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凌晨,蘋果在美國舊金山芳草地藝術中心舉行了春季新品發布會,會上推出了全新的MacBook系列產品,還有萬眾矚目的Apple Watch。從公布的配置不難發現,新MacBook筆記本電腦和全新升級的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系列已經全部配備了支持11ac無線協議的無線網卡。11ac無線網卡會給用戶在實際的上網中帶來哪些體驗?11ac無線路由器現在也如雨后春筍般在市場中逐漸占據了一定的份額,那么使用11ac無線技術的優勢究竟在哪里?
革新 全系MacBook升級11ac無線網卡
時間進入到了3月,剛剛過完年的國人正在展開新一年的工作,一年的工作將要就此開始。在3月10日蘋果的春季發布會上,MacBook橫空出世,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都進行了不同幅度的升級。縱覽配置表,我們常常關心CPU、屏幕、分辨率、內存、硬盤、顯卡的升級,在不起眼的“角落中”,可以發現新產品都已經升級為支持11ac無線技術的網卡。甚至在去年發布的iPhone6和iPhone Plus也都采用了支持雙頻的11ac無線網卡。在實際生活中,11ac無線網卡真的能夠發揮作用嗎?
MacBook配備11ac無線網卡
無線上網已經完全融入到了我們的生活中,可是對于手中無線設備的無線網卡我們卻很少進行關注,認為只要能連上WiFi就萬事大吉。不少網友可能發現了,在選擇WiFi熱點的過程中,往往會發現帶有“5GHz”標志的SSID,正是得益于11ac無線技術,連接5GHz頻段的無線熱點,將讓用戶的無線網絡傳輸更加快速。如果自己的設備能夠搜索到,不妨連接體驗一下吧!
小米Note配備11ac無線網卡
使用11ac無線技術能夠讓無線傳輸速率大幅提升,11ac的高速得益于11n時代出現的MIMO技術,在1×1MIMO的狀態下,其速率為433Mbps,使用3×3及以上的MIMO就可以輕松突破千兆。在理想狀態下,已經超過了有線傳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802.11ac還支持MU-MIMO,也就是多用戶(multi-user)MIMO。多臺設備同時接入時,不會彼此干擾。這將大幅提高多用戶同時接入AP時的吞吐性能,這也是802.11ac值得期待的一個重要原因。
月早些時候,Wi-Fi聯盟宣布下一代Wi-Fi標準將被稱為“Wi-Fi 6”,它就是之前我們提到過的802.11ax。而事實上還有一位“新伙伴”也即將加入到802.11的大家庭,它就是802.11ay了。那么關于802.11ay的身世,你知道嗎?
802.11ay何許“人”也?
與我們熟知的802.11n(工作在2.4GHz和5GHz頻段)和802.11ac(工作在5GHz頻段)不同,802.11ay是由802.11ad無線標準演進而來。早在2007年802.11ad標準由WiGig聯盟(無線G比特聯盟,該聯盟成員包括蘋果、戴爾、英特爾和索尼等)制定,隨后在2013年該聯盟并入Wi-Fi聯盟,802.11ad也開始加速發展。
802.11ad無線標準的理論傳輸速度可達7Gbps,相比802.11n無線產品至少要快10倍。不過該技術的最大軟肋在傳輸距離上,由于使用了超高頻段,其在自由空間傳播的距離也相當有限(小于5米),穿墻后往往沒有信號,應用空間備受限制。即使經過多年的投入與推廣,802.11ad的軟肋依舊存在,這就導致曾經主推該無線技術的英特爾大感失望,進而宣布放棄了該無線技術。
不過也有一些大廠如高通則沿著802.11ad這條線繼續深挖,推出了802.11ay制式產品。同802.11ad一樣,802.11ay運行于60GHz頻譜上,單流鏈路速率就可達44Gbps。如果借助4x4 MIMO/256-QAM等技術加持,并發傳輸速率最高可達176Gbps。
802.11ay適用場景有哪些?
不難發現,由于802.11ay也具有用于信道綁定和MU-MIMO技術的機制,憑著176Gbps的傳輸速率,802.11ay能夠輕松完勝其他任一IEEE 802.11 WLAN集內的無線制式。因此,802.11ay將特別適合用于4K高清傳輸和游戲體驗,無延遲的無線投屏以及無線VR/AR體驗上,適用場景還是相當廣闊的。
當然,正像802.11ad有“軟肋”一樣,802.11ay也有。我們知道,頻段越高,無線穿越物體的能力就越差,工作在5GHz頻段的11ac相比工作在2.4GHz頻段的11n已經可以看出差異,因此工作在60GHz頻段的11ad,基本上不具備“穿墻”能力。雖然802.11ay號稱能覆蓋300-500米距離,但實際應用中恐怕要大打折扣。不過對于同一房間內的大流量無線應用如無線VR來說,應該還是比較適合的了。
目前,高通已推出了支持802.11ay制式的QCA64x8(PC端)和QCA64x1(移動端)芯片組,均可實現10Gbps速度和亞毫秒級延遲特性。據悉,上述新芯片還具有“始終在線的環境Wi-Fi感應功能”,因此可以精確識別人員和物體的位置和移動。同時支持信號波束成形,可用于緊急服務,如室內映射和其他拓展功能。據稱新芯片的功耗也低,可延長電池壽命,不過想想高達44Gbps單流速率的802.11ay芯片,未來功耗真的會低嗎?恐怕尚有待驗證。
802.11ay會何時出現?
