    大橋由近及遠,橋梁的斜線,將讀者的視線引導向遠方。

    引發無限聯想。

    水面有風,水紋細密。倒影雖然斑駁,也能起到視覺引導線的作用。

    橋墩下,有一抹暖黃色的陽光。

    與藍色的水面形成了很明顯的冷暖對比。

    大橋下的小船,是視覺中心。

    呈現出安靜的美。

    圖11-3

    這張照片也有不足,就是小船的方向,和大橋的方向是“一順兒”的。

    其實,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讓大橋和小船的線條,呈現出“八”字。

    但是小船是不能挪的。

    怎么辦呢?

    先在這個位置拍一張;然后,調整拍攝角度,再拍幾張。

    就算后面幾張的拍攝效果不理想,有前面這張“打底”,也不賠本。

    圖11-4

    這個拍攝環境,侍墨的建議是機位往左移一些,走到橋下,把小船的船頭,調整成與大橋相對的方向。

    如上圖所示。

    不用站在橋梁的正中,稍微偏一點,大橋的曲線也會變得比現在平緩。

    拍風景就要多選幾個角度,挨個試試看。

    看侍墨點評,每天進步一點點!

    被選中照片點評的粉絲,建議你們轉發到朋友圈;

    沒被選中照片的朋友,希望你們能收藏和點贊。

    還有,歡迎打賞,多多益善。

    也歡迎您在評論區上傳照片,分享交流拍攝經驗。

    :識破假發票都有哪些技巧呢?

    答:

    第一,從發票質量上鑒別。

    一是看發票紙質,假發票一般紙質較差;二是看發票印刷,假發票一般字體顏色淡且有虛影;三是看發票監制章,假發票監制章線條顏色艷紅且中間有虛點;四是看菱形水印,假發票里面的水印通過光線看時SW標志模糊,不清晰。

    第二,從代碼鑒別。

    目前,我國每份發票一般都有獨特的12位代碼,每位數字代表不同的含義:第1位是國地稅代碼(1-國稅、2-地稅)。第2-5位是發票監制單位所在地區行政區劃代碼前4位。第6-7位是印制發票年度數字。第8位是行業代碼,國稅有工業、商業等,地稅有交通運輸業、建筑業、娛樂業、服務業等。第9位是發票格式代碼,標明手工、機打、定額、有獎等發票格式。第10-12位是省級稅務機關自行編制的年度內印制批次代碼。如:111001325131,此發票為北京市國稅局2013年第131批印制的通用機打商業發票。

    當發票代碼編排存在以下幾種情況時,可認定為虛假發票:一是國地稅發票混用,如購買的辦公用品應使用商品銷售發票,若使用地稅發票應為虛假發票,餐飲發票如用國稅發票,也屬于虛假發票;二是地域代碼不符,如發票的地域代碼與發票章上的地域名稱不能對應,應屬于虛假發票;三是年份代碼差別大,如果2013年還用2010年印刷的發票,基本可以判斷為假票;四是行業代碼不符,如發票代碼說明是工業企業所用,而發票蓋章是商業企業,那么該發票就可能是假票。

    第三,從發票密碼覆蓋層鑒別。

    常用的發票都有密碼覆蓋層,真發票密碼覆蓋層背面有重疊“8”字碼,刮涂的時候比較輕松,容易刮出下面的數字,假發票則沒有,而且覆蓋層非常難刮,有時還有可能將發票刮漏。

    第四,從機票印刷序號和驗證碼鑒別假機票。

    近些年,由于機票代售點開辦門檻較低,造成假機票使用泛濫,多數假機票也是從航空售票點取得,紙張質地,制作精致程度與真票無異。但是,真機票右上角印刷序號后4位數字與左下方“驗證碼”數字相同,若它們不一致則為假票,印刷序號連號說明是同一時間段打印的機票,如果出現大量的印刷序號連號而報賬時間不同,那很可能是假票。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