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臺夢幻電腦的主要配置采用了i7 6700K處理器;微星Z270 GAMING M7主板;影馳名人堂GTX 1080顯卡;浦科特M6S PLUS固態硬盤。
i7 6700K/GTX 1080/64GB內存夢幻電腦配置如下:
最后,解釋一下為什么是32GB*2而不是32GB*4,因為無論是Z170和Z270最大內存容量只支持64GB,而X99雖然最大容量支持128GB內存,但并不支持單條32GB,所以只能采用32GB*2的裝機方案。
阿斯加特內存單根內存容量達到驚人的32GB,有些讀者擔心性能上會不會有所縮水?所以我們首先看一下阿斯加特32GB*2內存性能如何。
AIDA64
AIDA64內存帶寬測試項目主要包括內存的讀取、寫入、拷貝和延遲參數,并提供全方位的硬件信息的檢測功能,方便用戶知曉平臺硬件配置的準確信息。
以上是AIDA64內存測試工具的測試情況,我們從測試的數據上分析,內存讀取、寫入、復制分別為31713 MB/s、33194 MB/s、30913 MB/s,從測試當中我們可以看出阿斯加特32GB*2內存的延遲時間在63.2ns。
WinRAR壓縮性能
WinRAR是一款優秀的文件壓縮、解壓工具,其性能與平臺的CPU、內存和硬盤息息相關,當SSD性能對齊不構成瓶頸后,影響壓縮文件的速率的因素就剩下CPU和內存。
阿斯加特32GB*2內存的WinRAR解壓的速率為10128 KB/s。
Super PI 1M計算性能
Super PI是一款平臺計算性能測試工具,通過測量算完一定PI后一定位數需要的時間來評價平臺的計算性能,性能的影響因素包括CPU和內存。
阿斯加特32GB*2內存在Super PI測試中計算成績為8.739秒。通過以上測試我們可以發現,雖然阿斯加特內存單條容量32GB,但絲毫不影響內存性能和穩定性,阿斯加特實驗室的品質,的確讓人信服。
真的需要64GB這么大的容量嗎?
對于絕大多數用戶來說,8GB*2內存已經足夠了。我們實際測試了多款大型游戲的內存占用,均在16GB以下。
但如果你是視頻后期、三維動畫師等工作者,選擇大容量內存或許可以有效提升你的工作效率。下面我們以Adobe After Effects軟件為例,測試AE渲染時占用內存情況。(Adobe After Effects簡稱“AE”是Adobe公司推出的一款圖形視頻處理軟件,適用于從事設計和視頻特技的機構,包括電視臺、動畫制作公司、個人后期制作工作室以及多媒體工作室。)
我們隨機選擇了一段時長為10分鐘未渲染的工程文件,在Adobe After Effects中將內存調用調至61GB(系統占用3GB),可以看到內存占用逐漸升高,直到達到57GB才停下來。
所以從事后期制作的朋友,選擇一款大容量內存的電腦工作站還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我們來測試一下游戲性能和整機性能。
古墓麗影:崛起
《古墓麗影:崛起》是由Crystal Dynamics開發,Square Enix負責發行的一款單機游戲,該游戲是《古墓麗影》的第15部,于2015年12月正式發行。游戲中玩家控制主角勞拉去探索勞拉以前不相信的超自然現象和未知的世界,尋找永生的秘密。游戲地圖包括了世界上的多個地點,可探尋的場所將比前作大三倍,地圖的開放度比前作更大,充滿優美和危險并存的場景。
在《古墓麗影:崛起》全高特效下,該主機的平均幀數為159.97,可以完美運行此游戲。
PCMark 8測試
本次Futuremark發布的PCMark 8采用了分項測試的方式,這一點和之前的有所不同——之前版本的PCMark雖然也同樣具備了不同的分項,但都需要使用者在設置項目中進行調試,而PCMark 8則直接將各個項目進行了分類,我們在進行測試之前就必須選擇其中一項,這幾個項目分別是Home、Creative、Work、Storge和Applications。
本次我們測試選用的是項目最全的Creative模式,最終這套平臺在PCMark 8的Creative模式中得分為8069分,非常之高。
魯大師測試
魯大師是一款硬件檢測工具,讓用戶很直觀地了解自己的電腦配置。它能夠分辨出用戶計算機系統運行產生的垃圾痕跡,清除使用痕跡和內存空間,提供計算機運行的效率。
此款主機的測試成績為428107分,可以流暢運行大型游戲及各種發燒娛樂,擊敗全國99%的用戶,堪稱最強神機。
小結:
此款主機雖然沒有采用最新的7700K,但是i7 6700K和GTX 1080的搭配已經可以幾乎勝任當下所有大型單機網游。無論是在內存測試中,還是游戲測試乃至整機測試,此款主機成績都非常出色。
64GB內存是什么體驗?它讓筆者充分體驗到了什么是奢侈,除了使用Adobe After Effects軟件,其他任何大型游戲的占用內存都不會超過30%。所以結論就是,如果你只玩游戲選擇8GB*2就足夠了,如果你是視頻后期制作者,那就義無反顧的選擇大容量內存吧!
