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隨著電子設備不斷普及,不少人都同時擁有手機、電腦、平板電腦等多個設備,而在日常生活中,管理多電子設備時常會令人們產生焦慮情緒,如忘關電腦擔心隱私被偷看、手機時常忘記放哪、設備多帳號也多擔心被盜號等等。針對此類問題,騰訊手機管家、騰訊電腦管家在虎年新春之際,通過雙端一體化能力,雙盾合一助力用戶多電子設備管理和安全保護。

      設備合一,多電子設備互動互通

      多設備的使用需要投入較多精力來維護,不少用戶常常因為忘關電腦、忘記手機在哪等問題深感焦慮。騰訊手機管家和騰訊電腦管家打通帳號系統,用戶使用一個帳號登錄多端即可輕松實現多設備一體化連通,以及多設備狀態隨時查看。

      多電子設備的一體化還體現在便捷的互控操作上。在綁定設備后,無論相隔多遠,用戶都可以實現手機一鍵遠程鎖屏和電腦關機操作。同時用戶通過電腦端能夠對手機進行定位,在忘記手機位置的情況下,能夠迅速定位協助找回。

      此外,用戶在體驗雙端一體化的過程中,還可以在手機上查看電腦CPU占用率、CPU溫度、內存占用率、硬盤占用率等設備信息,隨時了解設備詳細狀態。

      基于一個帳號實現多端互動互通,騰訊手機管家、騰訊電腦管家的一體化能力突破跨平臺、跨品牌設備限制,幫助用戶更高效地管理多電子設備,帶來更便捷的生活、工作體驗。

      安全合一,風險隱患狀態多端同步

      多電子設備管理的風險不止存于硬件層面,眾多的應用和帳號同樣存在著安全隱患。

      在騰訊手機管家、騰訊電腦管家的一體化解決方案中,通過一個中臺同步多端設備的一體化模式,無論用戶的哪一端設備出現應用安全風險,其他設備也會同步及時提醒,第一時間幫助用戶發現問題隱患,及時規避或減少風險造成的損失。

      此外用戶通過一體化能力還能根據自身情況主動提升應用安全保護,如在騰訊手機管家“QQ安全中心”可以一鍵開啟電腦端游戲登錄保護,降低游戲帳號被盜風險;啟動郵件登錄保護,提升郵箱安全性;啟動QQ登錄設備保護,防止帳號在未經授權的陌生設備登錄,對于已登錄過的陌生設備可手動刪除設備登錄授權等等。

      借助騰訊手機管家、騰訊電腦管家一體化能力,用戶無需花費大量精力分別維護和管理多端應用安全,一個帳號即可掌控多端安全狀況和便捷維護。

      電子設備的多樣化發展無疑讓生活更加豐富、便捷,但多設備的管理和安全維護也會給用戶帶來一些困擾和焦慮情緒。騰訊手機管家和騰訊電腦管家深耕安全領域,深入洞察用戶需求,通過積極擁抱一體化趨勢解決生活場景痛點,為用戶提供貼心、全方位的安全防護體驗。來源IT168

    AS作為專注于存儲的設備近些年受到很多家庭用戶的關注。而隨著這類設備的性能越來越強,不僅是用戶,而廠商也在挖掘NAS的潛力。群暉作為在NAS設備領域投入多年的廠商,也是深知易用的擴展功能可以讓NAS設備更加符貼合真實使用場景。

    作為一款雙盤位NAS,群暉DS218+是一款面向個人及家庭用戶、以及IT愛好者的設備,除了滿足存儲這些用戶的存儲需求外,還為這款設備提供了加密功能及全新的文件系統,不僅能守護用戶的數據安全,也因采用全新的文件系統,為用戶帶來高效易用的備份功能。目前這款NAS的DSM系統版本為6.2.2,群暉也為這款設備提供了豐富的功能。接下來就來體驗一下這款產品。

    群暉DS218+產品圖賞

    群暉DS218+為牛皮紙盒包裝,非常簡約。在盒子正面左下方有群暉logo和產品所屬系列“DISK STATION”字樣。在右上方為一張貼紙,指明產品型號以及正面外觀,下方黑色部分還有產品特性。

    包裝背面主要就是右上方和下方的兩張貼紙,都標注了產品的具體參數等信息。雖然是雙盤位設計,但是DS218+采用的是英特爾賽揚雙核處理器,標注的基礎頻率為2.0GHz,最大睿頻為2.5GHz。

