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視界。
hello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科寶。相信很多宿舍黨都煩惱過桌面太小、電線太多太亂、喜歡的擺件沒地方放,所以今天科寶就手把手教大家怎么布置好電腦桌。
·這一畝三分地本次選用的是一張長一米四、寬七十的桌子。首先電腦顯示器肯定是要擺在正中間的C位,這里我放置了一臺23.8英寸的顯示器,HDMI24S,它的方形底座已經(jīng)夠節(jié)省空間了。
但如果大家還要獲取更多的自由空間,可以考慮上一個機械臂,主機、鍵盤、鼠標、耳機等這些必需品就不用多說了。還有一些日常會反復使用到的東西,就像科寶最近玩switch比較頻繁,就會把它放置上去。再加上手機、水杯、耳機架、手柄架、衛(wèi)生紙,有的還要加小音箱、小平板。
但空間就這么點,實在是沒地方放了。所以收納小桌面一個非常重要的思路就是人為增加使用空間,例如可以加入一個置物架,另外還可以隨便找一塊桌板,下面再用質(zhì)量好點的收納盒作支撐點。
很多up主都是用這種亞克力方塊作支撐,但沒了收納功能,換成收納盒可以放一些日常會使用到的小物件,例如便利貼、眼鏡、擦紙甚至裝機剩下的小螺絲,不僅能增加收納空間,還能讓桌面看起來更加錯落有致,各種手辦、模型、小擺件都能放上去。
·現(xiàn)在東西夠多了,但總覺得缺少點吸引力?這下一步就是點綴了,可以放置一些燈光擺件來提升桌面氛圍感,讓桌面除屏幕外還有其他的高亮點綴,這就像夜空中的"眾星捧月"一樣,主次分明的同時又不會顯得過于單調(diào)。
在選擇桌面好物的時候,科寶的建議是最好可以兼顧整體性和實用性,讓每一樣擺件和每一束燈光都能自然地融入整體桌搭里。
·關(guān)于理線部分,桌面上的擺件盡量選擇無線的,這樣看起來更加簡潔美觀。桌底可以安裝一個收納槽,把電源和適配器等東西全部放進去,再把電源線全部捋順,用扎帶捆好后固定在合適的位置。這樣一來,你就可以得到一張干凈整潔的無線化桌面。
最后說一下桌面布置,大家也可以根據(jù)個人習慣因地制宜。我桌子就放在置物架旁邊,這里我除了放手辦外,也會放置一些我平時會用到,但又沒必要時時刻刻放在桌面的東西。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保持桌子干凈整潔,還能提升整體桌面的高效性。花里胡哨,難免與生活背道而馳,簡單實用才是最終歸宿。
以上就是本期視頻的全部內(nèi)容了,希望這些小技巧可以幫到你,我們下期節(jié)目再見。
讓師傅歇一歇~我上!家里工具全,自己動手能力也不錯,上個月我花兩千入手一張電動升降桌換掉舊書桌,組裝的任務就沒讓上門安裝的師傅干,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嘛!
這張桌子是來自網(wǎng)易嚴選的新款電動升降桌,辦公、家用都適用。我覺得新桌子寬大一些更舒服,于是選了長1.4米、寬0.7米的款型,黑胡桃色桌面+黑色桌腿(也有1.2x0.6米的、白色桌面的款型),自己安裝、調(diào)試采用了不到1小時,前后就我一個人獨立完成,還蠻有成就感的。如果是師傅來裝,是不是會更快一些,我也猜不準。
電動升降桌與普通書桌、餐桌、辦公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可以自由升降,桌面距離地面高度可高可低,也就可以滿足坐著工作到站著干活的自由切換。這樣的桌子,可以給職場人、學生兵的久坐狀態(tài)“釜底抽薪”——站著、坐著交替進行,便可在長時間工作學士時勞逸結(jié)合,脖頸腰肩膀也可以得到大幅度舒緩歇息。我也是基于這個想法,才多花一點錢入手電動升降桌的。
那么,到底電動升降桌是怎樣工作的?筆點君制作了兩張動態(tài)圖——操作非常簡單,只需按住“手控器”面板的升、降按鈕,或者直接點擊高度記憶擋位,就可以輕松調(diào)整桌面高低!
