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baccano

    最近剛好看到有的朋友有裝機的需求,考慮到目前的固態硬盤和內存價格下跌的比較厲害,確實可以考慮在年初的時候裝一臺機子。

    不過目前的CPU和顯卡正處于更新換代的時期,目前的價格還比較不太明朗。但是畢竟有朋友有剛需嘛,我還是盡我所能推薦一些我覺得值得購買的電腦硬件,把我能找到的最超值的東西帶給大家。

    本篇文章不含商業推廣合作,敬請放心觀看。


    AMD 銳龍5 5600 處理器

    799元(京東盒裝);650元(散片)

    AMD R5 5600 處理器采用了先進的 7nm 工藝制程和先進的 Zen 3 架構,具備 6 個核心和 12 個線程,基礎頻率為 3.5GHz,最大頻率為 4.4GHz,高速緩存容量為 35MB(L2+L3),支持雙通道 DDR4-3200MHz 內存速度,功耗為 65W,采用 AM4 接口,可在 X570 平臺上使用。

    這款處理器屬于千元以下非常有競爭力的產品,性能上足夠日常使用,無論你是有辦公學習的需求,還是有一定的輕度生產力要求,他都可以完美勝任。沒有什么游戲需求或者游戲需求非常簡單的朋友,可以購買5600g。5600,推薦給那些需要搭配一塊顯卡的朋友。


    我個人購買的則是5600x

    處理這種東西,因為不容易壞,所以保修顯得沒有那么重要。所以買散片我覺得也是可以接受的。

    雖然我仍然覺得這是千元以下最值得購買的處理器之一,不過799元競爭力一般,個人更推薦你買版u套裝,可以看下面的文章內容。我個人購買的則是5600x,去年年底850元入手的盒裝。

    我的朋友選擇在拼多多上,通過領優惠券的方式,650元左右購入560,我覺得這也未嘗不可,并且這樣就顯得非常有性價比,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重視保修的朋友,那我建議你還是可以購買京東的產品:


    AMD R5 5600G +微星A520M-A PRO 板U套裝

    1099元

    A520M-A PRO 主板支持第三代 AMD Ryzen 多核心處理器以及 AMD Ryzen 5000 G 系列多核心處理器。該主板支持 DDR4 內存,內存頻率可拓展至 4600(OC)MHz。獨有的內存走線技術可提供更優質的內存信號傳輸。此外,在 PCB 板中加入了 2 盎司銅箔,以保證更好的導熱和電氣傳輸效率。在入門級主板中價格算是還不錯的,考慮到目前主板漲價的大環境,這一款套裝我覺得值得入手。

    銳龍 Ryzen 5 5600G 采用 Zen 3 架構,使用 7nm 工藝制程,具有 6 個核心和 12 條線程。該處理器的頻率為 3.9/4.4GHz,具備 3MB 二級緩存和 16MB 三級緩存,集成了 Vega 7 GPU,主頻為 1.9GHz,熱設計功耗為 65 瓦。這個處理器比剛才推薦的處理器多了一點就是帶一個核心顯卡,并且性能還不低呢,足以勝任一般的網游需求~~

    京東此款目前活動售價1149元,下單領取滿999減30元優惠券、參與滿499元減20元優惠活動,實付低至1099元。


    i5-12490F 盒裝+銘瑄B760M主板 板U套裝

    1469元

    本主板采用 LGA1700 插槽,支持 Intel 第 12 代處理器,搭載 Intel Z690 芯片組,提供 8+1+1 相供電設計,使用 SIC654 高規格 Dr.MOS 單顆 50A 核心,8 層 PCB 供電強化散熱。該主板擁有 4 條內存插槽,支持 2666-4800MHz(OC)頻段優化,最高支持 128GB 內存。

    在插槽方面,該主板提供 4 條 M.2 插槽和 1 條 M.2 網卡插槽,以及一條 PCIe 4.016 插槽和兩條 PCIe 3.04 插槽。此外,主板還配備了全 USB 3.2 接口 *6 和前置 10G TypeC 接口,以及 ARGB 炫光接口 *2 和 NRGB 炫光接口 *1。

