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好我是小冰,今天小冰給大家帶來一些電腦硬件的知識,如果您喜歡小冰分享的電腦科普,歡迎您點贊評論關注分享
在上一篇文章中小編講到機箱的走線問題,下面小編接著講。
機箱背面的走線也是很繁雜的,機箱背面的線包括USB線音頻線還有硬盤數據線,如果你要想擁有一個整潔的機箱這些線你需要整理一下。
首先我們先把線接好捋直,把硬盤的數據線從機箱的側面走一下,然后接到主板上,這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所有多余的線都藏在硬盤的上部,也不用擔心線放在這里會影響硬盤散熱。下面把前面的針腳線也就是硬盤燈、開機線、重啟線等這些硬盤數據線也接到主板上,接好之后把這些線整個捋直,用扎帶一節一節的扎好,在扎線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一個細節是大線壓小線,可以用比較粗的三根線放在前面,比較細的線用大線包住。在走線的時候講究的是橫平豎直。然后就是把主板的24pin供電線插上,插完之后用手把線捋直,還有顯卡的8pin供電也要插上,最后別忘了在整理一下機箱后部的線,看看還有什么細節上需要調整的。
以上就是電腦走線的全過程教程,如果你覺得還不錯的話可以給小編點贊呦。
對于電腦大家還有什么疑問呢?歡迎留言區一起聊一聊,您有什么更好的創意想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
家好,我是薛哥。最近VIP會員群的讀者咨詢綜合布線系統的設計方案,今天分享一套非常全面的弱電項目綜合布線系統解決方案,通用性方案素材,建議收藏備用。
此套完整的word方案,VIP會員下載!
綜合布線系統包含了語音通信和計算機局域網絡,涉及的傳輸介質有光纖、大對 數線纜、雙絞線等。總體設計思路:“統一設計、統一規劃、統一施工、統一管理” 的原則。
建立一套先進、完善的綜合布線系統,為高性能的網絡設備提供平臺,為各種應 用,包括語音、數據等應用系統提供接入方式,既充分滿足各功能區域當前的使用需 求,又考慮系統將來發展的需要,從而實現系統配置靈活、易于管理、易于維護、易 于擴充的目的。
系統設計結構嚴格按照工作區子系統、水平子系統、管理間子系統、主干子系統、 設備間子系統及建筑群子系統共六個子系統進行劃分和組成。竣工后的綜合布線系統 應能為各種智能化應用提供開放式布線結構,系統配置靈活、易于擴充、易于管理、 易于維護。建成后的系統應滿足相關的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
(1)系統應采用模塊化、開放式結構,在保證系統可靠性、先進性的同時,本 著經濟、實用、合理的原則,使系統具有良好的性能價格比,使系統的檔次與整體建 筑水平相匹配。
(2)選用優秀的技術解決方案,采用國內外成熟的先進技術和設備,確保系統 的先進性和開放性、兼容性和擴展性、適應性和應變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保證系 統有長久的生命力。
(3)系統配置應采用有長期動態壽命的產品,不應采用過渡性的技術及產品。 既能滿足當前的要求,也能經得起科技進步與時間的考驗。
(4)具有鮮明的大樓智能系統專業性,區別一般的智能化系統,能為智能管理 的高效運作提供充分的條件和優越的環境。
(5)系統整體上應達到較高水準。
(1)實用性:系統的規劃設計與實施必須符合智能管理的實際需要,充分考慮 投資的合理性。不片面追求系統的先進性和超前性,以防止造成投資的浪費。根據本 工程實際情況,明確服務功能和服務對象,通過功能需求和投資分析,制訂出合理的 方案,設計一步到位、確保主要功能的實現。
(2)可靠性:系統應達到本“技術文件要求”的功能,并具有長期穩定工作的 能力。
