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米折網完成了由IDG和高榕資本領投的3000萬美元B輪融資,網站的月銷售額達到5億元。
9月份,米折網完成了從“網購省錢平臺”向“女性專屬特賣平臺”的升級,并成為了目前國內最大的女性特賣平臺。在上月的“雙十一”大戰中,單單女性特賣業務就突破了2億元。
在保證自身導購與特賣業務成長的同時,米折網團隊開始積極探索新領域。
米折團隊在4月份上線了貝貝網, 并在8月份聯合高榕資本以及 IDG對貝貝網進行注資。獲得億級注資后的貝貝網成長迅速,在“雙十一”交出了5600萬的銷售成績,月銷售額順利突破一億元,成為了目前母嬰B2C中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月銷售破億的網站。
對于再次入選“創業邦100”,米折網總經理柯尊堯表示:“從米折網到貝貝網,最值得驕傲的資本一直是團隊快速而強大的執行力。特別感謝《創業邦》對米折網和貝貝網成長的關注,給了這支團隊繼續成長的動力。”
據了解,“創業邦100”評選是中國每年新獲得VC投資的最有潛力的新貴榜,備受企業界、媒體界、投資界的關注,代表當年創業投資浪潮最新走向。參選企業涵蓋IT服務、P2P、SNS、汽車服務、生活服務、醫療健康、智能硬件、在線教育等多個領域。最終入選100強的企業,在創新能力、成長潛力、管理能力、增長能力以及市場影響力上都有不俗的表現。
日,多個社交平臺上,出現了供應商去貝貝集團拉橫幅討債,催欠款的視頻。據悉,作為目前國內最大的母嬰電商平臺之一的貝貝網,已欠款過億元,其創始人張良倫也不知去向。
貝貝官網顯示,貝貝網的母公司貝貝集團創建于2011年,擁有貝貝網、貝店、貝倉、貝省等業務平臺,先后獲得IDG資本、高榕資本、今日資本等知名風投機構的投資。
出身于阿里系的貝貝網創始人張良倫,在2011年創業時做的本是一家電商導購平臺米折網,不過因為其一直看好母嬰市場,2014年,張良倫創辦貝貝網,除母嬰外,同時涉及服飾、美妝及食品品類。
2017年,母嬰電商集體遭遇低迷,貝貝網搖身追起了風口,創建社交電商平臺貝店。通過整合全球供應鏈,為店主提供了數萬家品牌商和工廠源頭貨源。為此,貝店還為店主提供了一套手機開店工具,包括店鋪管理、商品管理、會員管理、訂單管理等。據官方公布的數據,2019年的高峰時刻貝店的會員用戶量突破5000萬,單季度訂單量突破1億。
同年,貝貝網正式對外宣布實現半年盈利一個億,成為首家盈利超億元的母嬰公司。隨后的2019年,庫存電商成為了新風口,集團又推出品牌特賣平臺貝倉。貝貝集團旗下平臺奪目的業績和便利服務引來一大批供應商和分銷店主入駐。
這不是貝貝第一次陷入困境。從今年3月砍掉貝倉線下店,到著力做希美,貝貝已經在想辦法吸引更多用戶注意,其背后難掩對老業務日漸疲態的焦慮。但之前,這一困境從未蔓延至供應商層面。但從今年四月份起,部分商家開始陸續反應無法從貝貝網后臺提取貨款,不過彼時貝貝網的業務仍在繼續,甚至在618購物節時,貝貝網工作人員依舊在提醒商家進行促銷活動。
從8月10日起,貨款無法提出情況越來越嚴重,隨之而來的是商戶上繳保證金的界面被隱藏,這引發了供應商的大量投訴和維權。據36氪了解,目前貝貝網的絕大部分部門已經人去樓空,只有旗下的‘希美’平臺在正常運營。
據了解,目前商家已經自發建起了三個維權群,截至8月13日,三個微信群的總人數已經超過了1000人,其中不乏有供應商被拖欠四五百萬的大額貨款。
從全國各地來的供應商到貝貝集團總部追討欠款
據多位供應商披露,目前貝貝網已拖欠供應商貨款和保證金過億元,相比于拖欠貨款,更讓供應商氣憤的是貝貝網高層對此事的處理態度。即使有數百位供應商連續一周在貝貝網總部集體申訴,甚至多名供應商已經到市信訪辦上訪,但貝貝網依然沒有給出何時才能歸還欠款的明確答復,而其創始人張良倫一直未曾露面。
做美妝產品的貝店商家張小姐稱,當時選擇入駐貝貝網就是因為看重平臺良好的社會聲譽,正規的經營模式,于是繳納了4萬元的保證金入駐,公司去年年底還能正常收到貨款,然而從今年五月開始,公司財務突然發現無法提出四月份的貨款。
“公司無法提出貨款只能去詢問平臺的工作人員(貝店小二),他們只是非常敷衍的應付說貨款需要退后結算,并且隱晦的表示以后盡量不要報活動了,但是我們和貝貝網一直以來都合作的很好,當時公司也沒有察覺出有什么不妥。”張小姐說,“直到八月份,公司發現一直沒法提出貨款才申請了退店手續,但現在不僅僅是貨款,連店鋪的保證金也退不出來了。”
陷入迷途的貝貝網在8月9日發出一則《貝店業務調整通知》,稱貝店將于8月10日起進行業務調整,原商城業務將升級為導購業務,接入淘寶等第三方供應鏈。接下來,貝店將接入更多全網供應鏈。
36氪在更新后的貝店App發現,主頁面已接入淘寶、拼多多、唯品會和美團外賣的入口,原來的供應鏈資源已轉移至“商城”頻道。這也意味著,貝店將從社交帶貨的商業模式轉變為導購電商。
值得一提的是,貝貝集團曾在2019年孵化出導購平臺貝省,但效果不佳,那這一次能成功嗎?