    群暉DS218+只包含基礎的附件,一根電源線及外置電源,一根網線、一包螺絲、一根網線以及中英文兩本快速上手指南。

    DS218+的正面設計非常簡潔。正面是一塊蓋板,打開后就可看到硬盤托架和插槽。在右上方有四個指示燈。右下方有一個USB 3.0接口,一個開關鍵。左下方為型號。

    四個指示燈為狀態、有線網絡、硬盤1及硬盤2指示燈

    下方有一個USB 3.0接口以及開關鍵

    右側有鏤空設計的“Synology”logo,可以增強散熱

    在左側同樣有鏤空設計的“Synology”字樣

    后側有一個直徑為9厘米的風扇,在下方有一些接口

    后側接口為雙USB 3.0接口、RJ45千兆網絡接口。下方一個e-SATA接口,同時有一個防盜鎖孔。供電為12V DC輸入

    群暉附送了一根網線,規格為CAT.5e

    外置電源為臺灣僑威科技出品,100V~240V寬幅電壓設計,保證全球通用。輸出規格為12V 5A,功率60W

    初始安裝配置體驗

    雖然NAS為我們的工作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在此之前安裝配置一臺NAS還略顯麻煩,如安裝NAS系統。群暉雖然在之前推出了Synology Assistant電腦端軟件,用戶只需點擊“下一步”以及填寫必要的登錄賬號密碼即可完成設置,但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手機、平板逐漸成為個人、家庭等用戶的主要設備,所以如果能通過手機這種隨身設備實現快速安裝設置,那會極大地提升使用體驗。

    所以在新版的群暉管家App中,我們就可以通過手機等設備便捷地安裝設置群暉系統了。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體驗一下整個設置過程。

    首先將硬盤裝入,然后將電源及網線插到NAS上,并保證手機和NAS處于同一局域網下。按下前面板的開機鍵后等待一會兒,DS218+就開機了,不過此時可以看到NAS的狀態指示燈處于黃色狀態,所以這時打開手機上的群暉管家App,就可以進行NAS系統的安裝和設置了。

    群暉管家App很簡潔,在首頁無過多按鈕,如果是新用戶,用戶點擊“設置新 NAS”即可。群暉現在推薦創建“Synology 賬戶”,初次使用之后就可以設置NAS了。

    初始界面及Synology賬戶創建

    在設置過程中會有很多提示,輔助用戶設置安裝NAS

    相比此前需要電腦安裝Synology Assistant配置NAS,現在可以通過App安裝NAS系統了,而且只需要用戶“下一步”即可完成。在搜索到設備后,點擊即可看到NAS信息,接下來就可以進行安裝。實際安裝速度與網速、硬盤速率有關,但實際等待時間不長,所以整個安裝體驗還是非常出色的。

    在同一局域網下就可以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搜索到NAS了

    搜索到NAS后可以看到NAS的信息,在安裝時需要格式化硬盤

    實際安裝過程和設置過程比較順利,但是系統下載需要看所在網絡速率如何

    需要設置DSM賬號,這個賬號不同于之前注冊的Synology賬戶,是NAS登錄賬號

    QuickConnect設置可以延伸NAS的體驗,讓用戶在外網也可以方便的訪問NAS中的數據。設置好QuickConnect ID后,就可以基礎設置就完成了。

    QuickConnect設置比想象要簡單方便

    iOS端群暉管家的界面,可以方便的管理NAS

    安裝后就需要設置“DSM賬號”,在設置好服務器名稱、賬號、密碼后即可完成設置。

    這種只需少量填寫的“下一步”配置方法,好的一點是沒有令人疑惑的選項,在使用體驗過程中確實讓我感到了便利,降低了初期使用門檻。

    Drive 2.0 Beta體驗

    除了傳統的存儲功能外,同步盤的出現讓日常工作越加便捷。無需使用U盤等來回拷貝。群暉現在將旗下的Drive應用進行更新,推出了2.0版。雖然目前還是Beta版本,但是只需開啟允許Beta測試后安裝“Synology Drive Server” Beta版即可開啟。

    安裝過程并不繁瑣,首先在套件中心開啟體驗Beta版軟件選項。之后在“Beta套件”選項中安裝“Synology Drive Server”。一路下一步即可完成安裝。