現階段802.11ay標準仍處于認證階段,802.11ay草案1.0版本已于2017年11月發布,草案1.2版本在2018年4月發布。而此時的目標速率已高達176Gbps,也就是22GB/s,理論上說藍光電影可以1秒下完。很難想象后續的版本在無線傳輸速率上將有多么可怕。而到時你的電腦硬盤是否能跟不上怕還是未知數,因為即便有PCIe 3.0 x16雙向帶寬的SSD滿速也會拖后腿吧?
802.11ay將會在2019年第四季度完成最終的標準認證
鑒于搭載802.11ay制式的無線芯片組現已上市,可以預測,基于802.11ay的無線路由器將有望于2019年出現。而802.11ay標準認證的最終時間將會落在2019年第四季度中完成。
結語
伴隨802.11ax、802.11ay等高速率無線制式的粉墨登場,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體驗到快捷、有趣的無線應用或成為可能。當然可不要把802.11ax、802.11ay弄混了喲,802.11ax擅長在較低頻率上遠距離穿透,而802.11ay則更善于在高頻段上盡情馳騁。相信當結合了ax、ay制式的新一代無線硬件出現時,大家的無線生活又要出現全新的變化啦。
APP商店搜索中關村在線,看2018年最新手機、筆記本評價排行
顯示屏:17.3英寸1920×1080,G-SYNC 144Hz,Pantone預校色
■處理器:Core i9 8950HK,六核十二線程,2.9-4.3GHz
■顯卡:GTX 1080 8GB
■內存:雙通道32GB DDR4-2666,預留2個升級插槽
■存儲:1TB創見M.2 NVMe SSD+1TB HDD+預留M.2 2280插槽
■網絡:Killer 1535 802.11ac無線+Killer千兆有線+藍牙
■其他:3×USB3.1 Gen2、1×USB3.1 Type-C Gen2、1×雷電3、Mini DP、HDMI2.0、3.5mm音頻輸入輸出、SD讀卡器
■重量:3.6kg(含94Wh電池),4.7kg(機身+330W適配器)
■系統:Windows 10 64位
■本機價格:31499元
性能測試:
Cinebench R15單核/多核/顯卡:188/1385/133.43fps
AS SSD平均讀取2200MB/s,平均寫入1015MB/s
滿載處理器/顯卡溫度:90℃/88℃
《最終幻想15》1920×1080最高特效:78fps
《孤島驚魂5》1920×1080最高特效:113fps
《刺客信條:起源》1920×1080最高特效:88fps
《巫師3》1920×1080最高特效:80fps
如何定義旗艦級游戲本?全面頂配當然是必要前提,但除此之外也必須有足夠充裕的產品設計,單單靠堆砌硬件配置可不行。目前來看,市面上真正能做到旗艦游戲本的品牌單手就能數全,其中就包含了AORUS,今天的主角就是該品牌最新的旗艦——AORUS X9 DT!
旗艦本難以想象的薄:技術與設計的集大成者
旗艦游戲本的格局其實很小,面向的消費者大多也是不差錢的大爺,AORUS X9 DT作為剛剛才在臺北電腦展展出的新旗艦,在這個領域算是長江后浪,所以如果不能在第一眼就通過設計來吸引玩家眼球,可能就不會再看第二眼。因此,包括AORUS X9 DT在內,該品牌的游戲本大多具備一個共性——薄。
但如果仔細看了前面的規格表,你應該很難想象X9 DT該如何做薄?因為它的配置實在是太強,當競爭對手都以傳統厚實設計為主旋律的前提下,做薄是一件需要冒險的事情,但“薄”作為一個相對變量,它的具體取值就很關鍵了。當從采用全可降解材質制作的包裝盒里拿出它時,第一反應就是“這么薄?”它的機身除去腳墊部分,厚度其實很均勻,沒有明顯的起伏,3.6kg的體重下是不到30mm的厚度,而大多數同類產品的重量都在4kg以上,厚度超過50mm的也不在少數。因此AORUS X9 DT雖然是旗艦游戲本,但在設計上堪稱品牌設計的集大成者。
AORUS X9 DT的外形也采用了相當獨特的造型設計,全金屬機身棱邊開角較多,氣勢十足,兩個轉軸也采用了合蓋即內藏式設計,頂蓋就更有幾分戰斗機導流槽設計的風范,就模具設計而言的確是“魔鬼藏于細節”。
頂蓋采用的是近似戰斗機導流槽的設計,視覺沖擊力很強
碾壓時下游戲,玩上3年也能保證流暢的硬件配置
這么說是不是顯得口氣太大?但AORUS X9 DT的核心配置是目前最強的Core i9 8950HK處理器,六核全開的基準頻率就是2.9GHz;再加上同樣是最強的GTX 1080 8GB獨顯;內存上到了雙通道32GB DDR4-2666,而且還預留了2個插槽,土豪可以考慮直接加滿64GB的處理器支持上限;標配了1TB M.2 NVMe SSD和1TB HDD之外,也預留了1個M.2 2280插槽可以繼續升級……而且處理器和顯卡還能在控制軟件里進行超頻!