    至于 I/O 接口,主板提供 DP1、HDMI2、VGA1 接口,以及 USB 3.24、2.5G 網卡接口和一組高清音頻接口。

    這款CPU就不多說了,也是屬于千元級別,非常有競爭力的甜品級處理器。能不能上,無論是進行一定的生產力工作還是玩游戲,都沒有什么大的壓力。不過在AMD5600g的性價比下,它顯得沒有那么有競爭力。這一款套裝仍然給我們帶來了一定的驚喜,整體1500元不到的價格,很誘人。


    英特爾i5-13600KF 處理器

    1829元

    這一款處理器屬于眼下的當紅炸子機。進英特爾第12代處理器和第13代處理器擠牙膏還是蠻多的。這款英特爾13代酷睿桌面處理器為14核20線程,6大核+8小核,基礎頻率3.5GHz,睿頻 5.1GHz,24MB三級緩存。

    處理器性能非常炸裂,無論你是用來玩大型游戲還是進行剪輯等高難度作業,他都能夠勝任。這款處理器的京東售價在2300元左右,個人感覺實在是有點偏高了,不過目前拼多多的價格還是挺香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拼多多藝祺興電腦專營店此款目前活動售價1929元,頁面立減一元,首頁搜索多多牧場領取999-99優惠券到手1829元。


    玩家國度ROG B760-G GAMING WIFI D4主板


    1399元

    這款主板采用 LGA1700 插槽,支持 Intel 第 12 ,13代處理器,提供 8+1+1 相供電設計,使用 SIC654 高規格 Dr.MOS 單顆 50A 核心,8 層 PCB 供電強化散熱,具有出色的性能表現。

    該主板擁有 4 條內存插槽,支持 2666-4800MHz(OC)頻段優化,最高支持 128GB 內存。

    在插槽方面,該主板提供 4 條 M.2 插槽和 1 條 M.2 網卡插槽,以及一條 PCIe 4.016 插槽和兩條 PCIe 3.04 插槽。此外,主板還配備了全 USB 3.2 接口 *6 和前置 10G TypeC 接口,以及 ARGB 炫光接口 *2 和 NRGB 炫光接口 *1。在當下主板紛紛漲價的大環境下,這款主板顯得非常有競爭力。

    如果你也想在千元價位選一塊性能小鋼炮的話,那么這一款主板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當然缺點就是比較難搶了,需要的朋友一定要抓緊手速。


    AMD 銳龍 R9-7900X 盒裝CPU處理器

    2799元

    AMD銳龍9 7900X采用5nm工藝制程的Zen 4架構,進一步提升IPC,實現更高頻率,極大地增強單線程性能。

    它擁有12個核心和24個線程,基礎頻率為4.7GHz,最高加速時鐘頻率可達5.6GHz,高速緩存(L2+L3)為76MB,支持DDR5 5200MT/s內存速度。

    此外,它還有2個核顯核心,核顯頻率為2200MHz。支持PCIe 5.0存儲器、WiFi 6E、AMD EXPO等高速連接技術。AMD EXPO技術是專為內存超頻而開發的,輕松實現DDR5內存超頻,提升系統性能。

    得益于7900X3D的上市,這款處理器不斷降價,現在也屬于在這個價位段的王者存在。我看了一下,目前沒有價格太好的相對應的主板。現在就等著B650主板降價了,但是這款CPU還是很值得購買的。

    有需要的朋友,開通品牌會員2899京喜小程序下單使用2099-100券,2799到手~



    最后再補充一個選手

    AMD R9-7900X3D CPU處理器 盒裝


    4499元


    4.4Ghz 12核心24線程,目前來說實測的成績非常王炸,連13900KS都要叫哥哥。技能的提升只是一方面,這款理器最大的優點還是它的功耗,非常令人驚喜。

    銳龍9 7900X3D是一款基于5nm制程工藝的處理器,采用了“Zen 4”架構,在IPC方面再次得到提升,可實現更高頻率,大幅提升單線程性能。該處理器還搭載了AMD3DV-Cache技術,擁有高達140MB的游戲緩存,提升了游戲性能。它擁有12個核心和24個線程,基礎頻率為4.4GHz,最高加速時鐘頻率可達5.6GHz,最高支持DDR5 5200MT/s的內存速度。

    同時,它還擁有2個核顯核心,核顯頻率為2200MHz,支持PCIe5.0存儲器、WiFi 6E、AMD EXPO等高速連接技術。其中,AMD EXPO技術專為內存超頻而開發,可輕松實現DDR5內存超頻,進而獲得更高的性能。