    需要在套件中心開啟Beta體驗

    可以看到目前Synology Drive Server還是Beta版,但是這個版本的功能更加強大

    接下來就與多數同步盤類似,需要在電腦上安裝最新的Synology Drive軟件。首次打開軟件后點擊“立即開始”后即可進入設置選項,這里選擇“同步任務”選項。選擇“按需同步”后就可以完成電腦端配置了。

    這里選擇同步任務

    在安裝過程中設置的QuickConnect ID及DSM賬號派上了用場,在這里輸入就可以登錄到NAS了

    選擇將文件同步到NAS中的哪個目錄

    選擇本地同步文件夾

    最終確認一下

    選擇按需同步,這樣雖然在本地可以看見這個文件/文件夾,但是并不占用空間,當用戶需要時可以將這個文件/文件夾下載到本機

    配置完成后我們就可以看到方便之處了,在電腦的同步文件夾中,會有“狀態”一欄,可以看到目前本機文件是否被同步進NAS中。“對勾”表示文件既在本機中,也在NAS中。而“云朵”表示目前該文件夾中有文件只存在于NAS中,而沒有在本機中。

    在本地同步文件夾有狀態一欄,可以看到當前文件同步情況

    單擊鼠標右鍵可以選擇該文件/文件夾的同步狀況,選擇“釋放空間”會將本地文件刪除,但是NAS中還會存在。獲取鏈接也是一個相當方便的功能,類似于網盤,這個功能可以將文件/文件夾分享給家人/朋友等,而無需擔心其他文件的隱私。

    右鍵文件可以看到Synology Drive選項

    可以方便的獲取鏈接進行分享

    在手機上也有Synology Drive應用,也可以通過輸入QuickConnect ID以及DSM賬號登錄,方便在手機上獲取NAS中的文件。

    登錄與PC端相同

    iOS客戶端登錄后的情況

    這一系列設置依舊比較輕松,整體都是“下一步”。但是正還是存在賬號略顯混亂的問題,比如群暉賬號及NAS權限賬號的區分對于一般用戶來說還是有存在弄混的可能。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體驗

    群暉為了方便用戶推出的另一個備份功能就是“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ABB)”了。雖然已經有“Synology Drive”備份了,但是后者主要是針對某個文件夾的,而“ABB”主要是針對計算機全盤備份的。這種一體化備份方案可以讓用戶方便的完成備份任務而無需考慮設置文件夾等問題。

    首先打開DSM面板,在套件中心下載“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安裝后在套件托盤中點擊“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圖標在NAS端進行設置。在激活后就可以進行設置了。在“計算機”標簽下進行設置,將“須備份的電腦”添加到NAS備份列表中。在選擇備份位置后,可以設置“計劃備份”時間以及“備份文件保留策略”,點擊完成創建了備份模板。隨后在就可在添加設備中使用新創建的備份模板了。

    在NAS中安裝后需要激活應用

    添加需要備份的電腦

    不過在添加“需備份電腦”之前需要先設置備份模板

    在模板中選擇備份文件在NAS中的位置

    設置備份計劃,這樣就不用每次手動備份了

    保留策略,設置每過多久刪除備份,雖然是增量備份,但是架不住次數多了后占用NAS過多的空間

    在需備份電腦上安裝Synology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填寫NAS的內網IP(如果需備份電腦也在同一內網中),用戶名和密碼填寫DSM賬號即可登錄

    設置完后的摘要

    正在備份的信息

    在備份時NAS的CPU和內存占用都不高,在進行其他操作時并不會產生卡頓現象

    開始備份后會在手機端的群暉管家上顯示通知

    Synology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是增量備份,這個可以網頁顯示該電腦的備份時間戳,可以從某一時間節點恢復

    Synology Active Backup for Business恢復介質創建程序可以自動在U盤中創建備份或將備份創建為ISO文件

    實際上恢復介質創建工具依賴Windows ADK,不過整個安裝比較方便

    在安裝ADK時只需要裝部署工具和Windows預安裝工具(Windows PE)即可

    整個過程還算迅速,因為所有的備份文件還是在NAS中

    恢復備份需要進入系統引導

    填寫NAS的IP地址及DSM賬號登錄,這樣就可以從NAS恢復文件了

    搜索到本機后就可以恢復備份了

    在設置完畢后,確實能在不影響工作的情況下完成備份任務。打開電腦中安裝的Agent軟件就可以看到備份情況了。首次因為需要全盤備份所以需要較長時間,但是此后都是增量備份,所以就不會用更長的時間了。