PConline 雜談】隨著這幾年安卓手機的硬件快速升級,手機的運行內存(本文后續頁面將“運行內存”簡稱為內存或者RAM)也越來越大,從最初的512M到1GB,再到現在主流的2GB、3GB。在CES2015上,華碩甚至帶來了4GB內存的新機,可以看出內存已然成為手機硬件比拼的重要內容之一。那么大內存會給手機帶來什么好處,大內存的手機扣除系統程序占用的內存后是否還夠大,是否還能夠運行流暢?筆者帶大家聊聊手機內存的運行機制,簡單盤點下市售大內存手機,看看它們真正可用的內存大小究竟如何。
內存RAM越大越靠譜嗎?
手機系統雖然安裝在手機的ROM中,但是在開機使用后,會有大量的系統后臺程序運行。所以,通常情況下,即使不打開任何軟件,系統的剩余運存也要比總運存RAM小上不少。
型號 | Z9 Max | 榮耀6 | 錘子T1 |
內存 | 3GB | 3GB | 2GB |
可用內存 | 1.78GB | 2.06GB | 1.18GB |
因此原本2GB或者3GB的內存,即使開機后不打開任何應用,內存也會被后臺系統應用占據掉不少。對于一些手機“小白”來說,如果安裝應用過多,且默認開機后臺啟動,那即使有2GB的運存,在不使用任何程序的情況下,可能也只會剩下1GB。因此,對于大多數手機來說,大內存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看,在開啟一定應用后,剩下的空閑可用內存有多少,理論上空閑內存越大,手機流暢度才會越高。
內存運行機制
可能很多用戶會抱怨,為什么安卓如此“吃硬件”,蘋果1GB的內存從不卡頓,就連“半死不活”的WP系統512MB也能十分流暢的運行。這里簡單聊聊安卓的內存運行機制。
我們先來說說,普通的電腦是怎么運行程序。通常情況下,電腦執行一個程序,CPU開始計算,通過內存緩存,再到硬盤去讀取,由此電腦的計算方式大家明白是非常簡單的。安卓系統與蘋果系統到底分別在哪里呢?安卓系統在運行一個程序時,CPU開始計算,內存開始緩存,再讀取目標文件開始計算,結束程序時,CPU計算完畢,內存仍然有部分緩存。蘋果系統運行一個程序時,CPU開始計算,內存全部集齊對計算程序進行緩存,再讀取目標文件,開始計算,結束程序時,CPU計算完畢,內存得到全部釋放。
再舉個簡單的例子,安卓系統比如打開3個程序,一個QQ,一個優酷,一個游戲,看著優酷,突然收到QQ好友信息,準備切換去QQ回復信息,但這時候,會有卡的現象,這是為什么,這因為你打開了3個程序,CPU會為這3個程序在計算,3個程序都分配有內存,切換時,由于CPU在計算其他程序,內存在緩存其他的程序,所以沒法及時反應過來,造成了卡頓。
良好的內存使用習慣
大多數的安卓用戶,通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手機剛買回來時順暢無比,但是用了一段時間后,就卡的不行,尋求刷機或者格式化。這種卡頓的來源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手機程序安裝越來越多,手機APP功能越來越強大,對于ROM和RAM的需求也越來越強大。另一方面,眾多手機用戶沒有形成良好的手機使用習慣。對于前者,我們一般用戶無能無力,對于后者,我們可以盡量做好,使手機盡量長久的保持流暢。
首先,拿到新手機后,很多人會安裝各類APP,這時候就要注意,哪些程序是會開機自啟動,長期占據在后臺,對于不必要的APP進行卸載或者關閉其在后臺的運行。現有的安卓系統中,都會加入后臺應用管理的功能,可以關掉當前不需要使用的程序或者選擇一鍵清理。其次,針對愛刷機的用戶,通常情況下,系統的精簡度和流暢度是成正比的,選擇官方精簡的系統ROM,總體使用下來會更加流暢。
總結