(3)先進性:保證系統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能適應科技進步的發展與變更。 確保達到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水平。
(4)經濟性:系統在可靠性、先進性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性能價格比。
(5)開放性:使系統具備良好的靈活性、兼容性,擴展性和可移植性。
信息點布點原則:信息點數量一般遵循人數原則,根據房間功能,在所有老師辦 公室按辦公人數每人 1 電話+1 網絡,在每間教室內布置 2 個網絡信息點。開放式辦 公區域還考慮進行無線 AP 覆蓋。
目前應用比較廣泛的是千兆網絡,雖然 Cat.5e 也足夠應付 1000Mbp 的數據速率, 卻未能確保支持超過千兆網的其他性能要求,而 Cat.6 系統可于 250MHz 頻率下穩定 運作,并提供更高余量,有效地減少誤碼率,從而減小因丟失數據包而需要重覆傳輸 的情況,大大提高網絡的穩定性,降低維護的成本。并且,綜合布線系統作為網絡的 物理層,考慮到要滿足未來 15~20 年的發展應用,網絡要具有足夠的升級空間,否 則,系統重新改造的話,會非常的繁瑣,造價成本也會非常昂貴。
u 提供屏蔽和非屏蔽兩種解決方案;
u 提供 CM 和 LSZH 兩種線纜/跳線護套;
u 彩色化端口管理:非屏蔽六類模塊和非屏蔽六類跳線均能提供 6 種以上顏色
(基本色:藍、白、紅、黃、橙、綠),用以區分不同的區域、不同的應用、 不同的網段,簡化了布線管理的難度;
u 配線架端既可采用模塊+空架的模式,通過自由組合彩色模塊數量靈活配置; 也可采用一體化配線架,安裝方便快捷;
u 配合彩色模塊都有相應的彩色跳線,實現全色彩管理。
u 斜口信息面板的防塵罩都是透明的,可以讓使用者方便識別模塊顏色。
u 采用防塵模塊,實現配線架端口防塵管理,最大限度防止粉塵附著在模塊接 觸點后,影響傳輸效率。保護了內部的線纜和卡線端口,有效防塵、防濕和 外界電磁干擾; 可選用角型配線架,方便線纜走線管理,省去理線器的空 間。
u 端到端的系統性能符合并超過 ANSI/TIA-568-C 和 ISO/IEC 11801 中規定要 求。
對整個綜合布線鏈路的智能化管理和監控。可實時無錯誤率查看整個鏈路的狀態 以及任何一個端口問題可實時告警,并通過短信或者郵件通知管理人員。
將常規的綜合布線系統有效的以及智能的和網絡系統結合,發揮管理的最佳功 效。
整個網絡信息的安全性得到有效得保證。不僅鏈路安全得到保障(管理員可以隨 時知曉鏈路的任意故障和人為破壞),而且可以最快速查詢以及定位非法 MAC 地址的 入侵。
智能化的對整個綜合布線的資產進行統計和管理,避免了以前人為管理所帶來的 各種問題。可以及時高效查找綜合布線系統任一需要使用的端口,隨時做系統使用狀 態的最準確報表。
通過管理軟件的強大圖形功能,可以讓用戶對整個綜合布線系統了如指掌;實現 了綜合布線系統的電子化管理,并且使網絡管理具備了到終端的能力。
u 引導跳線操作:配線架的每個端口都有 LED,能準確引導客戶完成跳線的操 作
u 跳線改變,系統能夠自動、準確記錄連接關系的變化
u 能夠準確顯示從 Switch 端口到房間位置終端的鏈路信息
u 歷史數據的記錄和追蹤能力
u 方便系統管理,通過軟件操作即可知道各個信息點的連接情況。在經過長時 間的多人管理的情況下也能很清晰的解決各種管理混亂問題。
u 實時的通斷監測功能。能監視和管理所有通斷鏈路的所有完整信息,不僅僅 是包括其通斷狀態,而且能對其通斷端口的位置做準確定位。
u 實時的操作提醒功能。有效控制和實時發現非授權的任何操作。
u 資產管理功能。通過端口管理,可以知道每個端口利用情況進行監測,知道 每臺機柜端口使用情況。