    同時在實際備份過程中,DS218+的CPU和內存占用都比較合理,在這時操作NAS也沒有出現卡頓的情況。同時在創建安裝鏡像也比較簡單,可以由軟件自動搞定,而且針對技術好的用戶,也可以通過手動創建。在還原過程中的流程也很簡單,僅需填寫賬號密碼登錄即可,基本不會讓用戶產生疑惑。

    Moments體驗

    在新版的DSM系統中,Moments已經默認安裝了,而且已經看不見此前的DS Photo了。作為目前默認的群暉NAS照片管理軟件,現在的Moments也非常稱職了。

    從DSM網頁端打開Moments,跳轉后就能看到上傳的照片了。

    在DSM 6.2.2版系統中,Moments已經默認安裝

    照片頁是以時間線順序整理的

    相冊可以方便的以某一主題進行分類

    智能助手可以幫助用戶選擇照片并應用自動校色以及歸類相似照片進行照片管理,而這一切都不需要我們手動完成,它會通過AI智能識別照片類型,將照片進行自動分類,拯救“懶癌患者”

    在手機端,Moments也可以實現相同的功能。不過在外網訪問依舊需要QuickConnect ID才能實現。再完成賬號密碼的輸入后,首先就是選擇是否備份手機中的照片。

    軟件下方的選項與網頁版相同,都有照片、相冊以及智能助手

    智能助手、更多

    Cloud Sync體驗

    公有云存儲有時會幫助我們很多,但是當我們將公有云存儲空間中的資料轉移到NAS中時需要很多步驟,很影響體驗,所以群暉開發了Cloud Sync功能,通過將公有云存儲登錄到NAS中,我們只需要簡單地輸入密碼后登錄即可完成將公有云上的資料同步到自己的NAS中,打通了整個操作。

    有眾多的云服務商選項,國內常見的就是百度云等云存儲服務

    同步設置

    選擇將云存儲上的文件同步到NAS的位置

    保證安全,可以設置密碼加密

    設置完畢后就可以同步了

    功耗與傳輸測試

    功耗測試

    群暉官方稱DS218+的電源消耗數據為5.4W-17.23W,不過還是要看其中裝的是什么硬盤。在測試過程過分為雙盤和單盤測試。在單盤測試中使用的是希捷的Barracuda 7200.12(ST3500418AS),而雙盤測試使用的是一個希捷的Barracuda 7200.12(ST3500418AS)以及西數1.5TB綠盤(WD15EARS)。用于DS218+支持硬盤休眠所以可以看其休眠功耗為多少。

    在單盤測試中,DS218+的休眠功耗為6W左右,靜置無操作功耗為11W左右,大文件寫入時功耗為15W左右,與官方給出的數據相差無幾。而在雙盤測試中,休眠狀態下功耗也為6W左右,原因是此時兩塊硬盤是停轉的。而靜置無操作時功耗為17W左右,而大文件讀寫時功耗為22W左右。表現不錯。

    傳輸速率測試

    我們在兩種測試,分別是單SSD傳輸性能測試以及雙HDD組成SHR陣列傳輸性能測試,測試網絡為千兆連接,單個大文件讀寫測試的文件大小為4.47GB,而大量小文件測試大小為0.97GB,由1000個1MB大小的文件組成。使用FastCopy來進行測試。

    除此之外我們還進行了加密后的讀寫性能測試。在雙盤測試中我們使用了希捷的Barracuda 7200.12(ST3500418AS)以及西數1.5TB綠盤(WD15EARS),組成群暉SHR陣列進行測試。

    由于使用的機械硬盤屬于較早前推出的產品,所以性能可能差一些,不過從測試中可以看出,群暉DS218+的性能是很不錯的,在單個大文件讀寫傳輸速率能接近100MB/s。在加密傳輸測試中,由于DS218+采用的Intel賽揚J3355支持AES-IN,所以在進行加密大文件讀寫時,影響很小,而在大量小文件讀寫中,會有一些影響,不過差距不算大。總體在傳輸性能上表現優秀。

    群暉DS218+ NAS拆解

    作為成品NAS在用戶安裝配置時已經足夠方便,僅需將硬盤放入硬盤托架即可。而且由于此次DS218+已經可以方便的擴充內存了,實際上用戶不再需要拆機擴充內存升級了。不過我們還是將DS218+進行拆解,看看其內部構造。

