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S硬屏 VS VA軟屏 它們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液晶屏幕。和顯示器一樣,液晶屏幕在電視中也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根據廠商的公開資料和業內權威人士表示,液晶屏幕也就是液晶面板,在整機成本中分量極重,在這里不是說的重量,而是說成本。也就是說,液晶面板的成本,占一臺液晶電視成本的60%左右,從這一點,就足可見液晶面板的重要性。
那么,硬屏和軟屏究竟有著哪些技術特點,到底哪個好呢?
關于IPS硬屏好還是VA軟屏出色的問題,需要先從液晶屏幕的基本特點來分析。因此在這里,我們還是要先來了解一下,硬屏和軟屏究竟有著哪些各自的技術特點,兩者是否處于同一起跑線上,是否軟屏真的就會完敗給硬屏呢?
IPS硬屏特點:
1.無水波紋現象存在。液晶分子采用水平方向排列,屏幕按壓無水紋,圖像穩定。
2.可視角度大。IPS面板提供了廣視角,可視角度可達178度,色彩不失真。
3.具有較快的響應時間。響應時間速度快,高速運動的畫面重影拖尾現象不會特別嚴重。
4.對比度高。同時能夠加強白平衡處理,純白色效果較好。
5.低功耗設計。低功相對來說更低,使用起來更節能。
廣視角一直是IPS硬屏所強調的宣傳賣點
介紹完硬屏的特點,我們再來看看軟屏的特性如何。
VA軟屏特點:
1.畫面色彩表現鮮艷。VA軟屏具有透光率高,色彩鮮艷,而且很多廠商采用了經過改良的廣色域技術,更加突出顯示效果。
2.畫面細節表現更豐富。VA軟屏采用“半像素”顯示方式,能夠精確計算RGB三基色分布與顯像效果,畫面細節表現力更強。
3.響應速度快,視角度寬。VA軟屏液晶分子采用垂直方向排列,傾斜式角度切換,大大提升了響應速度和可視角度范圍。
4.熱量低、功耗小。VA軟屏透光率高,因此就不需要較強的背光光源,所以散熱量低,耗電量也相對小。
其實通俗的說,硬屏可以理解為液晶屏面前面加裝了一層硬度較高的透明樹脂質料保護外膜,從物理性質上,并沒有改變液晶面板的基本特性。因此,屏幕顯示效果的好壞,是由液晶面板制造工藝和技術決定,和軟硬屏無關。硬屏發展之初,由日立等日系廠商所推廣。后來韓國LG Display將其進行改良,形成了賣點頗多的S-IPS硬屏工藝技術。目前,硬屏主要代表廠商是LG等等,而以三星為代表的廠商則主打VA軟屏。
其實來理性的分析,IPS硬屏和VA軟屏有著各自的特點,針對的也是不同的用戶群體。因此軟屏和硬屏,并無誰好誰差之分,就算同一出廠批次的軟屏或硬屏電視兩臺相同型號的產品在畫質方面都會存在著細微的差別。用戶在購買電視的時候,關鍵還是要看是否能夠滿足自己的使用需求。現如今無論是國產品牌還是合資品牌的電視,技術上也都相對比較成熟,單一靠軟屏和硬屏判斷電視的好壞,并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8317333)
月2號消息,洛圖科技公布了2024年1月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出貨情況,根據數據來看,1月全球大尺寸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為18.5M片,同比增長10.7%,增幅是近13個月以來最高點,環比增長3.6%;出貨面積為13.6M平方米,同比增長24.4%,環比基本持平。
連續13個月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市場月度出貨
數據來源:洛圖科技(RUNTO),單位:千片
在今年1月,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出貨的平均尺寸為49.6英寸,較2023年同期增加了2.8英寸,但環比減小了1.0英寸。
1月中國大陸面板廠在全球市場的出貨量份額達到68.1%,環比雖有0.9個百分點的增長,但同比下滑4.1個百分點,在大陸面板廠控產策略之下,市場占有率穩定在七成偏左。
2024年1月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廠出貨排名
數據來源:洛圖科技(RUNTO),單位:千片
廠商方面,1月京東方出貨量約450萬片,排名第一,同比增長10.2%。當月,京東方在32、43以及超大尺寸86和100英寸市場上,市場份額保持領先。55英寸及以上的合并出貨量在內部的占比達到43.8%,較2023年同期增長6.1個百分點。
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丁 蓉
進入4月份,電視面板價格延續漲勢,大尺寸電視面板價格刷新本輪周期新高。TrendForce集邦咨詢4月8日發布的調研數據顯示,4月上旬65吋電視面板均價為172美元,較前期上漲1美元。
TrendForce集邦咨詢研究副總邱宇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面板企業拉高電視面板稼動率、市場供給增加的背景下,電視面板整體上漲的格局不變,相關產品當前的獲利狀況已優于去年同期。”
整體來看,今年品牌端采購需求逐步恢復,液晶電視面板價格在1月份企穩,2月份全面上漲,3月份漲幅擴大并延續至4月上旬。
面板“雙龍頭”京東方A和TCL科技近日迎來機構調研,對于投資者關心的電視面板價格趨勢,京東方A表示:“后續液晶電視面板價格漲幅有望繼續擴大。”TCL科技表示:“行業供需關系有望進一步改善。”
京東方A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進入二季度,大型體育賽事的召開有望進一步刺激電視面板需求回暖。此外,受部分上游原材料缺貨等因素的影響,將進一步提升液晶電視面板價格上漲預期,高漲價預期也將進一步驅動品牌采購需求上升。”
TCL科技表示:“全年來看,電視面板大尺寸化趨勢依舊強勁,需求面積穩定增長,而供給側產能保持有序,行業供需關系有望進一步改善。”
智帆海岸機構首席顧問梁振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面板廠商已經逐步實現通過按需生產來主導市場,大尺寸面板自去年下半年站上成本線,隨著價格的持續回暖,產業鏈企業有望受益。”
電視面板的大屏化趨勢為市場注入了活力。面板行業的下游需求面積由需求量和產品平均尺寸共同驅動,雖然全球彩電市場出貨量整體保持平穩,但大屏巨幕電視市場滲透率持續走高。
《證券日報》記者在深圳電器賣場走訪調研時了解到,消費者在購買電視機時傾向于選擇觀看體驗更好的大尺寸電視。某電視品牌銷售人員向記者表示:“85吋的大屏電視,過去是少數消費者購買的奢侈品,現在隨著技術的進步,價格越來越親民,85吋電視已經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選擇,還有不少消費者還會選擇100吋的超巨幕電視。”
面板企業在大尺寸電視面板領域的布局也在加碼。邱宇彬向記者表示:“各大面板廠商都在擴大80吋以上產品的布局,85吋、86吋、98吋、100吋已成為國內外廠商產能規劃的優先重點,這將有助于平均尺寸的再次提升。”
TCL科技方面公開表示:“全球需求面積有望保持穩定增長。根據第三方數據,截至2023年底,全球電視平均尺寸約50吋,具備廣闊成長空間,這也為大尺寸面板的需求側注入了長期穩健的增長動能。”
京東方A也表示,電視終端及面板需求恢復有望加速,尤其是在電視大尺寸化趨勢延續的背景下,電視面板出貨量和面積有望實現雙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