隨著手機全面進入64位時代,手機芯片工藝的不斷提升,尤其是用戶需求的提升,相信內存還將不斷上升,8GB、16GB是遲早的事。對于大眾消費者,尤其對于安卓用戶來說,選用手機時不能單看內存的絕對大小,更需要關注手機的可用空閑內存大小,不要被商家打出的大內存賣點所忽悠,需要擦亮眼睛。
手機中國 評測】在硬件配置已經無法帶來足夠的差異化時,如今的智能手機已然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的體現。而自從2013年末IUNI品牌發布以來,這個成軍不足一年的互聯網品牌也在用一款又一款產品詮釋著“I am unique”的品牌理念。
全金屬機身的IUNI U2
相對于從IUNI OS到IUNIU2的快節奏而言,IUNI U3這款產品的沉淀要來得更久一些。而在經歷過IUNI U2的試水之后,IUNI團隊也對國內用戶市場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如果說IUNI U2的出現是為了塑造一個為有品青年而造的品牌形象的話,那么IUNI U3則是一款完全為用戶量身打造的產品。
由于IUNI U2在機身工藝上選擇了一套難度較高的方案,所以也就直接導致了產品在后期量產時的良品率問題。而在IUNI U3上這樣的情況預計將會有所改善,IUNI U3摒棄了前作的設計思路,在外觀上的改變有目共睹。
當然,產品怎么樣可不僅僅是靠外觀就能看出來的。究竟這款IUNI U3較前作來說都有哪些提升?下面不妨就來看看我們帶來的IUNI U3全面評測。
外觀設計改變較大
IUNI U3的包裝盒還是一如既往的有品,其實當初筆者在看到IUNI U2時也著實被其包裝盒震了一下,三角形的設計足夠新奇,但確實也面臨著不利于空間擺放的尷尬。而此次IUNI U3的包裝盒則是采用了常規的長方體設計,盒體更加便于收納,不同的是在盒蓋的切割上做了一點小文章。
包裝盒依然有料
由于IUNI U3采用了開拆卸式后蓋的設計,所以我們在隨機附贈的配件當中并沒有看到卡針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枚用于吉他演奏的撥片。當然這并不是真的讓你用它去彈吉他,而是用來撬開后蓋用的,可見IUNI團隊對于產品在細節上的把控可謂細致入微。
撥片取代了卡針
說完包裝和配件,那么接下來就是今天的主角IUNI U3出場了。此次我們拿到的是墨池黑配色版本,同時IUNI U3還有晴雪白和風荷綠版本供用戶選擇。初上手IUNI U3,能夠最直觀感受到的就是這塊5.5英寸的2K分辨率屏幕,屏占比達到了77%,屏幕的四邊(特別是上下端)都收的非常窄,更加凸顯了2K屏帶來的優秀的視覺觀感。
IUNI U3外觀設計顛覆性較大
近看IUNI U3屏幕,你會發現屏幕從四角向中心呈現出一個弧形。而除了采用了2.5D的弧面玻璃設計以外,IUNI U3在這塊康寧大猩猩3代玻璃面板上加上了一層佳能Optron AF鍍膜,觸摸手感同樣也非常順滑。
400萬像素Ultra Pixel鏡頭
IUNI U3的前置攝像頭依然沿用了IUNIU2的400萬像素Ultra Pixel鏡頭,該鏡頭同樣也是HTCOne的主攝像頭,所以在自拍效果方面無需多言。
底部虛擬按鍵可以隱藏
為了最大限度的節省機身正面空間從而提高屏占比,IUNI U3虛擬按鍵集成到了屏幕當中。從左至右依次為設置鍵、Home鍵和返回鍵,而為了照顧到不同操作習慣的用戶,設置鍵和返回鍵是可以互換位置的。有人會說把虛擬按鍵集成到屏幕當中的做法不免有些縮小屏幕實際可視區域的嫌疑,IUNI團隊當然也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在按住虛擬按鍵區域向屏幕底部拖動即能將按鍵隱藏。
Natoco納米涂層帶來舒適手感