    將前面板取下可安裝或取下硬盤

    硬盤托架,實際為免工具安裝

    將兩個硬盤托架拿下后就可以看到擴充內存的地方了,群暉稱可以在擴充4GB內存,而本身是2GB,所以擴充后可以有6GB內存容量,不過需要注意的是,DS218+使用的是DDR3L內存

    將外殼拆下后看內存擴充插槽

    這個就是硬盤接口與主板連接的電路板

    硬盤數據和供電接口

    臺灣元山科技出品的風扇,尺寸為9厘米,直流12V供電

    這就是主板背面了,可以看到DS218+有兩條內存插槽

    在主板正面,這是主板與硬盤連接電路板的插槽PCI-E x1規格

    英特爾10/100/1000M自適應以太網芯片,型號為WG1211AT

    華邦電子16M SIP Flash芯片,型號為25Q128FWSQ

    DS218+等嗡鳴器

    Marvell SATA I/O控制器,型號為88se9170-nnx2

    群暉DS218+的2GB DDR3L內存,頻率為1866MHz,時序為13,電壓1.35V

    內存顆粒為三星的K4B4G16,單顆DRAM容量為512MB,共4顆組成2GB

    群暉DS218+的核心,英特爾賽揚J3355,不過芯片上沒有激光標識,通過英特爾產品規范往網站查詢后可知為14nm工藝制造,雙核雙線程,TDP為10W,內置英特爾核芯顯卡500,SATA 6.0Gb/s的端口數為2個。而且支持虛擬化指令集以及AES指令集,所以可以在DSM系統內使用Docker容器,而在硬件加密后實際對傳輸速度影響也很小,能保持相當的傳輸速度。

    總體而言群暉DS218+的拆解并不復雜,但是對于普通用戶來說沒有必要進行拆解,因為群暉已經提供了可方便擴展內存的方法。而經過拆解后發現群暉DS218+的主板設計的很好,而且其采用的芯片也是大廠設計,所以無需擔心因芯片會影響性能的問題。

    總結:一款出色的數據整理專家

    現在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不僅是平時人們接受的信息,我們也在產生大量數據。身處信息時代,個人數據的重要性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不僅需要同步,還需要備份,同時還需保證安全。而看似容易實現的需求累加到一起,就成為了一個難上加難的任務。

    NAS這種網絡設備的出現最初方便了我們對于數據同步、備份的需求,但這些產品給部分用戶看來都有些“陽春白雪”,安裝配置并不簡單,所以除了硬件外,軟件功能更需要打磨。群暉作為專業的NAS設備制造商,早已知曉這個問題。在經歷了這么多代更新的DSM系統,也終于通過各種方式讓用戶方便的管理自己的數據,真正做到簡單方便,條理清晰。

    再到具體體驗上,群暉確實做到了“軟硬件合一”。從最初的通過群暉管家手機App安裝設置系統,僅需不停“下一步”和少量填寫信息就可完成整個過程。而到具體同步備份設置,那就更輕松了,就如在手機中安裝App一樣,在套件中心搜索安裝即可,即使有設置流程,根據指示也可輕松搞定。而移動端也有很好的體驗,無論是圖片備份,還是文件查看,都與其他網盤應用無異。

    所以無論是PC端用戶、還是以移動設備為主的用戶,都能完成安裝設置,不需要讓用戶明白各種深奧的概念和操作,同時又能通過一些功能保證“高玩”的需求。目前這款群暉DS218+在將在接下來的618活動中促銷,價格為2650元。有大量數據存儲整理需求、希望能夠掌控自己數據的用戶可以考慮這款產品。

    開箱華為 MateBook E 的時候,筆者甚至懷疑快遞是不是寄錯了,這不是 MatePad Pro 12.6 嗎?怎么盒子上寫的是 MateBook 呢?直到開機后亮出 Windows11 的圖標,我才確定這就是一臺二合一筆記本電腦。可以說,MateBook E 就是筆者有史以來接觸過的最接近平板電腦的 PC,與傳統二合一不同,它沒有自帶支架,機身僅有 1 個雷電 4 接口,同時它的重量也只有區區 709g,而在這小小的身體內,居然放下了 11 代酷睿 i7 處理器。

    IT之家已經拿到了 i7-1160G7+16+512G 版本的華為 MateBook E,具體配置在下圖。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體驗,現在為大家帶來這款產品的上手感受。