u 報表生成功能。可以實時觀測所有端口(包括配線和網絡交換)的運行狀況, 做到對錯誤信號的實時檢測.并且對運行狀態自動生成打印的中文報告單。
數據網絡系統采用“Cat.6 非屏蔽水平鏈路(低煙無鹵外皮 LSZH) + OM3 萬兆光 纖數據主干”,語音電話系統采用“Cat.6 非屏蔽水平鏈路 + Cat.3 大對數語音主干 系統”結合設計,產品技術成熟領先、質量可靠、性價比高。
所有子系統的布線材料均采用同一品牌的產品,以便工程驗收合格后申請“25 年的認證系統質量保證”。
綜合布線是一個模塊化、靈活性極高的建筑物內或建筑群之間的信息傳輸通道, 是智能建筑的“信息高速公路”。
它既能使語音、數據、圖像設備和交換設備與其它信息管理系統彼此相連,也能 使這些設備與外部通信網相連接。它包括建筑物外部網絡或電信線路的連線點與應用 系統設備之間的所有線纜及相關的連接部件。
綜合布線由不同系列和規格的部件組成,其中包括:傳輸介質,相關連接硬件(如 配線架、連接器、插座、插頭、適配器)以及電氣保護設備等。這些部件可用來構建 各種子系統,它們都有各自的具體用途,不僅易于實施,而且能隨需求的變化而平穩 升級。
一個設計良好的綜合布線系統對其服務的設備應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并能互連許 多不同應用系統的設備,如模擬式或數字式機的公共系統設備,也應能支持圖像(電
視會議、監視電視)等設備。
綜合布線系統按照國際標準的結構化綜合布線方式,所有水平布線系統均采用六 類非屏蔽線纜的標準設計和施工,并能滿足在水平鏈路應用上的語音與數據信息點之 間可通過跳線實現互換。分為以下幾個組成部分:工作區子系統、水平子系統、管理 間子系統、主干區子系統、設備間子系統、建筑群子系統。
工作區從終端設備延伸到信息插座,是放置應用系統設備的地方,工作區終端設 備通過跳線連接到信息插座。如下圖所示。計算機終端通過 RJ45 跳線與數據信息插 座連接,而電話機終端則通過 RJ11 跳線與語音信息插座連接。其中,數據和語音信 息插座均采用相同標準的模塊,實現語音端口和數據端口之間的方便轉換。插座底盒 距離裝修地面 30cm。信息插座也可以接入無線網橋,提供無線接入。
工作區子系統示意圖
工作區安裝結合平面圖,在設計施工中分為墻面暗裝(距地面高度 300mm),柜 臺安裝,抗靜電高架地板下安裝(專用機房),此外,在特殊的房間,工作區信息點 安裝根據現場情況而定。
信息插座面板采用進口的 PC 材料,防火性能達到 850°C 阻燃。其中,斜口面板 同時支持銅纜模塊(Cat.5e/Cat.6/Cat.6A)和光纖耦合器(單工 SC/雙工 LC)的安 裝,光、銅混合,自由搭配,方便、靈活。
信息插座模塊采用六類非屏蔽模塊,根據信息點滿配。六類非屏蔽模塊同時支持 傳統打線方式和快速打線工具的快速端接,更加方便現場施工人員的安裝。6 種以上 模塊顏色的選擇,便于系統網絡端口的分類管理。
數據網絡使用 RJ45 跳線,按數據信息點數量的 100%進行配置;其中,語音跳 線由于購買電話機時一般已帶話線,所以不需要單獨購買。
水平子系統位于工作區信息插座與管理間的水平交連之間,負責將干線子系統經 樓層配線間的管理區延伸到工作區的信息插座,如下圖所示。
水平區子系統示意圖
根據國際標準對綜合布線系統的“綜合性”要求,水平區子系統線纜均使用六類 非屏蔽雙絞線。
六類非屏蔽雙絞線帶十字骨架結構,降低了 4 個線對間的串擾,在施工安裝過程 中也起到了抗拉的作用。
根據招標文件所提供的平面圖測算,信息點至樓層弱電間的平均長度 L 的計算方 法如下:
L=((距離樓層弱電井最遠點位長度+最近的點位長度)÷2+線纜上下橋架走 線暗埋的長度+線纜兩端的預留長度)× (1+5%~10%),其中 5%~10%為不可 控制的因素而考慮的冗余長度。