這種科技力,的確是我愿意享受的!下面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使用體驗。下文一共分為兩大部分,前一半是我的安裝記錄,后一半是我的體驗總結(jié),做評測就要這樣腳踏實地,希望能給大家一個詳實的購前參考。
網(wǎng)易嚴選電動升降桌的物流指定的是順豐,倆小哥合力送入家門,一大一小兩個紙箱,都不輕,里面應該都是鋼鐵部件。里面都裝了什么,看下圖右側(cè)文字就知道了。
開箱和配件看下圖就能了解個大概,桌子除桌板外,都是金屬材料(鐵)為主,此外還有控制器、連接線、電源線、五金件等等,需要表揚這個五金盒,里面所有螺絲自攻釘?shù)攘慵际欠诸愌b入收納袋中,并有英文字母標記,拿著說明書對照安裝圖,那個孔用那個螺絲分的清清楚楚,也提高了安裝效率。
除自攻釘是十字的,螺絲均為內(nèi)六角,附件里自帶一個L型簡易螺絲刀;我用了兩次覺得效率低,把家里的無線電動螺絲刀拿出來用,這個決定非常明智,以為安裝速度提高不少。
電動桌腳與橫梁、鈑金縱梁分別固定之后,再把兩個桌腳部件分別裝好,桌架部分基本完成,接下來將兩邊的橫梁穿入“連接桿”,就可以考慮對準桌板背面預留的打釘處固定桌架了。
要說這預留釘位還是蠻準確的,整個過程并未出現(xiàn)打錯重來的復工情況,先把控制盒固定好,再固定兩側(cè)橫豎梁(橫梁用“幾”字鍵固定),最后把8顆緊固螺釘旋緊。
然后將兩側(cè)升降桌腿的電機線纜與控制盒連好,固定手控板,也將接線插好。
注意插在控制盒的連接線一頭要用L型的頭。
最后將附贈的數(shù)個線卡固定。網(wǎng)易嚴選所配的線卡是兩用的,既可以用背面的3M背膠直接粘牢(按道理講應該粘貼24小時之后再用來捆扎,會更牢固),又可以用自攻釘直接釘牢。
走線的釘孔,廠家也已經(jīng)貼心的預留好了。我并沒有全用,而是盡量用較少的線卡完成線纜整理。
這樣看起來是不是很利索?個人覺得,如果以后桌面上不想太雜亂,可以考慮用線卡將一些插排固定在桌板背面,反正這個桌子承重力強(最高120公斤),桌面平穩(wěn),板材質(zhì)量也很好,E1環(huán)保標準,拆包裝時的紙殼子味道散去,桌子就一點異味沒有了。
把桌子正立之后,手控板位于桌子右側(cè),預先貼了一個安裝視頻指引,掃碼看懂如何激活(初始化),初始化之后才能正常工作。
當然,前提是得通電。線纜足夠長且有螺圈彈性,實用性更好。
按任意鍵電量面板,接下來兩指分別同時按住升、降兩個箭頭,持續(xù)3秒之后即可完成初始化。之后就可以調(diào)節(jié)你想要的高度了。至此,桌子完全裝好。
網(wǎng)易嚴選電動升降桌給我第一印象就是平穩(wěn)能承重,這要歸功于結(jié)實的桌腿、橫縱梁和桌腳。這些組件的管壁厚度不小于2mm。精致焊接制作的加粗鋼腿,給予桌體足夠能撐的承重力,而且升降電機驅(qū)動時也流暢不卡。
第二個最深刻印象就是令人舒適的雙電機升降,既可以手動(按住升或降提到一個合適高度),也可以指定高度(通過長按S鍵記住當前高度,并指定1~4任意一個擋位)自動調(diào)高低,無論哪個過程,都保持了快速順暢且低噪音的升降狀態(tài)。而且支持回彈保護,比如升起時撞到墻插遇阻,它會立刻向相反方向回彈一段距離,并自動停止,避免升降式不小心磕碰或弄壞周圍物品、家具。
默認的高低擋范圍是最低71cm,最高115cm,也就是說高度調(diào)整范圍達到44cm,70-80cm坐姿舒適,90~115cm范圍適合站著工作,官方表示對身高1米4到1米85的用戶都適用。像我站立打字、拍照,就可以將桌子調(diào)整到一個合適的高度。
此外,網(wǎng)易嚴選電動升降桌支持重新設定桌子最高、最低位置(鎖定上升、下降行程),比如最高限制到105cm,最低75cm,只需在某個高度,長按S鍵3秒、再觸摸3字鍵3秒以上,即可將目前高度設定為限定最高位置,設定最低,則是按3秒S+3秒數(shù)字1,這兩個過程都要等顯示屏出現(xiàn)“_L_”字樣,即為設定成功。