    一、外觀

    先來看看本體,不論是正面還是側面,MateBook E 看起來都與 MatePad Pro 12.6 如出一轍。它的三圍約為 184.7*286.5*7.99mm, 重量約 709g。很難相信這樣輕薄的機身內塞進了一臺完整的電腦。

    正面是一塊 12.6 英寸、2560 x 1600 分辨率、240PPI 的 OLED 屏,90% 的屏占比相當高,四邊等寬也讓觀感更加震撼。這也是華為首次將 OLED 屏幕用在 Windows 電腦上,OLED 屏有著色彩準確,亮度高且均勻,對比度高的優點,對創意設計人士非常友好,因此 MateBook E 的色彩鮮艷而準確,對比度很高。

    經過我們用校色儀的實測,它能達到 100% 的 sRGB,98.7% 的 Adobe RGB 和 99.9% 的 DCI P3 色域覆蓋,表現非常出色,色彩覆蓋全面也不會過飽和,是一塊可以用于專業級修圖的好屏幕。

    實測平均色彩偏離值 ΔE 0.18,最大色彩偏離值也只有 ΔE 0.91,相當準確。

    除此之外,MateBook E 對于眼睛的保護也是很用心的,在硬件上,這塊屏幕也是首款通過了權威的三方機構 —— 德國萊茵 TüV Full-care Display 的認證的華為筆記本電腦屏幕, 在軟件上,可以在電腦管家中開啟護眼模式,減少藍光的傷害。至于各位擔心的 PWM 調光問題,經過筆者的實測,在 50% 亮度以上均是類 DC 調光,可以放心使用。

    當然,OLED 屏幕也有其固有的弊病,就是可能會燒屏。為了盡可能地減緩這一過程,建議降低息屏時間并開啟隱藏任務欄功能。

    此外屏幕上方有一個 800 萬像素的高清攝像頭,還配有狀態指示燈,相比于大部分筆記本所采用的 100-500 萬像素攝像頭,華為 MateBook E 用于視頻通話相當合適。為了改善通話質量,華為還自主研發了 AI 降噪語音增強技術,能夠調用機身的多麥克風,實時識別出人聲語音與干擾噪聲,并降低環境噪聲、提取出純凈的語音傳遞給對方,讓溝通更為高效。背面則是三涂三烤,玻纖材質,比較容易沾染指紋且不容易擦干凈。右上角有 1300 萬像素攝像頭,甚至還配備了閃光燈,用來會議記錄非常有用。

    側面邊框相比普通的平板有了不小的差異。它的屏幕和邊框中間是由一個比較明顯的孔隙的,在這個孔隙中便是進風口、出風口和四揚聲器。這個四個揚聲器采取左兩個右兩個的對稱式布局,并由由 HUAWEI SOUND 進行專業調校,使得聲場更加廣闊、音色富有層次感和方向感。針對音樂、電影、游戲和通話等場景都有專門的優化。

    左側有一個電源指紋二合一按鈕和 3.5mm 耳機孔。右邊有且僅有一個雷電 4 接口,這意味著如果需要充電的話就沒有任何接口了。

    那么有沒有什么解決方案呢?華為配套發布了一個外設叫“悅滑鍵盤”,通過這個外設就可以拓展出一個 65W 的 Type-C 充電口和 NFC 感應區了。不過遺憾的是我們并沒有收到悅滑鍵盤,只有一款智能磁吸鍵盤。華為智能磁吸鍵盤更像是一個皮質保護套,重量僅 440g。在外出攜帶時時可以用 A 面保護 MateBook E 的背面,展開后可以折疊 A 面,通過轉軸實現在 110°-160° 之間的無級角度支撐,最大程度的滿足了用戶在文檔編輯、影音娛樂以及手寫筆書寫等不同使用場景下的需求。

    三、性能表現

    除了鍵盤外,MateBook E 也提供了華為 M-Pencil 二代手寫筆的支持,M-Pencil 可以通過磁吸吸附在右上角實現配對和充電,拿起即可彈窗顯示電量并自動連接,使用體驗很自然。沒電了只要無線快充 30 秒,即可使用 10 分鐘,60 分鐘可以充滿電,滿電情況下可使用約 10 小時,輕松用上一整個白天。

