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時報作為國內比較有影響力的新聞媒體,在紙質媒介持續走低的當下,仍然能夠憑借自身講究事實、直面真相等受到大眾熱捧,也收獲了很多鐵桿粉絲。
當然,環球時報之所以引發關注,一定程度上曾經的總編輯胡錫進,也為其貢獻了不少熱搜。作為環球時報的標志性人物,老胡編輯對于國際和國內的時政熱點一直很關注,也曾發表過很多言論備受爭議。不過,也確實為環球時報做了很多宣傳。
那么作為一家新聞報刊,環球時報社究竟是什么性質的新聞媒體,是由哪個單位主辦的?又是什么行政級別呢?
一、環球時報基本情況
《環球時報》,英文:Global Times,是由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機關報社人民日報社主辦與出版的國際新聞報刊,創刊于1993年1月。原名《環球文萃》,1997年改名為《環球時報》。
2009年4月20日,《環球時報》英文版創刊,這是中國第二份面向全國發行的英語綜合性報紙。也是唯一向國外傳達符合中國基本國情綜合新聞的一份報媒。
《環球時報》是一份面向全國發行的新聞媒體大報,日發行量200萬左右,曾獲“百強報紙”榮譽。與環球網形成“一報一網”格局,借助在全球各地15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500名長期駐外特派或特約記者的強大資源,以獨特視角報道世界、解讀中國,傳遞最真實的一手新聞。
外國主流媒體和駐華使館普遍都會關注環球時報,同時環球時報所反映的中國民意加以傳播和研究,從而更深層的全面了解中國。
二、環球時報社是什么級別的單位?
作為一家官方背景的新聞媒體,環球時報社位列事業單位序列,有屬于自己的三定方案。
其上級主管單位人民日報社,是中央直屬的正部級事業單位,人民日報社的社長和總編輯都是正部級干部,班子副職自然就是副部級,而其內設機構設置即為正廳級規格。
作為人民日報社的下屬單位,環球時報的行政規格跟人民日報社的內設機構在規格上是一致的,也即是正廳級。
也就是說,環球時報社的級別和人民日報社內設機構負責人是同等級別的,和省級日報社或者省級電視臺也是同級的。
作為新聞行業的業務型事業單位,正常來說,一般都實行的是雙主官模式。行政工作通常由社長負責,兼任黨委書記,作為報社的一把手;具體業務工作由總編輯負責,同時兼任報社的黨委副書記。
老胡退休以前,環球時報社是沒有社長的,一直都是總編輯負責制,并兼任報社黨委書記??偩庉嬍黔h球時報社的一把手,級別正廳級,管理崗位三級職員。
自2021年12月老胡卸任后,環球時報社設置了全新的社長、董事長,并由人民日報評論部一名80后的副主任、高級編輯擔任,兼任黨委書記。而總編輯目前則由曾經的人民日報社國際部副主任接任,同時兼任黨委副書記。
環球時報目前和其他新聞報社一樣,是正廳級的雙主官模式。
報特約記者 邵群玉
“假如是你,會怎么做?”8月23日,由劉奮斗執導,佟麗婭領銜主演的電影《假如,我是這世上最愛你的人》全國上映。該片講述無臂女性福佳藝(佟麗婭飾)與從小一起在福利院長大的弟弟——聽障少年福滿多(黃明昊飾)相依為命,但在福佳藝從垃圾桶里撿到棄嬰(羅三穗飾)并起名丟丟后,他們的生活隨之發生了重大改變。近日,佟麗婭接受《環球時報》采訪,分享了她對角色的理解和影片拍攝的幕后故事。為了學會用雙腳生活,佟麗婭搜集線上資料的同時,尋找貼近角色的無臂人士請教、練習了很長一段時間。此外,角色多數要靠眼神表達情緒,為配合小孩拍攝還總需要臨場發揮,都給人物塑造帶來了各種挑戰。對此,佟麗婭表示,困難的不是動作,而是要有克服困難的內心力量。
一開始我打了“退堂鼓”
環球時報:談談對福佳藝這個角色的理解吧。
佟麗婭:我們有一個詞叫“瘋野生長”,福佳藝是個很倔強,信念堅定的人。電影里有人對她說,“福佳藝你眼神和別人不一樣,你很硬”。我覺得她的“硬”其實就是堅定——有對自己的保護,但更多是不服輸,從她用腳打麻將、換燈泡就能看出來。她不在乎別人怎么看,只有從小被拋棄、失去親情是她最脆弱的部分,所以當她看到那個棄嬰時,她突然有種責任感——“我要給她一個家”,她全部的善良和愛也展現得淋漓盡致。
環球時報:在塑造角色過程中,用雙腳生活和展現人物情緒,哪個更難?
佟麗婭:一開始聽說有這樣一個角色,我瞬間想到她要用雙腳做很多事,立馬表示太難我演不了,拿腳吃飯我做不到。但當看到劇本時,我被福佳藝深深吸引,她好有力量。于是我開始了為期半年的準備,從在網上搜索“折翼天使”、看她們日常生活片段,到與導演一起向殘聯的無臂老師請教,我慢慢地學會了如何用雙腳生活。還有針對劇情的訓練,抓東西、換燈泡、沖奶粉、“抱”孩子、打麻將……一遍遍練習,讓我下意識地形成了肌肉記憶。在跟老師們溝通的過程中我逐漸發現,是不是真的用腳去完成動作已經不重要了——困難的不是動作,而是要有克服困難的內心力量。
對我來說,最大的考驗是要保證人物的情緒,還要根據孩子心情、現場狀況及時調整表演。這對我的表演也很有幫助,我學會了做減法,更有能力去展現人物內心。
人生就是在不斷做取舍
環球時報:“福家三口”日常相處是怎樣的?
