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
安裝前準備
檢查AS5的SWAP分區,最好大于2G,否則會出現警告,強行安裝也可以;不要使用
防火墻和。
把的安裝包放在/data/soft目錄上(安裝包存放路徑可自由創建),解壓文件。
安裝程序下載:
10.2.0.1版本:
10.2.0.4升級補丁:
安裝前的配置
檢查補丁
首先請安裝本文檔中《安裝手冊》文檔安裝linux,安裝過程中有的需
要安裝其他的依賴包,可以看提示安裝依賴包在安裝所需要的軟件包,安裝不成功的,可以
嘗試多安裝一次,有些錯誤可以忽略
從對應光盤中到并安裝以下所需要的軟件包:
注:安裝操作系統時候如將開發組件全部選擇上之后,可省略該步驟。
#從光盤1
cd/media/cdrom/
rpm--2*
rpm--3*
rpm--2*
rpm--0*
#從光盤2
cd/media/cdrom/
rpm--++-33-3*
rpm--gcc-34-3*
rpm--gcc-34-c++-3*
rpm--4*
rpm--1*
#從光盤3
cd/media/cdrom/
rpm--2*
rpm--db-4*
修改系統版本
因為的官方只支持到RHEL4為止,所以要修改版本說明,把
()注釋掉,前面加上一行-4,當然安裝
完成后,要修改回來。-4必須為-文件的第一行,否則安裝時還會報警告
#vi/etc/-
第1頁共27頁
-4
#()
設置內核參數
修改文件
Root用戶操作
#vi/etc/
在末行修改并添加以下內容到文件中:
=
=
=4096
=25
-max=65536
=
=
_max=
=
_max=
使更改立即生效,使用下面的命令:
#–p
(或者)/sbin/–p
注:重要參數說明
:
表示最大共享內存,如果小的話可以按實際情況而定,建議設大點,系統設置
為32Bit最大的限制值,也就是4G。1-4G的物理內存,可以直接設置為
最大物理內存。
本測試環境是2G物理內存,故將該值設置為1024*1024*1024*2=
1024*1024*1024*6=
:
控制共享內存頁數。Linux共享內存頁大小為4KB,共享內存段的大小=共享內存頁大小*共
享內存頁數。一個共享內存段的最大大小是16G,需要共享內存頁數
16GB/4KB=/4KB=(頁)。如果你的內存不超過8G,那么
8GB/4KB=/4KB=(頁)。個人認為如果你的內存大小不超過8G,就默認
使用大小;如果內存大小為16G,則需要調大參數至
:
內核參數是共享內存段的最大數量,缺省值4096,一般肯定是夠用了
:
4個數據分別對應
MI
應該設置為服務器中各個實例中最大的參數+10,例如,當最大的
第2頁共27頁
參數為240時,應設置為250。
SEMMS參數應設置為*SEMMI,接上例為250,SEMMS參數應
為(250*128)=32000。
參數應設置與參數相同,接上例此處應設置為100
設置用戶的
這個步驟是為用戶設定Shell的限制。一般來說,出于性能上的考慮,還需要進行如
上的設定,以便改進用戶的有關(可打開的文件描述符的最大數)和nproc(單
個用戶可用的最大進程數量)的設定
修改/etc//在文件末尾添加以下內容:
#vi/etc//
*
*
*
*
修改文件
修改/etc/pam.d/login文件
在文件末尾增加下面的內容到文件/etc/pam.d/login中,使生效:
#vi/etc/pam.d/login
/lib//pam_
第3頁共27頁
檢查
因為對有影響,所以把設成無效,編輯文件/etc//
#vi/etc//添加或修改以下內容
=
確保文件內容如下圖所示
也可以用圖形界面下的工具(系統>管理>安全級別和防火墻)。選擇頁面并且
設為無效
至此,關于對操作系統內核的修改基本完成
新增組和用戶
Root用戶操作
#
#
#--
#
#
輸入兩次相同的密碼。
創建的安裝目錄,并把權限付給用戶
mkdir–p/data/創建存放文件目錄
chmod-R777/data/
mkdir-p/data/創建安裝目錄
ll/data//
chmod-R775/data//
為安裝文件夾進行權限準備:
將ZIP文件解壓縮,ZIP存放在/data/soft/目錄下,我們繼續使用root賬戶將其解壓縮
(10.2.0.1版本的安裝包)
#cd/data/soft
#
解壓縮完成,如發現用戶對文件夾沒有寫權限,做以下修改
#cd/data/soft
#chown-:/
第4頁共27頁
配置用戶的環境變量(.):
下面的操作,必須用用戶登陸執行
#su-
為了防止安裝時出現亂碼,先把語言環境改為英文,在終端里輸入:
[@TSM54-TEST~]$=en_US
接下來,編輯修改主目錄(/home/)下的.,在末尾添加如下內容:
#vi/home//.