敢說它戰三年也無懼的最關鍵因素是屏幕,分辨率沒有盲目追高,維持在了全高清這個電競領域的關鍵值上,其實這一直也都是17.3英寸的最佳選擇。同時輔以144Hz高刷新率和NVIDIA G-SYNC技術,根據我們的實測,最高特效下《孤島驚魂5》《最終幻想15》《巫師3》《刺客信條:起源》等硬件殺手級大作最低都能運行在80fps左右,最高超過110fps,性能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而且在這個分辨率下,未來三年的大作也很難對AORUS X9 DT造成明顯的威脅,性能上限驚人。
內置抬頭顯示儀,茶軸機械鍵盤,影音功能強大
正如一開始所說,硬件配置只是旗艦游戲本的基礎,想要真正做到獨一無二,還得從功能細節下手,AORUS X9 DT首先是有足夠花俏絢麗的背光系統:頂蓋的品牌LOGO、機身四角的燈條,以及最亮眼的抬頭顯示燈帶,由11個條形LED組成,在AORUS Fusion APP里可以按顯示顏色來設置對應狀態,比如風扇全速運轉時就可設置為紅色,除此之外處理器/顯卡溫度和負載、電池電量、音量大小都可以用它的顏色來進行直接判斷。
AORUS X9 DT的鍵盤也有用心設計,采用的是機械茶軸設計,直上直下沒有明顯的段落感,安靜室內使用也不會顯吵,而且是全鍵無沖,單鍵可自定義1677萬色,而且每個鍵都可以自定義宏功能,功能相當強大。除此之外一體式觸控板也印制了AORUS的品牌LOGO,比較獨特。
前面提到了AORUS X9 DT的屏幕在游戲里的表現,實際上它還通過了X-Rite Pantone在出廠前的預校色,所以它的色彩表現也相當不錯,聲卡方面搭載的是ESS SABRE Hi-Fi DAC,推力很強,600歐的高阻抗頭戴式耳機也能輕松推動,外放音效也可輕松滿足書房、臥室的觀影需求。
AORUS X9 DT的燈光效果相當有創意,鍵盤為機械茶軸全鍵無沖設計,而且長時間玩游戲C面溫度也不高
8熱管4風扇,考機不降頻,鍵盤面熱量堆積小
頂級游戲本做輕薄設計的實用前提是散熱足夠好,這也是實現性能釋放的一個根本,AORUS X9 DT在散熱系統上可以說是不遺余力,擰下底部螺絲就能取下底蓋,沒有隱藏螺絲很厚道。打開后可以直觀地看到左右兩側分別有1個散熱風扇,但這還沒完,因為它在主板下方,也就是與C面的夾層中也配備了2個小尺寸風扇,這樣設計的好處顯而易見——大多數筆記本在鍵盤面頂部都有明顯的熱量堆積,但AORUS X9 DT就要好很多,考機時最高也不過40℃。
處理器覆蓋了4根熱管,顯卡則有5根,其中有1根是兩者共享,為了壓制Core i9 8950HK和GTX 1080的同時實現輕薄,AORUS也算是全力以赴了。使用AIDA64和Furmark考機1小時,處理器可穩定運行在50W功耗和3.2GHz頻率,溫度90℃,而顯卡則是170W,核心頻率1800MHz左右,溫度88℃。按鍵區域基本都在38℃以內,不會明顯發熱,所以用AORUS X9 DT長時間玩游戲的操作感受還不錯。
采用了4風扇(其中2個隱藏在主板下方)8熱管散熱,所以它可以在盡量輕薄的情況下滿足極致性能配件的散熱需求,而且還能繼續升級M.2 SSD和內存
工程師總結:高預算玩家的個性之選
既然已經滿足了性能和設計都夠強悍獨特的要求,AORUS X9 DT躋身旗艦游戲本行列可以說是實至名歸了,有相對較高預算,同時也不想總是局限于部分品牌的玩家來說,它都是一個可以用外形設計和內在實力來彰顯獨特的選擇。而且別忘了,在很大程度上它的擴展功能甚至比那些遠厚于它的產品更高,這一點就更是難能可貴了。
小獅子最喜歡的雞腿 分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