    這款產品的什么都好,就是價格有點高,土豪請上車~


    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相關,歡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諧討論~

    說電腦里最容易出問題的部件,主板當屬第一。

    所以,在無數次的驗證過程中,人們得出了這樣的一個購買建議:買貴的。

    但就像買得起豪車的人,通常不那么懂車,反倒是買不起的人,對各種參數如數家珍。

    所以你需要對主板的各項知識,都要有所了解。本期內容,奶酪將用一篇文章來幫你了解主板。


    一、主板芯片組

    如果 CPU 相當于“大腦”,那么主板就是“身體”。

    主板的作用,是給電腦的所有部件提供一個安裝平臺,而要讓 CPU 與其它部件聯系起來。

    那就還需要一個類似“脊髓”的東西:芯片組。


    1.1、芯片組來歷

    芯片組的叫法,是一個習慣用語。

    在電腦早期的時候,芯片組是真的有“一組”芯片,后來逐漸簡化成了“北橋”和“南橋”。

    而現在,北橋芯片也已經集成到了 CPU 里,就只剩下了南橋芯片,沒有了南北之分,也就改名叫了 PCH 芯片。


    1.2、芯片組分級

    Intel 和 AMD 每發布新一代的 CPU,就會隨之發布新的芯片組,然后還會分成多個等級。

    Intel 芯片組分可為 H、B、Z、X 四個等級。

    與之搭配的數字型號是 1、6、9,也就是 Hx10、Bx60、Zx90,還有就是頂級平臺 X299

    其中,H 系芯片組還有一個中高端定位的 Hx70,但它向來高不成低不就,存在感不強,所以相關主板也不多。

    AMD 則可分為 A、B、X、TRX 四個等級。

    與之搭配的數字型號是 2、5、7,也就是 Ax20、Bx50、Xx70,還有就是頂級平臺 TRX40。

    雖然 Intel 與 AMD 芯片組的命名方法相似,但其實有規律可循。


    1.3、芯片組命名

    Intel 一開始采用的分數字級是 1、5、7 。

    然而在 2017 年,AMD 發布全新的銳龍處理器, 采用的芯片組分級數字也是 2、5、7

    為了避免重名,Intel 從 300 系以后,B 系列數字就從 5 改成了 6,Z 系列從 7 改成了 9,也就變成了 1、6、9。

    做為回應,AMD 芯片組的命名,也直接從 300 系開始,為的也是避免重名

    所以,如果一個叫 B360 的主板,那么它一定是 Intel 的主板,而如果是叫 B350 的,那它一定是 AMD 的主板。

    同樣,如果是 B250 的主板,那它也一定是 Intel 主板。

    此外,AMD 線程撕裂者 CPU 的芯片組,一開始采用了 X399 的命名。

    但很快,AMD 就意識到會與 Intel X299 的下一代芯片組重名,于是在 X399 之后,就改名叫了 TRX40。


    二、主板搭配



    有了上面這些知識,在選擇主板時,首先要確保能不能與 CPU 搭配,然后還要講究搭配得合不合理。


    2.1、CPU 針腳

    Intel 在更新換代 CPU 時,都會隨之更換 CPU 針腳。

    比如酷睿 12 代 CPU 的針腳,與 11 代的不一樣,12 代的是 LGA1700,11 代是 LGA1200,兩者不能混插。

    而 13 代 CPU 的針腳又與 12 代一樣,所以這兩者可以通用。

    在這一點上,AMD 就簡單多了。

    AMD 銳龍處理器一直使用的是 AM4 接口 PGA1331 針腳,而且時間很長。

    但在最新的 7000 系列處理器里,AMD 不但改用了 AM5 接口,而且還換用了與 Intel 類似的 LGA1718 針腳。

    所以,在選擇主板時,一定要先看能不能與 CPU 匹配得上。


    2.2、芯片組建議

    其次,同一代不同級別的 CPU,針腳都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高端 CPU 也可以安裝在低端主板上,同樣,低端 CPU 也是可以安裝在高端主板上。