一鍵調(diào)高低是更好用的功能。記憶擋位最多可以存儲4個,存儲方法是先點S鍵,再在3秒內(nèi)點選1-4的任意數(shù)字,此后點擊該數(shù)字即可自動升、降到指定高度,而不必手指一直按壓。
通過我錄像制作的動圖可以看到,即使負重再多,升降過程也無抖動,這與兩側(cè)都有優(yōu)質(zhì)驅(qū)動電機是分不開的,據(jù)說2個電機都是德國TUV認證,二者通過控制器同步驅(qū)動。
這2個電機的另一個特點是噪音低,低于我的機械鍵盤敲擊聲,深夜使用時不擾民,這點對于偶爾熬夜拍照、寫作的我來說是非常符合剛需的。
另外,電機有智能緩沖設置,什么意思呢?就是手動升降,距離最高、最低高度時,步進會變緩,可以理解為“淡入淡出”。自動升降到記憶擋位也是如此。
這張桌子放在書房服役,家里的臺式機電腦被我臨時搬到工作室去用了,現(xiàn)在桌面上只有一個筆記本形單影只不要緊,長度達到1米4,寬度0.7米,橫著放兩個27英寸顯示器也不差事兒,我現(xiàn)在是將打印機和筆記本并排放著,等臺式機取回來,就是雙大屏橫排,到時候請各位朋友把“排面”打在評論區(qū)。
買桌子的時候我也順手放入訂單一個網(wǎng)易智造皓月LED護眼臺燈,就是桌上這通體純白的小家伙,才79塊,提升了桌面的氣質(zhì)不說,其護眼低藍光、10擋位亮度可調(diào)、可以進入時間管理模式的特點也讓它的性價比超過我的舊臺燈。不過這個燈我打算放單位工位上用。
這次一桌一燈花了我兩千多,網(wǎng)易嚴選電動升降桌占了大頭,但這錢確實沒白花。低噪音雙電機快穩(wěn)升降的確給力,升降時不抖、又順暢,承重能力強,桌腳也可以自由調(diào)節(jié)。總體看,4擋位一鍵調(diào)高很方便、44cm高低跨度的調(diào)節(jié)功能也滿足我日常桌面碼字,以及把桌子當做攝影臺來進行攝錄工作的需要,滿意。
此外,1400x700規(guī)格的桌子面積更大更寬闊,可以放更多的東西,桌面進深也可以讓物品擺放更有層次感。
非要挑刺的話,這張桌子不附帶抽屜、桌子本身沒有充電功能,不過這兩樣對我來說并不重要,快充、收納我有專門的東西用,桌子就純粹一點吧。如果10分滿分,我給它打8.5分,你呢?
PU是散片不需要開箱了,先開箱主板,靜電袋去除,找個干凈的桌子放上去,就像下面這樣拍張照,留著以后發(fā)朋友圈用。
打開CPU扣具,按照防呆口將CPU放進去,平穩(wěn)放好之后將CPU扣具歸位,黑色蓋板會自己彈出來。
內(nèi)存,金手指上有防呆接口,直接插入主板對應位置就好了。
因為SSD是M.2接口的,所以在安裝散熱器之前先把這個裝上去。
主板上的核心硬件差不多“打包”完了,接下來安裝散熱器。首先把扣具裝好。
核心硬件打包完成,下一步準備將其裝入機箱中完成下一步操作。
問:要把主板裝機箱攏共分幾步?
答:三步,第一步把機箱門打開,
第二步,把主板放進去,順手擰上螺絲,
第三步,機箱門蓋上...
暫時還不能蓋,顯卡還沒裝呢,和主板一樣,先找個干凈的桌子開箱,拿出來擦干凈拍個照留著發(fā)朋友圈。
先把旁邊的防塵擋板拆下兩片,
然后把顯卡插進去,微微調(diào)整,減少應力,然后擰上螺絲,穩(wěn)固就好,不需要擰的過緊。
安裝電源的時候看下機箱的電源進風口在哪里,像這種底部有空隙的都可以將電源風扇朝下放置。
將CPU供電線,主板供電線以及顯卡供電都插入對應的位置。
連接跳線,機箱前面板的USB 3.0、2.0、音頻接口、各種按鍵以及指示燈插針都連接好,整理線纜。裝機完成!
機器安裝完成,最后整理一下線材,就可以多角度拍照發(fā)朋友圈了。
最后將主板點亮之后,看一下最終炫光效果,裝機成功,如果有什么細節(jié)部分不清楚的歡迎直接在文章下方留言或者加入DIY技術(shù)交流群43684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