背部用料是IUNI U3較前作來說改變較大的地方,用聚碳酸酯來替代鋁制后蓋相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產品的良率,后蓋表面采用了日本進口的Natoco納米涂層防滲透耐污漆,配合背部的弧度處理,整體的握持舒適性有所提升。
Natoco納米涂層后蓋
攝像頭方面,IUNI U3采用了1300萬像素索尼OIS光學防抖攝像頭,雖然看似較前作來說像素有所降低,但通過實際測試發現,相機整體的合焦速度和快門速度均有所提升,況且像素對于最終成像效果的提升較為有限,遠不如增強相機體驗和優化成像算法來得實際。說到成像算法,IUNI U3還內置了ArcSoft專業影像算法引擎,通過智能運算讓白平衡更準確、降噪效果更出眾,而這一影像算法還出現在了之前發布的錘子手機身上。
1300萬像素OIS索尼鏡頭
點陣式DTS音效揚聲器孔位
IUNI U3的機身并不算薄,甚至是機身還略顯厚重,不過好在是背部巧妙的弧度機身保證了在正常握持手勢下與手掌有足夠的貼合度。相比前作被不少網友吐槽的火山口式攝像頭來說,IUNI U3此次在背部的設計上有明顯的改進,當然這或許也與攝像頭模組的厚度有關。
機身四周細節
雖然沒有延續金屬機身,但在IUNI U3的機身上仍然能看到金屬的設計元素。IUNI U3的中框采用了航空級鎂鋁合金材質打造,內側小倒角的設計也避免了金屬材質在握持手感上帶來的不適。機身四周的布局也較為簡潔,一體式的音量按鍵和喚醒鍵同位于手機的右側,3.5mm耳機插口和MicroUSB數據接口分別位于機身的上下兩端。
2K分辨率屏幕的驚艷表現
IUNI U3的一大顯著提升在于采用了一塊5.5英寸的第二代2K分辨率屏幕,屏幕像素密度達到了538ppi。有別于第一代2K屏幕,第二代2K屏采用了負顯液晶顯示技術,在提升亮度和對比度的同時功耗控制也相對理想。
IUNI U3屏幕測試
我們還是使用ColorChcker色卡來測試屏幕的色彩表現。各個色塊在視覺上并沒有溢出感,并且色彩還原接近于真實,明色與暗色之間的對比度強烈。不過雖然屏幕色彩艷麗,但遠沒有三星系屏幕帶來的視覺上的油膩感。
IUNI U3屏幕測試
IUNI U3屏幕測試
IUNI U3屏幕測試
IUNI U3屏幕測試
通過以上的圖片我們可以看到,IUNI U3的屏幕顯示效果較為出色,畫面飽和度高,對于色彩的渲染接近于真實。加上超窄邊框的設計,會給用戶帶來不錯的視覺體驗。
IUNI OS依舊純凈
IUNI U3在系統上自然是沿用了自家的IUNI OS,這款號稱生來純凈的系統自今年二月發布以來便受到了網友的好評,面對如今市面上紛繁的手機系統,IUNI OS的極簡外觀和人性化的操作體驗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風格。
IUNI OS
IUNI OS的整體界面采用了時下主流的扁平化設計,而為了體現系統的極簡,IUNI OS的內置系統APP僅有18個,最大限度的優化了存儲空間,將真正的選擇權交還到了用戶手中。此外,在Dock欄向左滑和向右滑分別能夠進入語音助手和軟件檢索界面。
IUNI OS
人性化的后臺界面也是IUNI OS的一大特色,從屏幕底部向上拖動便能夠呼出多任務和快捷開關界面。用戶不僅可以通過上滑/下滑來實現單個刪除/程序保護功能,還可以通過向右拖動多任務欄來實現一鍵刪除功能,加上之前的上滑呼出此界面,可以說“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IUNI OS
IUNI OS的系統內部UI采用了大量的極光綠配色,這也是之所以IUNI OS能夠受到文藝有品青年喜愛的原因之一。除了UI養眼之外,IUNI OS內諸如來電防打擾、搜狗IUNI專版輸入法、備忘錄和軟件商店等實用功能也給IUNI OS整體的實用性有所提升。