輯導語:近日,有不少傳聞稱,阿里巴巴計劃在騰訊微信上開通淘寶特價版小程序,并在特定場景下支持淘寶特價版App端的微信支付等支付通道。目前,淘寶特價版微信小程序還在內部試用,處于測試和完善的階段,完善后才會上線。淘寶特價版上線微信小程序,這事有戲嗎?
不久前傳聞,淘寶特價版小程序即將在微信上線,同時淘寶特價版app內將部分支持微信支付。一個利好淘寶電商,一個利好微信支付,所以消息一出,第二天阿里和騰訊的股價都應聲大漲。
2013年前后,淘寶大量的流量來自站外的淘客渠道,比如我們熟知的米折網(貝貝網前身),蘑菇街、美麗說等。淘寶當時心忌站外流量對主站的牽制,比如廣告收入的減少,用戶下單習慣的改變等,所以主動開始對外斷網。
不僅是淘客網站受到重擊,就連用戶也無法通過微信內的淘寶鏈接直接去淘寶購物。這也拉開了淘寶與微信長達八年的斷網之旅。
現在看來,淘寶當時的做法太過愚蠢了,再加之對中腰部以下所謂劣質商家、產品的清理。導致兩年后的拼多多,開始借助微信強勢崛起。
1)微信10億日活
淘寶主動斷網微信那一年,微信從不到3億用戶猛增到6億用戶,同年日活突破一億。次年即2014年3月,微信則宣布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京東隨后入駐微信,長期占領微信購物九宮格的第一位。
而到現在,微信的日活用戶已經超過了10億,電商用戶的數量也極其龐大,但依然還有很多非淘用戶。
2)拼多多活躍買家超過淘寶
根據拼多多最新發布的2020全年度財報顯示,拼多多年活躍買家數達到了7.884億人,超過淘寶,成為國內用戶規模最大的電商平臺。而僅在三年前,拼多多的口號還只是3億人都在用的購物app。
這些年,拼多多之所以能發展如此迅速,和微信默認支持是完全離不開的。騰訊不僅是拼多多的股東,包括在微信內給予拼多多的導航位置、營銷推廣都給予了莫大的支持。
比如大家對拼多多已經厭煩的砍價,拆紅包,那么明顯的誘導分享,在微信內被封的概率幾乎為零。(至少我們感知到的情況是從來沒有不能用的時候)拼多多既是微信電商早期的掘金者,也是見證者,享受著微信10億日活的紅利。
我想淘寶應該很早就后悔自己做出斷網的決定,而微信也是毫不含糊的堅定了斷網的策略。比如做淘客的朋友都清楚,這幾年在微信里面推廣淘寶優惠券時,就面臨頻繁被封網址和淘口令。
看淘口令的詞語變化,就是近幾年來微信與淘寶的博弈史。另外為什么說微信對拼多多還是有照顧的,比如淘寶優惠券就是如此,在微信里面只有拼多多、京東的優惠券小程序不會被封禁,而帶有淘寶優惠券的小程序則很難幸免,只能小打小鬧。
包括2021年初,淘寶特價版就有在微信內進行過嘗試,上線了一款“揀值了”小程序,后續類目不符合規范被下架了。
所以至今淘寶特價版小程序還沒有上線,足以可見淘寶想再次聯網微信的道路是很波折的。
這幾年電商平臺各自為戰,威脅商家做二選一的事件頻繁被曝光。前不久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同時唯品會也因不正當競爭行為被罰300萬。
隨著國家對各行業反壟斷打擊的深入,不管是微信、淘寶還是美團、京東,都是重點關注的對象。而淘寶特價版在符合微信運營規范的前提下,順利推出小程序平臺,應該不是難事。
淘寶特價版現在才打算入駐微信,是不是相當于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畢竟微信小程序2017年就已經推出了,拼多多都已經上市了,還有京東的京喜,都是聚焦下沉市場的,那淘寶特價版現在推廣還有哪些優勢呢?