若有 N 個信息點,則,根據每箱六類線纜 305 米計算,線纜箱數 X 的計算公式: X=L*N/305。
如果桌面同時有光纖信息點,可采用 OM3 室內光纜,每個信息點一收一發,只需 要 2 芯光纜,但是更建議采用 4 芯光纜。因為光纖傳輸介質非常脆弱,另外 2 芯可以 作備用。
本大樓的設備全部采用互連的方式,管理干線子系統和配線子系統的線纜。管理 區為連通各個子系統提供連接手段。所有的網絡設備和通訊設備都放置在各樓層的管 理間內,水平區域信息點端口和網絡通訊設備的交接也在設備間內完成。
下圖是管理間數據配線架的跳線連接方式:
管理間子系統示意圖
樓層的管理間規劃如下:由于樓層的管理間(弱電井)面積比較小,所以,布線 機柜盡量控制在 1~2 個,機柜最高的高度為 42U。
所有接入樓層管理間的水平銅纜,首先接入到 24 口銅纜配線架后,再分別通過 RJ45-RJ45 或 RJ45-110 跳線連接至網絡交換機或語音 110 主干配線架上。
銅纜配線架數量=管理間管理的信息點 ÷ 24,進 1 取整。
光纖配線箱采用 24 口模塊化設計,外殼采用優質冷軋鋼板材料,同時支持光纖 耦合器(SC/雙工 LC)和銅纜模塊的安裝。本項目采用雙工 LC 耦合器接口類型,根 據主干光纜的芯數來計算光纖配線架的數量。
主干語音配線架采用 100 對 110 型機架式配線架,根據主干大對數電纜的對數來 計算語音配線架的數量。
管理間內銅纜配線架上的數據跳線,按照數據信息點滿配;同樣,語音 110 配線 架上的語音跳線,按照語音信息點滿配來跳轉。樓層管理間的主干光纖跳線可根據每 個網絡系統的實際應用來配置。
主干子系統由設備間和管理間之間的樓層垂直主干線纜以及樓宇進線間之間的
建筑群主干線纜組成。
光纜主干采用千兆單模光纜(50/125um),語音主干部分采用三類大對數電纜, 兩端分別端接在主機房和樓層設備間的配線架上,如下圖所示。
主干區子系統示意圖
樓層管理間至學校網絡中心機房,數據主干一般敷設一組 24 芯千兆單模光纜, 垂直語音主干采用三類 25/50/100 對大對數電纜。
垂直主干的光纜和電纜大對數的容量,可在現有實際需求的基礎上,考慮預留作 為后期的擴展和備份。
設備間是用來放置大樓綜合布線線纜和相關連接硬件及其應用系統的設備的場 所。在設備間內,可把公共系統用的各種設備,如電信部門的中繼線和公共系統設備
(如 PBX),互連起來。設備間還包括建筑物的入口區的設備或電氣保護裝置及其連 接到符合要求的建筑物接地點。它相當于電話系統中站內的配線設備及電纜、導線連 接部分。
綜合布線系統設備間架構示意圖
主設備間位于中心機房;對管理間引入的主干線纜的端接,均在機房內采用標準 19 英寸機柜安裝,機房內均需設計并安裝各機柜至垂直橋架的金屬走線架。
設備間的綜合布線產品具有與管理間類似的配置,但主要集中了對數據光纖主干 和語音銅纜主干的連接。
設備間的光纖配線架可根據實際應用采用 2U192 芯高密度解決方案
網絡信息中心機房也可以作為進線間,由數據及語音電信運營商提供設備及線纜 連接至機房。從數據光纖配線架至網絡設備的光纖跳線,根據網絡設備光纖口的數量 和類型,按實際情況配備。
最新精品資料介紹
這套弱電資料,匯總了大量的技術文檔,313個PPT方案,279個標準規范,60個設計方案,119份圖紙素材,8套施工圖紙,20套工程量清單,20個施工組織設計,69份visio拓撲圖及圖塊,54個excel表格,完整的施工過程文檔及驗收文檔等等,非常的全面。
何構建一個簡單穩定可靠高速的家庭網絡系統就成為了很多人所關心的問題,特別是對于一些準備買房裝修或是已經裝修好了準備安裝網絡設備的朋友,希望這篇文章能對你們有所幫助,以此為參考借鑒。
1.家庭網絡系統的架構
A.中小戶型網絡架構(滿足基本上網等網絡需求)
B.大戶型網絡架構(滿足高清影視等網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