    但這樣會“殺雞用牛刀”,或者“小馬拉大車”。

    一般來說,入門 CPU 選擇入門主板,中端 CPU 選擇中端主板,高端 CPU 就選擇高端主板。

    后綴帶 K 的 CPU,因為支持超頻,也最好搭配 Z 系列主板。

    但如果你玩不來超頻。

    只是想 CPU 有更高的睿頻,將帶 K 的 CPU 搭配在不能超頻的 B 系列主板上,也是可以的。

    AMD 處理器由于全系列支持超頻,芯片組的選擇就簡單多了。

    同樣是入門 CPU 搭配入門芯片組,高端 CPU 搭配高端芯片組就可以了。


    三、主板品牌



    選擇好芯片組后,還需要選擇生產主板的廠商。


    3.1、產商命名

    主板廠商在購買好芯片組后,通過自己的研發,會推出規格、用料、設計、功能各不相同的主板。

    所以,即便是同一個芯片組的主板,到了廠商手里,還會繼續還分出個高、中、低檔來。

    比如“華碩、微星、技嘉、華擎”都有多個級別。

    此外,即便是同一級別的主板。

    主板產商還會通過各種“刀法”,繼續分出多個版本來,通常配置低的版本,還會網友被稱之為“丐版”。

    比如華碩 B360M-K 主板,后綴 K 就是最便宜的那個版本。


    3.2、一線品牌

    主板的廠商很多,但一線品牌向來是這三家:華碩、微星和技嘉。

    華碩,是主板一哥。

    它不但市場占用率第一,高端品牌“ROG 玩家國度”更是聲名顯赫。

    ROG 玩家國度又分為純血 ROGStrix 猛禽兩個系列,華碩自身品牌下,還有“大師、電競特工”等多個系列。

    微星,是主板二哥,同時也是 AMD 主板一哥。

    因為它的設計思路與 AMD 相似,性價比高,同時產品線也簡單,只有 MEG、MPG、MAG、PRO 四個級別。

    技嘉,是主板三哥。

    技嘉喜歡堆料,在做工用料方面很扎實,它的“超耐久”系列主板也確實經久耐用。

    但技嘉也因為開炮嘲諷“中國制造”,后被網友反譏“技不如人,勇氣可嘉”,甚至抵制購買,只能說是“自找的”。


    3.4、二線品牌

    主板的二線品牌有很多,但領頭羊是華擎

    華碩、微星、技嘉這三家廠商,在站穩一線市場后,為了擠壓其它二三線品牌,紛紛推出自己的二線品牌。

    在名字上也是直言不諱,比如華碩的叫華擎、微星的叫雋星,技嘉的叫倍嘉

    但后來只有華擎活了下來。

    華擎的設計喜歡劍走偏鋒,不走尋常路,很多奇奇怪怪的主板,都只有華擎才有,華擎更是自稱是“妖板學院”。

    所以,華擎也成為了喜歡超頻和追求性價比玩家的“心頭好”。


    3.5、其它品牌

    至于其它品牌,如果你預算不多,選擇上面這 4 家以外的品牌,也是可以的。

    畢竟它們的價格要便宜很多,甚至一半。

    比如七彩虹、影馳、銘瑄、昂達、恩杰、梅捷、映泰、昂達、盈通、精粵、華南等等。

    至于說會不會不穩定,現在主板都有至少 3 年以上的質保。

    如果你不需要進行超頻,就正常使用,同時還想省錢,選擇它們也是沒問題的。

    畢竟價格擺在那了。


    四、主板接口



    主板是屬于有功能,但沒有性能的部件。

    但在廠家的營銷下,主板有了“信仰加成”,比如華碩的“敗家之眼”,微星的“龍盾”,還有技嘉的“大雕”。

    購買主板,具體還得看主板的配置如何。


    4.1、主板大小

    主板的接口和擴展,通常與主板的大小成正比。

    一般來說,版型越大,能安裝的東西就越多,擴展性也就越強。按照大小,主板一般分為 4 種版型:

    E-ATX 加大板、ATX 大板、M-ATX 小板、ITX 迷你板。

    E-ATXITA 板型的用途比較特別,一個是用于頂級平臺,一個用于迷你主機,主流還是 ATXM-ATX。

    對于大部分人來說,M-ATX 小板也已經足夠使用,并且也更加經濟實惠。

    如果考慮要加裝更多的部件,那么就選 ATX 大板。


    4.2、PCIe 接口

    PCIe 是電腦上的高速擴展接口,一般主板上都會有 2 個以上的 PCIe 接口。

    最上面那個接口,通常是用來插顯卡的,因為它直連 CPU。

    至于其它的 PCIe 接口,你可以根據情況,可以插網卡、聲卡、視頻采集卡、以及任意的 PCIe 轉接口。

    目前 PCIe 的標準已經發展到了 5.0。

    插槽長度也有 x1、x4、x8、x16 四種,速度最高達到了 63.0GB/s。

    PCIe 3.0 的速度就已經足夠快了,即便是頂級顯卡,也才剛跑滿 PCIe 3.0 x16 的帶寬,屬于是“戰未來”設計。


    4.3、存儲接口

    主板的硬盤接口有兩種,一種是傳統的 SATA 接口,另一種是高速的 M.2 接口。

    SATA 接口:

    一般主板都會不少于 4 個 SATA 接口,可以用來安裝 SATA 固態硬盤、機械硬盤、光驅等設備。

    SATA 雖然已經發展到了 3.0 版本,但它的速度最大只有 600Mb/s

    M.2 接口

    M.2 接口最早是用在筆記本電腦上的硬盤接口。

    但因為速度比 SATA 快,后來也被臺式電腦采用,如今大多主板都會支持 M.2 固態硬盤。

    目前市面上有多種通道和協議的 M.2 固態硬盤。

    一般選擇 NVMe 協議 PCIe 3.0 *4 通道的固態硬盤就可以了,因為速度已經足夠的快了。


    4.4、外設接口

    外設接口通常在主板的左上方,包括“顯示接口、音頻接口、網卡接口、USB 接口”等內容。

    顯示接口:

    顯示接口,包括 VGA、DVI、HDMI、DP 四種。

    VGA 是最早的接口,在一些低端電腦里還能看到它的身影,DVI 是更先進的數字接口,但現在已經幾乎完全消失。

    因為新出的 HDMIDP 接口,已經將它取代。

    HDMI 接口可以用在電視、顯示器、機頂盒、電視盒子等家用設備上,DP 接口則一般用在電腦和顯示器上。

    音頻接口:

    一般的主板音頻接口會有 3 個孔。

    更高級的音頻接口則會有 6 個孔,最高支持八聲道,而且,高端的音頻接口還會支持盲插,不再需要一一配對。

    網卡接口:

    至于網絡接口,一般都會自帶千兆網卡,一些主板還會集成無線 WiFi 接口,在名稱后面加注“WIFI、AC”的字樣。

    USB 接口:

    最基本的 USB 接口是 USB 2.0。

    USB 2.0 接口的顏色一般為黑色或者白色,藍色的是 USB 3.1,紅色或者青綠色的是 USB 3.2。

    更高端的 USB 接口,還會提供 Type-C 接口(普通 USB 是 Type-A 接口),甚至還會有 Type-C 雷電接口的。


    4.5、RGB 接口

    至于 RGB 燈效,有的人認為它是“光污染”,而有的人認為 RGB 燈效有 30% 的性能加成。

    如果你是“性能加成”這一派的。

    注意選擇有“5V3針”的可編程 RGB 接針,而且最好還要選擇同一品牌的主板和顯卡,這樣才能做到“板卡同步”。


    4.6、供電相數

    如果你是超頻玩家,那就需要關注主板供電的問題。

    通常情況,主板的供電相數越多,每一相的負載就越低,發熱也就更低,更有利于 CPU 的發揮,也更加穩定。

    最好的供電方式是“直連供電”,但由于成本,廠商又發明了“倍相供電”和“并聯供電”。

    如果你不超頻,那就不用關心供電的問題了。

    只要你搭配的是相同等級的 CPU,就不會有供電的問題,因為廠商都已經調試過了,正常使用完全不會有問題。


    4.7、BIOS

    最后再說一下 BIOS

    BIOS 可以說是主板的系統,是電腦開機后的第一個應用程序,負責檢測和調試主板上的硬件。

    對于普通用戶,BIOS 除了第一次裝機會用到,后面就不再需要,但對于高級用戶,BIOS 的體驗就很重要了。

    華碩能有那么高的市場占有率,和它的人性化 BIOS 設計,也是離不開的。


    五、主板選購



    主板選擇,說難也難,但說簡單也簡單,總的來說,可以分為三步。


    5.1、選購步驟

    首先,確定自己買什么樣的 CPU;然后,查詢與 CPU 匹配的芯片組;最后,選擇具體的品牌和型號。

    比如我想組一個“高性價比的次旗艦電腦”,根據步驟。

    步驟 1:

    i7-13700K 是目前 Intel 酷睿處理器里的二當家。

    性能比 i9-12900K 高,散片價格只要 3000 元,性能和價格都是“甜品級”。

    步驟 2:

    但我玩不來超頻,也不喜歡超頻,所以選擇了 B660 芯片組,選擇帶 Ki7-13700,是因為 CPU 的睿頻更高。

    步驟 3:

    了解到“微星 B660M 迫擊炮”主板的供電規模遠超以往。

    i7 供電綽綽有余,甚至在跑滿睿頻的情況下,依舊能穩定發揮,而且它的各項接口也都夠用,甚至盈余。

    再加上價格在 1200 元左右,最后就敲定“微星 B660M 迫擊炮 WiFi”。


    5.2、品牌選擇

    對于主板品牌的選擇,網友們經過多年的經驗,總結了這樣的一條思路:

    高端選華碩,中端選微星,低端選技嘉,沒錢選其它。

    華碩在高端主板里的做工用料,顏值設計,還有易用性,都是頂級,而且“信仰加成”也是最足的。

    微星主板的思路,與 AMD 公司相似,走的是性價比路性,中端主板選微星,錯不了。

    特別是網紅主板“迫擊炮”,性價比全網最高。

    然后就有了“遇事不決迫擊炮”的行話。

    而在低端主板里,大多數廠商的產品會縮水嚴重,而這剛好是“堆料王技嘉的強項。

    它的“超耐久”系列主板也確實經久耐用。

    至于華擎主板,你可以把它理解為“華碩主板的廉價方案”。

    而其它的品牌,當它們價格擺在你面前時,你會覺得它們“真香”的。


    5.3、板U套裝

    如果你實在搞不來如何選主板。

    可以去各大電商平臺,搜索某個 CPU 的“板U套裝”,不但可以省去搭配的問題,而且往往總體價格更便宜。

    對于小白用戶來說,甚是美哉!


    結尾



    選擇主板,就像是挑選轎車。

    你可以選擇入門的代步車,可以選擇全天候使用的 SUV,還可以選擇彰顯身份的豪華轎車。

    無論那種需求,“性價比”都是我們要關注的。

    是的,豪車也講性價比,不然就貴得沒邊了。

    本文從科普的角度,對主板的各個方面進行了講解,下一期將會講主板的具體選購經驗。

    希望對你的裝機有幫助。


    專欄介紹



    本專欄「網上沖浪指南」致力于“提高電腦生產的姿勢水平”。

    特點是:“原創新鮮、系統連貫、給漁授漁”。

    力求一篇文章,講清楚一個主題,爭取每篇文章都是該主題下的 Top3,甚至 Top1。

    看完記得:

    點贊,點贊是免費的,但卻能激勵我保持創作,還能幫助更多的人看到這篇文章。

    留言,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會盡可能回復。

    關注,關注我,這樣可以第一時間獲取更新。

    以上。

    個人在不同時間段都有不一樣的目標,就像我們學生時代的的目標可能只是考個高分或者是上個好大學,而我們工作了之后的目標就是在崗位上取得更好的發展。組裝電腦也可能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在用一段時間之后,使用電腦的目的發生了改變,原有的配置可能就跟不上現有的用途。電腦配置的升級同樣是一門學問,我們要考慮老配件的兼容性,還希望用最經濟的價格達到我們的目標。

    比如筆者最近就遇到了這樣的一件事情。本來呢這臺電腦的目的只是為了日常家庭上網查查資料、聊聊天。為了不讓家中的孩子迷戀網游,就沒有安裝獨立顯卡?,F在孩子上大學了,有自己的時間可以支配了,想玩一些網游和單機游戲時卻發現電腦的性能不足,希望能對電腦配置進行升級。查看原有的配置單發現這臺電腦原來的配置還是挺強大的,電源供電也比較強勁,那么只需一些簡單的升級就可以達到暢玩網游的目的。