注:紅為安裝路徑和SID這步一定不能錯!
#
TMP=/tmp;
=$TMP;
=/data/;
=$//10.2/db_1;
=;
=xterm;
PATH=$PATH:$/bin;
=$:$/lib;
=$//jlib:$/rdbms/jlib;
if[$USER=""];then
if[$SHELL="/bin/ksh"];then
-
-
else
--
fi
fi
注意
#里面的SID在安裝數據庫時候如果修改了,安裝完后必須到環境變量總重新修改SID,這
一點務必注意。
和根據需要設置為你自己的目錄即可
根據需要設置成你自己的實例名
修改完用:生效。
第5頁共27頁
設置主機Hosts文件(root用戶):
在配置好靜態IP后,/etc/hosts文件的初始內容應該如下所示(我的叫做)
#,
#.
測試服務器主機的靜態IP地址是:192.168.5.230,故應配置/etc/hosts為
#vi/etc/hosts:
#.
#
192.168.5.
注意最好去掉那些無用的,格式就是,
ip地址主機名
第6頁共27頁
安裝數據庫
如需遠程安裝,請下載等工具。本次安裝主要是在服務器上安裝。
使用用戶到/data/目錄下執行安裝
注:如果安裝提示無法到圖像界面,添加你的機器用戶可以使用圖形化界面
在文本模式下,用root登錄
#
#xhost+
切換到用戶
#su–
$="192.168.5.230:0.0"#此處修改為你的IP地址
$=en_US#設置運行語言
$cd/data/soft/
$./
等待片刻……
1.選擇安裝類型,如果不是選擇高級安裝安裝完成后還需要安裝dbca來完成
,高級安裝會把數據庫一起安裝,所以這里我選擇高級安裝,如下圖所示:
第7頁共27頁
點擊next執行下一步安裝,指定證書存放目錄,如圖所示:
3.選擇安裝的數據庫類型及所支持的語言(點擊),這里選擇企業版,語言選
擇英文和簡體中文,如下圖所示:
第8頁共27頁
4.指定環境變量,安裝路徑。因為我們在.中已經聲明,所以這里會自動填充.如下
圖所示:
開始進行安裝前的檢查工作,如下圖所示:如果前面的提到系統必須安裝的文件均已經安裝,
已及內核修改合理oracle安裝完成后怎么使用,理論上這里安裝檢查會全部通過(如果提示:ified),如
果有內存不足的警告可以點擊“YES”按鈕跳過。
第9頁共27頁
6.選擇配置選項,如下圖所示:
7.選擇創建的數據庫模式,如下圖所示:
第10頁共27頁
8.指定數據庫配置的相關選項(SID、字符集等,SID在設置環境變量時已設置好,無需修改;字符集必
須選擇UTF-8),如下圖所示:
9.選擇數據庫管理選項,如下圖所示:
第11頁共27頁
10.指定數據庫存儲選項,如下圖所示:
11.指定數據庫備份回復選項,如下圖所示:
第12頁共27頁
12.指定數據庫相關用戶密碼(如果密碼均一致可選擇),
如下圖所示:
13.顯示安裝概要,如下圖所示:
第13頁共27頁
14.開始安裝,如下圖所示:如果前面安裝檢查報錯直接安裝的話這步就會提示錯誤導致安裝不成功
下面是自動安裝數據庫。
第14頁共27頁
15.上面的窗口點擊OK后,會出現下圖顯示的內容:
第15頁共27頁
稍等片刻將彈出窗口
如未出現該窗口,按tab切換,將窗口打開,安裝窗口提示要求做即可
以下需要root權限執行
#su-root切換到root用戶下進入目錄運行以下兩個文件
#/data///
第16頁共27頁
#/data///10.2/db_1/
回車
點擊窗口的OK按鈕,結束安裝
16.安裝結束后,如下圖所示:如果不設置/etc/-下127.0.0.1文件
下面的網址默認是omain:5560/
omain:5560//dba
omain:1158/em
第17頁共27頁
點擊Eixt按鈕,退出安裝界面,安裝完成后,恢復版本信息、SID
修改系統版本:
#vi/etc/-
()
修改用戶修改環境變量:
#
修改安裝過程中你修改過的SID及安裝路徑(如果你修改了的話)。
啟動和停止數據庫
啟動監聽
su-
cd/data///10.2/db_1/bin
啟動監聽,以下全是用用戶操作
$
查狀態
>
>start
檢查服務是否掛起
$ps–ef|
連接數據庫
$/nolog
SQL>/
第18頁共27頁
SQL>
顯示如圖:
d.
es
.
