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市民賈女士在回家的路上遺失了一臺筆記本電腦,由于電腦里裝有重要資料,賈女士苦苦尋找了6天仍然無果,最終選擇向警方求助。
7月16日下午,原洪門分局治安管理大隊民警杜鵬程和肖良福接到賈女士求助后,詳細聽取了賈女士的講述,并耐心幫助其一起回憶一起分析。通過查看大量監控視頻,民警發現當天一名騎著電動三輪車的老人撿到了賈女士的電腦,最終進入了位于新中大道的洪門社區。
為了幫助賈女士盡快找回電腦,民警確立了以車找人的思路,并于當晚20時趕到洪門社區尋找。本想著晚上外出車輛陸續返回,找回的機率大一些,不巧的是小區因電路改造停電,整個小區黯淡無光,民警在光線不足、視野受限的情況下尋找了1個小時無果后返回。
當晚,肩負著治安隊值班任務的杜鵬程和肖良福處理了多起治安糾紛,一夜未合眼,天亮后兩人又冒雨趕到洪門社區繼續尋找三輪車。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查找,民警發現了與監控中高度相似的電動三輪車。通過對周圍住戶進行走訪,最終找到了撿拾電腦的老人,當其得知失主在苦苦找尋電腦時,老人主動將電腦歸還。賈女士收到失而復得的電腦并看到重要資料全都完好無損時,激動地連連向民警道謝。
來源:新鄉警方
責任編輯:管玲玲
源:教育部網站
為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教育收費管理的意見》(教財〔2020〕5號),嚴肅查處損害群眾利益的教育亂收費行為,日前,全國治理教育亂收費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印發《關于違規收費典型問題查處情況的通報》,對6起教育亂收費典型問題進行通報,并提出工作要求。
《通報》指出,山西、河南、安徽、浙江、廣東和陜西省教育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對有關學校違規收費問題進行了核實處理。一是山西省太原市部分學校變相強制學生購買平板電腦違規收費。太原市21所學校以教育信息化為名采取與教學管理行為掛鉤等方式變相強制學生購買平板電腦及課程資源,共涉及5207名學生。學校違反了“不得強制或暗示學生及家長購買指定的教輔軟件或資料”的規定。目前,相關學校已清退違規收費2608.99萬元;太原市有關部門對33名責任人予以黨紀政紀等處分。二是河南省新鄉市金龍學校、太行中學違規預收學費。新鄉市金龍學校、太行中學違規預收學費,共涉及5711名學生。兩所學校違反了“學費應按學年或學期收取,不得跨學年預收”的規定。目前,兩所學校已清退違規預收學費7393.2萬元;新鄉市教育局對兩所學校進行通報批評,對3名責任人予以誡勉談話。三是安徽省銅陵市第三中學以家委會名義違規收費。銅陵市第三中學部分班級以家委會名義收取班費,用于代繳教材費、代購教輔等。學校違反了“嚴禁以家委會名義,收取校服、講義資料、試卷等費用”的規定。目前,學校已清退違規收取的班費11.64萬元。銅陵市教體局對銅陵市第三中學進行通報批評;對2名責任人予以誡勉談話等處分。四是浙江省遂昌縣遂昌中學、遂昌育才高中違規收取暑假補課費。遂昌中學、遂昌育才高中違反了教育部關于“暑期托管”期間不得組織集體補課的要求,違規補課并收取補課費。目前,遂昌中學、遂昌育才高中已清退全部違規收費65.01萬元;遂昌縣教育局對遂昌中學、遂昌育才高中進行通報批評,對1名責任人予以誡勉談話。五是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部分學校違規收取捐資助學款。廣州市荔灣區教育局和廣州市慈善會合作,設立“廣州市慈善會荔灣教育發展基金”,收取與入學掛鉤的個人捐贈資金5.6億元。教育局、相關學校違反了“嚴禁收取與招生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款”的規定。目前,捐贈資金按要求全部用于教育事業支出,廣州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對責任人進行約談。六是陜西省西安科技大學違規收取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費。西安科技大學6個學院違規向研究生收取畢業論文答辯費,共涉及192名學生。學校違反了“學校不得向學生收取國家規定項目外的其他任何費用”。目前,學校已清退違規收費20.54萬元,對責任人進行約談。
《通報》強調,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含幼兒園)要從上述典型問題中吸取教訓。一要舉一反三,以點帶面,加大教育亂收費專項整治力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切實保持治理教育亂收費的高壓態勢;二要完善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政策,針對課后服務、研學旅行、食堂、校服等收費新情況,加強收費管理,健全收費公示制度,規范收費行為;三要繼續擴大和優化教育投入,嚴禁以亂收費彌補投入不足,不斷提升教育財務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鄉化纖車間內,工人在忙碌。本版圖片均為本報資料圖片
新鄉經開區把拓展高端紡織產業鏈的深度和廣度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特別是去年河南省現代輕紡產業聯盟成立以來,在理事長單位新鄉化纖股份有限公司的帶動下,各類紡織企業以“鏈”布局、因“鏈”集聚、靠“鏈”發力,實現了從“一根絲”到紡織全產業鏈的躍升。
□本報記者 趙振杰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王永樂 本報通訊員 林子俊
樹皮也能做成衣服?在位于新鄉經開區的中紡院綠色纖維股份公司(以下簡稱“綠纖公司”),棉麻、樹木、竹子、麥稈等植物植株,經特殊處理就能提取出絲滑的綠色纖維,成為高端面膜、家紡、服裝的重要原料。
綠纖公司是國內首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萊賽爾(lyocell)纖維生產企業,由中國通用技術(集團)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新鄉化纖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目前,綠纖公司已在新鄉建成了多條萊賽爾纖維生產線,年產能達9萬噸,居全球第二,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35%,穩居國內第一。
高科技紡織服裝產業是新鄉經開區的主導產業,也是新鄉市五大傳統支柱產業。產業龍頭企業新鄉化纖是中國最早的再生纖維素纖維企業之一,公司不斷開拓創新,年產再生纖維素長絲12萬噸和氨綸22萬噸,穩坐行業“C位”,產品在紡織產業鏈下游企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據了解,雖然新鄉化纖的多種產品和綠纖公司生產的萊賽爾纖維具有前端產品優勢,但配套的紡紗、紡織、染色工藝和技術相對滯后,成為企業和產業發展路上的“障礙”。獨木不成林,單絲不成線。如何改善“前大后小中間弱”的產業鏈格局,增強紡織產業鏈的韌勁?