1)有錢
現在如果還想做低價電商,一定少不了大投入。而對于淘寶來說,錢還真的不是問題。畢竟傳統渠道一次的獲客成本都上百了,而在微信小程序里面,哪怕給用戶送十次一分錢也才100多塊錢。
可能對99%以上的電商企業來說,搞定一個億客戶花10億元連錢都拿不出來,但是對淘寶特價版來說,可能一開始就是10倍的預算。所以,這完全是有錢人的游戲,比如最近淘寶特價版app端1元購將會持續一個月。
我預計等到上線小程序的時候,拉新和獎勵的政策會更多。
2)有人
村長曾說過:淘寶,才是最大的社交電商平臺,為什么?因為淘寶有數百萬淘客從業者,所以等到特價版小程序上線,再關聯上優惠券和獎勵,原有的淘客推廣大軍,勢必會行動!
3)有貨
微信在電商領域一直沒有死心,陸續做過很多電商小程序,比如企鵝拼拼。但為什么就做不起來呢?很重要的一點是供應鏈能力太多了!
而對于淘寶來說,這恰恰是它的核心優勢之一,從源頭、產業帶、品質工廠包括大牌尾貨,淘寶特價版的貨品優勢明顯,據傳已經有商家開始在和淘寶特價版小程序簽署入駐協議了。
4)有認知
淘寶特價版的用戶已經超過一億了,而微信內的用戶對于特價版可能還不熟悉。但至少對于淘寶是很了解的,只要淘寶特價版小程序能在微信內使用和傳播,淘寶及淘寶特價版就有機會教育和引導用戶到站外。
比如拼多多就是用拆紅包、提現等手段強制用戶去下載和登錄app。
5)有關聯
淘寶一方面看中微信內大量的下沉用戶,另一方也關注淘寶的老用戶。只要用戶通過微信開始注冊并使用特價版小程序,那么我覺得淘寶相關的數據是會自動匹配的。
比如在商品和好友的智能推薦上,就會自動關聯過往的一些數據。這既會引導用戶做裂變,也會提升訂單的轉化。除此之外,電商本身就是阿里的老本行,所以像活動、平臺等相關S級處理經驗,他們都是有的,這也會為特價版小程序的推廣提供便利性。
淘寶今年在特價版上的投入來勢洶洶,甚至有預算投入不設上限的決心,但對于微信和用戶來說,真的還需要多一個拼多多嗎?
我覺得這里面最核心的還是要回歸到商品本身,用戶還是為商品買單的。比如還是有一些人對拼多多的營銷和商品感到反感和失望,所以拼多多才會變成拼夕夕。我覺得如果在商品和服務上并沒有多大差異化的話,最終的結果只有是比價,這對誰都不利。
畢竟除了拼多多,還有京喜。而且大家再去打開現有的幾款app,反而把更多的注意放在營銷玩法上,比如和拼多多一樣有無數個提醒用戶的挽留彈窗。
淘寶微信生態戰略的開始嗎?
在反壟斷法大背景下,如果淘寶一切規則都嚴格按照微信要求的話,那就意味著除了淘寶特價版,淘寶里面的任何一個業務單元都有機會在微信內提供服務。
其實阿里旗下的餓了么早就有了微信小程序了,那么天貓呢?聚劃算呢?淘寶直播呢?包括最近阿里all in的社區生鮮團購戰,是不是對于阿里來說,也可以基于微信小程序開展業務更加便利呢?
否則做那么多app,最終下單買菜團長還要引導老年用戶去下載app,多麻煩!
淘寶推出特價版以及上線微信小程序,很大原因之一就是為了狙擊拼多多,尤其是拼多多最新的財報讓阿里感到了危機。
但是我覺得阿里在拼多多的微信大本營狙擊的時候,也不要忘了拼多多其他發展。大家想想,阿里之所以有如此大的交易體量,是因為除了淘寶天貓本身以外還有支付、物流、海外等相關業務。
但各位再思考一下拼多多呢?拼多多2020年全年的GMV已經增至16676億元,較上一年同比增長66%。如果它后續在精品電商、海外電商、物流、買菜、線下實體等板塊發力的話,是不是目前的電商格局仍然充滿未知數?
十里村,微信公眾號:十里村(shilipxl),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偶爾分享生活,關注電商、科技,新事物。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