.
SQL>exit
檢查是否連接
SQL>l;
停止服務:
SQL>
這里就完成了.2下安裝數據庫
自動啟動
a)修改了vi/etc/
修改/ext/,將改為Y,/etc下面沒有文件的話,修改/bin下面
的修改=/etc/。
b)檢查
用戶登錄,確認、為你安裝時設置的正確HOME和SID。
c)修改vi/etc/
增加:
su--c''
su--c''
#不要偷懶用復制黏貼的,注意符號全角半角。
卸載
1、運行$/bin/
2、rm-rf$/*
3、rm-f/etc//etc/
4、rm-rf/etc/
5、rm-f/etc/
6、rm-f/usr/local/bin//usr/local/bin//usr/local/bin/
7、刪除用戶和組。
第19頁共27頁
10.2.0.1升級到10.2.0.4
打:
先停止如下服務,停止一切的服務進程。
$
$
$
解壓補丁包
#
$/
$=en_US
$./
注:如果這時候提示還有的進程沒有結束。
使用以下命令查看,并KILL它。
$ps-ef|
$kill-9進程ID
執行這個安裝的時候需要在的安裝用戶的圖形窗口下進行。
前面.2.0.1的版本都裝過了,以下的安裝一看就明白了,不多說,附升級過程截圖。
第20頁共27頁
第21頁共27頁
第22頁共27頁
Root用戶執行…/
#su-root切換到root用戶下進入目錄運行以下兩個文件
#/data///10.2/db_1/
第23頁共27頁
補丁包安裝完之后,接著升級補丁:
$/nolog
先使用SYS用戶以DBA身份登錄。
SQL>/注:改為實際環境中sys用戶設置的密碼
tance.
SQL>
SQL>@$/rdbms/admin/
注:時間較長
SQL>@$/rdbms/admin/
第24頁共27頁
檢查版本
$/
SQL>
SQL>*fromv$;
全是10.2.0.4.0,恭喜你!升級成功
常見問題
安裝過程注意事項:
1、最好使用獨立分區安裝
安裝的目錄建議安裝在一個單獨的分區或者磁盤上。原因不細說了,的文件是
可以恢復的,萬一你的系統壞掉了,把下面的文件取出來還是可以恢復的。
2、安裝時建議不創建數據庫
最好在安裝時不要創建數據庫,只安裝基本系統。系統安裝好后用
$/bin/dbca,命令創建數據庫,創建數據庫時我們可以選擇針對數據庫的各種
參數如“字符集”等。
3、注意系統語言
如果你的系統使用的是中文,啟動安裝界面可能為亂碼,最好先指定語言環境改為英文,在
終端里輸入:
$=en_US
4、注意亂碼問題
如果安裝時默認安裝,字符集為歐洲的,導入dmp文件以后,中文字符為“?”,按照網上
的方法修改字符集后,中文字符又變成了“靠”,很是郁悶。
假如使用了默認安裝,也不是只有重裝。用用戶登錄,運行dbca,新建一個實例,
可以指定字符集的。將原dmp文件導入新的實例,這個方法最安全了。
5、注意防火墻及端口
如果打開了防火墻,為了讓其他計算機能夠訪問數據庫,必須把下面端口打開:
端口1521(用于連接數據庫),
端口1158(如果要用瀏覽器訪問),
端口5560(如果要用瀏覽器訪問)。
你可以用圖形界面下的工具(系統>管理>安全級別和防火墻)。選擇防火墻頁面,并且
增加上面的端口。
第25頁共27頁
6、注意環境變量
環境變量根據個人的設置,SID、路徑等一定要正確。
7、圖形化界面出不來
使用用戶不能啟動安裝的圖形化界面時,注銷root,直接用用戶登錄。
或者重新執行一次:
#xhost+
#su-
$="192.168.1.253:0.0"
8、安裝成功后有兩個管理界面
:1158/em
:5560//
9、數據庫不能啟動
安裝結束以后要以用戶啟動監聽。
10、不能自動啟動
配置完自動啟動后oracle安裝完成后怎么使用,重啟發現數據庫沒有自動啟動,運行,出現問題了。原因是
的監聽環境變量錯了。(先檢查你的/etc/里面是否已經改為Y)
解決方法:
修改/bin下面的,
將該行改為STER=$
保存退出,然后執行就沒問題了。
11、卸載注意
運行$/bin/出錯:
[root@skate-test~]#sh/home///10.2.0.3/db_1/bin/
/etc/.
/home///10.2.0.3/db_1/bin/::/etc/init.d/:
需要先執行:
第26頁共27頁
[root@skate-test~]#sh/home///10.2.0.3/db_1/bin/
第27頁共2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