    網友的老平臺配置

    cpu方面這臺電腦選用的是Intel 酷睿i3-4130采用22納米工藝制程,插槽類型為LGA 1150,處理器默認主頻高達3.4GHz。鑒于目前主流的網游對CPU的要求還不是太高,所以使用這樣的CPU還是可以應付大部分網游的。如果有需要可以選擇將CPU升級為i5系列。

    顯卡方面原來使用的英特爾的核心顯卡,這顆顯卡性能不是太強,對于大型單機游戲時時可能會出現卡頓的情況。于是我們為這臺老機器選擇了一塊功耗較低,性能較強的獨立顯卡。映眾GTX950冰龍版采用GM206-250核心,基于28nm工藝制程,內建768個流處理器,采用PCIe 3.0 x16總線接口,配備2GB/128Bit GDDR5顯存。

    Intel 酷睿i3-4130是一款面向入門級用戶的高性價比處理器,采用雙核心四線程設計,默認主頻高達3.4GHz,性能不俗,搭配B85主板配合千元級獨立顯卡,足夠流暢運行各種網絡游戲,一般的單機游戲也能應付。目前這款處理器賣場報價665元,想要組建網游平臺的玩家不要錯過。

    Intel酷睿i3-4130(盒)

    Intel 酷睿i3-4130采用22納米工藝制程,插槽類型為LGA 1150,處理器默認主頻高達3.4GHz,原生內置物理雙核心,支持超線程技術可實現四線程同時處理任務。同時,該處理器帶有3MB三級高速緩存,使得CPU在調用數據時提高了命中率,并且使軟件加載時間大大縮短。內存方面支持雙通道DDR3 1600MHz頻率的內存,使得系統在數據讀取方面迅速,以避免在CPU在數據調用時造成的性能瓶頸。

    Intel 酷睿i3 4130(盒)
    適用類型臺式機
    CPU系列酷睿i3 4100
    包裝形式盒裝
    CPU主頻3.4GHz
    插槽類型LGA 1150
    針腳數目1150pin
    CPU架構Haswell
    核心數量雙核心
    制作工藝22納米
    熱設計功耗(TDP)54W
    三級緩存3MB
    內存控制器DDR3 1600/1333/1066
    超線程技術支持
    集成顯卡
    顯卡基本頻率350MHz
    顯卡最大動態頻率1150Mhz
    其他參數HD4400

    處理器參數表

    Intel 酷睿i3-4130是一款Haswell架構的酷睿i3系列的入門級產品,集成了HD4400顯示芯片,如果為了節省預算而選擇不搭配獨立顯卡,這款處理器也能輕松應對日常影音辦公的要求。在搭配千元級獨顯之后,可以直接變身成為擁有不俗性能的游戲平臺。

    近期隨著一系列大作游戲上市,引發了不少玩家升級顯卡的熱情。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是一線AIC映眾(Inno3D)旗下的GTX950冰龍版,其主打性價比特色,性能相比750TI更高,但價格優勢也較為不錯,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映眾(Inno3D)GTX950冰龍版采用GM206-250核心,基于28nm工藝制程,內建768個流處理器,采用PCIe 3.0 x16總線接口,配備2GB/128Bit GDDR5顯存,支持DirectX 12、Shader Model 5.0、OpenGL 4.4以及NVIDIA GPU Boost 2.0等技術,同時顯卡還支持2Way SLI以及多屏輸出等功能。

    顯卡采用NVIDIA PG301公版增強型PCB方案,在保證穩定性的基礎之上,更有效地增強了顯卡的超頻性能。供電部分,顯卡采用了3+1相供電設計,鐵素體電感,全固態電容以及多特MOS管等豪華用料自然不可或缺,此外,顯卡還需要外接的6Pin供電。

    顯存方面,GTX950冰龍版采用的是極速GDDR5顯存,容量為2GB,顯存位寬為128Bit。顯卡核心頻率高達1140MHz,Boost頻率更是達到了1297MHz,顯存頻率為6800MHz,遠遠超過了公版的標準,性能相當恐怖!