    二、特色功能

    華為的電腦一直以來都是非常特別的存在,它是業內少有的能將 Windows 電腦與華為其它生態產品深度結合的企業。當連接手機時,可以實現啟用多屏協同、開啟一鍵熱點、備份手機相冊和視頻;當連接平板時,可以啟用鏡像、擴展、共享三種模式、查看平板文件;當連接顯示器時,可以啟用鏡像和擴展模式;當連接最新出品的華為打印機時,可以查詢剩余墨粉、選擇文件的打印、復印、掃描,而以上生態互聯都是建立在無線、無感的基礎上的,體驗自然順暢。

    最出名的便是傳統藝能多屏協同了,只需要用華為手機碰一下 NFC 感應區就可以實現文件一碰傳和多屏協同,用觸屏在電腦上流暢操作手機。接下來就可以在電腦上操縱手機了,延遲非常低,穩定性也很棒,并且可以同時打開兩個窗口,大大提升辦公效率。


    前面有提到,MateBook E 鍵盤中間有個獨特的語音按鍵,只要按下就可以喚出一個 AI 語音浮窗,它可以實現中英日韓 AI 實時字幕,在辦公室看視頻也不尷尬了。如果是看外語視頻或者跨國會議的話,還能實現中英日韓實時轉譯,看外語視頻不在話下。

    還能實現多種語言的語音輸入,這對于商務人群和文字工作者們相當有利。這些 AI 語音功能在華為手機上就曾備受好評,如今華為免費把它搬到電腦上,這個相當好評。

    同樣我們測試了一下同時打開IT之家、最會買和云日歷,雖然只有 4 核 8 線程,但多開 App 整體操作是比較流暢的,由于 GPU 尚未適配,因此動態效果會比較卡頓,但只要畫面中沒有太多動態元素,整體還是跟手的,如果你不打游戲的話,拿它替代安卓平板可行性很高。

    前面我們有提到,MateBook E 支持第二代 M-Pencil 手寫筆,Windows11 也在系統層面提供了對手寫筆的支持,因此在常用的 OneNote、Drawboard PDF、LiquidText 和 Affinity Designer 等等手寫筆應用/軟件中都能提供不錯的體驗。

    雖然 M-Pencil 筆身上沒有按鍵,但它其實筆桿處是有隱藏的傳感器的,只需要敲擊兩下就能喚起截圖等快捷方式,相當實用。

    三、性能表現

    IT之家拿到的 MateBook E 搭載了 11 代低壓酷睿 i7-1160G7 處理器,采用 10nm superfin 工藝,4 核心 8 線程,主頻 2.1 Ghz,單核睿頻可達 4.4GHz,是一款主打單核性能的處理器。

    MateBook E 搭載的內存是 3733MHz 的板載 LPDDR4X 內存,沒有上 4266MHz 還是比較遺憾。但這個性能表現已經相當不錯了,與我們之前測試的 MateBook 13s 非常接近。

    MateBook E 的硬盤是板載的,型號尚不清楚,但傳輸速度還是不錯的,可以達到中等偏上的 Nvme 硬盤的水平,為日常流暢使用提供可靠的保障。當然在辦公之余,如果需要玩玩《英雄聯盟》、《CS:GO》之類的輕度游戲也是沒有問題的。《英雄聯盟》在 1920*1200 分辨率最高畫質下可以在 88 幀左右流暢運行。

    最后,我們還測試了一下它的續航。我們開到 50% 亮度 + 省電模式,使用 PCMark8 連續運行直到關機,最后它堅持了 3 個小時 19 分鐘,考慮到體型,這個續航表現還是可以的。

    總結

    在之前使用初代 MatePad Pro 的時候,筆者就常常配合云電腦 App 使用,因為 EMUI 打打字還行,像筆者這樣整天需要和圖文視頻打交道的話還是得用 Windows。那個時候我就在想,要是能把 MatePad 刷成 Windows 系統就好了。

    在市面上也有一些類似定位的 Windows 平板二合一,但如果要輕薄的話,就只能買到一些功能殘缺性能羸弱的“寨板”,如果要體驗的話,又不可避免的會帶來便攜性的下降。而華為 MateBook E 正是一臺在輕薄和體驗之間做出權衡的產品。如果你是一個需要頻繁出差、商務洽談和視頻會議的職場人士的話,那么華為 MateBook E 會是一臺為你減負的好幫手。

    目前華為 MateBook E 已經發布,首發價 5999 元,有需要的可以去了解一下。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