新鄉經開區錨定“做強做優綠紡材料、做全做深紡織產業鏈”的思路,打出了一套“組合拳”,規劃設計了面積10.47平方公里的綠色纖維專業園區,充分發揮綠纖公司和新鄉化纖的龍頭帶動優勢,做大平臺支撐、完善功能配套、加強鏈式招商,不斷延鏈、補鏈、強鏈。
浙江紹興柯橋經開區紡織產業產能約占全國的1/3,擁有亞洲最大的紡織品專業市場。新鄉經開區與柯橋經開區主動對接,多次赴柯橋開展推介、招商活動,眾多項目主動謀求“卡位”入鏈。雙方共同投資50億元聯手打造的“綠印小鎮”,今年擬入駐綠印企業3家。
新鄉市飛鷺紡織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上海長勝的冷轉移技術,首創無水常溫染色技術“cooltrans”,生產出高端印花面料產品,成為阿迪達斯T2供應商。
2023年,紡織行業有20多場盛會在新鄉密集召開:有上下游全覆蓋的產銷對接大會,幫助企業拓展市場;也有專門邀請紗線及面料企業參加的交流會,推廣萊賽爾纖維在紡紗、織造、印染等領域的應用;還有聯合學會、協會及高校院所的研討會,探討紡織新原料最新技術成果。通過密集的產業對接,產業鏈條上不同環節的企業開展洽談合作。廣東鼎燁生態產業有限公司、河北中冀萬隆紡織有限公司等來自全國各地的企業入鏈,項目落戶新鄉經開區,逐漸發展壯大。
對外“呼朋引伴”的同時,鏈主企業也在不斷追求自我完善自我創新,著力提高核心競爭力。新鄉化纖突破菌草纖維制漿技術瓶頸,相繼推出了菌草纖維、離子液體法再生纖維素纖維等綠色可持續、健康舒適的新纖維材料,拓寬了纖維素原料來源,增強了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中紡院中原分院建成全國首個“綠色纖維應用創新中心”,擁有發明專利60余件,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榮獲“紡織之光”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相關企業利用綠纖原料優勢積極向無紡布、消毒濕巾、天絲面料等下游產業鏈延伸。
如今,新鄉經開區已匯聚各類關聯企業50余家,以及中紡院中原分院、白鷺新材料研究院、新鄉天鎧特種防護服研究院等10余家研發平臺入駐,初步形成“人造纖維—紡紗—織造—印染—服裝”全產業鏈配套體系,相關產品達到110種。
領航、合作、共享,“鏈主”企業強大虹吸效應下的延鏈補鏈強鏈故事,遠沒有講完。目前,河南廣聯服飾有限公司投資1億元的電腦橫機毛衫加工項目、杭州嘉利聯服飾有限公司總投資10億元的針織毛衫產業集群項目、鄭州中遠氨綸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總投資6億元的年產100套紡織裝備項目等正在加快落地。
培育壯大產業鏈,不僅要靠市場推動和戰略引領,也離不開政策、服務的支持。新鄉經開區參與成立了規模10億元的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創新創業發展基金,發起成立河南省現代輕紡產業聯盟,推行“產業園區+創新孵化器+產業基金+產業聯盟”發展模式,做精做實做專“鏈長制”。
從“一根絲”到“一塊布”再到“一件衣”,未來,越來越多的“新鄉制造”會展現在大家面前。
“龍頭企業是產業鏈條的主心骨,我們要做的,就是發揮好新鄉化纖和綠纖公司的‘鏈主’作用,以超前思維謀劃整條產業鏈。”新鄉經開區管委會主任劉文君表示,作為全省現代紡織的“主陣地”之一,全區將踐行“馬上辦理 馬路辦公”工作機制,全力服務更多重大項目精準入鏈,力爭到2025年,紡織服裝行業營業收入突破200億元,年均增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