佟麗婭:福家姐弟相互依偎、彼此需要,我是他的耳朵,他是我的雙手。黃明昊很可愛,他在帶娃方面沒有任何經驗,面對軟軟糯糯的孩子也不敢抱,我就用我的經驗告訴他怎么逗孩子。丟丟這個7個月大的孩子,她不知道在演戲,面對片場很多人時情緒常常不太穩定,所有人得根據她的狀態隨機應變配合她。我們有場戲,我(福佳藝)去福利院看丟丟,她應該要伸手讓我抱的,但她那天扭過頭怎么也不看我,于是我們干脆把臺詞改了,我問:“丟丟你是把我忘了嗎?”這場戲呈現出來挺戳人的。
打麻將是最難的動作。導演希望通過打麻將的戲來建立人物性格,狠、準、穩還得快、不拖泥帶水,而且打麻將也是四川人喜愛的娛樂活動之一。這個過程又難又漫長,我幾度崩潰,但是突然找到突破口,進步會很快。奇妙的是,我在訓練的時候怎么都沒辦法一下把那排麻將壘起來,但是當導演喊“action(開拍)”那一瞬間我就突然做到了,有種“角色上身”的感覺。
環球時報:第一次看到成片時有什么樣的感受?
佟麗婭:我看到我的名字出現在大銀幕上,我一下子想到我即將要看到的福佳藝要有這樣一段故事,我就很心疼她。我看著她拿腳拾起地上的鑰匙,看著她努力積極地生活著,我突然想到后面她要經歷一個撕心裂肺的分別,我就開始難過。如果這個孩子沒有出現,她可能會一直這樣簡單地生活,但孩子出現以后,給她的人生帶來了太大的改變,就像我們電影的片名叫《假如,我是這世上最愛你的人》,這個“假如”真的是個大命題——假如是你,會怎么做?會是怎樣的結局走向?
現實中我們又何嘗不是呢,有無數個時刻都在做選擇。我的孩子成長過程中,我也會做某些取舍。比如說這段時間他需要陪伴,我又遇到一個好的角色,這時候我該如何選擇,等等。
“我不想定型”
環球時報:近年來是否有意選擇現實主義女性題材作品?
佟麗婭:我看到有觀眾評論說,“不知不覺間佟麗婭就轉型了”,其實這就是我一直想做的。我不想定型,希望每一次觀眾看到佟麗婭的銀幕形象都是鮮活立體的、不太一樣的,甚至大家能忘記佟麗婭,這才是我的演藝生涯里想要達成的目標。
環球時報:希望通過作品向觀眾傳遞怎樣的力量?
佟麗婭:在某一站路演時,有個小朋友站起來說,“我很愛我的媽媽,原來母愛是這么偉大”。也有一個男孩分享說,福佳藝雖然沒有雙臂,但是能有毅力地、頑強地生活,這些讓他感受到了未來自己應該努力生活……我覺得這些都是我們想要給予觀眾的能量,也希望他們從中得到治愈,這就夠了。其實電影不就是想給大家傳遞這樣的思考和感悟嗎?▲
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回望即將過去的一年,所有人都會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這一重大論斷有著更深刻的體會。
2023年,國際安全形勢依然嚴峻,烏克蘭危機延宕至今,巴以之間戰火再起;全球經濟在疫情后走上復蘇軌道,但步伐緩慢且不平衡,抗擊通脹依然是不少經濟體的首要任務;氣候變化、人工智能、糧食危機等一系列新老問題繼續呼吁世界范圍內的團結協作,但“脫鉤斷鏈”“去風險化”等論調卻不斷為國際秩序疊加分裂風險……
面對風高浪急、加速演進的世界變局以及“人類向何處去”的世界之問、歷史之問、時代之問,中國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中國式現代化。當前,中國已經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正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中國式現代化既是歷史成功經驗的總結,又是新時代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詞”。
面對這樣一個挑戰和機遇并存的時代,中國式現代化將成為理解中國與世界互動的一把鑰匙。12月23日,2024環球時報年會將如約而至,主題為“中國式現代化 破解百年變局”。百余位來自國內外政界、學界和商界的權威人士、專家學者將圍繞“人口、產業與市場:中國式現代化的底層邏輯”“發展、安全與文明: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胸懷”“沖突、競爭與合作:中國式現代化的外部環境”以及“創新、科技與人文:中國式現代化的未來圖景”四大議題,共同貢獻精彩評論,展開思想碰撞。年會期間,環球時報輿情調查中心還將發布2023年度全球民調結果。
24日,年會將舉行以“中國式現代化,人人享有健康”為主題的環球生命健康分論壇,來自醫藥領域的政府人士、資深醫者和權威學者將就“傳承、創新與融匯:傳統醫藥的中國智慧”與“同美、共生與宜養:美好生活的中國愿景”兩大議題展開討論,并將舉辦“‘人人享有心理健康’的中國實踐”主題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