IUNI OS
IUNI OS在經歷了半年多的不斷完善,如今在功能方面已經趨于成熟,在后期的版本升級當中加入了自定義開機動畫、急速抓怕、黑屏音樂控制等功能。而在發布之初IUNI團隊曾宣稱將針對市面上的主流產品進行適配,目前已經完成了針對三星、小米、一加品牌旗下熱門機型的適配。
拍照界面簡潔功能體驗升級
相機方面的參數在這里我們就不再過多闡述,前面我們已經提到過IUNI U3的相機在像素方面雖說有所降低,但整體拍照體驗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合焦速度和快門速度改善非常明顯。此外,IUNI U3相機新增了測光對焦分離功能,相機可玩性有所提升。
IUNI U3拍照界面(綠圈為對焦點 白圈為測光點)
下面我們通過樣張來看看IUNI U3的實拍效果究竟如何。
IUNI U3實拍樣張
IUNI U3實拍樣張
更多實拍樣張
IUNI U3更多實拍樣張
IUNI U3實拍樣張
IUNI U3實拍樣張
IUNI U3實拍樣張
IUNI U3實拍樣張
IUNI U3實拍樣張
IUNI U3實拍樣張
以上的樣張來看,像素方面的降低并沒有對IUNI U3的最終成像帶來影響,而市面上搭載索尼1300萬像素攝像頭的產品不在少數,在攝像頭模組的調試以及優化上的技術也已相對成熟,并且相機體驗上的改進和功能上的豐富也為IUNI U3的相機表現有所加分。
性能測試以及續航、娛樂、4G體驗
IUNI U3在處理器方面并沒有采用2.5GHz主頻的驍龍801 8974AC處理器,而是選用了功耗相對較低的驍龍801 8974AA,在功耗與性能上選擇了一個相對折中的解決方案。存儲方面依然采用了32GB ROM+3GB RAM的組合,我們使用了安兔兔V5的Beta版本對該機進行了跑分測試,最終成績定格在38841分。當然,跑分只能起到一個參考作用,實際上IUNI U3的整體操作體驗和性能均屬上乘。
安兔兔V5Beta版跑分測試
用戶對于性能最直觀的感知就是通過手機運行大型游戲和高清電影得來的,我們使用目前真實賽車系列最新作真實賽車3以及4K超高清視頻來測試了IUNI U3在影音娛樂方面的變現。運行大型游戲時畫面流暢,硬解4K視頻更是毫無壓力。
流暢運行真實賽車3
支持4K視頻播放
續航方面應該是很多網友較為關心的,IUNI U3標稱電池容量為3000mAh,筆者在經過使用之后發現IUNI U3的整體續航水平較前作來說有所降低,但畢竟2K屏和4G頻段都是耗電大戶,續航有所下降倒也在情理之中,整體功耗仍處于同配置產品當中的正常水準。而在具體電量損耗方面,開啟4G一晚待機耗電在9%左右,一天使用(微博、微信、電話、游戲)下來電量剩余37%。這里還有必要著重說一下很多人關心的發熱問題,IUNI U3在運行大型游戲時的發熱并不明顯,僅僅是在機身上半部分的金屬中框兩側能夠感受到一些熱度。
IUNI U3采用雙卡雙待方案
IUNI U3此次采用了雙卡雙待的解決方案,同時支持TD-LTEFDD-LTETD-SCDMAWCDMAGSM網絡,移動4G網絡信號良好,但由于目前北京的FDD-LTE并未公開試網,所以無法測試FDD-LTE是否能夠正常使用。不過需要說明的是一張卡在通話時另一張卡是無法接聽來電的,也是我們所說的雙卡雙待單通。
IUNI U3采用雙卡雙待方案
結束語:
平心而論,目前國內手機市場的2K屏旗艦并不在少數,但價格和產能是這些頂級旗艦所面臨的共同的問題。但從價格因素來看,IUNI U3完全有實力叫板目前市面上的所有2K屏旗艦產品,而該機在初期的產能爬坡是能夠直接決定IUNI U3是否能夠大賣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