    散熱方面是冰龍產品的特色所在,GTX950冰龍版配置的是全新一代的HerculeZ AIR BOSS系列散熱器,型號為HerculeZ X2 AIR BOSS。散熱器延續了HerculeZ AIR BOSS系列家族式外觀,銀色金屬外蓋彰顯硬朗風格,兩個9cm直徑大風扇可以帶來超大風量與風壓,同時兼顧靜音效果。值得一提的是,這款散熱器還可以支持0dB零噪音技術,當顯卡處于低負載以及低溫狀態時,風扇將自動停止轉動,以達到零噪音的效果;而當溫度與顯卡即時功耗達到預設閥值時,風扇才開始重新啟動。另外,顯卡還支持風扇葉易拆洗技術。在散熱模塊上,散熱器采用的是垂直散熱原理,通過碩大的一體式金屬散熱片直接貼合GPU核心與供電部分,可以及時將熱量傳導出來。

    接口方面,GTX950冰龍版采用是DP接口+HDMI接口+DVI接口的組合,總共有3個接口??梢暂p松實現高分辨的三屏NVIDIA Surround或NVIDIA 3D Vision Surround輸出。

    華碩B85M-GAMER采用了M-ATX小板型設計,適合搭配小機箱使用,規格比大板略有縮減,不過對于一般玩家來說已經足夠,板載Intel千兆網卡和延遲優化技術,以及華碩獨家SFX音效技術,給玩家帶來更好的游戲體驗,想組建上一代平臺的玩家可以重點關注一下。

    華碩B85M-GAMER

    華碩B85M-GAMER游戲主板隸屬于華碩GAMER系列,基于Intel B85高性能芯片組,采用了MATX版型設計,支持22納米LGA1150針腳Intel第四代,全新四代以及第五代酷睿i7/i5/i3/奔騰/賽揚處理器,具備4條內存DDR3插槽,搭載4個SATA 6.0Gb/s接口、2個SATA 3.0Gb/s接口、1條PCIE 3.0/2.0 x16以及2條PCIE 2.0 x1插槽。

    華碩B85M-GAMER游戲主板同樣支持玩家網絡、玩家音效、玩家守護者三大華碩GAMER系列重點特色技術。華碩B85M-GAMER游戲主板采用采用了專業游戲利器英特爾千兆網卡,該網卡代表當前最先進水平的網絡體驗。華碩獨家玩家音效技術讓玩家真切地聽到細致入微的點滴音效。

    該主板同樣搭載GAMER’S GUARDIAN玩家守護者。該體系專為游戲設計,提供全接口靜電防護、內存過流保護、不銹鋼防潮I/O接口、DIGI+VRM全數字供電系統,完美保障平臺的穩定。華碩玩家系列首款MATX版型B85M-GAMER主板的推出,帶給了大家更多的選擇,可以覆蓋更廣泛的用戶群體。

    華碩B85M-GAMER配備了四相數字供電,為CPU提供強大電力保障,搭配近年來大熱的至強E3處理器綽綽有余,能完全發揮平臺的性能,非常適合組建性能小鋼炮,市場潛力巨大。近期有裝機需求的玩家,如果您也偏愛迷你機箱,那么不妨選擇這款主板。

    不得不說是一方面升級是將原有的4G內存升級為8G內存,4G的內存對于一些大型網游來說可能會出現內存不夠用,但是游戲畫面卡頓的情況發生。而8G的內存基本可以滿足日常游戲及辦公的需求。且使用的資金較少。希望這位網游能喜歡。

    以上價格僅供參考

    本期硬件點評 映眾冰龍GTX950

    無論是在游戲性能方面,還是散熱部分,映眾GTX950冰龍版的表現均可以說是非常卓越。HerculeZ X2 AIR BOSS雙風扇散熱器為顯卡帶來了陣陣清涼,而PG301公版增強方案即可以保證顯卡的穩定運行,又可以令顯卡長時間工作在超公版高頻率之上,在此頻率下,映眾GTX950冰龍版性能已經超越了GTX760公版的表現。對于想選擇千元級游戲利器的玩家而言,這款映眾GTX950冰龍版絕對是超值好選!

    本期硬件點評 英特爾i3 4130

    Intel 酷睿i3-4130就是一款性能主流的CPU,最大睿頻為3.4GHz,可以滿足玩家的性能需求。該處理器沿用了Haswell架構,內置的核芯顯卡為HD 4400,不僅對于4K高清視頻可以流暢解碼,部分網絡游戲也都可以在無獨顯的情況下運行。

    對電腦性能還有更高追求的玩家可以考慮添加一塊SSD?;蛘呤菍@卡更換為GTX960系列。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